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OFDM峰均比方法
基于自适应算法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

输 , 产生 较 大 的峰值 , 而需 要 使 用 动 态 范 围较 会 从
大 的非 线性 器 件 , 则 就 会 造 成 信 号 的 畸 变 以 及 否
信 的一 种 主要 的 多 载 波 调 制 技 术 , 有 频 带 利 用 具 率高 、 抗多 径 衰 落 能 力 强 、 符 号 间 干 扰 等 优 点 。 抗 高 峰均 功 率 比问 题 是 O D 系 统 的 一 个 主 要 缺 FM 点, 由于 O D 是一 种 多载 波 调制 系统 , 某 个 时 FM 如
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率表 现优 异 。
关
键
词 : 交频 分复 用 ; 均 功 率比 ; 率 回退 算 法 ; 正 峰 功 相移 算 法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6 4—8 2 (0 0 0 0 6 0 17 4 5 2 1 )4— 0 7— 7
中图分 类号 : M 1 T 94
Ada tv p ie PAPR du to g rt o FDM i nas Re c i n Al o ihm f r O S g l
p t r fph s n r me tli e o d c e s o a t n o a e i c e n a sus d t e r a e c mpua in c mplxt l o rba k o t d e tto o e i whi a p we c f meho y e
H igw n S N Qa -n , N a AN Qn —e , U inj g WA G T o i
( ol eo o muiao n i eig C o gigU ie i ,C o gig 0 00 C i ) C l g f m nctnE g er , hn qn nvr t e C i n n s y hnqn 0 3 , hn 4 a
一种基于部分传输序列降OFDM系统高峰均比的改进方法

数字音频广播 ( DAB) 、数 字视 频 广 播 ( VB)等 许 多 领 域 得 到 了广泛 应 用 【 j D 1 。但 由于 各 载波 间 的统 . 2
计 独 立 性 ,其 相 应 的 时 域 波 形近 似 于 高斯 分 布 , 因此 O DM 系 统 的 一 个 主 要缺 点 是 峰 值平 均 功 率 比 F ( AR)过 高 ,这 就 就 对 系 统 的功 率 放 大 器 等 非 线性 器 件 提 出 很 高 的 要 求 , 在器 件 的 动 态 范 围有 限 的 P 情 况 下 , 会 导 致信 号 的非 线 性 失 真 , 成 明 显 的带 内信 号 的畸 变 和 带 外 功 率 的辐 射 。 就 造 因此 降低 OF DM 信 号 的高 峰 值 功 率 的 是非 常 必 要 的 。已有 很 多 的 文献 研 究 了 降 P AR的 方 法 ,通 常 这 些 方法 大致 分 为 三 种 ,信 号 预 畸 变 技 术 【、编 码 方 法 【 引 引、信 号 扰 码 技 术 【6 】 .。但 信 号 预 畸 变 技 术 破 坏 了子 载 波 的 正 交性 , 编 码 方 法 受 子 载波 个数 和 调 制 方 式 的限 制 , 所 以信 号扰 码 技 术 成 为 更 有 效 的 降 P AR 的方 法 。文 献 【】 6
’ 收 稿 日期 t2 0 -60 0 50 -7 修 订 日期 :2 0 -90 0 50 -7
) =
e 【 ( 】 x f , p2 —
( f +) f
子 载波 的 正交 性 可 以用 式 ( )表 示 ,以保 证 在 接 收 端 利用 F T解 调 出数 据 信 息 { 0 I 2. , D 一 。 2 F D , , ,. . N DD . . ) .
一种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的PTS-TR联合算法

一种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的PTS-TR联合算法
王志勇;庞伟正
【期刊名称】《应用科技》
【年(卷),期】2009(036)004
【摘要】提出一种部分传输序列(partial transmit sequence,PTS)算法与载波预留法(tone reservation)相结合的算法来降低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PAPR).传统的PTS算法可以在不使信号失真的情况下很好地降低高PAPR出现的概率,但是这种算法的缺点是计算量过大.而TR法虽有不用传递边带信息的优点,但当预留子载波取值小时会得不到理想的性能,取值过大又会浪费系统功率.联合算法在大大地降低了PTS计算量、TR预留载波取值小的同时,还保持了良好的PAPR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其有效性.
