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 脉冲激光测距仪
基于脉冲激光的测距系统设计毕业论文

1.2.2
国内的样机的研究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是在原来的固体和气体激光测距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9]。目前已经具备了基础技术,主要是解决工程应用方面的问题。
至今,激光测距仪已经发展至第三代。
第一代激光测距仪是采用0.69μm的红宝石激光器及光电倍增管探测器,这也是最早的激光测距仪。20世纪70年代初,少量的激光测距仪开始装备到了军队里,例如美国的AN/GVS-3、日本的70型,但是,由于第一代的激光测距机效率较低、隐蔽性较差、体积大、重量大、耗电多等一系列的原因,很快被第二代激光测距机所取代。第二代激光测距仪采用了1.06μm的Nd:YAG激光器和硅光电二极管或雪崩二极管作为探测器。与第一代相比,在隐蔽性、体积、重量、耗电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改善,因此,第二代激光测距仪开始迅速发展。美国于1977年研制出了AN/GVS-5型的第一台手持式Nd:YAG激光测距机,该测距机的外形采用了普通手持式双筒望远镜的外形特征,而且大小与普通望远镜相当,重量仅为2kg。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激光测距技术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激光测距仪已经发展至第三代[6],称为人眼安全激光测距。其采用波长为1.54μm的饵玻璃激光器和波长为10.6μm的CO2激光器。例如美国的“斯米尔”人眼安全激光测距仪[7]。这类激光器具有在烟雾中的传输性好,兼容性好,对方探测困难等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激光易被湿气吸收、目标反射率低、需要制冷等。
讲师2014摘要激光具有高亮度高方向性高单色性和高相干性等优点所以利用激光传感器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的测距方案中激光测距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本课题介绍了激光传感器的原理和特性以及atmel公司的at87c51单片机的性能和特点并在分析了激光测距的原理基础上指出了设计测距系统的思路和所需考虑的问题给出了以at87c51单片机为核心的低成本高精度微型化数字显示激光测距的硬件电路和软件设计方法该系统设计合理工作稳定能量良好检测速度快计算简单易于做到实时控制并且在测量精度方面能达到工业应用的要求
脉冲激光测距接收电路的设计

脉冲激光测距接收电路的设计脉冲激光测距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测量距离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环境监测和机器人领域。
而脉冲激光测距接收电路是实现这一测量方法的关键部分。
脉冲激光测距接收电路的设计旨在实现精确、稳定地捕捉激光脉冲信号,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以进行距离计算。
下面将介绍几个关键要素,以帮助您理解脉冲激光测距接收电路的设计。
第一个要素是接收器设计。
脉冲激光测距接收电路通常采用光电二极管或光电二极管阵列来接收激光脉冲信号。
这些接收器需要具备高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特点,以确保准确地接收到激光信号。
第二个要素是前置放大器。
由于激光脉冲信号很弱,需要通过前置放大器将信号放大到适合后续处理的水平。
前置放大器还需要具备低噪声特性,以确保测量结果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第三个要素是时间测量电路。
脉冲激光测距需要测量激光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差,因此时间测量电路是脉冲激光测距接收电路的核心部分。
常用的时间测量电路包括计数器、时钟和触发器等组件,用于精确测量时间差并将其转化为数字信号输出。
第四个要素是滤波器。
为了去除噪声和干扰信号,脉冲激光测距接收电路通常需要加入适当的滤波器。
滤波器可以是低通滤波器或带通滤波器,具体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来选择。
最后一个要素是模数转换器。
脉冲激光测距接收电路需要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进行距离计算。
模数转换器可以是单通道或多通道的,具体选择取决于系统的要求和设计目标。
综上所述,脉冲激光测距接收电路的设计涉及到接收器设计、前置放大器、时间测量电路、滤波器和模数转换器等要素。
合理地设计这些要素,可以实现精确、稳定的脉冲激光测距功能。
高精度脉冲式激光测距系统的设计

冲式激 光 测 距 系 统 进 行 了 整体 方 案 设 计 ,由 T D C . G P 2 2 高精度 时间测量 芯片 、S T M 3 2单 片机 、发 射 电 路及 接收电路等几 部分构成 。基 于理论分析 ,设计实 验内容和实验方案 ,按照实验 的步骤分别设计硬件 和 软件 ,在大量实验数据分析 的基础下 ,最终验证该方 案 的可行性 ,满足要求 的技术指标 。
T I A N Ha i j u n , Y A N G T i n g , Z H A o f A u t o ma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N o r t h e a s t E l e c t i c P o w e r U n i v e r s i t y , J i l i n J i l i n 1 3 2 0 0 0 ,C h i n a )
