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工程地质一体化技术确保水平井成功率
浅谈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应用研究

浅谈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应用研究摘要地质工程已经成为石油资源勘探和开发,尤其是复杂油气藏的发展方向。
这种整合具有非传统性、异质性和多样性等特征。
所以,综合地质研究和产业化施工是实现复合油藏增产增效的重要途径。
本文阐述了“地质工程集成”的概念,内容,意义,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当前,这一技术的适用领域和尺度还很有限,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是扩大其在多个领域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应用,积极培养具备综合地质工程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地质工程一体化;开发模式;经济效益;一体化总包;地质导向;引言地应力和地质环境对岩土工程的作用一直是岩土力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项目研究成果将推动地质与工程学科的交叉融合,提升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中国石化探区油气资源丰富,分布有多个有利目标,加快该地区的勘探和开采,对改善我国能源结构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1. 地质工程一体化的研究进展:“地质工程一体化”就是以提高勘探开发效率为目标,以地质-储层综合研究为基础,优化钻、完井设计,运用先进的工艺,对整个工程实施全方位的管理和施工,实现单井产能最大化,节约投资,实现勘探和开发的最大效益。
中国目前及未来的主要发展目标为非常规、非均质性和多样性的各类复杂油藏,因此,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并将其产业化应用于油田的开发,对于提升油气勘探和开采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美国在页岩油气开发方面已有显著成果,北美通过水平井、大体积压裂等更先进的技术,实现了“地质-工程”一体化的重大突破,实现了从“无效”到“有效”的转化。
1.地质工程综合集成2.1综合地质工程设计改变原有的计划、设计方法,建立协同工作的新模式;通过对地层和地面情况的综合分析,结合地震、岩心、测井等资料,综合评价了“甜点区”。
然后,进行井下布井、水平轨迹设计,建立精细的三维地质模型。
针对不同的钻井和完井条件,确定了压裂技术的最佳实施方案。
基于上述认识,开展油藏压后评价,不断修改三维地质模式,形成动态闭环。
元坝气田超深高含硫生物礁气藏高效开发技术与实践

元坝气田超深高含硫生物礁气藏高效开发技术与实践刘成川 柯光明 李 毓中国石化西南油气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摘 要 四川盆地元坝气田上二叠统长兴组气藏具有埋藏超深、高温高压高含硫及地形地貌复杂等特点,天然气开发工作面临着直井产能偏低与如何有效提高单井产能、开发方案抗风险能力弱与如何实现降本增效、地面工程条件复杂与如何绿色安全开发等突出矛盾。
为此,从积极开展先导试验、积极组织技术调研、创新管理运行机制、精心组织科研攻关、科学编制开发设计、精心组织工程施工、强化严细管理等6个方面推进元坝气田开发建设,攻关形成了超深层小礁体气藏精细描述、小礁体底水气藏水平井部署优化、超深高含硫气藏水井平钻完井、高含硫气藏天然气深度净化及高含硫气田安全生产控制等技术,建成了全球首个埋深近7000 m 、年产40×108 m 3混合气的超深层高含硫生物礁大气田和具有中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天然气净化厂,实现了元坝气田的安全生产和效益开发。
结论认为,元坝气田的高效安全开发为盘活更多的超深高含硫天然气资源开辟出一条成功的路径,所形成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创新成果可为同类型气田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高效 开发 超深 高含硫 生物礁 四川盆地 元坝气田 晚二叠世DOI: 10.3787/j.issn.1000-0976.2019.S1.025基金项目: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高含硫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课题二“礁滩相气藏剩余气分布规律研究”(编号:P18062-2)、“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超深层复杂生物礁底水气藏高效开发技术”(编号:2016ZX05017-005)。
作者简介:刘成川,1966年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气田开发综合研究工作。
地址:(610041)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吉泰路688号。
E-mail:******************************0 引言四川盆地元坝气田构造位置位于川北坳陷北东向构造带与仪陇—平昌平缓构造带之间,是国内外已建成开发的、埋藏最深的超深层高含硫生物礁气藏[1-6]。
