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扩容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鼻腔冲洗PPT演示课件

鼻腔冲洗PPT演示课件

12
鼻腔冲洗中的护理
• 病情观察 要经常观察患者鼻腔冲洗的方法是否准确, 不断纠正、教会患者自己正确使用鼻腔冲洗 器
2020/3/22
13
鼻腔冲洗的注意事项
➢两侧鼻腔交替进行,冲洗应从鼻腔堵塞较 重的一侧开始,以免引起鼻咽部液压增高 ,导致中耳炎
➢观察冲洗液中有无血迹、痂皮及脓性分泌 物等
2020/3/22
鼻腔冲洗
1
鼻腔冲洗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和耐受性,是鼻腔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治 疗效果得到大量临床资料证实,其可以提高 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是被患者广泛接 受的治疗方法
2020/3/22
2
鼻腔冲洗的适应证
• 鼻腔冲洗已被广泛应用于鼻腔及鼻窦的各 种疾病治疗中,其中包括急性和慢性鼻— 鼻窦炎、变应性和非变应性鼻炎、非特定 的鼻腔症状(如鼻涕后流)、鼻腔术后、 鼻腔放疗后等情况位或立位,头和上身前倾,与地 面呈30°角,鼻腔冲洗器橄榄头塞入鼻孔 稍微偏外上,张口让冲洗液自口和另一鼻 孔自然流出,勿做吞咽动作
2020/3/22
10
鼻腔冲洗液的温度
• 洗液要接近正常体温,一般为32-34℃。 此温度既不烫伤鼻腔黏膜,又不刺激鼻腔 黏膜,还可促进术腔黏膜血液循环,提高 局部抗炎作用、消除黏膜炎症和水肿,早 期恢复黏膜形态和纤毛系统功能,缩短上 皮化时间,提高治愈率
2020/3/22
5
鼻腔冲洗前的准备
• 用物准备 ➢鼻腔冲洗液,小毛巾1条,脸盆1个,鼻腔
冲洗器1个
➢每次冲洗前先将鼻腔冲洗器用清水冲洗干

2020/3/22
6
鼻腔冲洗液的选择
• 生理盐水 既符合鼻黏膜生理要求,又不 对黏膜产生刺激,有机械性清洁作用

鼻部手术健康宣教PPT课件

鼻部手术健康宣教PPT课件

出院后注意事项
1、自行鼻腔蒸气吸入至少三个月 2、出院后复查:出院后每星期来院复查一
次,连续3-4次。一个月后改为每两星期 门诊复查一次。两个月后改为3-4星期门 诊复查一次。一般常规复查三个月以上,有 的需要半年以上。
3、出院后皮质类固醇喷鼻,防鼻息肉复 发至少,三个月鼻腔应用油剂可软化结痂 有利于其排出。
术前须知
1、手术前进行常规的冠状位鼻窦CT检查, 这种CT检查同以往传统的 摄片方法有所不 同,主要是了解鼻腔及鼻窦的解剖情况。 2、病人不能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及出血疾 病史。 3、手术前请您注意休息,预防感冒. 4、术前2小时病人剪鼻毛(男同志刮胡须) 以免伤口感染.
5、鼻内镜手术和其他手术一样有产生并发 症的可能。
7、术后几天鼻腔可有少许渗血,痰中带有少 许血丝,抽出纱条后第五天在鼻腔表面麻醉 下,利用负压吸引器清理术腔凝血块,分泌 物和结痂,同时行上颌窦手术者可进行上颌 窦冲洗。
8、手术后应用皮质类固醇喷鼻,防鼻息防 发,如伯克纳等药物。
9、术后用油剂可软化结痂有利于排出,如 芝麻油,复方薄荷油等
鼻部手术健康宣教
.
前言
对手术高度畏惧的病人由于过分焦虑和 恐惧而降低了对手术的耐受力,而对手术 估计不足的病人可因缺乏思想准备也不能 很好的适应,只有对手术有充分精神准备 者,遇到情境改变时,心理和生理上能较 好的适应,所以术前进行健康宣教是增加 机体的耐受力,防止手术并发症保证手术 顺利进行和术后康复的关键。
4、术后恢复期3-6个月,在此期间可 有多涕,鼻塞、头昏等不适,6个月内CT 复查无价值
谢谢!
物。 4、术后6小时开始频点芝麻油,氯霉素+地
米,环丙纱星至抽出纱条。

