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型淋巴细胞的鉴定与区别
who异型淋巴细胞诊断标准

异型淋巴细胞诊断标准异型淋巴细胞是一种在免疫反应中出现的异常淋巴细胞。
它们的形态和功能与正常淋巴细胞不同,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篇文档将详细介绍异型淋巴细胞的诊断标准,包括细胞大小和形态、核形态、染色质结构、核仁、胞质、细胞边缘、细胞表面标记和细胞功能等方面。
1.细胞大小和形态异型淋巴细胞的大小和形态不同于正常淋巴细胞,但不同类型和来源的异型淋巴细胞可能具有不同的形态学特征。
一般来说,异型淋巴细胞的大小可能比正常淋巴细胞大或小,形状可能不规则,可能是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状。
2.核形态异型淋巴细胞的核形态也不同于正常淋巴细胞。
核可能不规则,可能是分叶状或扭曲的。
核仁可能增大或形状异常,染色质结构也可能变得不规则或出现额外的染色质。
3.染色质结构染色质是细胞核中的一种物质,负责携带遗传信息。
异型淋巴细胞的染色质结构可能变得不规则,染色质可能变得致密或出现额外的染色质。
这可能导致遗传信息的异常表达和细胞的恶性转化。
4.核仁核仁是细胞核中的一个结构,与核糖体RNA的合成有关。
异型淋巴细胞的核仁可能增大或形状异常,这可能导致蛋白质合成异常和细胞的恶性转化。
5.胞质胞质是细胞中的一种物质,负责提供能量和维护细胞的内部环境。
异型淋巴细胞的胞质可能变得不规则,出现空泡或颗粒状物质,这可能影响细胞的能量代谢和信号传导。
6.细胞边缘异型淋巴细胞的细胞边缘可能变得不规则或不清晰,这可能导致细胞的黏附能力下降和恶性转化。
7.细胞表面标记异型淋巴细胞表面标记的表达可能与正常淋巴细胞不同。
这些标记包括CD19、CD20、CD22等,可以帮助医生识别和分类不同类型的淋巴瘤。
如果异型淋巴细胞表面标记的表达异常,可能提示存在淋巴瘤或其他血液系统疾病。
8.细胞功能异型淋巴细胞的功能也可能与正常淋巴细胞不同。
例如,它们可能无法正常地识别和攻击抗原,或者它们可能过度分泌细胞因子导致炎症反应。
了解异型淋巴细胞的功能有助于诊断不同类型的疾病并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异淋的识别及病例分析

入院体查: 体温:39.0℃,脉搏:95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 109/57mmHg,余未见异常。 辅助检查:
胸片未见异常,彩超示脾大。
5.25 血常规 WBC 2.33×109/L,RBC 3.93×1012/L,PLT 43×109/L;肝功能 ALT 59 U/L,AST 74 U/L,肺炎支原体抗 体1:320,肾功能、心肌酶、肌钙蛋白、输血前四项、血液 查疟原虫、EB病毒抗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等均正常。
散点图
2.血片镜检 抗凝血对淋巴细胞影响大,最好末梢血直接涂片 涂片要均匀,染色要好 先要扫视全片 头尾 观察有无异常细胞或大细胞 体尾交界处 计数和观察形态 异淋计数一般只计三型典型的,激活细胞不计,避免异淋
计数忽高忽低 3.多与临床沟通 建议完善相关检查
谢 谢!
胸部、上腹部CT平扫: 腹腔多发团块阴影,考虑恶 性病变可能。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 腹腔肿物穿刺活检:考虑B细胞系列非霍奇淋巴瘤 淋巴结活检 :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型)(送检 组织少,难以进一步分型)
明确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型)Ⅳ期
异型淋巴与异常淋巴
异型淋巴 反应性 异常淋巴 偏向肿瘤性,不正常的 外周血异淋以混合为主的,多为反应性,主要是IM 单一形态的 恶性可能性大
5.26 血常规 WBC 1.53×10^9/L,PLT 39×10^9/L。
肝功能 ALT 90.00u/l,AST 165.00u/l,白蛋白
19.70umol/L,总蛋白49.90g/L,提示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示 钾3.16mmol/L,钠132.50mmol/L,提示低钾血症
骨 髓
外周血
骨髓检查发现少量异型淋巴及嗜血细胞。外周血异淋10%
异淋的识别与鉴别诊断

