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 全面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机制

合集下载

在全县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县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泾川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徐俊红(2011年4月日)同志们:2010年10月1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草原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切实加强草原生态保护,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会议决定,从2011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安排134亿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和云南8个省(区)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对农牧民实行草原禁牧补助、草畜平衡奖励、牧业生产补贴等政策措施。

为此,2011年4月8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会议,对全市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落实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今天,县政府召开全县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全市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的有关精神和会议要求,使大家在思想上对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立即行动起来,切实抓好我县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

刚才,县畜牧兽医局白满元局长就我县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做了具体安排部署,请大家按照要求抓好落实。

下面,我将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切实增强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启动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做出的重大决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是加快草原保护,建设草原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

立足于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促进畜牧业快速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构建草原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和扶持牧民增收的政策体系,事关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仅为农村经济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出发,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出发,从奋力打造我县生态名片的高度出发,深刻认识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极端重要性。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指导意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指导意见
目标 ,制定规 章制度 ,健 全禁牧管 护和草畜 定 了不 同草原类 型禁牧 的补 助标 准 ,即荒漠
平衡 核查机制 。
2 . 2 . 4 因地 制宜 ,稳 步实 施 原则 。充分 尊
类 草原禁牧 和退 牧还草工程 区草原禁牧按照
指导 意见 : 要深刻认识建立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1 深 刻认 识 建 立草 原 生 态 保 护 补 助 奖 的重要意义和政策实施的重要性 、紧迫性, 励 机 制 的重 要意 义
1 . 1 分析 现状 ,充分认 识政 策实施 的重 要
把抓好政策落实摆在突出位置,加强政策学
实 际 ,制定并实施 的一项重 大惠及 牧区 、牧 推行草畜平衡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 为核心 , 业 、牧 民的惠 民政策 。不仅是草原生态保 护 以保护草原生态安全 、保 障畜产 品供 给和促

Z 0 1 3年 增 刊

进牧业增效 、牧 民增 收为 目标 ,构建 “ 草原 式 、推动 牧 区社会公共 事业发展 、实施牧 区 增绿 、牧业增效 、牧 民增 收”的共赢局面 。 2 . 2 。 2 牧 民 自愿 ,直 接受 益 原则 。充 分尊 劳动力转移 、建立畜牧业 防灾减灾机制 、完 善草原 承包 和基本草原划 定有机结合 ,整合
党 中央 、国务院针对全 国草原退化严重 、生 则 。突 出草原生态安全 的战略地位 ,树立 草
态 功 能 弱 化 、牧 民就业 渠 道 窄 、收 人 积 累 缓慢 、草原保护投入少 、生产扶持力度 弱 的
原生态与牧 民生产 、牧 民生 活统筹兼顾 、协 调发展 的理念 。以实施草原 承包 为基 础 ,以
重牧 民意愿 ,发挥牧 民主体作用 ,让牧 民群 各项涉牧 资金 和援疆项 目,推动牧 区经济 又 众 清 楚 草 原 生 态 保 护 补 助 奖 励 机制 政 策 内 好 又快发展 。 容 、权利责 任 ,增加 政策实施 的透 明度 ,保 2 . 2 . 6 能够实施 、便于监管 ,谁使用谁受益 证政策落 实 的公平 、公 正 。切 实做到任务 落 原则 。对于草原权属争议的区域暂不纳人禁牧

春耕的农业生产宣传标语优选份

春耕的农业生产宣传标语优选份

春耕的农业生产宣传标语优选份春耕的农业生产宣传标语 11、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

2、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3、土地利用节约集约,经济发展又好又快。

4、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

5、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__,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现象。

6、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7、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8、严把土地供应闸门,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9、遵守规划计划,严格__用地。

10、节约集约用地,造福子孙后代。

11、坚决执行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

12、落实建设用地税费__,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

13、严格落实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制。

14、严格土地执法,规范土地市场。

15、__土地登记,明确土地权属。

16、土地整理,利国惠民。

17、统筹规划各类土地,__新农村建设。

18、__完善征地__,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19、实施土地督察__,__依规管地用地。

20、严格土地管理,构建__社会。

21、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

22、和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3、保护耕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

24、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__,坚决遏制乱占耕地现象。

25、严格土地管理,构建__社会。

26、坚持科学发展观,珍惜每一寸土地。

27、严格按照规划使用土地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28、节约集约用地,促进科学发展。

29、严格用地标准,推行集约用地。

30、严格土地执法,规范土地市场。

31、严把土地供应闸门,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32、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33、加强土地管理是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基础。

34、落实水资源“三条红线”、推动实施退地减水。

35、开展农村土地清理,实现水土平衡。

36、实施退地减水,恢复良好生态。

37、推动土地清理工作开展,禁止土地无序开发、非法开荒。

38、加强土地管理,严厉打击土地无序开发、非法开荒行为。

39、推进土地清理工作,遏制生态环境恶化。

40、全面推动土地清理工作,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在全县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动员会议上的讲话-最新范文