鼻腔冲洗ppt课件

鼻腔冲洗ppt课件
日冲洗次数、冲洗液成分等。
鼻腔冲洗在医疗机构中的应用还 包括对鼻部手术后的患者进行鼻
腔冲洗,以促进术后恢复。
鼻腔冲洗的推广与普及
为了提高公众对鼻腔冲洗的认知 度和接受度,需要加强宣传和教 育,让更多人了解鼻腔冲洗的益
处和操作方法。
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 机构可以开展鼻腔冲洗的宣传和 教育活动,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支
持。
政府和相关组织也可以制定相关 政策和规范,推动鼻腔冲洗产品 的研发和生产,降低成本,让更
多人受益。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鼻腔冲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鼻腔疾病 的方法,可以清除鼻腔内的细菌、病 毒和过敏原,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鼻腔冲洗的方法包括喷雾式、灌洗式 和吸入式等,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的方法。
鼻腔冲洗可以改善鼻腔黏膜的微环境,促进鼻黏膜的修复和再生,有助于鼻炎的康 复。
鼻腔冲洗可以降低鼻腔内的炎症水平,减轻鼻炎症状,减少鼻炎复发的风险。
鼻腔冲洗对鼻窦炎的辅助治疗效果
鼻窦炎是一种鼻窦腔内的炎症,常表现为头痛、 01 鼻塞、流脓涕等症状。鼻腔冲洗可以清除鼻窦内
的脓性分泌物,减轻鼻窦炎症状。
鼻腔冲洗ppt课件
目录
• 鼻腔冲洗简介 • 鼻腔冲洗的方法 • 鼻腔冲洗的效果 • 鼻腔冲洗的优点与局限性 • 鼻腔冲洗的实践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鼻腔冲洗简介
鼻腔冲洗的定义
鼻腔冲洗是一种通过使用温盐水或其他适宜的溶液,对 鼻腔进行冲洗的治疗方法。
它通过清除鼻腔内的污垢、过敏原和炎症物质,改善鼻 腔通气,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02 缓解鼻塞和鼻痒症状
对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等患者,鼻腔冲洗可 以缓解鼻塞、鼻痒等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小儿鼻负压置换ppt课件

小儿鼻负压置换ppt课件

保持鼻腔清洁
指导家长定期为患儿清 洗鼻腔,保持鼻腔通畅
和清洁。
注意饮食和保暖
指导家长注意患儿的饮 食和保暖,避免感冒和
过敏等诱发因素。
04
鼻负压置换治疗的优势和 效果
治疗效果的评估
评估指标
通过观察患儿症状改善情况、鼻 腔通气状况、鼻腔内分泌物情况 等指标,综合评估鼻负压置换治 疗的效果。
评估方法
采用量表评价、生理指标检测、 患者自评等方式进行评估,确保 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治疗的优点和效果
优点
鼻负压置换治疗具有操作简便、安全 可靠、无创伤等优点,特别适合小儿 患者。
效果
通过鼻负压置换治疗,可以有效改善 患儿的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治疗的局限性和注意事项
局限性
未来研究方向和展望
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小儿鼻负压置换的治疗方案有望得到进一步优 化,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探索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
未来可以研究小儿鼻负压置换与其他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物理治 疗等)的联合应用,以期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加强临床研究与实践
加强小儿鼻负压置换的临床研究与实践,积累更多的病例和经验,为 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准备治疗器械
准备鼻负压置换治疗所需的器 械和药物,如负压吸引器、鼻
腔扩张器、生理盐水等。
告知家长注意事项
向家长介绍鼻负压置换治疗的 方法、效果和可能的风险,并
签署知情同意书。
治疗过程
清洁鼻腔
放置鼻腔扩张器
使用生理盐水清洗患儿的鼻腔,去除鼻腔 内的分泌物和过敏原。
将鼻腔扩张器放置在患儿的鼻腔内,以扩 大鼻腔通道,便于进行治疗。

