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加剂ppt课件

合集下载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培训课件PPT(137页)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培训课件PPT(137页)

1.3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现状
几乎所有的混凝土、砂浆和水泥净浆都可以通过外加剂 来改善性能。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已有70多年的历史, 其研究、生产和应用得到了迅速发展。发达国家90%以 上混凝土掺加外加剂。
外加剂技术和产品质量与国际水平有一定的差距。
从事外加剂研究与开发的人员较少。外加剂生产厂家, 尤其是复配厂的从业人员素质和工艺控制水平低下。
➢ 美国1938年发明引气剂(专利),我国20世纪40年代 末开始在混凝土工程中应用
➢ 20世纪60年代日本成功研制萘系高效减水剂 、联邦德 国研制成功三聚氰胺磺酸盐甲醛缩合物高效减水剂, 20 世纪80年代 氨基磺酸盐减水剂, 20世纪90年代初,聚 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陆续制定了一系列外加剂技 术标准、规范。有些已进行了多次修订。
磨细粉煤灰 干燥的粉煤灰经粉磨达到规定细度的产品 磨细天然沸石 以一定品位纯度的天然沸石为原料,经
粉磨至规定细度的产品。 高性能减水剂 抗硫酸盐侵蚀剂 防腐剂 耐碱剂
1.5 混凝土外加剂的主要功能
混凝土外加剂宛如人类食品中的调 料,入药则灵、入汤则鲜!
改善新拌混凝土的性能 改善硬化混凝土的性能
普通减水剂 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减少拌
合用水量的外加剂。
早强剂 加速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外加剂。 缓凝剂 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 促凝剂 能缩短拌合物凝结时间的外加剂。 引气剂 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能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稳定而
封闭的微小气泡且能保留在硬化混凝土中的外加剂 高效减水剂 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大幅度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
报告的内容:
混凝土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常见 问题及解决办法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方法课件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方法课件

06
总结与展望
总结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方法的发展历程
01
从最早的手工检测到现在的自动化检测,检测方法经历了多次
改进和创新。
现有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02
各种检测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局限性,了解这些有助于选
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检测方法的应用范围
03
不同的检测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外加剂种类和性能指标,需要根
据实际情况选择。
混凝土外加剂的主要功能包括调节混 凝土的硬化速度、改善混凝土的工作 性、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渗性等 。
பைடு நூலகம்
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
根据外加剂的功能,混凝土外加剂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引气剂、减水剂、缓凝剂 、早强剂、防冻剂等。
不同类型的外加剂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作用机理,应根据工程需求和混凝土原 材料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外加剂。
案例二:某新型混凝土外加剂性能检测实例
总结词
该案例对新研发的混凝土外加剂进行了性能检测,包括其作用机理、试验方法和性能表现等方面。
详细描述
针对某新型混凝土外加剂,通过试验对其性能进行了全面检测。试验内容包括对混凝土的坍落度、扩 展度、抗压强度等指标的测试,以及对外加剂与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相容性的研究。通过数据分析, 评估了新型外加剂的性能特点及优势,为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观察并记录混凝土从加水搅拌 开始,到开始失去塑性的时间
点。
04
检测结果分析
结果解读
01
02
03
解读检测数据
根据检测数据,分析混凝 土外加剂的性能指标是否 符合要求。
对比标准值
将检测数据与相关标准值 进行对比,判断外加剂的 性能是否达标。
异常值判断

