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币交易会计与外币报表折算PPT课件(52张)
合集下载
《外币折算》课件

外币折算的原则
总结词:外币折算通常遵循历史成本原则、时态法和 现行汇率法等原则。
详细描述:外币折算涉及的原则有多种,其中最常用的 是历史成本原则、时态法和现行汇率法。历史成本原则 是指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进行外币折算,不考虑货币的时 间价值。时态法则是将资产和负债按照其功能货币进行 计量和折算的方法,它考虑了货币的时间价值。现行汇 率法则是将资产和负债按照报告日的汇率进行折算的方 法,它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可 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外币折算方法,以满足其国 际商务和财务报告的需求。
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 能够反映资产或负债的原 始成本。
无法反映资产或负债价值 变动的实际情况,可能存 在误差。
现实成本法
总结词
详细描述
适用范围
优点
缺点
以现实成本为基础进行 外币折算的方法
现实成本法是以资产或 负债当前的市场价值为 基础,按照市场汇率进 行折算的方法。这种方 法适用于资产或负债价 值变动较大的情形。
PART 02
外币折算方法
历史成本法
01 总结词
02 详细描述
03 适用范围
04 优点
05 缺点
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进行外 币折算的方法
历史成本法是以资产或负 债取得时的原始成本(即 历史成本)为基础,按照 当时汇率进行折算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资产或 负债在取得后没有发生价 值变动的情形。
适用于资产、负债等价值 变动不大的情况,如长期 资产、长期负债等。
适用于资产、负债等价 值变动较大的情况,如 短期投资、短期借款等 。
能够反映资产或负债当 前的市场价值,提供更 准确的信息。
操作难度较大,需要获 取实时市场信息,且可 能存在误差。
《外币会计》PPT课件

设置“财务费用——汇兑损益”账户
19
初始确认
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 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 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 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 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20
(一)外币兑换业务的会计处理
买入外币 卖出外币
21
【例1】乙股份有限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
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应 当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不得 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 率折算,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 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不产生外币 资本折算差额
39
【例7】 甲股份有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根据其与外商签订的 投资合同,外商将分两次投入外币资本,投资合同约定的汇率是1美元 =8.00元人民币。20×6年7月1日,甲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收到外商投入 资本300 000美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7.8元人民币;20×7年2月3日, 第二次收到外商投入资本300 000美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7.6元人民 币。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机器设备
1 9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323 000
贷:应付账款——丙公司(美元) 1 900 000
银行存款
323 000
30
销售商品时
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美元
贷:主营业务收人
31
购买原材料
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应付账款——美元 /银行存款——美元 银行存款
41
例1-6 P5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 贷:实收资本
20 850 000 20 850 000
42
19
初始确认
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 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 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 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 率近似的汇率折算。
20
(一)外币兑换业务的会计处理
买入外币 卖出外币
21
【例1】乙股份有限公司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
企业收到投资者以外币投入的资本,应 当采用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折算,不得 采用合同约定汇率和即期汇率的近似汇 率折算,外币投入资本与相应的货币性 项目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之间不产生外币 资本折算差额
