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的成因及对人类的影响

合集下载

【气候】了解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影响

【气候】了解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影响

【气候】了解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影响引言你是否注意到近年来,天气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夏天越来越炎热,自然灾害也时有发生?这些变化背后可能隐藏着全球变暖的问题。

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环境挑战之一,对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和经济发展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本文将介绍全球变暖的原因和影响,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一严峻的问题。

I. 全球变暖的原因1. 温室效应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温室效应对全球变暖的影响。

地球的大气层中含有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

这些气体能够吸收地球表面向外辐射的热量并重新辐射回地球,形成类似温室的效应,使地球表面温度上升。

2. 人为活动人类的活动也是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森林砍伐、大规模畜牧等行为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量剧增,进一步加强了温室效应。

3. 其他因素此外,全球变暖还受到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海洋循环等因素的影响。

尽管这些因素对全球变暖的贡献较小,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II. 全球变暖的影响1. 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变化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气候变化包括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降水模式的改变、海平面上升等。

这些变化威胁到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使许多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2. 自然灾害全球变暖还导致了自然灾害的增加。

高温、干旱、暴雨、飓风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发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同时,冰川融化引发洪水、滑坡和海岸侵蚀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3. 生态破坏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海洋温度升高导致珊瑚礁白化和死亡,损害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时,极地冰盖的融化威胁到北极熊和企鹅等动物的生存环境,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

4. 经济影响全球变暖也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农作物减产、渔业资源减少、能源需求增加等情况下,粮食和能源供应可能出现问题。

此外,自然灾害的增多和物理资产的损毁也会给经济带来严重冲击。

III. 应对全球变暖的挑战1.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了减缓全球变暖,我们需要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全球变暖的科学解读

全球变暖的科学解读

全球变暖的科学解读全球变暖是一个严肃的环境问题,也是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

如今,全球气温不断攀升,导致令人担忧的气候变化。

本文将从科学的角度阐述全球变暖的原因、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影响,以及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来缓解这一环境问题。

一、全球变暖的原因全球变暖是由多种因素所致,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1.自然因素太阳活动是导致地球气温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

太阳能量的变化可以影响地球的气候。

太阳周期性地经历热焦期和冷焦期,这使得太阳能量的辐射量发生变化。

此外,地球的轨道和自转以及地球的自然气候系统也是导致全球气温变化的自然因素。

2.人为因素人类活动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

我们大量消耗能源,排放大量洁净的温室气体到空气中,其中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一种温室气体,占到其总体积的四分之一以上。

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急剧增加,形成所谓的“温室效应”,进而改变大气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导致气温升高。

此外,人类还大量砍伐森林,使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导致森林的吸收和存储温室气体的能力下降,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气温的上升。

二、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全球变暖对生态环境和全球气候系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1.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洋温度上升,海水膨胀,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

这会对沿海地区造成威胁,沿海城市和农业以及渔业等活动都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2.气温升高气温升高会导致农作物和生物多样性的损失。

各种植物和动物通过一系列的适应机制和生态平衡来适应当地的气候和环境。

气温升高破坏了这种生态平衡,导致各种生物的种群减少和物种丧失。

同时,气温升高还可能导致自然环境中的“硬件”损失,如冻土退化、荒漠化等环境问题。

3.自然灾害频繁全球变暖还可能导致各种气象灾害的增加,如热浪、洪涝、干旱、飓风、龙卷风等天气灾害频繁发生。

这些自然灾害会造成生命财产的巨大损失。

三、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

1.食物供应短缺气候变化将对全球农作物和渔业产生影响,这可能会导致全球食品供应短缺。

什么是全球变暖?

什么是全球变暖?

