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改造和增层史上最全面

合集下载

关于砖混结构房屋的加层改造技术分析

关于砖混结构房屋的加层改造技术分析

刘 彬 LuBn i i
( 秦皇 岛开 发 区第 一建 筑工 程有 限公 司 , 秦皇 岛 0 6 0 ) 6 00 ( ih a g a ee p e t o e N . o s ut nE g e r gC . t. ih a g n 6 0 0 C ia Qn u n d o vl m n Z n s o 1 nt c o n i e n o, d, n u n d o 6 0 , h ) D o C r i n i L Q 0 n
摘 要 : 过分析 砖 混结 构房 屋加 层设 计 应遵 循 的原 则 , 通 以某 工程 为例 , 针对 其 加层 的可行 性 及施 工要 点进 行探 讨 , 期通 过 本文 的 阐述 能够 以
有效 运 用加层 改造 技 术获得 更好 的社会 效 益和 经 济效益 。
Ab ta t By a ay ig t rncpe ta d iin lly ro rc n o cee sr cur e in flo d nd tkig a x mpe o eti sr c : n lzn he p i ils h ta d t a a e fb k a d c n r t t t e d sg o lwe a a n n e a l f a c ran o i u
中 图 分 类 号 :U 4 T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6 4 I (0 0)7 0 0 — 1 10 — 3 12 1 2 — 1 1 0
1 砖 混 结构 房 屋 加 层 设 计 应 遵 循 的原 则 3 mm, 量 按 水 泥 重 量 的 5 5 掺 %左 右 调 整 。 力 注 浆 施 工 时 , 图纸 布 压 按 11应 根 据 业 主 的 加 层 目标 要 求 , 行 综 合 技 术 经 济 分 析 及 可 置 孔位 , 照先外 围后 走廊 、 内排后 外排 的顺序 , . 进 依 先 逐个打 孔编号 ,

房屋增层基础宽度不够的解决方法

房屋增层基础宽度不够的解决方法

[] 刘鸿文 . 3 板壳理论 [ . M] 杭州 : 浙江大学 出版社 ,97 1 . 8
侧 基础沉降 逐步稳 定 , 最终沉降 量为 2m 从 而保 证了商 8 m,
【 收稿 日期】 2 0 一 l l 02 O — 4 [ 作者 简介] 胡金旭 , , 6 年 8 生 , 男 18 9 月 鞍山人 , 程师 。 工 现从 事工 民建 专业 。
维普资讯

汉等 : 屋增层基础宽度不够的解决方 法 房
6 l
房 屋 增 层 基 础 宽 度 不 够 的 解 决 方 法
武 汉 田小梅
10 1 5 0 0) 5 01 . ( . 龙 江 省 乔 信 建 筑 工 程 公 司 哈 尔 滨 1 0 0 : 2 哈 尔 滨供 电设 计 院 1黑
45% 。
( ) 旧房层数低 , 2 荷载小 , 建在 坚硬土层 或岩石 上。 ( ) 旧房设计时实 际采用 的基础 宽 度 比计算 中取的较 3
大; 也有的是施工 时 比设计 图中基础宽 度做得大 。
( ) 旧房设计 时采 用的地基 承载 力未 根据 规范 要求按 4 实际基础 宽度 , 深作深度 、 埋 宽度 修正。 () 旧房 设 计基 础时 荷 载取得 大 , 5 例如 未按 规 范 规定 对楼 面活荷载进行折 减等。
【 摘
要】 通过工程实践, 提出了房屋加层时的基础处理方法和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应注意的问题, 提出改进方法。
【 关键词】 房屋增层; 地基承载力
【 中图分类号】 T 7 . U4 3 6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1 8420 ) — 01 0 0 . 6 ( 20 06 — 2 06 0 2
3 施 工验 收 结 果

浅析老建筑节能改造与抗震加固及增层改造一体化

浅析老建筑节能改造与抗震加固及增层改造一体化

浅析老建筑节能改造与抗震加固及增层改造一体化【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经济建设不断进步的同时,主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发展,在城市开发新建筑规划方面,加强对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与抗震加固及增层改造一体化建设,增强对既有建筑的抗震加固增层保护设计,提高节能改造。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抗震加固增层一体化的进程,是保障老建筑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老建筑节能改造抗震加固及增层改造一体化今年来,地震对我国人民财产和安全造成巨大了损害,关于老建筑的抗震加固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由于既有建筑早年建设成本较低,抗震防护也无法达到目前我国的抗震标准,对老建筑进行抗震加固十分必要;目前城市建设步伐加快的同时,人口的承载能力也在慢慢减弱,针对既有建筑进行加层和节能改造,不仅可以解决人们的住房问题,而且可以节省土地资源,减少房屋拆迁和重建带来的环境破坏,建设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抗震增层改造一体化进程,成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举措。

