3月27日民情日记(115篇)

合集下载

简短版民情日记篇

简短版民情日记篇

简短版民情日记篇1中午十二点左右,我和丙溪村支书吴绍江来到村民张文培家,他正从外面干活回来。

在闲谈中得知,张文培与妻子两年前离婚了,留下他与女儿和母亲住在一起,母亲常年生病,几乎没有什么劳动力,平时就靠自己外出打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年初,张文培在修建房屋下基脚时损毁了寨上一村民的田埂,引起了矛盾,两家互不让步,矛盾不断升级。

经吴支书和我的调节和劝说,最终使双方化干戈为玉帛,一场邻里之间的矛盾*得到了及时妥善解决。

晚上,张文沛热情的邀请我们吃晚饭。

张文培很朴实、也很开朗,他欣慰的说:现在国家政策真的很好,母亲医病的钱也得到了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还被评为了二类低保,到是减轻了一些家庭负担,很是感谢党和政协的帮助。

夜深了,小雨还在淅沥沥的下着,路虽然很滑,但是我们为村民成功的化解了一场邻里*,我的心里感觉满满的,很高兴民情日记2早上八点左右,我来到了大湾村姚春梅家,一名妇女正在和姚春梅不停的交谈,话语中透露出了悲伤的言语。

据了解,这个妇女是从湖南嫁到大湾村的浦大姐,浦大姐有两个儿子,22岁的大儿子在外面打工,小儿子读小学5年级。

由于夫妻关系不和谐,她的丈夫5年多都没有回家了,自己要承担家里家外所有的农活和操心全家的生计和儿子的读书费,生活变得非常艰苦。

当问起她家是否享受农村低保的时候,浦大姐告诉我,现在国家政策很好,她和她的小儿子都被评为一类低保,到是减轻了一些家庭负担。

但办理低保是以丈夫的名去开户的,由于丈夫常年在外打工而不回家,致使浦大姐不但没有领到每个月的低保,反而家里面的负担全部由她承担。

现在自己年纪大了,做不了重活,大儿子没有读多少书打工做的都是重的体力活,也没有钱寄回家贴补家有和供小儿子读书,生活变得非常的困难。

临走前,我向大湾村支两委了解情况,建议她向乡社会事务办申请把低保存折上丈夫的名更改为浦大姐的,并给她说明了相关的办理程序。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农村夫妇女的坚强、朴实和辛酸民情日记3昨晚7点左右,亚鱼乡也应节气地出现了雷雨天气。

最新乡镇民情日记范文

最新乡镇民情日记范文

最新乡镇民情日记范文民情必须要跳出纸上谈兵的怪圈,不但要记,更要去做,对群众所反映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想方设法尽快帮助解决。

下面是相关的范文精选,快来看看吧。

也许对你有帮助哦。

乡镇民情日记范文【篇一】郭海凤灵台县蒲窝乡政府的果业技术员姚卫星联系的贫困户是韩家洼村东头社的韩效敏。

在半个月的时间里,姚卫星先后几次来到老韩的家中走“亲戚”。

年过半百的韩效敏和养子韩永福相依为命,借居在邻居家的房屋里,靠几亩庄稼维持生计。

2月28日,姚卫星第一次来到韩效敏家里了解情况后,写下了下面一段民情日记:“今天是我首次深入帮扶户,尽管一直在村社跑,但对贫困群众心里的所思所想还真了解不多。

只有深入到群众中间,和老百姓交朋友,才能了解他们需要什么,该怎么帮扶。

”韩效敏去年一次性定植了6亩果园,这也是他们家致富的希望。

这些天,姚卫星一有机会就来到老韩家里,和老韩探讨交流。

在随后的几天里,姚卫星在民情日记里陆续写道:“3月2日。

今天下村,顺道在集市上帮老韩买了袋化肥,开春了,他种菜、种玉米应该需要的……”“3月4日。

我去老韩家给他补了一堂果园管理技术课,老韩的悟性很好,一点就通……四五年后,果树挂果了,老韩家的日子就能真正好起来。

”“3月7日。

老韩说今年想在果园里套种黄豆,还问起黄豆的市场价是否稳定,经过上网查询和几番打听,觉得还不错,决定就种黄豆……”韩效敏的长远计划是盖一院像样的房子,能给养子办一间小卖部。

