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工作队员民情日记 篇
驻村工作队民情日记五篇

驻村工作队民情日记五篇篇一这段时间,基本天天在村上种树、拆危土房。
今天是星期天,本打算好好休息休息,可是又接到村里电话,下午3:00在镇政府小会议室开会。
下午来到会场才知道,原来旗委领导也没有休息,专程到各乡镇安排精准扶贫事宜。
朱家杖子村有14户贫困户,由我们分头包联,20xx年彻底脱贫,同时要求包联队员下周四之前必须入户,根据各户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
作为一名包联干部,我一定要尽自己所能让包联户早日脱贫。
篇二今天早上不到8点,我与两位同事便来到了村里。
村里的14户贫困户,我负责4户,两位同事各负责3户。
村书记、主任、妇联主任领着我们入户填写基本信息。
我与村主任老安一组,上午走访了3户,两户是因病致贫,一户是两个孩子一个读大学,一个读高中,家中缺少劳力,另外还有一户不在家。
如何脱贫,他们也有些自己的想法,一户想养驴,一户想养羊,但是都缺少资金。
下午那一户还是不在家。
晚上7点多,我和老安第四次到他家,把情况跟他说了说,晚上9:30才回到家。
篇三大约8点半左右,我和一名同事来到村里,与书记、村长先碰了一下头,根据14户的具体情况,初步确定6户养羊、3户养驴、2户养牛、2户养猪,另外一户由于情况特殊,只能由民政兜底了。
根据朱家杖子村实际情况,我提出可以在庭院种植中药材。
大家一致认为可以先发动几户做示范,如果效益好明年便大面积推广。
种药材的事敲定由村上选5户,其中1户是贫困户,4户是示范户。
我负责联系药材收购企业。
篇四上午9点,与安国药业的刘总见面后,我把朱家杖子村的实际情况做了介绍,并与刘总研究敲定种植地黄,地黄亩产大约在8000斤左右,药厂以每斤0.6元收购,效益可观。
由于种苗星期五才能到货,刘总要求种植户要来基地学习,由技术员进行现场指导,并答应把种苗的费用全免了。
我算了算,朱家杖子村每户的庭院大约都在2亩左右,一项每户年纯收入可达万元。
篇五前几次,我们到塔湾村走访,了解到村里有不少贫困户,大部分是因病致贫。
扶贫驻村扶贫民情日记5篇

【导语】民情日记直接取材于千头万绪的基层工作和丰富的群众生活,这一特性,使其具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生活基础和持久的生命力。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5月6日上午,我一个人来到谢桥村白水洞组****家,此时****正在院坝里修理农具。
于是我上前与他闲聊,他谈到自己现在是一个人在家上了年纪,白水洞的所有村民都从原来的住处搬了出来,就剩下他还在那里面住着,主要是搬出来没有房子住,而且现在就靠自己种地养活生活,家里面无人打工,子女还要读书,还欠下许多债务,自己虽然领有低保,但家中缺乏经济来源。
于是,我向他介绍了小额额信用贷款政策,但是他说,家里没有什么经济来源,自己又不会做生意,贷了款怕自己还不上。
这次的走访使我感到,村里的部分群众市场经济意识还不够高,许多群众都是想得到小额贷款不去开拓新的致富门路而是为了生活开支,我们若想从基本上使他们富裕起来,首先要改变他们安于现状的旧思想,同时提供给他们致富知识和市场渠道。
通过多种途径激励他们创业和致富的积极性。
篇二昨晚7点左右,亚鱼乡也应节气地出现了雷雨天气。
叮,叮,叮……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干群连心室”内的寂静,我立马接起电话。
来电的是亚鱼村花瓜冲村民组的刘泽双老人,因电线老化引起了火灾,将家里的老木房给烧了起来。
听到这个噩耗,我们驻村工作人员立即与乡政府、村委会联系,第一时间赶到救火前线。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在凌晨时分终于将大火扑灭。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伙顾不上疲惫,为刘泽双老人送去了慰问金3000元,大米180斤,食用油1桶,棉被4床,大衣2件。
慰问金和物品虽然不多,但却温暖了老人的心。
篇三下午5点多,我们驻村工作人员一行3人,跟着亚鱼村副主任姚本祥,监督委员会主任、综治工作站站长舒水保来到潘塘村民组。
近日,潘塘村民组在进行入户道路硬化工程,我们也积极地投入了他们的劳动。
据悉,这条道路是连着该组外面的李丫公路,属于一事一议项目,由财政出资金,村民出劳动力共同完成的。
驻村帮扶民情日记范文五篇

驻村帮扶民情日记范文【五篇】驻村帮扶民情日记范文篇一昨天中午从兰州汇报旱情情况回来,下午去了大河乡光华村位于榆木山的牧业点,一年一度畜牧业生产的最关键时期…接羔育幼已全面展开,我去的这一户牧民家的新生羔羊因病死了好几只了, 农牧业技术服务站的技术人员和村干部已闻信去了,并提取了病死羔羊的病料送动物疫病防控中心实验室化验,正在等待结果。