一、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抗震加固及增层改造一体化改造方案的提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与抗震加固及增层一体化,是针对现代社会人们对老建筑关注,以及老建筑面临的防灾节能双重问题提出的一项新的举措,在设计,施工与质量管理等方面融入到老建筑的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中,将抗震加固增层和老建筑节能改造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改造进程。

此方案的提出主要是由于建筑物改造耗资过大,而国家多建设资金把控严格,资金问题成为建筑物改造和抗震加固的主要问题。

一般建筑物改造及加固都需要大批的资金及人力物力,如果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分批工作,则需重复施工,增加工作量,耗费更多的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为了避免重复工作及资金紧张的问题,提出既有建筑物节能改造和抗震加固,增层改造一体化建设,是解决上述问题非常有效的办法。

二、老建筑节能改造与抗震加固增层改造方面的现状1、节能改造的重要性。

在我国,早期的老建筑一般建社标准较低,一些既有建筑不具备现代化建设的功能,一些老建筑构建使用的建筑材料使用寿命很长,依旧有很大的使用价值,许多老建筑紧邻城市商业区,周围出行交通方便,生活服务配套完善,导致许多业主不想房屋翻新或者搬迁,但是这种老建筑往往不能满足节能和采暖要求,所以节能改造就成了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办法,不仅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房屋进行修复和完善,保暖工作也可以短时间完成,节省了工作时间和人力,同时减轻了拆房带来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浪费,所以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对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房屋增层事故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房屋增层事故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维普资讯
建筑工程 ll 及 其 防治措 施
( 阳市苏家 屯区房屋 土地开发有 限公 司, 宁 沈阳 10 0 ) 沈 辽 100
摘 要: 从管理、 设计、 施工等方面介绍 了目前房屋增层过 出现的事故, 并从这几方面分析 了相应的预防措 施。 关键词: 增层; 事故 ; 管理; 设计 ; 施工 房屋 增层 建设不 占地 、 资少 、 投 见效 快, 在 增层施 工需要对 旧房进行 承载力 加固时 , 定 条件下适合于我 国国情 。 年来 , 城镇建 应先加 固后 拆墙开洞 ; 近 在 先加 固基础墙柱, 后加 固 设 中, 我们进行 了大 量的旧房改 造工作 , 了 梁板加层。 取得 1. .2增层施工超 载。增层施 工一般在 旧 3 定经济效益, 在设计及施工中也积累了一定 的成功经验 。 但是, 由于房 屋增层设 计施 工复杂, 房屋 盖上进 行。 屋盖结构 的使用荷 载相对较小 。 施工 时, 采 不 且 目前国内尚无相关的技术规 范, 各地 的房 屋 有 的增层工程采用 现浇粱板结 构。 增层 建筑时有事 故发生,有些事 故己造成重 大 取措施 . 接将 模板立柱支撑在 旧房屋面上 ; 直 有 的在施 工时将拆掉 的旧房女儿墙等杂物堆放在 人 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 1房屋增层事故发生的原 因 屋顶 上 , 加上施 工用 的材料 、 具等 , 工超 机 使施 11管理因素 . 载 。增层施工超载 比新建房屋超载具有更 大的 1. . 1将增层设计 委托不具 备资质条件 的 可能性 和危险性 。 1 一旦 发生 事故, 造成严 重后 将 单位 或个人, 使增层设计带有很大 的盲 目 , 性 不 果 。 是 浪费就是造成事故 。 13 I_ 3增层施工 质量问题 。