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煤化工产业发展研究
山西省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2024年行动计划

为推动山西省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提高其在能源转型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制定了以下行动计划:1.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对现代煤化工技术创新和研发的资金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建立健全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法规,为企业提供有利的政策环境和法律保障。
-建立并健全煤化工产业发展的评价指标和评估机制,激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质量提升。
-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吸引国内外先进技术和人才。
2.扩大产能和提升产业规模:-加大对现代煤化工项目的投资力度,引进国内外大型煤化工项目,提高整体产能和规模。
-加快建设现代化煤化工产业园区和基础设施,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和生产条件。
-鼓励企业加强合作,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的有效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附加值。
3.加强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加大对现代煤化工产业的环保监管和安全管理力度,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和能力,防止事故发生。
-推动煤化工产业绿色发展,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和设备,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对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4.加大国内外市场开拓力度:-建立并健全煤化工产品质量检测和认证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提高产品技术水平和品牌影响力。
-积极开展国际市场推广活动,拓宽出口渠道,增加出口量和贸易额。
5.提高煤化工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对现代煤化工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技术研发能力。
-加强对煤化工产业的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提高企业科技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创新意识。
-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成果转化和市场应用,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山西省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2023年行动计划旨在加强政策支持,扩大产能规模,加强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开拓国内外市场,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发展壮大现代煤化工产业,在能源转型和经济发展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023年山西省煤化工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山西省煤化工行业市场分析现状山西省煤化工行业是山西省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其发展已经成为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目前,山西省煤化工行业在经济增长、能源供给、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将对山西省煤化工行业的市场现状进行分析。
一、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产值保持较高增长山西省煤化工行业产值不断增加,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9年山西省煤化工行业实现产值近20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占山西省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15%。
2019年山西省煤化工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6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
二、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附加值山西省煤化工行业在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的同时,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近年来,山西省煤化工行业逐渐从原料加工型向煤深加工型发展,产品向高端化、专业化、系列化、特色化方向发展。
山西省已经形成了一批以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气为代表的煤化工产品,其中部分产品已实现工业化生产。
三、创新驱动,提升技术水平山西省煤化工行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2019年山西省煤化工行业实现技术创新投入超过10亿元,涌现出一批技术创新成果,有效提升了行业的竞争力。
山西省煤化工行业在新型煤化工技术、煤炭气化技术、煤制烯烃技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研发和应用能力。
