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们的首都-北京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设计3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设计3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是一节介绍我国首都北京的地理特征和历史文化的地方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北京的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历史文化等方面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我国地理特征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北京的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的兴趣较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安排一定的实地考察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保护环境、关注社会发展的情感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难点:北京的城市职能及历史文化内涵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观察法:观察北京的地图、图片等,分析北京的地理特征。

3.实践法:实地考察北京的自然环境、城市建筑、历史文化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讨论法:分组讨论北京的城市职能、历史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北京的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安排实地考察活动,联系相关部门,确保考察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3.准备相关的问题和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者视频展示北京的自然环境、城市建筑、历史文化等,引导学生关注北京的地域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城市职能、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对北京有全面的了解。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六章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课件 (共46张)

人教版地理八下第六章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课件  (共46张)

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
皇宫,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
整宫殿建筑群。现为故宫博物院,是我
国文物(wénwù)收藏最丰富的博物馆。
第十八页,共47页。
北京(běi jīnɡ)旅 游名胜
南锣鼓巷
前门大街
前门大街是老北京最繁华(fánhuá)的商业街 ,有许多中华老字号。近年来,经过大规模 的修缮整治,前门大街恢复了民国初年的风 貌。
• 现代:兴建了地下铁路、国家奥林匹克体 育中心、中华世纪坛以及一些高级旅游饭 店和住宅小区等现代建筑。
• 漫步北京街头,你会看到传统建筑和现代 建筑交相辉映。北京既具有现代化风貌, 又有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
第二十七页,共47页。
改善(gǎishàn)环境质量
• ①搬迁污染较重的企业 • 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hǎnyè)等耗能低、耗水
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 猿人遗址、颐和园 、天坛 、明十 三陵墓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能够体现历史文化传统的有四合 院 、胡同、牌楼等。
第十七页,共47页。
明十三陵
北京旅游(lǚyóu)名 胜
颐和园
颐和园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
整的皇家园林。它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
北京故宫
的精华,容纳了不同(bù tónɡ)地区的园 林风格,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
第四节 祖国(zǔguó)的首都——北京
第一页,共47页。
一、政治(zhèngzhì)文 化中心
第二页,共47页。
首都北京的符号 (fúhào)
人民大会堂
天安门广场 (世界(shìjiè)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
第三页,共47页。
古城北京(běi jīnɡ)的符号

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下册-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八年级-人教版-地理-下册-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现代化的 大都市
悠久的历史 众多的名胜古迹
发展速度快 重点功能区 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历史文化建筑的保护和 环境质量的改善
发展与保护
任务三 现代化的大都市
3.请你为解决北京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等“大城市病” 提出合理建议。
加快绿化空间建设。 消减污染物排放。 构建多级通风廊道系统。 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疏解退出一般性产业……
祖国的首都 ——北京
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政治文化中心
自然地理环境 面积与人口
城市职能
历史悠久 的古都
任务二 历史悠久的古都 近年来,参观北京故宫的游客数量剧增,给故宫保护带来了
很大压力。对于下面的建议,说说你的看法。
现代化的大都市 1.发展速度快
北京市发展变化(1978—2015年)
2.北京的重点功能区
中央商务区
中关村科技园区
金融街
王府井商业街
3.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北京已经形成了 航空、公路、铁路四 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 交通网络。
(3)相对位置 与河北省和天津市接壤。 40°
116°
北京的地形
2.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116°
大致位于 40°N。
地处内陆, 距海不远。
暖温带
半湿润区
40°
冷热、干湿适中 的气候优势。
北京的地形
2.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交通位置、经济区位的优越性
内蒙古高原
北京的旧城
阅读材料 北京旧城的城市布局
作为皇宫的紫禁城居于旧城的中心,体 现了“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帝王思想。 面向南方是旧城布局的主导方向,这既有利 于居室避寒采光,又体现“面南而王”的传 统观念。北京旧城方方正正,街道纵横交错, 全城布局均衡对称,堪称我国历代都城规划 和建设的代表作。

祖国的首都——北京-八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人教版)

祖国的首都——北京-八年级地理下册课件(人教版)

7.北京的地势特点是( C )
A.东高西低
B.东南高西北低
C.西北高东南低
D.北高南低
8.每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体现北京的职能是( A )
A.政治中心
B.经济中心
C.文化中心
D.国际交往中心
谢谢观看!
A.甲
B.乙
C.丙
D.丁
C 2.北京冬奥会的圆满举办,体现了北京哪种城市职能( )
A.国际交往中心
B.全国铁路中心
C.全国政治中心
D.全国科创中心
(2022秋·江苏淮安)2022年2月至3月,世界冬奥会、残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此次盛会促进了不同文明交流互 签,为动荡不安的世界带来了信心和希望.读北京气候图完成3-5题。
政治中心
人民大会堂
中南海
国务院
三、城市职能
文化中心
国家图书馆
北京大学
中国科学院
三、城市职能
国际交往中心
美国驻华大使馆
冬奥会和夏奥会的举办地
国际会议举办最多的城市
小结
城市职能
相关证据
政治中心
北京是国家首都,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 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所在地
文化中心
高等院校、各类科研机构、图书馆、中央电视台和中央 人民广播电台、博物馆、展览馆、体育场馆等文体场所
➢ 辽南京城和金中都城主要水源来自莲花池。 ➢ 元大都城放弃金中都城, 主要是考虑金中都城依
托的莲花池水源不足。在选址时, 将城址转移到 水源较丰富的积水潭附近。
二、自然特征—气候
气候类型和特点: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 高温多雨有利于农作 物的生产。
说一说
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在我国是什么样的地位?

