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定量分析及未来全球平均气温变化预测

合集下载

未来几个月内的气候预测与变化趋势分析

未来几个月内的气候预测与变化趋势分析

未来几个月内的气候预测与变化趋势分析引言天气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气候预测与变化趋势分析对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无论是个人的日常生活,还是农业、城市规划、气象灾害预防等领域,了解未来几个月内的气候情况,是做出合理决策的基础。

本文将从历史数据分析、大气环流模式、海洋温度变化、全球气候变化等多个角度,对未来几个月内的气候预测与变化趋势进行详细分析。

历史数据分析了解过去的气候变化趋势对于预测未来的气候非常有帮助。

通过分析历史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规律和趋势。

例如,过去的数十年中,全球气温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

这意味着未来几个月内的气候可能会继续变暖。

此外,历史数据还可以用于检测季节性气候变化,如季风、周期性气候事件等。

大气环流模式大气环流模式是一种使用数学模型来模拟大气系统的方法。

通过对大气环流模式的分析,科学家可以预测未来几个月内不同地区的气候变化趋势。

例如,当前的大气环流模式显示,北半球夏季可能会有更多的降水,而南半球可能会出现干旱的情况。

这意味着未来几个月内的气候可能会在不同地区出现明显的差异。

海洋温度变化海洋温度是影响气候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研究海洋表面温度变化的趋势,我们可以预测未来几个月内的气候情况。

当前观测数据显示,一些海域的温度正在上升,这可能会导致降雨增加、气温升高等气候变化。

此外,海洋温度变化还可能会引发更频繁和强烈的飓风、台风等气象灾害。

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也是未来几个月内气候预测的关键因素。

当前全球气候正处于不稳定状态,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变化等。

科学家通过对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的研究,可以对未来几个月内的气候进行预测。

目前的研究表明,全球气温可能会继续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可能会增加,气候变化的速度可能会加快。

预测与不确定性尽管我们可以利用历史数据、大气环流模式、海洋温度变化等来进行气候预测,但预测的结果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气候系统是非常复杂的系统,许多因素的相互作用会导致不确定性的增加。

IPCC最新报告_全球温升预计在2021年至2040年内达到1.5℃

IPCC最新报告_全球温升预计在2021年至2040年内达到1.5℃

IPCC最新报告_全球温升预计在2021年至2040年内达到1.5℃IPCC最新报告: 全球温升预计在2021年至2040年内达到1.5℃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问题,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应对措施的研究也愈发重要。

最近,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发布了一份关于全球温升的最新报告,预计在2021年至2040年内,全球温度将升高1.5℃。

这一报告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1.5℃的温度上升将导致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

报告指出,目前全球温度上升已经达到了0.8℃,并且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温度上升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预计到2030年,温度将上升至1.5℃,到2040年可能达到2℃以上。

而这种可预见的温度上升对地球生态系统、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都将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气候变化将给地球生态系统带来巨大的冲击。

温度的上升会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等。

这些变化将威胁到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破坏陆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崩溃。

其次,气候变化还将对人类社会产生广泛的影响。

首先是粮食安全问题。

温度上升将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季节和气候条件,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进而导致粮食供应紧张。

此外,干旱、洪涝和极端高温事件的增加,将对人类居住环境和公共卫生带来严重威胁。

然后,气候变化还将对经济发展带来阻碍。

气候灾害的增加将给各行各业造成巨大的损失,例如农业、渔业、旅游业等。

此外,温度上升还将导致海洋的酸化,对渔业造成直接的影响,这将影响到一大部分人们的生计。

因此,应对气候变化变得更加迫切。

报告指出,要达到1.5℃的温度上升目标,全球各国必须加强减排措施,推动可持续发展,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大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同时,全球各国还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气候变化:未来气候趋势的预测分析

气候变化:未来气候趋势的预测分析

气候变化:未来气候趋势的预测分析引言气候变化是全球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对人类和地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地球温度的上升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紊乱,我们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

但在采取措施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未来气候的趋势,以便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本文将对未来气候趋势进行预测分析,以探讨可能的情景和解决方案。

1. 当前气候变化的趋势在开始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当前的趋势。

根据科学研究,全球变暖是目前最明显的气候变化趋势之一。

过去几十年来,地球表面温度逐渐升高,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如热浪、洪水和干旱。