3月10日,姚卫星在日记中写道:“我帮老韩制定了一份发展计划,在帮他务果园的同时,还想根据他养子的情况让其适当地参加一些技能培训,有自己谋生的本领……帮群众致富,这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话题,我愿意尽我所能帮助他们。

”乡镇民情日记范文【篇二】7月6日,我们再去xx村做进一步考察调研论证。

xx村海拔高,空气湿润,虽然全村经济水平普遍低下,也存在村民“行路难”的问题,但xx村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可利用资源丰富。

为了实现村民的良好愿望,与村委会干部、村民代表协商后,我们一致决定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共同帮助全村落实以下几件实事:一、硬化乡村巷道。

简短的民情日记精选5篇

简短的民情日记精选5篇

简短的民情日记精选5篇今天事情比较多。

上午,在李丹纪和王德海同志陪同下,围着村子转了一圈,看了看村四周的村容村貌,重点看了看胶河拦水工程的周围土地。

然后,又到邻村——盛家庄村走访调研,与该村书记赵爱宝及部分班子成员交流学习工作经验。

走访发现,该村两委组织班子建设方面值得学习,主要原因是该村书记多年一直在岗位上工作,领导带头水平较强,得到了绝大部分群众认可。

下午,走访了村民李丹孝家。

李丹孝58岁,是当前村计生主任李俊的父亲,也是多年年的老支部书记,具有一定的分析水平,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出了很多的意见建议。

他说,农村经济要发展,村集体必须要有收入,集体有了钱,才能给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也才能更得到群众认可。

针对逄家沟发展村集体收入方面,他提出了两条思路。

一是发展养猪业。

按照他测算,如果建立一个养200头猪规模的饲养厂,第一年投资大约20万,一年可为村集体贡献纯收入8万元,三年左右时间收回投资后,以后每年盈余都可作为集体资产。

第二是发展美国鸭的养殖,这是一条比较新颖的饲养科目,投资小回报大,但是他对具体养殖说不清楚,还需下一步择机咨询相关专家做出客观判断。

晚上,邀请了4名村名代表和10名班子成员召开了一次村民意见征求会。

会上各位代表和班子成员都一一发言,站在一名普通村民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建议。

最终大家意见比较统一。

今年当务之急,是要办理路面硬化、自来水和土地调整三件大事。

这三件大事,难度很大,矛盾焦点多,需要群策群力。

散会后,我又商同丹纪书记马上召集召开了全体班子成员第一次会议。

重点讨论今晚意见征求会的情况,讨论班子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和工作方向。

会上,大家对如何干实事,干好事比较迷茫,对能否干事创业严重缺乏信心。

比如,在会上我提出一个问题,请问大家是否知道广大村民对我们干事的支持力度到底有多大?是否有信心带领全体群众克服干事创业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复杂的非预测性困难?大家顿时没了底,但也同时打开了话匣子,你一言,我一语,围绕很多细节问题展开了互相探讨。

扶贫的民情日记范文

扶贫的民情日记范文

关于扶贫的民情日记范文关于扶贫的民情日记范文结合新一轮扶贫工作规划,科学制定各贫困村的帮扶规划,特别是要做好做细做实精准扶贫试点村的开展规划,以下是为你搜集整理的关于扶贫的民情日记范文,欢迎参考阅读!关于扶贫的民情日记范文(1)经全市启动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以来,xx乡政府高度重视,xx村分管领导、挂村干部村委支书、主任认真谋划,精心组织,全面完成贫困村识别、贫困户识别及贫困人口信息录入工作,下面总结如下:一、根本情况xx村,11个村,1100户,3020人。

乡、村、组三级联动,严格按照“三审两公示一公告”全部录入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

