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堤防设计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梁兆雨

合集下载

水利工程岸坡生态防护新技术的应用

水利工程岸坡生态防护新技术的应用

水利工程岸坡生态防护新技术的应用摘要:随着人们对生态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水利工程中河流岸坡防护设计除应考虑结构安全、稳定和耐久性等技术要求,还要兼顾改善河流周边生态环境和城市景观的需求。

传统的护坡形式如浆砌石、现浇混凝土、预制砼板等,违背了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因此需引入一些新的生态护坡结构形式。

本文将针对水利工程岸坡生态防护新技术的应用展开详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岸坡;生态防护;新技术;前言:水利工程的稳定和牢固与否,对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有着直接的关系。

我国一直都非常重视对水利工程中相关提防与护岸工程的建设工作,为了使得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免受洪水的破坏,所以加强相关提防护岸工程的建设就显得刻不容缓。

本文深入探讨了有关水利工程中提防护岸方面的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代表性。

1.生态护坡的概念生态护坡主要包括植被防护及植被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边坡防护措施,在流速较小、岸坡冲刷不严重的平原圩区河道中,可仅采用植被防护。

但在流速较大的山丘区河道中,需采取植被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以避免岸坡冲刷严重导致崩塌。

文章选取了近年来在国内水利工程中应用较多的三种新型护坡形式(植被+工程措施),包括三维土工网垫、底柱表孔型现浇绿化混凝土和生态袋柔性护坡技术,主要介绍了其应用情况和适应环境,并对三种护坡形式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及应用展望。

2提防建设工程中的相关堤身填筑技术2.1土料的选择和开采在相关堤坝护岸工程当中,对土料的选择尤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工程在整体上的施工质量。

因而在对土料进行选择之时应注意两个方面的内容:①做到与防渗要求相符;②取材应遵循就近原则,而且还要因地制宜。

在开始施工前,依照相应的设计要求,对土料进行选择应当综合考虑地方土质、水分、开采条件以及运距等的因素。

针对均质土堤而言,适合选用亚粘土及中壤土;对一些心墙、铺盖等的防渗体而言,选用具较大粘性的土壤为最佳;而砂性土通常被用在堤后重盖上,有些土料不适合用来填筑,例如冻土块、杂质土、淤泥土、膨胀土等。

试析在水利工程中的生态堤防设计的运用策略

试析在水利工程中的生态堤防设计的运用策略

试析在水利工程中的生态堤防设计的运用策略摘要:人工建造的钢筋混凝土进入水利工程的堤防设计当中会或多或少地破坏河道的生态平衡。

本文基于河流断面设计分析,提出了要应用生态袋型护坡,植草砌块型护坡,生物活性无土植被毯护坡等水利工程生态护坡技术设计的建议。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堤防;设计;运用策略一、前言大型水利工程关系生态环境问题,关系到百姓的生活。

有些地方的水利工程偶尔会有人为地改变水流方向的情况。

人工建造的钢筋混凝土进入水利工程的堤防设计当中,其实会破坏原始的天然河道,破坏了河道的生态平衡,甚至影响了河道中物种的正常生存,威胁了河道内部物种生命的安全。

如果河流终年携带沉积物,则会在河道中发生淤积,提高河床的高度,从而导致两岸的洪水问题,二、河流断面设计分析通常情况下,自然环境中的河流,在没有人力作用下其形成的断面形象,是缺乏规则性的,并且河道的规则也是毫无章法的,河流浅滩、深滩的分布也是极为不规则的。

基于上述认识可分析得出河流断面具有多样性、多变性特征。

故而,生态堤防设计过程中,在河流断面设计环节,需充分考虑河流断面的实际情况,意味着相关设计人员在开展河流断面环节的设计工作之前,需深入现场做好相关调研工作,或者大量查阅与之相关文献资料,亦或者寻找当地相关人士的帮助,以此全面掌握河流断面形状的具体情况,后确定合理的堤防构筑。