本来我要带一个兽医去的,但无奈的是机关的兽医全部去各乡,村突击打小反刍兽疫疫苗去了,我只能只身前往。
接羔育幼才刚刚开始,由于持续的干旱,今年流产也较往年明显增加,这是草原畜牧业的本质决定的,虽然这些年大力发展舍饲半舍饲养殖情况有所好转, 但是离彻底改变尚需一段时日。
了解了这一户的情况,反复交代了要注意的事项,留下了我的电话号码,返回到县城已是华灯初上的时节了,牧区居住分散,要做好农牧村工作实在不易。
回来后分别安排了应对的措施,一是安排休病在家的一名高级兽医师和实验室一名女同志, 明天再去这一家进一步确诊病因,以便对症下药;二是要求包村技术人员近期督促牧民做好消毒等防控工作,三是要求技术人员继续查阅资料交流诊断,尽快控制疫病,减少群众损失。
明天要去明花,祁丰,大河三个乡查看小反刍兽疫防控情况,工作的特殊性和最近牧业生产的形势,需要我们到一线去了解情况,帮助开展工作,再说了,我们一线的100多名干部还在加班加点的忙碌在千家万户呢。
下去,到一线,到一线的同志们中间去,到牧业点去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
干部职工的表现令我感动,默默的我对你们说一声…谢谢!驻村帮扶民情日记范文篇二今天,我去康乐乡康丰、八音两个村,目的是抽查了解暖棚建设、饲草料储备、旱情等情况,一个下午的时间,从干沟门开始,一直到了三岔河、康丰西岭子,走了十四、五户人家。
退牧还草工程暖棚建设项目,对牧区的畜棚建设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今天看的这些户大都建起了高标准暖棚羊舍, 虽然补助的标准还很低,但是有了这些补助老百姓积极性还是被调动了起来,再过两年高标准暖棚就可基本全覆盖了,这是畜牧业发展特别是转变生产方式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之一。
下乡驻村干部民情日记300篇简短版

下乡驻村干部民情日记300篇简短版
1. 民情日记1: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今天我在村里参与了农民的家庭日常活动。
他们向我展示了他们的农田和养殖场,并解释了他们的挑战和需求。
我意识到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对他们的生活至关重要。
2. 民情日记2: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今天我与村民开展了一次健康教育活动,重点是讲解饮食平衡和卫生习惯。
我们还一起制定了一项计划,以改善村民的饮食结构和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
3. 民情日记3:
日期:XXXX年XX月XX日
今天我与村里的年轻人进行了一次就业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和创业指导。
我们讨论了就业机会和发展前景,希望能够帮助他们找到更好的工作机会。
请注意,以上仅为简短版的样本,实际的民情日记可能会更加丰富和详细。
每天的日记都将记录您与村民的互动、活动和取得的进展,以及您对村民需求和问题的了解。
希望这些样本对您有所帮助!。
驻村工作队民情日记300篇简短版

驻村工作队民情日记300篇简短版驻村工作队民情日记300篇简短版一、驻村工作队的到来驻村工作队的到来,给我们村带来了新气象。
他们不仅带来了新的理念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带来了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
我们村的发展因此迎来了新的机遇。
二、与村民的交流工作队的成员经常与村民交流,了解我们的生活和困难。
他们耐心倾听我们的诉求,并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也更加有信心和动力去改变我们的生活。
三、农业生产工作队的成员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理念,指导我们科学种植、施肥和防治病虫害。
他们的到来,让我们学会了更高效的种植方式,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也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水平。
四、村容整治工作队的成员带领我们进行了村容整治,清理了杂草垃圾,修缮了村庄道路和房屋。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让我们的村子焕发出勃勃生机,也增强了我们村民的环境意识和文明素养。
