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行政诉讼法讲座.pptx

合集下载

《行政诉讼法》解读.pptx

《行政诉讼法》解读.pptx

二是认定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由于行政机关
作出行政行为认定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等原因
而导致被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的一审行政案件有 881件,约占行政机关败诉案件的42.62%。
三是不依法履行职责。由于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 责而被判决履行法定职责的一审行政案件有335件, 约占行政机关败诉案件的16.21%。
《行政诉讼法》解读
2019-6-29
谢谢您的观赏
1
一、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的现状 二、行政诉讼法的新要求、新变化
三、行政诉讼法与行政复议法相关 问题对比
四、怎样做好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 应诉的参谋助手
2019-6-29
谢谢您的观赏
2
2016年贵州法院行政案件基本情况及特点 (一)行政案件基本情况
2016年全省法院共新收一审、二审行政案件10769件,同比增 长6.85%。其中一审收案7759件,同比上升4.51%。二审收案 3010件,同比增长13.37%。 省高级法院受理各类行政案件1626件,同比增长47.68%(2015 年受理1101件)。
确权、行政确认、信息公开、举报投诉处
理、行政不作为等事项。行政处罚类案件
所占比重最高,为39.58%;其次是行政确权
2019-类6-29 案件,所占比重谢为谢您1的观9赏.99 %。
15
4.案件审理结果。全省各级行政复议机关 共审结案3660件(含上期结转),占案件总 数的84.62%。从审理结果看,维持行政机关 行为的1463件,占39.97%;驳回行政复议申 请的287件,占7.84%;改变行政机关行为的 1245件(撤销行政机关行为的607 件,占 16.58%;确认行政机关违法的483件,占 13.2%;责令行政机关履行的104件,占 2.84%;变更行政机关行为的51件,占1.39% ),占34%;调解的11件,占0.3%;终止的 575件,占15.71%;以其他方式结案的79件 ,占2.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PPT课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PPT课件
除前款规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 讼的其他行政案件。
.
6
新《行政诉讼法》对税务部门的主要影响
3
增加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 诉的责任。
新修改条款明确了行政机关负责 人出庭的制度,增加了行政机关 不出庭应诉的责任。广东省委、 省纪委都对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做 出了明确要求,广州市甚至对行 政机关负责人出庭次数作出了详 尽规定。
.
8
新《行政诉讼法》对税务部门的主要影响
5
行政诉讼可以调解。
税务机关在执法过程中,涉及的 自由裁量权事项,在法院审理过 程中,可以对该类事项引发的争 议进行调解。
第六十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 件,不适用调解。但是,行政赔 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 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 以调解。 调解应当遵循自愿、合法原则, 不得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 益和他人合法权益。
第三条 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 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 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 法受理。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 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 件。 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出庭 应诉。不能出庭的,应当委托 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
.
7
新《行政诉讼法》对税务部门的主要影响
4
复议机关“维持或改变原行 政行为”都要当被告。
.
9
谢谢大家!
.
10
经过复议的税务案件,只要纳税 人或第三人提起税务行政诉讼, 复议机关无论是改变原行政行为, 还是维持原行政行为,都要当被 告。
第二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 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的,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 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 持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政行 为的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是共同 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行政行为 的,复议机关是被告。 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 议决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 织起诉原行政行为的,作出原行 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起诉 复议机关不作为的,复议机关是 被告。

行政诉讼讲座(人社厅课件)

行政诉讼讲座(人社厅课件)