鼻腔鼻窦解剖学异常的种类与鼻窦炎发病的关系及手术处理方式PPT课件

鼻腔鼻窦解剖学异常的种类与鼻窦炎发病的关系及手术处理方式PPT课件
窦口鼻道复合体
筛漏斗为中心 的邻近区域结构
包括: 中鼻甲、钩突、半月裂、 前筛、上颌窦自然口、 鼻囟门
常见的鼻腔、鼻窦解剖变异和异常结构
鼻 甲
– 下鼻甲 – 中鼻甲
鼻中隔
检查方式
• 前鼻镜 • 鼻内镜
– 偏曲 – 鼻中隔粘膜肥厚
• 鼻腔、鼻窦CT
鼻腔外侧壁
– 钩突肥大和反向弯曲 – 额隐窝气房发育异常 – Haller气房 – 筛泡肥大、鼻丘气房……
– 鼻中隔偏曲?
解剖异常 --- 泡性中鼻甲
▪ 泡性中鼻甲导致中鼻道阻塞 ▪ 处理方式
解剖异常--- 中鼻甲过长
▪ 中鼻甲过长导致鼻道引流障碍 ▪ 处理方式
解剖异常--- 中鼻甲反向弯曲
中鼻甲解剖变异与鼻窦炎
泡性中鼻甲、过长、反向弯曲 中鼻道狭窄、窦口鼻道复合体阻塞
鼻窦炎发生
解剖异常--- 鼻中隔偏曲和嵴突
Terminal cell
钩突附着在纸样板,其外侧 形成的气房即为终末隐窝
解剖变异 ---鼻丘气房
Agger Nasi Cell
在钩突膜性附着部的前方, 中鼻甲前端附着处相应的鼻
腔外侧壁
解剖变异 ---前筛气房发育过度
筛泡过度气化
造成中鼻道前端和筛漏斗的狭窄或阻塞
鼻丘气房过度气化
导致额隐窝的狭窄,额窦引流不畅
头 痛?
解剖变异 --- Haller 气房
眶下气房
位于上颌窦与眶底内下角的 交界处的气房,可导致筛漏 斗狭窄,影响上颌窦通畅
解剖变异 --- Onodi气房
Onodi 气房 具有视神经结
节的最后组筛房
解剖变异 --- 蝶上筛房
蝶上筛房
垂体
解剖异常 --- 下鼻甲肥大

鼻腔冲洗PPT演示课件

鼻腔冲洗PPT演示课件

2020/3/22
3
鼻腔冲洗前的准备
• 患者评估 每次鼻腔冲洗前了解患者鼻腔情况,上呼吸 道急性炎症及中耳急性感染患者禁用,以免 炎症扩散
2020/3/22
4
鼻腔冲洗前的准备
• 环境准备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环境整洁、舒适,定时 开窗通风换气,室内温度一般在18℃~ 20℃,相对湿度50%~60%
滋生 2020/3/22
18
生活指导
➢加强体育锻炼和营养,预防感冒
➢教会患者家庭型鼻腔冲洗器的使用方法, 以保证患者能进行有效的鼻腔冲洗
➢嘱患者3个月内勿用力擤鼻及手指挖鼻, 保持鼻腔黏膜湿润
➢勿游泳,避免接触过敏源
➢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刺激、烟酒、肥 腻食品
2020/3/22
19
20
2020/3/22
11
鼻腔冲洗前的心理护理
• 鼻腔冲洗前主动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治疗的 目的、方法及治疗中配合注意事项,调动 患者主观能动性,耐心细致说明,用浅显 易懂的道理解释鼓励。通过视频演示和文 字说明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冲洗方法,针 对患者不同年龄、不同心理问题,做好心 理疏导
2020/3/22
12
鼻腔冲洗中的护理
• 病情观察 要经常观察患者鼻腔冲洗的方法是否准确, 不断纠正、教会患者自己正确使用鼻腔冲洗 器
2பைடு நூலகம்20/3/22
13
鼻腔冲洗的注意事项
➢两侧鼻腔交替进行,冲洗应从鼻腔堵塞较 重的一侧开始,以免引起鼻咽部液压增高 ,导致中耳炎
➢观察冲洗液中有无血迹、痂皮及脓性分泌 物等
2020/3/22
鼻腔冲洗
1
鼻腔冲洗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和耐受性,是鼻腔必不可少的治疗方法。治 疗效果得到大量临床资料证实,其可以提高 手术效果,促进患者康复,是被患者广泛接 受的治疗方法

