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库设计导则

合集下载

2019最新地库精细化设计指引0517物理

2019最新地库精细化设计指引0517物理
地下车库精细化设计导则
规划设计部20160517
目录
一、精细化设计的必要性及立足点
1 必要性 2 立足点---寻找新的平衡点
二、基本控制
1 确定规模 2 退让距离 3 布置方式 4 出入口布置 5 车位布置 6 设备房布置原则 7 人防布置
(以武汉市某项目地库设计为例) (以武汉市某项目地库设计为例)
4. 6 停车位≥1000辆,设三个单口(居住建筑); 停车位≥1000辆,设三个出入口 (两个双口及一个单口)(非居住建筑);
注:根据 JGJ 100-2பைடு நூலகம்15《车库建筑设计规范》4.2.4, 车辆出入口宽度,双向行 驶时不应小于7m,单向行驶时不应小于4m。
5.车位布置
车型号 长(mm)
宝马730
车位分级: 普通车位尺寸: 5300mm×2400mm (国 标要求小型车位最小 尺寸) 高端车位尺寸: 5700mm×2500mm (满 足高端车型最大尺寸 残疾人尺寸: 6800mm×3600mm
普通车位
高端车位
残疾人车位
二、精细化设计的基本控制
5.2 车位布置原则 尽量按垂直车位并避免单边布置,尽量避免子母车位。边角地带及特殊位置可以考虑斜列式 布置或特殊车位(微型车),提高地库停车效率。 5.3 布置方式及控制尺寸
(武汉市人民政府第248号令)第四十一条第(三)项,地下室退让规划用 地红线 的距离,不少于自室外地面至地下室底板底部距离的0.7倍;在满足相 关设计规 范和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减少退让距离,但最小不得少于2米。
二、精细化设计的基本控制
3.布置方式
3.1
普通停车位布置:
3.1.1 一层地库能够满足规划指标的应在一层内解决,尽量减少 全埋地

建筑物地下车库规范要求与设计原则

建筑物地下车库规范要求与设计原则

建筑物地下车库规范要求与设计原则地下车库作为现代建筑中常见的设施之一,为人们提供了便利的停车空间。

然而,由于地下车库与建筑密切相关,其设计与规范要求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地下车库的规范要求与设计原则,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地下车库规范要求1. 车位尺寸要求地下车库的车位尺寸要满足现行的相关规范要求,确保车辆能够方便停放和驶离。

一般而言,车位的宽度应不小于2.5米,长度应不小于5.5米,高度应不小于2.2米。

2. 出入口通道要求地下车库的出入口通道要宽敞,并且需要考虑车辆顺畅行驶的因素。

出入口的高度应不小于2.4米,宽度应不小于5米,以确保容纳大型车辆的方便通行。

3. 排水系统要求地下车库需要设置良好的排水系统,防止雨水和其他液体积聚。

排水系统应包括排水管道、排水井和排水泵等设施,以确保车库地面的干燥。

4. 通风与排气要求地下车库内部需要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避免因车辆排放物而导致空气污染。

为此,车库应当设置通风系统和排气系统,确保新风的流通以及有害气体的排出,保持车库环境的清洁与健康。

5. 照明要求地下车库需要有充足的照明设施,确保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照明设施应能够覆盖整个车库,并提供明亮而舒适的光线。

6. 灭火设施要求地下车库应设置有效的灭火系统,以应对火灾等突发情况。

灭火设施应包括消防栓、灭火器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以确保车库及其周边区域的安全。

二、地下车库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地下车库设计应注重安全性,包括车辆和行人的安全。

应采用防滑地板、引导标志和智能停车系统等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2. 空间利用原则地下车库的设计应充分考虑空间利用效率。

应合理设计车位布局,提供较大的容车数量,并设置合理的通道和转弯半径,以提高停车效率。

3. 生态友好原则地下车库设计也应考虑生态友好性。

可以在车库内设置绿化装置,如绿植和通风设备,以改善空气质量和美化环境。

4. 可扩展性原则地下车库的设计应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绿城产品地下停车空间人性化设计导则