什么是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地球大气和海洋的平均温度不断升高的现象,这种变化主要归因于人类活动对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温室效应加强。

全球变暖对于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都带来严峻的挑战,那么我们具体该如何理解全球变暖呢?以下是对该主题的相关知识进行的详细探讨:一、全球变暖的成因1、人类活动的影响: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人类活动不断地排放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导致大气中的温室效应不断加强,从而引起全球变暖的现象。

2、自然因素的影响:地球自然气候有着自我调节的机制,但是一些自然因素如火山爆发、太阳光辐射的变化等也会对地球温度产生影响。

二、全球变暖对环境的影响1、冰川消融:全球变暖导致地球温度升高,使得地球温度调节机制失调,从而导致冰川消融现象日益加剧。

2、海平面上升:由于全球变暖加剧,海洋所融解的海冰越来越多,导致海平面不断上升,这也会给沿海部分的居民以及生态环境带来危机。

3、气候变化:全球变暖不仅导致温度上升,还会影响大气环流和气候模式,如干旱、洪涝、飓风等。

三、全球变暖应对之策1、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各国应该联手行动,通过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尽可能降低全球变暖对环境的影响。

2、对环境加强保护:通过采取建设低碳经济、多样化农业、提倡节约用水等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提倡低碳生活:人们可以从自身做起,利用公共交通、自行车等公共交通出行方式。

同时还要重视能源的合理利用,从家庭、学校、办公室等微观层面推进建设低碳生活。

结语全球变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通力合作,采取一揽子的的治理措施,共同保护地球的生命家园。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的行动中,共同建立绿色低碳的未来。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温室效应与全球变暖: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而人类活动被认为是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本文将探讨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以及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并分析这些问题对我们的生态环境和未来的影响。

一、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阻碍部分太阳辐射逃逸回空间,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温室气体主要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等。

这些气体的增加主要来自于人类活动,例如燃烧化石燃料、森林砍伐和工业生产等。

二、全球变暖由于温室效应的影响,地球表面温度不断上升,导致全球变暖。

全球变暖带来了多个环境问题,包括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加以及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这些问题严重威胁着全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生存环境。

三、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 化石燃料的燃烧人类活动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

这些燃料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进一步增加温室气体的浓度,加剧了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

2. 森林砍伐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汇之一,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

然而,过度的森林砍伐导致了大量的树木被砍伐和烧毁,进而减少了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

此外,森林砍伐还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导致了生态系统的不平衡。

3.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气排放也是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

工厂和汽车废气中的污染物如氮氧化物和甲烷等温室气体,都会导致全球气候的变化。

此外,工业活动中还会产生大量的废物和污染物,对地球的环境造成直接的损害。

四、全球变暖对地球的影响1. 冰川消融全球变暖导致冰川和极地冰层的消融。

这不仅对极地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影响,还导致了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威胁到岛国和沿海城市的生存,并且加剧了洪灾和风灾的风险。

2. 极端天气事件增加全球变暖导致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干旱、飓风和洪水等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

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影响

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影响

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影响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全球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气候变暖正逐渐成为现实。

气候变暖指的是地球的平均气温升高,常常被称为全球变暖。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以及对地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1. 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和氮氧化物聚集在大气中,阻碍地球上的热量向宇宙空间散发。

这导致地球的热量无法有效逃逸,致使地球温度上升。

2. 化石燃料的燃烧人类大规模使用化石燃料,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以满足能源需求。

这些燃烧过程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增加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

因此,化石燃料的燃烧直接导致了温室效应的加剧,进而引发气候变暖。

3. 破坏森林和生态系统森林和生态系统在调节气候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当人类滥伐森林、开垦土地和破坏自然栖息地时,会削弱这种调节能力。

这些活动导致了植被减少,减少了二氧化碳的吸收和转化能力,从而加剧了气候变暖。

二、气候变暖的影响1. 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气候变暖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如热浪、干旱、洪水和暴风雨等。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给人类和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影响。

热浪可能导致心脏病和中暑等健康问题,干旱威胁到农作物的种植,洪水和暴风雨可能导致灾害性的破坏。

2. 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导致了冰川和极地冰盖的融化,进而导致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上升威胁到沿海地区的居民和生态系统,使得海岸侵蚀加剧,并可能导致岛屿国家的消失。