二、工作措施(一)健全组织,精心组织。

一是组建机构。

乡政府高度重视,及时调整充实了以乡委书记王慧明任组长,班子成员、各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xx 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扶贫办,由扶贫办主任负责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及今后的精准扶贫精准管理的领导、组织、协调、检查、督查等工作,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驻村干部为详细责任人,实在做好入户调查,表册填报,结对帮扶、政策解释、矛盾化解,夯实根底,助推开展等工作。

二是制定方案。

按照上级要求,结合xx村本地实际,广泛征求党政机关,村组和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建议,最后经乡领导小组认真研究制定了《xx乡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施行方案》。

三是精心部署。

乡领导、各村委支书、主任召开了精准扶贫工作再发动再部署再落实会议,全乡上下达成了共识,统一了思想,理清了思路,明确了责任。

四是认真培训。

方案印发,规模控制后,我村支书主任与各村委支书、主任、扶贫办干部及各驻村工作组组长参加了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培训会,会上传达学习了中央和省、市、县对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的指示和要求,并对施行方案进展了认真的讲解和说明,统一了思想,明确了职责,细化了程序。

对“三审两公示一公告”识别程序,对入户调查登记表的填写,特别是针对识别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登记表名词解释进展了深化细致的培训,让每一名干部把政策吃准、吃透,吃深,提升了工作质量和程度。

民情日记范文

民情日记范文

民情日记范文民情日记。

今天,我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小镇,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新鲜而又充满了乡土气息。

走在小镇的街道上,我看到了许多和蔼可亲的老乡,他们正在忙碌着自己的生活,笑容满面,让我感受到了这里的温暖和宁静。

早晨,我起床后,就看到了邻居家的大妈在门口扫地,她一边扫一边和我打招呼,笑得那么灿烂。

我也快速地和她打招呼,感受到了她的热情和真诚。

在这个小镇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那么的亲近和融洽。

中午,我去了小镇上的一家餐馆,这家餐馆是一家家常菜馆,饭菜的味道很地道,让我有了一种家的感觉。

在餐馆里,我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他们都是这个小镇上的居民,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在努力地生活着。

下午,我去了小镇上的一家小卖部,这家小卖部是一家老字号,店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日用品,让我感受到了这里的朴实和淳朴。

在小卖部里,我和老板娘聊了起来,她告诉我这个小镇上的人都很朴实善良,他们乐于助人,乐于奉献,让我感受到了这里的人情味。

晚上,我去了小镇上的广场,这里是小镇上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在广场上,我看到了许多人在跳广场舞,他们跳得很投入,很开心,让我感受到了这里的生活节奏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回到家里,我静静地坐在窗前,回想今天的所见所闻,心中充满了感慨。

这个小镇虽然不大,但却充满了人情味,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家的温暖和幸福。

我想,我会在这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和这里的居民一起分享生活的点滴,一起感受这里的温暖和美好。

这个小镇,就像一个大家庭,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友情,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我爱这个小镇,爱这里的一切,愿意在这里生活,直到永远。

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民情日记范文3篇

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民情日记范文3篇

【篇一:走访慰问困难群众民情日记】在春节即将到来之际,县政府办副主任、应急办主任王荣福带领县政府办班子成员和“三送”工作队员来到贡江镇长岭村和里泗村,走访慰问了低保户、五保户、“两红”人员等困难群众20户,并向每户送上了600元慰问金和两壶食用油,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在长岭村老屋组低保户易地发家,今年67岁的易地发,只有小学文化,矮小瘦弱的个子,头发花白稀疏,衣衫有些破烂不整,但脸上始终露出憨厚老实的微笑。

王荣福边拉着重点联系户易地发的双手边说,地发,算一算,我们认识一年多了,您记得还是在今年三月的“三送”走访活动中,我们在你家第一次见面,当时村书记王湖南向我介绍,说你妻子叫袁称凤,47岁,你家有三口人,一个儿子叫易序德,今年21岁,还没结婚,一直在外打工,几乎没回过家,由于儿子初中毕业没啥技能,打工也赚不来钱。

