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四川平武白马藏族服饰

合集下载

太阳、月亮、星星及鱼——白马藏族人服饰中的符号语言特征探析

太阳、月亮、星星及鱼——白马藏族人服饰中的符号语言特征探析

" 白 马氐 者, 武帝 元鼎 六年 土地险阻, 有麻 氐人 勇戆抵 昌, 贪
图 � 白马男子日常服饰
居于河池, 一名仇池, 方百顷, 四面斗
绝 " 从这 些记 载可 以 看出 , 白 马人 居 住在 高寒 山
收稿日期 � 2 0 1 0 -0 - 1
白 马人 的服 饰按 照用 途分为 日常 服饰 和节 日服
号 之一 . 由 于其 具有 本民 族约 定俗 成的文 化象 征意 义 和经 验性 , 直 观传 递性 的承 传方 式, 因而 更加不 容 易消 亡.
三 � 白马藏族人服饰中的太阳 � 月亮 � 星星符号
白 马服 饰中 , 最 显著 , 最 耀眼 的是 日, 月, 星
的 变 形图 案 , 特 别 是女 性 的 服 饰, 在 胸 襟, 袖 子 , 在 白马 语 中 鸡 称 为 协 谐音 白 马 人 , " " ( ) . 后 背 均饰 有 相关 图 案, 如 图 所 示 . 白马 人 最 为隆 � 重 的 "池哥 昼" 面具 舞, 其面 具的额头 即为日 , 月 , 星 浮雕 装饰 图案 . "喜上 眉
� 老 的氐 羌文 化风 格
二 � 白 马藏族人的沙嘎帽与白鸡崇拜
沙 嘎帽 是最 具典 型特 征的 白马服 饰 ,白 马人无 论 男女 都头 戴羊 毛制 作的 白色 毡帽 ,毡 帽上插 着一 到 三根 白鸡 毛, 显得 很别 致, 如图 所示 � �
图 � 白马男子节日服饰
图 � 白马妇女节日盛装
白马 人服 饰的 特点 与藏 族有 明显 的区别 , 而与 古氐 羌民 族十 分相 近 缘腰 作密 摺, 长止 过膝 牛皮 为带 ,嵌 小铜 花为 饰 底 衣长 至足 " 据 龙安 府志 载 " 番民 以 服 色, 男 多穿 红 毯衣 , 衣领 暨 下 脚 边俱 用 青 花布 , 帽 用白 羊毛 为毡 作成 鞋以 麻皮 作桶 ,牛 皮作 冬 用毯

浅议平武县白马藏族服饰

浅议平武县白马藏族服饰

浅议平武县白马藏族服饰杨晓慧(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四川成都610000)摘要:一个民族服饰的历史会受到社会文化的熏陶和反映,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会促进同质化,带来新的艺术生命和新的民族文化,推动服饰审美的变迁,促进了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

民族的文化根源是本民族艺术的摇篮,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及地域特质,这些都是经过历史凝练形成的。

白马藏族的传统服饰在历史的洗涤下任然具有鲜活的民族特色和特殊的美学精神。

民族服饰特点直观朴实耐用、在工艺手法上纯粹精湛,从内而外的展现出人文精神和民族艺术的魅力。

关键词:白马藏族;服饰;文化特点中图分类号:TS 9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02(2020)01-0076-02作者简介:杨晓慧(1995—),女,汉族,四川,在读研究生,四川师范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白马藏族主要分布在甘肃陇南和四川平武县,聚居扎寨在高山深处,交通闭塞的高山峡谷流域中。

这种闭塞的地理位置促使白马族人保持了鲜明独特而稳定的民族生命力特征。

在解放前我国很多学者通对白马一族的历史、语言、文化、习俗、等各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出现很多争议,于是产生了氐人说、藏族说、羌族说等各种不一的说法。

