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地理之中国辣椒地理

合集下载

中国最能吃辣排名省份

中国最能吃辣排名省份

中国最能吃辣的省份排名前十如下:
1、东三省
东北爱吃辣主要是因为冷、去湿气,东北人一般吃的辣主要是辣椒、大蒜、大葱,这种吃法在其他地方还是少的。

2、海南省
说起海南省大家就想起海南省的特产黄灯辣椒了吧,虽然海南普遍并不吃辣,但是有的少数民族吃辣比四川人还厉害得多。

3、广西省
广西人吃辣虽然一般,但是广西的辣椒酱很出名,广西的辣椒酱也不太辣,不过它的特色是加了蒜蓉腌制。

4、云南省
云南人多能吃辣?不说别的,光是辣椒品种,云南就得天独厚。

云南拥有世界上最辣的辣椒品种象鼻辣,这种辣椒的辣度是朝天椒辣度的20多倍。

5、湖北省
湖北省的辣是一种风味,它的辣在于带辣的卤味,而且家家都喜欢这样的味道。

6、贵州省
俗话说: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也不怕辣,贵州人怕不辣。

贵州人爱吃辣以不稀奇了,像畅销世界的老干妈就是来自贵州的产物!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7、重庆
重庆大街上店铺最多的就是火锅店,由这个就看得出重庆对吃辣的热衷,重庆人吃的辣主要是麻辣,比较出名的就是重庆火锅了。

8、四川省
有人说四川的猫都能吃辣,这也反应了当地人吃辣的普及度,真是无辣不欢,四川又称麻辣之乡。

9、江西省
江西可是全国最能吃辣的地区之一,尤其是萍乡市!当然,江西其它地区吃辣也很普遍,口味重。

10、湖南省
湖南人吃辣椒最厉害的可能还是湖南中部的邵阳和娄底一带,湖南人喜欢用新鲜辣椒或者干辣椒炒菜,来长沙开启美食之旅吧,爱辣的人会有幸福感。

地理趣味知识竞赛题

地理趣味知识竞赛题

地理趣味知识竞赛题 9、当洪水即将来临时,应对洪水灾害的正确方法是( )A .躲到屋顶、大树或附近小山丘上暂避B .及时报告,统一组织抢险救灾考生注意:C .有序地将人员和财产向远处转移D .有序地将人员和财产向高处转移1.本试卷共 100 分。

考试时间40 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10、在阿拉斯加半岛北部的巴罗沃海角上有一个奇妙的湖泊,叫努沃克湖。

湖里的水分为两层,上层是淡水,下层是咸水,而且水层之间有明确的分界线。

平常,陆地上的冰雪雨水流入湖中,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在每小因比重小而浮在上面。

当狂风卷起海水涌进湖里的时候,由于海水含盐比重大而沉入下层,形成了奇妙的双层湖。

该湖泊属于( ) 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 加拿大B. 俄罗斯C. 美国D. 日本1、下列哪个国家被称为“袋鼠之国”?()11、冰岛共和国的首都,也是冰岛第一大城市及第一大港口,这里环境优美,很少有工厂,几A. 索马里B. 新西兰C. 澳大利亚D. 肯尼亚乎没有污染,所以被称为“无烟城市”。

这座城市名称是( ) 2、被称为“风车之国” ,又有“鲜花王国”美誉的国家是 ( ) A. 多伦多 B. 华盛顿 C. 雷克雅未克 D. 新德里 A. 英国B.法国C.荷兰 D. 南非 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由于我国各地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不同地区人3、世界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是 ( )们对口味的喜好不同。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第12~ 13 题。

