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木雕艺术管窥

合集下载

徽州古民居木雕门窗的装饰特色研究

徽州古民居木雕门窗的装饰特色研究

徽州古民居木雕门窗的装饰特色研究
徽州古民居木雕门窗是徽州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装饰特色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和文化内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本文将对徽州古民居木雕门窗的装饰特色进行研究。

一、造型特点
徽州古民居木雕门窗的造型风格独特,常常以自然景观、人物故事或神话传说为题材,运用精美的雕刻技术,刻画出生动的动植物、人物形象,或抒发出深刻的哲理思考。

特别是在门上的雕刻,会考虑到门扇的整体性和门框的协调性,一般会分为左右两侧依次雕刻,也有同时雕刻两侧的,门底部也会安装非常流畅的摆线雕刻,整体呈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视觉效果。

二、图案特点
徽州古民居木雕门窗的图案多样,包括神话传说、花鸟虫鱼、风景人物等各类题材。

其中,神话传说的题材是比较常见的,常常以四合院内祖先立传、五路神将护门、龙凤呈祥等为主题,通过雕刻手法,传达家族崇拜、家庭美满、福祉无疆的愿望。

而花鸟虫鱼则体现了徽州人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喜爱,运用神韵悠远、线条优美、造型逼真的艺术手法,刻画出绮丽缤纷的花草蝶虫、婉约柔美的百般鸟兽、自然明净的水草鱼虾等,栩栩如生,象征美好前景。

至于风景人物,则主要描绘了城市风貌、田园景象和家庭生活的场景,通过精巧的雕刻手法,表现出生动而真实的画面,让人一步步进入徽州的神秘而美丽世界。

三、色彩特点
徽州古民居木雕门窗的色彩,一般是自然色系为主,以黄、黑、棕、红等色调为主,表现出一种古朴、淳朴和稳重的气氛。

在某些重要门窗上,采用的是刷金等化工技术,让门窗表面呈现出金光闪烁的效果,更加烘托出工艺的高超和题材的重要性。

以上就是徽州古民居木雕门窗的装饰特色的研究,它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谈徽州木雕艺术创作的源泉

谈徽州木雕艺术创作的源泉

谈徽州木雕艺术创作的源泉徽州木雕与石雕、砖雕共同作为“徽州三雕”,其中,木雕影响最为深远,也最受欢迎。

徽州木雕以精湛的雕刻技艺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呈现出独特的魅力。

徽州木雕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融合到木雕中,给其增添丰富的文化内涵。

基于此,本文将对木雕艺术创作的源泉展开研究,希望能够为人们展现徽州木雕艺术风格和形式美。

标签:徽州木雕;艺术创作;艺术风格徽州木雕始于宋代,在明代时期得到迅速发展,在清代达到鼎盛时期。

“徽州三雕”民间工艺,被广泛应用在徽州地区的各个村落中,不管是门套、屋顶还是房梁,这些建筑都有着艺术美。

徽州木雕大多都在题材上借助历史典故,在人物刻画上刀法简洁,具有符号化和程式化,其兼具装饰与工艺之美,有着独特风格[1]。

1.徽州木雕的演变和发展徽州木雕起源于民间,由独特的雕刻艺术形式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2]。

徽州木雕始于宋代,在明清时期得到快速发展,主要与徽商的发展、当时的建筑结构、丰富的历史文化有关。

另外新安画派对徽州文化有着极大的影响,随着徽州工匠接触到文化艺术,工匠们也开始创新木雕表现形式,使得徽州木雕本身的艺术特点更为清晰。

徽州木雕在徽州地区的古建筑上表现最为突出,祠堂的房梁和屋顶、门窗、柱础都有着木雕的影子,其反映了徽州人深厚的文化思想。

此外,徽州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工匠们可以采用较好的材料用来雕刻,这样可以将其保存的更久,同时木雕的条理也更为清晰。

2.徽州木雕的艺术创作风格徽州木雕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为风格质朴、生动感性、纯朴自然、构图美和装饰美等,这主要与木雕产生的原因有很大关联。