解放后,把白马族归纳于藏族的一个分支,于是有了白马藏族的名称。

但是白马藏族本民族的人觉得他们不属于藏族,而是一个独立的民族。

在绵阳平武县的白马寨里,白马人居住的地理位置和汉族羌族少量回族一起依山而扎寨,这样的生活环境出现了民族的融合与交流,打破了各种民族界限,实现了民族的融通。

然而在这种多元的环境中产生了民族的丰富性,多样性。

其中服饰作为把本民族标志的体现,不仅反印出历史文化和思想内涵,也展现出独特的美。

白马藏族的服饰不同与羌族藏族回族,民族文化的融合性没有使白马藏族改变太多反而继续保持着本民族的传统特征,尤其是白马藏族的服饰保持着稳定的独特性。

从宗教信仰方面来说白马藏族没有像藏族一样去信仰佛教,而他们崇拜的对象是大自然,他们信奉白马老爷,白马老爷是他们的山神和守护神、还有信奉火神,每逢过年,白马人都要浓重祭拜山神。

浅析平武白马藏族村寨的民俗旅游

浅析平武白马藏族村寨的民俗旅游

浅析平武白马藏族村寨的民俗旅游作者:马伊斌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3年第01期摘要:民俗文化旅游是当今旅游市场的朝阳项目,民族村寨则是民俗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以白马藏族为背景,分析了四川平武白马藏族村寨的旅游发展,对其在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予了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关键词:平武;白马藏族村寨;民俗旅游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自己精神世界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了。

旅游作为当今大众的主要休闲方式,大众的消费需求和消费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

单纯的休闲观光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游客需求,游客更感兴趣的是对异质文化的猎奇。

游客的消费也就趋向审美和文化,游客对于文化含量高的旅游产品需求增加,带动了文化旅游市场的蓬勃发展。

作为文化旅游子类之一的民族旅游,是增长最快的旅游项目。

少数民族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文化,迎合了游客求知、求新、求异、求同的心理。

白马藏族村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古以来都是氐羌系少数民族聚居区。

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为白马藏族村寨的民族旅游蓬勃发展注入了催化剂。

被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旅游热浪席卷后,原本平静的少数民族地区不免产生涟漪。

民族旅游给少数民族带来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

简单来说,少数民族地区为了满足民族旅游的要求,加强软件、硬件设施建设,随着民族旅游的发展带动当地经济收入增加。

产生投资-获益的效益循环。

但是,民族地区在产生利益的光环背后,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如旅游与族群认同等问题。

一. 白马藏族介绍(一)族源探析白马藏人,亦称白马人、白马氏,属于藏族的一个分支。

主要居住在四川和甘肃两省,其中四川的平武、九寨沟和甘肃陇南的文县等地是白马藏人聚居的地方。

“白马”是藏语词汇,其汉语意思是“藏族的兵”。

关于白马藏族的族源,白马人信服的说法是,自己是唐朝吐蕃守边军队的后裔。

公元6世纪,唐朝军队与东征的吐蕃王朝激战与今天的九寨沟一带,结果唐朝军队战败。

获胜的吐蕃军队便留守此地,一直到吐蕃王朝的东征结束,这只留守九寨沟的吐蕃军队也没有收到班师回朝的命令,于是这只军队便定居在这里,靠农耕和狩猎生活,并且给子起名“白马”,为了铭记自己藏族士兵的身份。

描写白马藏族服饰的作文

描写白马藏族服饰的作文

描写白马藏族服饰的作文
在雪山脚下的村子里,白马藏族人的衣服可真漂亮啊!那些长袍,五颜六色的,就像是彩虹掉进了他们的衣橱。

阳光下,这些衣
服闪闪发光,看着就让人心情愉快。

腰带上的宝石和银饰,简直就是闪瞎眼了!看起来就挺值钱的,但更重要的是,它们真的很好看。

腰带上还有图案呢,有像大山上
飞的老鹰,还有草原上跑得飞快的马,每一个都做得超级精致。

他们的帽子也超有特色,大大的帽檐,高高的帽顶,看着就像
头顶了一片天空似的。

帽子上还绣着各种花、鸟、鱼、虫,五颜六
色的,简直就像个小型的动物园。

戴上这帽子,感觉整个人都要飞
起来了!
白马藏族的衣服上,还有很多褶皱和流苏,看起来很有艺术感。

那些长裙,风一吹就飘啊飘的,好像在讲故事一样。

耳环也是银色的,闪闪发光,看着就让人想到那些甜蜜的爱情故事。

这些衣服真
的不只是衣服,更像是艺术品,藏着白马藏族人的梦想和故事。

导游民族风情:白马藏族风倩

导游民族风情:白马藏族风倩

平武县西北部的⽩马、⽊座、⽊⽪、黄⽺关4个藏族乡镜,聚居着⼀⽀古⽼的民族,通称⽩马藏族(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是氐族,系古代⽩马⽒的后裔)。