3. 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严重影响。

许多动植物物种适应不了快速变化的气候条件,导致物种灭绝或迁徙。

这不仅会破坏生态平衡,也会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

4. 农作物产量减少高温、干旱和极端天气对农作物的种植产生不利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使得粮食短缺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这对饥饿地区的人们会造成更大的挑战。

5. 健康问题加剧气候变暖对人类健康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高温、空气污染和传染病的传播率增加,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威胁。

温室效应的原理与应对措施

温室效应的原理与应对措施

温室效应的原理与应对措施随着人类的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显着,温室效应便是这个过程中最常被提到的问题之一。

这个问题涉及科学、环境、经济、社会以及政治等多个领域,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方面的因素。

本文将会分析温室效应的原理及其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同时探讨应对温室效应的措施。

一、温室效应的原理温室效应是指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温室气体,例如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抑制了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太空散发的现象。

这种过程类似于温室内气体的作用,所以称之为温室效应。

由于这种现象,地球表面的温度不断升高,造成了全球气候的变化。

二、温室效应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温室效应导致气温升高,气候变化的速度加快,给全球社会、经济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影响。

全球气温迅速上升会引起极端气候事件,如台风、暴雨、旱灾等,影响到农业生产、自然生态和人类的生活。

气候变化也会引起动植物的生态失衡,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全球变暖还会导致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飓风加强和洪水等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和灾难。

三、应对温室效应的措施由于温室效应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都已经开始采取措施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

以下是一些应对温室效应的措施:1. 放弃化石燃料化石燃料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人类需要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采用更为环保的能源替代它,例如风能、太阳能、水能和地热能等。

2. 做好低碳城市的规划低碳城市能够大幅度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和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所以市政府应该制定低碳城市的规划并推广低碳建筑。

3. 重视森林保护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降温因素之一,森林可以吸收并锁定大量二氧化碳,阻止温室气体的排放。

因此,国家应加强森林保护和植树造林等工作。

4. 引导公众绿色出行个人生活和出行方式也可以产生影响。

推广公共出行,例如鼓励人们使用公共交通,可以大幅度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总体来说,应对温室效应问题需要人类的共同努力和国际合作。

温室效应的形成机理及对环境的影响

温室效应的形成机理及对环境的影响

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中的一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吸收太阳辐射并重新散发出来,使得地球表面温度上升的现象。

它是地球上自然界中一种正常的现象,也是地球上生命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

但是,随着工业革命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温室气体的排放也大大增加,从而导致了温室效应过度加剧,给地球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一、温室效应的形成机理温室效应是由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引起的。

当太阳辐射穿过地球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时,一部分能量被地表吸收,再以地表辐射的热红外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

然而,地球表面向外辐射的热红外辐射中的一部分能量被大气中的水蒸汽、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等温室气体所吸收,使大气层中的温度升高。

这些温室气体的存在和作用使得地球表面温度得以维持在宜居的范围内。

二、对环境的影响1. 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使得地球整体气温上升。

气候变暖导致特殊天气频繁发生,例如干旱、洪涝、飓风等天气灾害,给人类、动植物和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 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地冰川融化加快,导致海洋变暖和膨胀。

海平面上升将导致沿海地区的淹没,严重威胁沿海城市和人类的生存环境。

3. 生态平衡破坏温室气体的增加不仅对大气层造成影响,也会对地表水、陆地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物种面临灭绝,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4. 经济损失由于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频发,农业、渔业、林业等生产活动受到严重影响,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对国家和社会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三、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1.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化石燃料的燃烧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的关键措施之一。

2. 提倡清洁能源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

积极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3. 推进能效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节能技术和装备,促进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交通运输节能,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

什么是全球变暖,它会对地球产生什么影响?

什么是全球变暖,它会对地球产生什么影响?