同时,冰川和北极冰层的消融速度加快,海平面上升,气候模式也发生了变化。

2. 气候模型和数据收集为了预测未来气候的趋势,科学家们使用气候模型和大量的数据来进行研究和分析。

气候模型是一种用来模拟大气、海洋、土地和冰层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

它们基于现有的气象数据和物理原理,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

此外,科学家们还收集并分析历史气候数据,以补充模型的预测结果。

3. 温室气体排放和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是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特别是二氧化碳。

燃烧化石燃料、森林砍伐和工业过程都会释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到大气中,导致地球温度上升。

这种温室效应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等。

因此,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缓解气候变化的关键。

4. 气候模型中的不确定性虽然气候模型在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但它们并不是完全可靠的。

由于气候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模型的预测结果可能存在误差。

不同的模型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增加了预测的困难。

此外,模型无法考虑到人类活动的变化,如能源消耗和技术发展的变化。

5. RCP情景:未来气候变化的四种预测为了更好地了解未来气候的可能情景,国际科学界提出了一系列RCP (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情景。

气候变化全球影响的模型分析及其预测研究

气候变化全球影响的模型分析及其预测研究

气候变化全球影响的模型分析及其预测研究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问题。

气候变化的影响十分广泛,包括食物供应、海平面上升、水资源的可持续性等方面。

因此,建立气候变化全球影响的模型分析及其预测研究,对于未来的全球生态环境中迫在眉睫。

目前,气候变化全球影响的模型分析主要分为两种:定量模型和定性模型。

定量模型是基于大量数据的统计分析,通过数据建模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模拟,以得出预测结果。

其中,GCM(全球气候模式)是气候变化影响预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定量模型之一。

GCM是一个能够模拟大气、海洋和陆地的三维动力系统,它可以将不同地理方位、气候变化和人为影响等因素作为输入,通过计算机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进行模拟,同时对潜在的影响进行评估。

通过大量数据的分析,GCM模型的预测结果准确度高。

然而,GCM模型存在着大量的数据限制,包括缺乏观测数据、复杂物理过程和模型描述的不确定性等等。

因此,GCM模型预测的气候变化结果需要进行多次模拟来验证其准确性,以保证其科学性和可信性。

相对于定量模型,定性模型建立在专家经验、专业知识和常识推理的基础上。

定性模型主要依靠专家的意见和判断,从而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预测。

这种模型的优点在于可以对研究对象进行更精确的描述,通过对多个因素的综合评估,可以更好地预测气候变化的影响。

然而,定性模型缺乏数据支撑,并且易受到人为因素干扰,因此难以进行客观的预测。

总的来说,无论是定量模型还是定性模型,气候变化全球影响的模型分析及其预测研究,在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是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挑战,为了维护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及早采取行动来预测、评估气候变化的影响,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来应对。

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

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

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大量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地球气温不断增高。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提供的资料,全球气温由1880年至今上升0.75摄氏度。

特别是近一百年来,全球变暖的趋势更为明显。

19世纪末,全球平均气温为14.25℃,目前已达15℃.若按目前趋势发展,到2040年,地球平均温度可能上升到17~18℃,到21世纪末将达22~23℃.地球变暖将给人类带来灾难性的危机。

当前,气温的升高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特别是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

这些温室气体吸收地球发出的红外辐射,并释放到大气中,而不是让它逃逸到太空中去。

由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被困”的能量导致温度升高。

188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水平约为百万分之二百八十五。

到1960年,二氧化碳的平均浓度已上升至百万分之三百一十五。

如今,这个数值已超过百万分之三百九十,并还在继续上升。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冰川融化、冰盖缩小、冰架断裂。

德国研究人员曾指出,目前全世界还有约16万处冰川,而它们正快速消融。

比如,欧洲阿尔卑斯山的冰川面积比19世纪中叶缩小了三分之一,体积减少了一半;非洲最高山乞力马扎罗山的冰川,从1912年至今,其山顶的冰冠缩小了80%。

冰川的消融使上述地区的永冻土层丧失了“粘合剂”的功能,致使山崩和泥石流频发。

另外,气象观测发现,过去几十年,北极永久海冰在减少,冰川和冻土在融化。

欧洲航天局专家根据卫星图片分析后发现,2006年夏季,欧洲北部至北冰洋区域大约5%至10%的永冻冰开始松动融化。

此外,南极在过去十几年里也有三大部分的冰架坍塌,而缺乏冰架支撑的冰川活动显著加速,冰层也随之变薄。

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升高,较低地势的海岛及海洋沿岸城市就会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曾发布气候评估报告指出,如果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按目前状况持续千年的话,会最终导致格陵兰冰盖的完全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升高约7米。