四、煤炭资源丰富,要素优势明显山西省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产业链健全完整,为煤化工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山西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和优质的煤炭产业链条,可以充分利用煤炭资源,推动煤化工行业的发展。
五、环境压力持续增加,发展需面临挑战山西省煤化工行业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环境压力增加的问题。
煤化工行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和废水废气,给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
山西省政府将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作为煤化工行业发展的重点,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煤化工行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
综上所述,山西省煤化工行业市场现状呈现出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产品结构优化、技术水平提高等特点。
山西省煤化工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

省发展煤化工奠定了坚实的基 础。另外 , 山西省又是全国最大 的焦煤基 地 , 焦煤资源探明储量 1 0 0亿 t占全 国的 5 %。焦 4 , 7 炉煤气、 粗苯 、 焦油等丰富的副产 品为生产尿素 、 煤 甲醇和苯加 工、 煤焦油深加工提供 了原料。 () 2 煤化 工原料的价格 相对低廉 。国家发改委提 出的煤化 工发展重点之 一 , 是鼓 励发展煤制 化肥等产 品, 山西省在此 方 面具有较大优势。山西省天脊 集团和 丰喜集 团依 托优质无 烟 煤资源和电力成 本优 势 , 尿素生 产成本 比全 国平 均成 本低 1 0 0 元 /~20元/。“ t 0 t 十一五” 间 , 期 山西省在 化肥领域将 投资 10 6 亿元, 新增尿素产能 60 t 0万 , 引导企业 利用山西省丰富 的焦 炉 煤气生产尿素。 ・
1 山西省煤化工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 , 山西省 已基本形 成 了化肥 、 甲醇 、 氯碱 、 合成材料 、 无机盐 、 橡胶加工 、 精细化工等以煤化工为主的化学
工业 体系。尤其是 近年 来实施 了一批煤化 工重点 技术改造 项
目, 培育了 以天脊 、 、 三维 山焦 、 、 太化 丰喜、 兰花 、 风等 为核 心 南 的一批大型企 业集 团 , 步 形成 了太行 山煤 化工 经济 带和 洪 逐
2 12 产业 基础 优势 .. 山西省具有 良好 的产业基础 。经过多年 的发展 , 山西省 已 基本形成 了化 肥、 甲醇 、 乙炔化 工、 合成 材料 、 机盐 、 胶加 无 橡
技术技 能的职 工队伍和 较强实力 的煤化 工科 研 、 设计单 位 , 为 山西 省煤化工发展奠定 了较好 的基础 。虽然 山西 省煤化工产 业发展势头较好 , 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水平与建设 新型能源和 但 工业基地 的要求相 比还 有较 大的差距。 目前 山西省煤 化工产 业 的发展仍局 限于传统领域 , 与石 油化工、 天然气化工相 比, 产 品领域还相对较窄 , 企业规模偏 小 , 技术装备水平较差 , 煤加 工 转化技术还 比较落后 , 煤化 工行业 的发展明显 受水 资源和环境 容量 的制约 。山西省煤化工产业在壮大提升产业规模 、 改进 工 艺路线和工艺配置 、 实施节能 降耗 和强 化环保 治理 、 大幅度降 低产 品成本和增强核心竞争力上 的任务仍很艰 巨。 近年来 , 山西 省政府 提 出了“ 加快 发展具有 山西省 优势 的 煤化工产业三年推进计划” 其基 本思路 与 目标 是 : , 依托我省丰 富的煤焦 和 能源 优势 , 以煤 化工 大企 业 大集 团为龙 头 , 围绕 “ 、 、 、 、 ” 肥 醇 炔 苯 油 五条发展主线 , 实施循环经济战略 , 加快 “ 六 区一带” 特色煤化工经济 区域 的建设 , 形成横 向成群 、 纵向成 链 的山西省煤化工产业集群 , 打造 山西省煤化 工 品牌 , 现山西 实 省煤化工产业的可持续 发展。可 以预见 , 来几年 内 , 未 山西省 将形成横 向成 群、 向成链 的煤化 工产业集 群 , 纵 真正成为 名副
2024年山西煤炭工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山西煤炭工业市场调研报告1. 研究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工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作为中国主要的煤炭生产地之一,山西省的煤炭工业发展也备受关注。
本调研报告将详细分析山西煤炭工业市场的发展现状、挑战和机遇。
2. 市场概况山西省以其丰富的煤炭资源闻名于世。
根据我们的调查,山西煤炭工业市场具有以下特点:•高产能:山西省煤炭产能位居全国前列,年产煤量达到数亿吨。
•供需矛盾:尽管产能巨大,但由于需求不断增长,山西省仍面临供需矛盾的问题。
•煤炭品质:山西省的煤炭品质较高,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然而,市场调研也发现了一些挑战和问题,如煤炭产业链的薄弱、环保压力以及新能源的崛起对传统煤炭行业的冲击等。
3. 市场竞争分析山西煤炭工业市场的竞争程度较高。
主要竞争对手有以下几类:•国有煤炭企业:国有企业在山西煤炭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具有较强的资源垄断能力和市场份额。
•外资企业:随着国际市场对煤炭需求的增加,一些外资企业也涌入山西市场,与国有企业展开激烈的竞争。
•私营企业:山西省也有一些私营企业涉足煤炭行业,它们通常具有灵活的经营模式和较低的成本。
4. 市场前景与机遇尽管山西煤炭工业面临一些挑战,但我们认为该市场仍然充满机遇。
以下几点可以作为发展山西煤炭工业的战略方向:•提高煤炭品质:通过技术创新和提升生产工艺,提高山西煤炭的品质,以满足不断提高的市场需求。
•加强环保措施:煤炭行业一直受到环保压力的影响,因此加强环保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符合环保要求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
•多元化发展:尽管煤炭仍然是主要能源,但新能源的崛起势头迅猛。
山西省可以在煤炭工业同时发展清洁能源,以适应未来能源结构的变化。
5. 结论总结而言,山西煤炭工业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机遇。