什么是全球变暖,它会对地球产生什么影响?
全球变暖是指地球表面温度普遍上升的现象,它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大气温室效应,导致地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所引发的。

全球变暖对地球将产生以下影响:
一、冰川融化
随着全球温度的上升,地球上的冰川和冰帽将逐渐融化,这将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岸线后退,严重影响人类居住环境和生态系统平衡。

二、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将引起地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更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干旱、飓风、洪涝等自然灾害。

同时,气候变化也会影响农业生产,导致粮食、能源等资源短缺。

三、生物多样性减少
全球变暖将破坏生物多样性,因为某些动植物无法适应气候变化,导致物种灭绝。

这将导致生态系统崩溃,影响到人类的健康和生活。

四、资源短缺
随着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能源、水资源等将面临短缺问题。

这将导致各国之间的竞争加剧,甚至可能导致战争。

五、环境污染
全球变暖会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增加,而这些气体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二氧化碳被吸收后会形成碳酸,导致海洋“酸化”,破坏珊瑚礁和海洋生态。

总结:
全球变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它会对人类和地球产生极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缓解全球变暖,例如降低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推广环保型产品等等。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让地球变得更加美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变暖温室效应的成因及对人类的影响摘要:全球变暖如今已成为全世界都在关注的问题,关于其成因目前普遍认为和温室效应有关。

全球变暖对人类对地球以及对整个生态环境影响都是巨大的……关键词:全球变暖,温室效应,背景,成因,影响艾曼纽勒华拉杜里曾对气候的变化进行全面研究,利用树木年轮,葡萄收获日期及阿尔卑斯山脉冰川进退等证据,记述了包括小冰期在内的温暖与寒冷周期,从而证明,在历史上气候完全不是持续不变的。

【1】然而曾有美国科学家指出,由于人类的干预,从古代有农业活动开始,我们地球的温度就在持续升高,特别是在工业革命之后全球温度升高的速度越来越快。

如今,全球环境变暖已成为全世界都在关注的问题。

全球变暖与温室效应全球变暖指的是在一段时间中,地球的大气和海洋温度上升的现象,主要是指人为因素造成的温度上升。

原因很可能是由于温室气体排放过多造成。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2】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早在1908年,瑞典科学家斯凡特·阿兰纽斯就发现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与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之间存在正比关系,纬度越高,比例系数也越大。

30年之后,英国科学家卡兰达提出严厉警告,人类排放的微量气体足以改变全球气候。

可惜他们的主张都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严格意义上说,他们应算是“全球变暖说”人类活动致气候改变这一派的奠基人。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

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根据仪器记录,相对于1860年至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温度上升了摄氏0.75度。

自1979年,陆地温度上升速度比海洋温度快一倍(陆地温度上升了摄氏0.25度,而海洋温度上升了摄氏0.13度)。

根据卫星温度探测,对流层的温度每十年上升摄氏0.12度至0.22度。

在1850年前的一两千年,虽然曾经出现中世纪温暖时期与小冰河时期,但是大众相信全球温度是相对稳定的。

在人类近代历史才有一些温度记录。

这些记录都来自不同的地方,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尽相同。

在1860年才有类似全球温度仪器记录,相信当年的记录很少受到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从最近的千禧年内的多方记录所展示的长远展望,在过去1000年的温度记录中可以看到有关的讨论及其中的差异。