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河流断面设计的合理性,进而保障生态堤防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总结起来,河流断面设计主要注意以下几项内容:一是准确定位河道功能,并充分体现河道功能性。

二是针对河道周围土地,需做好科学、合理规划和利用工作,保障河道周围土地资源不被污染,以此提高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率,同时保障河道生态环境,为河道生态效益的提高夯实基础。

三是生态设计时,需充分考虑河道护岸,并借助一些科学手段,准确计算护岸。

同时,保证生态堤防建设顺利完成,为提高堤防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完善性,进而保障水利工程稳定运行。

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堤防设计浅谈

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堤防设计浅谈

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堤防设计浅谈摘要: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先对生态堤防设计的基本原则进行了分析,然后对于提倡生态堤防建设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堤防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探究,希望可以为相关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堤防;设计前言堤防工程的建设目的主要是为了提升我国各地对于河流水患的防控能力,但堤防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通常要在河流沿岸进行堤坝、水库等结构的修建,这虽然会提升人们对于水资源的控制和利用效率,但对于流动的河流水系生态系统也会形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堤防工程建设前就必须根据工程情况进行生态保护方面的设计,以此来提升堤防工程建设的生态价值。

1生态堤防设计的基本原则生态堤防设计要摒弃重经济发展轻绿色发展的错误思路,要牢固贯彻绿色发展、科学发展、平衡发展的现代发展理念。

因此,生态堤防设计,在筑堤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5项原则,才可确保其实用性。

①安全原则。

在生态堤防建设中,首项要求就是在满足高堤防建设水平和建设标准的前提下,确保水域周边居民的人身安全。

因此,防洪安全是生态防洪建设的根本要求。

②整体性原则。

生态堤防严格意义上来讲,是河流水生态系统空间的延伸。

作为河岸景观的一部分,生态堤防设计要考虑河流堤岸的整体性,并展示其特色。

③自然原则。

所谓“自然原则”,就是在构筑堤防时,尽量不破坏水域自然环境特征。

在河道景观规划建设中,将自然元素充分利用,最大程度的提升生态价值。

④生态原则。

生态堤防设计,之所以称之为“生态堤防”,目的就是坚持“生态治水”,形成“人水共融”的良好环境。

其根本是满足人类防洪除涝的要求基础上,也同样满足生物的生存需要。

简而言之,即不能因人类一方的需求而破坏水生动植物生息、繁衍空间。

⑤亲水原则。

通过建设堤防,给当地居民提供一个人性化的活动和休憩场所,在保证居民安全的前提下给人们欣赏水景、接近水面的一个场所。

2提倡生态堤防建设的意义从传统堤防建设的角度来思考,堤防建设属于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其建设的价值在于它所取得的强大的社会效益以及一些附属经济效益。

水利工程生态堤防的建设分析

水利工程生态堤防的建设分析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建筑与装饰2023年10月上 1水利工程生态堤防的建设分析廖国模广东水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 511340摘 要 堤防工程一直是预防洪水泛滥、保护城镇居民和保障工业农业稳定生产的重要手段,但在堤防工程中,往往未能兼顾自然生态需求,损害了自然生态平衡。

生态堤防的出现和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可操作性的方法,非常值得深入研究。

本文对生态堤防建设、类型、护岸类型、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希望能为堤防建设人员提供参考借鉴,保护河道生态系统平衡。

关键词 堤防建设;生态环境;保护1 生态堤防概述生态堤防亦称为“生物共存、繁衍的综合治理法”,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护岸。

它是基于生态理念使用动植物和工程相结合的防护措施替代或改造传统的岸堤“硬性”防护,与生态减灾协同增效。

生态堤防是在优先兼顾预防灾害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实施自然或人工恢复的举措,保护与修复岸堤带生态系统,以实现预防减少灾害的服务功能,并建立对抗重大洪水灾难的岸堤带综合防御系统[1]。