他们的服饰⼗分独特。

不论男⼥,头上都戴⼀顶盘形、圆顶、荷叶边由⽺⽑压模后制成的⽩⾊毡帽,并在帽顶侧⾯插上⼀只或⼏只⽩⾊雄鸡的尾⽻作饰物。

过去男⼥均辫发,妇⼥将发辫成许多⼩辫再总成⼀⼤辫拖在脑后并饰以海螺等物。

不论男⼥都穿着中间开缝的⽩⾊⿇布长袍和⽩⾊⿇布长裤,脚蹬⽪靴,腰缠腰带。

妇⼥喜欢在胸前挂鱼⾻牌抹胸,腰间缠古铜钱币为饰。

⽩马藏族没有⽂字,也不识藏⽂,其语⾔与藏语相近但却不相同,是⼀种独特的语⾔。

⽩马藏族不信佛教⽽信奉⾃然神,其中最崇信的是称为“叶西纳蒙”(意即“⽩马⽼爷”)的⼀座神⼭,最重要的宗教活动是每年农历正⽉初⼀到⼗五⽇的跳“曹盖”。

⽩马藏族住房为“杉板房”,依⼭⽽建,屋顶呈“⼈”字形,上盖青⽡,记房屋均为三层,下层圈养⽜、⽺、猪、鸡等禽畜,中层住⼈,上层堆放粮⾷和作祭祀场所。

⽩马藏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声调、舞姿均有突出的民族特⾊。

穿在身上的信仰——藏族服饰文化探究

穿在身上的信仰——藏族服饰文化探究

穿在身上的信仰——藏族服饰文化探究摘要:藏族服饰,藏语统称为“曲巴”,于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丰富多彩的藏族服饰从历史中走来,体现着藏族同胞的智慧、创造力、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此外服饰中与许多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对其进行分析,可以窥探藏族历史,探究藏族文化。

关键词:藏族;服饰文化;神话传说西藏的传统文化就像一条五彩的河流,随便取一段都有斑斓的美。

独特的高原环境造就了藏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和风俗,也孕育出了个性鲜明的藏民族服饰文化。

一、藏民族服饰的特点藏族服饰的最基本特征是肥腰、长袖、大襟、右衽、长裙、长靴、编发,再佩以金银珠玉饰品等。

受高原环境和特殊民俗文化影响,藏民族服装具有非常强的民族特征,特别强调保暖性和实用性。

二、藏民族服饰文化源远流长藏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游牧历史,使得民族服装具有很强的游牧民族风格,服装既要应对高海拔地区的极寒天气,防寒取暖,外出放牧或出门远行时,又要方便携带。