【总页数】4页(P15-18)
【作者】王志勇;庞伟正
【作者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哈尔滨工程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1.7
【相关文献】
1.一种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改进的SLM算法 [J], 李晓伟;王军光
2.一种降低MIMO-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的联合算法 [J], 李万臣;王二小;王卓刚
3.一种改进的降低MIMO-OFDM系统峰均比的联合算法 [J], 蒋阳;袁敏;陈碧云;王权
4.一种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改进的SLM算法 [J], 李晓伟;王军光
5.一种降低OFDM系统峰均功率比的算法研究 [J], 任青华;李环;白文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降低MIMO-OFDM系统峰均比的分解并行选择映射算法

中 图 分 类 号 : l. TN 9 1 7 文献标 志码 : A D : 0 3 6 /.s n 1 0 —0 X 2 1 . 8 0 OI 1 . 9 9 j i . 0 15 6 . 0 0 0 . 5 s
行 逆 离散 傅 里 叶 变换 ( vredsrt F ui rnfr , D T 之 后 进 行 组 合 , 择 使 所 有 天 线 具 有 最 小 平 均峰 i es i ee o r rta s m I F ) n c e o 选 均 比 的 信 号 进 行 传 输 。 与 原 有 的 并 行 选择 映 射 算 法 相 比 , 所提 算 法具 有 更 大 的 待 选 信 号 范 围 , 均 比 降 低 性 能 更 峰 好 。 同 时 , 用 实 序 列 固有 的共 轭 对 称 特 性 , 算 法 的 计 算 复 杂 度 保 持 不 变 。 仿 真 结 果 证 明 , 算 法 在 保 持 计 算 利 使 该 复 杂 度 不 变的 前 提 下 , 著 改善 了 系统 的 峰 均 比性 能 。 显
ip t l peo t u rh g n l r q e c ii o l pe ig MI - D n u t l u p t t o o a fe u n y dvs n mut l n , MO OF M) mu i _ o i i x 系统 实 用化 的 主 要 障 碍 之 一 , 针
( c o l f I f r t n S in e& En ie rn ,No te se nUn v ,S e y n 1 0 4,C ia S h o n o ma i ce c o o g n eig rh atr i . h n a g1 0 0 hn )
一种改进减小OFDM系统峰均比的PTS算法

将这 个分组按 ,∑6 方式组合起来 , = 其中
较低 的 O D F M信号发送 ,同时 个辅助信息
于式 1 ,我们给出以分贝为单位的峰均 比定义:
也要作为边信息被发送 , 具体原理见第 6 页图 1 9 。 首先 。利用 向量来 定 义数 据 符 号 x=x , 一, [oX
X _。其次 ,把 向量 分 割 为 组 ,分 别 由 ( , N】
过仿真 ,表明算法在保持原算法优点的基础上 ,有效降低 了 O D F M信 号
不 。
关键词 : 正交频分复用 ; 峰均功率 比; 限幅 ; 传输序列
中图 分 类 号 : N9 9 T 1. 3 文献 标 志 码 : A
目前 ,正 交 频 分 复用 ( F M) 已经 越 来 越被 OD 更 多 的人 所 了解 .它是 由多 载波调 制 ( M)发展 MC 而 来 。在 2 0世 纪 8 代 ,MC 获 得 了突 破性 进 O年 M
展。从此以后 ,O D F M走 向实用化 ,逐步迈入高速
数 据传 输 和数 字移 动通 信 的领 域 。O D 技术 之所 FM 以受到 如此 关 注 ,关 键 在 于它与 单 载波 系统 相 比有
很多优点 ,比如频谱利用率高 、抗多径干扰与频率
选 择 性 衰落 能 力 强等 。在 2 纪 9 代 ,O D 0世 0年 FM 被 广 泛 应 用 于 数 字 音 频/ 频 广 播 、高 清 晰度 电 视 视 和 无线 局域 网 .并 且成 为 B G或 4 3 G移 动 通信 系统 必 不 可 少 的技 术 。但 是 ,O D 也 存 在 一 些 缺 点 , FM
OFDM系统中降低峰均比的算法研究