祖国的首都——北京课件(共39张PPT)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祖国的首都——北京课件(共39张PPT)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气候特点: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
中国的气候
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 因此,北京的地势特点: 西北高,东南低。
多数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 向渤海。
北京的地形
人民大会堂/中南海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北京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人 民大会堂是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 在地,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 地。
群界,
。现陵
存区
规占
模地
最面
大积
、达
八侧天
年。坛
(占公
273 1420
地园
约在
年 ) , 清 乾 隆 、 光
万 平 方 米 。 天 坛
北 京 市 南 部 , 东 城 区
绪始永
时建定
曾于门
重明内
修永大
改乐街
建十东

代骨周 的山口 重,店 要距北 遗离京 址北人
京遗 城址 约位 五于 十北 千京 米市 ,房 是山 中区 国周 旧口 石店 器镇 时龙
众影
多响
银力
行的
和金
我融
国中
数王
百府
年井
悠商
久业
历 史 的 著 名 商 业 区 。
街 拥 有 众 多 的 大 型 商





北京已经形成航空、公路、 铁路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 体交通网络。
北京市区形成了环形加放 射状的快速道路网。
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交 通枢纽和国际航空港。
北京的市区交通
中北 发京 挥地 着铁 越因 来为 越准 重时 要、 的快 作捷 用, 。在
紫禁城铜狮

第六章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基础知识讲解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 第四节 祖国的首都——北京 基础知识讲解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六章北方地区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要点1:政治文化中心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

北京面积1.641万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188.6万(2020年)。

1.北京的符号(1)首都北京的符号: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中南海、国家博物馆等。

(2)古城北京的符号:故宫、长城、四合院等。

(3)现代北京的符号:“鸟巢”、“水立方”、王府井商业街等。

2.北京的地理位置(1)经纬度位置:北京大致位于(40°N,116°E),属于北温带、中纬度地区。

(2)相对位置: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面向渤海,与天津市和河北省为邻。

方法总结1北京地理位置的优越性北京位于几条古代交通大道的交叉点,又是京杭运河的起点,对外联系方便。

向东出山海关可进入东北地区;从西北出居庸关可进入内蒙古高原;向西可联系黄土高原;向南可进入华北平原。

(1)北京经纬度位置优越,位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温度与干湿度适中。

(2)北京海陆位置优越,虽居内陆,但距海较近,交通发达。

渤海是中国的内海,有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拱卫,所以北京虽然距海很近,但十分安全。

(3)北京战略位置优越。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联结的地带,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4)北京经济区位优越。

北京西有黄土高原,西北有内蒙古牧区,南有黄淮海平原,能源、原材料、物产供应丰富。

4.北京的城市职能: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全国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对外交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

(1)全国政治中心: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人民大会堂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中南海是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2)全国文化中心:北京文化教育事业发达。

这里有著名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上百所高等院校,有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各类科学研究机构,有全国藏书最多的国家图书馆,有中央电视台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还有许多著名的博物馆、展览馆、体育场馆……(3)国际交往中心(对外交流中心):北京有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以及众多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等。

(精)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北京》课件

(精)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北京》课件

海陆位置
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 岸,东南临渤海,其余为 陆地所环绕。
相对位置
位于中国北部,华北大平 原的北端,背靠燕山,毗 邻天津市和河北省。
气候类型与特征
气候类型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
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年 平均气温在8~12℃之间,年降水量约为600~700毫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北 京》课件
汇报人:
2024-01-01
• 北京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 • 北京城市规划与发展 • 北京旅游资源及特色 • 北京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 北京未来发展规划与目标
01
北京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及特点
01
02
03
纬度位置
位于北纬39°28′~41°05′ ,东经115°20′~117°30′ 之间,地处中纬度暖温带 。
餐饮设施
北京是美食之都,有烤鸭、 涮羊肉、炸酱面等特色美食 ,同时也有各种国际美食供 游客选择。
旅游服务
北京有完善的旅游服务体系 ,包括导游服务、旅游咨询 服务、旅游保险等,为游客 提供全方位的旅游保障。
05
北京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 的比重逐年提高,成为推动经济
北京创新驱动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优化创新生态等重点任务,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 技创新中心。
北京创新驱动发展的现状与进展
北京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需进一步加强创新生态建设和科 技成果转化。
可持续发展目标设定
0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教案一. 教材分析《祖国的首都——北京》这一节主要介绍了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沿革、城市职能以及旅游资源等方面。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北京有更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对地理有一定的认识,他们生活经验丰富,好奇心强,乐于探究。