借助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山西省有望在煤炭工业中保持竞争优势并适应未来能源结构的变化。
然而,环保问题和新能源的崛起也是山西煤炭工业需要解决的重要挑战。
山西煤炭行业报告

山西煤炭行业报告山西省位于中国华北地区,是中国煤炭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
山西煤炭产业在中国煤炭行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山西省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对山西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一、发展现状。
1. 产量和储量。
山西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其煤炭储量居全国之首。
据统计,山西煤炭储量达到了3000亿吨以上,占全国总储量的近三分之一。
同时,山西省的煤炭产量也居全国前列,年产煤量稳定在3亿吨以上。
2. 企业规模。
山西省拥有一大批煤炭企业,其中以山西汾酒集团、山西焦煤集团、山西大同煤矿集团等为代表的大型煤炭企业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这些企业在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山西煤炭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技术水平。
山西煤炭行业在煤炭开采、洗选、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近年来,山西省加大了对技术创新的投入,推动了煤炭产业的转型升级。
一大批新技术、新工艺在山西煤炭企业得到了应用,提高了煤炭开采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善了生产环境。
二、存在问题。
1. 产能过剩。
由于长期以来对煤炭行业的过度投资,山西省存在着煤炭产能过剩的问题。
一些小型煤矿企业规模小、技术落后,产能利用率低,造成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2. 安全生产。
山西省煤炭行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虽然近年来山西省加大了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监管力度,但煤矿事故仍然时有发生,给矿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3. 环境污染。
煤炭开采、洗选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废气等污染物严重影响了山西省的生态环境。
煤炭行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着矛盾,需要寻求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未来发展趋势。
1. 转型升级。
山西省将加大对煤炭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煤炭企业加快技术创新和装备更新,提高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推动煤炭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2. 绿色发展。
山西省将加大对煤炭行业的环保投入,推动煤炭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实现绿色发展。
2024年山西省煤化工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山西省煤化工市场分析现状1. 简介山西省是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省份之一,煤化工是山西省的重要产业之一。
本文将对山西省煤化工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
2. 煤化工产业概述煤化工是利用煤炭资源进行能源转化和化学转化的过程,包括煤炭加工、煤制油、煤制气、煤制化肥等。
山西省的煤炭资源丰富,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 发展历程山西省的煤化工产业经历了多年发展,起初以煤炭加工为主,后来逐渐发展为综合利用煤炭资源的煤制油、煤制气等产业链。
目前,山西省的煤化工产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4. 行业规模山西省的煤化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年产值也在逐年增长。
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煤化工产业的规模得以进一步提升。
5. 产业结构目前,山西省的煤化工产业包括煤炭加工、煤制油、煤制气、煤制化肥等子行业。
其中,煤制油和煤制气是主要的产业方向,煤制化肥等次要产业也有一定发展。
6. 技术创新山西省的煤化工产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研发人员不断努力,提高了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了煤化工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7. 市场需求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清洁能源的发展,传统煤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逐渐下降,而清洁煤化工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
山西省的煤化工企业应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供更多清洁煤化工产品。
8. 挑战与机遇山西省的煤化工产业面临一些挑战,包括环境污染、资源消耗等问题。
但同时也有机遇,如政府对清洁煤化工产业的支持、市场对环保产品的需求等。
9. 发展建议为了进一步促进山西省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 - 加强环保治理,减少环境污染; - 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拓展市场空间; - 加大对清洁煤化工产业的支持。