鼻腔给药医学知识ppt课件

鼻腔给药医学知识ppt课件

9/22/2023
2
Company Logo
一、鼻腔给药的特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根据功能及组织结构的不同 可以将鼻腔分为三个区域:
鼻前庭-基本没有吸收功能 嗅区-药物由此进入脑脊液, 进而进入CNS 呼吸区-其黏膜富含毛细血 管药物由此进入体循环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主要内容
一、鼻腔给药的特点 二、影响药物鼻粘膜吸收的因素 三、增加药物经鼻粘膜吸收的方法 四、鼻腔给药研究的新动向
9/22/2023
1
Company Logo
一、鼻腔给药的特点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鼻粘膜的生理功能状态的影响
♧鼻粘膜的神经调节
有研究表明副交感神经的刺激可使药物的吸收 增加(副交感神经兴奋能引起鼻粘膜上血管流量增 加)。
♧黏膜纤毛清除率(MCC)和纤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动
鼻黏膜纤毛的清除功能导致药物与鼻黏膜的接 触时间很短, 药液从鼻腔清除的时间大约是20 ~30 min。减弱MCC可使药物与黏膜的接触时间增加, 从而 增加药物吸收; 反之, 增加MCC,药物的吸收会减少。
二、影响药物鼻粘膜吸收的因素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药物理化性质的影响
♧溶解度和溶出度 药物的溶解度决定了药物的吸收速率,因此
它是决定药物透过鼻黏膜吸收的重要的因素之 一。某些药物由于不能溶解在适当的溶媒中,不 能制成鼻腔制剂。
在鼻粉剂和混悬剂等鼻腔微粒制剂中,药物 的溶出度是影响药物吸收的重要因素。沉积在 鼻孔中的药物在吸收前必须先溶解,如果药物在 鼻孔中仍以微粒状态存在,它可能会被鼻纤毛清 除或者不能被吸收。