(六)不准予执行的非诉行政案件中反映出 行政机关存在的主要问题
(七)还广泛存在的问题
• 1、行政程序不规范和部分案件超期办理, 有损行政行为的法律效力和行政机关的权 威性。 • 2、对当事人权益保护失衡,突出表现在城 市管理对违法建筑的处罚上 。 • 3、行政处罚滥用自由裁量权。 • 滥用自由裁量权,执法尺度不统一。
(六)不准予执行的 非诉行政案件中反映 出行政机关存在的主 要问题
(三)理解错误, 适用法律不当
(五)不依法、不严格、 不认真履行法定职责或拖 延履行职责,甚至行政不 作为、乱作为。
(四)行政行 为程序不规范 或违法
(一)举证不力,应诉能力不足
• 1、行政机关未积极主动应诉,诉讼中不提 供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 • 2、不能较好的针对案件争议焦点提供证明 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关键性证据。
返回
• 1、社会抚养费征收案件中,引用法律条文的 准确性不强,存在征收标准不统一的状况,委 托乡镇政府征收的,委托程序存在瑕疵。有的 征收决定书未查清被执行人的基本身份情况。 • 2、交通运输行政处罚案件中,运管部门未及 时对非法营运车辆上的乘客进行调查取证,证 据仅体现为被执行人的陈述。 • 3、有些部门还未等到复议期限、诉讼期限经 过即申请法院执行。 • 4、行政处罚在救济权利告知上存在瑕疵,主 要表现为告知的复议、诉讼期限不符合法律规 定。 返回 • 5、行政行为明显缺乏事实根据。
七、工伤认定规则及适用
工 伤 认 定 的 基 本 原 则
合法 原则 利益衡 量原则 倾斜保 护原则 正当法 律程序
2、“上下班途中”工伤认定的法律 适用。
• • • • • • (1)上下班途中规定的概况 (2)并存与冲突 (5)上下班规定的法律漏洞填补 工伤认定涉及认定用人单位与职工、认定 劳动关系、工伤认定的标准、认定工伤的 事实依据,等等。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
n 三是明确将“行政协议”争议纳入行政诉讼法 受案范围。
PPT文档演模板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
(五)管辖(一增一删三改)
n 修改过程中提出异地交叉管辖、相 对集中管辖、提级管辖
PPT文档演模板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
增删
n 一是增。规定“经最高法院批准,高级人 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 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 件”。
n 一是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依法治国的方针;
n 二是维护行政诉讼制度的权威性,修法的过程中,建 议更加开放,更加面对现实中的突出问题,保障公民 权利;
n 三是保障渠道的畅通与平衡,保障法院依法审理行政 案件;
n 四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循序渐进的完善,在可行的范 围内推行制度的变革;
n 五是总结行政审判经验,将有效的做法上升为法律。
n 二是删。将确认发明专利权案件从中级人 民法院管辖的一审案件中删除。
PPT文档演模板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
三是改
n 一是将先收到诉状的法院管辖改为先立案的法院 管辖;
n 二是将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 时,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 民法院不得自行移送。改为:人民法院发现受理 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 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移送 的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按照规定不属于本 院管辖的,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不 得再自行移送。
n 三是必须经当事人同意作为共同诉 讼合并审理;
n 二是将“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 人身权、财产权的”改为“认为 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 权等合法权益的”。
PPT文档演模板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
增:
n 一是将自然资源所有权、使用权决定纳入 行政诉讼受范围;

最新行政诉讼法 PPT课件

最新行政诉讼法 PPT课件
• 根据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 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 1991年4月9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 会议通过
•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关于修改〈中华人 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自2008年4月 1日起施行。
第一条:
• 为保证人民法院 正确、及时审理 行政案件,保护 公民、法人和其 他组织的合法权 益,维护和监督 行政机关依法行 使职权,根据宪 法制定本法。
• 为保证人民法院 公正、及时审理 行政案件,解决 行政争议,保护 公民、法人和其 他组织的合法权 益,维护和监督 行政机关依法行 使职权,根据宪 法制定本法。 20
0
1990-1994 1995-2004 2005-2008 2009-2012
11
12
13
14
背景三:内容陈旧不可维系
1989年4月4日由七届全国 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同 日公布,1990年10月1日
起施行。
• 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 通过
• 根据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 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的决定》第一次修正
修改2:增加了被告及被诉行为
1、将被诉对象由“具体行政行为” 扩大至“行政行为”
第二条: •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 合法权益,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 诉讼。 • 前款所称行政行为,包括法律、法规、规 章授权的组织作出的行政行为。
21
修改2:增加了被告及被诉行为
6
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PPT97页)(1)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PPT97页)(1)
n (一)立法目的修改完善
n 立法目的:增加解决行政争议 n 将正确审理改为公正审理 n 删除维护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PPT97页)(1)
为什么只监督不维护?
n 一是行政诉讼的功能主要是对行政机关行使职 权的一种司法监督,保护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 免受行政机关违法行使的侵害,为受到行政违 法行政侵害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救济;
2.0时代。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PPT97页)(1)
行政诉讼法实施了24年首次修改
n 1982年,参照民事诉讼法审理行政案件 n 1990年10月1日,第一部行政诉讼法实施,
75个条文,解决了行政诉讼程序依据 n 1991年和2000年,出台司法解释《贯彻
意见》和《若干解释》,此外还有行政许 可、征收补偿、管辖等单行解释 n 2014年11月1日,行政诉讼法修改。修改 45条,增加33条,删除5条。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PPT97页)(1)
破解胜诉难之道 n 1.完善证据制度,促进公正审判; n 2.完善诉讼程序,促进程序科学; n 3.完善审判监督,促进司法公正; n 4.加大审查力度,实质解决争议。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PPT97页)(1)
执行难
n 生效判决的1/3得不到履行,律师 也不愿意代理行政诉讼案件,因为 各方面干扰太多。
n 二是将行政诉讼法的权利保护范围由“人身权、 财产权”扩大到“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 益”。如受教育权、劳动权、休息权、获得国 家救助权、社会保障权、从事科研和文学艺术 创作自由权。
n 三是明确将“行政协议”争议纳入行政诉讼法 受案范围。
行政诉讼法讲座ppt(PPT97页)(1)
(五)管辖(一增一删三改)
n 六是共同诉讼,修改为:“当事人一方或 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因同一行政行为发生 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类行政行为发生的 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 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