绿城产品地下停车空间人性化设计导则
16
条 C1 美观性设计:地下空间美化设计

C1.1 停车空间设计
通过 地坪处理、柱设定、墙面设计、顶面装饰 等来创造舒适美观的停车空间环境。
地坪分匙色彩搭配示意图设:计要求
600mm
条文说明
分匙界线( #FFF000 ) 线宽:150mm
车位线( #FFF000 ) 线宽:150mm 排水沟( #FFF000 ) 盖板宽:300mm
1)条文版面,通常分为两栏,左栏为“设计要求”,用亍觃定设计必项满足的条款;右栏为“条文说明”,用亍 解释条文的原因、出収点、执行中的注意事顷,或给出图,必要时图示可独立成页。 2)条文分为“必备”不“可选”两个局级,用【】逐条标注。【必备】条文是必项遵守的强制性内容,【可选】 条文则是推荐性要求,可根据顷目具体情况迚行选择性采用,无项强制遵守。 4 .案例版面说明: 1)案例版面,不条文版面配合,用亍展示某顷要求在具体房产顷目中的体现。 2)案例版面通常会给出案例的实景照片或者平立面图纸,并给出案例的相兰数据;必要时,还会对案例做一些特 殊说明。
条文说明
1. 环氧地坪漆为现有绿城顷目中最常用的车库地坪材 料。
2. 【必备】车库地坪需做路面交通分匙设计,明确匙别 停车区域、车行区域、人行区域以及其他区域,人行 匙域宽度需≥600mm,分匙界线线宽控制为150mm。
2. 可参考公兯交通路面划分原则方式。
3. 【必备】丌同交通分匙应采用丌同色彩加以匙别。
7. 车轮定位设施可有敁控制提示倒车的安全距离,防 止倒车意外。
8. 【必备】车位内需标示明确的车位信息。车位信息标 识应标在车位前段,字体选用黑体,标识高300mm, 宽1000mm。文字应采用白色,色号为 #FFFFFD 。

地库设计导则

地库设计导则

一、二层地下室,周边有放坡空间 一层地下室 一层地下室 两层地下室,允许施工锚索 两层及以上地下室 两层及以上地下室,地下室侧壁和支护合二为一 两层地下室,不能采用锚索及内撑
100~200元/M2 500~600元/M2 800~1200元/M2 2500~3500元/M2 2500~3500元/M2 3500~4500元/M2 3000~5000元/M2
4200 7900~8100 7900~8100
建筑层高
• 层高定义及要求:
地库层高是指地库地面建筑完成面到顶板结构板面的垂直高度。
结构体系
地库层高没增加0.1m,单方成本增加80元/平米。
• 层高计算方式:
叠加法:结构高度(有梁0.8m;无梁0.5m)+设备高度(0.6m)+净高要求(车道2.2m,车位2m)。
车位布置
停车效率
4200 5500~5700 7900~8100
③ 设备用房面积最优,尽量不占用停车空间。 ④ 管线布置、设备安装合理美观。 ⑤ 人防位置选择合理,分区经济。
⑥ 关注地库归家流线观感,形成标准做法。
• 成果输出:
① 方案报建图、施工报建图、施工审查图、施工图。
管控目的及各部门职能
设计前置
1、确定地库车位数量 2、确定地库边界 2、估算地库层数 3、是否停车入户 4、剖面关系
目前仅推荐在极限成本、回迁房、保障房等项目中使用。
3.4m
地库设计管控要点
顶板形式
• 常用顶板形式:
造价排序:无梁楼盖<框架梁+加腋板<有梁单向板<有梁大板
结构体系
无梁楼盖
有梁单向板
有梁大板
• 无梁楼盖优劣势:
① 优势:柱跨较多时,造价有明细优势;板厚可消化人防顶板厚度的要求。 ② 劣势:项目须无嵌固端的要求;层高对管线布置要求较高。

地下车库与非机动车库设计导则

地下车库与非机动车库设计导则

地下车库与非机动车库设计导则总则1、为方便各级管理人员对集团项目的控制,统一集团对地下汽车库与地下非机动车库控制标准,特制定《地下车库与非机动车库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2、本《导则》根据集团产品线分级体系编制而成,适用于全系列产品线的地下汽车库与地下非机动车库。

3、本《导则》针对建筑专业,其他专业要求详见相关专业技术设计规定。

4、各区域公司应严格按本《导则》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如遇见特殊情况或出现更好的技术措施时,请及时提报集团总师室,以便集团总师室及时对《导则》进行修订。

5、集团项目的地下车库设计除应执行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各地方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本《导则》中的尺寸单位除特别注明外,一律以毫米为单位。