2 生态堤防建设的重要性以往的堤防工程根据水利需求进行防汛减灾设计,多采取了堤岸加高加固、河道裁弯取直的设计方法,违反了河道自身发展规律,严重影响了河流结构的基本特性,给河道周边的自然环境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干扰和损害,造成河道两侧大部分的植被和滩涂遭到侵占,毁坏了原有的植被,严重损伤河道的生物链,生长于其中的动植被也因堤防、岸坡的修建而没有了赖以存活的条件。

生态堤防在保障防洪减灾的前提下,结合城市、乡野自然、人文需求,从流域、区域、河道等多层次进行多目标综合治理,同时兼顾区域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系统、历史人文、景观等,实现对河堤的保护和自然生态的和谐统一[2]。

3 水利工程生态堤防的建设3.1 堤型多样化生物种类多样性和河流形状多样性的基础是堤型与堤线的完美组合。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堤防设计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堤防设计

浅析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堤防设计2.开封黄河河务局河南开封 4750003.山和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开封 475000摘要:生态堤坝建设,关键就是进行河堤的恢复和堤坝的加固,如此才能逐步增强堤坝的防汛抗涝功能。

为提供生态堤防使用,在针对河堤实施维修和保护的工程中,技术重点就是对资源的最佳运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建设;生态堤防设计;重要作用;原则;基本策略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中国当前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在生态设计的情况下,堤防设计是为了满足当前时代生态发展趋势的设计理念。

1水利工程生态堤防设计施工的重要性水利工程生态堤坝工程设计具有较常规堤坝工程设计更为良好的生态防护效果,但因为生态堤坝工程自身具有明显的透水性,所以施工队伍必须在实践中同时达到生态堤坝工程的耐久性要求、透水性要求。

在管理河道、工程建设实施的过程中,也必须要考虑自然环境保护的目标与条件。

现阶段,应关注生态堤坝建设质量、生态防护,水利生态堤坝工程的使用性能更加关键,建设水利生态堤坝工程是不断提升城镇化管理水平和人居安全的关键方面,直接关乎市民日常生活的安全和堤坝施工的透水性,是城市的生态改善的关键体现。

确保周边生态系统的均衡,能够为动物、植物的生长繁殖创造更适宜的环境空间,从而改善了河道整体生态系统,也能够使动物、植物得到了更充分地繁衍生存空间。

为确保现代化城市的健康建设,就必须提高水利生态堤坝工程设计标准,从而保证了水利生态堤坝工程设计的效率和稳定性,从而达到了最完善的生态防护目标。

2水利建设对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性传统工程的建造,把天然河道改变为水道,把天然河流转变为人造河道,尽管具有截断河流的功能,但会影响河道的供水量,而且,坝堤也要沿着河道的走向,因此,在施工过程和后续施工作业中,有可能改变该地区的地理和生态环境或破坏自然规律;大量的重建工程导致了河水不连续,甚至导致了一些流动通道的缺水或缺水,这无疑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长期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浅析生态设计理念在堤防工程中的应用

浅析生态设计理念在堤防工程中的应用

规划设计Planning and design84浅析生态设计理念在堤防工程中的应用曾海波(河源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广东河源517000)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344(2019)05-0084-01摘要:对于河流堤防工程的生态设计来说是一项非常庞大并且复杂的任务,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系列相关环境的影响,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产生的变动较大,如此一来对于水环境的影响非常大。

过去在堤防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堤防工程的建筑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如今人们的需求。

基于此,在设计过程中,有关工作人员以及设计人员必须要在建设实际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深入的了解与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全面的避免因为堤防工程的进行而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与破坏,这就需要在设计过程中时刻的将生态设计理念贯穿整个设计。

关键词:河流;堤防工程;生态设计理念;应用目前中国政府对河流的相关治理工作高度重视,并且因为环境问题涉及到社会各界,因此也有着非常高程度的关注,当然这也是整个水利工作中首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由于之前我国对河流生态系统理念的建设和相关维护工作的进行程度不够,或者是重视程度不足,因此并不能在根本上解决涝灾,洪涝等。