五、文化交流工作队的成员还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举办了书画展、文艺演出等活动,丰富了我们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这些活动不仅让我们学到了知识,也增进了村民之间的情感交流。
六、主题理解与个人观点通过驻村工作队民情日记300篇简短版的撰写,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驻村工作队对我们村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他们不仅带来了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给我们带来了发展的思路和信心。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愿意更加积极地配合工作队的工作,为我们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驻村工作队的到来,改变了我们村的现状,让我们看到了发展的希望。
他们不仅给我们带来了技术和理念,更重要的是给了我们信心和力量。
我们村的未来将因为他们的到来变得更加美好。
驻村工作队的到来,给我们村带来了莫大的改变,让我们感受到了来自党和政府的真挚关怀。
工作队成员不辞辛劳,与我们村民深入交流,了解我们的生活和困难。
他们耐心倾听我们的诉求,并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在农业生产方面,工作队的成员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理念,指导我们进行科学种植、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第一书记驻村工作民情日记6篇

【导语】驻村⼯作有付出,也有收获,既是对我的磨砺,也是成长道路上的⼀种锻炼,同时也让我明⽩,只要坚定信念,真⼼实意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就会得到群众的⽀持。
以下是为⼤家精⼼整理的《第⼀书记驻村⼯作民情⽇记6篇》,欢迎⼤家阅读。
第⼀书记驻村⼯作民情⽇记篇⼀ “章书记,来村⾥有⼀年多了吧!像你这样的好⼲部⼀直驻村该有多好啊!”村党⽀部书记杜国华拍打了⼀下我的肩膀说。
听着杜书记这句朴实的玩笑话,回想起⼀年来的驻村帮扶⼯作,燕⼭营村的贫困群众已全部脱贫,⼼⾥倍感欣慰。
今天,与村⼲部⾛访村⾥的脱贫群众,了解他们脱贫后的⽣活情况。
村民贺喜占因患直肠癌,妻⼦⽆业,家庭⽣活贫困,2017年被识别为贫困户。
来到贫困群众贺喜占的家⾥,他很欣慰的告诉我们,“多亏了党的好政策,也感谢章书记的帮助,为妻⼦争取了保洁员的岗位,为我们夫妻俩办理了最低⽣活保障、减免了医疗保险,为⼉媳联系了⼯作,还送来了基础母⽺;现在妻⼦每⽉能领1600元,⼉媳每⽉能领1200元,母⽺也产崽了,看病也少花钱了,⽣活越来越好了……”。
解决贫困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让贫困群众有幸福感获得感,是我们开展驻村帮扶⼯作的⽬标,为使贫困群众实现家门⼝挣钱。
我多次协调,为8户贫困群众争取了保洁员岗位,积极与民政部门对接,为7户贫困群众办理了低保,让贫困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策红利,有了稳定的经济来源。
扶贫扶到根上,才是长久之计,扶贫就是要让贫困群众有钱赚、有房住,贫困学⼦有书念。
为贯彻产业扶贫政策,依托百企联百村⾏动,我积极协调2家社会企业签订⼊股协议,每户贫困群众每年能分红2500元。
为解除“寒门学⼦”的后顾之忧,我联系县教育局为2名贫困户⼦⼥争取了教育扶贫资⾦。
同时,我联系县住建局为2户贫困群众实施了危房改造,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的住房问题…… ⾛访逐⼀了解了脱贫群众现在家中的⽣活状况,听取他们对帮扶⼯作的意见和建议,⿎励他们要⾃⾝勤劳奋进,坚强⾯对⽣活,过上更加美好的⽣活。
驻村工作队扶贫民情日记五篇

【导语】“两不愁、三保障”是最基本的脱贫标准,异地搬迁是一项惠民生、解民忧的安居措施,能够让广大贫困户住的安心、能致富。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的奋斗目标。