高,可 以有效对抗符号间干扰( I s I ) 和有 效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免多径传播 带来 的信道 间干扰 ( I C I )等优 点。在O F D M ̄统中,其峰均比相对 较大和对频率偏 移敏 感是OF DM3  ̄统传输要解决 的关键问题。本文分析 了降{ k  ̄ O F D M系统峰 均 ̄ , P A P R 的原 理,并对 其性能进行 了仿真分析 ,仿 真结果验证 了算法的有效性 。
…
…
…
…
…
…
…
…
…
…
一
研发展. . _
OF DM系统 中降低峰均 比的算法研究
商丘 工学院机械 工程 学院 杨 晓东 李金展
【 摘要 】第 四代移动通信 系统以正交频分 复用( O F D M) 为核心技术为用 户提供 增值服务 。O F D M技 术是一种可 以实现高速双 向无 线数据通信 的 良 好 方法 。其具 有传输速率
义为:
是采 用与其概率 相关的表 征量 互补累积分 布函 图2 给 出了用m a t l a b 软件仿真 的基 于S L M 算 数( C C D F ) 来进 行描述 ,其物理 含义是计算P A P R 法 的P A P R 曲线 。仿真条件 为:C C D F 仿真 次数为 超 过某一 门限值 z 的概 率 。假 设0 F D M 符 号周 期 1 0 0 0 ,子载波个数N = 1 2 8 ,系统采用0 P S K 调制, 内每个 采样值之 间都是不相关 的, ̄O F D M 符 号 V 分别取2 、4 、8 ,旋 转 因子 b ∈[ 1- 1 j— j ] 。 周 期 内的N 个采 样值 中每个 采样值 的P A P R 都 大 由 图2 可 以 看 出 , 原 始 信 号 在 出 现 概 率 于 门限值Z 的概率分 布 ( C C D F ) 为P ( P A P R > z ) = 卜 1 0 - 4 处 的P A P R 为l 1 . 5 d B ,序 列个数V 分别取2 、 ( 卜e x p ( ~ z ) ) 4 、8 的S L M 算 法在 出现概率为 l O 处 的P A P R 分别 3 . 峰均 比的降低方法 为9 . 8 d B 、8 . 4 d B 、7 . 8 d B 。 由此 可 见 , 在 出现 为 了降I  ̄O F D M 信 号 中的峰 均 功率 比 ,国 概率为 l O 处 ,V 取2 、4 、8 的P A P R 分别 比原始 内外 学 者 进 行 了 大 量 的 研 究 , 提 出 了很 多 的 方 O F D M 信 号 的P A P R 减 少3 . 7 d B 、1 d B ¥  ̄ O . 6 d B 。 随 法 。 目前降{  ̄O F D M 系统P A P R 的研究方法大致 可 着序列个数V 的增大,S L M 算法 的降低P A P R 性能 分为三 大类 ,即信 号畸变技术 、编码技术和信 越 好 。 号扰 码 技 术 。 6结束语 3 . 1信 号 畸变 技术 本 文介 绍 了O F D M 系 统降低 峰均 比的常 用 信 号 畸变 技 术是 在信 号 被送 到放 大 器之 的三种方法 ,并详细分析 了信 号扰码技术 中的 前 ,首先经过非线 性处理 ,对有 较大峰值功 率 S L M 算法 ,给 出了用S L M 算 法对系统性能进 行的 的信 号进行预畸变 ,使其不会超 出放大器 的动 仿真 曲线 。结果表明 ,选择 合适的参数可 以使 态范 围,从而避免 较大P A P R 的出现 。其特 点是 S L M 算法大大提高系统降低P A P R 的性能 。 方 法最 简 单和 最 直接 。信 号 畸变 技 术 主要 包 括 :限幅滤波和压缩扩展变换等 。 参考 文献 【 1 】 鞠 占生, 谢 绍斌, 牟薪 韦. 减/ I  ̄ OF D M信号P A P R 的P T S 3 . 2编码技术 编码 技术的基本原理 是利 用编码产生P A P R 较 小 的O F D M 符 号,避免使用那 些会生成大峰值 功率信 号的编码 图样 。此类方法 的优点是系 统 性能稳 定,其缺 陷在于可供使用 的编码 图样 数 量非 常少,随着子 载波数量增大 ,编码效率会 显著 降低。编码方法 主要用于频 带较宽 ,子 载 波数量较少的情况下传输 。
矩阵论文——精选推荐

矩阵变换法在降低OFDM信号峰均功率比中的应用摘要:近年来,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继单载波扩频技术(如CDMA)之后,成为主流的传输技术。