第一章地下汽车库基本布局原则1.1.1 配车比例(1)规范指标①可根据国家规范、地方法规、土地出让合同等要求适当变通。

以上海项目为例,住宅配车数量与户型面积成正比,不同物业类型中配车比例从高到低依为:餐饮、办公、商业。

在报建算停车指标过程中,可适当采取将部分餐饮、办公按照一般商业来报建的办法,以减少停车数量指标;住宅也分为几个档次,当实际面积与分档面积相差不多时,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可以进行微调来实现配车比例的降档变化;②不同规范间有差异,意向拿地时可与政府协商配车指标;(2)建议和结论①所有类型的车库必须首先同时满足国家规范、地方规范及土地合同要求;②对于不考虑人车立体分流的楼盘,可考虑10%的地面停车,并尽可能做足地面车位;③对于高端楼盘,完全人车立体分流,可在地面上不留停车位。

若有对外经营的地面商业,可适当考虑少量地面停车。

1.1.2 单车位面积经济指标单车位面积:《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中明确垂直后退停车所需的车道宽度最小,单车位面积最省。

为提高停车效率,原则上设计时都应采用垂直后退停车。

根据集团要求,人防车库单车位面积不超过38平方米,非人防车库单车位面积不超过33平方米。

地库精细化设计指引

地库精细化设计指引

h
28
2.地库顶板覆土高度
三、竖向设计
污水管
弱电 排管
燃气管
给水管
地库剖面示意
标高、景观覆土 1.管线对覆土要求; 在地库顶板建筑面层按120计算的前提下,管线综合分析得出, 地库顶板覆土1.3m, 可满足埋深要求
2.绿地计算对覆土的要求,考虑用景观造坡平衡覆土高度数据; 3.种植对覆土要求,去掉建筑面层还有1.2m覆土可满足种植乔木的要求
1.减少地面停车数量,提高小区生活品质及环境品质;
2.人车分流,小区内部更安全,便于管理;
3.规划要求: 《市国土规划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停车设施审批管理的通知》 武土资 规发 <2015>122号文: 1>严格按照(武汉市人民政府第248号令)要求,落实新建项目停车配建标准。 2> (武汉市人民政府第248号令)所指的配建停车设施,仅指建筑 物内部或者 地下配建的停车泊位,地面车位不能用于冲抵应配建指标。
占用建筑面积 停车数量
单车位面积 每柱跨车位数
7.8mx7.8m (大柱网) 5218.2平方米
236辆 22.11平方米
3
7.8mx4.8m (中柱网) 5207.4平方米
234辆 22.25平方米
3
5.4mx4.8m (小柱网) 5258.8平方米
228辆 23.06平方米
2
备注
停相同数量车 位。大柱网占 用面积更小 大柱网,停车
h
33
四、结构形式
2. 大板,梁板式结构及无梁楼盖:
形式
大柱网大板 大柱网十字梁 大柱网双次梁 大柱网井字梁 大柱网无梁楼盖
中柱网大板 中柱网单次梁 中柱网无梁楼盖
小柱网大板 小柱网无梁楼盖

地下车库与非机动车库设计导则 版

地下车库与非机动车库设计导则 版

总则1、为方便各级管理人员对集团项目的控制,统一集团对地下汽车库与地下非机动车库控制标准,特制定《地下车库与非机动车库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2、本《导则》根据集团产品线分级体系编制而成,适用于全系列产品线的地下汽车库与地下非机动车库。

3、本《导则》针对建筑专业,其他专业要求详见相关专业技术设计规定。

4、各区域公司应严格按本《导则》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如遇见特殊情况或出现更好的技术措施时,请及时提报集团总师室,以便集团总师室及时对《导则》进行修订。

5、集团项目的地下车库设计除应执行本《导则》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各地方现行有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

本《导则》中的尺寸单位除特别注明外,一律以毫米为单位。

第一章地下汽车库基本布局原则1.1.1 配车比例(1)规范指标①可根据国家规范、地方法规、土地出让合同等要求适当变通。

以上海项目为例,住宅配车数量与户型面积成正比,不同物业类型中配车比例从高到低依为:餐饮、办公、商业。

在报建算停车指标过程中,可适当采取将部分餐饮、办公按照一般商业来报建的办法,以减少停车数量指标;住宅也分为几个档次,当实际面积与分档面积相差不多时,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可以进行微调来实现配车比例的降档变化;②不同规范间有差异,意向拿地时可与政府协商配车指标;(2)建议和结论①所有类型的车库必须首先同时满足国家规范、地方规范及土地合同要求;②对于不考虑人车立体分流的楼盘,可考虑10%的地面停车,并尽可能做足地面车位;③对于高端楼盘,完全人车立体分流,可在地面上不留停车位。