A. 梵蒂冈 B. 摩纳哥 C.瑙鲁 D . 图瓦卢12、“贵州人不怕辣 , 湖南人辣不怕 , 四川人怕不辣” ,三省居民喜食辣的主要原因是()4、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A. 宗教信仰及传统饮食习惯B.昼夜温差大 , 辛辣可驱寒A. 比利牛斯山B. 喜马拉雅山C. 安第斯山D. 乞力马扎罗山C. 自然条件特别适于种植辣椒D. 气候潮湿 , 辛辣可祛湿5、世界上最深的湖是() 13、“久在山西住,哪能不吃醋” ,山西人爱吃醋与当地哪一自然地理背景有关( )A. 苏必利尔湖B. 里海C. 贝加尔湖 D. 青海湖 A. 气候大陆性强,空气干燥B.地形崎岖 , 交通不便,调味品缺乏 6、世界流程最长河流是( )C. 饮用水中钙含量大,吃醋不易形成结石D.制醋历史悠久,品质好 A. 尼罗河 B. 长江 C. 亚马孙河D. 密西西比河14、《西游记》中的“火焰山”位于我国的哪个地方( ) 7、 1861 年,位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梅加拉亚邦的乞拉朋齐,一年里雨量达到了 A. 甘肃 B. 新疆 C. 内蒙古 D. 青海20447 毫米,夺得了世界“雨极”的称号, 5~ 9 月雨季中月平均降雨日数为 25~ 28 天。

辣椒传入中国前,吃辣的四川人吃什么?

辣椒传入中国前,吃辣的四川人吃什么?

DECODING THE CATERING解码餐飨辣椒传入中国前,吃辣的四川人吃什么?◆文| 安 安无论是烧烤摊还是下饭馆,你总是能听到一句灵魂拷问,“能吃辣吗?”作为广东人我,立刻摇了摇头 ,一点点微辣谢谢。

立刻在祖传吃辣“湖贵川”同事面前,一句“微辣”无疑等于认怂。

说不懂辣美味快感,辣已经成了现代中国人的精神解药。

只要一提到辣椒,人们就会想到湖南、贵州、四川之地。

当地人无辣不欢,特别是天府之国的四川,酷爱辣椒,辣椒已经成为了四川人的代名词,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四川人为什么爱吃辣?从气候来说,我国的云贵川及两湖地带,湿气较重。

特别是四川地处盆地,长久不见阳光,所以当地人需要吃比较辛辣的食物来去除体内寒气。

而辣椒中含有一种叫做辣椒素的物质,吃后使人心跳加快,毛孔张大,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变粗,血液加速,汗腺张开,全身冒汗,身上的寒气湿气就被驱赶出体内。

从地理来讲,历史上四川地处山区,山高路险,道路崎岖,交通极为不便,缺油少盐,劳动人民生活极为困苦,饭菜缺油少盐,难以下咽,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只得用酸与辣来调味,以解决油盐不足的难题。

所以当地人则酷爱辣椒。

但小伙伴们可能不知道,辣椒并非中国的本土物种,明朝间才传入中国的。

 辣椒没传入四川人,靠什么来解馋?在辣椒没出现前,川渝地区的人们一直吃的是花椒、茱萸、生姜等,在古代承担着为四川人提供辣味的重要责任。

四川人不仅喜欢吃辣而且有种麻辣,麻辣,这麻辣的味道源于花椒。

花椒是原产我国,而四川是花椒的重要产区,被称为“蜀椒”“巴椒”等。

从春秋、战国时就出现在餐桌上了。

晋朝时期,四川人几乎家家户户都在房前屋后种植花椒。

据统计,现在川菜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菜肴需要用到花椒。

稍微夸张点说,花椒无异于川菜的灵魂。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这首抒发游子思乡怀亲之情的诗,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但是诗中的“茱萸”究竟是何物呢?茱萸,又名"越椒",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是一种辛辣调料。