39
【例7】 甲股份有限公司的记账本位币为人民币。根据其与外商签订的 投资合同,外商将分两次投入外币资本,投资合同约定的汇率是1美元 =8.00元人民币。20×6年7月1日,甲股份有限公司第一次收到外商投入 资本300 000美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7.8元人民币;20×7年2月3日, 第二次收到外商投入资本300 000美元,当日即期汇率为1美元=7.6元人民 币。相关会计分录如下:
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机器设备
1 9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 323 000
贷:应付账款——丙公司(美元) 1 900 000
银行存款
323 000
30
销售商品时
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美元
贷:主营业务收人
31
购买原材料
会计分录 借: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应付账款——美元 /银行存款——美元 银行存款
41
例1-6 P5
借:银行存款——美元户 贷:实收资本
20 850 000 20 850 000
42
外币报表折算PPT课件

• 对国外子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项目的外币金额,应按报 表日期(年末)的现行汇率折算;
• 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项目的外币金额则按取得各该资产或承担各该负债 时日的历史汇率折算;
• 公司实收资本的外币金额,应按股份发行时日的历史汇率折算; • 留存收益则可利用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原理轧算而得。
34
第34页/共66页
现行汇率法的例解
35
第35页/共66页
现行汇率法的例解
36
第36页/共66页
现行汇率法的例解
37
第37页/共66页
累计折算调整额的验证程序
• 在现行汇率法的折算程序下,所有构成净资产的资产和负债项 目都承受汇率变动的影响。同样可以从两方面来计算:
• 1.在年初净资产(负债)额上所承受的汇率变动影响; • 2.在本年度净资产(负债)增减(减增) • 以上算得的是本年度的折算调整额。而后,在本年度折算调整额上,
• 区分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只是把存货归入非货币性 项目一类,而无视其计量属性(它们的会计计量基础)的 差别。
21
第21页/共66页
第三节 时态法
22
第22页/共66页
时态法的折算程序 • 现金和应收款、应付款,不论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还是在现行成本计量
模式下,都要按现行汇率(期末汇率)折算。按历史成本表述的非货币性资 产(和负债)要按历史汇率折算,按现行成本表述的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 要按现行汇率折算。 • 对于股东权益,实收资本总是按股份发行时日的历史汇率折算,留存收益 则为利用资产负债表平衡原理折算的数字。 • 收入和费用项目要按交易发生时日的实际汇率折算。但因为导致收入和费 用的交易是经常且大量地发生的,可以应用平均汇率(加权平均或简单平 均)折算。
• 非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负债项目的外币金额则按取得各该资产或承担各该负债 时日的历史汇率折算;
• 公司实收资本的外币金额,应按股份发行时日的历史汇率折算; • 留存收益则可利用资产负债表的平衡原理轧算而得。
34
第34页/共66页
现行汇率法的例解
35
第35页/共66页
现行汇率法的例解
36
第36页/共66页
现行汇率法的例解
37
第37页/共66页
累计折算调整额的验证程序
• 在现行汇率法的折算程序下,所有构成净资产的资产和负债项 目都承受汇率变动的影响。同样可以从两方面来计算:
• 1.在年初净资产(负债)额上所承受的汇率变动影响; • 2.在本年度净资产(负债)增减(减增) • 以上算得的是本年度的折算调整额。而后,在本年度折算调整额上,
• 区分货币性与非货币性项目法只是把存货归入非货币性 项目一类,而无视其计量属性(它们的会计计量基础)的 差别。
21
第21页/共66页
第三节 时态法
22
第22页/共66页
时态法的折算程序 • 现金和应收款、应付款,不论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还是在现行成本计量
模式下,都要按现行汇率(期末汇率)折算。按历史成本表述的非货币性资 产(和负债)要按历史汇率折算,按现行成本表述的非货币性资产(和负债) 要按现行汇率折算。 • 对于股东权益,实收资本总是按股份发行时日的历史汇率折算,留存收益 则为利用资产负债表平衡原理折算的数字。 • 收入和费用项目要按交易发生时日的实际汇率折算。但因为导致收入和费 用的交易是经常且大量地发生的,可以应用平均汇率(加权平均或简单平 均)折算。
外币业务会计培训资料PPT(48张)

500
应收账款——美元户
65000 1000
66000
③结算
银行存款——美元户 66500
两笔业务观
营业收入
应收账款——美元户
65000 ①销货 汇兑损益
65000
1000 ②期末调整 500
1000
66000
银行存款——美元户
③结算
66500
三、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一)外币账户的设置
外币账户包括:
B企业的原材料采购以澳元结算,融资获得的经营所需大部 分营运资金也以澳元计价。该企业应选择澳元作为记账本位币。
(二)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境外经营”确定记账本位币时应考虑的因素
企业选定记账本位币一般要考虑的因素,以及: 境外经营所从事的活动具有很强自主性还是视同企业经营活动的延伸; 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占境外经营较大比重; 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 随时汇回; 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可预期的债务。
理解的关键
是否计入当期损益?