更可怕的是,如果南极冰盖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将升高60米,给地球造成的灾难将是毁灭性的。

全球气候变化预测与应对措施

全球气候变化预测与应对措施

全球气候变化预测与应对措施气候变化是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它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根据科学研究发现,全球气候变暖的现象正在加速发生,预计未来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内,人类将面临更多更严重的气候灾害。

预测气候变化主要表现为地球表面平均气温的升高,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海洋水位上升和冰川消融等现象。

根据国内外的气候预测模型和数据,未来全球气候将继续变暖。

首先,未来几十年内全球气温将继续升高。

据美国国家气象局的数据显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已经上升了0.8摄氏度。

未来100年内,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会再上升1.1至6.4摄氏度之间。

中国气象局的预测也显示,未来50年内,中国的平均气温将上升1.5至2.0摄氏度之间。

其次,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将增加。

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由此引起的自然灾害也会不断增多。

未来几十年内,热浪、旱灾、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都将更为频繁。

同时,飓风、龙卷风、雷暴、冰雹和雪灾等极端灾害的发生可能更加严重与频繁。

最后,海洋水位也将不断上升。

据国际气象组织的研究显示,全球平均海平面每年上升大约3毫米。

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到本世纪末,海平面将上升至少20厘米,到下个世纪末则可能会高达数米。

应对措施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应对气候变化已经上升到全球社会共同应对的级别。

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应该尽早实施,以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和减轻其影响。

首先,加强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

各国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利用国际组织的平台进行交流和合作。

同时,各国应根据其不同的经济和社会情况,制定符合自己国情的气候变化应对计划,共同完成气候协议中的目标。

其次,采取减排措施降低碳排放。

人类活动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其中能源消耗和工业化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大大超过了自然排放。

因此,采取有效的减排措施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直接方法之一。

例如,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发展低碳交通、节能环保等减少碳排放的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气候预报:未来一个月的气候趋势变化

气候预报:未来一个月的气候趋势变化

气候预报:未来一个月的气候趋势变化引言随着科技和气象学的发展,气候预报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通过对大气层中的温度、气压、湿度等参数进行观测和分析,科学家们能够预测未来一个月的气候趋势变化。

这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决策制定具有重要影响,无论是农业、旅游、还是生活方式的调整,都需要根据气候预报做出相应的安排。

本文将介绍未来一个月的气候趋势变化,并探讨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1. 全球气候趋势1.1. 温度变化气候预报显示,未来一个月全球平均气温将有所上升。

由于全球变暖的趋势,温度正逐渐升高。

这可能导致极端天气现象的增加,如热浪、干旱等。

1.2. 降水变化未来一个月,全球降水情况可能出现一些变化。

一些地区可能会经历较多的降水,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会出现较少的降水,甚至是干旱。

这种变化可能给农业、水资源和环境保护带来一定的挑战。

2. 区域气候趋势2.1. 亚洲在亚洲地区,未来一个月的气候趋势变化将取决于各个地区的季节和地理位置。

例如,在东亚地区,夏季即将结束,气温将逐渐下降,但湿度可能仍较高,降水也可能会增加。

而在南亚地区,季风季节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更加干燥。

2.2. 欧洲在欧洲地区,未来一个月的气候趋势变化将受到大西洋气流和地中海气流的影响。

一些地区可能会出现较多的降水和低温,而另一些地区可能会比平均气温更高,降水更少。

这对农业和旅游业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2.3. 美洲在美洲地区,未来一个月的气候趋势变化将因为大陆和海洋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例如,在北美洲,逐渐进入秋季,气温将开始下降,降水也可能会增加。

而在南美洲的热带地区,仍将保持高温和多雨的特征。

2.4. 非洲在非洲地区,未来一个月的气候趋势变化将因为地理位置和季节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例如,在撒哈拉以南的地区,雨季即将结束,气温将逐渐上升,干旱情况可能会出现。

而在东非大裂谷地区,由于地理上的特殊性,降水可能会增加,气温相对较低。

3. 影响和应对措施3.1. 农业气候趋势的变化对农业具有重要影响。

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了解全球

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了解全球

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了解全球引言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重要问题之一。