选修课程地理趣味生活(二):饮食与地理

选修课程地理趣味生活(二):饮食与地理

同样的配料,同样的工艺,同样的器皿
独特的气候、土 壤、水质以及微 生物群形成了这 个神奇区域,它 如活化石般保存 了中国酿酒的最 高技艺。
三、中国茶文化与环境
杭州的“明前龙井”茶驰名中外, 日本的茶道爱好者把茶种带回日本栽培, 但效果不好。
茶树具有喜酸怕碱、喜光怕晒、喜温怕寒、 喜湿怕涝的典型特点。
西湖龙井
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漫射。 土壤微酸,土层深厚,排水性好。年平均气 温16℃,年降水量在1500毫米左右,优越的 自然条件,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茶芽不 停萌发,采摘时间长,全年可采30批左右, 几乎是茶叶中采摘次数最多的。
安吉白茶
安吉白茶(白叶茶)是一种珍罕的变异茶种, 属于“低温敏感型”茶叶,其阈值约在23℃。茶 树产“白茶”时间很短,通常仅一个月左右。
以原产地浙江安吉为例,春季,因叶绿素缺失, 在清明前萌发的嫩芽为白色。在谷雨前,色渐淡, 多数呈玉白色。雨后至夏至前,逐渐转为白绿相 间的花叶。至夏,芽叶恢复为全绿,与一般绿茶 无异。
菜肴构成 由济南和胶东两地 的地方菜演化而成 的 以成都、重庆、川 南三个地方菜为代 表
特色 味浓厚、嗜葱蒜,以各种酱料 闻名,尤以烹制海鲜、汤菜和 各种动物内脏为长。
名菜谱 葱烧海参、油爆大虾、糖 醋鲤鱼、德州扒鸡
川菜
选料讲究,取材广泛,调味多 鱼香肉丝、麻婆豆腐、宫 变,菜式多样,着重使用辣椒、 保鸡丁 花椒和胡椒, 经典的刺激的味 道。大蒜,姜和豆豉也被应用 于烹饪过程中。 粤菜取料极其广博庞杂,天上 飞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 几乎都能上席。 粤菜烹饪多保留食物的原汁原 味,夏秋清淡,冬春浓郁。在 调味上有所谓香、松、软、肥 、浓的‚五滋‛和酸、甜、苦 、咸、辣、鲜的‚六味‛之说 。 闽菜的烹饪原料以海鲜和山珍 为主,刀工巧妙、烹饪精细、 火候讲究,汤菜在闽菜中占绝 对重要的地位,它是区别于其 他菜系的明显标志之一。

辣椒大县 考题

辣椒大县 考题

辣椒大县考题辣椒何时传入中国辣椒属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

茎近无毛或微生柔毛,分枝稍之字形折曲。

叶互生,枝顶端节不伸长而成双生或簇生状,矩圆状卵形、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全缘,顶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狭楔形;花单生,俯垂;花萼杯状,不显著5齿;花冠白色,裂片卵形;花药灰紫色。

果梗较粗壮,俯垂;果实长指状,顶端渐尖且常弯曲,未成熟时绿色,成熟后成红色、橙色或紫红色,味辣。

种子扁肾形,淡。

辣椒考古学家估计,早在公元前5000年美索亚美利加人(玛雅人)就开始吃辣椒了,而在公元前7000年的时候就在此生长了,所以辣椒可以说是人类种植的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

最初发现于美索亚美利加的一年生辣椒,包括了番椒、甜椒和墨西哥胡椒。

比较公认的中国最早关于辣椒的记载是明代高濂撰《遵生八笺》(1591年),曰:“番椒丛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的描述。