10. 结论山西省煤化工市场正面临着挑战和机遇,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发展清洁煤化工产业,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加强环保治理,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4年山西省煤炭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山西省煤炭市场环境分析引言本文将对山西省煤炭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首先对山西省的地理位置和煤炭资源进行介绍,然后探讨山西省煤炭市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最后对市场环境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估。
山西省概况山西省位于中国北方,东临河北省和山东省,南接河南省和陕西省,西连内蒙古自治区,北靠辽宁省和吉林省。
山西省地处中国煤炭资源丰富的区域,是中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山西省储量居全国之首,占全国总储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山西省煤炭市场特点1.丰富的煤炭资源:山西省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包括烟煤、无烟煤、褐煤等多种煤种,品种齐全。
2.历史悠久的煤炭产业:山西省的煤炭产业可追溯到几千年前,拥有丰富的煤炭开采经验和技术。
3.潜力巨大的市场需求: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之一,山西省煤炭市场需求旺盛,尤其是在能源和工业领域。
4.交通便捷的地理位置:山西省地处中国北方,交通便利,可以方便地向周边省市和沿海地区输送煤炭。
山西省煤炭市场发展趋势1.多元化发展:山西省煤炭产业正在朝多元化发展方向转变,将逐步减少对传统煤炭产品的依赖,加大对煤化工、煤电联产等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
2.环保治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环保政策的实施,山西省将加大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力度,并推动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
3.科技创新:山西省将加大对煤炭行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提高煤炭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市场环境影响因素评估1.政策因素: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对山西省煤炭市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包括煤炭资源管理、环境保护、能源消费结构调整等政策。
2.经济因素:山西省煤炭市场的发展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包括宏观经济环境、工业需求、能源消费结构等。
3.环境因素:山西省的煤炭开采和利用对环境造成影响,环境因素包括能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治理、碳排放等。
4.技术因素:科技创新对山西省煤炭市场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包括煤炭开采技术、煤化工技术、清洁煤技术等。
决策删减—执行协商:山西煤炭产业政策过程研究

决策删减—执行协商:山西煤炭产业政策过程研究xx年xx月xx日•研究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山西煤炭产业政策制定过程分析•山西煤炭产业政策执行过程分析•山西煤炭产业政策调整与优化建议•结论与展望目录01研究背景和意义山西煤炭产业在中国能源供应中的重要地位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决策删减和执行协商在政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为优化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对其他产业政策研究具有借鉴意义深入了解山西煤炭产业政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0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1 2 3国内学者对山西煤炭产业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制定、政策执行和政策效果评估等方面。
研究内容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和产业技术等,其中以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的研究为主。
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统计分析和实地调查等,其中以案例分析和文献研究为主。
03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统计分析和实地调查等,其中以案例分析和实地调查为主。
01国外学者对山西煤炭产业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两个方面。
02研究内容包括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和产业环境等方面,其中以产业组织和产业技术的研究为主。
未来对山西煤炭产业政策的研究将更加注重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政策执行的灵活性。
研究将更加注重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同时关注产业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环境的改善。