第二节 外币交易会计
一、外币业务的记账方法 二、外币商品购销会计处理的基本方法 三、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主要知识点
外币统账制与外币分账制 “一笔交易观”与“两笔交易观” 外币交易的初始确认与计量 外币账户的期末调整
一、外币业务的记账方法
(一)外币统账制
对每笔外币业务均按业务发生当天或期初的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 除了外币兑换业务外,平时不确认汇兑损益,月末再将各外币账户的外币 余额按月末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折合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账面 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确认为汇兑损益。
一般企业确定记账本位币时应考虑的因素
应收账款——美元户
65000 1000
66000
③结算
银行存款——美元户 66500
两笔业务观
营业收入
应收账款——美元户
65000 ①销货 汇兑损益
65000
1000 ②期末调整 500
1000
66000
银行存款——美元户
③结算
66500
三、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一)外币账户的设置
外币账户包括:
B企业的原材料采购以澳元结算,融资获得的经营所需大部 分营运资金也以澳元计价。该企业应选择澳元作为记账本位币。
(二)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境外经营”确定记账本位币时应考虑的因素
企业选定记账本位币一般要考虑的因素,以及: 境外经营所从事的活动具有很强自主性还是视同企业经营活动的延伸; 境外经营活动中与企业的交易是否占境外经营较大比重; 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可以 随时汇回; 境外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否足以偿还其现有债务和可预期的债务。
理解的关键
是否计入当期损益?
第二节 外币交易会计
一、外币业务的记账方法 二、外币商品购销会计处理的基本方法 三、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主要知识点
外币统账制与外币分账制 “一笔交易观”与“两笔交易观” 外币交易的初始确认与计量 外币账户的期末调整
一、外币业务的记账方法
(一)外币统账制
对每笔外币业务均按业务发生当天或期初的市场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 除了外币兑换业务外,平时不确认汇兑损益,月末再将各外币账户的外币 余额按月末汇率折合为记账本位币金额,折合后的记账本位币金额与账面 记账本位币金额的差额,确认为汇兑损益。
一般企业确定记账本位币时应考虑的因素
外币交易会计(PPT 78张)

4
1.定义
• [记账本位币]:
• 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 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 币。 • 即:当企业经营中涉 及两种以上货币时, 在会计核算中所统一 采用的作为会计计量 基本尺度的记账货币。
• [外币]:
• 是指记账本位币 以外的货币。 • 即:也就是功能 货币以外的货币。
5
2.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 确定时,应当考虑下列环境因素:
现汇交易和期汇交易
• [现汇交易]:也称即期交易。即期交易通常隔两个 营业日交割。根据支付凭证的不同,现汇又分为电 汇、信汇和票汇三种,其汇率也有所不同。由于电 汇交款迅速,国际上大额款项大多采用电汇方式。 各国外汇市场公布的即期汇率指的就是电汇汇率。
• [期汇交易]:也称远期交易,指在外汇买卖成交后 ,先由买卖双方订立合同,规定外汇买卖的数量、 交割期以及汇率等条款,到合同约定日再行办理交 割的一种外汇交易。期汇交易的交割期,大都为30 天、60天、90天或180天,但也可以约定其他的到 期日。
3
(一)记账本位币与外币
• [功能性货币]
• 对外币交易要进行双重计量和反映,即除 了按交易中实际使用的外币(原币)计量和 反映外,还要折算出该外币的本国货币等值 ,以作为会计上的单一的计量尺度。 • 我国会计界将作为单一计量尺度的货币称 为“记账本位币”。西方会计界将这一单一 的计量尺度称为“功能性货币”。
• 例如:某公司为境内注册的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 民币,为开拓欧盟市场,在德国设立一分支机构。 (1)该机构从国内市场购进货物,并在欧盟销售。 独立性? (2)该机构不从事其他经营活动。 比重? (3)该分支机构海外销售款,全部汇回北京。 现金流量? (4)该分支机构日常开支全部由北京公司提供。 融资渠道?
1.定义
• [记账本位币]:
• 是指企业经营所处的 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 币。 • 即:当企业经营中涉 及两种以上货币时, 在会计核算中所统一 采用的作为会计计量 基本尺度的记账货币。
• [外币]:
• 是指记账本位币 以外的货币。 • 即:也就是功能 货币以外的货币。
5
2.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 确定时,应当考虑下列环境因素:
现汇交易和期汇交易
• [现汇交易]:也称即期交易。即期交易通常隔两个 营业日交割。根据支付凭证的不同,现汇又分为电 汇、信汇和票汇三种,其汇率也有所不同。由于电 汇交款迅速,国际上大额款项大多采用电汇方式。 各国外汇市场公布的即期汇率指的就是电汇汇率。
• [期汇交易]:也称远期交易,指在外汇买卖成交后 ,先由买卖双方订立合同,规定外汇买卖的数量、 交割期以及汇率等条款,到合同约定日再行办理交 割的一种外汇交易。期汇交易的交割期,大都为30 天、60天、90天或180天,但也可以约定其他的到 期日。
3
(一)记账本位币与外币
• [功能性货币]
• 对外币交易要进行双重计量和反映,即除 了按交易中实际使用的外币(原币)计量和 反映外,还要折算出该外币的本国货币等值 ,以作为会计上的单一的计量尺度。 • 我国会计界将作为单一计量尺度的货币称 为“记账本位币”。西方会计界将这一单一 的计量尺度称为“功能性货币”。
• 例如:某公司为境内注册的公司,记账本位币为人 民币,为开拓欧盟市场,在德国设立一分支机构。 (1)该机构从国内市场购进货物,并在欧盟销售。 独立性? (2)该机构不从事其他经营活动。 比重? (3)该分支机构海外销售款,全部汇回北京。 现金流量? (4)该分支机构日常开支全部由北京公司提供。 融资渠道?