据此记载,通常认为,辣椒即是明朝末年传入中国。

史料记载贵州、湖南一带最早开始吃辣椒的时间在清乾隆年间,而普遍开始吃辣椒更迟至嘉庆、道光以后。

而当人们真正熟悉辣椒之后,发现它算得上是适应性极强的蔬菜,既容易种植,又便于存放。

更重要的是,它的刺激性辛香可以给饮食增添美妙的风味。

这种东西本质上也是一种成瘾品。

一旦吃开了,生理上的需求就可能让人停不下来。

所以陕,黔、湘、川、赣几省后来便“种以为蔬”,“无椒芥不下箸也,汤则多有之”,“择其极辣者,且每饭每菜,非辣不可”。

辣椒怎么传入中国辣椒是怎样传播到中国的呢?众说纷纭。

有人说辣椒是从日本传过来的,最初传入杭州;有人说辣椒是从越南传过来的,最初传入海南;也有人说辣椒是从马来西亚传过来的,最初传入广东;有人说辣椒通过陆路传播,其传播路线是中亚、新疆、甘肃、陕西,进而传入内地;也有人说辣椒本是中国土生土长的物种,在云南西双版纳经过人工培育,进而再传入其他省份。

以上说法大多不靠谱。

首先辣椒不可能通过日本传播,因为中国人引种辣椒的时间比日本还要早;辣椒也不太可能通过陆路传播,因为它跟胡椒不同,它从来都没有成为上流社会推崇的贵重物品,如果有人通过陆路来长途贩运辣椒,非赔死不可,像这种廉价食材只有走海运渠道才可能赚钱。

高中地理图说天下 爱辣椒 湖南人享受奋斗快感素材

高中地理图说天下 爱辣椒 湖南人享受奋斗快感素材

爱辣椒湖南人享受奋斗快感说起湖南人,没人不想到辣椒。

如果说“霸蛮”是湖南人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的一个主要特点,那么,辣就是湖南人饮食的一种主要风味。

当问及一位在湖南工作的北方人对湖南菜肴的感受时,他说湖南有两道最著名的菜,一道是红辣椒炒青辣椒,另一道是青辣椒炒红辣椒。

这位朋友虽是开玩笑,但的确道出了正宗湘菜的特点:辣。

不吃辣椒的朋友来湖南,最伤脑筋的事就是吃饭。

餐桌上“祖国山河一片红”,辣得他们舌头发直,喉咙冒火,肚子痉挛,通身流汗。

领教了湘菜之辣的人,席前特别关照厨师不放辣椒,但端上来的菜还是免不了辣。

湖南的厨师不放辣椒不会做菜。

湖南人没有辣椒吃不下饭。

湖南人馋辣椒,就像《水浒传》里的花和尚馋酒肉,一天不吃辣椒,便“口中淡出鸟来”。

一位长沙老乡,到天津出差,有一个星期没吃辣椒,已到了不堪忍受的程度了。

一天早餐,在宾馆餐厅里看见卖一种油炸小鱼,红红的,像是用红辣椒粉炸出来的。

这位老乡喜出望外,立即买了一盘,端到桌上咬一口,怒不可遏,噔噔噔端着盘子去质问服务员:“这鱼怎么是甜的?怎么一点都不辣?”还有一位邵阳老乡,初次去北京出差,慕名上全聚德吃烤鸭,结果大失所望,跟朋友说:“鸭子不放辣椒吃得?北京烤鸭没有我们邵阳血浆鸭一半好吃!”可见,湖南人的确嗜辣椒。

湖南人吃辣椒也特别厉害。

故有“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湖南人怕不辣”的说法。

耐人寻味的是,中国最先品尝辣椒滋味的却不是湖南人,而是现在最不能吃辣椒的江浙人。

辣椒原产于中、南美洲,本是印第安人的一种调味品,16世纪末,辣椒传入中国,名为“番椒”。

起先,辣椒只是作为一种观赏的花卉被中国人引进栽培。

明末清初杭州人陈淏子撰《花镜》,曾说当时江浙人把辣椒研成极细的粉末,代胡椒食用。

到清朝乾隆年间,辣椒已作为一种菜蔬被普遍食用了。

《红楼梦》第三回描写贾母向林黛玉介绍王熙凤时说:“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辣货,南京所谓‘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