2.1风格质朴,格调明朗徽商是在明清时期崛起的,这时候徽州木雕也达到发展的鼎峰,这与徽商的走南闯北的经历有很大关系[3]。

这个时期,徽州的经济文化都十分繁荣,木雕展现出来的也是一种自强自信、奋发进取的活力。

主要的选材为儒家的传统美德,如:礼、忠、仁、智、义、勇等。

在实际创作中,工匠会将其升华,使得目标焕发出活泼或喜悦的审美情调。

浅谈徽州木雕的技艺精髓

浅谈徽州木雕的技艺精髓
摘要 : 本 文 浅 谈 了 徽 州 木雕 的技 艺精 髓 。 关键词 : 徽州木雕 技 艺精 髓

台。徽 州 木雕 作 为徽 州 四雕 之一 , 也 是 中 国木雕 的 重要组 设计 所 花 费 的时 间和 心 力远 甚 于 后期 的雕 刻 所 花 费 的功 成 部 分。 徽 州 木雕 区别 于其他 木雕 流 派 的特性是 其 浓厚 的 夫 , 一件 成功 的木雕作 品 , 构 思 与设计 能力 起 关键作 用 , 雕 乡土气 息 和 艺术 风格 ,徽 州 木雕 的创 作 者 多为 民 间艺人 , 刻技 术 的优劣 反 而是 次要 的。 雕刻 师要提 高构 思设计 的 能 雕 刻 内 容 多角 度 全 方位 地 映 射 出 古 时徽 州 的 社 会 生 活情 力 必须 要 多 见 多 闻多研 究 , 不 断丰 富 自 己的学 识 , 扩 张 生 景、 社会 各 个 阶层 的情 趣 , 大 多 以删繁 就简 、 细 化局 部 的手 活领 域 , 开拓 眼 界 , 吸 收最 新 的艺 术 资讯 来 丰 富视 觉 经 验
法来 表 现所选 取 的题材 , 给 人 一种返 璞 归真 的联 想。
与审 美经验 。 徽 州 木雕 的 艺术 成就 主要 就在 于 它 因材 施 教 、 因需造 审材 也是 最 能体 现雕 刻 师的 艺术修 养 的一 方面 , 在 雕 型, 徽 州 木 雕在 设计 局 构 图上 善 于 采 用谐 音 来 寓 意 , 例 如 刻 之前 , 雕刻 师要 仔 细观 察 木材 的外 形 、 木纹、 特征 、 颜 色 荷花 螃 蟹则 比喻 为 : 和谐 : 青蛙 荷花 喻 为 : 和 鸣等。 此 外徽 等, 并 进行 联 想 , 要将 木材 的缺 陷 变成特 色和 优 点 , 化腐 朽 州 木雕 还 重视 审 美 中的情 感体 验 与道 德伦理 的 自然融 合。 为神 奇 , 从 而创作 出有个 性 的作 品 。 就 取材 方面 , 徽 州木 雕 的题 材 广 泛 , 山水人 物 、 花 鸟 虫 鱼、 三是 要转 变表现 形 式。 传 统徽 州 艺术木 雕 的表 现形 式 飞 禽 走兽 、 书 画 经典 、 自然现 象 等 各种 吉 祥如 意 的 图 案都 多 为圆雕 、 浮雕 、 透雕 等 , 材 料都 是 单纯 的木材 。现 阶段 当 是徽 州 木雕 艺人 取材 的对 象。 代 艺 术 的形式 越 来越 多样 化 , 许 多艺术 类 型 的界 限越来 越 徽 州木 雕见 证 了徽 商 的兴 起 与衰 落 , 同时 也是 徽 文化 模 糊 。现 成 品介入 雕 塑 , 装饰 介入 雕塑 , 多 媒体 介入 雕 塑 , 传 播 的一 个 重 要 载体 , 作 为 非物 质 文化 遗 产 , 徽 州木 雕 , 蕴 藏着 纯 净 、 自然 、 真 挚 的

