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瘫肩痛ppt

合集下载

偏瘫性肩痛课件ppt

偏瘫性肩痛课件ppt

诊断与评估的重要性
01
02
03
明确诊断
通过诊断与评估,医生可 以明确患者的病情和病因 ,为后续治疗提供根据。
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医生可以 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恢复 肩关节功能。
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病情变化
通过定期的评估,医生可 以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 治疗效果。
研究方向与展望
新型治疗方法的研发
01
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新型治疗方法被研发出来,如细胞治疗、
基因治疗等。
康复训练的个性化
02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以提
高治疗效果。
预防与康复一体化
03
将预防与康复相结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理能力。
对患者及家属的指点意义
1 2 3
正确认识偏瘫性肩痛
偏瘫性肩痛课件
汇报人:XXX 202X-XX-XX
目录
• 偏瘫性肩痛概述 • 偏瘫性肩痛的诊断与评估 • 偏瘫性肩痛的治疗方法 • 偏瘫性肩痛的预防与护理 • 偏瘫性肩痛的最新研究进展
01
偏瘫性肩痛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偏瘫性肩痛是由于脑卒中或脑外 伤导致的一侧肩部疼痛和活动受 限,常常伴随上肢的运动功能障 碍。
特点
偏瘫性肩痛通常在脑卒中或脑外 伤后数周或数月内出现,疼痛性 质多为钝痛或刺痛,夜间加重, 影响睡眠。
偏瘫性肩痛的常见原因
01
02
03
04
肩关节半脱位
由于对侧的肌肉瘫痪,导致肩 关节不稳定,容易产生半脱位

肩袖损伤
瘫痪侧的肩袖肌肉失去功能, 使肩袖受到过度牵拉或损伤。

偏瘫性肩痛PPT课件

偏瘫性肩痛PPT课件

精选最新版ppt
15
• 在被动活动中,要配合按摩肩关节周围软 组织、颈肌,放松肌痉挛。在被动运动同 时,应配合意想性运动,以口令鼓励患者 作主动肌肉收缩和肢体活动锻炼。患者自 己也可以健肢带动患肢活动。双手交叉握 着(可使屈曲痉挛的手指伸展开),作肩 前屈动作。肩的前伸动作有利于防止肩胛 骨后缩,抑制屈曲痉挛。注意在肩外展时 ,同时外旋十分重要。早期肩关节的被动 运动只限于90度以内,以免因牵拉引起肩 胛周围损伤,但视关节的恢复程度,可以 逐渐加大。
精选最新版ppt
16
(三)、手法活动肩胛骨
• 患者仰卧位时,治疗师一手从患者患 侧腋下伸向患侧肩胛骨后,手掌托住 患侧肩胛骨;另一手扶住患肩;作肩 胛骨向前、向外、向上的运动。患者 坐位时,治疗师一手托住患侧上肢, 一手放在肩胛骨后,将上臂向前伸及 外展方向牵拉。
精选最新版ppt
17
(四)、抗痉挛运动
偏瘫性肩痛
精选最新版ppt
1
精选最新版ppt
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关节的解剖
• 肩关节是由肩胛骨的关节盂与肱骨头组成, 故又叫肩肱关节。因为肱骨头较大,呈球形 ,关节盂浅而小,仅包绕肱骨头的1/3,关 节囊薄而松弛,是全身大关节中结构最不稳 固的关节。最常见的是向肩关节的前下脱位 ,因为肩关节的上方有肩峰、喙突及连于其 间的喙肩韧带,可以防止肱骨头向上脱位。 肩关节的前、后、上部都有肌肉、肌腱与关 节囊纤维层愈合,增强了其牢固性。而只有 关节囊的前下部没有肌肉、肌腱的增强,这 是肩关节的一个薄弱区。
• 从解剖学的观点来看,肩关节可在盂肱关节、肩 峰下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以及肩胛骨与 胸壁的连接上产生功能效应。肩关节在发挥平稳 功能,上述肩部功能的各个部分都要正常运行, 其完整性取决于肌肉和韧带的张力。中枢性偏瘫 的软瘫期:肌张力降低;痉挛期:肌张力增高。