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与应用现状张耀玮

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与应用现状张耀玮发布时间:2023-06-29T01:20:52.159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3年8期作者:张耀玮[导读] 在当前的情况下,地质工程一体化的运作方式能够提高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效益,同时还能减少项目的运作费用,因此,在当前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变革:建立一个统一的地质工程一体化的观念;建立完善的地质工程综合运作系统;加强地质工程一体化的考核;强化地质力学在地质工程一体化中的具体应用;积极培养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
身份证号:61270119821120xxxx摘要:在当前的情况下,地质工程一体化的运作方式能够提高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效益,同时还能减少项目的运作费用,因此,在当前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变革:建立一个统一的地质工程一体化的观念;建立完善的地质工程综合运作系统;加强地质工程一体化的考核;强化地质力学在地质工程一体化中的具体应用;积极培养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地质工程一体化;单井产量;勘探效益引言:虽然我国的石油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地表和储层状况的复杂性,使得我国的油气勘探工作面临着更多的难题。
与美国相比,中国的页岩资源开发还存在着更多的问题,比如山地多,地下深度大,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等等。
近年来,石油勘探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们纷纷向北美石油开采的方向靠拢,试图找到一种新的开采方式,以克服石油开采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于是便出现了“地质工程一体化”相结合的工作方式。
一、地质工程一体化的现状提高勘探效益是作业的中心,以地质与储层的综合研究为依据,通过优化钻完井的设计,通过先进工艺技术的管理,提高单井的产能,降低资本的投资,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提高勘探的开发质量。
因为各个油田采用了不同的应用方式,所以都是建立了一个一体化的管理队伍,利用一体化的研究平台来进行设计,从而形成了一个一体化的开发方式。
美国的页岩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取得了很大进展,而我国的页岩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正以页岩作为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对象。
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与应用现状

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与应用现状摘要: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与应用是将地质学、工程地质学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研究方法。
本文回顾了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与应用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在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调查和实证研究,总结出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与应用的优势及存在的挑战,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建议。
关键词: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应用现状引言:地质工程一体化是现代土木工程领域的热点研究方向之一。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扩大,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地质工程问题也愈发复杂多样。
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与应用的目的是通过深入了解地质情况,从而减少工程风险,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探讨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并分析其对工程项目的重要性和价值。
1 国内外地质工程一体化应用现状地质工程一体化是指将地质调查、工程设计、施工监测与地质环境保护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体化的工程实施体系。