徽州雕刻现状分析报告总结

徽州雕刻现状分析报告总结

徽州雕刻现状分析报告总结1. 引言徽州雕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技艺,被誉为中国木雕艺术的代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徽州雕刻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逐渐减弱,因此本报告旨在对徽州雕刻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2. 徽州雕刻的历史和特点徽州雕刻起源于唐代,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风格和技术。

徽州雕刻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细致的雕刻形象,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工艺品等领域。

其独特的特点是追求自然和谐,富有灵性和生命力。

3. 徽州雕刻的现状分析3.1 艺术传承困境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徽州雕刻的传承面临着巨大的困境。

由于传统徽州雕刻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传承的师徒制度已经逐渐瓦解,导致技艺无法有效传承给后代。

同时,徽州雕刻技艺的术语和技巧也缺乏系统化的书籍和资料的记录,加大了传承的难度。

3.2 缺乏市场竞争力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时尚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传统艺术品的市场需求量逐渐减少。

徽州雕刻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无法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导致市场竞争力不足。

同时,由于生产周期较长、制作成本较高,徽州雕刻的价格也相对较高,限制了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3.3 缺乏创新和融合受限于传统的工艺和样式,徽州雕刻缺乏创新和融合的力量。

现代社会中出现了许多新兴的艺术形式和工艺技术,但徽州雕刻很少能够将其与传统技艺融合,无法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

4. 改进措施4.1 文化遗产保护政府应加大对徽州雕刻的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学校课程的传统文化教育,培养更多的徽州雕刻传承人才。

同时,建立雕刻技艺的标准化和系统化培训体系,为传承者提供更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

4.2 创新和融合徽州雕刻需要与现代艺术形式相融合,创造出更具现代感和时尚感的作品。

重视使用新材料和新工艺技术,以增加徽州雕刻作品的市场竞争力。

同时,鼓励徽州雕刻艺术家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合作,推动创新和融合的艺术形式的出现。

小议徽州木雕

小议徽州木雕
2徽 州 木雕 的形 式 美
黟县卢村 的志诚堂
徽州木雕 在明代风格粗 放 , 清代细腻 繁复 , 图 、 局深受 构 布 传统 中国画的影响 , 讲究意境美 ; 在形象构 造和题材选择上与 民 间 艺术和一 艺美术互通互融 , 用传 统题材 中的龙 、 、 选 风 麒麟 等 ; 并 且通 常 在 采 用 花 卉 纹 样 时 ,巧 用 二 方 连 续 和 四方 连 续 等 表 现 手法 。常用深浮雕和 圆雕提倡镂空效果 , 的镂空层次多达十余 有 层 , 台楼谢 , 木 山水 , 亭 树 人物走兽 , 鸟虫鱼集 中于同一画 面 , 花 层 次 分 明 , 落 有 致 , 栩 如 生 , 分 展 示 了徽 州 木 雕 独 特 的 形 错 栩 充 式美 。 3 州 木 雕 的装 饰 美 . 徽 徽 州 木 雕 注 重 画 面 的题 材 和 工 艺 的精 美 , 与 民居 的 粉 墙 、 它 黛 瓦 相 结 合 , 成 了 黑 、 的交 响 曲 , 现 出较 强 的 艺 术 感 染 力 , 构 白 表
起 到 了 重 大 的 影响。 三 、徽 州 木雕 的 文化 价 值
徽州小雕的内容极其 广泛 , 寓意吉祥 、 祥禽瑞兽 、 神话故事 、 名人轶事 、 文学戏 曲等各种题材 , 在题材 的表现 手法上意欲含蓄 并且象征意味浓厚 , 深具徽州传统文化。并且徽州木雕的用材 随 意, 构图布局 上散 而不 乱 , 艺精湛 , 技 采用线雕 、 浅浮雕 、 浮雕 、 深 圆雕 、 空雕 等多种技法 , 镂 其不涂彩漆 。 只髹 以桐油 , 没有富丽堂 皇的感觉倒 显得古朴而雅致 , 达到了儒 雅的境界 。
徽 州木雕体现 了以儒商思想伦理道德为 【心的美学思想 , f 1 从 文 化 内 涵 和 内容 题 材 上 , 们 十 分 清 楚 地看 到徽 州 木 雕 的美 学 价 我 值; 徽州术雕 是历史 的遗存 , 它身上承载 了许多的历史信 息 , 在 可 以通 过 它们 来 了解 明清 时 期 人们 的生 活 、 习俗 和 思想 方 法 等 社 会 现 象 和 发展 规 律 ; 中华 民族 的道 德 观 念 和传 统 美德 是 民族 原 始 创 造 力 的 基础 和凝 聚 力 量 的 源 头 , 当 时 起 到 了社 会 教 化 作 用 的徽 在 州术雕对今 天的现实生活仍然具有它们 的社会意义 。 1 州木 雕 雕 刻 纹 案 基 本 形 态 的 美 学价 值 . I 徽 民间传说和故事的木雕作 品 , 国各地都 有 , 全 而徽州 木雕却 能在这些庸 常作 品中脱颖而出 , 那是因为徽 州木雕作 品中能不 断 涌 现 一 些 与 时俱 进 、 反 映徽 州 社 会 生 活 的 新鲜 血液 。徽 州 木 直接 雕 的 雕 刻 纹 案 的基 本 形 态 有 :. 物类 。徽 州 木 雕 的 人 物 案 种 a 人 类繁多 , 包括 《 八仙 》 中的铁拐李 、 韩湘 子 、 仙姑 、 何 张果 老《 白蛇