增层施工 质量 1. . 2对只加层未加 固的情 况缺乏监督 管 主要体 现在房屋新 旧部分 的连接 , 1 对于需加 固 理。 的增层 建筑 , 重视基坑验槽 , 要 基础墙 柱的砌 筑 1 . 房屋 增层 设计与施 工 验收 规范 。 和浇 筑质量。增层施工质量要求 高、 .3无 1 难度大 , 必 否则极易造成薄弱部位, 引发 使 得建筑 增层 工作不 能从 专业 技 术上 进行 控 须引起高度重视 。 制、 监督与指导 。 事故 。 1 设计因素 _ 2 2防止增层事故 的措施 1. . 1违背增层设计 的基本 程序 。增层设 2 在增层 工程 设计施工时, 克服盲 目性 , 应 做 计 是 在 旧 房 上 加 层 , 基 本 程 序 是 : 先 看 原 设 到精心设计, 其 首 精心施工, 增层事故是可 以防止 的。 计 图纸, 调查检测结 构现状 , 对改造房 从设计 到 具体 的可从 以下三方 面采取措施 。 施工 , 从施工到使用的全过程的情 况作调查 , 然 21重 加 强 管 理 . 后 分析是 否需要 加固,考虑好加 固方案才能 进 21 . 1增层设计 与施工 比新 建房屋更 为复 . 行增 层设计 。 实际上 段 计 人员常因对下 列情 况 杂, 度更 大。应严禁元证设计 , 难 元证施工 , 要求 不 了解 或未进 行有关 测试 勘查 就 进行 增层 设 设计 与施工单位具有 相应 的资质 等级 。 . 2加 21 . 计。 而导致事 故 发生:I房 在施 工 中做 过重 大 强对加 层工程, aH . 特别是 只加层 不加 固工程 的审 的设 计变更 ; 或在使用 中进行过改建 ; 旧房设 批监督工作 。.3尽快出台相关 技术规范及标 或 2. 1 计 和施工存在严重缺陷。 尚未采取补救 措施 , 准, 增层设计及施工有据 可依 。 且 使 就按原设计 图纸进行增层设计 。b1房使用若 - 日 22 切 实 设 计 . 干年后, 因老化 、 风化 、 火灾、 地震等作用, 构 使结 2. . 1遵循 增层 设计 的基本程序: 2 先调 查, 构 件承载力降低 , 时不进行 检测 。 增层 仍按原 设 再分析 , 后设计 。 除原设计图和竣工图外. 还应掌 计 图纸中的材料强度指标进 行增层计 算。c . 旧 握下 列情况 : 旧房 在施工 中是否 做过设 计变 a _ 房设计 图 丢失或不全 , 未对 旧房进行认真 检 更 ;.旧房在使用过程 中是 否进行过改建 ;. 且 b c旧 测, 凭主观判断进行增层设计 。d在 旧房 F有 防 房设计 和施 工是否有缺陷, 否已采取有 效措 . 是 空洞, 或在无地 质资 料 的情 况下 加层. 又未进 行 施 ;. d 旧房结构构 件的承载力是否有所 降低 -’ e 调查勘测, 目进行加层设计 。 盲 1 . 增层结构方案选 择有误 。例如: 地 .2 2 在 震 区有 的房 屋增 层后已属高层建 筑。 却仍采 用 ( 上接 1 7 ) 5页 题 范 围较小 的试 题库 般 的砖混结构体系 ;有的采用竖 向三段式 的 和答案 ;针对学习者在课堂学习及课后作业 中 增层结构形式如: 旧房为底层框架上 部砖 混; 增 总结 。 并给 出解答 。 层部分又采用框架结构 ; 有的采用受力不 明 确 可能提 出的问题进行 归纳 、 另外 ,智能化教学模式的课程采用 国际公认 的 的结构方案( 如整体式外套结构)有的采用下 部 ; 标准协议和标准化接 口结构设计技术 ,使 内部 多层框架, 上部砖混结构等对抗震不利 的方案 。 1 .增层 结构计算方 面的失误。 计算 简 各个教学平台和教学课件与外部 的其它教学平 3 I 2 共 图和计算方法有误。如未根据加层结构受力 特 台和教学课件之间实现方便的挂接 , 同组 成 实 教学信 息 的高 度共享 , 点进行计算 ; 算时漏算 旧房加 固与装修新增 有机 的整体 , 现课程 、 计 真正达到“ 即插 即用” 简洁易用 , 、 并可 以扩展 或 荷载 ; 采用的设 计标 准不对 等。b增层结 构计算 . 当前 , 以 校对审核不正确。 . c 不经计算, 目加层 ; 盲 或计算 为其它课程建设提供工具和基本框架 。 不全面, 只进行 局部计 算。 . d 增层加 固时. 对新 旧 多媒体 和网络为标志 的新 的信息技术革命 已经 为教与学的革命性变革提供 了强有力 的技术 支 部分结构的连接采用的构造措施不可靠 。 持。智能化教学模式的优势将为越来越多 的人 13施 工 因 素 . 所认识 和重视 , 因为它造就了全新 的教育环 境 , 1. . 1违背增层施工 的基本程序。 3 体现全新的教育理念 , 提高教学质量 和降低教