但同时,他们对于北京的历史文化、城市职能等方面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沿革、城市职能以及旅游资源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学会分析北京的城市特点和发展趋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沿革、城市职能以及旅游资源。

2.难点:北京的城市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分析。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地图、图片、资料等。

2.设计好教学问题和讨论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者视频展示北京的一些标志性建筑或者景点,如天安门、故宫、长城等,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对北京有多少了解?”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2.呈现(15分钟)教师利用地图、图片等资料,介绍北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沿革、城市职能以及旅游资源等方面。

在介绍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北京的城市特点和发展趋势。

3.操练(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者小组讨论的方式回答。

如:“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具有哪些城市职能?”“北京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等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一些学生回答问题,或者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北京的城市特点和发展趋势。

5.拓展(5分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北京的旅游景点,我们还应该如何传承和保护北京的历史文化?”引发学生的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认识省级区域
第一节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第一课时)详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北京的位置、面积等及自然环境特征,并能对北京的位置做出简要评价;
2.了解北京的历史文化传统,掌握北京的城市职能和未来发展方向。

过程与方法
1.读图能力和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
2.掌握了解一座城市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加深学生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刻文化底蕴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
1.北京市的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
2.北京市的未来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1.北京市地理位置的评价;
2.北京市城市建设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方法
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台、景观图片等。

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
在你印象中,北京是一个怎么的城市呢?(有着悠久历史的繁华的现代化都市),现在老师给你足够的时间,足够的MONEY 你愿意随同老师一起畅游北京吗?(愿意)。

好吧,让我们出发吧。

喔喔,畅游北京要先过福娃关呀。

同学们,想顺利通过吗?“想”,那我们来看看通关秘籍。

我们要打一套组合拳,团体战和小组站结合,共同攻克难关。

小组站中我们分四个板块,每一组选取一个板块,在这板块组内同学有绝对的领导权,一会选出的小组长,要带领大家共同闯关。

现在我们分为四组,这一组为第一组,二三四,每组推荐一个组长,请站起,选择一个福娃。

OK ,请坐。

各位同学,准备好了吗?
团体战开始了!历史上有那几个朝代在此建都?是哪几位帝王呢?
金完颜阿骨打元元世祖忽必烈明成祖朱棣清顺治帝多尔衮
帝王们都说北京易守难攻,为什么?
1、北京地处我国地区,位于平原的北部边缘。

2、北京北依山,西依山,南有河作天然屏障,东出海,有半岛和半岛形成守卫之势。

3、古代帝王选择此地为都城,平和年代可享用平原
丰富的物产,战争年代则可固守天险,扼守关口。

如若不能守,金、元帝王则过从西北关退回老家高原,清朝皇帝则可从东北的口退回老家平原。

北京形成城市聚落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地形水源气候交通
地形
水源水源对城市聚落的形成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我们来看一个案例。

北京旧城城址变迁和水源有什么关系?无论如何变迁,始终保证城市附近有丰富的水源。

北京有附近哪些河流呢?
气候:暖温带半湿润区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春柳夏荷秋叶冬雪
特点四季分明
交通
团体战圆满结束了
下面是我的板块我做主
第一组:根据图片和资料说出北京的城市职能。

政治文化国际交往中心
第二组:为什么说北京是历史悠久的古城?
1)早在年前,北京就有了人类生活。


2)在多年前,这里形成了聚落中心,称为。

3)有、、、各代先后在北京建都。

4)北京旧城城市格局形成于、两代。

5、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
近些年来,参观故宫的游客数量剧增,给故宫的保护带来很大压力。

你有什么好办法吗?第三组:北京旧城格局有什么特点,体现了什么思想?
第四组:北京被列入文化遗产名录中是哪些名胜古迹?
读一封北京同学的来信
大连的同学:
你好!自我记事以来,北京的变化,特别的大。

马路宽了,电脑上网了,城市绿化增多大….北京越
来越发达了,越发向国际化大都市方向迈进了。

你知道北京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哪些成就了吗?
不过,北京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如有很多老辈口中的老建筑逐步消失了,现存的四合院和胡同的去留问题也引发了很多争议,你能帮帮我们吗?
北京在新中国成立后,取得哪些成就?
现存的四合院和胡同的去留问题也引发了很多争议?
学生回答
讨论
结束语:北京作为首都,必然向国际化大都市方向发展,然而在发展的同时,我们更应该保护和修缮历史给我们留下的文化瑰宝。

让我们共同
预祝北京的明天会更美好!
回顾课堂小结
鉴于同学们的优秀表现,让我们共同走入北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