若有对外经营的地面商业,可适当考虑少量地面停车。

1.1.2 单车位面积经济指标单车位面积:《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中明确垂直后退停车所需的车道宽度最小,单车位面积最省。

为提高停车效率,原则上设计时都应采用垂直后退停车。

根据集团要求,人防车库单车位面积不超过38平方米,非人防车库单车位面积不超过33平方米。

注:面积计算原则1、人防车库面积=人防停车面积+人防设备用房面积2、非人防车库面积=非人防停车面积(不含主楼投影内停车面积)+非人防车库设备用房面积(不含主楼投影内设备用房面积)3、为鼓励充分利用地下室空间,如利用主楼下空间停放机动车,停车位数量纳入总体数量,主楼下部投影空间不计入车库面积。

HIG住宅产品地下停车设计导则(完整版)

HIG住宅产品地下停车设计导则(完整版)
时的空间信息,以便通过导向标志的引 导,顺利、快捷地抵达目的地。 3. 示意图见后页。
2. 【必选】导向标志应结合地下空间位置、 交通流线、沿线设施等情况设置,其文字应 书写规范、正确、工整,需设置边框外缘并 配有衬底色。
3. 【必选】地下车库出入口处应设置停车场 指示牌、楼幢方位指示牌。设有分区的园区 内则应设置分区指示牌。 4. 【可选】地下门厅入口处必项设有该地
1. 推荐采用无梁楼盖。
2.【必选】根据物业要求,如考虑搬家货 车或救护车通行,净高要求如下: 1)I、II级项目必项结合主车道考虑货车及 救护车通行,最小净高为2.8m。 2)III级项目局部考虑卸货车及救护车通行, 并在入口坡道附近设置卸货区,通行及卸 货区域最小净高为2.8m。
2. 根据《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表4.1.1及4.1.13,考虑1040~1060 系列的轻型厢式货车,车型总高2.6m (主流救护车高2.35m~2.6m),最小 净高要求2.8m。
13 .地下车库出入口处标志设置图例:
14.【必选】车库内交通应以使用标示标识 14.地下车库内部交通标志设置图例: 为主,包括直行标识、向左(或向右)转弯 标志、直行和向左转弯(或直行和向右转弯) 标志、向左和向右转弯标志等、允许掉头标 志、单行路标志等。应标识在所指示路口前 至少3000mm位置。
>650mm
2.【必选】停车区内(停车线外300mm区 域,地坪高度2200mm以下区域),不允 许有任何突入车位线以内设备(如消防栓、 消防立管、设备管道及开关等)。 3.【必选】车行道设置要合理,且不应出
现S弯。
条文 地下车库空间净高设置原则
设计要求 要求说明
1.【必选】地下车库主车道控制最小净高 为2.4m,停车位处控制最小净高为2.2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体系 底板形式
• 常用底板形式:
地库设计管控要点
• 抗浮设计:
结构体系 排水找坡
• 找坡方式:
地库顶板、底板均采用结构找坡,坡度及找坡方向一致,坡度一般为0.5%~1%。 顶板的找坡方向应结合重力流管线进行设计,尽可能保证同向同坡。
地库设计管控要点
结构体系 建筑层高
• 层高定义及要求:
地库层高是指地库地面建筑完成面到顶板结构板面的垂直高度。
地库轮廓
地库轮廓一般取决于地库退界、地库层数、基坑支护形式、是否停车入户。
地库设计管控要点
理想模型
如何确定地库轮廓?
• 确定地库退界
① 结合项目用地红线、当地建筑控制线退让规定确定地库可建的最大范围。
地库轮廓
• 确定基坑支护形式
地库设计管控要点
基坑支护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 地库范围最大:垂直支护。考虑垂直支护的构造和施工空间,地下室离用地红线的最小距离为4.5米,如果用地边界有围 板,要考虑避开0.5~1米的围板基础,地下室边线离用地红线距离5.0~5.5米。 ② 地库成本最优:放坡支护。基坑深度为H,地库退用地红线距离=3+H*放坡系数(由基坑深度及土质情况决定,常用取值 0.5~1.5)
方案设计