易地发说,谢谢王主任,是的,我妻子痴呆严重,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生活也不能自理;我也年老多病,几年都做不了农活,只有打打零工,家里没啥收入来源,靠一些低保金度日,家庭生活非常贫困。

王荣福又说,那时,你对我说,你的梦想是建一栋漂亮的新房,但是因为没钱;盼望村里能把自己确定为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困难户,享受国家农村土坯房改造政策补贴。

那时,我就鼓励你要振作精神,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同时,也会将有关情况上报镇、县给予照顾支持......现在终于美梦成真了!只见眼前一栋一层红砖房外墙尚未粉刷,门窗也未刷漆,客厅里显眼的是一张脱了漆的红色八仙桌和几张条凳,有一辆小三轮单车,角落放着打谷机等一些农具。

地发,时隔将近一年,我们与村干部又来到你家。

看见你在年前已搬入新房居住,大家真为您高兴啊!易地发站在门口就这样一直握着王荣福的手不放,他妻子穿着一件红色的外套,显得有些偏大,站在旁边一直傻笑着;这时,他又向王荣福聊起他的家事:说原来连住的房子都是借的,今年已享受了危改房补助2万元,建了一层但还欠债8000余元;他轻轻嗫嚅着,他以前生有一个女儿,在六、七岁时在池塘边玩耍,不幸溺水身亡,等等。

2021年民情日记3篇范文

2021年民情日记3篇范文

民情日记3篇范文第一篇:民情日记范文3篇第二篇:民情日记 (3) 第三篇:双联民情日记3 第四篇:民情日记范文3篇第五篇:民情日记3 更多相关范文民情日记范文3篇xx年4月16日星期一多云今天,我开始了“串门行动”。

走在平坦的村路上,不时碰到在路边聊天的村民,他们很热情的和我打招呼。

经过上一次义诊活动,村里有不少人已经认识我了。

走进孙占山老人的家,坐在他的炕头上,面对面的交流。

从个人经历到家长里短,从以前的困难境遇到如今的幸福生活,我们无话不谈。

我深切地体会到,他“倾诉”的意愿很强烈,愿意和住村干部交流,敞开心扉互相沟通,即使是第一次见面,也毫无陌生感。

在孙占山家,孙大爷把自己希望能办退休的事向我反映,我一一记下。

孙占山是村里的低保户,本人二级残疾。

我见他时,他正坐在轮椅上。

不大的小院里也是一片狼籍,屋内摆放着一些杂物。

虽然每月能及时领到低保金,但如果遇到生病,生活会更加拮据。

孙占山的妻子金大娘则是一边说话,一边掉眼泪。

我对金大娘进行了安慰,希望他对生活充满信心。

我对孙大爷反映的问题也一一作了记录,帮他向有关部门 ___一下有关政策。

希望自己能为他们做点事.........民情日记——记村民代表推选xx年4月10日星期二小雨转晴早晨起来,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下午,天气转晴,但路很泥泞。

白天,来访群众不断,几乎没有干几件事。

晚上,因为要推选的村民代表,我们按时赶到村支部,那里空无一人,我们静静地等待村民的到来。

等了一段时间后,才有村民赶到。

突然,我们接到村支书 ___,“有村民家里着火了!”我们立即赶到失火现场,大火已被扑灭,村民们正在揭开屋顶的砖瓦清除隐藏火点。

经了解,该村民家中无人,所以没有人员伤亡,但屋里生活用品、电器、家具等全部损毁。

待房顶上的人员拆除完毕,我们与消防队长见面沟通了情况后,又让村干部安排好人员做好后续的防范工作,紧急赶回村支部。

这时村民仍然没来几个,或许是路太泥泞,村支书感到后又用喇叭通知了几遍。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2022(精选5篇)

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2022(精选5篇)

【导语】入户走访是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是精细化服务辖区群众的重要举措。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2022今天,我来到自己联系户家中,目的是非常明确地,就是要和农户之间商定近期的发展计划。