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试验 ppt课件

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试验  ppt课件
水泥与外加剂相容性试验
——JC/T 1083-2008(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试验方法)
应用术语和定义:
• 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使用相同减水剂或水泥时, 由于水泥或减水剂的质量而引起水泥浆体流动性、 经时损失的变化程度以及获得相同的流动性减水 剂用量的变化程度
• 基准减水剂:用于评价水泥与减水剂相容性的减 水剂
PPT课件
3
• Marsh筒法
Marsh筒为下带圆管的锥形漏斗,具 体方法为让注入漏斗中的水泥浆体 自由流下,记录注满200ml容量筒 的时间,即Marsh时间,此时间的长 短反映了水装入一定容量 的圆模后,稳定提起圆模,使浆体 在重力作用下在玻璃板上自由扩展, 稳定后的直径即流动度,流动度的 大小反映了水泥浆体的流动性。
PPT课件
9
数据处理
1、经时损失率:用初始流动度或
Marsh时间与60min流动度或
Marsh时间的相对差值表示,
反映水泥使用外加剂后随着时
间,流动度损失的程度。
2、饱和掺入点的确定:以减水剂
掺量为横坐标、净浆流动度或
Marsh时间为纵坐标做曲线图,
然后做两直线段曲线的趋势线,
两趋势线的交点的横坐标即为
饱和掺量点。
3、试验报告应给出水泥品种、生
产单位、生产批号、基准减水
剂信息、试验方法、饱和掺量
点、基准减水剂0.8%掺量下的
初始Marsh时间或流动度、基
准减水剂0.8%掺量时的经时损
失率。
4、饱和掺量点越低,经时损失率
越小的水泥减水剂适应性P越PT课好件 。
10
• GB/T 8077-2000《 混凝土外加剂均质性试验方法》
5、快速将玻璃板上的浆体用刮刀无遗留的回收到搅拌锅内,并密 封静置防止水分蒸发。

混凝土外加剂基础知识培训讲义PPT(讲解详细)

混凝土外加剂基础知识培训讲义PPT(讲解详细)

改善混凝土的流变性能,提高浇 注和振捣质量。
增加混凝土的稳定性,防止离析 和泌水。
节约水泥用量
通过减水、增塑等作用,减少对水泥的 需求量。
提高混凝土的填充性,减少骨料空隙率。 降低水灰比,减少用水量,节约水资源。
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
根据工程需要,延长或缩短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 控制混凝土的硬化速度,满足不同施工条件和要求。
感谢您的观看
水泥种类
不同水泥的成分和性能不同,选 择与水泥相容性好、适应性强的 外加剂。
骨料性质
骨料的吸水率、级配、硬度等会 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应选择能适 应骨料性质的外加剂。
根据施工环境选择
温度与湿度
根据施工时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条件选 择合适的外加剂,以应对温度和湿度 变化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气候条件
在寒冷或炎热地区施工时,应选择能 适应极端气候条件的外加剂。
速凝剂主要通过改变水泥的水 化产物,迅速形成硬化结构, 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常见的速凝剂有铝酸盐、碳酸 盐等。
03 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
提高混凝土性能
增强混凝土的强度、 耐久性和抗渗性。
优化混凝土的收缩性 能,减少开裂风险。
降低混凝土的脆性, 提高其韧性。
改善混凝土施工性
降低混凝土的粘度,便于搅拌和 输送。
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包括减水剂、缓凝剂、引气剂等,可根据工程需要 进行选择和配比。
冬季施工混凝土
混凝土外加剂可以有效解决冬季施工中的问题,如加 入早强剂可以加速混凝土的硬化速度,防冻剂可以降 低混凝土的冰点,保证混凝土在低温下正常硬化。
在冬季低温环境下,混凝土的凝结和硬化速度会变慢 ,需要采取措施来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混凝土外加剂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ppt(讲解详细)