以至于我国目前依然受这一类灾害的影响。

另外在传统的堤防工程建造的时候,虽然会对防治涝灾、洪涝等有较为不错的表现,但却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面积,并且对周围的河流以及周边的水利环境和生态系统等均有较强的影响。

另外对于堤防建设工程的质量预计预算成本还有施工进度等方面均是需要根据实际的建设理念所决定。

针对于此,本文详细的对在堤防建筑过程中应用到的生态设计理念做出了阐述与分析。

1 生态设计理念将生态设计理念应用在堤防工程当中,实际的作用就是在工程寿命的使用期限内对环境属性以及环境保护作为重点的工作方向与内容,并将生态设计技术作为主要的建设与指导原则,同时在工程的实际施工质量还需要有一定的保障作用。

水利水电工程中生态堤防设计探究

水利水电工程中生态堤防设计探究

(作者单位:广西南宁择川水电设计有限公司)水利水电工程中生态堤防设计探究◎施建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水利工程项目不断增加,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堤防是最为主要的环节,在水利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稳固的堤防起到了加固的作用,能够全面保证河道堤岸稳定;同时,堤防还具备良好防洪能力和河道治理功能,使河流通道更加顺畅,又保证了航运安全。

随着社会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身边的环保有了更高的关注度,社会各行各业均在发展的同时,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形成了经济、环境、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而水利工程建设涉及面广,需要格外重视环保问题,才能实现良性发展目标,生态堤防就是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生态堤防能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挥生态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人类与自然的发展稳定关系,使自然生态得到有效长期保护,促进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环境进一步优化,最终实现水利工程健康发展的根本目标。

我国水利工程生态建设起步晚,目前还处于探索与发展阶段,很多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论证,只有脚踏实地、实干创新,才能跟上发达国家水平,形成中国特色的水利生态保护模式。

一、生态堤防含义和内容生态堤防有别于传统堤防,能够在保证基本防洪、固堤的需要前提下,全面照顾周边的水环境和生态发展,全面兼顾了环境的发展与人类的需求,能够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生态堤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整体涉及到水利工程和生态学两个内容,通过生态堤防的建设,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要想全面建设好生态堤防,则需要更高标准的设计与建设。

从传统堤防的角度看,无非就是对河岸进行加固和修复,满足防洪、航运、农业等基本的功能需求,而建设生态堤防则不同,不但能够保证水利功能的发挥,同时,还兼顾了生态环境的需要,保证了周边生态不受破坏与影响,使生态环境得到最大的保护。

设计生态堤防时,需要以当地环境保护为目标,科学规划、合理设计,进而满足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长远要求。

二、生态堤防设计基本原则1.生态性原则。

探讨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堤防的设计

探讨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堤防的设计

探讨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堤防的设计摘要:随着社会得发展,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越来越多,水资源作为重要的资源,对于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水资源的日益匮乏,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这些都给人们以警示,因此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促进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文章针对水利工程生态提防的建设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环境;影响;生态水利工程引言水利工程建设是一种由人力改变天然的生态环境的行为,在建设过程中对自然生态环境有着不可避免的影响。

现今,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的越发迅速,所以,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建设工地周边的水资源与陆地生物或者是历史遗迹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水利工程的建设与周边的环境保护工作既是依偎互存的关系同时也是相互约束存在的。

在水利建设的过程不能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应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

只有将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工作联系起来,实现两者的和谐发展,才能实现经济与生态同步发展。

1 生态堤防概述1.1生态堤防的概念界定所谓的生态堤防,是指在堤防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以景观生态学原理为指导,遵循自然规律,在保持河流生态系统平衡的基础上,结合河流自身的生态现状,注重河流自身的生态系统需求,因地制宜地设计和建设具有自然河岸水土循环的人工堤防。

1.2生态堤防的现状河流提防的功能,在传统的提防工程建设和设计中,局限于利用河道水资源、防洪度汛等方面。

人们对于生态提防,并不了解,因此导致在进行地方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虽然获得了经济效益,但却是以生态问题的严峻、生态环境的恶化为代价的。