浅谈偏瘫并发症肩痛治疗PPT课件

浅谈偏瘫并发症肩痛治疗PPT课件
偏瘫原因
主要由大脑病变引起,如脑血管 疾病、脑外伤、脑肿瘤等。这些 疾病导致大脑运动神经元受损, 进而出现偏瘫症状。
肩痛发生机制
01
02
03
肩部肌肉痉挛
偏瘫患者由于长时间卧床 或坐轮椅,肩部肌肉得不 到有效锻炼,容易发生痉 挛和萎缩。
关节囊及韧带松弛
偏瘫后,患者关节囊及周 围韧带可能出现松弛现象, 导致关节不稳定,进而引 发肩痛。
不良反应监测与处理
不良反应监测
注意事项
定期监测患者用药后的反应,包括胃 肠道反应、肝肾功能异常、过敏反应 等。
加强患者用药教育,提高患者对不良 反应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不良反应处理
根据不良反应的类型和严重程度,采 取停药、减量、换药等处理措施,必 要时给予对症治疗。
03 非药物治疗手段分析
物理治疗技术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认知和行为模式,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家庭与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家属及朋友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提高患者的康复信心。
04 手术治疗适应证及风险评 估
手术治疗适应证明确
01
02
0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4
偏瘫导致的严重肩痛, 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 佳
肩部关节、肌肉、韧带 等结构明显异常
肩关节半脱位
偏瘫患者肩关节周围的肌 肉和韧带力量减弱,容易 导致肩关节半脱位,从而 引发肩痛。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偏瘫患者出现肩部疼痛、活动受限、 肌肉萎缩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 局部红肿、发热等炎症反应。
诊断方法
结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 查(如X线、MRI等)进行综合诊断。

偏瘫患者的常见肩 ppt课件

偏瘫患者的常见肩 ppt课件
27
28
• 上臂躯干角 • 45° • 90° • 135° • 155°
盂肱成分 28° 54° 78° 95°
肩胛胸壁成分 17° 36° 57° 60°
29
• 痉挛期相对与软瘫期,随着肌张力增高及
肌紧张平衡的变化,肩关节呈现肩胛骨的 下沉和后缩以及肱骨的内旋。
• 由于肩胛骨后缩及下沉使肩胛骨旋转延迟,
当肩关节外展时,该锁定机制不再起作用。 由于臂抬起来向侧方外展或向前运动时,关节囊上 部松弛,失去了支持作用。
9
在肩关节上抬或外展中肩关节的稳定性必须 有肌肉收缩提供,特别是肩袖肌
• 肩袖肌:岗上肌、岗下肌、小圆肌、肩胛
下肌——四块肌肉肌腱与肩关节囊融合构 成,是肩关节的重要动力稳定结构。
10
11
涂剂等。也可用药物局部注射治疗。
36
三、肩手综合症
• 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综合征(RSDS)
是以四肢 远端严重疼痛伴自主神经功能紊 乱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命名较多,如 灼性神经痛、Sudeck’s萎缩、创伤后萎缩、 肩-手综合征等。其病因未明,发病机制不 清,通常由其特征性临床表现而被认识。
• 发病率 12%-34%
19
2.预防和治疗原则
• (1)从早期开始就重视体位摆放。在不活动时、
坐位时应将手臂支持在桌子上或患侧负重。
• (2)诱发并强化前锯肌、斜方肌上部;抑制胸小
肌、菱形肌的紧张和挛缩。
• (3)保持、激活肩上水平走形的三角肌,岗上肌
的活性。
• (4)肩部悬吊支持带的应用。--肱骨头下降率超
过30%和/或伴有肩痛的患者,应该使用肩吊带。
33
影响肱骨头外展下移的因素
• 1.出口狭窄---常见于曲或外侧斜坡样改变