混凝土外加剂基础知识课件

混凝土外加剂基础知识课件
02
它们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他外加 剂组合使用,以实现不同的功能 和效果。
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
01
02
03
04
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坍落度 和稳定性,提高施工效率。
增强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 和耐久性,提高混凝土的耐久
性和使用寿命。
降低混凝土的水化热,减少温 度裂缝,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拉 强度和耐磨性等力学性能。
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
01
02
03
根据功能分类
如减水剂、缓凝剂、引气 剂、防水剂、防冻剂等。
根据化学成分分类
如木质素磺酸盐类、萘系 高效减水剂、密胺系高效 减水剂、其他有机高效减 水剂等。
根据应用领域分类
如建筑工程用外加剂、道 路工程用外加剂、桥梁工 程用外加剂等。
02
CATALOGUE
混凝土外加剂的主要品种
早强剂的主要品种包括氯化钙 、氯化钠、硫酸钠等。
早强剂的使用量应根据具体的 施工环境和设计要求来确定, 一般掺量为水泥重量的 1%~2%。
缓凝剂
缓凝剂是一种能够延长混凝土凝 结时间的外加剂,主要作用是改 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操作性能。
缓凝剂的主要品种包括糖类、木 质素类、醇类等。
缓凝剂的使用量应根据具体的施 工环境和设计要求来确定,一般 掺量为水泥重量的0.01%~0.1%
混凝土外加剂基 础知识课件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混凝土外加剂的主要品种 • 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 • 混凝土外加剂的选用原则 • 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 结语
01
CA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LOGUE
引言
混凝土外加剂的定义

混凝土外加剂PPT演示课件

混凝土外加剂PPT演示课件

掺量不宜过多,否则会引起水泥速凝,不利于施工。
还会加大混凝土的收缩。
Page 28
氯化钙对混凝土产生早强作用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 是它能与水泥中GA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复盐 C3A·CaCl2·10H20,还与水化析出的氢氧化钙作用,生成 不溶性氧氯化钙(CaCl2·2Ca(OH)2·12H20)。
定的溶剂化膜层,它阻止了水泥颗粒间的直接接触,并在颗粒间起润滑
作用,也改善了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
此外,由于水泥颗粒被有效分散,颗粒表面被水分充分润湿,增大 了水泥颗粒的水化面积,使水化比较充分,从而也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
可见,减水剂作用原理可由吸咐——分散作用、润滑作用、湿润作
用三部分组成。
只要掺入少量的减水剂,就可使硬化前混凝土和易性改善,硬化
Page 30
Ⅱ 硫酸盐类早强剂
主要有——硫酸钠、硫代硫酸钠、硫酸钙、硫酸铝、硫酸 铝钾等,其中硫酸钠应用较多。
硫酸钠分无水硫酸钠(白色粉末)和有水硫酸钠(白色晶粒)。 一般掺量为0.5%~2.0%, 当掺量1%~1.5%时,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70%的时间可
缩短一半左右.
Page 31
硫酸钠掺入混凝土后产生早强的原因
一.外加剂在国民经济建设 和混凝土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改善混凝土性能,促进了施工技术革命
品种较多,功能各异,提高和改善 混凝土各项性能。
外加剂新品种和应用技术迅速发展, 促进了混凝土施工新技术的发展, 在保证顺利施工和控制质量方面功 效巨大 。
满足工程耐久性要求的最佳、最有 效、最易行的途径之一。
强剂复合使用。
Page 25
Ⅲ 树脂减水剂
制备——是以一些水溶性树脂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减水剂,如三聚氰胺树脂、

混凝土外加剂课件

混凝土外加剂课件


四 生产工艺简介






目前混凝土中使用的外加剂,主要是以高效减水剂为主体(母体) 与其它功能的外加剂或材料配制的复合型外加剂,单一性能的外加剂 很少在混凝土中直接使用,通过复配的多功能外加剂是市场的主体。 外加剂的生产有化工合成和物理复配两种工艺。 (一)合成工艺 高效减水剂主要通过化工生产线合成制成,合成工艺有:磺化反应、 缩合反应、共聚反应、中和反应等。 (二)复配工艺 各种外加剂或其它材料通过试验确定配方,在混合设备中混合均匀制 成需要性能的外加剂,混合过程中不发生化学反应,属物理复配。 (三)生产技术特点 1、对混凝土使用水泥的针对性(适应性) 2、不同组分的相容性 3、不同组分的叠加效应 4、定向配制的不通用性
4、引气剂作用机理



