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主要地质构造特征及工程地质问题
山东的主要地质构造特征及工程地质问题

山东的主要地质构造特征及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学是研究建筑工程与地质构造关系的学科。
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如何?本省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一、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工程地质分区(一)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1山东处在欧亚板块的东部活动大陆边缘受太平洋板块向北西西扩张及印度洋~澳大利亚板块向北运移的影响,山东目前(以来)地应力:最大主应力σ1的轴向方位为70~80о、大小是; 最小主应力σ3的轴向方位为340~350º、大小是33..9 Mpa;σ1与σ3差应力值为 Mpa。
2.基岩区的地层褶皱不发育,地层多呈单斜构造;发育NNE、 NW、EW走向的主要断裂构造,其中的NNE向和NW断裂为活动断裂主要NNE向活动断裂:(1)沂沭断裂带,由四条大断层组成“两堑一垒”的构造格局;(2)聊考断裂带。
主要NW向活动断裂:(1)威海~烟台~渤海~天津断裂带;(2)诸城~益都(青州)~惠民断裂带;(3)骆马湖~微山湖断裂带。
证据:近代地震活动记录;第四纪岩土层被断裂错开、逆掩。
(二) 山东的工程地质分区据基岩地层的出露情况、地貌特征和地壳稳定性分3个分区:1.鲁中南中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其范围是:济南~淄博~潍坊以南、东平湖~南四湖一线东北、昌邑-大店大断层(沂沭断裂带最东侧的大断层)以西及济南~东阿~东平一线以东地区。
是其北、南和西由平原环绕的以中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区。
岩等变质岩;地壳上升,剥蚀、切割作用强烈,泰山、沂山、蒙山、俎徕山、鲁山、俎莱山等千米高程以上的中山主要分布在本区。
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大,常发育“崩滑流”(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简称)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东部~东南部是抗震、防震重点地区,该区周边发育厚度不等的黄土状地基土(湿陷等级为I 级(轻微)),临沂地区沂沭河两岸附近发育膨胀土。
σ1 σ1σ1 σ1 目前中国地应力方向 以东经100~105o 为界分东西两区。
强度上:西强东弱(西高东低) 方向上:西: NNE-SSW 为主,东:近E-W 。
山东的主要地质构造特征及工程地质问题

山东的主要地质构造特征及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学是研究建筑工程与地质构造关系的学科。
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如何?本省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一、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工程地质分区(一)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1山东处在欧亚板块的东部活动大陆边缘受太平洋板块向北西西扩张及印度洋~澳大利亚板块向北运移的影响,山东目前(0.7Ma以来)地应力:最大主应力σ1的轴向方位为70~80о、大小是51.5Mpa; 最小主应力σ3的轴向方位为340~350º、大小是33..9 Mpa;σ1与σ3差应力值为17.6 Mpa。