外币折算 PPT课件

如果企业变更记账本位币,应当提供确凿的 证明,以显示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 确实发生了重要变化,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 将这样的事项披露清楚。
6.1.2 外币交易及其类型
1.外币交易的构成
2.外币交易的类型
1.外币交易的构成
按照我国会计准则,外币是企业记账本位 币以外的货币。
外币交易,亦称外币业务,是指以外币计 价或结算的交易。
2.境内企业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境内企业选定记账本位币,应当考虑下列因素:
举例:
国内甲公司为外贸自营出口企业,超过一半以上的营业 收入来自向美国的出口,其商品销售价格主要受美元的影响, 以美元计价。因此,从影响商品和劳务销售价格的角度看,甲 公司应选择美元作为记账本位币。 如果甲公司除厂房设施、少部分的人工成本在国内以人 民币采购外,生产所需原材料、机器设备及大部分的人工成本 都以美元在美国采购,则确定甲公司的记账本位币是美元。 但是,如果甲公司绝大部分的人工成本、原材料及相应 的厂房设施、机器设备等都在国内采购并以人民币计价,甲公 司取得的美元营业收入在汇回国内时直接兑换成了人民币存款 ,且甲公司对美元汇率波动产生的外币风险进行了套期保值, 降低了汇率波动对公司取得的外币销售收入的影响,从“保存 从经营活动中收取款项时所使用的货币”角度,甲公司应当选 择人民币作为其记账本位币。
财务报表,即为外币折算。
6.1.1 记账本位币及其确定
1.记账本位币的定义
2.境内企业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3.境外经营记账本位币的确定
4.记账本位币变更的会计处理要求
1. 记账本。主要经济环境通常是指企业主要 取得和支出现金的环境。
我国企业通常应选择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企业,可 以按规定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但是,编制的财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三章外币pptppt课件

(一)外币现钞,包括纸币、铸币;
(二)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
款凭证、银行卡等;
(三)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
(四)特别提款权; (五)其他外汇资产。
第一节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四)汇率
1.汇率的概念 汇率也称汇价、兑换率或外汇牌价,是
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
④现钞汇率。
一般国家都规定,不允许外国货币在本国流通, 只有将外币兑换成本国货币,才能够购买本国 的商品和劳务,因此产生了买卖外汇现钞的兑 换率,即现钞汇率。
第一节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2)按会计处理角度,可分为现行汇率、历史 汇率和平均汇率
①现行汇率。现行汇率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市场 上的通行汇率。因此又称为记账汇率。
一笔业务观点将该差额调整相关账户原 入账金额,指将外币计价的商品或劳务的购销
业务,与其以后发生的外币债权债务的结算业务 视为同一笔业务,即将购货及其付款或销货及其
收款视为一体。
2.两笔业务观点
两笔业务观点将该差额作为汇兑损益处 理,指将外币计价的商品或劳务的购销业务,
与其以后发生以外币债权债务的结算业务视作为 两笔相互独立的业务,即将购货付款或销货收款
外币交易,是指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包括:
1.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劳务 2.借入或者借出外币资金 3.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第一节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二)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涉及的会计问题
1.选择记账本位币
2.确定记账汇率——初始确认 3.外币账户设置(设哪些) 4.复币记账(编制会计分录和登记会计账簿) 5.兑换损失——计入“财务费用” 6.期末折算损益(取决于产生的原因)
(二)外币支付凭证或者支付工具,包括票据、银行存
款凭证、银行卡等;
(三)外币有价证券,包括债券、股票等;
(四)特别提款权; (五)其他外汇资产。
第一节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四)汇率
1.汇率的概念 汇率也称汇价、兑换率或外汇牌价,是
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兑换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
④现钞汇率。
一般国家都规定,不允许外国货币在本国流通, 只有将外币兑换成本国货币,才能够购买本国 的商品和劳务,因此产生了买卖外汇现钞的兑 换率,即现钞汇率。
第一节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2)按会计处理角度,可分为现行汇率、历史 汇率和平均汇率
①现行汇率。现行汇率是指资产负债表日市场 上的通行汇率。因此又称为记账汇率。