(4)典型临床表现
发热
肝脾肿大
咽峡炎
IM
皮疹
淋巴结肿 大
(5)实验室检查
① 血象: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异淋>10%(有时高达 60%-70%)。
② 嗜异性凝集试验:IgM型嗜异性凝集抗体,发病第1周 阳性率75%,第2周阳性率90%-95%。
③ 抗EB病毒抗体检测:IM诊断的金标准!抗病毒抗原 (VCA)的 IgM抗体(抗VCA - IgM )出现早,阳性 率高,是诊断EB病毒急性感染最重要的指标。
六、报告方式
• 一般计数100个白细胞见到的异淋比例
七、鉴别诊断
1.急性感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多见于儿童, 大多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少见淋巴结肿大, 无脾肿大。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增多 (13*109/L以上),主要为成熟淋巴细胞 (小淋巴细胞6毒抗体测定为阴性。 临床上如有原因不明的腹泻或上呼吸道感 染,尤其是儿童发病,应考虑到本病可能。
• 异形淋巴细胞形态表现多样,多将其分为三型: • 一型(泡沫型或浆细胞型):胞体叫淋巴细胞偏大,呈圆形或类圆形,
部分为不规则形。核偏位,呈椭圆形、肾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粗糙, 呈粗网状或小块状。胞质嗜碱性强呈深蓝色,沿核周围染色较淡,含 有大小不等的空泡或呈泡沫状,无颗粒或少数颗粒。 二型(不规则型或单核细胞样型):胞体较大,形态不规则。胞核呈 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染色质较细致。胞质丰富,呈浅蓝色,透 明,但靠胞膜边缘处较深染且不整齐,无空泡,浆内可有少数散在的 嗜天青颗粒。 三型(幼稚型或幼淋巴细胞样):胞体较大,直径15-18cm,呈圆形 或椭圆形。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致、均匀。呈纤细网状排列, 无浓集现象,可见1-2个核仁。胞质量多,呈蓝色或深蓝色,一般无 颗粒,可有分布较均匀的小空泡。
【知识】三张图带你了解异型淋巴细胞

【知识】三张图带你了解异型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基层检验人都应该见过,但有哪些特点呢?不一定都认识,下面用三张图带你了解异型淋巴细胞。
人体血液中存在着几种血液细胞。
红细胞和粒细胞等被称之为终末细胞,意为它们的生命没有回头路,必须一直走下去,直至死亡。
这样的细胞除了行使各自的功能,不再进行任何形式的改变。
而淋巴细胞不是终末细胞,它还可以发生一些变化,比如原始细胞化和幼稚细胞化(俗称“返祖现象”)。
这样的变化通常是由病毒或者药物引起的应激反应,仪器不会显示出来,但会报警提示WBC分类异常,更易计数到单核细胞里,这时就必须镜检。
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其胞体积变大,胞核体积也增大,不规则,胞浆颜色加深,出现空泡等。
这与正常淋巴细胞形态有明显不同。
结果应报告发现异型淋巴细胞。
什么是异型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abnormallymphocyte)是一种形态变异的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显示多属T淋巴细胞。
其形态变异是病毒或某些过敏原等因素刺激,T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甚至发生母细胞化所致。
正常人血片中偶可见到异型淋巴细胞。
某些病毒感染,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肝炎病毒等均可见淋巴细胞增高,并出现数量不等的异型淋巴细胞。
其中以EB病毒感染导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表现尤为显着,异型淋巴细胞10%,对其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异型淋巴细胞分型Ⅰ型又称空泡型或浆细胞型。
胞体比正常淋巴细胞稍大,多为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
细胞核为圆形、肾形、分叶状,常偏位。
染色质粗糙,呈粗网状或小块状,排列不规则。
胞质丰富、染深蓝色、含空泡或呈泡沫状。
胞体大、核偏位,胞质较丰富,色深蓝较多、染色质较粗。
Ⅱ型又称不规则型,或称单核细胞型。
胞体较大,外形常不规则,可有多个伪足。
核形状及结构与Ⅰ型相同,或更不规则,染色质较粗糙致密。
胞质丰富,染淡蓝或灰蓝色,有透明感,边缘处着色深,一般无空泡,可有少数嗜天青颗粒。
胞核凹陷,不规则。
染色质较粗,胞质较丰富。
两种方法检测异型淋巴细胞结果比较