2.基岩区的地层褶皱不发育,地层多呈单斜构造;发育NNE、 NW、 EW走向的主要断裂构造,其中的NNE向和NW断裂为活动断裂主要NNE向活动断裂:(1)沂沭断裂带,由四条大断层组成“两堑一垒”的构造格局;(2)聊考断裂带。
主要N W向活动断裂:(1)威海~烟台~渤海~天津断裂带;(2)诸城~益都(青州)~惠民断裂带;(3)骆马湖~微山湖断裂带。
证据:近代地震活动记录;第四纪岩土层被断裂错开、逆掩。
(二) 山东的工程地质分区据基岩地层的出露情况、地貌特征和地壳稳定性分3个分区:1.鲁中南中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其范围是:济南~淄博~潍坊以南、东平湖~南四湖一线东北、昌邑-大店大断层(沂沭断裂带最东侧的大断层)以西及济南~东阿~东平一线以东地区。
是其北、南和西由平原环绕的以中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区。
该区的地质作用、工程地质与地貌特征:基岩地层出露广,主要出露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的石灰岩、白云岩;前寒武纪的花岗质变质侵入岩和片岩、片麻岩等变质岩;地壳上升,剥蚀、切割作用强烈,泰山、沂山、蒙山、俎徕山、鲁山等千米高程以上的中山主要分布在本区。
(1)西~西北部地壳稳定,地震烈度6度(指基本烈度,下同),包括济南、泰安、淄博西部、莱芜等地。
(2)东部~东南部地壳较不稳定至不稳定,地震烈度7~8度,包括淄博东部、潍坊、临沂、枣庄等地。
德州的地震地质与工程地质

德州的地震地质与工程地质地震地质德州位于华北地震区,邢台至河间地震带的东部边缘。
区内活动性断裂发育,且新生代以来活动频繁,使地应力易于集中,能量易于积累。
这是造成本市地壳不稳定和屡次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口本市地震属构造地震,震中分布规律、发震频率和地震强度,均受地质构造的控制。
聊考断裂和沧东断裂是本市发生地震的主要构造条件。
本市处于惠民至临清裂陷带上,中新生代以来,以强烈张断为主,是地壳活动带。
自1815~1875年以来,形成沿惠民至临清裂陷带的边缘地震围控区,长轴方向达430公里。
依据《山东省地震烈度区划图》,德州市位于6~7度烈度区内,为本市抗震防灾规划和工程抗震设防的主要依据。
工程地质土体类型是反映本地工程地质条件的重要因素。
全市第四纪所形成的地层为230米,对工程地质有直接意义的上部地层为全新统土层,厚度18~21米。
一、土体类型及土体结构类型德州市地下1 2米深度以内,为第四系全新统地层,主要岩性为粘土、亚粘土、轻亚牯土、粉土及粉细砂和细砂。
根据不同岩性的工程地质性质,划分为3种土体类型、4种土体结构组合类型。
土体类型粘性土:包括粘土和亚粘土。
砂性土:包括轻亚粘土、粉土及各种砂类。
人工填土:包括素填土和杂填土。
土体结构组舍娄型根据不同土体类型在10米深度内所占比例,分为粘性土结构类型:粘性土厚度占总厚度的70“以上f砂性土结构类型:砂性土厚度占总厚度的70%以上l粘性土、砂性土组合类型:粘性土和砂性土的厚度均不超过总厚度的70%}粘性土、砂性土、人工填土组合类型:除具有粘性土和砂性土以外,还有0. 50米以上的人工填土。
一、土体结构分布粘性土结构类型全市分布较少,仅见于钟辛庄、北园林场、艾家坊、小杨庄、陈段庄等局部地段。
砂性土结构娄型主要分布于祝辛庄、后小屯、王家院至索庄一带l黄河涯乡丈部分地区和丰乐屯、曹村至胡庄等局部地段。
粘性土、砂性土组合结构类型分布于郊区各乡。
粘性土、砂性土、人工填土组合结构类型分布于运河以东,岔河以西,北营以南,七里铺以北区域。
工程地质学试题与答案【工程地质学教学教案】