《耳鼻喉科鼻科学》PPT课件

《耳鼻喉科鼻科学》PPT课件
2、喷嚏 为一反射动作。 3、鼻涕 大量水样鼻涕。 4、鼻塞 季节性鼻炎明显。 5、嗅觉减退
诊断
1、根据临床表现和临床检查 2、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为常年发病,由常
年性致敏物所引起。
3、季节性变应性鼻炎具有典型的地区性 和季节性,由季节性致敏物所引起。
4、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等。
鼻 周 期(nasal cycle)
正常人体鼻阻力呈现昼夜及左右 规律性和交替性变化,这种变化主 要受双侧下鼻甲充血状态的影响, 约间隔2—7小时出现一个周期。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半月裂孔 2、鼻周期
3、Little’s区、
三、简答题
1、何为鼻道窦口 复合体?
2、外鼻静脉的回 流有何特点?
二、填空题
二、临床表现
局部隆起,红肿热 痛,有时伴低热和全 身不适。
三、并发症
海绵窦栓塞是鼻疖 最严重的颅内并发症。
是由于感染扩散经 内眦静脉-眼上眼下 静脉-海绵窦所致。
四、治疗
1、疖未成熟者,用1%白降汞软膏、10%鱼石
脂外敷,理疗。全身使用抗生素。
2、已成熟者,不宜行鼻疖切开,切忌挤压。 a、可等待疖肿自行破溃 b、用小探针蘸少许纯碳酸或多或少15%硝酸银
一、病因
1、局部因素 (1)急性鼻炎反复发作成未获彻底治疗 (2)鼻腔及鼻窦慢性疾病 (3)邻近感染性病灶 (4)鼻腔用药不当或过久 2、职业及环境因素 3、全身因素 (1)全身性慢性疾 (2)营养不良 (3)内分泌病症或失调 4、其他因素
二、病理
1、慢性单纯性鼻炎 鼻粘膜深层动、静脉慢性 扩张,通透性增加;粘液腺功能活跃,分泌 物增多。
鼻腭动脉、筛前、筛后 动脉、上唇动脉和腭大 动脉。 特点及意义:以上动脉 在鼻中隔前下部的粘膜 下交互吻合,形成动脉 丛为利特尔动脉丛。是 临床上鼻出血最常见的 部位,又称利特尔区 (Little's are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版ppt
6
上气道阻塞发病机制
• 鼻-鼻窦和咽腔阻塞两个关键环节。 • 表现为解剖结构异常、炎性反应和神经肌
肉调节功能障碍3个关联因素之间的相互作 用和转化。
编辑版ppt
7
• 上气道狭窄甚至阻塞的前提因素:炎性反 应、发育异常以及占位病变等导致的鼻腔 结构异常。
编辑版ppt
8
• 发育过程中鼻中隔偏曲作为鼻腔结构异常 的原发点,可以导致双侧鼻腔空气流动不 对称。
• 鼻腔扩容技术是通过矫正鼻腔异常结构、 扩大通气容积、恢复双侧通气的对称性, 以减轻或缓解上气道阻塞为目的的系列手 术。
编辑版ppt
11
意义
• 意义在于降低上气道通气的前阻力,纠正 并改善咽腔塌陷,恢复正常通气功能。
编辑版ppt
12
鼻腔扩容技术的内容
• 鼻中隔三线减张矫正术 • 中鼻甲内移固定术、 • 中鼻道双侧鼻窦对称开放术 • 下鼻甲外移固定术。
编辑版ppt
15
编辑版ppt
16
• 保留之方形软骨明显偏曲者,可在凹面侧 行网格形划痕减张;对高位重度偏曲的筛 骨垂直板可用咬骨钳夹持使其骨折保持中 线位而不切除。
编辑版ppt
17
中鼻甲内移固定术
• 中鼻甲的形态结构异常直接影响中鼻道的 通气和鼻窦引流,泡状中鼻甲、中鼻甲反 张及肥大,均可阻塞或压迫中鼻道,诱发 或加重鼻-鼻窦炎。中鼻甲内移固定可以简 化处理上述问题。内镜下用剥离子将中鼻 甲自根部向内按压移位,扩宽中鼻道,中 鼻道给予膨胀海绵或硅胶管填塞固定1周取 出。操作简单、患者耐受性好、效果显著。 中鼻甲内移固定术可在门诊局麻下完成。
编辑版ppt
18
中鼻甲内移固定术
编辑版ppt
19