来到***村,先和村支书、村主任聊了一下村上的发展规划,正聊着,我乡乡长来到村上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督查,同时与我们和村班子成员一起聊起了***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子。

乡长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条思路,包括村内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劳务技能培训和村内道路硬化等。

村支书听说领导提到村内道路硬化时非常激动地说:“道路是困扰村民出行的一大难题,祖祖辈辈都未能得到解决,如今领导提出来,全村老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政府的帮助和关怀。

”紧接着村支书又提出帮助村上解决苜蓿子问题、帮助村上发展养殖业。

我们答应一定将村上的困难和问题带上去,认真加以研究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逐步解决。

与村班子结束交谈后,我们又深入农户了解其脱贫致富、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思路……入户结束,感受颇多,农民朋友勤劳、善良、朴实、憨厚,他们缺技术、少文化、短资金的现状让我感触颇深,但他们对改变生活的美好目标和十足信心却在我的脑海里久久定格了下来。

走访下来,我感觉自己身上的担子更加重了。

要帮助农民朋友脱贫致富,最根本地是要改变他们的传统思想和观念,积极自主地找出路、想对策、增收入,最终脱贫致富奔小康。

2.民情日记走访记录范文2022今天要到联系***乡***村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单位主要安排了三项活动内容,面对面与群众座谈交流、民情登记卡和送去慰问品。

多云的天气该不会影响今天的活动吧!带着些许的担忧我和三名同事一起来到我们乡联系的***乡***村。

由于气温剧降,今天天气格外的冷,但是村里的群众还是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我们举办的座谈会。

座谈会在我的联系户陈艾乃斯家举行,会上,我们详细询问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谈困难、说想法、话发展,你说搞养殖,他说栽果树,我说跑运输……当得知群众对于养殖业不太了解时,我们就从牛羊育肥、科学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通俗易懂、深入细致的讲解,并现场解答养殖户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使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养殖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情日记

春风化雨润民心

3月27日 星期五 阴雨

今天,春风拂面,细雨润物。李安运局长放弃双休日,来到我们“三
送”活动挂点的谢坊镇水南村,看望我局“三送”下派干部,一同参与开展“三送”活动。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安运局长十分关心村里的农业生产。今年该
村从无到有,发展了烟叶种植面积100亩。刚到村里,他就要求我带他到烟田去看看。来到
烟田,看见成片的烟田盖好了地膜,便饶有兴趣地和正在烟田耕作的刘桂生攀谈起来。刘桂
生告诉李局长说:“这片烟田是我和刘涛生合伙种的,现在种烟的政策非常好,市里和镇里也
有很多补助和奖励,预计全年光种烟就能赚几万块呢”。随后,李局长又来到上枫水渠“三面
不见土”硬化施工现场,了解施工进度和资金筹资情况。经过多次打报告向上争取,该水渠
现已修复1000余米。当得知还有一半工程尚缺资金时,李安运局长要求,要继续与水利局进
行沟通,争取尽快立项,把这条水渠全部修好,确保村民的春耕灌溉用水。当看到村民正在
路边种树时,李局长又挥起铁锹,不一会就种好了一颗白杨。并叮嘱我们说:“现在正是种树
的好季节,这也是我们三送的一项工作嘛。”

随后,李局长又赶到水南小学。村支部书记刘涛生介绍说,

学校的操场以及通到学校门口的道路因缺乏资金一直未能硬化,学校
教学楼也年久失修,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希望我们能够帮助解决资金问题。了解情况
后,李局长当即就给赣州市教育局的领导打电话,询问关于教学楼改建立项的问题,并希望
赣州市教育局能够大力支持。之后,我也马上与瑞金市发改委和教育局的领导联系,他们也
承诺会尽量考虑并予以倾斜照顾。