工程地质学试题与答案【工程地质学教学教案】第一章:地质基础1.1 地质年代【问题】请简述地质年代的划分及其主要特征。
【答案】地质年代分为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
古生代特征为无脊椎动物繁盛,陆地上无高等植物;中生代特征为爬行动物繁盛,哺乳动物开始出现;新生代特征为哺乳动物和鸟类繁盛,陆地上出现高等植物。
1.2 地质构造【问题】请简要介绍地质构造的分类及其特征。
【答案】地质构造分为褶皱和断层。
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特征为岩层弯曲但不断裂;断层特征为岩层断裂并发生位移。
第二章:工程地质条件评价2.1 工程地质调查【问题】请简述工程地质调查的主要内容。
【答案】工程地质调查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水文地质等方面的调查。
2.2 工程地质评价【问题】请简要介绍工程地质评价的主要方法。
【答案】工程地质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包括基于经验、专家系统和逻辑树等方法;定量评价包括数值模拟、概率分析和风险评估等方法。
第三章:岩土工程特性3.1 岩土体的组成与结构【问题】请简要阐述岩土体的组成及其结构特征。
【答案】岩土体由岩石、土颗粒和水分组成。
其结构特征包括层状、碎块状、散体状等。
3.2 岩土体的工程性质【问题】请简述岩土体的工程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岩土体的工程性质包括强度、压缩性、渗透性等。
影响因素有岩土体的成分、结构、应力历史等。
第四章:工程地质勘察方法4.1 地面勘察【问题】请简要介绍地面勘察的主要方法。
【答案】地面勘察方法包括地质调查、钻探、挖探、地球物理勘探等。
4.2 地下勘察【问题】请简要阐述地下勘察的主要方法及其适用条件。
【答案】地下勘察方法包括钻探、洞探、地球物理勘探等。
适用条件取决于地质条件、工程需求和勘察深度等。
第五章:工程地质测试与监测5.1 岩土体试验【问题】请简述岩土体试验的主要内容。
【答案】岩土体试验主要包括物理性质试验、力学性质试验、渗透性试验等。
5.2 工程地质监测【问题】请简要介绍工程地质监测的主要方法及其作用。
山东区域工程地质

• 泰山美景
济南简介
• 济南市,简称“济”,因境内泉水众多, 被称为“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
• 该区的地质作用、工程地质与地貌特征: 基岩地层出露广,主要出露古生代寒武 纪~奥陶纪的石灰岩、白云岩;前寒武纪 的花岗质变质侵入岩和片岩、片麻岩等变 质岩;地壳上升,剥蚀、切割作用强烈, 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大,常发育“崩滑流” (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简称)等不良工 程地质现象”,地震烈度6度
露外,其余均被第四系松散
层所覆盖。以聊考断裂为界,
西部属华北平原地层分区,
东部属鲁西地层分区
• 该区的工程地质与地貌特征:新生代第四 纪松散沉积层分布广泛、厚度大;其成因 为冲积、湖积、海积及沼泽沉积,但以冲 积为主;主要沉积物为粉砂、粉砂质粘土、 粉土、淤泥质软土和盐渍土等。菏泽地壳 较不稳定,地震烈度为7~8度。
• 受季风和地形的影响,年降水量各地域分 布不均匀,东部、南部降水量多于西北部, 山区多于平原。鲁中南、鲁东沿海多年平 均降水量650~900mm,而鲁西北 平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0~600m m。年内降水量集中于7—9月份,约占 全年降水量的70%。
六、 水文地质条件