是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能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稳定而封闭 的微小气泡的外加剂。 (1)界面活化作用 引气剂的界面活化作用,即引气剂在水中被界面吸附,形 成憎水化吸附层,降低界面 能,使混凝土拌合过程中引入的气泡能够稳定存在。 (2)气泡作用 引气剂在混凝土中形成的气泡,属于溶胶性气泡,彼此 独立存在,其周围被水泥浆体、骨料等包裹而不易消失。
三 外加剂的作用机理简介





不同种类的外加剂在混凝土中有不同作用机理,主要对水泥水化产生不同作用。 以混凝土主要使用的减水剂类外加剂为主体的多数混凝土外加剂属于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作用机理是降低分散体系中两相间的界面自由能,提高分散体 系的稳定性。作为混凝土外加剂的表面活性剂,在混凝土拌合物中起到改变表面 张力、湿润渗透、分散、乳化、增容、起泡等基本作用。几类典型外加剂的作用 机理如下。 1、减水剂的作用机理 是保持混凝土坍落度基本不变,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 减水剂多为表面活性剂,其对水泥的作用主要是表面活性,本身不与水泥发生化 学反应。在混凝土中对水泥颗粒起到吸附分散、湿润、润滑作用,使新拌混凝土 减少用水量,从而改善混凝土中孔结构,大孔减少,小孔增多,平均孔径减少, 总孔隙率下降,有利于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并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化学 腐蚀能力。 2、缓凝剂的作用机理 是能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 关于缓凝剂的作用机理目前尚无定论。可能的情况是: 糖类缓凝剂:是C3S水化的强延缓剂,能抑制C-S-H凝胶及CH晶核的形成,使水化 延迟甚至完全停止。不过糖是一种不稳定的缓凝剂,对有的水泥是优良的缓凝剂, 对另一部分水泥则可能是促凝。 羟基羧酸类:与C3S等溶出的钙离子结合,生成螯合环,吸附于C3S钙离子表面, 控制C3S钙离子的溶出,减缓水化反应,使之缓凝。 磷酸盐类:可溶性磷酸盐与水泥粒子表面溶出的钙离子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钙盐 覆盖于水泥粒子表面,生成不透水层,从而延缓了水泥的水化过程。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方法ppt课件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方法ppt课件
基准混凝土
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配制的不掺外加剂 的混凝土
受检混凝土
按照本标准规定试验条件配制的掺有外加剂的 混凝土
4 代号
早强型高性能减水剂:HPWR-A(Accelerating) 标准型高性能减水剂:HPWR-S (Standard) 缓凝型高性能减水剂:HPWR-R(Retarding) 标准型高效减水剂:HWR-S(High range water reducer) 缓凝型高效能减水剂:HWR-R 早强型普通减水剂:WR-A (Water reducer-Accelerating) 标准型普通减水剂:WR-S 缓凝型普通减水剂:WR-R
否则石子堆积,不易坍落。
垂直提起,5~10s完成; 开始装料至坍落度测试完毕,150s内完成。 以下情况应重做(见下页)
6.5 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坍落度
(d) 坍落度过小
混凝土坍落度试验
图3-1 坍落度筒
捣棒:直径16 mm、长600 mm的钢棒,端部应磨圆
混凝土坍落度试验 2、将砼试样用小铲分三 层均匀地装入坍落度筒内,
要求; 早强型外加剂可提高7d内强度,且对28d及后期强度无
影响;
5.3 引气剂、引气减水剂技术要求
项目
减水率/%,不小于
泌水率比/%,不大于
含气量/%
凝结时间之差/ min
初凝 终凝
1h经时变化量
坍落度/mm 含气量/%
1d
抗压强度比/%,不
3d
小于
7d
28d
收缩率比/%, 不大于
28d
相对耐久性指标(200次)/%,不小于
≤110
≤100
≥25% ≥25%
基本一致
≤6.0% ≤6.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