提高脉冲激光飞行 的时间测 量精 度 ,采用 时间数 字转换 芯片 T D C . G P 2 2 ,单片机通过 S P I 接 口技 术读 取测量结果 ,经单片机 处 理后的数据 传给 L C D1 2 8 6 4显示器 。测试结果表明 :该测量方法精度达到 6 5 p s ,可以满足工业领域 的要求 。
前测量距离 中比较理想的仪器。在 国内外 ,激光测距 应用在激光雷达 、航 空遥控 、数字检测通信 、地形测 量 、跟踪导弹轨迹 等领域 中。在工业生产过程 中 ,有 许 多地方需 要对高 度 、宽度 、距离 、长度等进行精确
测量 。文 中采用德 国 A C A M公司生产的 T D C — G P 2 2芯
2 0 1 7年 2月
机床与液压
MACHI NE TO0L & HYDRAUL I CS
F e b. 2 01 7 Vo 1 . 45 No . 3
激光测长仪课程设计

激光测长仪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激光测长仪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激光测长的基本原理、仪器的使用和维护方法,以及相关应用领域的知识。
在知识目标上,要求学生了解激光的特性、激光测长的原理和方法,以及激光测长仪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在技能目标上,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操作激光测长仪,进行长度测量,并能够分析测量结果。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上,要求学生培养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对科学技术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激光测长仪的基本原理、使用和维护方法,以及相关应用领域的知识。
首先,介绍激光的特性,包括激光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等方面。
然后,讲解激光测长的原理和方法,包括干涉法、衍射法和脉冲法等。
接着,介绍激光测长仪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包括仪器的组装和调试、测量操作和数据处理等。
最后,介绍激光测长仪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精密制造、航空航天和生物医学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激光测长仪的相关知识和原理。
然后,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接着,通过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激光测长仪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情况和效果。
最后,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激光测长仪,进行长度测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首先,教材《激光测长仪原理与应用》将作为主要的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然后,参考书如《激光技术》和《测长技术》将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背景知识。
同时,多媒体资料如实验视频和演示软件将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视觉体验。
最后,实验设备如激光测长仪和相关的测量工具将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几个方面,以保证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并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激光测距仪系统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军事上装备的激光测距仪,重量一般为10kg左右,最小的只有0.36k用巨大的天线就可以发射极窄的光束。
3.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
窄的光束和短的脉冲宽度,不仅使横向和纵向目标分辨率大大提高,而且不受电磁干扰和地波干扰,例如在导弹的初始阶段,微波测距由于严重的地波干扰而不能使用,激光测距却能得心应手。
德国博世(BOSCH)公司研制生产的手持式高精度激光测距仪,体积小巧,携带方便,广泛适用于房地产、室内装潢、建筑施工、测量测绘等众多领域。该公司研制生产的DLE150激光测距仪不但可以测量、校正、计算,而且可以非常快速地进行探测。它的测量范围为0.3m-150m,测量精度<±3mm,测量时间一般<0.5秒,测量分辨率为lmm,它采用先进技术,能测量高度,面积,数量,角度或斜面;可持续测量,用于测定固定参考点的最大或最小距离;间接测量功能,能对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距离,例如,房屋的墙高等进行间接测量;存储检索,检索最新存储的资料和最近20个测量结果:“显示激光光束”模式,激光光束会在测量过程中一直处于显示状态,可以快速准确地寻找测量目标;使用万能尾件可以对角落、平面和边缘进行测量;防尘防水设计。