• 山东省分属于黄、淮、海三大流域,水系比较 发育,境内主要河流除黄河横贯东西、大运河 纵穿南北外,其余中小河流密布山东省。河湖 交错,水网密布,干流长5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 100多条。
四、地质构造: 山东的地质构造多种多样。 鲁东没有沉
积岩覆盖,只有老的结晶岩基底,属单 层结构型;鲁西则在古老结晶岩基底之 上,还有较新的沉积岩层履盖,属双层 结构。山东的地质构造主要有褶皱构造 与断裂构造。在构造分区上分为鲁东、
沂沭断裂带和鲁西三个构造区。
山东省地质勘查预算标准(鲁财建[2009]77号文)
![山东省地质勘查预算标准(鲁财建[2009]77号文)](https://img.taocdn.com/s3/m/39503ff8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7b.png)
⼭东省地质勘查预算标准(鲁财建[2009]77号⽂)⼭东省财政厅、⼭东省国⼟资源厅关于印发《⼭东省地质勘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鲁财建【2009】77号说明⼀、为加强⼭东省地质勘查专项资⾦管理,提⾼资⾦使⽤效益,保证地质勘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有关标准,结合我省地质勘查实际情况,省财政厅与省国⼟资源厅共同组织编制了《⼭东省地质勘查预算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本标准适⽤于⼭东省各级财政出资安排的地质勘查项⽬的预算编制、审查及管理,不适⽤于商业性地质勘查业务。
承担国家财政出资安排的地质勘查项⽬,按国家有关标准执⾏。
三、本标准是根据地质勘查⼯作特点和项⽬预算管理的要求,运⽤地质勘查实际价格资料研究制定。
⼯程⼿段预算标准中不含利润、税⾦等。
四、以下费⽤未计⼊本标准之中1.青苗赔偿、障碍拆除、⼯地临时⽣产、⽣活设施;2.修通⾄施⼯现场的道路,接通电源、⽔源,平整场地;3.测量标志材料费(包括⽯桩、⽊桩、铁桩等),钻探⽤套管,成井管材;以上费⽤,各项⽬承担单位可根据实际需要,单独列⼊项⽬预算中。
五、本标准由⼯作⼿段预算标准、综合研究与科研项⽬预算标准⼆部分组成。
六、⼯作⼿段预算标准包括:地形测绘、地质测量、遥感地质、物化探、钻探、⼭地⼯程(坑探、浅井、槽探)、岩矿试验、其他地质⼯作等。
七、综合研究与科研项⽬预算标准包括:⼈员费、专⽤仪器设备费、劳动保护费、外协费等。
⼋、本标准是以全省基础⽔平为主要依据制定。
九、本标准中未包括的⼯作⼿段内容,可参考使⽤相关⾏业的预算标准。
没有可参考使⽤的⾏业标准时,根据实际情况和有关资料⾃⾏测算确定,使⽤时应说明并附测算依据。
⼗、本标准将根据社会经济、地质勘查⼯作的发展和新技术、新⽅法、新⼯艺的应⽤以及其他有关情况及时修订。
⼗⼀、本标准由省财政厅与省国⼟资源厅负责解释。
⼗⼆、《⼭东省地质勘查费⽤定额标准(试⾏)》(鲁国⼟资发(2003)212号)同时废⽌。
1⽬录第⼀章地形测绘 (1)第⼀节地形测量 (1)第⼆节制图 (2)第⼆章地质测量 (6)第⼀节区域地质调查 (6)第⼆节专项地质测量 (6)第三节区域⽔⽂地质、⽣态环境地质调查 (7)第四节专项⽔⽂地质、⽣态环境地质测量 (8)第五节区域⼯程地质、环境地质、区域地质灾害调查 (9)第六节专项⼯程地质、环境地质、地质灾害测量 (10)第三章遥感地质 (11)第⼀节航空遥感彩⾊摄影 (11)第⼆节遥感地质解译 (11)第三节遥感解译野外验证 (12)第四章物化探 (13)第⼀节地形等级划分 (13)第⼆节物探 (14)第三节化探 (21)第四节物化探测⽹与剖⾯布设 (24)第五节航空物探 (25)第五章钻探 (27)第⼀节矿产地质钻探 (27)第⼆节⽔⽂地质钻探 (29)第三节地热钻探 (31)第四节⼯程地质钻探 (31)第五节原位测试 (32)第六章⼭地⼯程 (36)第⼀节坑探 (36)第⼆节浅井 (37)第三节槽探 (38)第七章岩矿试验 (39)第⼀节岩矿分析 (39)第⼆节化探分析 (42)第三节⼟壤分析 (44)第四节⽔质分析 (45)第五节⾮⾦属矿物性测试 (47)第六节煤质分析 (49)第七节岩矿鉴定与试验 (51)第⼋节选冶试验 (54)第⼋章其他地质⼯作 (55)第九章地质调查综合研究与科学研究 (56)附表1 地质勘查项⽬预算表(地质勘查类) (56)附表2 地质勘查项⽬预算表(科研综合类) (57)附表3 地质勘查项⽬设计预算⼯作⼿段⽬录 (58)附表4 地质勘查项⽬设计预算费⽤项⽬⽬录 (63)1第⼀章地形测绘第⼀节地形测量⼀、控制测量(⼀)⼯作内容踏勘,选点,埋⽯,造标,量距,观测,计算,资料整理等全部⼯作。
济南市典型地貌单元地层特征简述

表1各地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
黏性土:灰褐、黄褐色,含氧化物、贝壳碎片、小姜石等,干强度和韧性中等~高,浅层软塑~可塑,深层硬塑~坚硬,遇水不易崩解。
淤泥质土:灰黑、灰褐色,含大量有机质,呈流塑状态,孔隙比大,含水量高,加载后易流动,稳定性差,具硫化氢臭味。
3.2山前冲洪积地层主要特征
细砂~中砂:灰褐、黄褐色,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及云母为主,夹杂小砾石,分选级配不稳定,浅层稍密~中密,深层中密~密实,地下水位以下呈饱和状态,无黏聚力。
粉土:灰褐、黄褐色,含氧化铁及云母碎片,黏粒含量较高,有摇振反应,干强度和韧性低,浅层稍密~中密,深层中密~密实,地下水位以下呈饱和状态,有一定黏聚力。
黏性土:黄褐、棕红色,含氧化物及铁锰结构、砂粒及小姜石等,干强度和韧性中等~高,浅层可塑~硬塑,深层硬塑~坚硬,遇水不易崩解。
黄土状土:棕黄、黄褐色,岩性以粉土、粉质黏土为主,含粉砂质、姜石及钙质菌丝。
发育有构造孔、虫孔等,孔隙度大,具直立性,山前老黄土垂直节理发育明显。
一般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等级为I级(轻微)。
4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济南市各工程地质条件下的粉土、粉质黏土、黏土等地层工程力
本文对济南市的典型地貌单元及地层特征做。
只有这样。
利用现有信息成果为学生提供更优质。
山东省工程地质及青岛市标准地层概况

鲁西南平原区 第四纪松散 沉积层
鲁中南低山丘陵区 石灰岩、白云岩
中生代花岗岩系列
鲁 东 低 山 丘 陵 区
青 岛 中 生 代 花 岗 岩
分布位置
胶南
分布类型
郭家岭花岗岩 玲珑花岗岩 郭家岭、艾山
玲珑、滦家河、磁山、 昆嵛山、鹊山、文登
中生代花岗岩系列
2
青岛地质概况
2.1 地形地貌 2.2 标准地层
山东省工程地质及青岛市标准地层概况
Technology
科技
Professional
专业 安全
Safety
汇报内容
1 2
山东省地质概况
1.2 工程地质分区
1.1 地质构造特征
青岛地质概况
2.1 地形地貌 2.2 标准地层
1
山东省地质概况
1.1 地质构造特征 1.2 工程地质分区
1.1 地质构造特征
胶州湾
② ②
④ ⑥
⑩
⑧
(Q4pl+al)—③粉质粘土
第3层
(Q4pl+al)—③粉质粘土
白沙河
分布位置: 河流两岸 沧口区洪冲积平原顶部
李村河
海泊河
(Q4pl+al)—③粉质粘土
地貌位置:当代河流的河漫滩 岩性特征: 以粉土、粉质粘土为 主,有时夹粉细砂透 镜体。 稍湿~湿; 稍密~中密; 可塑; 含多量砂粒; 具水平层理。
① ⑦
河漫滩
① ⑦
③ ⑨ ⑩
⑤
③
⑨
②
⑪
(Q4mh)— ④ 淤泥质中粗砂
第4层
(Q4mh)— ④ 淤泥质中粗砂
分布位置: 河流入海口
第4层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的主要地质构造特征及工程地质问题工程地质学是研究建筑工程与地质构造关系的学科。