浅谈偏瘫并发症“肩痛”治疗PPT

浅谈偏瘫并发症“肩痛”治疗PPT

06
展望与未来研究方向
新技术应用
机器人辅助治疗
利用机器人技术进行精准的物理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康 复进程。
虚拟现实技术
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实际环境,帮助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增强 康复训练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神经调控技术
利用电刺激、磁刺激等技术,激活瘫痪肌肉,促进神经再生和功 能恢复。
临床研究进展
通过专业按摩和推拿手 法,放松肩部肌肉,促
进血液循环。
运动疗法
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肩部 功能锻炼,增强肌肉力 量,改善关节活动度。
药物治疗
口服或外用药物,如非 甾体消炎药、局部麻醉
药等,可缓解疼痛。
手术治疗
01
02
03
04
肩关节镜手术
通过微创技术,清理肩关节内 部病变组织,修复受损结构。
肩袖修复术
针对肩袖损伤引起的疼痛,修 复受损的肩袖组织。
辅助检查
X线检查
观察肩关节结构是否正常,排除骨折、脱位等情况。
MRI检查
进一步了解肩关节内部结构,如肌腱、关节囊等是否存在异常。
神经电生理检查
评估神经功能,排除神经根病变等引起的肩痛。
04
偏瘫并发症“肩痛”的治疗
非手术治疗
物理疗法
如电刺激、超声波、磁 疗等,有助于缓解肩部
疼痛和肌肉紧张。
按摩与推拿
姿势异常
偏瘫患者常因肌肉力量失衡而出现 姿势异常,如肩胛骨后缩、上抬等, 导致肩部压力增大,引发疼痛。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高发人群
偏瘫患者,尤其是脑卒中 后患者,是肩痛的高发人 群。
发病率
据统计,约有30%~60% 的偏瘫患者会出现肩痛症 状。

浅谈偏瘫并发症肩痛治疗PPT课件

浅谈偏瘫并发症肩痛治疗PPT课件

肩痛的常见原因和症状
肩袖损伤
由于肌肉力量不平衡, 导致肩袖受到过度牵拉
或磨损,引发疼痛。
肩关节僵硬
偏瘫患者的关节活动度 下降,可能导致肩关节
僵硬和疼痛。
神经痛
由于神经受损,可能导 致肩部放射性疼痛。
炎症
肩部炎症可能导致疼痛 和关节肿胀。
肩痛对偏瘫患者的影响
01
02
03
影响日常生活质量
肩痛可能导致患者无法完 成日常活动,如穿衣、洗 澡等。
定期进行肩部X光、核磁等影像学检查,了解肩部结构及功能状况,为预防肩痛 提供科学依据。
正确的姿势和运动
保持正确的坐、站、卧姿势,避免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 以减轻肩部负担。
进行适当的肩部运动,如肩部旋转、拉伸等,以增强肩部 肌肉力量和柔韧性,预防肩痛。
避免过度使用肩部
避免长时间抬重物或频繁进行高强度 肩部活动,以减少肩部劳损和疼痛的 风险。
浅谈偏瘫并发症肩痛治疗 PPT课件
• 偏瘫并发症肩痛概述 • 偏瘫并发症肩痛的治疗方法 • 偏瘫并发症肩痛的预防措施 • 偏瘫并发症肩痛治疗的未来展望 • 结论
01
偏瘫并发症肩痛概述
偏瘫与肩痛的关系
01
偏瘫患者由于神经功能受损,容 易导致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进 而引发肩痛。
02
肩部长期处于不正确的姿势或缺 乏适当运动,也可能导致肩部肌 肉和关节的劳损,引发疼痛。
建议
为了提高偏瘫并发症肩痛的治疗效果,需要加强基础研究,深入了解病因和病理机制,规范治疗方法的选择和实 施,加强康复护理和患者自我管理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同时,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偏瘫并发 症肩痛治疗的进步和发展。
THANKS