全球的温度正在上升,极端天气事件越来越频繁,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

为了了解和应对气候变化,科学家们通过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为决策者提供重要的信息。

本文将介绍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方法以及对全球的影响。

气候模型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主要工具是气候模型。

气候模型是基于地球物理学和气象学的数学模型,用于模拟和预测地球大气、海洋、陆地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变化。

全球气候模型全球气候模型是最常用的气候模型之一。

它将地球划分为一个个网格,考虑大气、海洋、冰雪等因素的交互作用。

通过输入一系列参数和方程,模拟出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气候变化情况。

区域气候模型除了全球气候模型,还有一种称为区域气候模型的工具。

区域气候模型比全球气候模型更精细,可以更好地模拟地理差异和局部气候变化。

预测方法为了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科学家们使用了多种方法。

下面将介绍其中一些常用的方法。

观测和历史数据首先,科学家们通过观测和收集历史气候数据来了解过去的气候变化趋势。

他们分析气温、降水量、海洋温度等数据,找出规律和趋势。

数值模拟实验基于观测数据,科学家们使用气候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实验。

他们设置不同的初始条件和参数,运行模型来模拟未来的气候变化。

情景分析为了考虑不同的未来发展情景,科学家们进行情景分析。

他们根据不同的经济、社会、技术发展预测,制定不同的模拟情景,并分析在这些情景下的气候变化趋势。

统计方法除了数值模拟,科学家们还使用统计方法来预测气候变化趋势。

他们分析大量的气候数据,找出其中的规律和趋势,并建立统计模型来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

全球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带来了重大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温度上升全球气温不断上升是气候变化的一个主要特征。

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地球被更多的热量留住,导致气温上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全球变暖定量分析及未来全球平均气温变化预测姓名:李华斌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生态学指导教师:严力蛟20070501浙江大学硬士学位论文全球变疆定量分折及未来全球平均气温变化预铡摘要本文通过研究全球变暖与辐射强迫之问的定量关系,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模型,并以此对未来近50年的全球平均气温变化进行了预测。在前言部分,本文对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的气候变化概况做了一个简要的论述,认为在过去的40年里,全球地表一对流层系统已经明显升温。第一章对国内外关于全球变暖的文献进行了详细的综述。首先详细介绍了辐射强迫的概念,归纳了关于辐射强迫的一些基本原理;然后对热辐射以及地球能量收支模型进行了一个简要的概述。在对可能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各个自然的和人为的主要因素,包括太阳辐射、温室气体、土地利用类型、冰层融化和冻土解冻、气溶胶和包括火山爆发等在内的其他自然因素的研究进行全面的综述后,认为温室气体、冰层融化和冻土解冻等将产生正的辐射强迫效应;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气溶胶等将产生负的辐射强迫效应;太阳辐射呈I1年的周期性变化,各个周期内和周期问变化都不大;其他自然因素或者因为产生的强迫太小,或者因为难以预测而不做详细的分析。最后概述了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后果。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本次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本文主要考虑了太阳辐射、温室气体、地球反射率变化、燃料燃烧、气溶胶、以及地球自身的长波辐射等因素,通过查阅相关的权威官方数据,通过不同的方法统一换算成相对于1880年的辐射强迫,进一步计算全球年均净辐射强迫。通过分析全球年净辐射强迫变化与全球平均气温的变化的关系,拟舍两者之问的关系式,建立定量关系模型;并通过改模型来预测至2050年全球气温可能升高的幅度。第三章对1880-2000年间全球平均气温和引起全球气候变化的各个因素的数据进行分析,绘制各因素的变化曲线图;在把各因素折算成辐射强迫后绘制年均辐射强迫变化曲线图;综合这些因素的年均辐射强迫变化得到全球年均净辐射强迫变化。通过分析1885—1955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和全球年均净辐射强迫变化的关系,拟合得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模型。该模型表明,单位年均净辐射强迫将引起约0.72℃的全球增温。第四章通过利用第三章获得的线性模型模拟1956-2000年的全球平均气温变化,并与实际观测值进行比较,对模型进行校正和优化。优化后的模型表明,单位年均净辐射强迫将引起约0.6T'C的全球增温。浙江大学硬士学位论文全球变暖定量分析及未来全球平均气温变化预嗣第五章主要利用优化后的模型对未来的气候进行预测。根据各个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的变化趋势预测,模拟未来全球气温的变化趋势.模拟结果显示,到2050年,全球平均气温很可能将比当前平均气温升高O.6"C.第六章主要针对模型的建立原理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讨论;并认为翔果考虑正反馈效应,在未来近50年时间内,全球变暖的趋势可能会比预测更高一些。