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如何本省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哪些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一、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及工程地质分区(一)山东的地质构造特征1山东处在欧亚板块的东部活动大陆边缘受太平洋板块向北西西扩张及印度洋~澳大利亚板块向北运移的影响,山东目前(以来)地应力:最大主应力σ1的轴向方位为70~80о、大小是; 最小主应力σ3的轴向方位为340~350º、大小是33..9 Mpa;σ1与σ3差应力值为 Mpa。
2.基岩区的地层褶皱不发育,地层多呈单斜构造;发育NNE、 NW、EW走向的主要断裂构造,其中的NNE向和NW断裂为活动断裂主要NNE向活动断裂:(1)沂沭断裂带,由四条大断层组成“两堑一垒”的构造格局;(2)聊考断裂带。
主要NW向活动断裂:(1)威海~烟台~渤海~天津断裂带;(2)诸城~益都(青州)~惠民断裂带;(3)骆马湖~微山湖断裂带。
证据:近代地震活动记录;第四纪岩土层被断裂错开、逆掩。
(二) 山东的工程地质分区据基岩地层的出露情况、地貌特征和地壳稳定性分3个分区: σ1 σ1σ1 σ1 目前中国地应力方向 以东经100~105o 为界分东西两区。
强度上:西强东弱(西高东低) 方向上:西: NNE-SSW 为主,东:近E-W 。
1.鲁中南中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其范围是:济南~淄博~潍坊以南、东平湖~南四湖一线东北、昌邑-大店大断层(沂沭断裂带最东侧的大断层)以西及济南~东阿~东平一线以鲁东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鲁西北平原工程地质区鲁中南中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 鲁西北平原工程地质区 昌邑~大店断层东地区。
是其北、南和西由平原环绕的以中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区。
该区的地质作用、工程地质与地貌特征:基岩地层出露广,主要出露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的石灰岩、白云岩;前寒武纪的花岗质变质侵入岩和片岩、片麻岩等变质岩;地壳上升,剥蚀、切割作用强烈,泰山、沂山、蒙山、俎徕山、鲁山、俎莱山等千米高程以上的中山主要分布在本区。
地形地貌起伏变化大,常发育“崩滑流”(崩塌、滑坡、泥石流的简称)等不良工程地质现象”,东部~东南部是抗震、防震重点地区,该区周边发育厚度不等的黄土状地基土(湿陷等级为I 级(轻微)),临沂地区沂沭河两岸附近发育膨胀土。
(第三纪65Ma以来处于构造上升状态中山体构成骨架,四周为低山丘陵组成。
切割深度300~400以上,谷坡陡峻。
由石灰岩地层层组成的500m左右的低山:黑山、九顶山、万灵山、冶山、嵩山、大寨山等,水系稀、缺水,发育岩溶。
剥蚀堆积山间平原有新泰、蒙阴、淄川、大汶口、临朐盆地。
堆积山间平原有莱芜、肥城、平邑、费县、沂水、沂南、莒县、临沂等,海拔小于200米)。
(1)西~西北部地壳稳定,地震烈度6度(指基本烈度,下同),包括济南、泰安、淄博西部、莱芜等地。
(2)东部~东南部地壳较不稳定至不稳定,地震烈度7~8度,包括淄博东部、潍坊、临沂、枣庄等地。
2.鲁西、北黄泛平原工程地质区范围:指鲁北、鲁西北和鲁西南平原地区该区的工程地质与地貌特征:新生代第四纪松散沉积层分布广泛、厚度大;其成因为冲积、湖积、海积及沼泽沉积,但以冲积为主;主要沉积物为粉砂、粉砂质粘土、粉土、淤泥质软土和盐渍土等。
绝大多数市县地壳较稳定,为6度烈度区,但鲁西南菏泽~聊城部分市县及东营东部地壳较不稳定,地震烈度为7~8度。