高考志愿有几种录取方式高考志愿有几种录取方式高考,作为中国学生的一道门槛,是每年备战学生的焦点。
不同省份的高考录取规则略有不同,但大体可以分为统一和分省两种方式。
如今,高考录取还存在着多种方式,下面将从多地高考信息的角度,分别探讨高考志愿的五种录取方式。
一、统一高考录取在统一高考录取中,全国各省市都采用同一套试卷。
高考分数是学生被高校录取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不同高校的录取分数线也不定,一般根据招生计划和成绩排名等各项因素综合考虑。
二、分省高考录取在分省高考录取中,各省市采用自己的试卷,但都要在国家的统一规定下进行。
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更能体现本地区学生的综合水平。
但缺点也显而易见,由于不同省份的试卷难度不同,可能导致学生在分数上的差异。
三、平行志愿录取平行志愿录取方式是一种比较灵活的录取方式,它是指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优势,选择多个志愿同时参加录取,根据自己的录取顺序和分数情况,最终被高校录取的志愿为最终结果。
四、专业志愿录取专业志愿录取方式是指考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专业的理解和兴趣爱好选择专业,但是一旦被高校录取后,就必须按照所录取的专业进行学习,无法更改。
这种录取方式相对灵活,但风险也较大,需要考生慎重选择。
五、推荐免试录取推荐免试录取是指高校采取综合评价、面试、实践表现和其他方面的考察,对具有一定特长和优秀的学生直接录取。
这种录取方式主要针对体育、音乐、舞蹈、美术等特长生招生计划,对于有特长的学生来说,是一种相对轻松的录取方式。
综上所述,高考志愿录取方式有多种,各有优缺点。
为了让考生更好地了解和选取适合自己的录取方式,以下是几点相关建议:一、加强录取方式的宣传和解释,让考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不同录取方式的特点和适用对象。
二、提高考试的公平性和科学性,确保不同省份的试卷难度相对平衡,避免不同省份的分数差异过大。
三、完善高校的招生计划和录取流程,给予考生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增强平行志愿和专业志愿录取的灵活性。
异型淋巴细胞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一、异型淋巴细胞的定义 • 二、异型淋巴细胞检查的临床意义 • 三、异型淋巴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 四、异型淋巴细胞的鉴别诊断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异型淋巴细胞的定义
• 是一种形态变异的淋巴细胞。其形态变异 通常是由于病毒或药物引起的应激反应,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其细胞体积变大,细 胞核体积增大,细胞浆颜色加深,出现空 泡等。正常人的异型淋巴细胞<2%。
中幼红细胞、浆细胞与空泡型异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淋的鉴别
中幼红细胞
浆细胞
异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异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单核细胞与不规则型异淋鉴别
异淋
单核细胞
单核 细胞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二、异型淋巴细胞检查的临床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意义
三、异型淋巴细胞的形态学特征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四、异型淋巴细胞的鉴别诊断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原始淋巴细胞与幼稚型异淋鉴别
异淋
原始淋巴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思考题
• 一、异型淋巴细胞主要分几种,分别是什 么?
• 二、请辨别下列图片中细胞。
外周血异型淋巴细胞及鉴别PPT精选课件