春雨润万物,好行聚民心。我们“三送”活动就要像这春雨一般,随
着丝丝春风,滋润群众的心田,这样“三送”活动也才能真正成为春风化雨润民心的好活动。

(赣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驻谢坊镇“三送”
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驻谢坊镇水南村“三送”工作组组长 杨晓华)

干部承诺践诺 群众力行监督

3月25日 星期五 阴

一大早,在“三同”点杨小平家吃过早饭后,我便赶往村部,昨天就
已经安排好了,今天要召集工作组成员、村“两委”干部、理事会长、“五老”代表等到村部
开会,总结部署“三送”工作。

来到村部,人已经到齐,我马上开始布臵工作,首先我对大胜村前一
阶段的“三送”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下一阶段的工作开展
做了一些布臵。

随后,从我开始,全体工作组成员、村“两委”干部当场进行表态发
言,承诺抓好班子、带好队伍、为民办实事,所有人的表态发言全部记录在案并在“三送”
干部公示栏公开,同时我还请参会的理事会长和“五老”代表对我们的承诺践诺进行监督。
会后,我又请郭士金、钟士海、钟士椿、刘兆任等“五老”代表留下来,请他们为村里的发
展积极建言,多做贡献,并郑重的请他们监督我们的工作。郭士金表示:“党委、政府这么有
诚意,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理事会长,我一定会全力的支持配合你们的工作,为
村里事业的发展多做贡献”。

群众的支持让我感到了工作的动力,殷切的目光既是对我们的鼓舞,
也是对我们的监督,作为一名“三送”干部,只有心里装着群众,接受群众的监督,才能真
正的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为此,“三送”活动“连心卡”上:“为群众服务,请群众监督,

让群众满意”的格言不光是要写上去,更是要承诺践诺于行动,真正
把政策、温暖、服务送到家,送到户,送到位,“三送”干部的形成才能成为一座座丰碑,树
立在群众的心中。

(谢坊镇驻大胜村“三送”工作组组长 谢立文)

身体力行干实事

3月24日 星期四 小雨

上午,省商务厅的考察组来考察工作,我在镇里接待。下午考察组回
去了,我便准备到村里去走访。经过村部时,我发现村部门口堆着一堆沙石和水泥,几个工
人正在忙碌着,过去一问,原来是村部门前的空地准备进行平整硬化施工。

大胜村村部建成之后,因为缺乏资金,门前的空地一直没有进行硬化,
下雨的时候门前就全是积水,地面泥泞不能通行,天晴的时候呢一刮风满地的尘土就全吹到
村部里面去了,这个问题给村部的正常运行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工作组进驻大胜后,村里也
多次向我反映过这个问题。为了帮村里解决这个问题,我找到了瑞寻高速公路a2标段项目部
的王经理,希望能从项目部争取到一些资金,经过几次协商沟通之后,王经理答应由项目部
出水泥沙石,村里出劳动力来共同完成村部门前的硬化。

今天,项目部答应的水泥沙石全部到位了,村里便组织了一些村民来
平整土地,准备进行硬化。看到这个情形,我也赶紧过去拿起一把铁锨干了起来,正在平整
土地的几个村民看见我们也加入进来了,就干的更起劲了。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奋战,村部门
前的土地全都平整好了,天也快黑了,硬化施工只能等到明天再进行。我又找到世鹏书记叮
嘱他:“旁边不要全部硬化了,要留下几块种树的空间,到时候在那里种上树”。

下午的劳动虽然很辛苦, 但我心里却很高兴,“三送”活动就是需要
我们每一个“三送”干部都能沉下身子在一线,身体力行干实事,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欢迎
和支持,“三送”之路也就能越走越宽、越走越平。

(谢坊镇驻大胜村“三送”工作组组长

谢立文)

“三送”干部干农活 扶贫帮困献爱心

2011年3月20日 星期日 晴

一年之计在于春,眼下正值春耕备种之际,连日来,我们“三送”工
作组深入各挂点村组开展“促春耕、保春种、看民需”活动。针对留守家庭、五保家庭、孤
寡老人等困难家庭缺技术、缺劳力的实际,积极组织乡、村成立春耕助农队,开展结对帮扶
活动,确保他们耕种不务农时。