非遗徽州木雕文化观后感

非遗徽州木雕文化观后感

非遗徽州木雕文化观后感前几天去看了一场关于非遗徽州木雕文化的展览,那可真是一场让人大开眼界的奇妙之旅啊。

刚走进展览厅,就像走进了一个木头的魔法世界。

那些徽州木雕,就静静地待在展柜里或者墙上,可眼睛就像被它们施了魔法一样,根本挪不开。

你看那些木雕啊,每一个细节都精致得不像话。

人物的表情栩栩如生,感觉下一秒就能从木头上跳出来跟你唠家常似的。

衣服上的褶皱、发丝的纹理,就像是用放大镜一点点雕琢出来的。

我当时就在想,这得是多有耐心的手艺人才能干出来的活啊。

而且这些木雕的题材那叫一个丰富。

有神话故事里的神仙打架,那场面刻得热热闹闹的,神仙们的法宝都好像在闪闪发光;还有一些是日常生活的场景,什么田间劳作啦,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啦,看着就特别亲切,感觉像是回到了过去的徽州。

这木雕啊,就像是一部部小小的木头史书,把徽州的历史、文化、风俗啥的都记录了下来。

我印象特别深的是一个很大的屏风木雕。

上面雕的是山水风景,那山啊,层层叠叠的,像真的一样,云雾缭绕在山间,就跟仙境似的。

还有那水,感觉都在流动,要是再加上点音效,估计都能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了。

我站在那看了好久,越看越觉得古人真是太有创意和智慧了。

他们没有现在这些高科技的工具,就靠着几把小刻刀,就能把一块普普通通的木头变成一件价值连城的艺术品,简直就是奇迹。

在看这些木雕的时候,我还忍不住脑补了一下木雕师傅工作的场景。

他们肯定是坐在一个安静的小作坊里,阳光从窗户洒进来,木屑在空气中飞舞,他们就全神贯注地在木头上刻啊刻。

这得是对木雕有多么深沉的爱,才能这样耐得住寂寞,把一辈子的心血都倾注在这上面。

不过啊,看的时候也有点小感慨。

这么好的文化遗产,现在会这门手艺的人好像越来越少了。

这些木雕不仅仅是好看的艺术品,它们背后可是承载着多少代人的记忆和情感啊。

要是以后没人能做了,那可就太可惜了。

我觉得咱们得想办法让更多的人了解徽州木雕文化,让这门手艺能够一直传承下去。

徽州文化徽州三雕

徽州文化徽州三雕

特别鲜明突出的是白墙黑瓦和马头墙,它们 层层叠叠高低有致,长短相同,轮廓清晰, 这些特点在这里均得充分体现。
还有木雕上的松、石、云、泉以及奇花异草、 就有山区典型形象。更具有徽派版画和徽州 盆景和造型特色
那无石不松,无松不奇(黄山虬松、顶平如 削、枝著虬龙、苍翠欲滴、奇特的长相)。
以动物、花卉、树木 等