因此藏民族服装多以,宽大的长衫、长袖类服装为主,以厚重、宽长、腰带系扎为其基本特征,呈现大襟、宽腰、长袖、超长、无扣的特点。

腰襟大,利于劳动生产;放牧、干活、耕作只需褪下袖子系在腰间,便能很好的适应藏区的天气变化,十分方便。

因此,久而久之,脱一只袖子的装束便成了藏族服装特有的风格。

三、藏装的分类目前已经发现的服饰类型有200多种,居中国少数民族之首。

藏族的衣着服饰多姿多彩,并有地区差异,藏北草原的皮质“藏袍”、拉萨地区的绸布“藏装”,各具西藏特色的藏民族服饰被称为“穿在身上的文化”。

藏族服饰品种多样,可分为长袖高领衬衣、宽腰粗布衬裤、长袖皮袍、布袍、无袖袍、长坎肩、短坎肩、围裙、腰带、靴、帽等,其中藏袍是西藏最常见的衣着。

藏袍是藏族的主要服装款式,其种类很多,有农区、牧区之别。

一般说来,农区藏袍讲究美观漂亮,多以氆氇为袍料,或用呢料、绸缎、棉布等。

牧区藏袍讲求实用温暖,穿皮袍,也用氆氇等料,式样可分长袖皮袍,工布宽肩无袖等。

白马藏族服饰与藏羌主体民族服饰的跨文化比较

白马藏族服饰与藏羌主体民族服饰的跨文化比较

白马藏族服饰与藏羌主体民族服饰的跨文化比较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2013级民族学高标20131010252一、何为白马藏族?白马藏族现今大部居在甘肃省文县铁楼白马藏乡白马峪河流域和四川省平武县、松潘县、九寨沟县境内,人口约一万八千人。

"白马"藏语意思为“藏兵”的意思;史料的“白马”是古地名(今甘肃省文县白马峪河上游),吐蕃王朝时期的藏兵居住的地方。

白马藏族生活在川甘交界地带,与藏族和羌族等民族长期毗邻而居,在民族文化方面也不断进行着交融互补。

目前白马藏族居住的地区历史上曾长期处于吐蕃统治之下,他们与藏族比邻而居,并且解放后在族属认定方面归为藏族,部分学者也认为白马人就是藏族,致使部分白马人也以藏族自居,所以在民俗文化方面有向藏族靠拢的倾向,从而使目前白马藏族的民俗文化具有一定的藏文化特色。

同时学术界的主要观点认为白马藏族是古代氐族后裔,作为氐族后裔,和羌族又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历史上曾“氐羌”并称,而且目前的白马人和羌人在居住环境、宗教信仰、民情风俗等方面也存在诸多相似之处。

但白马藏族的民族文化又有着不同于其他临近民族文化的个性特色,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习和民族文化,作为民族文化主要组成部分的白马藏族的服饰,既体现出独特的民族个性,同时又不乏临近民族服饰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融合。