Keywords:Laser ranging;Phase;Phase locked loop;Frequencymixer; Frequencydivider;Single chip microcomputer
第1章 绪论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在民用和军事领域,对距离量的测量要求非常广泛。测量范围和测量精度的要求都在不断增加,因此人类在不停研究新的测量方法和理论。近年来,激光技术迅速发展和完善,导致了光学及其应用技术的巨大革命,促进了物理学和相关学科的发展。激光器已被确认为20世纪最重要的发明之一。而激光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们掌握和利用光波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激光技术出现后,很快被应用到各种测量(大地测量、地形测量、工程测量、航空摄影测量以及人造地球卫星的观测和月球的光学定位等航天测量)中。与此同时,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光电器件性能的不断提高,使激光测距仪成为距离测量的主要仪器之一。
tof激光测距课程设计

tof激光测距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TOF激光测距的原理,掌握测距的基本公式和计算方法;2. 了解激光的特性,以及其在测距技术中的应用;3. 掌握影响激光测距精度的因素,并能进行分析和解释。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TOF激光测距技术进行实际距离测量,并准确记录数据;2. 能够操作激光测距设备,进行基本的维护和故障排查;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测距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求知欲;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其在实验和探究过程中的沟通与协作能力;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其具备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安全意识;4. 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认识到物理学在现实生活和工业领域中的应用价值。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TOF激光测距的相关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预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内容1. TOF激光测距原理:讲解时间飞行(Time of Flight)测距的基本原理,介绍激光发射、反射及接收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测距公式的推导。
教材章节:第二章“光学测距原理”2. 激光特性及其在测距中的应用:介绍激光的波长、频率、相位等特性,分析激光在测距技术中的应用优势。
教材章节:第三章“激光的特性与应用”3. 影响激光测距精度的因素:分析光源、探测器、环境等对测距精度的影响,探讨提高测距精度的方法。
教材章节:第四章“激光测距的误差分析与控制”4. 激光测距设备操作与维护:讲解激光测距设备的结构、功能及操作方法,介绍基本的设备维护和故障排查技巧。
教材章节:第五章“激光测距设备及其应用”5.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TOF激光测距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设备,完成实际距离测量,并分析数据。
激光测距仪系统设计

2、纲要 激光测距仪系统设计
整体 设计 方案
系统 硬件 部分
性能 要求
技术 特点
单激 片光 机发 的射 选部 型分
回信 波号 接处 收理 部部 分分
系统 软件 设计
机械 结构 设计
发 接信 射 收号 程 程处 序 序理 设 设程 计 计序
外支测 部架距 整结仪 体构外
型
3、 创新思路
• 1.根据相位式激光测距原理,采用测尺组合频率和差频测相的 方法完成测量,提高测量精度。
• 2. 提高整体的稳定性,降低消耗。 • 3. 采用模块形式提高电路的分辨率,克服电路系统中各个频率
的干扰。 • 4. 优化系统结构,采用支架式结构避免测量时系统晃动现象的
产生。
驱动L1
+
锁相产生 15.01MHz信号 作为本振1
15MHz有源晶 振信号作为主 振1
4、设计原理图
CPLD分频产 生1.5MHz信号 作为主振2
锁相产生 1.501MHz信号 作为本振2
光电转换器
1.5MHz回 波信号滤 波放大
15MHz回波 信号滤波放 大
混频器1
混频器2
10KHz滤波 放大
10KHz滤波 放大
正弦波变方 波
正弦波变方 波
用CPLD测量 15MHz信号发 射波与回波的相 差
混频器3
10KHz滤波 放大
正弦波变方 波
混频器4
激光测距仪系统设计
System Design of a Laser Range Finder
专 业: 学 号: 姓 名: 指导老师:
1、背景
• 目前空间目标距离的激光测量主要使用脉冲式激光测距方法和 相位式激光测距方法。脉冲式激光测距法主要是运用于长距离 的测量,但其精度不高。而相位测距法主要运用于短距离的测 量,但其测程较短。本设计采用多测尺测量法解决了测程和精 度的矛盾。
单脉冲激光测距系统设计

基于单脉冲激光的测距研究摘要该设计采用单脉冲激光进行距离的测量。
在光电检测系统中,采用了可以控制的激光光源作为信号的发射装置,配以光电倍增管(PMT)作为接收装置和信号处理电路,通过获取激光发射到激光反射回接收装置的时间来计算出所测目标的距离。