研究方法将更加注重实证研究和定量分析,以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研究趋势03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分析山西煤炭产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描述山西煤炭产业政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探讨山西煤炭产业政策的未来发展方向和策略研究山西煤炭产业政策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影响文献综述收集和整理关于山西煤炭产业政策的文献资料,包括政策文件、学术论文、新闻报道等,对山西煤炭产业政策的发展历程、制定过程、执行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
案例分析选取山西煤炭产业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典型案例,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调整等,深入剖析其背景、过程、结果和影响,为研究提供实证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化 转化
煤接 液化)
合成氨 天然气
甲醇 乙二醇
费托合成 (间接液化)
焦化
焦化 (热解)
注:图中红色部分表示山西省“十二五”期间煤化工重点发展领域。
尿素 硝铵
MTP MTO MTG 二甲醚
1%
6 国际石油板块 在非洲从事油气资源开采,为合成油装置提供原料
1%
二 化工
40%
1 聚合物板块
生产聚乙烯、聚丙烯等
6%
2 溶剂板块
生产酮、醇、酸、酯等
9%
3 表面活性剂板块 生产、销售表面活性剂及中间体
16%
4 副产物板块
生产合成氨、氮肥、硝基炸药、硫酸、蜡、酚等副产品 9%
1—2 国际煤化工发展状况
沙索集团化工装置一角
1—2 国际煤化工发展状况
国外主要煤气化技术进展情况
炉型种类 技术名称
技术拥有商 成熟程度
固定床 流化床
鲁奇碎煤 加压气化
BGL 熔渣气化
U—GAS 流化床
鲁奇 循环流化床
德国鲁奇公司
英国 Advantic公司
美国 埃新斯公司
德国鲁奇公司
TRIG流化床 美国KBR公司
工业化
工业化 示范
主要内容
1 国内外煤化工产业发展状况 2 山西省煤化工产业现状及分析 3 山西省煤化工产业发展目标和布局 4 政策措施建议
政策措施建议
1 国内外煤化工产业发展状况
1-1 概述 1-2 国际煤化工发展状况 1-3 国内煤化工发展状况 1-4 小结
1—1 概述
●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生产化工、 能源产品的产业。
工业化 示范
工业化
中试
气流床
GE 水煤浆气化
美国GE公司
壳牌 干粉煤气化
EGAS两段 水煤浆气化
荷兰壳牌公司 美国康菲公司
GSP 干粉煤气化
德国西门子公司
PRENFLOW 干粉煤气化
德国伍德公司
工业化
工业化
工业化 示范
工业化 示范
工业化 示范
工业化 业绩
适应煤种
应用领域
100余台
褐煤、不粘煤、 合成气、天
贫瘦煤
然气、发电
2台
同上,但要求较 低灰熔点
合成气
1台 较高活性煤种 合成气
1台 较多煤种
燃料气
无 几十台 24台
1台 2台 1台
高灰熔点、低质 煤
低灰熔点 、低 水 合成气 分、较高热值 发电 较高灰熔点 、低 合成气 水分、较高热值 发电
低灰熔点、低水 分、较高热值
发电
较高灰熔点 、低 合成气 水分、较高热值 发电
各类化学品200多种
注:上述价格为2010年7月国内市场价格。
1—2 国际煤化工发展状况
● 产业发展特点 1. 煤为基础,综合发展 2. 上下游一体化 3. 研发创新能力强
● 2009年经济数据
项目 销售收入 毛利 净利润 总资产
经济指标(亿美元) 152.47 27.28 15.17 188.66
1—3 国内煤化工发展状况
1—2 国际煤化工发展状况
沙索集团主要业务板块
序 号
领域
主要业务
占总销售 额比例
一 能源
58%
1 煤炭开采板块 年产4900万吨煤,主要用作气化原料
4%
2 天然气板块
莫桑比克及南非合成油厂天然气销售
3%
3 合成油板块
费托合成油生产油品、天然气及化工原料
21%
4 油品板块
油品生产、销售
28%
5 国际合成油板块 合成油技术转让
汽油 柴油 LPG 石脑油 润滑油 芳烃
焦炭 焦炉气 煤焦油 苯及下游 精细化工
1—2 国际煤化工发展状况
国际煤化工发展典型企业—沙索集团
● 沙索集团位于南非,成立于1950年,拥有国外唯一的煤基 合成油工厂。上世纪90年代初,沙索集团成功实现了由单一油 品向化工产品的转型,煤制油联产化工产品大大提高了综合经 济效益。目前,该集团已由区域性煤化工企业转变为煤(天然 气)-油品-化工一体化的国际化公司。 ● 沙索集团煤化工装置每天生产1.815万吨(相当于15万桶石 油)油品及化工原料,占南非国内油品市场的40%。化工产品 达200多种,其中高附加值化工产品销售额占50%以上。
工业化
5台
航天干粉 煤气化
航天科技 集团公司
工业化 2台
两段炉干 粉煤气化
西安热工研究院
正在工业化 示范
2台
多喷嘴 干粉煤气化
兖矿集团 工业化示范
华东理工大学
1台
低灰熔点、低水 分、较高热值
较低灰熔点、低 水分、较高热值 较低灰熔点、低 水分、较高热值 较高灰熔点、低 水分、较高热值
较高灰熔点、低 水分、较高热值
较高灰熔点、低 水分、较高热值
发电
山西煤种 适应性
A A A A B B B B B B
注:A:部分地区煤种适用;B:部分地区煤种可能适用,需进一步验证;
1—3 国内煤化工发展状况
(1) 国内主要煤气化技术进展情况
炉型种类 固定床 流化床
技术名称 固定床 常压气化
碎煤加压气化
灰熔聚
恩德粉煤气化
工业化 技术拥有商 成熟程度
业绩
工业化 数千台
赛鼎工程
有限公司 中科院
山西煤化所
工业化 数十台 工业化示范 十多台
抚顺恩德公司 工业化 ~10台
适应煤种
无烟块煤、焦炭 褐煤、不粘煤 贫瘦煤 较多煤种
褐煤
气流床
对置多喷嘴水 兖矿集团 煤浆气化 华东理工大学
工业化
31台
多元料浆气化 西北化工研究院 工业化 60台
熔渣非熔渣 气化
清华大学
1—3 国内煤化工发展状况
(2) 煤化工下游产品技术及国内项目建设情况
神华鄂尔多斯示范 装置建成试车
潞安、伊泰示范 装置建成投产
云南解化、晋煤 天溪示范装置建 成投产
神华包头 DMTO, 己投 产,神华宁煤MTP、大 唐多伦MTP示范装置即 将试车
大唐克旗、大唐 阜新、内蒙汇能 在建
通辽金煤化工建 成试车
1—2 国际煤化工发展状况
● 沙索集团煤化工产业链:
煤炭4900万吨 出口310万吨 6个地下矿井 2个露天矿井
煤气化
油品及化学品10余种
费托合成油
柴油: 7297元/吨 石脑油:4200元/吨 LPG: 5630元/吨
多联产化 工产品
聚乙烯:9500~10500元/吨
聚丙烯: 9900元/吨 表面活性剂:10000元/吨以上
较高灰熔点、低 水分、较高热值
应用领域
合成气
合成气
合成气 合成气 燃料气 合成气 发电 合成气
合成气
合成气 合成气 发电 合成气
山西煤种 适应性
D A A* C B B B B B B
注:A:部分地区煤种适用;B:部分地区煤种可能适用,需进一步验证;C:不适用; D:煤种适应,炉型需逐步淘汰。A*:需在工业化示范中进一步解决工程化的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