一笔业务观点将该差额调整相关账户原 入账金额,指将外币计价的商品或劳务的购销
业务,与其以后发生的外币债权债务的结算业务 视为同一笔业务,即将购货及其付款或销货及其
收款视为一体。
2.两笔业务观点
两笔业务观点将该差额作为汇兑损益处 理,指将外币计价的商品或劳务的购销业务,
与其以后发生以外币债权债务的结算业务视作为 两笔相互独立的业务,即将购货付款或销货收款
外币交易,是指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包括:
1.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劳务 2.借入或者借出外币资金 3.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第一节 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二)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涉及的会计问题
1.选择记账本位币
2.确定记账汇率——初始确认 3.外币账户设置(设哪些) 4.复币记账(编制会计分录和登记会计账簿) 5.兑换损失——计入“财务费用” 6.期末折算损益(取决于产生的原因)
《外币折算》课件

跨国公司在进行财务报表编制时,需要将不同国家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财务报表 折算成母公司所在国的货币进行汇总。
外币折算处理涉及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的各个项目进行折算,以 反映公司在不同国家经营活动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跨国公司需要关注汇率变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降 低汇率风险对经营业绩的影响。
财务报表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以满足财务报告的要求。
03
反映境外经营业绩
通过外币折算,企业可以将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反映的金额转换为母公
司记账本位币,从而真实反映境外经营的业绩和财务状况。
外币折算的原则
报表原币原则
外币折算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的 即期汇率或规定汇率,将境外经 营的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等项目折算为母公司
时态法
总结词
根据资产或负债的到期日或使用日期,选择适当的汇率进行折算。
详细描述
该方法根据资产或负债的到期日或使用日期选择汇率,以反映汇率风险。适用 于存在长期外币资产或负债的情况。
货币/非货币法
总结词
将外币资产或负债分为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分别采用不同的汇率进行折 算。
详细描述
该方法将外币资产或负债分为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对货币性项目采用即 期汇率进行折算,对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历史成本进行折算。适用于存在大量外币 交易的情况。
03
外币折算的方法
单一汇率法
总结词
以单一汇率将外币资产或负债折 算为记账本位币。
详细描述
该方法仅使用单一汇率将外币资 产或负债折算为记账本位币,不 考虑时间因素和汇率风险。适用 于汇率波动不大的情况。
双重汇率法
总结词
分别以两个汇率将外币资产和负债折 算为记账本位币。
外币折算处理涉及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的各个项目进行折算,以 反映公司在不同国家经营活动的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跨国公司需要关注汇率变动对财务报表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降 低汇率风险对经营业绩的影响。
财务报表折算为母公司记账本位币,以满足财务报告的要求。
03
反映境外经营业绩
通过外币折算,企业可以将境外经营的财务报表反映的金额转换为母公
司记账本位币,从而真实反映境外经营的业绩和财务状况。
外币折算的原则
报表原币原则
外币折算应当以资产负债表日的 即期汇率或规定汇率,将境外经 营的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等项目折算为母公司
时态法
总结词
根据资产或负债的到期日或使用日期,选择适当的汇率进行折算。
详细描述
该方法根据资产或负债的到期日或使用日期选择汇率,以反映汇率风险。适用 于存在长期外币资产或负债的情况。
货币/非货币法
总结词
将外币资产或负债分为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分别采用不同的汇率进行折 算。
详细描述
该方法将外币资产或负债分为货币性项目和非货币性项目,对货币性项目采用即 期汇率进行折算,对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历史成本进行折算。适用于存在大量外币 交易的情况。
03
外币折算的方法
单一汇率法
总结词
以单一汇率将外币资产或负债折 算为记账本位币。
详细描述
该方法仅使用单一汇率将外币资 产或负债折算为记账本位币,不 考虑时间因素和汇率风险。适用 于汇率波动不大的情况。
双重汇率法
总结词
分别以两个汇率将外币资产和负债折 算为记账本位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