二、白马藏族服饰与藏羌主体民族服饰的相同点(一)文化内涵在服饰色彩方面,三个民族都有尚白的文化习俗,但都源于不同的民族文化。

白马藏族的尚白习俗与“白雄鸡”崇拜相关;羌族的尚白习俗则源自对“白石”的崇拜;藏族的尚白习俗则与苯教文化有内在联系。

这三个民族的服饰图案当中都包含了自然崇拜的丰富内容。

白马藏族:太阳纹、月亮纹、星星纹以及具象的花卉;羌族:羊、白石、火、日月星辰、花草鱼虫、飞禽走兽;藏族:日、月、云、吉祥八宝、十字纹、花草树木等。

(二)制作面料在服饰的制作面料方面,都体现了皮革、布料、羽毛的有机结合,折射出一定地域民族的经济文化类型及其特征。

平武县文创项目策划

平武县文创项目策划
平武县文创项目策划
——C组
1.白马藏族(文化产品、旅游产品、庆典服务)
平武县辖乡 服饰十分独特,头戴盘形、圆顶、荷叶边由羊毛压模后制成的白色毡帽,帽顶侧面 插一只或几只白色雄鸡的尾羽作饰物,挂鱼骨牌抹胸,腰间缠古铜钱币 最重要的宗教活动是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日的跳“曹盖”;国家级“非遗”保 护名录——白马跳曹盖
白马藏族特色纸杯、请柬设计
白马藏族的服饰上主要用色为红色黑色和白色,白马藏族人认为红色能驱邪降福,黑色 有庄严高贵之意,白色是是圣洁尊贵的符号,白马藏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习惯头戴一顶 白色毡帽,男士毡帽上的尾羽标志着勇敢、刚直;女士毡帽上的尾羽则是纯洁、温柔的 标志 把白马藏族的色彩和图案元素运用在纸杯、和请柬设计上,产品市场主要在白马藏族本 地区域及周边区域,为当地人设计特色文化产品,使当地文化得以传承,让白马藏族群 众相信本民族的文化具有特色。
白马藏族烤街火(火把节)特色首饰、特色装饰品
白马藏族,白马人过年的时间与汉族春节一致,却以浓烈的民族风情迥异于汉族。白马人过年是以寨子为单 位,一起庆祝新年。 腊月二十八这一天,白马人拿着树棒, 跺着地且有节奏的喊着“哦折…”(收集平摊的柴火之意),最后把柴火集中在“格少”(玩耍的地方)。 夜幕降临时点起篝火,小孩则在旁边摔跤嬉戏,寨中其他人陆陆续续出来喝酒并跳起圆圆舞。 可以利用这一风俗,关于“舍折”“哦折”来设计装饰品
白马藏族熊猫舞为原型做玩偶装饰品
熊猫舞 又称“登嘎甘”,是九寨沟县白马人人的传统祭祀舞蹈,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十六进行,旨在“祈 祷祝福”。如今已逐渐演变成了而今的表演“登嘎甘”主要在,一般用“莽号、鼓、钹”作伴奏,其 基本节奏型为 两拍子,舞步模仿大熊猫的动作体态,表现形式夸张。现已被列入全国第四批“非遗” 保护名录。舞步在模仿大熊猫动作体态的基础上,进行了人格化的夸张变形,憨态可掬、十分逗趣。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动作为熊猫吃竹子、熊猫喝水、熊猫爬树、熊猫垒窝、熊猫嬉戏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 镦唷 研充
浅谈 四川平武 白马藏族服饰
口毛


要: 服 饰是 一个民族 的显著特征 , 也是一 个民族的 生活的展现 , 一个民族 的服饰 变化对 民族研 究有着重要 的意 义。
关键 词 : 白马 藏 族服 饰 色彩 现 代 服 饰
四川 平 武 白马 藏 族 历 史 悠 久 , 传 统 文 有 图腾 崇拜 的含义 。原来在 白马人 中间盛 显著特征之一。
百 褶 衣 的 图案 上 也 秉 承 了这 一 总体 色 彩 形
随 着科技 和旅 游 的发 展 , 现代 化 也进 入 白马藏 区, 衣服 的批 量生产 带来 了庸俗
衣服上传 统 的刺 绣 红色: 红 色在 白马藏 族是 最常 见 的颜 化 。特别 是女 性服饰 ,
式: 红、 白、 黑为基本色 , 蓝、 绿、 黄 等其 他色 色 , 装 饰 图案和花边 多由 白马 不论 男女老 幼 , 服 饰上都有红色。 白马 工 艺渐 渐消 失, 彩居 于从属地 位 , 同时注 重色彩 的对 比与 人 对红色的 崇拜 可以追 溯到原始人类对太 周边 的市 、 县城 批 量生产 , 然 后进行 组合 ,

多彩 多姿 的服饰
生活在 高 山峡谷 的 白马 藏族 的服饰色
彩 给人强烈 的视觉冲 击和心灵震撼。 白马
而且衣 领 、 袖 口、 衣边都 有动 物皮毛装 饰 ,
白马人 的腰饰 美观 别致 , 与衣服 形成 在现代 白马 人男 青年穿 的 白汗衫 , 背上 出
百褶 衣” 上配 以腰 围 , 现 了雄鹰 、 牛 头等 藏族美 术文化 中的民族 人 充分地把对 宗教 的信 仰和 自然 的崇拜纳 了一体 。在女 性的“ 女性 多用 红 、 白、 图案。鞋和裤子 已完全汉化 , 入服饰 色彩的理念 。从服饰 色彩 的总体来 腰 围是用 绵羊毛 织成 的 , 男人穿 的“ 水
2 . 商 业 文 化 的 影 响
三、 色彩 之美
“ 美 是艺 术 的基 本特征 , 离开 了美 , 就
用绿、 黄、 蓝、 花色等布料缝合 而成 ; 上身 穿 没 有 艺 术 。 ” 白马 服 饰 之所 以 有 这 样 大 的魅
精致漂亮 的坎肩 , 坎肩 以黑、 红色 为主。在 力 , 色 彩 是 其 主 要 因素之 一 。
精 神意 协调 , 将 鲜艳 明快 的颜色 统一在色 彩沉 着 阳神 的崇拜 , 太 阳神 的力量和 光芒赋 予 了 装饰 化 已大干传 统意义 上 的寓意 ,
世俗化倾 向明显。 的黑和 深 蓝色底色 中。 “ 春纳” 是 白马人 的 他 们 生命 力和 力量 , 同时 白马人认 为红色 味 已逐渐消失 , 男性长衫 , 多为 白色和 青绛色 , 领 口和 下摆 能驱鬼神 , 在 重大 民族传统 的节 日中, 他们
是 当前 亟 须研 究 的 问题 。 拜有 关。 白马 以男 子为 主要 劳动力 , 黑色 代 性 ,
参考文献:
[ 1 ] 王艳. 白马 藏 族 社会 文化 研 究 . 西 北 民 族 大
用 红 褐 色 的花 边 装 饰 。 白马 藏 族 的服 饰 因 都佩戴红色饰 品,


