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的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智能家居安防开题报告

智能家居安防开题报告

智能家居安防开题报告智能家居安防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生活质量的不断追求,智能家居成为了现代家庭的新宠。

智能家居通过将各种智能设备与家庭网络相连,实现了对家居环境的智能控制和管理。

其中,智能家居安防系统作为智能家居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居住环境。

本开题报告将围绕智能家居安防系统展开研究,探讨其设计与实现的可行性和意义。

二、背景分析1. 智能家居的兴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智能家居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

智能家居通过将各种设备与互联网相连,实现了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

智能家居不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生活方式,还能够有效地提高家居的安全性。

2. 安全问题的关注随着智能家居的普及,人们对家居安全问题的关注也日益增加。

传统的家居安防系统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安全的需求,因此智能家居安防系统应运而生。

智能家居安防系统通过将各种安防设备与智能家居系统相结合,提供了更加全面和智能化的安全保障。

三、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设计和实现一种智能家居安防系统,以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居住环境。

具体目标包括:1. 分析和评估现有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了解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2. 设计一种全面且智能化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包括各种安防设备的选择和布局。

3. 实现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功能,包括入侵检测、视频监控、烟雾报警等。

4. 评估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性能和可行性,验证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智能家居安防系统的发展历程、现状和趋势,分析现有系统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为设计和实现新的系统提供参考。

2. 系统设计根据文献综述的结果,设计一种全面且智能化的智能家居安防系统。

系统设计包括安防设备的选择和布局、系统的架构设计、通信协议的选择等。

3. 硬件实现根据系统设计的结果,选择适合的硬件设备进行实现。

硬件实现包括安防设备的购买和安装、系统的搭建和配置等。

4. 软件开发根据系统设计的结果,进行软件开发。

智能家居开题报告

智能家居开题报告

智能家居开题报告智能家居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与目的⑴背景介绍在现代社会中,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日益成熟,智能家居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渐流行起来。

智能家居系统通过将各种家用电器、设备和服务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智能网络中,提供更加安全、便捷以及智能化的居住环境。

⑵目的与意义本项目旨在开发一个智能家居系统,可以实现对家居环境的智能化管理。

通过该系统,用户可以通过方式、平板电脑等设备远程监控和控制家庭中的各种设备,如灯光、温度、窗帘等。

这既提高了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又能够节约能源、提高生活效率。

二、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⑴研究方法本项目将采用文献调研和实验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智能家居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调研,了解目前智能家居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同时,结合实验室条件,设计实验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效果。

⑵技术路线本项目的技术路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用于采集环境信息和控制家庭设备。

2)设计智能家居系统的硬件框架,包括传感器节点、执行器节点和中央控制节点之间的通信。

3)开发智能家居系统的软件平台,包括用户界面设计、数据处理和设备控制等功能。

4)测试和优化系统性能,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三、预期结果与创新点⑴预期结果本项目预期实现一个功能完善、性能稳定的智能家居系统。

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家庭的环境信息,并根据用户的需求自动调整各种设备的工作状态。

同时,用户可以通过方式等设备远程操作系统,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

⑵创新点本项目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引入算法,实现智能学习和自适应控制,提高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2)设计一套可扩展的硬件平台,兼容不同品牌和类型的家庭设备,提供更加灵活的用户体验。

3)针对用户需求进行个性化推荐,优化系统的用户界面,提高系统的易用性和用户满意度。

四、可能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⑴可能存在的问题在开发智能家居系统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1)设备兼容性问题:不同品牌和类型的家庭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可能存在差异。

智能家居系统开题报告

智能家居系统开题报告

智能家居系统开题报告智能家居系统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标1.1 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系统已经成为当代家庭的新趋势。

智能家居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各种家居设备通过网络连接,并通过智能化的控制系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管理。