目前,OFDM技术已经在DAB(数字广播)、DVB(数字电视)、IEEE802.1lg/a/n,802,16d/e等系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正在标准化的3GPP LTE(长期演进)和3GPP2 AIE(空中接口演进)技术也很可能选用OFDM及其改进型(下行OFDMA、上行DFT-S-OFDM)作为基本多址技术。
OFDM的一个主要不足是其发送信号具有很高的峰值与平均功率(PAFR)。
当发送信号的瞬时功率超出功率放大器的动态范围时,将会导致信号的裁剪而产生非线性的信号失真,造成信号畸变,导致频带内的噪声功率增加和频带外的功率扩散,还将破坏各子载波之间的正交性。
本文针对矩阵变换方法的降峰均比性能、实现复杂度,对信号抗噪声性能的影响、对信息速率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比较,都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和仿真。
关键词:矩阵变换法 OFDM 峰均功率比1.引言近几年来,随着对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研究的进展,OFDM渐渐成为主流技术。
与传统的单载波传输方式相比,OFDM具有如下的优点【1】:(1) 频谱效率高:由于FFT变换的正交性使各子载波可以部分重叠,理论上可以接近Nyquist极限。
以OFDM为基础的多址技术OFDMA(正交频分多址)可以实现小区内各用户之间的正交性,从而有效避免用户间干扰。
这使OFDM系统可以实现很高的小区容量。
(2) 带宽扩展性强:由于OFDM系统的信号带宽取决于使用的子载波的数量。
因此OFDM系统具有很好的带宽扩展性。
小到几百KHz,达到几百MHz,都比较容易实现。
尤其是随着移动通信宽带化(将由<5MHz增加到最大20MHz以上),OFDM系统对大带宽的有效支持。
成为其相对于单载波技术(如CDMA)的“决定性优势”。
(3) 抗多径衰落:由于OFDM将宽带传输转化为很多子载波上的窄带传输,每个子载波上的信道可以看作平坦衰落信道,从而人人降低了接收机均衡器的复杂度。
降低OFDM系统峰均比的压扩算法

压扩方案 。该方案 在保持信号压 扩前后平均 功率不变 的前 提下 , 可根据实 际工程 中对 峰均 比( P A P R) 和误 比特率
( B E R) 性能的需要调整其参数。计算机仿真表明 , 与另外 3种方案相比 , 新的压扩算法能有效地降低峰均 比, 并 且保
持较低的误 比特率 。 关键词 : 正交频分复用( O F D M) , 峰均 比, 误 比特率 , 自适应高斯 一洛巴托求积 , 多项式 曲线拟合 中图分类号 : E 9 2 3 . 1 文献标识码 : A
降低 OF D M 系统峰均 比的压扩算法
马洪军, 郭志强 , 王 巨先, 康 乐峰 , 邢 欣 ( 北方 自 动控制技术研究所 , 太原 0 3 0 0 0 6 )
摘 要: 首先对指 数压扩函数进 行化 简 , 然后提 出了一种新 的降低 正交频分复用 ( O F D M) 系统峰均 比的非线性
p r o p o s e a n e w n o n l i n e a r c o mp a n d i n g i s p r o p o s e d t r a n s f o m r t o r e d u c e t h e P e a k — 。 t o — - Av e r a g e P o w e r Ra t i o
c a n a l w a y s k e e p t h e a v e r a g e p o w e r a n -c h a n g e d , i n a d d i t i o n , i t s p a r a m e t e r i s a d j u s t a b l e t o m e e t k i n d s o f
( P A P R)o f O r t h o g o n a l F r e q u e n c y D i v i s i o n Mu l t i p l e x i n g( O F D M) . T h e p r o p o s e d c o mp a n d i n g t r a n s f o r 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低OFDM峰均比的方法 1 峰均比产生的原因 1.1 ofdm系统发送端模型 ofdm系统发送端一般由基带单元,中频单元和射频单元三部分构成,在ofdm系统发送端的基带单元,输入的比特流经过串、并变换成为n个并行流,接着对其调制,产生ofdm符号,然后通过ifft变换,产生一个过采样的时域波形输出;在中频单元,对输入的过采样时域波形首先进行数字上的采样,然后由d/a转换器输出中频模拟信号;在射频单元,将输入的中频模拟信号频谱上搬移到相应的射频频段上,之后经功率放大器输出。 