鲁西北平原工程地质区鲁西北平原工程地质区3.鲁东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范围:指昌邑-大店大断层(沂沭断裂带最东侧的大断层)以东地区,包括烟台、青岛、日照等地,其北部和南部为隆起的低山丘陵,中部为莱阳盆地 。
该区的工程地质与地貌特征:缺失古生代石灰岩、白云岩及页岩地层,中生代花岗岩侵入岩体十分发育;其次发育前寒武纪古老的变质岩(片岩、片麻岩、变粒岩、大理岩等),莱阳盆地一带发育白垩纪火山岩及火山沉积岩。
在盆地、河谷、及坡麓分布第四纪松散堆积层。
除莱阳盆地坳馅下降外;其余地区地壳上升。
地壳稳定性:本区北缘的威海、烟台、蓬莱及渤海东岸龙口的地壳较不稳定;南缘的临沭县附近地壳较不稳定;地震烈度为7~8度。
其余市县地壳较稳定,为6度烈度区。
鲁中南中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 鲁东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L 盆地二山东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一)特殊土地基问题1淤泥类软土地基问题:主要分布于鲁西、北黄泛平原工程地质区及鲁东滨海河口及低平海岸带。
厚度1~10米。
埋深为2~30米。
呈软塑~流塑态。
处理措施:换土垫层、桩基、沉井、筏基及箱基等。
2黄土状土地基问题:分布于胶济铁路线附近的山前地带。
厚度2-10米。
处理措施:换土垫层、强夯法、重夯法、挤密法、预浸法、桩基及化学加固。
3膨胀土地基问题:分布于临沂、蓬莱等地的一级~二级阶地中。
成分以蒙脱石、伊利石为主。
地基处理措施:换土垫层、石灰浆灌注、桩基等。
工程措施:合理设置沉降缝和散水面、室内地面的制作需配筋。
结构措施:设计圈梁和构造柱,弱膨胀土地基宜采用柱下条基。
(二)工程防震问题:山东属多地震省份,沂沭地震带、聊考地震带及威海~烟台~渤海~天津地震带影响区应加强工程防震工作。
2200多年以来山东省共发生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及强烈地震达47次之多。
有关记录:1.我国历史上有关地震的记载,最早见于《今本竹书纪年》,其中一处提到夏‘帝发’‘七年陟泰山震’,陟(音治)作登临解,就是说:夏朝有一个名叫‘发’的帝王,在他即位的第七年(约公元前1831年)登临山东泰山时,正好泰山发生了地震。
”此后,“泰山地震”便时常出现在地震专业著述之中.2.公元前70年日诸城-昌乐间的7级强烈地震,年.日荷泽发生7级地震。
4公元1668年7月25日晚 (清康熙7年农历6月17日戌时),山东省南部的郯城县发生了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度、东经度,震中烈度达12度。
地震波及鲁、苏、皖、浙、闽、赣、鄂、豫、冀、晋、陕、辽等十余省(410多个县)和朝鲜半岛。
山东郯城、临沂和莒县(临沭县和莒南县当时亦属此三县辖区)受灾最为严重,造成约5万余人死亡,破坏面积涉及方圆近千公里。
此次地震,历史上称为“郯城大地震”,“郯城-临沂大地震”或“郯城-莒县大地震”,也是中国历史记录的最大的地震。
莱州湾发生级地震。
渤海发生级地震。
荷泽发生级地震….措施:严格执行抗震设计规范;加强地震区划,选择有利的建筑场址;避让活断层;适当加大基础的埋深;选择较好的基础——筏基、箱基、箱桩;施加圈梁及构造柱,以提高工程整体性。
(三)砂土地基液化问题黄泛平原区和威海、烟台及东营等沿海地区,地下水位的埋深浅,许多地带仅有1~2米,水饱和的粉砂、粉土易受地震作用而发生液化。
主要措施:挖除液化砂土并换层、碎石桩挤密、强夯、桩基、深基础等。
(四)崩塌、滑坡、泥石流(简称“崩滑流”)问题多分布发育在鲁中南中低山丘陵和鲁东低山丘陵工程地质区。