近年来,各种新的理念逐渐被提出,如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等,生态、环保和绿色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

因此,在河道治理工作中,即河流提防的建设和设计中,治理也逐渐向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生态提防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集环境保护、生态效益、河流利用为一体的工作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堤防设计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梁兆雨
发表时间:
2019-06-26T10:38:43.33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作者: 梁兆雨
[导读] 在河流管理和河堤建设设计中,治理正逐步走向一体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形成了环境保护以及河流利用的工作方式。

山东海建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 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都不够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这就导致工程施工现场及其周边的生态环境质量严
重下降
, 出现水土流失、水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等问题。要改变这一状况, 就必须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引入生态堤防设计理念, 严格做好堤防工
程的生态设计工作
, 进而从整体上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水平。
关键词:生态堤防设计;水利工程;应用

1生态堤防的概况
1.1生态堤防在如今的情况
河堤的作用仅限于在传统防治工程的建设和设计中利用河水资源和防洪。人们不了解生态大坝。因此,虽然在地方工程建设中,往往
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但严重的生态问题和生态环境恶化也为此付出了代价。近年来,专家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等
新概念。当代的主题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因此,在河流管理和河堤建设设计中,治理正逐步走向一体化和生态化的方向
,形成了环境保
护以及河流利用的工作方式。
1.2生态堤建设的重要性
河岸的原始生态系统非常平衡,但当岸坡建立并采取预防措施后,平衡会被破坏。边坡的防治和建设,使河流两岸的动植物不再有原
有的生活区。在原设计中,由于航运、防洪、供水等经济需要,在设置堤防时,设计人员通常使堤防线靠近堤顶,从而形成堤防的边坡和
护栏。斜坡或竖立物非常规则。许多地区被占领,河流的生物链甚至原始植被被破坏,生活在这些地区的物种没有栖息地。
堤防的建设将改变河流的自然形态,直接导致河流生态环境的破坏。一般说来,在堤防设计中,有时需要截流、调直,进一步修建丁
坝,以加快泄洪速度,降低防治工程造价。其结果是,尽管施工成本有所降低,但却影响了河流中的生物和水源,破坏了河流的生态平
衡。
2生态堤防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水文方面
生态堤防设计中遇到的水文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设计的生态堤防位于我国一、二级河流交汇处时,河流枯水期一
般较长,在此期间
d、河水水位变化很小;二是生态堤防设计工程选址时。第三,生态堤防工程所在河流的汛期山峰较多时,河流水位通常
会突然波动,水位会发生剧烈变化,并会受到洪水的影响。
2.2地质方面
生态堤防设计中遇到的地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部分需要生态堤防设计的河流为土质岸坡,长期受洪水侵蚀,经常
发生一些塌岸,需要堤防设计人员进行改造设计。其次,当库区泥沙严重时,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在较低的水流速度下,河流的漫滩上
就会堆积越来预多的淤泥
,平均可达3m左右,在冲沟区域或者低洼区域中淤泥厚度可达到峰值7m左右,这些泥沙的结构非常差。大量泥沙淤积
不仅给生态堤的设计和施工带来困难,而且给生态堤的设计增加了一些困难。
3水利工程建设中生态堤防设计的基本思路与要点
3.1堤线的布置与堤型的选择
在进行生态堤防设计的时候,必须注重对河流自然形态的保护,特别是河道的分叉与蜿蜒区域,必须尤其重视,尽量减少施工过程对当地河
流生态系统造成的危害。要做到对施工现场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有效保护
,不仅要充分考虑到生态保护和生态治理方面的内容,同时还
要适当增长堤防之间的距离
,协调好水资源和土地开发之间的关系,着力解决泄洪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在确保河流泄洪功能得到充分
发挥的条件下
,使河滩与河漫之间间隔一定的距离,这样才能确保河流自身净化功能的全面发挥,使动物和植物的生长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