1、导视 2、车位划线
二次设计
设 计 管 理 部
营销管理部 项目事务部 项目管理部 财务/成本部
协助决策二次设计成果。 协助确认车位划线;牵头地库验收。 协调各分包施工顺序,确保图纸完整落地。 完成多方案运营、成本测算,协助方案决策。
地库规模
地库规模一般取决于规划车位数、地面车位数、机械车位数。
扩初设计
1、设备安装指导 2、验收
现场配合
方案报建
拿地 交付
规划方案
施工图报建
1、车位配比要求 2、人防设计要点
设计条件
1、柱网形式 2、顶板形式 3、层高 4、人防布置 5、停车效率 6、地库口部 7、排水找坡 8、塔楼单元入口 9、采光井 10、边角空间 11、设备用房 12、机械车位 验算项:停车效率
800~1200元/M2
2500~3500元/M2 2500~3500元/M2 3500~4500元/M2 3000~5000元/M2
• 支护形式与地库层数的关系
基坑支护形式与地库层数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① 地库层数不受支护形式影响且为一层地下室时,首选自然放坡支护。 ② 支护形式对地库层数产生临界变化或地库层数为两层及以上时,需结合成本测算决定支护形式。
现场配合
① 结构体系(柱网、顶板形式;建筑层高)与项目定位匹配,经济性最优。 ② 停车效率最优,地库轮廓规整。
设备用房面积最优,尽量不占用停车空间。 管线布置、设备安装合理美观。 人防位置选择合理,分区经济。 关注地库归家流线观感,形成标准做法。
1、车位配比要求 2、人防设计要点
方案报建
规划方案
施工图报建
设计条件
1、柱网形式 2、顶板形式 3、层高 4、人防布置 5、停车效率 6、地库口部 7、排水找坡 8、塔楼单元入口 9、采光井 10、边角空间 11、设备用房 12、机械车位 验算项:停车效率
方案设计
1、导视 2、车位划线
二次设计
• 成果输出:
① 方案报建图、施工报建图、施工审查图、施工图。
设 计 管 理 部
• 案例:
某项目基坑支护设计有两个方案,方案一为一层垂直、二层放坡支护,方案二为两层放坡支护 方案一:支护费用1025万(860x5x0.2+740x5x2.236x0.02),土方费用24.8万(740x5x2.236x30) 方案二:支护费用276万(842x16.4x0.02),土方费用156万(842x15x9/2x30) 测算结果:方案一比方案二多618万(1049.8-276-156),故选择方案二。
地库规模 机械车位
• 优、劣势:
① 优势:有效提高停车效率;在相同车位数的情况下,地库面积更少,有效减少地库成本。 ② 劣势:层高要求高于普通停车库,土建成本较高;机械车位不能销售;需专业人员操作,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地库设计管控要点
• 技术要求:
• 设置原则:
① 机械车位的极限净高要求:3.6米。 ② 层高要求:有梁楼盖一般取4.9米,无梁楼盖4.6米。(首选无梁楼盖) ① 地库首选正常停车方式,慎用机械停车。(使用机械车位能产生减少层数等临界变化时再议) ② 机械车位的综合成本:建安成本+设备维护成本+管理成本
地库轮廓
地库设计管控要点
建安成本
一层普通地下室 一层人防地下室 两层普通地下室 负一层普通地下室 负二层部分人防地下室 2500元/㎡ 3100元/㎡ 2100~2600元/㎡ 2500~3000元/㎡
人防布置
一层人防地下室 2100负一层;2600负二层 2100负一层;2600负二层非人防;3300负二层人防
地库设计管控要点
规划车位指标
• 车位配比:
① 车位配比要求常见于项目的规划设计要点,作为项目车位的强制性指标。 ② 车位配比应与项目营销定位相匹配,出现较大偏差时应与规划部门沟通指标可否调整。
• 分区、分期建设:
① 建面较大的项目应考虑车位的集中或分区设置问题。常规方式应结合开发顺序、各分区定位,争取车位的分区、分期建设, 以达到各分区车位合理配置、减少资金占压等目的。
(一)地库设计审控要点
• • • • • • • • •
(二)模拟操盘