在全县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动员会议上的讲话-最新范文

在全县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动员会议上的讲话以下是为您推荐的《在全县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动员会议上的讲话》,所属讲话稿类文章,欢迎阅读参考!在全县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动员会议上的讲话第1篇同志们:县委、县政府组织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梳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市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我县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工作,动员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抓好补奖政策落实工作。

刚才,农牧局**局长就做好这项工作讲了很好的安排意见,我完全同意,请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草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依托。

从统计的数据看,我县拥有草原面积314.09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82.3%,在全县7个乡镇均有分布。

近年来,我县通过推行封山禁牧、设施养畜、人工种草秸秆利用等措施,积极转变畜牧饲养方式,草原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但是,草原划定不准、确权不清、管护措施滞后、综合生产能力不高等一些不利因素,严重制约着草原经济和生态效益的有效发挥。

当前,在全县深入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我们迎来了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大好机遇。

2010年10月12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草原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切实加强草原生态保护,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有效促进农民增收。

会议决定,从2011年起,中央财政每年安排134亿元资金,在包括我省在内的8个省区全面建立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

这一重大决策,对于扭转地区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推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改造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都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因此,我们一定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落实好国家补奖政策为己任,着力实施生态优先发展战略,统筹谋划草原保护建设工作,自觉增强工作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把落实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政策作为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为我县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之实施困境与优化对策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之实施困境与优化对策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之实施困境与优化对策草原生态保护是当前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护我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维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关键。

为了进一步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工作,我国已经建立了多种补助奖励机制,以激励草原生态的保护和恢复。

当前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本文将从实施困境和优化对策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实施困境1. 资金来源不足目前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资金主要来自于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但是由于财政预算有限,导致草原生态保护的资金来源不足,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尤其是一些贫困地区的草原生态保护面临更加严峻的困难。

2. 资金分配不合理现有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中,资金分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现象。

一方面是存在着地区差异性,一些地区的草原生态保护工作得到了更多的支持,而一些贫困地区的草原生态保护却面临较大的困难。

另一方面是存在一定的bürokratik yapıları, die dazu führen könnten, dass bestimmte Gelder nicht effizient genutzt werden.3. 评估指标不够科学目前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中的评估指标较为简单粗暴,没有充分考虑到草原生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评估指标的不科学性可能导致一些草原生态保护工作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同时也可能给一些不合规行为留下漏洞。

4. 监督管理不到位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实施过程中,监督管理不到位也成为一个突出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补助奖励资金的使用和绩效评价执行不力,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二、优化对策1. 多渠道筹措资金为了解决资金来源不足的问题,可以探索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如通过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探索生态产品的贸易和销售等方式,以增加草原生态保护的资金来源。

2024年新一期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总结(2篇)

2024年新一期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总结(2篇)

2024年新一期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工作总结一、背景介绍草原是我国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支撑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但是,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草原生态环境面临严重破坏和退化的问题。

为了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在2024年,我们对新一期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进行了实施和总结,以期进一步强化草原生态保护工作。

二、工作目标本次工作的目标是根据目前草原生态状况和问题,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激励草原牧民积极参与草原生态保护,促进草原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三、工作内容及成果1. 制定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要求,我们制定了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确定了补助和奖励的具体标准和范围。

我们充分考虑了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草原生态特点,确保政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2. 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我们积极开展草原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组织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向广大草原牧民普及草原生态保护的知识,提高他们的保护意识和能力。

3.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为了确保补助和奖励的公平公正,我们建立了健全的监督机制。

每年都会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对符合条件的草原牧民进行资金补助和奖励,对不符合条件的进行警示和整改。

4. 拓宽资金来源:为了保障补助和奖励资金的有效发放,我们积极争取各级财政的支持,同时积极探索引入社会资金,构建多元化的资金来源。

5. 强化科研工作:我们加强了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了一系列草原生态环境监测和研究工作,为完善补助奖励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工作亮点1. 全面考虑草原生态特点:我们充分考虑了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草原生态特点,制定了差别化的补助和奖励标准,确保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 强化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草原牧民的保护意识和能力。

我们利用新媒体和网络平台,在广大牧民中开展了“文明放牧”和“绿色牧业”等宣传活动,向他们普及草原生态保护的知识和技术。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之实施困境与优化对策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之实施困境与优化对策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之实施困境与优化对策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是一项重要的政策措施,旨在激励草原保护和恢复工作。