如:龙、凤、狮、虎、象、麒麟、鳌鱼及鸡、 鸭、鹅、猪、马、牛、羊等家禽家畜,还有 徽州特有的动物四不象;表现吉祥如意的 “喜(喜鹊)、禄(鹿)、封(蜂)、候 (猴)”、“喜事连(莲)年”、“鹿鹤同 春”、“三羊开泰”、“五蝠捧寿”、“喜 鹤登梅”、“岁寒三友”还有石榴象征多子、 桃子代表长寿,牡丹表示富贵等
它们的形体受雕刻材料的实用板面所约束, 处理层次基本上在允许雕刻深度的平面上变 化,整体感很强。
从雕刻装饰角度,安装时也有技巧,讲究观 赏视角,花边的配置可以不放在一个平面上, 显得层次丰富,在统一中求变化。
民俗题材双喜、寿字、万字、八节、回纹及人物题 材中的力士,仙佛、罗汉等形象动态,赋予美好的, 吉祥的寓意应用在建筑装饰的部位上 。
若能身临其境,你会感到这是闯进艺术之宫, 俯仰四顾,比比皆是,为这雕刻艺术立体式包围。 在这美的王国中,你会留连忘返,那三分精美,七 分雅致的立体画,会给你留下无尽的遐想。
徽州民居大多依山傍水,他们把民居建筑和 所在环境看成一体。
民居的前庭或庭侧布置有小型庭院或小花园, 缀置花坛,水池,植以花木,摆放盆景。粉 墙上饰以砖雕,石雕花窗,或放长条石桌、 石凳,点缀小品,使建筑、山水、花木融为 一体,庭院小,颇得园林之趣,体现了建筑 的有机功能。
徽州木雕艺术概述
纵观徽邑六县木雕艺术的规模,大的如民屋、祠堂、 寺庙等建筑装饰,小的至日常生活用具和文房中笔、 墨砚等,应用范围极其广泛。

徽州塔川积余堂诗画木雕艺术探析

徽州塔川积余堂诗画木雕艺术探析

徽州塔川积余堂诗画木雕艺术探析作者:***来源:《书画世界》2020年第11期内容提要:徽州文化源远流长,徽州木雕保存了众多题材多样、刻画精细的木雕图像。

其中,徽州积余堂的诗画木雕,堪称徽州木雕“一绝”。

本文立足于积余堂独特的人文环境,论述了积余堂诗画木雕出现的成因,从题材内容、表现形式、审美品格等方面探讨诗画木雕独特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诗画木雕;诗歌;木雕图;徽州一、积余堂诗画木雕出现的成因积余堂位于宏村镇塔川景区内,大厅为四合院造型,中间是开阔的天井,两厢房共有1 6扇隔扇门,底板画面的空白处用蝇头小楷抄录着《干家诗》,一诗配一画。

徽州木雕与文学是分不开的。

明清时期,许承尧、潘之恒、黄汝亨、钱谦益、徐霞客等文化名人都到过徽州,在其作品中留下了相关记载。

受此影响,徽州古人喜爱并崇拜诗人,文学中的文化气息留在了徽州古人的心中。

诗画木雕是民间艺术,它表达了徽州古人的审美情感。

诗画木雕的艺术感是“诗意的栖居”。

在柳宗元的《江雪》、王维的《山居秋暝》中,都体现出了诗意的艺术妙境和纯粹安宁的审美趣味。

诗画木雕本身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情感表达,诗画木雕的美即静观审美,是在排空杂念的基础上对美的内涵的吸纳,是一种悠然自得的、空灵的情感升华。