瓦儿岗七星椒

瓦儿岗七星椒
瓦儿岗七星椒
湖南省桃源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01 产品特点
03 历史渊源
目录
02 产地环境 04 生产情况
05 产品荣誉
07 历史文化
目录
06 地理标志
瓦儿岗七星椒,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桃源县牛车河乡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产出的瓦儿岗七星椒朝天生长、一束七颗、色泽红艳、香 辣质脆、口感细腻,含多种维生素,素有“辣口不辣心、味辣不上火”的美誉,食用和药用价值较高。 2012年12月7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瓦儿岗七星椒”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瓦儿岗七星椒产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时数1376小时,有效积温≥10℃为4500℃,年平均气 温16.5℃,极端高温为40.1℃,极端最低温为-7.3℃,无霜期为278天,年降雨1463.2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2%, 年降雨四季分布均匀,是七星椒生产适宜区域。
历史渊源
瓦儿岗七星椒七星椒是桃源县牛车河乡一种独具特色的地方产品,已有三百多年的种植历史。
谢谢观看
长期以来,尽管瓦儿岗七星椒盛名在外,但椒农收获后就直接出售,且产量低下,利润一般,人们也仅仅把 其当作是赚取零花钱的一种作物,并没有形成产业。
2004年,牛车河乡成立辣酱公司,七星椒开始由自给自食转入规模种植、精深加工和商业营销模式,逐渐形 成了以辣酱为主的系列产品。
2011年3月,为解决椒农种植技术难题,提升整体发展合力,当地全体椒农组织成立了瓦儿岗七星椒协会, 通过协会自身组织技术培训,进行技术交流,全面推进标准化生产。
地理标志
质量技术要求
地域保护范围
专用标志使用
瓦儿岗七星椒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桃源县牛车河乡的柿子坪、毛公坝、凡寺坪、汤家溪、马路坪、 唐家坪、真龙桥、龟龙山、龙凤山、飞旗河、马家河、马家育、黄伞坪、北斗溪、大庄坪、洞溪河、麻潭河、水 田坪、丁家坪、殷家桥、毛坪共21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0′36″~111°36′32″,北纬 28°24′30″~29°24′13″。

2020年地理趣味知识竞赛试卷及答案

2020年地理趣味知识竞赛试卷及答案

范文2020年地理趣味知识竞赛试卷及答案1/ 72020 年地理趣味知识竞赛试卷及答案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00 分。

考试时间 40 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下列哪个国家被称为“袋鼠之国”?() A.索马里 B.新西兰 C.澳大利亚 D.肯尼亚 2、被称为“风车之国”,又有“鲜花王国”美誉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荷兰 D.南非 3、世界国土面积最小的国家是() A.梵蒂冈 B.摩纳哥 C.瑙鲁 D.图瓦卢 4、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A.比利牛斯山 B.喜马拉雅山 C.安第斯山 D.乞力马扎罗山 5、世界上最深的湖是() A.苏必利尔湖 B.里海 C.贝加尔湖 D.青海湖 6、世界流程最长河流是() A.尼罗河 B.长江 C.亚马孙河 D.密西西比河 7、1861 年,位于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印度梅加拉亚邦的乞拉朋齐,一年里雨量达到了 20447 毫米,夺得了世界“雨极”的称号,5~9 月雨季中月平均降雨日数为 25~28 天。

以后来自世界各大洲的年雨量记录,都远远落后于乞拉朋齐,可望而不可及!乞拉朋齐的降水属于下列哪种降水类型?()A.地形雨B.台风雨C.对流雨D.锋面雨 8、阿塔卡马沙漠是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沙漠地区,是世界最干燥的地区之一,被称为世界的“干极”,平均年降水量小于 0.1 毫米,特别是 1845-1936 年的91 年从未下雨。