然而,该机制在实施中也面临着一些困境,需要优化对策。

一方面,当前的补助奖励机制存在结构性不合理的问题。

例如,有些地方的奖励标准较低,难以达到激励作用;有些地方则存在补助资金分配不公、违规操作等现象,导致一些企业和个人难以获得应有的奖励。

此外,当前的奖励机制更多地关注草原面积,而忽视了草原生态质量的改善,这也给生态保护工作带来了困难。

另一方面,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在实施上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

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在实施中存在不到位、不严格的问题,导致补助资金难以真正落实到生态保护工作中,甚至被一些人员滥用。

此外,有些企业和个人也存在违规操作、利用漏洞等问题,影响了生态保护的效果和社会效益。

为了解决这些困境,我们需要采取以下优化对策:一是优化补助奖励机制的结构和标准,建立科学合理的草原生态保护评估和监测体系,确保奖励力度与生态保护成效相匹配。

同时,加强对专业服务机构的管理和评估,建立草原生态保护工作质量考核机制,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增强奖励的实效性。

二是加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管理和监督。

加强对补助资金的管理、使用和追踪,实行资金专户管理,建立追溯机制和问责机制,防止资金滥用和挪用。

同时,加强对企业和个人的监督和检查,加强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严格执行生态保护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为草原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保障。

三是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宣传和教育工作,促进全民参与生态保护。

加强对公众的宣传和教育,普及生态文明理念,提高生态保护意识和素质。

同时,通过组织草原保护志愿者、开展社区生态保护活动等形式,促进民间力量参与生态保护工作,实现社会共治。

综上所述,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的优化对策需要在政策设计、管理实践、公众参与等多个方面加强工作,实现政策目标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牧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

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牧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

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牧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黑龙江省财政厅,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公布日期】2012.11.29•【字号】•【施行日期】2012.11.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牧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的通知齐齐哈尔、绥化、大庆、佳木斯、鸡西市畜牧兽医局、财政局,各牧业半牧业县(市)畜牧兽医局、财政局:《黑龙江省牧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十一月二十九日黑龙江省牧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方案为了贯彻落实牧区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加强牧区草原生态保护,促进畜牧业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全国牧区工作会议精神和农业部、财政部有关要求,结合我省牧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黑龙江省牧区基本情况(一)牧区经济发展概况我省牧区共有15个牧业半牧业县(市),分别为杜蒙自治县、肇源县、肇州县、林甸县、龙江县、甘南县、富裕县、泰来县、安达市、青冈县、肇东市、兰西县、明水县、虎林市、同江市。