在这种环境中,徽州诗画木雕的人文教化从隐喻趋于直白,用诗句作为画面的注脚,徽州木雕的人文教化与传播功能已经相当成熟,而诗画木雕可以更好地为儿童所理解与接受。

这种文学之美与艺术之美的结合,使得徽州木雕在表达上引人入胜,又不失美感。

二、积余堂诗画木雕的题材类型诗歌的场景在徽州木雕中应接不暇,这是人们被诗歌的艺术气息感染,用诗歌中的画面来装点生活。

笔者发现,诗画木雕的《干家诗》题材并不是随机选择的,而是与徽州的地理环境,民居的布局、造型,以及受儒家思想的影响等相关。

(一)山水诗古徽州独特的地理环境自然是大家争相描绘的对象,这表达了中国古人对自然山水的态度,同时也体现出徽州人对诗意生活的向往,以至于人们在木雕中展现了很多诗意的乐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 细线 、 长线 、 线 的游走 律动 。徽 州 木雕 的画 面一 般很 少 短 留有大片空 白, 白处 往住 用树 、 、 、 、 或 云纹 等 图像 空 花 枝 叶 藤 来填补串联 。这种处 理并 不拘 泥于 客观 物象 , 一切 服从 装 饰
会文化 的合理 因素 。徽州木雕具有 深邃 的文化 内涵 和很 高的 和审美价值 。这些特点不是独 立的 , 而是相互 联系 的 , 此交 彼
很 明显 的例 子 。还 有 许 多 徽 州 木 雕 几乎 达 到 了 “ 近 乎 道 ” 技 的
徽州木雕 的出现 与流行 , 既与徽 州特殊 的地理 环境有 关 , 也 与特定的人文环境有关 。
从 自然资源上讲 , 徽州 山区盛产 木材 , 当地建 筑物绝 大多 数都 是砖木石结构 , 以木料使用 为多 , 尤 因此木雕 成 了古 代徽
但儒家伦理思想 又让 徽州 木雕 承载着 浓浓 的说教 功能 。
的雕刻工艺让徽州木雕呈现 出丰富的面貌。 徽州木雕常常运用优美 的线 条来表现 对象 。尽 管许多 木 雕 是以复杂的深 浮雕 、 圆雕 、 雕来 构成 物象 的结构 关 系 , 透 塑
徽州 , 作为一个 地域 的名称 , 其前身经历 了从 “ j天子都 ” “ 蛮夷 ” 之地 , 有着悠久 的历史 。尽管 千 百年来 , 朝代 的不 断更 迭变化 , 徽州地域的社会环境相对 稳定 , 但 这就为徽 州文 化体 系的形成和发展创造 了良好 的条件 。徽州这 一文化 区域 的形
的, 其题材 内容 与我 国其 他地 区的木 雕差 别不 大。但后 来 在 漫长的发展过程 中 , 州木 雕 的主题 内容 在保 留地方 民俗 特 徽 色的同时逐渐揉进 了儒家伦 理 内涵 , 新安 理学 ” “ 在徽 州木 雕
上 留 下 了深 深 的 印记 。

徽 州 木 雕 艺 术 形 成 的历 史 原 因
的条件 。 二 、 州木雕 艺术的题材与 内容 徽
汲取营养却能 自成 面 目, 它与建 筑 艺术 融为一 体却 不乏 独立
的审美价值 。在数百年 的演变历程 中 , 徽州 木雕不 断发展 , 见 证 了历 史的沧桑 , 也反映出伦理观念 的嬗 变。

