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安全生产领域风险点危险源排查管控工作指南.doc-附件

合集下载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手册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手册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学习手册第一部分:专业术语地掌握一、双重预防体系双重预防体系就是我们平时说地“双体系”,(1)风险分级管控体系;(2)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二、双体系建设这个名词地来历2016年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对易发生重特大事故地行业领域采取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性工作机制,推动安全生产关口前移”。

安全关口前移地意思是什么?就是在事故之前,把事故消除掉。

三、企业如何贯彻执行双重预防体系?根据中央指示精神,省级文件要求,市级深化落实要吃透政府文件精神,保证实施过程目标清晰、方向明确;紧跟政府导向,不断修正和改进,确保不走弯路、不做无用功。

四、什么是风险风险(R):是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地可能性和严重性地组合。

可能性(L):是指事故(事件)发生地概率。

严重性(S):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地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地严重程度。

风险(R)=可能性(L) X严重性(S)管控级别为:分四级,代表颜色:红(公司)、橙(车间)、黄(班组)、蓝(岗位),也及时我们所平时说地:1-4级风险点分级。

五、风险地类别(1)固有风险一设备、设施、场所等本身固有(赋存、带有)地能量(电能、势能、机械能、热能等);危险物质(我公司:甲苯、二硫化碳、苯胺、液碱、硫化氢)燃烧、爆炸、腐蚀等产生能量或有害物质。

(2)现实风险一人员地不安全行为、物地不安全状态、环境地不安全因素及安全管理缺陷。

(3)潜在风险一管理体系不完善、不健全可能导致现实风险发生地各类因素;违背法规及标准规程,如各类人员地安全资格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特种设备检测检验、职业健康安全与消防投入及验收等。

六、什么是危险源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地根源、状态或行为,或他们地组合。

(1)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地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等。

(2)包括物地状态和作业环境地状态。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手册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手册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手册XXX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达标手册企业盖章2021年度第一章基本要求1.1 组织机构本章节主要要求企业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开展。

1.2 全员培训本章节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对全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1.3 安全签到表本章节要求企业建立安全签到表,每天对员工进行签到,确保员工到岗到位,提高出勤率和安全生产水平。

1.4 体系文件本章节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体系文件,包括安全生产手册、应急预案等,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第二章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2.1 风险点排查、确定本章节要求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风险点进行排查和确定,确保风险点的全面覆盖和准确性。

2.2 危险源辨识、分析本章节要求企业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和分析,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危险源得到有效控制。

2.3 风险评价本章节要求企业对风险进行评价,确定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确保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2.4 控制措施本章节要求企业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对风险进行有效管控,确保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1.组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制定相关制度和规范。

2.确保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3.组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考核和评估。

4.向公司领导汇报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情况。

副组长职责:1.协助组长开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

2.负责风险点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过程中的具体工作。

3.协调各部门配合完成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

小组成员职责:1.配合副组长完成风险点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过程中的具体工作。

2.及时向副组长汇报风险点情况。

3.配合副组长完成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3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为了落实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定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对企业内部风险进行分类、评估和管控。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内容包括风险点、风险等级、风险评估、管控措施等要素,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风险点识别:组织专业人员对企业内部进行全面的风险点识别。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治理指导手册.doc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治理指导手册.doc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治理指导手册(试行)河北省应急管理厅引言为贯彻国家和省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推动危险化学品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全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际,制定本手册。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治理工作应当坚持关口前移、源头管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危险化学品企业依据相关风险评估方法及风险分级管控标准,进行系统的科学的风险辨识、评估、确定风险分级,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制定和落实管控措施,形成风险管控清单;企业在风险分级管控基础上,针对风险管控清单,结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形成隐患排查内容标准,进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并实现闭环管理。

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是提高隐患治理科学性、针对性的基础和前提条件;隐患排查治理,是以风险管控措施为重点,对其有效性进行经常性核实确认和不断完善,是控制、降低风险的保障手段。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的双重防线。

本手册的目的是规范、指导全省生产、使用和储存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从源头识别风险、控制风险,通过隐患排查及时查找出风险管控措施的缺失、漏洞和失效环节,并治理消除,全面提升本质安全水平,有效防范遏制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