国内外对地质工程一体化的研究与应用已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国内,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
许多研究机构和高校开展了相关的科研项目,致力于在地质调查、建设规划、设计及施工过程中发挥地质工程一体化的优势。
一些典型案例,如水坝工程、隧道工程和地铁工程等,通过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应用,成功解决了复杂地质问题,降低了工程风险,提高了工程质量。
在国际上,地质工程一体化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众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在地质调查、岩土工程设计、隧道工程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它们注重工程实践与学术研究的结合,借助先进技术手段,推动地质工程一体化的发展。
通过引进先进经验,国内也在借鉴和吸收外国成果的基础上快速发展。
二、浅层页岩气井返排试气一体化技术(一)研发精准压裂技术,极限激活“甜点”首先,我们需要突破传统的压裂理念。
以前,由于担心产出水量过高,我们采用了小规模压裂技术,导致气井的产量不高。
但是现在,我们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采用了“大排量、短时间、高砂比”的大规模压裂技术,从而显著提升了单井的产量。
提高修井技术水平 保障工程井网完善

提高修井技术水平保障工程井网完善【摘要】在修井作业施工中,我们依靠科技创新,不断提升修井设计及施工运行,解决复杂井况,提高修井水平。
本文就提升修井能力、提高修井成功率、保持油区内油水井开井率、保障工程井网的完善等作了详细地论述。
【关键词】修井;工程井网;井控0.概述工程井网是指在现有条件下能够正常运行或通过治理后正常运行的油水井构成的井网。
其特点是井号与实际井点逐一对应,所有井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或具备修复后达到正常工作状态的条件;范围包括正常生产油水井+报废再利用井+优化后能够运行的计划关井+能够修复的停产井。
作业技术人员坚持优化运行、最大限度提升修井能力、提高修井成功率,保持油区内油水井开井率,保障工程井网的完善。
到2011年底油井开井率90%,水井开井率86.1%,分别比平均水平高7.4%和1.5%。
在2011年作业所交井中,大修交井45口,油水井作业频次0.78,平均检泵周期468天,有效恢复长停井50口,报废井再利用提高。
1.坚持一体化模式,提升作业井运行水平近年来采油厂始终坚持“一体化”运行模式,努力提升修井设计及施工水平:(1)成立项目组,坚持每旬度召开由工艺、地质、作业大队及相关科室参加的作业井计划会,每周两次作业施工运行会,对作业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时讨论。
(2)强化“一体化”理念,对大修、大型措施、多轮次等作业井设计由地质、工艺、采油矿和作业技术人员共同确定,优化修井设计,确保其针对性和有效性。
(3)利用“作业设计管理系统”,积极呈报重大措施井设计,寻求指导与帮助。
(4)积极与科研单位合作,为修井作业解决实际问题。
近年来我们在有效推广多项先进完井技术的同时,与钻井院合作实施了膨胀管补贴、膨胀悬挂器悬挂小套管、完井悬挂器悬挂小套管等应用;与采油院开展了液压增力器解卡、井下电视测井及修井工具研发等合作,提升了修井技术含量。
(5)充分利用现有工程测井手段(主要有井温、40臂井径、硼中子寿命测井和陀螺测斜等)、引进井下电视测井及打铅印等技术手段,使修井设计不断得到优化。
地质工程一体化现场技术应用

地质工程一体化现场技术应用摘要: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十分丰富,但其地表及油藏情况复杂多样,对其勘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对于美国,我国的页岩气开采存在着地表多山、埋藏深度大、非均质性强、技术难度大、开采成本高等问题。
近年来,随着北美“页岩气革命”的成功实践,针对非常规油气藏高效开采中的关键科技问题,开展了“地-机-机”相结合的研究。
2011年, Cipolla等人率先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从地震到数值模拟”的集成工作流程,实现了从地震资料解释到产能模拟的无缝衔接。
关键词: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应用现状引言随着我国页岩油气勘探与开发技术的日趋成熟,其大规模开采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问题,而“地质工程集成”是实现其高效开采的前提与唯一途径。
在开发实践中,系统地、持续地对工艺组合及求解方案进行了系统的、持续的优化,能够有效地改善单井的产量、改善运行效率、减少单位石油、天然气的生产成本。
一、国内外地质工程一体化应用现状自加拿大 Montney、美国 Eagle Ford、墨西哥油田、里海盆地Zanazour油田,以及我国长宁、威远、昭通、库车、三塘湖等地,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油气产量、可钻遇率均提高了好几倍,建设时间也大幅缩短。
如扎那苏1口集成实验井H8,在450天内达到日产油量113 t,450天累计产油量为2.1×104 t,平均日产油量46.7 t;在库车地区,由于地质与工程的整合,克拉苏结构的整体钻探速度有了显著的提高,单井产量提高了3-5倍。