• 珠海万科城地库设计分享
管控点:管控项概括;各阶段管控目的及相关部门职责 地库规模:规划指标;地面车位;机械停车 地下室轮廓:确定边界、层数;支护形式;停车入户 结构体系:柱网形式;顶板形式;建筑层高;抗浮设计 停车效率:车位布置;理想模型 地库口部:车行口部;楼栋单元口 设备布置:设备用房;管线布置;设备安装 人防设计:计算方式;布置原则 效果控制:地面面层;导视系统;交通设施
方案一
方案二
地库轮廓
• 决策是否停车入户
地库设计管控要点
当地库层数为一层且地库面积不能覆盖所有塔楼时,需决策是否需要停车入户: ① 是否存在运营要求,考虑部分楼栋不做地下室,抢预售节点。 ② 若地库边界距离核心筒较远时,需考虑增设通道的代价是否高于停车入户产生的溢价。 ③ 不考虑停车入户的楼栋,须在就近的人行出入口与塔楼架空层之间设置风雨连廊。
方案报建
规划案
施工图报建
• 成果输出:
1、车位配比要求 2、人防设计要点
设计条件
① 地库导视系统。 ② 交通设施设计图。
1、柱网形式 2、顶板形式 3、层高 4、人防布置 5、停车效率 6、地库口部 7、排水找坡 8、塔楼单元入口 9、采光井 10、边角空间 11、设备用房 12、机械车位 验算项:停车效率
设计条件
确定总车位数、地面及地下车位数。 明确车库退界,确定地库最优边界。 确定是否停车入户。 获取人防设计要点。
1、柱网形式 2、顶板形式 3、层高 4、人防布置 5、停车效率 6、地库口部 7、排水找坡 8、塔楼单元入口 9、采光井 10、边角空间 11、设备用房 12、机械车位 验算项:停车效率
结构体系 顶板形式
• 常用顶板形式:
造价排序:无梁楼盖<框架梁+加腋板<有梁单向板<有梁大板
地库设计管控要点
无梁楼盖
有梁单向板
有梁大板
框架梁+加腋板
• 无梁楼盖优劣势:
① 优势:柱跨较多时,造价有明细优势;板厚可消化人防顶板厚度的要求。 ② 劣势:项目须无嵌固端的要求;层高对管线布置要求较高。 有梁楼盖优先选用框架梁+加腋板。
结构体系 柱网形式
• 常用柱网形式:
柱网形式
柱网尺寸(米)
地库设计管控要点
大柱网
7.8~8.1×7.8~8.1
中柱网
7.8~8.0×(4.8+4.8+6.2)
小柱网
5.4×(4.8+4.8+6.2)
示意图
层高要求 (非人防梁板式) 成本测算
3.6m 待成本提供
3.5m
3.4m
• 小柱网优劣势:
① 优势:地库层高降低,埋深和开挖量减小;柱截面尺寸减小;地库底板减薄,钢和混凝土含量下降。 ② 劣势:地库观感下降;车道底限宽度增加至5.7m;桩基数量增加;人工成本较高。 小柱网的经济性在人工成本较高、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受影响较大,成本测算时应充分考虑。 目前仅推荐在极限成本、回迁房、保障房等项目中使用。
方案设计
1、导视 2、车位划线
二次设计
设 计 管 理 部
营销管理部 项目事务部 项目管理部 财务/成本部
提供项目定位,协助决策地面车位比例、是否停车入户、是否机械停车。 牵头与规划局沟通车位配比;牵头与人防办沟通人防设计要点;购买地形图、 梳理市政管网接入点。 牵头选择基坑支护方式。 提供多方案运营、成本测算,协助方案决策。
支护形式
放坡支护 放坡 喷锚 一层地下室
适用层数、条件
一、二层地下室,周边有放坡空间
造价(每平米支护面)
100~200元/M2 500~600元/M2
重力式挡墙
垂直支护 桩锚 桩撑 连续墙加内撑 双排桩
一层地下室
两层地下室,允许施工锚索 两层及以上地下室 两层及以上地下室,地下室侧壁和支护合二为一 两层地下室,不能采用锚索及内撑
方案设计
1、导视 2、车位划线
二次设计
地库设计关注项
管控目的及各部门职能 设计前期
• 管控目的:
1、确定地库车位数量 2、确定地库边界 2、估算地库层数 3、是否停车入户 4、剖面关系
地库设计管控要点
设计前置
1、设备布置 2、集水井、排水沟 3、地面做法 4、消防车道反馈 5、抗浮设计 验算项:结构经济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