最近50年的气候转变的过程是十分清晰,全赖详细的温度记录。

到了1979年,人类更开始利用卫星温度测量来量度对流层的温度。

在2000年后,各地的高温记录经常被打破。

譬如:2003年8月11日,瑞士格罗诺镇录得摄氏41.5度,破139年来的记录。

同年,8月10日,英国伦敦的温度达到摄氏38.1,破了1990年的记录。

同期,巴黎南部晚上测得最低温度为摄氏25.5度,破了1873年以来的记录。

8月7日夜间,德国也打破了百年最高气温记录。

在2003年夏天,台北、上海、杭州、武汉、福州都破了当地高温记录,而中国浙江省更快速地屡破高温记录,67个气象站中40个都刷新记录。

2004年7月,广州的罕见高温打破了五十三年来的记录。

2005年7月,美国有两百个城市都创下历史性高温记录。

2006年8月16日,重庆最高气温高达43度。

台湾宜兰在2006年7月8日温度高达38.8度,破了1997年的记录。

2006年11月11日是香港整个十一月最热的一日,最高气温高达29.2度,比1961年至1990年的平均最高温26.1度还要高。

全球气候变暖的成因过去40万年的二氧化碳含量与自工业革命的急速飙升;地球轨道的周期性改变(又称为米兰柯维奇旋回)被相信是十万年的冰河时期循环的背后推动者。

气候系统的改变来自自然或内部运作及对外来力量的改变作出的反应。

这些外来力量包括了人为与非人为因素,譬如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及温室气体。

多名气候学家同意地球近年来已经变暖。

近代气候转变的成因仍然是活跃的研究范畴,但是科学界的共识指出温室气体是全球变暖的主因。

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3】在过去65万年,大气层二氧化碳与全球温度的图表1980年至2003年,全球主要温室气体的趋势图温室气体对于太阳的短波辐射来说是透明的。

可是,它们却吸收了来自地球发放的(黑体辐射)部份长波的红外线辐射。

这样使地球难以降温。

它们能暖化地球多少是以全球变暖势能作指标。

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及甲烷的浓度自1750年比前工业化水平(280百万分率)分别上升了31%与149%。

而现在的水平已经高于380百万分率。

从冰芯中提取可靠的数据指出,与过去65万年的作比较,这是个明显的飙升。

从一些非直接的地质学证据,有理由相信过去4000万年的二氧化碳含量比较高。

在过去的20年中,大约四分之三的人为的二氧化碳排放都是燃烧化石燃料。

其他的人为排放都是土地使用方面,特别是砍伐森林。

比如:巴西大西洋沿岸地区生物丰富的热带森林,从被欧洲发现时起,至今日不断地被砍伐。

这些森林七零八落,尽管被政府以法律保护,但仍然没有免除被砍伐的命运。

【4】1958年在夏威夷大岛海拔约3400米的毛纳洛峰上对二氧化碳混合比率展开了最漫长的连续的仪器测量。

从此以后,人们发现每年的测量结果不断攀升,如基林曲线(Keeling Curve)显示,数值由当初的315百万分率上升至2006年超过了380百万分率,升幅大约是21%。

结果显示二氧化碳含量在每个月出现轻微季节性变动而整体上全年是不断上升。

【2】从1958年莫劳岛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全球的主要人为排放的温室气体是来自燃烧燃料。

余下的大部分来自“短暂的燃料”(生产与运送中耗用的燃料)、工业及农业生产中的排放。

在1990年,他们的比重分别是5.8%、5.2%和3.3%。

当前的数据都可以作比较。

大约17%来自发电时所耗用的燃料。

很少来自大自然与人为生物来源,大约只有6.3%来自农业所产生的甲烷和氧化亚氮。

正回馈效果会导致更多温室气体的来源。

譬如从西伯利亚永久冻土中的泥煤田释放的甲烷可能多达7百亿吨。

注意人类排放的污染物如硫酸盐气溶胶有冷却的作用。

虽然被干扰的自然循环可能导致二十世纪中期的温度记录中所见的高原,但那些人类排放的污染物在某个程度上也引致同样的温度记录另外一些理论地球气候变暖和人类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温室效应有关。

但日本和丹麦科研人员近日指出,温室气体增加并非导致气候变暖的惟一原因,太阳活动变化在其中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诸如此类,还有不少假说尝试解释全部或部分的全球温度升高的原因,这些假说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对温室气体以及温室效应的强度表示怀疑。

综上所述,全球变暖的原因很多,概括以后有以下几点:人口剧增因素,大气环境污染因素,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森林资源锐减因素,酸雨危害因素,物种加速绝灭因素,水污染因素,有毒废料污染因素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的变动。