二、浅层页岩气井返排试气一体化技术1.研发精准压裂技术,极限激活“甜点”一是对常规压裂概念进行了突破。
前期因对“压后产水”的担忧,采取了小规模压裂措施,造成了气井产能低的问题。
随着“大排量、短周期、高砂比”技术的大规模压裂技术的突破,单井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此基础上,竖井提高了1.72立方米/天,增加了56%;水平井提高到了3.1×104立方米/天,提高了39%.产能的最大释放,使单井内产出大幅提高,单井星级也随之提高。
利用工程地质一体化技术确保水平井成功率

•
• 工程地质一 体化主要步骤
• 步骤一:深化储层沉积、构造和剩 余油描述研究,为水平井精细挖提供技 术支撑,也是水平井轨迹调整的依据。
• 前期地质研究阶段 (以地质为主)
• 步骤二:加强各方协调,在确保钻 井井身安全前提下,尽可能满足地质要 求、提高水平井质量。
• 水平井的优势
•水平井
•油层 •直井
•
• 优势二:水平井可以动用直井无法开 发的区块,可以大大缩短钻井施工周期, 减少钻前作业,降低钻机需求,提高油层 的钻遇率和油气的采收率。
• 水平井的优势
• 大海
•
• 优势三:水平井还可以减少地面设 施,减少生产占地,降低环境污染,规 避部分地面风险。
• 水平井的优势
•
• 工程地质一体化主要步骤一
• 步骤一:深化储层沉积、构造和剩余油描述研究,为水 平井精细挖提供技术支撑,也是水平井轨迹调整的依据。 • 一是建立密井网条件下储层沉积模式。 • 二是储层内部构型技术为剩余油研究打下基础。 • 三是探索应用构型控制下的精细三维建模技术,为定量研 究剩余油随时空变化打下基础。 • 四是通过精细三维模型的数值模拟研究,揭示特高含水 期剩余油空间富集规律。 • 五是加强进行水平井地质参数研究。
• 直井段 • 造斜段
• 井斜角 90 ° • 水平段
•
• 水平井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 集地质设计、钻井工艺、完井工艺及采油工艺 技术于一体的综合配套技术。它在新油田产能 建设实现少井高效、老油田利用现有油井和油 层的潜力,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等方面 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 优势一:水平井可大大增加油藏泄 油面积,单井产量是普通直井的3~5倍 。
页岩气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的应用

页岩气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的应用朱斗星;蒋立伟;牛卫涛;姜忠诚;韩冰;杨杰【期刊名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年(卷),期】2018(053)0z1【摘要】为满足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需求,根据地震资料横向分辨率高、所含信息丰富的优势,探索其在“甜点”预测及综合评价、水平井位设计及优化、钻井跟踪、钻后分析(包括压裂方案设计)等阶段中应用,充分发挥地震资料的优势,落实“甜点”区,部署、优化井位,提高井筒完整性及优质储层钻遇率,进而为提高单井产量奠定基础.【总页数】7页(P249-255)【作者】朱斗星;蒋立伟;牛卫涛;姜忠诚;韩冰;杨杰【作者单位】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河北涿州072750;中国石油浙江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浙江杭州311100;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河北涿州072750;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河北涿州072750;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河北涿州072750;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质研究中心,河北涿州0727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相关文献】1.Kirchhoff 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页岩气地震勘探中的应用--以四川盆地綦江地区页岩气为例 [J], 刘治红;李志红2.页岩气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与探讨——以四川盆地焦石坝大型页岩气田勘探实践为例 [J], 陈祖庆;杨鸿飞;王静波;郑天发;敬朋贵;李苏光;陈超3.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水平井地质工程一体化导向技术应用 [J], 梁兴;徐进宾;刘成;焦亚军;舒红林;陈安环;卞维坤;陶晓峰4.水平井地震导向技术探索与应用——以四川盆地复杂地区页岩气井为例 [J], 欧居刚;王小兰;杨晓;邓小江;黄诚;李文佳5.地面散点式微地震监测技术在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XX平台的应用 [J], 邹清腾;徐刚;韦正达;刘博;王飞;李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B1-5 GB1-15
GB1XN15
14CN19 14-320 14N19 14-19 14C819 13-19