该测距系统通过发送单个脉冲的激光进行测量,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的特点,通过电子门的精确控制计数器的开始和停止,极大减小了系统的误差。
关键词:单脉冲激光;光电检测 ;光电倍增管(PMT)Research about range finder based on single pulse laserAbstractThis design USES single pulse laser to distance measurement. In photoelectric detection system, using the can control laser sources as a signal transmitting devices, match with photoelectric acceptance device(PMT)and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through to get laser pulse laser reflected back to receiving devices of time to calculate the distance of the target. The measurement system by sending a single pulse laser measurement, high speed, high precis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lectronic door through the precise control counter the start and stop, greatly reducing the error of the system.Keywords: single pulse laser; Photoelectric detection;PMT目录一、引言光学测距在气象研究、大地测量和科学研究,军事,宇航探测等众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激光技术用于测距,具有速度快,精度高,不受地形限制的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 录第一章 引言………………………………………………………………21.1激光测距技术…………………………………………………………21.2激光测距的发展状况…………………………………………………2第二章 脉冲测距仪的工作原理…………………………………………42.1测距仪的基本工作原理………………………………………………42.2脉冲激光测距实现的原理及光电读数的实现方法…………………5第三章 部件分析…………………………………………………………73.1激光器…………………………………………………………………73.2光电器件………………………………………………………………7第四章 激光测距系统性能分析…………………………………………84.1光脉冲对测距仪的影响………………………………………………84.2发散角对测距仪的影响………………………………………………84.3测距系统信噪比分析…………………………………………………9第五章 测距仪的精度分析………………………………………………105.1精度分析………………………………………………………………105.2提高脉冲激光测距精度的措施………………………………………10第六章 激光测距仪总体设计……………………………………………14总结…………………………………………………………………………16
第一章 引言1.1 激光测距技术激光测距是指根据激光往返待测距离的时间来测定距离的方法,激光测距技术是随着激光技术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精密测量技术,因其良好的测距性能而广泛应用在军事和民用领域。自1960年美国T.H.Maiman博士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开始,激光优异的单色性、方向性和高亮度性就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激光的这些特性,决定着它成为理想的测距光源。国内外均大力开展了激光测距系统的研制工作。1961年美国就成功的研制了世界上最早的红宝石激光测距系统,1969年美国又首次将激光测距系统应用于坦克火控系统。从此,激光测距技术发展迅猛,广泛的应用于战场上。激光测距方法从原理上分主要有相位测距法和脉冲测距法两种。由于相位测量技术较为成熟,因此测距精度较高,目前的测距技术大多采用此法,但相位测距电路较为复杂,技术难度较大,测程短。脉冲式测距方法结构简单,信号易于处理,并且易于实现实时测量,具有测程长的优点,因此发展潜力很大。1.2激光测距的发展状况激光测距技术与其它测距技术相比,具有测量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非接触目标、测量速度快、测距精度高等特点。目前,脉冲激光测距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如地形测量、战术前沿测距、导弹运行轨道跟踪、以及人造卫星、地球到月球距离的测量等。随着激光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技术和集成电路的发展,激光脉冲测距正朝着低成本、模块化、小型化方向发展。脉冲半导体激光测距技术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陆续解决了激光器件、光学系统以及信号处理电路中的关键技术,80年代后期转入应用研究阶段并研制出了各种不同样机,90年代中期各种成熟的产品不断出现,近期半导体激光测距发展迅速,在中、近激光测距方面有取代YAG激光的趋势。