加深, 民族 艺术 的发展和传 承是 衡量 一个
其巧妙 的色彩 组合使 服饰显现 出鲜艳 而素
怎样 让 黑色 : 黑 色在 白马藏 族 的服饰 中应用 国家和 民族文 明程度 的重要标 志 , 比较 多 , 黑色 可能 与对土地及 行 业神 的崇 民族服饰在保 留传统风格 的基础上具有 时
服 饰文化 中, 服 饰 色 彩 的 鲜 艳 与 和 谐 是 一 个 突 出 的特 点。


1 . 藏 汉 服 饰 的 影 响
平 武 白马藏族 地处 汉藏 交界处 , 旅游
理环境 、 经济 文化 、 民族文化 等 因素 , 平武 地 。 山顶上 的一 只 白色 公鸡发 出鸣 叫声 , 业等产 业 的发 展带 动 了 白马 经济 的发展 , 很 多 白马人外 出求学和打 工。在现代 白马 现在 , 白马人 已经 把这种 风俗 演 变为 人的服饰 中, 白马 男子 穿 的服 装和 藏族很
一般为 白色; 而男 性腰 上缠着腰 带或 后直 接穿 汉族流行 的便装 , 有蓝、 绿、 黄等其他 色彩 。在 白马藏族人所 腰布 , 佩戴 汉族流 行 腰带多为红、 黑色。 穿 的衣服 上我 们可 以 明显 看到这 一特 点。 皮 带, “ 百褶衣” 以长裙 的形式展现 了女人们 的衣 服, 色彩 艳丽 、 花 纹奇特 , 后面 以折扇 式并 的饰 品 , 这样便 带 动很 多在 家 的年 轻男 女 穿汉族服饰 , 佩戴汉族饰 品。
腰 带尾部 成扇形 , 腰 带上拴着用 鞋” 或“ 番 鞋” 只有 在过 节和重 大节 曰时才 看, 其用 色鲜 艳浓重 , 对 比度 强烈。从色彩 花色腰 带,
在 出门前必 须系 围 穿, 构 成来看 , 主要使 用红 、 白、 黑三种颜色 , 兼 麻 绳穿 成的古 铜钱 币 , 而很 多外 出求 学和打 工的年 轻人 回家
种装饰 了。 白马人 的头上插挺 直的公鸡 相像 , 都 是对 口开襟 , 没 有纽扣 , 穿 的 时候 常佩戴 短刀 。在色 彩上也 以红褐 色为 主 , 尾 羽, 用 以代表 男人的勇敢和 刚直 、 女人 的 用腰带束起来 , 带穗垂 于臀部 后面 , 腰 间常
纯洁和温柔。 2 . 腰 饰
化独具 特色 , 主要分 布在 四川平 武、 松潘 、 传 着这 样一个历 史传说 : 在 久远 的过 去 , 曾 九寨沟 等地 的高 山峡谷 中。 由于独特 的地 经有封建统 治者 派官军来攻打 白马人 聚居
白马藏族在很 多方面都保 留 了其 原生态的 将 白马人惊 醒, 白马人才得以全部脱 险。 文化特征 , 其 中服饰 文化最为典型 , 而在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