境。
3.2注重防护岸设计的科学性
防护岸对河道影响最显著的一个位置就是陆地与水面的结合部位,若这些区域的设计不够科学,就很可能影响到当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全面
发挥
,致使动植物数量与类型等发生显著变化,进而直接影响到动植物的生存和长期发展。从以往的工程实践中可以看出,大多数规模较大的
水利工程建设都会对当地的河岸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所以,在今后的实践中必须注重对水利工程建设所在区域原始河岸形态的保护,根据当
地的自然环境条件
,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确保生物系统的多样性。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最好采用具有较强透水性的混凝土作为施工材料,因为
这种类型的混凝土能为当地生物的繁衍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而且还有助于鸟类和鱼类捕获食物。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能采用质地较硬或者
完全不透水的材料
,以免影响到防护系统的储水能力。除此以外,在坡度上最好选择缓坡结构,因为这样的结构对植物生存空间以及河流畅通
性的保障来说都是大有好处的。
3.3合理设计河流断面
河流在不同的河段往往表现出宽度大小与滩涂深浅的差异性,这就要求在进行河流断面设计的时候注重河流的多样性特征,尽量保护河道
的多样性
,这样才能使当地生态景观的多样性不被破坏,促进当地完整生物群落的形成。在堤防工程设计与修筑的过程中不仅要发挥河道对周
边土地的利用功能及其主导功能
,还应当积极利用计算机软件技术、现代水利技术与水利专业知识等,使河道的不规则断面得到有效保护,最
大限度避免过度平整化、单一化等问题的出现。与此同时
,还应当处理好与当地自然系统之间的关系,保护植物与动物的生存环境,提高自然
系统的协调性。例如
:以往在河流断面设计中所采用的梯形断面和矩形断面会导致生物的繁殖能力受到严重影响,进而阻碍生物的长期生存与
发展。而采用复式断面不仅能达到防洪防涝的目的
,还能帮助提升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平衡性。
3.4有效利用现代化生态材料
为了减轻或避免水利工程项目建设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应当积极引入现代化生态技术。首先,应加强生态护坡产品的应用。与传
统的护坡相比
,生态护坡具有耐久性高、亲水性好、经济实惠、施工便捷等多方面的优势。在实际应用生态护坡的时候,应当根据施工方案完
成挖掘和基础面的平整工作
,然后铺上土工布,在进行土工布铺设的时候应当在上方预留出10cm的空间以供层叠时使用,在进行吊装的时候,应
采用专业的勾吊工具
,并按照标准型每2m一个的比例进行安装,然后在两端应铺设功能型的产品,标准型与功能型产品之间应当用L字金属板
进行连接
,最后应当按照工程的要求均匀放入填充物。其次,应注重对原生态BSC生物基质混凝土的利用,这种生态材料的主要优点是孔隙率
大、强度高等
,不仅能达到耐久、稳定护坡的目的,同时还能满足植物生长的需求,实现绿化覆盖率的有效提升。
3.5做好周边景观的设计工作
设计人员在开展水利工程生态堤防设计工作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到当地的自然环境,并有效利用湖泊、河流等自然条件的作用。可将人
造景观与自然生态景观相结合
,打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环境,严格落实好对当地生态风貌的保护工作,在此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生物
的生存环境
,尽量避免河流经过亭台楼榭等区域。相关人员必须做好施工日期的说明工作,严格规定不能在动物的关键生长期和求偶期开展施
工工作
,这样才能降低对当地生物系统造成的危害,同时,还应当实地调查和了解当地的珍稀物种和濒危物种,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保
护对策
,进而改善物种生存环境,为其长期繁衍提供保障。
结论
总之,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工程,对整个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项重要的施工技术,必须结
合实际情况进行生态规划和施工
,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这要求水利工程施工人员不仅要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以
及建设水平
,还要了解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并要求做到与时俱进,加强生态水利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佳纯.堤防设计问题及其设计原则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6):129-132.
[2]张晓佳.生态堤防设计的必要性及其原则分析[J].科技展望,2017,25(13):245-2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