2008年,中国计量学院余向东、张在宣、王剑锋等人研制了一种能有效地减少因接收信号幅度变化而引起的漂移误差和晶振时钟计时误差的小型高精度脉冲式半导体激光测距仪,当接收脉冲信号幅度在11倍范围变化时,该测距仪可获得优于±7cm的单次测量精度。2009年,军事交通学院李志勇、李长安、李良洪等人基于TDC-GP2设计了一款测量时间间隔最小可达65ps,平均误差小于65ps的高精度时间间隔测量仪。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八三五八所研制出测程200,精度0.5,分辨能力为100的激光测距机。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制出便携式激光测距机,无合作目标时对漫反射水泥墙的测距达100,采用300计数方式,测距精度0.5,重复频率1kHz。中国计量学院与国外合作开发了低成本、便携式半导体激光测距机,作用测距l,精度术。常州莱赛公司研制了测量距离为200,测距精度为0. 5的半导体激光测距机【1】。国外有许多大学、研究机构和公司都开展了脉冲半导体激光测距系统的研究。Schwartz Electro-Optics公司为美国国家数据中心研制了激光海浪测量装置,用于无人看守的海浪测量站;为美国联邦政府高速公路管理局研制了激光自动传感系统,用于车辆速度和高度的测量,从而提高了交通效率;还为军方研制了直升机激光防撞告警装置。EXXON公司研制了脉冲半导体激光角度距离测量系统,用于海上石油勘测。1992年美国亚特兰大激光公司为警方专门设计的手持式人眼安全激光二极管测距仪,用于对车辆的测距和测速。Lecia公司展出了实用的小型LD测距仪,测量距离0.2-30m。1995年以来国际上对人眼安全的半导体激光测距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已开展了波长在800-900nm范围内、峰值功率为10W、脉冲宽度为20-50ns、重复频率为1-10kHz、测量距离10m-1km无合作目标的激光测距系统研究。1996年下半年,美国Bushnell公司推出了测距能力约365m的400型小型、轻便、省电、对人眼安全、低价LD的激光测距仪Yardage400。1997年Bushnell公司推出测距700米的800型激光测距仪。1998年美国Tasco公司推出测距能力为700米的摄像机型Lasersite LD激光测距仪。美国SACMFCSⅡ侧轻武器通用模块火控系统,具有测距和瞄准双重功能,据报道其测距能力大于2km。2000年以来,各种性能极好的激光测距仪更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专为室内应用而设计徕卡手持测距仪D2,测程 0.05至60 米,典型精度±1.5mm,不仅小巧便携,测量速度也很快且非常可靠。德国喜利得手持激光测距仪PD42型测量范围0.05 m- 200 m,精度为 ± 1.0mm,不仅可以测量距离,还可以进行面积、体积及面积累加等计算。
第二章 脉冲激光测距原理2.1测距仪的基本工作原理激光测距广泛采用飞行时间法,飞行时间法是根据直接或者间接获得的激光飞行时间来得到目标物距离【4】。其基本原理如图2-1所示:即分别在A、B两点架设测距机和反射器,测距机向B处发射一束激光,激光在被测距离A、B之间传播,到达B点后,激光被反射器反射。反射回的激光被测距机接收,如果激光测距机能测出激光从发射到接收这一段时间间隔,那么,在A、B之间的距离就可以计算出来【5】。根据光速c,则距离D为: (2. 1)图2-1 激光测距基本原理图2-2 测距仪光学原理框图
D——测站点A、B两点间距离; ——光往返A、B一次所需的时
间。2.2脉冲激光测距实现的原理及光电读数的实现方法脉冲激光测距是利用激光脉冲持续时间短,能量在时间上相对集中,瞬时功率很大(一般可达兆瓦)的特点进行测距,在有合作目标的情况下脉冲激光测距可达到极远的测程。脉冲激光测距以其测程远、测距精度高等优点获得了广泛的应用【6】。脉冲激光测距原理如图2-3所示。图2- 3 脉冲激光测距原理激光器对目标发射一个或一列很窄的光脉冲(脉冲宽度一般小于
50ns),经取样棱镜,光脉冲接收器输出一个电脉冲信号, 打开电子门让时标脉冲通过,计数电路开始进行计数。光脉冲被目标反射后回到接收器,接收器同样产生一个电脉冲,关闭电子门终止时标脉冲通过。通过测量光脉冲到达目标并由目标漫反射返回到接收系统的脉冲数就能计算出相应的时间间隔,从而计算出目标距离。设目标距离为D,光脉冲往返时间为t,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c ≈2.99 ×m /s,光速c在空气中传输受介质、气压、温度、湿度的影响可忽略),则有下列公式成立: (2. 2)在脉冲激光测距中,t通常是通过测距计数器对从发射脉冲到目标并从目标返回到接收系统期间进入计数器的时钟脉冲个数的累计来测量的,具体如图2-3所示。图2-3 计时波形图设在t时间内,有N个时钟脉冲进入计数器,时钟脉冲周期为T,振
荡频率为。
(2. 3)
式中,,表示每一个时钟脉冲所代表的距离增量。如计数器计数N个时钟脉冲,则由公式(2.3)可得到目标距离R 。L的大小决定了脉冲测距的测量计数精度。即:
(2. 4)
若要距离分辨率≤30cm,则要求≤2×10-9s,即要求时标脉冲的频率最低为500MHz。距离测量的精度主要取决于发射激光脉冲的上升沿、接收通道的带宽、探测器的信噪比、时间间隔测量的分辨率等因素有关。TOF(飞行时间)测距系统构成相对简单,因而获得了普遍的应用。军用的作用距离大于1km的测距机基本上全都是基于TOF的。当前,采用精密的时间间隔测量方法,脉冲飞行时间激光测距的单次测量精度可以达到厘米量级。为获得更高精度,可以采取多次测量平均的方法,但是这需要更长的测量时间,从而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自触发脉冲飞行时间激光测距法,其原理利用激光接收单元的输出信号自行控制激光发射单元,进而触发激光脉冲向测距目标发射,即激光接收单元接收到激光脉冲之后,去触发激光发射单元产生下一个激光脉冲。激光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