三者均是斜坡或陡坡上的岩土的稳定性受到地震、雷击、暴雨等的激发破坏而发生的地质灾害,它们的共同诱因均是重力失稳,其发育在时空上和成因上具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它们是一个灾害系列,统称为“崩滑流”。
1668年临沂地区郯城发生级地震诱发蒙阴县坡里镇小李村和上旺村发生山崩,山崩碎石土达364×104米3,并沿山坡滑动而形成了滑坡,湮没了大半个村庄。
1963年6月13日俎徕山的太平顶发生500×104的山崩,2小时的暴雨使大量碎石泥土滑入沟谷,在山洪作用下形成了泥石流,冲毁土地5000亩、民房820间。
济南南部山区现有不稳定崩滑体22处,滑坡27处。
发育条件:中寒武统张夏组厚层鲕粒石灰岩呈“崮”及陡壁状地貌;石灰岩的纵张裂隙十分发育;雨天降水从石灰岩的裂隙渗至下伏的页岩层的顶面,页岩遇渗水后其承载力下降;受到雷击或地震诱发,导致石灰岩重力失稳,形成崩塌,大量崩塌物顺坡面滑动继而形成滑坡;若石灰岩和页岩一起失稳,可直接形成滑坡。
94年济南市历城区西营镇积米峪村和96年长清县张夏镇梨枣峪村滑坡均属此类。
防治措施:加强监测;大型“崩滑流”隐患区难治理时可避让;对小型崩滑流隐患,综合防渗排水,可清除或采取支挡、削坡减重、锚固,加固边坡;砌挡土墙及水泥浆喷涂加固路堑斜坡。
(五)岩溶塌陷问题生成条件:地下石灰岩溶发育;上部盖有松散岩土;人工开采地下水等原因导致地下水位在岩溶带与松散土接触处上下波动。
主要分布在泰安南部、枣庄、莱芜、济宁等地。
仅94年发生500余处,4000余间房屋被毁,150余户搬迁;泰安铁路三角区岩溶塌陷曾严重影响列车安全运行,损失1200万元。
防治对策:“查”(查清隐患区);“调”(调节稳定地下水位);“填”(用粘土等填实现有塌陷坑);“堵”(钻孔注水泥等堵塞)。
(六)矿区采空塌陷、冒顶问题目前全省采空塌陷面积达800余公顷,主要分布于济宁、滕县、肥城、淄博和济南东部。
措施:“严”(严格操作规程);“改”(改进采矿工艺,推进充填采矿法);“支”(加强坑道支护);“避”(地面工程建筑避让采空区)。
(七)地裂缝问题两种建筑场址常发育地裂缝:活断层附近(如五莲县城西北3个镇100平方公里面积内发育北东向地裂缝);矿区附近(如济南长马屯铁矿附近的张马屯村、郭家庄、大水坡、徐家庄一带)。
防治措施:重要工程避让活断层带及采空区;采用强度高、整体性好的基础;拆除严重破坏的建筑物;治理采矿塌陷,采用无放炮和充填采矿法。
(八)海水入侵问题70年代主要分布在昌邑北部、寿光、莱州、垦利等地的滨海地带。
目前已扩展到整个莱州湾岸及青岛、烟台地区的河口地带,面积达到1000平方公里左右。
危害:危及人民生活及工农业承载力降低(据研究,海水入浸后可下降40%左用水;腐蚀建筑基础;使地基土的侧限压缩模量、右)。
入侵原因:过量开采地下水,淡水的地下水下降,改变了地下水的天然流场,形成了反向径流。
防治措施:节约用水(如灌溉改漫灌为滴管、喷管;降低万元产值耗水量);在地下淡水下降形成漏斗区修建渗井、渗渠,在汛期加强地表水的补给以抬高地下淡水位;在适宜地段修建防海水渗侵帷幕,加固、补建防潮闸,蓄淡阻咸;对在建工程基础采用高抗盐腐蚀的水泥,采用、乳化沥青等材料对基础加强防水、防渗、防腐处理。
(九)水库坝基稳定问题50~70年代修建的许多水库的库底存有断层,其走向与大坝垂直或斜交,为重要不稳定因素,如峡山水库(峡山水库是山东省第一大水库,坐落于在潍坊市潍河中游的昌邑、高密、诸城、安丘四县市交界处,水库总库容亿立方米,兴利库容亿立方米。
库区涉及范围大,包括县市4个、乡镇11个、移民村97个。
水库始建于1958年11月,1960年9月建成蓄水。
是一座集防洪、灌溉、发电、水产养殖、城市及工业供水等综合利用于一体的大型水利工程,水库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53万亩)、狼猫山水库、崮山水库的库底存有断层等,其中的狼猫水库在91年8月出现过与断层有关的险情,应采用砼防渗墙、断层破碎带帷幕灌浆等加固、堵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