1
异型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abnormal lymphocyte)在病毒(如 腺病毒ˎ人类疱疹病毒等)ˎ原虫(如弓形虫)感 染,药物反应ˎ结缔组织病ˎ应激状态或过敏原等 因素刺激下,淋巴细胞增生并发生形态的变化, 表现为胞体增大,胞质增多ˎ嗜碱性增强ˎ细胞核 母细胞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abnormal lymphocyte)或反应性淋巴细胞(reactive lymphocyte)。外周血液异型淋巴细胞主要是T细 胞(83%--96%),少数为B细胞(4%--7%)。
蓝色或灰蓝,不透 明有泡沫感,近核 处有明显半月形淡 染区,常有空泡, 可见颗粒
深蓝色,无颗
粒,含有大小
不等空泡或呈 泡沫状
圆形,居中
圆形或椭圆形,明 显偏位
圆形 椭圆或 不规则常偏位
粗密成块, 如打碎的墨 砚,中间有 明显空隙, 无色泽
极粗密,凝成大块, 粗网状或不规 似车轮状,中间有 则聚集称粗网 明显空隙,有色泽 状
3
异型淋巴细胞的临床意义
异型淋巴细胞与多种病毒感染有关,如EB病毒(EBV)、巨细 胞病毒(CMV)、柯萨奇病毒(CVB)、腺病毒(ADV),弓形体病、 药物过敏、自身免疫性疾病、贫血等,其中以EBV、CMV 感染最为明显(>0.1)。在一些儿科疾病的血液中也常有异 常淋巴细胞,但一般只在病毒感染时才会超过0.02。急性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 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传染病, EB 病毒感染者血液中可出现大量的异型淋巴细胞(>0.1), 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异型淋巴细胞在肾综合征出血热早 期即可出现,且逐日增多,一般在0.1~0.2,异型淋巴 细胞的出现有助于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
4
5
异形淋巴细胞

异型淋巴细胞异型淋巴细胞(abnormal lymphocyte)是一种形态变异的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显示多属T淋巴细胞。
其形态变异是病毒或某些过敏原等因素刺激,T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甚至发生母细胞化所致。
正常人血片中偶可见到异型淋巴细胞。
某些病毒感染,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肝炎病毒等均可见淋巴细胞增高,并出现数量不等的异型淋巴细胞。
其中以EB病毒感染导致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表现尤为显著,异型淋巴细胞>10%,对其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EB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是淋巴细胞反应性增生性疾患中常见的类型。
淋巴细胞增高以及异型淋巴细胞的出现是机体对病毒等刺激发生的异常血象变化。
本症好发于青少年及青壮年。
患者有明显的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全身淋巴结肿大,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为显著,常见肝、脾肿大。
WBC正常或轻度增高,多<20×109/L,发病早期常表现中性粒细胞增高,随病情进展淋巴细胞逐渐增高,可达60~90%。
异型淋巴细胞>10%。
根据异型淋巴细胞的形态特点,可将其分为三型:图-11 Ⅰ型异型淋巴细胞Ⅰ型(空泡型)此型最为常见。
淋巴细胞胞体大小正常或稍大,多呈圆形。
胞核圆形、椭圆形、肾形或不规则形。
核染色质致密、粗糙,呈不规则聚集。
胞质量中等,深蓝色,常有空泡,一般无颗粒(图-11)。
图-12 Ⅱ型异型淋巴细胞Ⅱ型(不规则型)胞体较淋巴细胞明显增大,外形不规则。
胞核圆形、椭圆形,可见不规则形。
核染色质致密、浓染,可见不规则聚集。
胞质量丰富,淡蓝色,边缘较深染,可见少量嗜苯胺蓝颗粒(图-12)。
图-13 Ⅲ型异型淋巴细胞Ⅲ型(幼稚型)胞体较大,多呈圆形。
胞核大,呈圆形或椭圆形,核染色质较细致,可见1~2个核仁。
胞质量较少,呈深蓝色,多不见颗粒,可见少数空泡(图-13)。
(2)鉴别诊断虽然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多无难度,但由于细胞形态的变异,为明确诊断仍应与某些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加以鉴别,以免误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