15N18 15-18
GB1-16 GB1P2 Q7-21 Q7-211 GG3 G3 GB1C40 8-21 B GB1X03 B 10-20 GB1X2 8N19 9-21 9N21 GB1-02
水平井的优势
大海
优势三:水平井还可以减少地面设 施,减少生产占地,降低环境污染,规 避部分地面风险。
水平井的优势
分支井
1997年7月,采油厂完钻并成功投产有史以来第一口水平井 ─孤北1平1井。该井实钻油层厚度达346.1米,投产后初期日产 孤 岛 油 田 中 一 区 ~孤 北 断 块 井 位 图 13吨、含水 28.9 %。
A GZ1P1 17X023
18-522
GB3
GB1 GB1X33 GQ1 GQ1-1 GB1-29 GB1X30 GB1X31 GB1X32
GQ9 GB1X9 GB1X8
16X524 17-221 16-522 16X22 16XN522 16-21
19-20 17-022 17-522 17-42218-21 18-621 18-821 17G21 17-521
集地质设计、钻井工艺、完井工艺及采油工艺
技术于一体的综合配套技术。它在新油田产能
建设实现少井高效、老油田利用现有油井和油 层的潜力,改善开发效果,提高采收率等方面 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优势一:水平井可大大增加油藏泄 油面积,单井产量是普通直井的3~5倍。
水平井的优势
水平井
油层 直井
优势二:水平井可以动用直井无法开 发的区块,可以大大缩短钻井施工周期, 减少钻前作业,降低钻机需求,提高油层 的钻遇率和油气的采收率。
GB1-4 GB1P1
14-819 14-319
13XN19 11-19 12-421 11XN19 11-18 12N19 12-19
15N17 15-17 15-717
15-319 15-817
16N17 16-17
Q9-21
16C17 B29 12-419 13X818 15N16 15-16 13-817 13G17 B A 13P517 14-817 14-17 14-417 15NB16 15-15 15-815 15-715 16-817
钻井作业监督站
李滨
一、采油厂水平井开发应用简介
二、工程、地质一体化技术在水
平井轨迹调整过程中的应用
三、一体化技术应用效果 四、存在问题与下步打算
什么是水平井
水平井是指井斜角为90° 左右,并保持这种角度钻完一 定长度水平段的定向井。
直井段
井斜角 90 ° 水平段
造斜段
水平井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
GB1X17
17N521
GB1X18
15X522
16XN321 16-821 17-20 16X521 16-321 17N20 17-020 16-20
17-320 17-820 17N320 18-19
14-21
GB1X6
15X421
15X21 15XN420 14X521
15-521 15-420 15X819 15-19
19X525 20-42 20X41 GB9 GQ13 B 18X524 18X525 18X23 18-523 18C423 18-423 19-21
21-23
21N23
19X524
17-423 17-523
19N21 20-38 20-638 20N38
0
100
200
300
GB1X10
GB1X010C 17X424 16-523 17-22
20
10
0.2
0 1997 0.2
0.1
5.0
0 2005 2006 2009。3
年月
采油厂水平井开发初期,主要应用在厚油层顶部挖潜方面。 2002年以后,水平井技术应用领域由单纯的厚油层顶部挖潜拓 宽到稠油热采、薄层、断块、潜山等不同的油藏,应用领域不 断扩大,配套挖潜技术也不断完善。截至2009年一季度,采油 厂已完钻各类水平井150余口。
累积投产井数(口)
年投产井数(口)
挖潜试 逐步扩大 验阶段 应用阶段 钻井: 钻井:26口 16 5口
18-521 18-421 18-021 18N021
GB1-38 GB1-34 GB1-25 GB1-26 GB1-27 GB3-1 GB1-1 GB1X36 GB1X28 GB1X7 GB1-23 GB1N24 GB1-20 GB1-21 GB1-37 GB1-13 GB1-11 GB1N11 GB1-24 GB1-19 10-21
17N19 17-19 15-419 15-019 16-19 16-819 17N191 16-419 17N18 17-818 17N18 17N718 17-18
GB1X05 GB1X12 13N20 13X21 GB1X04 GB1-14 13-620 13-20 13-720 15-20
GB2
发展应用阶 段 53 钻井:42口
23 60
30 25 16 14 水平井年产油量 12 年产油(万吨) 水平井累产油 10 8 7.4 22.0 9.6 35.2 14.3 孤岛采油厂水平井年产油变化曲线 13.2
94.9 28.3
100
60
49.5
50 累产油(万吨)
40
30
6
4 2 0.9 0.5 1.1 1998 1999 1.6 2000 0.6 1.7 2001 2.2 2002 年月 2003 2004 2.7 12.4
13-718 13-18 13N18
8-20 7-20 6-21 5-22 6N420 7-19 7N19 9-19 9-419 Q10-19 9N19
10-19 10-191 10XNB19 10-319 11N17 11-317 11-817 11-717 11-17 12NB175
12-817
30
76
80 70
25
20
15
攻关试验探索阶段 钻井:3口
44
50 40
34 10 18 5 10 9
10
30 20 10 0
5 1 0 1997 1998 2 3 3 0 1999 3 0 2000 3 0 2001
8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