”我用我的实际行动践行着这一庄严。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驻村工作队扶贫民情日记篇一这几天扶贫工作到了考核验收的阶段,我带领驻村队员认真总结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对上级来我县督察反馈的问题结合我村的实际进行逐项逐条整改,查漏补缺,完善各项制度和档案。
虽然天寒地冻,但过的充实而又忙碌。
经常性的入户了解调查脱贫情况,和群众围坐在一起,认真倾听他们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今天我的手机铃声突然想起,是围子行政村阳坡自然村的贫困户刘小娃。
打来电话询问他低保、煤补、生态补……等一系列的补贴到位情况,说是和他从银行里打出来的对账单不符,要求我过去给看一下。
虽然我知道由于有审批过程,有的款项还没有打到卡上,而且由于村委会工作繁忙,准备在电话里解释,可转念一想,刘小娃已经80多岁了,他长期搭伙的老伴也近80岁,电话里说不清,他们年龄大了又听不清,还是让他们疑虑。
于是,我决定一定要去老人家里一趟。
所以,先放下手头上的工作,带上他所有补贴的明细,驱车赶往刘小娃家。
到老人家里后,他们迫不及待的将他们的问题说了一遍,我给他们解释,他们还是将信将疑,于是我拿出关于他们补贴清册,一项一项给刘小娃老两口解释,他们中间也不时的提问,这样就再解释一遍。
直到他们弄明白才舒展了眉头说,原来是这样!这才缓过神来说“呀!孩子,说了这么多都忘了给你倒口水,抽支烟了。
唉……老了,脑子迟钝了”。
我说:“没事,大爷,我不渴,您弄明白,心里踏实就好”。
“对对对!呵呵呵”我看到他们放心的笑容,虽然确实很渴,但心里感觉他们的笑容要比水解渴的多!出门后关门的一刻隐约的听到刘小娃和老伴说“这两个县里头来的娃娃挺仁义的,都一个一个交代给了,这下知道啦哇”。
那一刻我感觉群众的认可才是的认可!驻村工作队扶贫民情日记篇二今天我们工作队一行人前往贫困户李世清家走访,李世清原来在大西沟自然村居住。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相关推荐驻村干部民情日记范文六篇不知不觉中一天又要结束了,想必大家都学习了不少新知识,是时候用心地写一篇日记了。
日记怎么写才不会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驻村干部民情日记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驻村干部民情日记篇1“只有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才有出路”帕尔哈提衣扎克是拜城县农业综合开发办书记,今年5月被选派到托克逊乡康其铁米村驻村。
他在6月12日的《民情日记手册》中写道:“今天把村里9名姑娘送到了乡里,他们将由县上统一组织送到地区华福纺织厂工作,这是我村有史以来组织妇女集体外出务工,人数最多的一次,我想这只是开始,往后还将组织动员更多村民外出务工创收。
我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只有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才有出路,才能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
我调查分析过了,村里经济发展思路应该是:多组织人走出去,通过劳务创收;多养牲畜、家禽,搞家庭创收;多种棉花、番茄等订单作物,确保农民有稳定收入;还要想办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有钱办事,能为农民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工作进步快,还得班子带”米吉克乡库木墩村是地区新农村党建工作示范村,也是拜城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驻该村的县农技站支部书记纳斯尔吾斯曼在他5月份的工作总结中写道。
“火车跑得快,还得车头带。
工作进步快,还得班子带。
一个月来,我和其他驻村干部围绕加强班子建设,在原有的村‘两委’班子工作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三会一课’制度,村级阵地管理制度和民主议事制度,并抓好了相关制度的落实,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推行落实了党员干部承诺制,全村16名党员干部向群众郑重承诺年内办2-3件实事、好事,各自还联系1-2名困难群众,让党员干部肩上有责任;规范了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有6名无职党员上岗,参与村务的管理;协助党支部考察、选拔了8名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充实了农村“两支队伍”;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了3次集中学习,收看1次电教片。