阿塔卡马沙漠的形成和下列哪支洋流有关() A.日本暖流 B.加利福尼亚寒流 C.秘鲁寒流 D.本格拉寒流 9、当洪水即将来临时,应对洪水灾害的正确方法是( ) A.躲到屋顶、大树或附近小山丘上暂避B.及时报告,统一组织抢险救灾 C.有序地将人员和财产向远处转移 D.有序地将人员和财产向高处转移 10、在阿拉斯加半岛北部的巴罗沃海角上有一个奇妙的湖泊,叫努沃克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安慰“受伤的”身体,神经元会释放出一种叫“内啡 肽”的止疼激素,而这种释放,很大程度上会给人类带来 愉悦与快感。
痛并快乐着,就是中国人的生存哲学,也是辣椒的极致美 学。
无辣不欢 辣椒在中国的流行 某种意义上是一场庶民的胜利 辣椒陪着我们共克时艰 一起度过无数荒凉苦逼的岁月…
虽然花是小清新,但味道却令人敬而远之。
在辣椒登上餐桌之前,中国人吃香喝辣主要依赖生姜、吴茱 萸、大蒜、花椒和紫苏等传统调味料。
|
食产生 材东姜 之南, 一亚多 。的年
热生
辣 椒 的 对 手
|
带宿
地根
区草
,本
是,
我有
国芳
中香
医和
主辛
要辣
的味
药。
用原
之泡吴 功制茱 。晾萸
干, 后小 为乔 传木 统或 中灌 药木 ,, 有性 散热 寒味 止苦 痛辛 、, 降嫩 逆果 止经 呕
这个世界都在快变,越界,打劫,颠覆......
我们太需要一种合法的毒药,刺激胃口,激活血脉,缓解 焦虑,张扬精神,舒展心性...... 辣椒,应时而生。它是一剂灵验的偏方,承担着撩人偷欢 的使命。
科学家揭示了辣椒走红的秘密:辣其实不是味觉,而是一 种痛觉!
在人体中有一些特定的神经受体,能与辣椒素结合,给味 蕾和消化道带来“烧灼感”,疼痛刺激的信号传导到大脑, 会误导大脑错误地认为“受伤了”。
民国时期,尽管辣椒在民间江湖已经获得众多粉丝, 但仍然难以跻身主流社会。
当时的名门正派是鲁菜系的孔府菜和苏菜系的淮扬菜, 并称为"国菜"。京城的达官贵人和士绅富商请客吃饭 都以鲁菜和淮扬菜为正宗。
品葱烧海参和蟹粉狮子头才是成功人士, 吃回锅肉和麻婆豆腐的自然是下里巴人。
这时候,辣椒就像武林少侠一样,在蜀地苦练内功剑 法。不少菜品如同新招式源源不断被研发出来:水煮 肉片、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干煸鳝片、辣子肥肠…
辣椒用超强的忍耐力换取了草根百姓的欢 心,从此,这种神奇的植物潜行于中国的 崇山峻岭,并在华夏大地开枝散叶。
四川人习惯花椒加辣椒,称为麻辣; 云南人用辣椒蘸水调味,称为糊辣; 贵州人把辣椒腌渍至酸,称为酸辣; 湖南人爱吃原味的辣椒,称之原辣; 西北人喜欢吃油泼辣椒,称之香辣。
形形色色风格不同的辣椒文化,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地域认同和心 理认同,中国人由此辨识同党,温习乡情,交流最淳朴的家常,抚 慰困苦劳顿的身心。
辣,渐渐变成一种国民口味。