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全球变暖所导致的后果可能人人都可以背出来:气温升高、冰盖融化、海平面上升。

不过,地球气候变化导致的另外一些后果如加剧过敏症、令森林大火肆虐以及让北极湖泊消失等可能人们很少了解到。

总的来说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总的来说,可以分为直接影响、现象导致的影响以及隐性间接影响三类。

【5】直接影响首先,是气温升高直接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这包括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人类的文化活动以及能源消耗4个方面。

气候变暖会使企业的生产效率发生改变,但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会更直接、更突出。

研究显示,海拔高度每升高100米,气温就会降低大约0.8度。

这大致相当于纬度向北推100公里。

而假设未来温度升高1度,现有的作物种植界限就会向南或向北摆动,导致传统种植区域发生很大的改变。

例如香蕉以前只能在南方热带种植,气温升高后,以前没有种植条件的北方也可能适合其生长。

随着种植界限的改变,作物的产量也会发生变化,喜温的作物可能产量增加,但同时也可能形成一些热害,导致高温、干旱。

另外,气候变化会令能源消耗结构发生变化;生活模式转变亦将影响到各行各业,起码冷气机生产商现在可以考虑拓展北极市场。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加拿大魁北克省一个2000多人的村庄,2006年8月底的气温高达31摄氏度,导致当地的爱斯基摩人为25名办公室职员添置了10部冷气机。

为爱斯基摩人争取权益的克卢捷表示,北极地方密闭的房屋用来御寒,但在炎热天气下房里气温非常高,人们借助冷气机降温才能正常工作。

北方地区传统上冬季需要取暖,如果温度持续升高,取暖设备可能也会逐渐失去用户。

总体来说,能源结构会发生很大变化。

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也会发生改变。

在人类的文化活动方面,比如旅游,尤其是比较发达的国外海岸带旅游,在气候变暖后都会有很大的变化。

以前冬天冷,人们可能不愿意出门,现在气温升高,冬季的旅游活动会增加。

以上几方面的转变,最终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产生直接影响。

从结果来看,这种影响可谓好坏参半。

现象导致的影响打破自然界传统平衡在全球增暖的背景下,中国东南沿海、西南、西北、内蒙古和东北部分地区洪涝灾害增加,黄河中游以南和华北平原干旱增加。

北方地区少量的降水增加可能抵不上蒸发消耗,旱灾仍在继续波动扩大,干旱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增加将加重草地土壤侵蚀,从而将增大荒漠化的趋势,严重的缺水形势将难以缓解。

气温升高导致冰川融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大量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正在升高,各个地区的海岸带也在随着海平面的升高不断变化。

海平面上升会导致海岸带的变化,这对全球影响很大,尤其是对沿海国家或者岛屿国家的影响更为明显。

比如我国的上海、日本的东京,这些大型沿海城市的海拔高度较低,如果海平面持续上升,这些地区很可能会被逐渐淹没掉。

随着海平面上升,海岸带地区的经济将受到很大冲击。

这个地区的居民、工厂需要考虑搬家。

另外在海浪防止方面,需要加高和加强防护堤。

红树林、草地、湿地等在维持地区生态格局中发挥重要功能的海岸带生物群落,会随着海岸带的变化面临消亡。

很多岛屿国家都在担心,海平面升高后人要住到哪里去。

海平面的上升还会导致海水倒灌。

在海水和淡水的交汇处有一个混合区,很多年以来,这个区域海水和淡水的进出是平衡的,海平面升高导致出海口区域的盐分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整个区域内人类的生存环境。

例如,在海平面上升50厘米条件下,长江口现在100年一遇的风暴潮将变为50年一遇,珠江口现在50年一遇的风暴潮将变为10年一遇,再考虑到未来台风频率的增加,风暴潮灾害将更加严重。

此外,自然界的降水规律也可能发生变化,水资源的季节性分布和时间分布会有很大改变。

这种变化也有两种可能性,有人认为可用水资源总量会增加,也有人预测会减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