智能家居系统可以提供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1.2 项目目标本项目旨在开发一个智能家居系统,实现以下目标:1) 实现对家庭基础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如灯光、温度、门锁等;2) 提供智能家居场景切换功能,如会客、休息、娱乐等;3) 实现对家庭安全设备的监控与控制,如智能门禁、智能烟雾报警器等;4) 提供远程控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方式等设备,随时随地对智能家居进行控制;5) 实现与第三方设备的互联互通,如智能音响、智能电视等;二、项目需求分析2.1 功能需求智能家居系统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1) 控制家庭基础设备,如灯光、温度、门锁等;2) 提供不同场景的切换功能,如会客、休息、娱乐等场景;3) 监控家庭安全设备,并提供警报和通知功能;4) 支持远程控制,用户可以通过方式等设备随时随地对智能家居进行控制;5) 与第三方设备实现互联互通。

2.2 性能需求1) 响应时间短,用户控制智能家居设备时应能够及时响应;2) 系统稳定可靠,保证智能家居设备的正常工作;3) 系统安全性高,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4) 界面友好,用户操作简单直观。

三、技术方案3.1 系统架构智能家居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 智能设备模块:负责与各种智能设备进行通信和控制;2) 控制中心模块:负责接收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智能设备模块控制家庭设备;3) 数据存储与分析模块:负责存储智能家居设备的状态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4) 用户界面模块:提供给用户操作界面,实现对智能家居系统的控制;5) 远程控制模块:实现用户通过方式等设备随时随地对智能家居进行控制;3.2 技术选型1) 通信协议:使用物联网常用的协议,如MQTT、CoAP等;2) 后台框架:选择适合分布式系统的框架,如Spring Boot;3) 前端框架:选择流行的前端框架,如React;4) 数据库:选择可扩展性强的数据库,如MongoDB;5) 安全机制:采用加密算法、身份验证等手段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智能家居开题报告

智能家居开题报告

华东交通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书 课题名称 智能家居监控系统设计 课题来源 课题类型 导 师 谢锋云

学生姓名 学 号 2012031.。。。。。 专 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 一、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由于生活质量的日益改善,智能家居慢慢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所谓智能家居就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家中的各种设备(如音视频设备、照明系统、窗帘控制、空调控制、安防系统、数字影院系统、影音服务器、影柜系统、网络家电等)连接到一起,提供家电控制、照明控制、电话远程控制、室内外遥控、防盗报警、环境监测、暖通控制、红外转发以及可编程定时控制等多种功能和手段。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兼备建筑、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

智能家居监控系统,是以智能家居系统为平台,以家用电器及相关设备为控制对象,通过控制端接收传感器采集端对于温度、湿度及有毒气体的检测的形成相关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给出相应指令控制相关设备工作。智能家居监控系统利用综合布线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安全防范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音视频技术等将家居生活有关的设施进行高效集成,构成了一个简便、全面并能远程控制的家庭设备控制平台。智能家居监控系统是智能家居系统的核心,是构建智能家居系统的必要前提。

传统的智能家居一般采用有线方式组建,如电缆线、同轴电缆、USB、CAN总线等。虽然能够完成智能家居的大部分功能,但却有很多的局限性。比如扩展性差、布线困难,而且传统的智能家居的布线会受到家用电器摆放位置的影响。正是因为有线方式组建的智能家居存在这种局限性,而且现在蓝牙技术、wifi技术、zigbee技术的完善使得无线方式组建智能家居这一模式慢慢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所谓的无线智能家居是指通过无线方式将家居中的数据采集和控制模块连接起来,实现无线监测控制的目标。

ZigBee技术又称紫蜂技术,是一种短距离、低功耗的无线通信技术。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简而言之,ZigBee就是一种价格便宜、耗电较少的近距离无线组网通讯技术,通常一个ZigBee模块需要两节干电池供电可以工作数月到两年。 精选

智能家居论文开题报告书

智能家居论文开题报告书

智能家居论文开题报告书
一,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电子设备的普及,智能家居正成为全球家庭普遍追求的生活方式。

智能家居技术是智能科技在家庭中的实践,它使家居设备自动化、智能化,同时增加了家居的安全性、便捷性和节能效果。

然而,智能家居技术仍处于探索阶段,当前还存在着设备接口不统一、网络连接稳定性不够以及节能效果有待提高等问题。

因此,本文将研究如何运用智能家居技术来提高家庭的能效。

本文将首先介绍智能家居的规定、安全技术以及网络构架,继而讨论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原则,以及节能原理和提高能效技术。