徽州木雕最初是 为了满足人们最基本 的审美需 求而产 生
口 峰 徽 木 术管 丁 州 雕艺 窥
HUND RED S H00 S I TS C L N AR
2 70
内容有“ 百年好合 ” “ 、 门当户对” “ 、 子孙满堂 ” 等。
三 、 州 木 雕 的气势 。在雕刻 手法上 , 明代只有 浅浮雕 、 浮 深 雕、 圆雕 , 及至清代 , 又增 加了凹雕 、 浅刻 、 多层雕 , 出现 了透 还 雕 。最为常见的 当多层雕 , 有的甚至 有七 、 八层之 多。画面边 框的处理常常打 破单 一的方 框模 式 , 以八宝 奇珍 或花卉 叶蔓 等各种装饰纹样 组合 , 具有 极佳 的立体 视觉 美感 。有学 者将
DI NG e g Fn
( c o lo F n r ,Xuh u Noma nvri Xuh u,Ja g u 2 1 1 S h o f ieA t s z o r lU ies y, z o t in s 2 1 6)
徽州木雕集思想性 、 艺术性 、 实用 性 、 观赏性 于一身 , 是我 国 民间艺术 园地 的一 朵奇 葩。徽州木雕 从 当地 的 民俗艺 术 中
论是复杂 的构 图或是简单 的画面 , 造型总离 不开线 条 , 们 其 我
总 能 够 从 中看 到 各 种 各 样 优 美 的线 条 , 受 到 直 线 、 感 曲线 、 粗
独特地理环境所 赐。 自然环境 造就徽州 人 自尊 、 自重 、 自立的
个 性 品 质 。可 以说 在 徽 州 人 的 心 灵 深 处 , 淀 凝 聚 着 这 种 社 积
贵贱 , 可走 进徽州木雕的创作 天地里 , 都 这在其它 木雕流 派 中
极为少见 。另外 , 徽州匠师们善 于利 用原材料 本色及 纹理 , 木 雕大多不施髹漆 , 以此显示木质 的天然纹理 之美 , 它与粉墙 黛 瓦的徽派建筑 , 同形成 了独具 特色 的“ 共 天生丽 质难 自弃 ” 的 文化品格 。也有些徽州木雕 使用 髹漆工 艺 , 一般只用 红 、 黑及 金色 , 色彩单纯 , 这样 的色彩 处理 , 更显示 出木雕 的“ 大器” 。 感
总 体 来 看 , 州木 雕 雕 刻 工 艺 风 格 呈 现 多 元 化 的状 貌 , 徽 有
计, 大胆 的构图布局 , 巧妙 的光影造 型 , 美的装 饰效果 , 优 多元 的雕刻工艺 , 拘一格的材质。这确是徽 州木雕 古朴凝 重 , 不 人
的粗放 , 的精 细 ; 有 有的简约 , 的细 密 ; 的率 意 , 的严谨 ; 有 有 有
从 现有 的文献 资料来 看 , 徽州木 雕的端倪 始现 于元末 , 盛 行 于明清两朝 , 民国初期 以后 趋于 式微 。几 乎 与之 同时 兴起 的, 还有另外 两种雕刻艺术 即砖雕 和石雕 , 学界 把它们 统称为 “ 徽州三雕 ” 。在“ 三雕 ” , 中 木雕 的发 展 步伐 最稳 健 , 就最 成 显著, 甚至被视 为明清时期我 国南方 的一个木雕 流派。
徽州人的 日常生活 和民俗 文化是哺育 徽州木雕 艺术 之花 的乳汁 。再现世俗生 活 、 寄托 美好 愿望 、 达 生活 情趣 , 徽 表 是 州 木雕 的主要 内容之 一。徽州 人鲜 活 的生 活 、 自己 的人 生 愿 望、 自己的情感 与趣 味 , 既是木雕 艺术 创作 的 源泉 , 也是 人 们 喜 闻乐见的题材与 内容 。他们很 自然地 把 自己所 见 、 闻、 所 所 想 灌注到 自己的作 品中, 自己的生 活 、 望和情感 艺术地 化 把 愿 为 自己的审美对象 。
见人爱 , 高一筹 之所在。有人说 , 州木雕 “ 技 徽 雕不离 儒 , 不 儒
离雕 , 雕儒 合一” 可渭人木 三分。 ,
四 、 州 木 雕 艺 术 的 文 化 品格 徽
有 的追求平面绘画效果 , 的追求多层 雕镂 的明暗效果 ; 的 有 有 线 条方硬追求块 面感 , 的线条 柔和追 求浑 圆感 … . 多样 化 有 . ・
2 9l 6
全 国中文核心 期刊 艺术百家 2 1 年 第 6期 总第 13期 01 2
HUNDRE C D S H00L N S I ART S