多层及低层砖混结构房屋增层中应注意的结构选型及施工问题

多层及低层砖混结构房屋增层中应注意的结构选型及施工问题

cn tu to , t cu a h ie fora di a tq a eae n ep e a t n . o sr cin sr trl oc , u c l d ne rh u k aa dt rc ui s r h o Ke r :rc a d c n r t c mp st t cu e; o r d a paslo odh u e; t cu a h ie: ora dd sg ywo dsb ik- n - o cee o oiesr tr f d; p ria f l o s sr tr c oc f o d e in u l a u l l
坑验槽 , 重现基础墙柱 的砌筑和浇筑质量。增层施工一 般在 I 同
房屋 盖 上 进 行 , 当增 层 工 程 采 用 现 浇 梁 板 结 构 , 工 时 应 采 取 施
应在 旧房各层梁 、 板下方先 支撑立柱 , 然后再立增层模扳 可 以取得增加 房屋面积 、 节约用 地 、 资少 、 效快 、 投 见 事半功倍 措施 ,
合肥
200 ) 30 1
要: 房屋增层改造涉及的建筑量大 、 面广 、 不确定因素 多。 文章就 增层施工的原则、 结构 形式的选择、 地震区房屋增层以及有关需要注意的
St uc ur lCh i e i o r Add o ulit r y a d Lo r s ik—a d—c n r t r t a o c n Fl o fM tso e n w- ie Brc — n — o c e e Co p st r t e a h nsr to m o ie St uc ur nd t e Co t uc i n
Z a g Ja p n h n i e erh& D s n H f 2 0 0 , hn ) A h i n tu B i n R s a i ef d g c ei , e i 3 0 1C ia g e

建筑物增层改造安全检测鉴定实例分析

建筑物增层改造安全检测鉴定实例分析
1 . 2 7 8 7 S , 平动 比例 1 . 0 0 , 第三 振型 周 期为 1 . 2 1 3 7 s , 平动 比例 0 . 0 2 , 即第 三 振型
( 2 ) 通过 现场对 工程 外观进 行检 查及 目前使用 状 况调 查 , 对损 伤情 况进行
调查 。
( 3 ) 对 原始 设计资料 和地基施 工资料 、 试桩 资料等进 行调查 分析 , 根据现行 规 范对 பைடு நூலகம்层 改造 后桩基 的 承载 能力进 行计 算分 析 。
时, 主体结构高度为2 9 . 4 m( 高度大于2 4 m) , 抗震等级应为一级。 在考虑8 度设防 烈度地 震作 用下 ( P K P M2 0 1 0 f 0 . ) , 本 次结 构抗 震验 算的一 至八 层平 面布 置 、 层
高、 构件尺寸 与 已有 原结构相 同 , 混凝土材 料强度取 本次 实际测试 结果 , 二至八
2检 测 内容
现 状下办 公楼 主体结 构5 层, 主体 高度1 8 . 6 米, 原 设计 时依照 《 工 业与 民用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进行设计, 设计时适度考虑了地震作用, 但无抗震等级等概 念。 按照现 行国 家标准《 建筑 抗震 设计规范 》 要求, 拟N3 层, 层高 按 照3 . 6 m考 虑
根据 建筑 物的 工程现 状 以及委 托要 求 , 检测 内容 主要有 以下几点 : ( 1 ) 核 查建筑 物的相 关技术保证 资料 , 了解工程 概 况 结构 形式及相 关设计
要 求和 参数 。
层楼 面恒荷 载标 准值 取4 . 0 k N/ mz 、 活荷 载 标准值 取2 . 0 k N / m2 , 屋面恒 荷 载标 准值 取6 . 0 k N/ m 、 活荷 载标 准值 取 0 . 7 k N/ mz 。 验 算结果 表 明 , 第 一 振型周 期为 1 . 3 3 2 5 s , 平动 比例0 . 9 8 , 第 二振型 周 期为

浅谈对原有建筑物的加层改造设计

浅谈对原有建筑物的加层改造设计

浅谈对原有建筑物的加层改造设计摘要:我国目前许多城市中还有一些过去兴建的3或4层甚至更低层的建筑物,这些建筑物受到当时经济条件的限制,一般也没考虑将来会进行加层改造,所以墙体和地基基础都没有按加层要求来设计。

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对原有建筑物的加层改造已成必要,而且加层改造比新建要考虑更多的问题,特别是地基基础的加固处理更是关键。

关键词:加层改造、结构设计、抗震设计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许多在当时经济和建筑技术条件下建造的建筑物,在建筑物的功能和结构形式、装饰等等方面已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了,为了节约资源,减轻国家财政负担,达到经济、实用、快捷建造房屋的目标需要对原有房屋的进行加层改造。