最后,本文将为未来研究提出一些有希望的拓展方向。

二,智能家居技术
智能家居是利用多媒体、智能硬件或智能手机等和家居电器等的物联网设备,实现家居全自动化或智能化管理的技术。

智能家居系统的目标是实现家居安全、便捷、节能的目的,以达到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

智能家居技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物联网技术,包括硬件设备接口、网络架构、智能手机控制、安全技术等;二是数据处理技术。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开题报告

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开题报告1. 引言智能家居系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智能科技应用,它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将各种智能设备和家居设施整合在一起,实现自动化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本开题报告旨在探讨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以满足人们对便利生活的需求。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设计一个智能家居系统,以提供以下功能和优势:- 实现智能化控制:通过语音控制或手机App控制智能设备和家居设施,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 节能环保:通过智能化控制,优化能源利用,减少能源浪费,实现节能环保的生活方式。

- 安全监控:通过智能设备和传感器的联动,实现家庭安全监控和报警功能,保障居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3.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调研分析:对市面上已有的智能家居系统进行调研和分析,了解其功能、优缺点和用户反馈,为设计提供依据和启示。

- 系统设计:根据用户需求和调研结果,设计智能家居系统的整体架构和功能模块,包括硬件设备选型、软件开发和用户界面设计等。

- 模拟实验:通过使用各类模拟工具和软件平台,模拟智能家居系统的运行情况,评估系统的性能和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 原型开发:根据系统设计和模拟实验结果,进行智能家居系统的原型开发,测试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

- 用户评估:通过实际用户的使用情况和反馈,对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进行评估和改进。

4. 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将设计和开发出一个功能完善、稳定可靠的智能家居系统原型,具备以下特点和优势:- 简单易用: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或语音指令控制智能设备和家居设施,无需专业技能和繁琐设置。

- 扩展性强:智能家居系统的模块化设计使得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功能的扩展和定制。

- 安全可靠:系统具备安全监控和报警功能,保障家庭的安全和隐私。

5. 进度计划本研究的进度计划如下:- 调研分析:第1个月- 系统设计:第2-3个月- 模拟实验:第4-5个月- 原型开发:第6-8个月- 用户评估:第9个月- 编写论文:第10-12个月6. 结论通过本研究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和开发,将为人们提供更加智能化、便利化的生活方式。

开题报告《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实现》

开题报告《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实现》

开题报告《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实现》一、研究背景与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家居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智能家居系统通过将各种设备和家居用品连接到互联网,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化管理,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本研究旨在探讨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智能家居领域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指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目前,国内外对智能家居系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国外,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智能家居领域投入巨大,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产业链和标准体系;在国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家居市场也逐渐兴起,但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技术和标准差距。

因此,本研究旨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设计并实现一套适合中国市场的智能家居系统。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将围绕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与实现展开深入探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智能家居系统需求分析:通过调研用户需求和市场趋势,明确智能家居系统应具备的功能和特点;智能家居系统架构设计:基于需求分析结果,设计智能家居系统的整体架构和模块划分;智能家居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重点研究智能家居系统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如传感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等;智能家居系统实现与测试:根据设计方案,搭建智能家居系统原型,并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评估。

四、预期成果与创新点通过本研究,预期可以实现一套功能完善、性能稳定的智能家居系统,并具有以下创新点:创新的智能控制算法:针对智能家居系统中存在的控制问题,提出一种高效、可靠的控制算法;智能家居系统可扩展性设计:设计具有良好可扩展性和兼容性的智能家居系统架构,方便后续功能扩展和升级;用户友好的操作界面设计:结合用户习惯和体验,设计简洁直观的操作界面,提升用户体验。

五、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阶段一(第1-3个月):完成智能家居系统需求分析和架构设计;阶段二(第4-6个月):开展智能家居系统关键技术研究,并完成相关算法设计;阶段三(第7-9个月):搭建智能家居系统原型,并进行功能测试;阶段四(第10-12个月):完成智能家居系统性能评估和优化,并撰写相关论文。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开题报告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开题报告