1.2 峰均比的定义 时域复信号x(n)的瞬时功率为/x(n)/,其平均功率为,信号最大峰值的瞬时功率与信号平均功率之比即为峰均比,用db表示形式如下: 对于ofdm系统来说,表示经过ifft运算之后所得到的输出信号,即当n个子信号都以相同的相位求和时,所得信号的功率就会是平均功率的n倍,因而基带信号峰均比可以为 par=10lgn 例如,n=256的情况中,ofdm系统的par=24db,当然这是一种非常极端的情况,ofdm的峰均比通常不会达到这一数值。 实际中由于远远高于平均功率的峰值出现的概率很小,一般都把par作为参考指标,par则表示x(n)的瞬时功率与平均功率之比大于par的概率为0.0001。 1.3 峰均比对系统的影响 由于一般的放大器都不是线性的,而且其动态范围也是有限的,所以当ofdm系统内这种变化范围较大的信号通过非线性部件(例如进入放大器的非线性区域)时,信号会产生非线性失真,产生谐波,造成较明显的频谱扩展干扰以及带内信号畸变,导致整个系统性能的下降,而且同时还会增加a/d和d/a转换器的复杂度并且降低它们的准确性。 papr较大是ofdm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要考虑如何减小大峰值功率信号的出现概率,从而避免非线性失真的出现。克服这一问题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就是采用大动态范围的线性放大器,或者对非线性放大器的工作点进行补偿,但是这样所带来的缺点就是功率放大器的效率会大大降低,绝大部分能量都转化为热能被浪费掉,而且成本也会加大,这些在移动设备中都是绝对不允许的。 2 ofdm系统中降低峰均比的几种方法 ofdm系统中降低峰均比的方法依据削峰处理在系统中所处位置可分为中频削峰、基带削峰和基带中频联合削峰三类。 2.1 中频削峰 中频削峰是在中频单元的d/a转换器之间,对幅度大于系统动态范围的发送信号进行限幅。限幅是最简单和直接的降低ofdm系统内papr的方法,在信号经过非线性部件之间进行限幅,就可以使得峰值信号低于所期望的最大电平值。 尽管限幅本身非常简单,但它却会为ofdm系统带来相关的问题。首先,在带内对ofdm符号幅度进行畸变,这种带内失真是无法用滤波方法去除的,会对系统造成自身干扰,从而导致系统的ber性能降低。ofdm信号的非线性畸变会导致带外辐射功率值的增加,其原因在于限幅操作可以被认为是ofdm采样符号与矩形窗函数相乘。如果ofdm的幅值小于门限值时,则该矩形窗函数的幅值为1;而如果信号幅值需要被限幅时,则该矩形窗函数的幅值应该小于1。根据时域相乘等于频域卷积的原理,经过限幅的ofdm符号的频谱等于原始ofdm频谱与窗函数频谱的卷积,因此其带外频谱特性主要由两者之间频谱宽度较大者来决定,也就是由矩形窗函数的频谱来决定。这种带外辐射功率可以用滤波的方法加以去除,但是滤波方法也会重新生成新的峰值,甚至导致某些点的幅度值会超过原始值。为了防止这种重新生成的峰值带来的危害,也可以使用迭代限幅滤波方法或者与其他抑制papr方法结合。 由于限幅会造成频谱扩散和引入噪声,现有的中频削峰技术都是在寻求某种程度上改善这种噪声的折中方式。 (1)接收端重构 接收端重构是指接收端估计发生的限幅,并且补偿给相应的接收信号,从而试图消除发送端限幅的负面影响。该方法需要接收端估计限幅大小和限幅位置这两个参数,也可以采用发送端记录所减去峰值的位置、幅度等信息,并用边信息si传送到接收端,由此信息对信号进行恢复,从而提高系统性能。从频域来看,接收端重构方法包括峰值定位、生成近似脉冲以及频域低通滤波等步骤。在假设边信息无误传送的基础上,该方法不但灵活有效,而且几乎不受非线性失真的影响。但是,如何使边信息的效率更高和无误地传输边信息(加编码会增加系统复杂度)以及随之而来发射功率的加大,这些都是该方法无法回避的问题。 (2)修正限幅峰值 修正限峰值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额外的信号处理技术降低限幅的负面影响,如峰值加窗等方法。选择窗函数的原则就是:其频谱特性比较好,带宽要尽可能地窄,而且也不能在时域内过长,以避免对更多个时域采样信号造成影响。第二种是在限幅的附近使用一个加性纠正函数。这两种修正限幅峰值的方法都减轻了限幅的影响,从而减少了带外辐射。 2.2 基带削峰 基带削峰是指在基带单元对ifft变换之前或之后的数据进行处理,从而消除或降低基带单元输出信号,产生较大峰均比的概率。