一、加层改造的对象和好处加层改造的主要目的是节约投资和在短时间内收效,因此加层改造的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1、经过综合的经济分析对原有建筑物进行加层改造比新建造一个建筑物的造价要低;2、原有的房屋结构状况良好,是砖混结构或者是混合结构,在地基不均匀下沉或地震时不会引起裂缝;3、加层改造后,与原来的建筑物相比在房高、进深等方面能有改观,能更好地满足房屋对日照的需求;4、加层建筑物的加层设计在平面布局上要满足新标准,力求做到每套都有卧室、厕所、厨房和阳台等基本设施,施工时应以不搬迁或者少搬迁为原则。

经过加层改后,使原有建筑物更加实用,不需要再征用土地又能使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增加,节省了征地费用和配套费;同时,也使该建筑物与周围建筑物保持了现状,在保持了占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这一区域的建筑密度;在改造的过程中通过合理调整使原来的建筑物在平面和立面格局方面更加合理,达到美化环境的要求;对于缓解建房速度与房屋需求量日益增长的矛盾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加层改造中的结构设计1、直接加层设计(1)一般的砖混结构在满足了地基和墙体的抗震设防要求后,对新加层墙体的加砌可采用普通的粘土、砖块和轻质高弹材料。

当发现个别的墙段或者地基基础不足时,要先对其进行加固处理。

浅谈某既有建筑增层改造方案设计

浅谈某既有建筑增层改造方案设计

中 图分 类号 T 文献 标 识码 A u 文章 编 号 17—6 1(00120 8— 1 63 97一2 1)2 —03 0
1 工程概 况
广 州某酒 店建 筑 由三 星级标 准 调整 为 四星级 标准酒 店 需进 行增 层改造处 理 ,增层 改造后 总建筑 面积约为 1 8 0 ,其 中地上 面积约 8 6 mz 16 0 ,地下 面积约3 0 m: 5 6m 2 0 。酒店原 结构 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改 造前设计为5 ( 层 局部6 ),改造处理后整体为6 ( 层 层 局部7 )。该建 层 筑工程于20 年 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 ,中途停建后因新业 主单位对酒店 06 的建筑平面方案进行 了相应的调整 ,决定对该建筑 已施 工完成 的主体框 架结构进行增层改造处理 ,并于20 年 已完成了建筑工程 的后期装修施 09 工,现 已投入使用。
结构构件与原有结构构件之 间的连接 ,采朋化学植筋 的方法进行加固 , 对尺寸较小的结构构件还需采用局部加腋支撑的方式加 固。 在该 酒店改造加 固丁程 的设计施工过程中 ,大量采用 了粘贴碳纤维 复合材 加 固新 技术 ,现重点对粘贴碳纤维符 合材料在既有混凝土结构加 固工程 中的应用进行相应 的探讨。 4 粘贴 碳纤 维加 固 关键 施工 流程 1 )施 工准备。根据结构加 固施工 现场和既有结构和构件 的实 际情 况 ,对需要使用 的碳纤维布 、配套浸渍树脂 、 亡 施j 设备等在进场施工前 做好充分准备 和检查 ,同时清除施工 场地 内的障碍物 ,搭设好脚手架和 升降机等设备。 2 构件表层处 理。查 找既有结构或构件 中可能存 有的裂缝 ,并采 ) 取相应 的措施 进行补强 ;彻底清 除钢筋 混凝土结构 和构件 的表层 劣化 层 ,对外露钢筋进行彻底除锈 ,修复后 的混凝土结构和构件表面应充分 平顺 ,无 明显 凹凸落差 ;经清理 、修整后的混凝土结构和构件表面还应 按相应的设计要求进行糙化处理。 3)底层树脂涂刷施工 。采用 滚筒 刷将底层树脂均匀涂抹 于需要加 固处理的各钢筋混凝土构件表面 ,且在底层树脂表 面基本干燥后应尽快 进行后续施工环节。 4) 环氧腻子找平处理 。钢筋混凝 土结构和构件表面 的凹陷部位 , 应采用环氧腻 子粉补平 ,环氧腻子刮填应足够 密实 、表面乎J 光滑,待 质 _ 环氧腻子填刮表面基本干燥后尽快进行后续施工 。 5 粘贴碳 纤维布施工 。严格依照相应 的设计要 求尺寸裁剪碳纤维 ) 布材料 , 裁剪时严禁折叠 ; 浸渍树脂均匀涂抹于经过表层处理 的粘贴 将 部位 ,再将碳纤维布轻贴于加 固区域 。粘贴碳纤维布时 ,应充分展平抚 顺 ,不得存有皱褶 ,待贴平后采用专用滚筒顺着碳纤维布的方 向重复滚 压 ,将气泡彻底挤除 , 使浸渍树脂能充分浸透粘贴的碳纤维布 ,多层粘 贴施工时应重复上述T序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