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开题报告摘要:智能家居是指利用智能化技术实现家庭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进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和便利性的目的。

而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正在逐渐渗透到智能家居领域中,并为其带来了更多的功能和便捷性。

本开题报告将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以及相应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家居作为未来家庭发展的趋势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

人工智能技术因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智能决策能力,成为实现智能家居的重要支撑。

二、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现状1. 语音识别技术语音识别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重要应用之一。

通过智能语音助手,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控制家电设备,如打开灯光、调节温度等,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便利性。

2. 人脸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安防方面。

通过人脸识别技术,系统可以自动辨别家庭成员和非法入侵者,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开启门锁、发送警报等,提高家庭安全性。

3. 智能家电控制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对家电设备的自学习和分析,可以智能地控制家电的使用和节能。

例如,智能冰箱可以通过学习用户的生活习惯,提前预测用户购物需求并提供购物清单,以及智能空调可以根据室内温度和用户习惯自动调节温度,节约能源。

三、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家居中的未来发展1. 多设备协同未来的智能家居将实现多设备的协同工作,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无缝对接和智能化配合,提供更加智能、便利的家居体验。

2. 情感分析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将能够根据用户情感状态做出相对应的智能决策。

例如,当用户情绪低落时,智能家居可以主动为其播放音乐或提供慰藉性对话,提升用户对家居的归属感和舒适感。

3.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随着智能家居设备的增加,相关的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也日益重要。

在未来的发展中,人工智能技术需更加注重数据的安全性和用户隐私保护,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法律法规来保障用户的权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燕 山 大 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基于单片机AT89C2051和无线通信模块

nRF2401的智能家居(收)
课题性质:
理工类:工程设计

课题来源:
自选

学院(系):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 业:
电子信息工程

年 级:
2007级

学生姓名:
李兴锁

指导教师:
胡正平

2011年3月22日
2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回答课题价值是什么?)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让因特网和移动通信乌龙不
如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各种无线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给这个新的浪潮起
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家庭网络的出现和发展为信息社会注入了新的生机和
活力,逐渐勾勒出来在科幻小说及电影了才有的智能家居的轮廓。
但是很多现有的智能家居系统都是有线的,无线连接方式只是作为有线连
接的补充,这个家庭布线带来很大的不便,而且网络的自动处理能力差。智能
家居的发展依赖以网络技术与监控技术在家庭内部的推广,最重要的任务就是
选取一个合适的家庭网络平台来搭建智能家居系统。随着传感器即使,半导体
制作技术,嵌入式处理技术等的发展,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忽然发展取得了
突飞猛进的成果,无线收发设备也有很大的发展。基于这些无线传感器,无线
接收发射,嵌入式的应用以及网络技术的深入应用,使智能家居也有了新的发
展:无线传输信号,网络化等使得智能家居在应用时更加方便,美观,安全。
基于以上,先选做一个基于基于单片机AT89C2051和无线通信模块
nRF2401的智能家居系统。
二、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势((回答课题将来会往哪里走?))

智能家居是具有充满智慧的控制系统,可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优
化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家具的安全性,节约各种能源费用。智能家居怎样做
到实用,易用,人性化,真正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才是智能家居的发展方向。
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势应是具有完善的家庭各个系统的智能控制功能:
(1)智能家居防火报警功能是通过接入烟雾探头,瓦斯探头和水浸探头,
全天候24小时监控可能发生的火灾,煤气泄漏和溢水漏水,并在发生报警时联
动关闭气阀,水阀,为家庭构建坚实的安全屏障。
(2)智能家居的求助报警功能通过智能家居监控器接入各种求助按钮,
使得家中遇到紧急情况时通过启动求助按钮快速进行现场报警和远程报警,及
时获得各种救援。
(3)智能家居的环境监测功能通过温度传感器和光感应器把实时温度和
光线强度及室内湿度值传给智能中心,与设定的温度和光线强度值等比较,调
节温度调节装备(空调或换气扇等)和灯光设备或百叶窗等达到想要的室内环
3

境。
(4)智能家居还可以小区智能系统联网,实现小区智能化控制,更好的
为家庭安全提供保障。
总之,随着人们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家居功能的高级需求不断增加,
智能家居平台将会越来越完善,是家居越来越舒适安全。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及要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有哪些方法,你如