目录1适用范围702标准和依据703基本概念713.1危险713.2危险源713.3风险713.4风险点723.5风险辨识723.6风险评价723.7风险分级723.8重大风险723.9风险管控措施 733.10风险分级管控733.11事故隐患733.12隐患排查743.13一般隐患743.14重大隐患743.15隐患治理744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建设目标744.1“一图”754.2“一表”754.3“一账”754.4“一平台”755双重预防工作机制建设准备765.1流程图765.2前期准备765.2.1成立工作机构 765.2.2建立或完善工作制度775.2.3全面培训775.2.4收集建设相关信息786风险分级管控796.1风险点确定796.1.1风险点划分原则796.1.2风险点排查796.1.3风险点范围796.2危险源辨识806.2.1危险源辨识的内容806.2.2危险源辨识方法836.2.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836.3风险评价846.3.1风险评价方法及准则846.3.2确定风险等级 856.3.3重大风险判定 856.3.4风险控制措施 856.4编制风险分级管控台账(清单) 876.5 风险管控要求信息告知877事故隐患排查治理887.1编制隐患排查清单887.2事故隐患排查 897.2.1排查方式897.2.2排查级别及频次897.2.3隐患排查内容 917.3隐患判定、分级917.4隐患治理937.4.1治理要求937.4.2制定隐患整改方案范围及内容937.4.3 重大隐患治理947.4.4 二级、三级事故隐患治理 947.4.5 验收958机制运行958.1运行要求958.2档案管理968.3动态管理969其它97附表1:设备、设施清单98附表2:作业活动清单99附表3: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表100附表4:安全检查分析表(SCL)101附表5: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台账(清单)102附表6:较大以上等级的风险清单 103附表7:事故隐患排查清单104附表8:隐患治理信息清单105附录A: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106附录B:安全检查表法(SCL)108附录C: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LEC)110附录D: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标准112 附录E:风险矩阵法(LS)1251适用范围本手册适用于全省生产、使用和储存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系统管控要求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系统管控要求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控要求1 定义1.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生产、运输、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其中临界量,是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其中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本要求所称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由《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标准辨识得到,以下所称重大危险源均指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1.2 危险化学品单位,是指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和使用的单位。

2 职责要求2.1 单位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并保证安全投入满足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的需要。

2.2 各厂部是区域内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

各厂部应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责任制度,明确所属各部门和有关人员对重大危险源日常安全管理与监控职责,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实施方案,实施重大危险源的日常监控检查。

2.3 安全保卫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要求,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确认并公布重大危险源清单,组织开展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工作,对厂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控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

3 登记建档与安全评估3.1 (关键控制活动)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对本单位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装置、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并记录辨识过程与结果;确认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并对确认结果负责。

危险化学品存在(在线)量按照数量最大原则进行辨识,重大危险源根据其危险程度,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一级为最高级别。

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由《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级方法》(附件1)列示3.2 (关键控制活动)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厂部(以下统称重大危险源单位),应当积极配合安全评价机构和安全保卫部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每三年一次。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doc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doc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山东莒州浮来水泥有限公司2016年10月目录1.适用范围 (3)2.编制依据 (3)3.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4)4.职责分工 (4)5.术语和定义 (6)6.隐患排查 (7)7.事故隐患等级判定 (10)9. 隐患治理情况的验证和效果评估 (13)10. 事故隐患的报告和统计分析 (14)附件一:年度安全检查计划 (16)附件二: ****安全检查表 (17)附件三:事故隐患治理台账 (19)附件四:隐患整改通知单 (20)1.适用范围本指南适用于公司各类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编制依据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16号)《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通知》(安委办〔2012〕1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2〕28号)《山东省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98号)3.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目标:建立并落实从公司主要负责人到从业人员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建立起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实现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常态化,并及时发现、及时消除各类安全生产隐患,保证企业安全生产。

原则: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原则,全面排查企业事故隐患。

事故隐患的排查要和日常安全检查、危险源辨识结果等相结合。

总体要求:以危险源为关注点,按照风险等级进行分级管控,建立以危险源为核心的隐患分级排查和分级治理的安全管控模式,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立体综合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从而达到控制企业安全风险特别是重大安全风险的目的。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总)课件.doc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总)课件.doc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无棣恒福盐化有限公司2018年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1 目的为辨识公司范围内影响安全的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其风险程度,确定一般和重大风险,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以预防、降低或消除风险,特制定本制度。