偏瘫肩痛分析PPT课件

偏瘫肩痛分析PPT课件

三、偏瘫肩痛的原因
(四)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也参与了偏瘫肩痛的发病机制,包括抑郁、 焦虑、恐惧回避,高度警觉、疼痛灾难化等。
Valencia的研究表明,疼痛灾难化和抑郁,对偏瘫肩 痛的预测和表现显著相关。
偏瘫肩痛分析
一、概述
偏瘫肩痛(Hemiplegic Shoulder Pain,HSP)是脑 卒中后偏瘫侧肩部疼痛的总称,是中风后常见的并 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其原 因复杂,临床诊断思路和常规的治疗方式多样,缺乏 科学规范化的诊治方案。
中风后肩痛的发生率
• 肩痛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估计为48% - 84% • 最早两周就可以出现,一般发病在中风后2-3个月。 • 最近的一项前瞻性研究中报道中风后34%的患者
其次,脑卒中后的痉挛期,肩关节周围肌肉肌张力增高,肩 部运动模式出现异常,痉挛肌肉附着部位的骨膜受到持续牵拉,导 致疼痛。
三、偏瘫肩痛的原因
(三)神经性功能障碍 1、周围神经损伤 虽有争议,但大多数研究表明,痉挛状态、半脱位、肩
关节不稳定以及护理不当都可能引起脑卒中患者肩部周围神 经损伤,产生偏瘫肩痛。
脑卒中患者大多为慢性的肩袖损伤,涉及肩关节肌力, 关节面倾斜支点变化,错误的被动运动等原因。
痛点多在肩关节前外侧,当肩关节前屈和外展时疼痛 加剧。肩袖部分撕裂者肩关节外展60°-120°范围出现疼 痛,完全撕裂甚至可触及撕裂的间隙。
常用的检查:上臂下垂试验、肩峰撞击试验、 早期明确辅助诊断是MRI、超声。。。 但确诊肩袖损伤的“金标准”是关节镜检查,且也是 3cm以内肩袖损伤首选的 诊治手段。
三、偏瘫肩痛的原因
(三)神经性功能障碍 2、中枢神经系统因素
(2)中枢敏化
中枢敏化是指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信号的放大,是感觉神经系统的 可塑性对炎症和神经损伤的一种表现。偏瘫肩痛患者的疼痛感受神经元的 正常生理活动发生改变,表现对机械、冷热刺激的敏感性增强和痛觉过敏。