中鼻道双侧鼻窦对称开放术
• 中鼻道以及鼻窦开放是鼻腔扩容的重要部 分,钩突增生及筛泡过度发育会导致中鼻 道狭窄,阻碍相关鼻窦的引流,影响通气。 术前进行鼻窦影像学检查,评估中鼻道狭 窄及鼻窦变异状况。术中通常切除钩突, 对称开放筛泡、前后筛窦,开放或扩大上 颌窦自然口,中鼻道置入短硅胶管,可放 7~10天后取出。必要时可以补充开放额窦 或蝶窦,以扩大通气容积,改善鼻腔加温 加湿的生理作用。
编辑版ppt
9
鼻腔扩容技术的意义
• 针对鼻腔阻塞这一上气道阻塞的源头性因 素,通过个性化的鼻腔扩容手术,扩展鼻 腔、鼻窦有效通气容积,可有效降低鼻腔 通气阻力,减轻或缓解上气道阻塞,控制 体重,提高生活质量。对于减控心脑血管 病、老年代谢障碍病等重大疾病的发病率 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版ppt
10
鼻腔扩容技术的概念
编辑版ppt
21
鼻腔扩容技术评估
• 鼻腔空气动力学是用计算流体动力学 • 方法,研究鼻腔结构与呼吸气流相互作用 • 时气流特性与伴随气流发生的理化效应,
根据计算结果,定性、定量和个性化的分 • 析鼻腔结构与气流的相互关系、模拟与指 • 导鼻腔、鼻窦手术,评估手术效果的一门 • 新兴学科。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பைடு நூலகம்
20
下鼻甲外移固定术
• 下鼻甲是鼻腔的重要结构,多种因素可以 引起下鼻甲增生、肥大,影响总鼻道通气。 下鼻甲外移固定术,将圆钝剥离器经总鼻 道置入压迫下鼻甲前下端,由前向后骨折 下鼻甲根部,将其鼻腔外侧壁移位,敞开 总鼻道,总鼻道放置长硅胶管,48小时后 取出。该手术具有方法简单、创伤小及疗 效明显的优点,可以完好保护下鼻甲黏膜。
编辑版ppt
24
鼻腔气道三维建模及鼻腔气流数值 模拟-速度矢量图
编辑版ppt
25
编辑版ppt
26
编辑版ppt
27
22
• 鼻腔扩容技术以缓解或解除上气道 • 阻塞、恢复鼻腔呼吸畅通为目的。借助鼻 • 腔空气动力学监测技术,量化分析鼻腔内
编辑版ppt
23
• 结构与气流的相互关系,识别鼻腔功能性 • 结构,从而为个性化认识鼻腔气流特性奠 • 定基础,可以指导医师合理选择手术适应 • 证,决定术中切除的范围和程度。鼻腔空 • 气流体动力学分析将提供帮助,解决临床 • 鼻腔气流变异与适宜调整恢复正常功能的 • 技术难题
编辑版ppt
3
鼻阻力
• 1.鼻阻力周期性改变。 • 2.鼻阻力的测定。
编辑版ppt
4
鼻腔解剖
编辑版ppt
5
上气道阻塞
• 上气道阻塞是以上呼吸道通气功能障碍为 特征,包括遗传和环境等多种致病因素参 与发病,在引起机体代谢障碍的基础上并 发或加重诸多为社会熟知的慢性疾病(高 血压病、脑卒中、冠心病和糖尿病等)。
编辑版ppt
13
鼻中隔三线减张矫正术
• 手术应遵循尽量保留或维持软骨以及骨性 支架的支撑作用,通过解剖胚胎期生发点 生长过程中产生异常张力导致鼻中隔偏曲 的3条曲线,恢复鼻中隔应有的生物力学支 撑性,避免后续性鼻背塌陷。
编辑版ppt
14
3条曲线
第1条,鼻中隔方形软骨尾侧端与鼻小柱 大翼软骨尾侧端之间; • 第2条,鼻中隔方形软骨与筛骨垂直板结合 处; • 第3条线,鼻中隔软骨与犁骨、上颌骨鼻嵴 和腭骨鼻嵴交界。
鼻腔扩容技术
编辑版ppt
1
鼻腔生理功能
• 鼻腔是呼吸系统的门户,具有通气、加温 加湿、清洁过滤、免疫防御和嗅觉等重要 的生理功能,同时通过调节鼻周期通气变 化提供睡眠状态下适宜的呼吸阻力。
编辑版ppt
2
鼻阻力
• 气体通过鼻腔的流速与压力的关系以阻力 来表示,称鼻阻力。
• 鼻阻力与气体的密度,流速及管道长度成 正比,但与管道直径的4次方成反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