在辣椒一统江湖的进程中,居功至伟的主力军团阵容有:敢 为天下先的湖南人,坚守原辣的江西人,用麻辣口味和红汤 火锅爽翻世界的川渝人,让辣椒酱冲出亚洲走向世界的贵州 人,把辣味鸭脖店开遍全国各大车站机场的湖北人......
各种地方势力也不可小觑,他们在大江南北开辟了众多的辣 味根据地,使这种草根口味如星火燎原一样散布在华夏大地。
辣椒经过湘楚、巴渝和云贵地区民众的砥砺切磋,已 然形成一套江湖辣味宝典,可生食可炒食,可干制、 腌制,也可酱制。
辣椒虽独具脾性却界面友好,几乎可以和所有的食材 搭配,生发出别具一格的风味,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 第一印象。
辣椒在中国不断进取,开疆拓土的同时,我国的民间辣椒学 界也屡屡获得重大理论突破:
清朝末年,辣椒在我们熟知的几个吃辣大 省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四川建立了 稳固的根据地,并且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可以说,辣椒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平民食材, 一方面谦卑、隐忍、坚韧,另一方面热情、 豪爽、奔放,这也恰好是中国人国民性格 的底色。
而湘楚、巴渝和云贵地区人民性格中的要 强、霸蛮和狠勇,也正与辣椒的特性高度 契合。
在北京、深圳等地,川菜馆、湘菜馆成为热门餐厅,从街边小店到豪华酒楼应有 尽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三次辣味冲击波:第一次是水煮鱼,第二次是麻辣香 锅,第三次是麻辣小龙虾。
在某种程度上如同著名的解放战争,波及面之广,涉及人数之众,改变国人口味 之深刻,都是前所未见。
经此三大战役,辣椒用重口味改写了中国美食江湖的版图。
然而,辣椒真正建立自己的“共和国”,却是近三十年的事情。
20世纪80年代,中国私营经济活跃起来,随着老百姓钱包的鼓胀,各类餐馆也 雨后春笋般涌现。
先富起来的广东人把粤菜带到各地,人口流动的频繁也将四川、湖南等地的美食 风味带往异国他乡。鱼香肉丝、宫保鸡丁等辣菜在很多不食辣的地区开始成为流 行菜。
经调大
人味蒜
工,,
栽亦半
培可年
繁入生育Βιβλιοθήκη 草,深 受 大 众 喜 食 。
。 自 秦 汉 时 从 西 域
本 植 物 , 味 辛 辣 ,
传可
入食
中用
国或
,供
除山花 湿地椒 止,, 痛味芸 等辛香 功性科 效热落 。,叶
有小 芳乔 香木 健, 胃原 、产 温于 中中 散国 寒秦 、岭
解可紫 郁做苏 止调, 呕味一 。料年
浙江,衢州人在浙菜的基地上建立了一个桥头堡,用鲜香辣 的“三头一掌”(兔头、鸭头、鱼头和鸭掌)攻城掠地,横 扫沿海地区之外的浙江大部分地域。
河南,不仅辣椒种植面积领先全国,还不声不响地用面粉和 辣椒仿造出宇宙超级零食“辣条”,力压原产地湖南,走出 国门征服了众多歪果仁。
在广东北部的南雄,辣椒在粤菜的地盘上嵌入了一个楔子。
也生 可直 入立 药草 ,本 发植 汗物 散, 寒具 ,有 行特 气异 宽的 中芳 、香