谢件娣,大富村庙脚下村小组村民,今年75岁在她在她嫁到夫家三年
时丈夫就生病去逝,族里为不想让她再嫁,为她从本乡高岭村招了一个叫刘厚修的“老单只”
做上门郎,相濡以沫的二老人一生未生育过儿女,早年修养过的二个女儿也早已出嫁,她自
己全身多种疾病缠身,农事及日常家庭事务就全落在了也已经快上70岁的丈夫刘厚修肩上,
生活过的很是艰难和辛苦。这样的家庭怎能不让你即刻想去帮帮他?

说好了今天的我去帮老人整地锄草的,可等我到老人家里的承包地里
时,刘厚修老人早自己干开了,谢件娣老人在一旁帮助拾捣着。老人告诉我,要在这块地上
种些花生和芋头,说是要把草先锄去放在一旁堆沤用着种芋头的基肥,等草除完后再翻地。
照老人家的指点,我拿起锄头将一行行“地股”的草铲除,谢件娣老人也不闲着,跟在我旁
边收拾铲除的草堆在一起,下午4点来钟,这块有4、5分面积的田地显现出它原有的肥沃与
清爽。擦着满面的汗水我对二位老人说,等到翻地那天翻地时我再来帮他们。二老人一个劲
的说着感谢的话语,并要请我到她们家去吃晚饭。婉言谢过二老人的邀请,带着一身的疲惫
和满心的欢喜回到驻地。心想一对多么朴实、勤劳和善良的老人,帮助他们并不觉得付出了
什么,反而自己收获了很多、很多……

(瑞金市林业局驻拔英乡大富村“三送”工作组 李小康)

加强巡山护林 严防森林火灾

2011年3月21日 星期一 晴天多云

又是一年农村春耕备耕的农忙季节来到,又是一个森林防火特险期的
来临。天气不错,久违的阳光普照着山乡,各个山坑农田里都能看到村民忙碌的身影。作为
一个林业工作者,又是三送驻村工作队员的我,今天决定跟随大富村护林防火员邱检发去石
人下、杨梅坳等地巡山。

三月中旬的山林,多数林木和草木从冬天中挣脱出来,枝头稀稀拉拉
的缀着稍透明的嫩绿,路边的青草绿得也特别纯粹,到处能呼吸到它分泌出的清新空气,不时
能听到不知名鸟儿的叫声。一路上我兴趣昂然地听着邱检发说着他巡山中碰到的各种轶事,
指着各种叫不不出名的植物请教他,他还不时对着山林大声地发出“喔哦”声,我问他:“你
这是向谁打招呼呀?”“向山林呀。如果是山上有人提醒他们注意防火,二是对偷砍树木的人
也能起到一种警示作用。”原来如此。他告诉我:每年春耕农忙及清明节期间都是当地森林火
灾的高发期,山区农村又有拔山脚、烧田堪开展农田修整的习惯,为强化野外火源管理,消
除火灾隐患,拔英林业工作站要求我们要加强春季春耕备耕期间森林防火工作,加大森林防
火的宣传,林业工作站的同志还带着我们到各村庄及其重点林区,对森林防火工作进行拉网
式督查和指导,同时要求我们要严格落实森林防火工作责任制,实行分片包干,做到全天候
巡山,严格进山人员和火源管理,严禁野外用火,禁止烧田坎、烧荒积肥、切实将火险隐患
控制到最低限度,确保拔英近20万亩林区万无一失。

常年巡山的护林员体格就是好,一路走着说着连气都不喘一下,可我
却越走脚步越慢,为赶上他也无心去体会这春天刚到山林的美色,在大山丛林的林间小道上,
失去了方向感的我,只能

跟在他的后面,踩着他新鲜的脚印向前向前……期间我们制止了一场
农妇烧田堪的野外用火,喝退了一个盗伐者。

(瑞金市林业局驻拔英乡大富村“三送”工作组 李小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