行政诉讼法(1)[1]

行政诉讼法(1)[1]

PPT文档演模板
行政诉讼法(1)[1]
§ 二、行政诉讼法的渊源
§ (一)行政诉讼的宪法依据
Ø No.2、41:确立了公民控告违法、失职的国 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主体资格和权利——确 认了公民的原告资格及相关诉讼权利;
Ø No.5: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 否则将被追究违法责任——为行政机关作为行 政诉讼的被告提供了依据;
排 除
⑤刑事侦查行为 ⑥调解仲裁行为 ⑦行政指导行为
⑧重复处理行为
⑨对权利义务不产生实际影响的行为
⑩劳动监察指令书
PPT文档演模板
行政诉讼法(1)[1]
§补充:法定行政终局裁决
§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
通过的规范性文件
§行政终局裁决---行政复议法 / 出入境管理
法有3类案件
§①违犯出入境管理法,受拘留处罚的,对处
PPT文档演模板
行政诉讼法(1)[1]
§2.特殊地域管辖
§⑴原告所在地+被告所在地法院
§ ①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案件 § ②既对人身又对财产实施行政处罚或者采取
行政强制措施的案件
§ 原告所在地:指原告的户籍地、经常居住地 [连续居住满一年以上]、被限制人身自由地
§⑵不动产案件
§ 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党委领导、人大和上级法院监督指导、 政府管理人财物。
PPT文档演模板
行政诉讼法(1)[1]
§(二)行政诉讼的特有原则(行政 诉讼规则)
Ø1、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
¡只管辖法定案件;
Ø2、合法性审查原则
¡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不审查 原告行为;只审查合法性,不 审查合理性。
PPT文档演模板