牧区土地面积6.62万平方公里,共有乡镇189个, 1669个村民委员会,农业人口417.4万人。

2010年牧区生产总值1069.6亿元,占全省26.94%,其中农业产值312亿元,牧业产值264.2亿元,分别占全省22.8%和27.4%。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0.68亿元,支出485.78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9859元,农民人均收入6486元,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牧区共有草原2021.08万亩(不包括农垦系统,下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所属农牧场由农垦总局单独组织实施),2010年牲畜存栏1350万个羊单位,占全省的29.5%;猪牛羊肉总产量72.3万吨,占全省总产量23.1%,奶类总产量299.1万吨,占全省总产量41.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 h , 均 减少 02 8万 hn。2 1 m2年 . 5 r 0 1年牲 畜饲 养所 需 饲 草量 为 10 21 0 . 7万 t与 可利 用 总量 8 8 0万 t , 9. 9
相 比 , 草量达 1 3 7万 t 缺 0. 2 。
11 根据 《 . 喀什地 区 落实 草原 生 态保 护奖 励 补助 机 制实 施方 案》 喀什 地 区总禁 牧 面积 4 . , 20 0万 h 涉 m, 及牧 户 77 6户 , 畜 2 .7万 头 ( ) 5 牲 0 5 只 。喀什 地 区总
因而 得 以推广 。截 止 2 1 0 1年底 , 喀什 地 区披碱 草种
21 0 2年第 9期
植 保 留面积 为 09 6万 h .2 m。 23 粮 饲兼 用玉米 及青 贮 玉米生 物 产量 高 、 秆 适 . 秸
收 稿 日期 :01 — 6 1 2 2 0—7
品种 。 披碱 草既 是饲 草料 , 又有 着保 护 生态环 境 的生
态功 能 , 它具 有一 定 的耐盐 能力 和抗 旱能 力 , 特别 是 具有 较强 的抗 寒 能力 , 适合 在我 区 高海拔 地 点种植 ,
作 者 简 介 : 军 (9 3 ) 男 , 族 , 学本 科 , 级 畜 牧 师 , 李 17 一 , 汉 大 高 长 期 从 事 草 原 建设 、 地 资 源 监 测 工 作 。 草
饲 圈养 。
12 “ . 十二 五 ” 间 , 期 自治 区计 划 对本 地 区 64 0户 2 游牧 民实 施游 牧 民定居 工 程 , 些 实 施 游 牧 民定 居 这
的牧 户 , 需配 套建 设 一定 规模 的饲 草料 生产 基地 , 才 能实 现 “ 定得 下 、 稳得住 、 能致 富 、 生态 ” 保 目标 。 13 饲草 料 不足 , 畜不 平衡 矛 盾是 制 约 喀什地 区 . 草
喀什 地 区地处 昆仑 山 脉 、 米 尔 高原 和塔 克 拉 帕 玛 干 沙漠边 缘 , 沙漠 干旱 气候 影 响较大 , 温带 大 受 属
陆性 干旱气 候 , 年气 候干燥 少 雨 , 全 年平 均 降水量 仅
( )和 出栏 畜 594 只 9 .5万 头 ( ) 只 ,分 别 年 均 增 长
基 地 建 设 现 状 和 问题 , 出对 策 与 建 议 。 提
关 键 词 : 工饲 草 料 基 地 ; 状 和 问题 ; 策 与 建 议 人 现 对
中 图 分 类 号 .8 25 文 献标 识码 : ¥ 1. B
现代 畜 牧业 跨越 式发 展的瓶颈 。 畜逐 年增 加 , 草 牲 饲
21 0 第 9期 2年
加强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 全面落实草原生态补奖机制
李 军
( 喀什 地 区草 原站 , 疆 新 喀什 84 0 ) 4 0 0
摘 要 : 着草 原 生 态保 护 奖励 补 助 机 制 工 作 的 逐 步 深 入 , 工饲 草 料 基 地 建 设 已迫 在 眉 睫 , 文根 据 喀 什 地 区人 工 饲 草料 随 人 本
制 ” 对 喀 什地 区加 强草 原 生 态保 护 、 进 牧 民持 续 , 促 增 收 、 护 国家生 态安 全有 着 十分 重要 的意 义 。 维
1 加 强人 工饲 草料 基地 建设 势在 必 行
03 .1万 h m ;青贮 玉 米 和粮 饲 兼 用玉 米 种植 面积为
46 . 7万 h 2 比“ 五 ” 的 3 8万 h 少 1 4 m, 十 末 . 8 m 减 .8 5
草 畜平 衡 面 积 2 1万 h ,涉及 牧 民 8 0 户 , 4 m 04 1 核
2 喀什 地 区饲 草料 种植 基本情 况
2 1 紫 花 苜蓿 有 “ . 牧草 之 王 ” 的称 号 , 在喀 什地 区有 着悠 久 的种植 历 史 , 因其 产草 量 高 、 用 年 限 长 、 利 再 生性 强 、 刈 割 、 质好 、 口性 强 、 养 丰 富 、 田 耐 草 适 营 肥 增 产 、 持 水 土 、 风 固 沙 、 源植 物 等诸 多优 点 而 保 防 蜜
定 载 畜 191 6. 9万 头 ( ) 实 际 承 载 牲 畜 1 1 6万 只 , 9. 6
只 ,需核 减 2 . 24 8万 头 ( ) 只 。禁 牧后 的 2 . 05 7万 头 ( ) 畜及部 分 核减牲 畜 , 一部 分 出售 、 只 牲 除 转移 牧场 外, 就需 建设 人工 饲草 料 基地 , 提供 充 足饲 草料来 舍
被广 大农 牧 民喜爱 ,是 喀什 地 区主要 推广 种 植 的一 种 人 工饲 草料 品种 。截 止 2 1 年 底 , 01 喀什 地 区苜 蓿 保 留面积 为 3 5 . 4万 hn。 6 r 22 披 碱 草是 喀什 地 区近 年 来 在 山 区 引种 栽 培 成 .
功 、农牧 民愿 意接 受 推广 种植 的又 一种人 工 饲草 料
18 . %和 51 %。 5 . 2 而优 质饲 草料 面积 却呈逐 年下 降趋
势 ,0 1 末 苜蓿 保 留 面积 36 4万 hn, 十 五 ” 21年 . 5 r 比“ z 时 期 的 55 .3万 h 减 少 了 1 8万 h m。 . 8 m ,年 均 减 少
为 6. 1 mm, 态 环境 极 其 脆 弱 , 原 生 态 自我 修 复 5 生 草 能力 极 弱 。 国家 启 动 的“ 原 生 态保 护 补 助 奖 励 机 草
文 章 编 号 :0 3 4 8 (0 2 0 — 0 7 0 10 — 8 9 2 1 )9 0 0 — 2
总 量相 对逐 年 下降 , 畜 不增 草 , 畜不 平衡 矛盾 突 增 草 出。 0 1 年末 , 21年 存栏 牲 畜 8 1 3万 头 ( ) 出栏 牲 2. 0 只 ,
畜 7 35 万 头 ( ) 比“ 8 .1 只 , 十五 ” 存栏 牲 畜 7 0万头 末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