关键词:全球变暖;全球平均气温;辐射强迫;模型:预测

Ⅱ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全球变瑷定量分折及未来全球平均气温变化预测AbstractInthismasterthesisabrieflinearmodelWasestablishedthroughexaminingthe

quantitativerelationshipbetweenglobalwarmingandradiativeforcingchange.In

addition,theglobalannualmeantempamtureinthenear50yearswaspredictedusing

tlIismodel.

Inthepreface,theglobalclimatechangeaflertheindustrialrevolutionwassummarized,whichindicatedthatgolbalsurface-tropospheresystemWaswarming

remarkablydudngthepast40years.

InChapterl,adetailedthoroughreviewonglobal

warmingWas

presented.First,

thedefinitionofradiativeforcingwasintroduced,anditsprinciplesweresummarized.

Second,.theglobalenergybudgetmodelWasbrieflydescribed.Thecomprehensive

reviewforfactors(naturalandhuman-generated)that

mightintroduceglobalclimate

change,includingsolarirradianee,well-mixedgreenhousegases.1and峨change,ice

meltingandpermafrostthaw,aerosolandothernaturalfactorslikevolcanic

eruptions,

etc,leadedtothe

conclusionthatI)well—mixedgreenhousegases,icemeltingand

permafi'ostthawwouldgivepositiveradiativeforeings;2)land

usechange

and

aerosolwould

givenegativeradiativeforeings;3)solar

irradiancecarried

11-year-periodicitychangewithlittlevarifyboth

inandbetween

periodses;and4)

verylittleoruncertainradiativeforcingsinothernaturalfactorsandnodetailWas

makeout.Attheendofthischapter,theconsequencesthatmayhappenafterglobal

climatechangewere

summarized.

Inchapter2,researchmethodsweredescribed.Inthisresearch,factorsthatmay

causeglobalclimatechangeweremainlytakenintoconsideration,such

assolar

irradiance,well-mixedgreenhousegases,planetalbedo(orsurfacereflectionpropertiesoftheearth),fuelconsumption,aerosolandtheearth'slongwaveradiation,etc.Firstthecanonicalofficialdatawercinvestigated.and

thenconverted

to

1880一relativedradiativeforeingsbydifferentformulae.Afteralltheforcingsbeing

summedupannually,netradiativeforcingsweroobtained.AlinearmodelWasestablishedbyexaminingthequantitativerelationshipbetweenglobalmcarl

HI浙江大学硬士学位论文全球变暖定量分析及未来全球平均气温变化预测

temperatureandnetradiativeforcing.

Inchapter3,theglobalmeadltempeturechangeandthedataofvariousfactors

thatwerementionedinchapter2wereanalyzed,andgraphsforeachfactorwere

ploted.Thengraphsforradiativeforcingswereplotedaccordingly.Throughsumming

alltheradiativeforcingsup,netannualradiativeforcingswereobtainedandgraphs

forthemwereploted.Byexaminingthechangesof

globaltemperature

andnet

radiativeforcingbetween1885and1955,asimplifiedlinearmodelwereestablished.BasedonOUrmodel.1’Wm。2

netradiativeforcingwouldleadtoO.72"Cincreaseof

theglobaltemperature.

Inchapter4,wemodifiedthemodelbYcomparingtherecordedglobalmean

temperatureof1956-2000withthedatapredictedbyourmodel.Themodifiedmodel

indicatedthat1wm-2netradiativeforcingwouldaccountforO.67"(2globalwarming.

Inchapter5,futureglobalmeantemperaturechangewaspredictedbyusing

the

modifiedmodel.Themeanvalueoffutureglobaltemperaturewassimulatedwiththe

predictedchangesoffactors.Theresultindicatedthatinthefuture50years,the

earth

wouldwarnlupbY0.6"C.Inchapter6,therationaleofthemodelisdiscussed,andtheprosandconswere

proposed.Generally,ifpositivefeedbackisconsideredintothismodel,theglobal

temperaturewouldincreasetoamuchmoreextremeextentinthefuture50years.

KeyWords:Globalwarming;Globalmeantemperature;Radiativeforcing;Model;

Predic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