经过一番较量,辣椒和花椒、生姜、大蒜握手言和,将紫 苏边缘化,把吴茱萸直接踢出了饭局。
辣,其实是从底层社会流行起来的。
起初,辣椒更多被江西、湖南、贵州等山区贫民当成 盐的替代品,老百姓用辣椒来调剂寡淡的口味,食辣 的习俗随后往相邻的地区蔓延。
校本课程趣味地理之辣椒地理
辣椒是一个侵略者,它用了将近400年时间,才征服 这个星球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距今约8000年前,当北美洲的玛雅人偶遇野生辣椒 并初试云雨情,身心立即发生化学反应,眼泪与激情狂飙。
惊喜之余,他们将这种奇特的植物收归囊中,悉心种植驯化, 繁衍出众多门派,成为美洲大陆调味江湖的当红小生。
海南,用黄灯笼辣椒出奇制胜,让那些号称不怕辣、辣不怕和怕 不辣的胆壮者都开始怀疑人生。
新疆料理不是中华菜系的主流,不过香辣浓郁的羊肉串和大盘鸡, 如今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吃。 曾经有美国的侦查卫星拍摄发现:每年特定时间段,新疆地区总 会出现大面积红潮,外国军事分析家以为中国又在搞什么大规模 杀伤性武器实验,赶紧派遣各种专家、间谍刺探,最后发现是中 国新疆地区在大面积晒成熟的辣椒。
辣椒为什么能在中国逆袭成功?
广泛发动贫民,建立地方割据,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收获天下。
这是当今中国人都熟知的革命成功路径, 也是辣椒在中国生存竞争与进化的路径。
辣椒的出现,显然不是为了解决人类的饥饿问题,如稻、麦、玉 米和土豆;也不是用甜蜜来向人类献媚,如牡丹、玉兰、和玫瑰。
我们这一代人,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经受了太多的无常与无奈、 波折与沉浮,经常身不由己,总是言不由衷,却要举杯佯笑,竭 力攀高,惟恐被命运的浪涛打翻湮没。
明末清初,经历战乱、灾荒和疫病后的两湖地区人口 大减,政府由沿海一带迁入大量移民,农民起义军张 献忠在四川盆地大肆杀戮,导致天府之国萧条衰落, 湖南、广东等地的移民沿着“湖广填四川”的路途迁 徙奔波,辣椒是他们喜欢的“下饭菜”。
辣椒祛除南方的闷热和湿冷,不仅带给人 舌尖的快乐和生存的勇气,还赋予征战沙 场将士胜利的信心。 清朝名将左宗棠率湖湘子弟西征陕甘平乱, 收复新疆,人口的流动造就饮食习俗的交 融,河南、陕西、甘肃和新疆等地也逐渐 接受了辣椒带来的重口味。
嗜辣如命的南雄人几乎餐餐有辣,无菜不辣。梅岭鹅王、辣椒酸笋 焖鸭、辣椒酸笋炒大肠、辣椒爆炒牛百叶、辣椒炒田螺、辣椒酸笋 茄子...单是看菜谱就令人垂涎欲滴。
东北,洮南辣椒占据了韩国80%的市场,直接影响当地辣白菜的 口味与价格高低。
福建人默默地研发出秘密武器“神椒一号”,助力沙县小吃在全 国各地安营扎寨。
有人认为洪秀全的太平天国最终被曾国藩的湘军剿灭,是因 为广西人不如湖南人更能吃辣。
有专家发现红军长征走过的路线,江西、湖南、桂北、贵州、 云南、四川、陕西、甘肃……竟然与辣椒在中国传播的路线 高度重合。
还有人开玩笑说:红军长征到陕西就不走了,是因为再走就 吃不到辣椒了?
后来,辣椒被革命领袖引进到中南海,成为红色王朝的一种 象征。
怀才不遇的辣椒,只好卷起行囊,跟随郁闷的贬职官员、风餐露宿的商贩 和流离迁徙的移民翻山越岭,向中国内陆地区辗转漂泊。
在漫长的岁月里,辣椒就像一个时间猎人,在亚洲东部 的崇山峻岭中蛰伏潜行,等待合适的时机开创属于自己的辉煌。
辣椒,最初在中国被列入奇花异卉。明史书有载:“番椒丛 生,白花,果俨似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
500多年前,哥伦布从美洲把辣椒种子带回欧洲。但矜持傲娇的欧洲人, 对辣椒采取了谨慎克制的态度。
或许是参与大航海的远征军掠夺的宝贝太多,辣椒只是在地中海周边小范 围内种植繁衍,任其自生自灭。
明朝末年,不知是毛里毛糙的葡萄牙水手,还是神经大条的荷兰商人,将 辣椒经由海上丝路带抵中国东南沿海。
江浙和两广居民素来喜好清淡的饮食,对辣椒这种悲催刺激的东西并不感 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