文章 编 号 :0 3— 14(0 10 0 6 10 9 0 2 1 )6— 2 9—0 2
徽 州 木 雕 艺 术 管 窥
国 、 天 下 ” 流 意 识 是 一 致 的 , 徽 州 木 雕 作 品 明 显 地 体 现 平 主 而 了这 种 一 致 性 。 二 是 徽 州 人 多 儒 雅 气 。无 论 是 亦 儒 亦 商 , 还
派不 同, 徽卅l 从不一味追求雕 刻木材 的名贵性 , 木雕 不拘一 格
用木材 , 州木雕的原材料 , “ 徽 有 阳春 白雪 ” 的柏 、 、 、 , 类 檀 樟 楠 也有“ 下里 巴人 ” 的松 、 、 、 , 们不 分彼此 , 类 榆 柳 槐 它 不论高 低
错 , 机 地 形 成 了徽 州 木 雕 的 整 体 美 学 品 格 。 有
的需要 。其艺术效果 , 不仅没有损害 画面的表 现力 , 反而使 画
面形象更加生动 、 更加突 出。 “ 因材制宜 ” 是徽州木雕工艺 的一个特 色。与其它木雕 流
由于受新安 画派 表现 手法 的影 响 , 州 木雕 很讲 究 含蓄 徽 空灵 的艺术美 。因此 , 在不放弃装饰 趣味 的前 提下 , 徽州 木雕 又带有很强 的书卷气 , 可谓亦俗亦雅 , 俗共赏 。徽 州木雕 有 雅 着儒雅 的根基 。徽州木雕植根 于徽州文 化 , 儒家 文化浸染 , 受 传统文化根 基很 深 厚 , 间意识 与 正统 儒 家 “ 身 、 家 、 民 修 齐 治
徽 州 传 统 木 雕 出现 的 必 然 性 , 影 响 着 它 的 发 展 与嬗 变 。 也 关 键 词 : 国传 统 艺 术 ; 术 作 品 ; 州 木 雕 ; 术 特 色 ; 化 内涵 中 艺 徽 艺 文
中 图 分 类 号 :3 5 J 0 文 献标 识码 : A
An Re t it d Viw o uih u W o dc r i src e e up n H z o o a vng
成 , 着 鲜 明 的 独 立 性 , 一 点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自然 是 其 所 处 的 有 这
造物象的立体 感 , 在徽 州 木雕 中 , 条 的运 用 仍 然是 大 量 但 线 的, 甚至是处 于主导地位。徽州木雕 十分讲究 画面 的装 饰美 ,
线 条 造 型 的优 劣 直 接 影 响 韵 律 感 的 强 弱 。在 徽 州 木 雕 中 , 无
州 艺人 发挥聪 明才智 的用 武之地 ; 社会 文化背景来 看 , 从 徽州 人 自古有经商 的传统 , 明代 中叶至清乾隆末 年 的三 百年 间 , 是
徽 商发展的“ 黄金 时代 ” 。随着 财力 的增强 , 们炫 耀 乡里 的 他 意识更加强烈 , 多成功的徽商衣 锦还 乡, 许 将大 量的资本 带 回 家 乡用 于置地 建 房 , 改善 居 住环 境 , 建 置私 塾 来 培养 子 或 或 弟 。此外 , 徽州多 山 , 远离政治 中心 , 其地 理环 境相对 封 闭 , 但 社会却 因此长期稳 定 , 为地方 木雕 文化 的发 展提 供 了有利 这
丁 峰
( 州师 范大 学 美术 学 院 , 徐 江苏 徐州 2 11 ) 2 16
摘 要 : 州传 统木 雕 艺术 的表现 形 式具 有独特 的地域 文化 特 色, 的题 材 则蕴含 着丰 徽 它
富 的 民俗 观 念 , 映 出深 刻 的儒 家 伦 理 思 想 。 古 徽 州 特 殊 的 地 理 环 境 、 会 文 化 背 景 决 定 了 反 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