2 范围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包括:——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项目)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

3 频次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管控的时机:常规活动每年一次,非常规活动开始之前。

4 依据4.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十三号)4.2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4.3 《化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DB37/T 2971-20175 原则5.1 根据本公司的安全生产的实际运行情况,成立风险管控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由风险管控小组组织各单位进行风险辨识和分级管控。

5.2 公司风险管控领导小组成立组长:总经理副组长:生产厂长成员:部门负责人及班长等。

5.3 各级职责组长职责:负责组织安全风险分级体系建设工作的开展,领导小组成员做好组织、协调、计划、实施、总结、归纳、汇总、上报、专家审核等过程的工作,批准重大及重要的风险清单。

副组长职责:负责体系建设工作组织协调、过程培训、技术指导,完成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文件编制,对体系建设过程中各部门提出奖惩建议。

组员职责:具体落实安全风险分级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工作,完成各自区域内的风险点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对评价结果负责。

其他部门:按照“分级管理、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企业生产、工艺、设备、电气等部门及人员积极按照企业部署,成立本部门风险管控工作小组,完成本部门、本业务范围内的风险点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对评价结果负责。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

*******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201X年2月15日发布一、目的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X政办字〔201X〕36号)和《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X安发[201X]16号以及《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X安办发〔201X〕10号等相关文件,按照公司安委会统一部署,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现就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以下简称“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做好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运行机制,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二、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公司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风险分析、评价、分级、管控等全过程的管理工作。

三、编制标准和依据《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 2882—201X。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DB37T2883—201X。

《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X政办字〔201X〕36号)。

《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X安发[201X]16号。

《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X安办发〔201X〕10号。

《危险化学品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实施导则》安监总管三〔2012〕103号。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第16号令。

四、组织机构为加强“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与领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公司成立“两个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对工作进行全面组织、指导和检查。

组长:张X(总经理)副组长:程X(安环部主任)成员:王XX(生产一部主任)、刘XX(生产二部主任)、邱XX(仓库主任)、李X(品控主任)、高XX(设备主任)、刘XX(后勤主任)、王X(财务负责人)、李X(车间班长)、孙XX(车间班长)、张XX(电工)、刘XX(品控部班长)、刘X(仓库班长)、姜XX(安全员)五、实施步骤与进度安排。

关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的实施及方案

关于“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设”的实施及方案

关于平安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建立的实施方案为实现平安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防范各类生产平安事故发生,根据公司的有关要求,经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任务目标〔一〕建立切合车间实际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辨识、评估平安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实施有效措施管控车间重点危险源和重大平安风险,明确风险点并实施标准化管控。

〔二〕结合厂级要求,在车间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做到“各级排查到位、及时治理消除、实现闭环管理〞。

〔三〕充分落实“一岗双责〞“管业务必须管平安〞“管生产必须管平安〞的要求,将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贯穿平安管理的各个环节。

〔四〕充分利用网络化、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标准现有的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提升管理的有效性,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确保生产平安稳定顺行。

二、成立“双体系建立〞领导小组组长〔主要负责人〕:副组长〔分管负责人〕:组员:主要职责:研究构建车间两个体系,制定实施方案,开展两个体系宣贯和推进工作,监视检查指导各班组“双体系建立〞开展及落实情况。

三、责任分工1 主要负责人职责:主要负责人负责推动各专业工作组工作,组织制定体系建立方案,定期部署对体系建立工作情况进展调度、督导和考核。

2 分管负责人职责:分管负责人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过程的主要负责人,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确定工作的监视管理。

3 平安管理部门职责:负责起草体系建立方案和有关体系文件,协调和调度各工作组分工开展情况。

负责本管理制度的组织实施、指导和监视检查。

负责组织对全公司风险结果评审。

负责对二级以上〔含二级〕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汇总、协调、监视评估。

负责将体系建立工作纳入部门的平安生产责任制考核,4 各车间职责负责本部门区域内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确实定及更新,确保风险识别全面,定位准确,评价得当,控制措施有效。

负责将体系建立工作纳入本部门的平安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