脑卒中后肩痛PPT课件

脑卒中后肩痛PPT课件
25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及神经内外科共24例脑卒中痉挛期 患者。脑卒中诊断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 通过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 临床诊断为脑卒中;偏瘫肩痛诊断均符合《中国 康复医学诊疗规范》诊断标准。患者均意识清楚, 无严重的交流障碍,肩部无骨折脱位等骨科疾病 和其他影响肉毒素素注射的及康复训练的并发症。 24例平均年龄56.34±10.22岁,男18例,女6例, 脑出血9例,脑梗死15例,左侧瘫8例,右侧瘫16 例,本次康复治疗介入时间51.46±16.29天。
30
讨论
脑卒中后痉挛状态严重影响患者的功
能康复和生活质量。从功能解剖学角度看,
肩关节因其盂浅而小,自由维度大,属于人体 最不稳定的球窝型关节结构,脑卒中后肩带肌 瘫痪不能对肩关节紧固,松弛的肩关节囊无法 包裹肱骨头在关节盂内。当脑卒中恢复过程进
展到屈肌共同模式伴屈曲性痉挛时,由于胸 大肌、肩胛下肌和大圆肌的共同作用,使肩
17
18
治疗策略及方法
• 肉毒毒素A注射方法
药物:衡力,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 产,100u/瓶。
设备及针具: 彩超;肌电图仪或简易肌电 引导仪;PTC-B穿刺针(规格20GPTC-B, 180mm);50mm神经阻滞绝缘注射针,特氟龙 涂层。
配制: 每支用0.9%生理盐水2ml溶解,静 置5分钟待气泡消失后备用。
③患者侧卧,治疗师左手拇指插入患者肩胛骨外侧
缘内,其余四指握肩胛下角,右手握紧肱骨上段,
被动外展盂肱关节。
23
治疗策略及方法
• 肩胛骨控制训练方法
偏瘫患者因肩痛或本体觉缺失会存在肩部运动功能 障碍,因此治疗师可配合患者做肩胛骨控制运动训练。 步骤:
①患者仰卧位,治疗师位于患者右侧。以左手托住 患侧肩胛骨,辅助患者做肩胛骨外展运动。如肌力不 足,治疗师可手托患肢,使其实施2级肌力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igamentum nuchae C7 spinous process
I–
Posterior border of lateral 1/3 of clavicle
Acromion process
N – spinal accessory F–
Scapular elevation, retraction
Minor – medial border at root of spine of scapula
N – Dorsal Scapular
Upper Trapezius
O–
Occiptal protuberance Medial 1/3 of nuchal line Upper part of
Major – T2-T5 spinous processes
Minor – Ligamentum nuchae, C7-T1 spinour processes
I–
Major – Medial borde of scapula between spine and inferior angle
N – spinal accessory
F–
Scapular depression, retraction and upward rotation
Serratus Anterior
O–
Outer surfaces and superior border of ribs 1-8
I–
Ventral scapular surface on medial border from superior angle to inferior angle
Fascia overlying corresponding intercostal muscles
I–
Medial border, superior surface of coracoid process
N–
Medial Pectoral
F–
Scapular depression, downward rotation, protraction
Glenohumeral Muscles
Biceps Brachii
O
Short head – coracoid process
Long head – supraglenoid tubercle of scapula
I–
Radial tuberosity
Biceps brachii aponeurosis
N – Musculocutaneous
F–
Shoulder – flexion
Elbow – flexion, forearm supination
Coracobrachialis
O–
Coracoid process
I–
Medial surface of midhumerus, opposite to deltoid tuberosity
N –Musculocutaneous F–
GH flexion, adduction, Hor. Adduction
I – Medial border of scapula between superior angle and root of spine of scapula
N – Nerve root C3-5
F
scapular elevation retraction
Rhomboid Major
O–
N–
Long Thoracic
F–
Scapular protraction, upward rotation
Scapular depression (lower fibers)
Scapular elevation (upper fibers
Pectoralis Minor
O–
Superior margins and outer surface ribs 3-5 near cartilages
引言
➢ 近年来,随着康复治疗的发展,脑卒中偏瘫后出现 的一些并发症逐渐受到关注,如肩痛、肩关节半脱 位以及肩手综合征等。
➢ 由于对肩关节的解剖和运动原理不清楚,致使其临 床治疗效果不佳。目前,对于脑卒中后肩痛的治疗 对策的研究成为热点。
引言
➢ 肩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之一,由于其组成复杂, 国外学者引入了肩关节复合体(Shoulder Joint Complex)的概念。
Shoulder Joint Complex
盂肱关节: GlenohumeFra bibliotekal肩锁关节: Acromioclavicular
喙锁关节: Coracovicular
肩胛胸壁关节: Scapulothoracic
胸锁关节
Levator Scapulae
O – Transverse processes of C1-C4
Superior lip of spine of scapula
N – Spinal accessory F–
Scapular retraction
Lower Trapezius
O–
T6-T12 spinous processes
I–
Tubercle at apex of root of spine of scapula
脑卒中后肩痛的病因及处理
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 王强 教授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概论 ➢ 第二章 病因及发病机制 ➢ 第三章 预防及对因处理 ➢ 第四章 对症处理 ➢ 结论
引言
引言
➢ 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大约有150万人因脑卒中 而死亡,其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均很高。
➢ 康复治疗逐渐发展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成为减 少脑卒中患者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主要手段。
Rotation of head to opp. Side
Lateral flexion of head to opp. side
Middle Trapezius
O–
Inferior part of ligamentum nuchea
T1-T5 spinous processes
I–
Medial margin of acromion proces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