普法课件:新行政诉讼法解读

普法课件:新行政诉讼法解读
新行政诉讼法解读
目 录
一、行政诉讼法修改的背景 二、行政诉讼法修改的亮点 三、依法行政工作中应注意的 几个问题
行政诉讼法修改的背景
201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 京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以全会的形式专题研究部 署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一基本治国的方略。 实际上,行政诉讼法修改的重要背景就是四中全会 的决定。行政诉讼法的修改与四中全会决定的起草几乎 是同步进行的,从内容上看,行政诉讼法不但涉及老百 姓与行政机关的关系,还涉及法院与行政机关的关系, 它几乎包含了依法治国的各个环节。所以,可以说行政 诉讼法的修改实施,应当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一 个抓手,也将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块“试金石”。 堪称是一部可以有效地把“行政权力关进笼子”的法律。
第五十一条 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规定的起 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不能当场判定的,应接受起 诉状,出具书面凭证,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 解读 “这样做减少了对原告起诉的阻碍。”以前 立案很大程度上是实体审查,以后法院立案主要是对原 告的起诉是否符合形式要件要求进行判断。新规定同时 要求法院要对当事人不清楚的地方进行释明,给予指导。 虽然会给法院增加工作量,但这是对当事人诉权的一种 保护。
亮点二 行政机关不得干预、阻碍法院立案
第三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 阻碍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 解读 虽然这只是一个宣示性的条款,但 把这个要求写进来,体现了在行政诉讼中对法院 独立行使审判权的保障。这是四中全会精神在行 政诉讼法修改中的一个重要体现和具体化。
最近出台的关于《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 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其实也是十八届四中全会的 精神要求,同时我认为也是对行政诉讼法修改的条文的一个很好 的补充。规定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司法 权威,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任何领导干部都不 得要求司法机关违反法定职责和法定程序处理案件,都不得要求 司法机关做有碍司法公正的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政机关不得干预、阻碍法院立案 பைடு நூலகம்三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
行政案件。
【解读】虽然这是一个宣示性的条款,但把这个要求写进来,体 现了在行政诉讼中对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保障。这是四中全会 精神在行政诉讼法修改中的一个重要体现和具体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
二、支持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的制度设计
关于管辖制度 扩大并明确中级法院的受案范围(第十五条)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 (一)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 起诉讼的案件; (二)海关处理的案件; (三)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四)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
一、《行政诉讼法》修订的背景
201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 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 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首次以全会的形式 专题研究部署全面推进依法治 国这一基本治国方略。
一、《行政诉讼法》修订的背景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二、支持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的制度设计
立法 宗旨 突出 诉讼 特点
一、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 二、解决行政争议 三、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四、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
二、支持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的制度设计
明确提出要解决行政争议 修改后的法律在立法目的中增加“解决行政争议”的表述。 删除了“维护”两字 原规定“维护和监督”,现删除维护,突出行政诉讼的功能特色
一、《行政诉讼法》修改的背景
同时,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深入推进,行政 诉讼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协调、不适应的问题也日渐 突出。人民群众对行政诉讼中存在的“立案难、审理难、 执行难”等突出问题反映强烈。为解决这些突出问题,适 应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新要求,有必要对行政诉 讼法予以修改完善。
成效显著
官民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行政行为证据制度建立完善 行政行为基本原则逐步确立
问题多多
2014年全国法院 行政案件占比
15.1万件 0.96%
1565.1万件
迎来曙光
n 2003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二类项目 n 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一类项目 n 2009年启动修法具体研究工作 n 2012年列入当年立法计划预备项目 n 2013年列入当年立法计划初次项目 n 2013年10月一审 n 2014年8月二审 n 2014年10月三审通过
二、支持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的制度设计
坚持合法性审查原则并拓展其内涵 第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合法性进行审查。
【解读】虽然条文字面没有变化,但结合修法第70条增加了“明显 不当”行政行为的撤销,扩大了合理性审查的范围,标志着从合法 性审查到合理性审查的突破,这个理论突破会深深地影响中国的行 政审判。
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
第八条 领导干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属于违法干预司法活动 (一)在线索核查、立案、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执行等环 节为案件当事人请托说情的; (二)要求办案人员或办案单位负责人私下会见案件当事人或 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以及其他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的; (三)授意、纵容身边工作人员或者亲属为案件当事人请托说 情的; (四)为了地方利益或者部门利益,以听取汇报、开协调会、 发文件等形式,超越职权对案件处理提出倾向性意见或者具体要求 的; (五)其他违法干预司法活动、妨碍司法公正的行为。
【解读】行政诉讼本来有三大功能: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保护 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和解决行政争议,即监督、救济、纠纷。过去 仅注重行政诉讼监督和救济功能,而忽视了它的解纷功能。把解决 争议纳入行政诉讼目的是对行政诉讼性质、功能正确认识的结果, 为扩大行政诉讼法调解的适用范围提供了立法目的依据。
二、支持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的制度设计
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历经三次审议,三次修改, 条文从75条扩充到103条,加上对原条文的修改,《行政 诉讼法》的变化可谓是“脱胎换骨”。
迎接司法监督新常态 书写依法行政新篇章
行政诉讼法修改的背景 支持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的制度设计 加强当事人诉权保护的新机制 强化对行政机关监督力度的新规定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一、《行政诉讼法》修订的背景
依法治国基本要求(新十六字方针)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构建和完善中 国特色的社会 主义法律体系
行政诉讼法 的修改
四中全会
为法律的修订提供了政策 导向。
行政诉讼法修改
对四中全会提出的依法治国,司法 改革等大政方针的及时回应。
迎接司法监督新常态 书写依法行政新篇章
《行政诉讼法》修改解读
嘉善县人民法院 钱骏
迎接司法监督新常态 书写依法行政新篇章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 议表决通过了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于2015年5月 1日起开始实施。这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国家立法 机关修改的第一部法律,也是行政诉讼法实施24年来作 出的首次修改,标志着“民告官”正式迈入新的时代。
一、《行政诉讼法》修改的背景
现行的《行政诉讼法》于1989年4月由第七届全国 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
行政诉讼法在我国的法制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 义,其所确立的“民告官”制度、行政纠纷司法解决 机制和行政诉讼基本程序制度,对我国民主法制建设 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在解决行政争议,推进依 法行政,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等方 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来之不易
行政诉讼制度的建立、完善是社会进步、 法治昌明的表现。
是一种观念更新,从官管民到民告官,上管下到下告上。 是人民 主权和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里程 碑
是老百姓的权利救济机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地方说理、 维权,权利得到尊重和保护
是一项法律制度安排,由法院用法律的尺子来审查行政机关的行 政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