基带削峰主要有两类方案,一类是分组编码方案,一类是概率性方案。 (1)分组编码方案 分组编码方案会限制可传输信号的范围(集合),只有那些峰值幅度低于门限的信号可以发送,这样就完全消除了限幅的负面影响。 当ofdm系统中的调制方式为恒模调制方式(如mpsk)时,可以利用块编码抑制papr。因为不用的码字对应的星座图上的点通过同样的ofdm系统后产生的papr是不同的,通过编码方法使采用的可允许码组中不包括会生成较大papr的码字,从而减小了整个系统的papr。当然,采用编码方法除了必然增加的硬件复杂度外,还必须考虑在码率和峰值功率中做出权衡。因为采用编码所获得的papr性能增益,是以在相同数据传输速率的条件下增加带宽,以及相同发射功率条件下降低每发送比特的能量为代价的。 虽然理论上限制值表明只需有限的冗余度就够了,但实际上,n>64时还未发现好码。一个简单的策略是遍历所有可能值并使用查询表。还有一种策略是限制某些子载波的相位可能性。通过观察有研究者发现,符号x具有瞬时功率时,其papr低。这样得到的x其频谱较平坦或其自相关类似脉冲。基于这个观察结果发现了一些码,如golay序列和m序列,这些分组码提供低papr特性但其也有一些严重缺点:它们引入了较多开销,只对小n(4-16)及小尺寸星座图(每子载波1-4bit)适用,而且至今尚无有效的实现方案。这些缺点极大地限制了分组码在实际中的应用。理论上,这些编码的纠错能力也能应用到系统中,然而有分析表明将限幅与信道编码分离有利于改善系统性能。 (2)概率性方案 概率性方案的方法是降低信号峰值出现的概率,以达到降低限幅影像的目的。 选择性映射 当随机相位矢量信息被接收机无误接收后,采用slm方法抑制papr对ofdm系统的误码性能几乎没有影响,然后若接收机无法获得相位信息时,系统性能的恶化是极为严重的。当然,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并不一定要求传递该随机矢量本身,可以发送表示该矢的序号,只要在接收端能够通过查表或者其他方法恢复得到所使用的随机相位矢量p就可以了。 部分传输序列 在选择最低par的过程中,可以采用自适应技术,只要par降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寻找过程就终止。这种自适应技术稍微降低了系统性能,但较大程度地减少了pts的复杂度。 子载波插入 子载波插入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扩展qam星座图,增加星座图尺寸,使同样的数据点对应多个可能的星座点。因为原始数据中的每个符号都可以被这若干个点中的任何一个代替,而多余出来的点则可用于抑制papr。这就如同在原始多载波信号中插入一个有着合适相位和频率的子载波,所以被称为子载波插入方法。 因为该方法中插入的信号与传输原始数据的子载波集合共用同一段频率,所以容易产生误码,而且加入新的信号后,发射功率必须增强。 子载波预留 子载波预留算法的主要思想是在频域数据中预留一部分子载波c,利用c产生的峰值削减信号c来降低ofdm信号的par值。也就是在原始的多载波信号上增加一个独立的时域信号,以抑制原始信号的峰值。 子载波预留削峰算法不仅对载波数目较大的系统有效,还不需要传输边带信息,更重要的是加入的信号不会对原始信息所在子载波上的数据造成失真。 2.3 基带中频联合削峰 在实际的ofdm通信系统中,发信机发射的数据通常是采用不同调制方式的混合数据。这些数据抗干扰的稳健程度是不同的,其受干扰程度可以通过频域向量幅度误差进行调度。 3 结语 由于ofdm系统各个子载波之间存在正交性,允许子信道的频谱相互重叠,因此与常规的频分复用系统相比,ofdm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频谱资源。然而由于ofdm符号是由多个独立的经过调制的子载波信号相加而成的,这样的合成信号就有可能产生较大的峰值功率,从而带来较大的峰值平均功率比,有时也称为峰均比。 峰值平均功率比就是峰值功率与平均功率的比值,当它过高时,ofdm发射机的输出信号的瞬时值会有较大的波动,这将要求系统内的一些部件,例如功率放大器,a/d转换器,d/a转换器等具有很大的线性动态范围。而反过来,这些部件的非线性也会对动态范围较大的信号产生非线性失真,会为信号带来畸变,使叠加信号的频谱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各个子信道信号之间的正交性遭到破坏,产生相互干扰,影响系统的性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