何选择?)
本课题是基于单片机AT89C2051和无线通信模块nRF2401的智能家居
(接收部分)。主要内容是由单片机(AT89C2051)、无线通信模块(nRF2401)、
环境监测传感器(门磁开关、红外线传感器、火灾烟感传感器、煤气泄露传感
器、玻璃破碎报警器等)和一些外围器件构成,负责家居环境的监测和报警信
息的传递。在报警系统网络中,网络节点的主要功能是采集数据,并把数据以
无线传输的方式传送给网络中心节点。
课题要解决的问题:用单片机AT89C2051控制无线通信模块nrf2401实
现对家居的环境监测及调控,做出接收各种环境监测传感器采集的数据的接收
部分,发送到网络节点中。
四、课题研究工作

课题研究的步骤:
(1)复习电路,单片机,c++的专业基础课程。
(2)查找AT89C2051单片机,无线通信模块nrf2401及各种传感器的相关资
料,以及相关应用的实例。
(3)搜索本课题的相关研究,学习并比较。与课题联系,做出做好选择。
(4)设计电路并完成硬件连接,调试。
(5)编写控制程序,完成软件调试,实现整套系统。
(6)课题总结,撰写报告。
五、研究工作进展安排

本次课题设计在本学期内完成,共17周,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第1—4周:熟悉课题内容,搜索相关资料,复习单片机、C语言,电路
等相关知识,完成基本的思路设计;
4

第5—8周:进入实验室,进行电路基本设计,程序编写与调试;
第9—13周:对电路进一步优化,调试;
第14—15周:实验结果整理及总结;
第16—17周:整理整个设计思路,撰写论文,书写课题总结,准备答辩。
六、主要参考文献(这是比较标准的格式)

[1] 朱静 . 基于AT89C2051单片机的VCN-MIO智能节点模块电路设计. 淮
阴工学院学报,2010,19(1):34-38.
[2]吴成东,郑君刚,刘大任,谢昆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家居网络技术
研究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21(6):754-756.
[3]钟志万 . 采用AT89C2051设计的家用无线防盗报警器 . 实验科学与技
术,2010,8(1):60-64.
[4]李敏,张毅. 基于nrf2401智能家居的自组织网络节点设计. 电脑知识与应
用,2010,6(7):1690-1695.
[5]陈丽娟,常丹华. 基于nrf2401芯片的无线数据通信. 电子器件,2006,29(1):
248-280.
[6]田景文,席桂清,许秀英.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门禁系统. 安徽建筑工业
学院报,2004,12(4):47-49.
[7]郭占龙.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 中文核心期刊,2007,23
(22):23-31
[8]刘鹏,韩中华,王琦.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家居环境状况监控器. 科技广场,
2008,98(3):188-190.
[9]吕高. 基于STC12L E2052AD和nrf2401模块的无线通信设计.电力学报,
2007,22(4):487-490.
[10]陈莉,陶正苏.环境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设计.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2008,(10):8-30.
[11]熊珍凯,郭俊铭. 基于AT89C2051的远端数据智能测控模块. 工业控制计
算机,2007,20(2):29-31.
[12]吴国献,朱安丽,朱雷,汪振中. 基于MSP430和NRF2401的小区信息自
动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信息化建设,2010,108-124.
[13]蔡型,张思全. 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综述. 现代电子技术,2004,(3):65-76.
[14]姜文刚,蔡蓝图. 智能家居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
5

然科学版),2010,24(2):169-173.
[15]张艳红,来清民,王路. 基于单片机的无线数据传送系统. 河南教育学院
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9(3):21-22.
七、导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八、审核意见:

审查结果: 1、通过; 2、完善后通过; 3、未通过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特别说明:
[1] 格式比较自由,这个是参考,不是要求大家都这样写。
[2] 在阅读文献的基础上写,不是简单的拷贝,而是归纳总结,如果只根据
一篇文献写出来的,肯定不是很好的。
[3] 注意内容,注意格式,红字体是我给大家的提示!
[4] 态度决定质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