下一步,将继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提高村‘两委’班子的‘四种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驻村工作队员民情日记3篇
篇一
这些天,我一直想怎么把***村老百姓反映修路的老大难问题解决了。
因为从***乡大庄村川杨公路至***的8公
里通村公路盘山而上,路面凹凸不平,曲折难行,严重困扰着山上的村民们。
为此,上周我向单位的秦国祥主任和傅增泰副主任求助,求他们出面协调解决,他们十分乐意,要求我先到民和县交通部门了解清楚,然后协调有关领导解
8.35公里,
计划投资292村另行通
往川杨公路处的16
***小学开展“萤火虫”微
集整理文字和影像材料,及时上传给了他们。
朋友也实心帮忙,很卖力的把这个事办成了,而且早上通知我明天就要来了,这让我十分感动。
以前很羡慕他们经常开展公益救助活动,也有好几次想去参加。
但一方面是因工作脱不开身,另一方面还是缺乏勇气的原因。
做公益事业,为社会奉献爱心本来是个好事,但不知为什么有时候心血来潮,但真的要去参加的时候,却总是缺乏一股勇气。
想到这里,我真的觉得朋友们的爱心举动精神可嘉,勇气也可嘉,自己比起他们差远了。
篇二
昨天接到县委组织部通知说今天省委督查组要到***乡检查指导驻村帮扶工作。
为此,我们帮扶组全体成员放弃
周末休息,从昨天就到村上,对近期所做的工作进行了进一步完善。
据我中青班同学、民和县委组织部张玺副部长说督查组到***乡召开座谈会,是因为我们***驻村帮扶组的近期工作比较扎实,是县上专门确定的。
这个消息无异对我
们工作是一个很大的鼓励和鞭策。
说句实话,近一时期我们帮扶组全体成员群策群力,真心帮扶,也做了很多工作。
特别是我们走访农户,访贫问寒,得到了村民们的普遍好评。
说完善工作,其实除起草书面汇报材料外也没什么具体补充的。
只是有一点令我们比较犯难,就是通知说督查组还要了解对重点村投入50万元扶持资金的使用计划。
说实话,市里召开动员会的时候提过这事,但是我们心存疑虑,没敢在村里公开讲,只是在私下里征求村干部的意见建议。
所以昨天我们召集帮扶组成员及村“两委”干部,进一步探
讨和商议此事,暂时确定将50万元扶持资金用于兴办村级养殖场或种植专业合作社。
因为***村种植全膜玉米已具有一定的优势,玉米秸秆资源丰富,且一半农户自发搬迁外出,村里有许多闲置的耕地。
前两天征求村民们的意见时,大家也对兴办养殖场很感兴趣。
6亩地,这两天他们拖着病
我无话可说,如果这样的家庭不能享受低保,那还有谁能够格呢?临别时我安慰两位老人说你们的困难我们知道了,我们一定会帮助的。
回村主任家的路上,两位老人衣衫褴褛的形象总在我眼前浮现。
我在心里暗下决心,这次乡上安排我们帮扶组调整村里的低保,我们一定要让低保享受给这些最困难的弱势群众。
篇三
随着炎炎七月的来到,北方地区也进入了雨季,近期持续性降雨天气给广大村民们的农作物带来了生机,老乡们都很高兴。
当然,这样的天气也给居住在陈旧房屋的村民们带来了威胁,泥淋的道路使村民们出行相当不便。
为避免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我带领驻村工作队队员开始对每个自然村进行雨季防洪防汛排查工作,大力宣传防汛减灾知识,减少雨季带来的不必要损失,安全度过汛期。
今天一天都在村里入户走访排查安全隐患,下午5点多的时候接到后营村村民池振华的电话,其家门口因降雨量大,排水不畅通,导致积水严重,池振华和郑振华两家人都出不了门,雨水已经上了郑振华家院墙的三分之一了,并且现在还在持续下雨,怕院墙承受不住导致塌陷,希望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能给与帮助。
我接到电话后马上组织驻村工作队前往现场进行了查看,随后组织大家挖出水路线,整整80多米的出水渠在大家一个多小时的奋战下终于挖好了,大家又开始忙着排水,在晚上七点多的时候池振华和郑振华家门前的积水已被清理干净,郑振华家的院墙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村民池振华握着我的手说:“真是感谢你们,我自己腿脚也不好,自己得弄到什么时候啊,你们下乡干部真是给我们做出了好榜样!”看着队员们全身都湿透了,我心里感触良多,队员们不怕脏不怕苦的精神真真的打动了广大村民,我坚信以我们每个人这样的工作态度和为民解忧的朝气一定能把各项工作都圆满完成,真正的和广大群众“打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