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后果、解决措施
温室效应的成因

温室效应的成因、危害及对策针对老师要求的论文,我之前想了很多与环境与环境保护学相关的课题,最终确定为老师推荐的“温室效应的成因、危害及对策”的选题。
因为个人觉得其他方面的环境问题可以通过一些对策在某种程度上降低或减少它的影响,而“温室效应”带来的问题,却是一个指数增长。
大家对“温室效应”这四个字并不陌生,却不能简单明了的说出它的定义。
若是之前,我肯定也说不出它的所以然来,只知道是地球的整体气温升高了,却不知道“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CO2、H2O(g)、CH4等气体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对地球起着保护作用,使地表上层气温逐渐升高的现象。
经过我从网上查阅资料得知,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候逐渐变暖并且自1975年以来,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0.5摄氏度。
如果继续以我们的生活方式,到2100年全球气温将有50%的可能上升4摄氏度。
我一直觉得如果想解决一个问题,必须从它的源头去查明它的一切。
而温室效应一直被公认为由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产生的二氧化碳导致的。
然而还有一种说法是我以前从未接触的,认为温室气体主要不是二氧化碳,而是碳粒粉尘等物质。
碳粒粉尘是一种固体颗粒状物质,主要由于燃烧煤和柴油等高碳量的燃料时碳利用率太低而造成的,它不仅浪费资源,更引起了环境的污染。
众多的碳粒聚集在对流层中导致了云的堆积,而云的堆积便是温室效应的开始。
在课堂上我们不可能把每个课题都研究的那么透彻,所以针对温室效应,我们在短暂的时间里研究的只是它的定义以及危害。
对于温室效应的危害,我想是不得而知的,由温室效应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这些问题包括冰雪融化,使得海平面上升,导致一些沿海城市被淹没;气候变暖,海水温度升高,加剧气象灾害;温度升高导致土壤干旱和沙化,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加大疾病灾害,增加传染病,影响人类健康,以及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破坏生态平衡,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威胁。
正如我前面所说的那样,解决一个问题必须从它的源头开始,而面对温室效应带来的危害,解决这些问题是刻不容缓的。
浅析全球温室效应原因与减缓温室效应的方法

浅析全球温室效应原因与减缓温室效应的方法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一个关于人类生存环境的问题却日渐突出,凸现出来,全球气温的不断变暖,已经给人类的发展造成的一定的阻碍,也影响了大自然的自身调节能力,当然将来地球不适合于人类的生存也是可能出现的结果。
本文就温室效应的产生原因和温室效应的后果给以阐述以及提出减缓温室效应的可行性办法。
关键词:温室效应;产生原因;后果;措施温室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
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却被大气吸收,这样就是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度,故名温室效应。
大气环境的变暖无疑会使全球气温升高,以至于产生融化极地冰川,从而导致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减少,甚至是物种的减少,人类的灭亡等等后果。
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式,本文就以减缓温室效应为目的,给以部分可深入研究的方法。
一、分析温室效应的影响因素从现有的科技水平看,温室效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以下几种:1.二氧化碳(CO2)据相关研究表明,在大约38亿年前大气中的CO2的浓度约为300cm3/m3这样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但是在工业革命之后CO2的浓度在逐步上升,特别是在上世纪50年代中叶至60年代中叶,CO2浓度为316cm3/m3,80年代至90年代中叶,CO2的浓度竟增至354cm3/m3。
递增幅度呈阶梯式增加,并且递增幅度在不断增加。
2.甲烷(CH4)大气中的甲烷含量一直很少,主要来源于动植物等腐殖质的残骸中,但是在人类的发张过程中注意CO2的程度似乎比CH4的程度更大,但是以单位量计算CH4对空气的加热率是CO2的58倍,这说明CH4的温室效应比CO2的温室效应更明显,并且CH4在全球气温变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氟氯烷烃(CFCS)CFCS在自然界中自然存在的形式很少,也就是说全部来自于人工合成,所以CFCS对于大气的影响就是近几十年的事情,但是对大气的影响程度和对大气臭氧层的破坏程度远大于以上两种气体,仅仅就C2F5CL和CF3CL而言,在大气中存在的时间长达400年,另一方面对于大气的温室效应的“贡献”特别大,就和CO2相比,其对空气的相对加热率是CO2的几百倍,甚至是几千倍。
温室效应的原因危害及应对策略课件

温 室 效 应 示 意 图来自温室效应的原因(1)人口剧增因素:近年来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 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 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就将是一惊 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 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 球表面气候变化。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 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 也将带来危害。
(10)地球周期性公转轨迹的变动:地球周期性公转 轨迹由椭圆行变为圆形轨迹,距离太阳更近。根据某 科学家的研究地球的温度曾经出现过高温和低温的交 替,是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温室效应的危害
温室效应的原因危害及应 对策略
一:温室效应的原因 二:温室效应的危害 三:温室效应的应对策略
温室效应
法国学者Jean-Baptiste Joseph Fourier(1768~1830) 于1824年第一个提出温室效应。
温室效应(英文:Greenhouse gases),又称“花房效应”, 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俗称。大气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 但地表受热后向外放出的大量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 这样就使地表与低层大气温度增高,因其作用类似于栽培 农作物的温室,故名温室效应。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 大气中排入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 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强,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 列极其严重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关注。
全球有40个左右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领土。它们面临 着许多不利处境,包括资源种类缺少、经济上被孤立、 土地和海洋环境退化以及因气候变化而可能引起的海 平面升高的问题。应地球问题首脑会议的要求,联合 国于1994年在巴巴多斯召开了“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 持续发展全球会议”。会议强调了小岛屿发展中国家 面临的经济和生态脆弱性问题,并通过了一个议程 (即《关于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巴巴多斯 议程》)。该议程阐明了各国政府及国际社会需要采 取的各种政策、行动和措施,以支持这些小岛屿发展 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温室效应的产生和影响

温室效应的产生和影响
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温室气体对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的吸收和再辐射现象。
它的产生和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产生原因:温室效应的产生与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有关,包括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和氟氯烃等。
这些气体能够吸收地球表面向外辐射的红外辐射,阻止其在太空中散失,使得地球表面的温度上升。
2.气候变化:温室效应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进而引发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包括极端天气现象的增多、海平面上升、冰川融化、生态系统受损等问题。
3.生态系统影响:温室效应对生态系统产生深远影响,包括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平衡失调、植物生长周期改变等,对农业、林业和渔业等产业产生直接影响。
4.经济影响:温室效应引发的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增加了社会经济成本,包括农作物减产、能源供应不稳定、基础设施损毁等,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健康影响:温室效应带来的气候变化导致空气污染增加、传染病扩散、饮用水供应不稳定等问题,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
应对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国际社会通过制定减排目标、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提倡低碳生活方式等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以减轻温室效应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
1/ 1。
38.为什么会有温室效应?

为什么会有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吸收和重新辐射地球表面发出的热辐射,从而使地表温度升高的一种自然现象。
这个过程类似于温室中的玻璃结构:太阳的辐射能量可以穿过玻璃进入温室,但热量则被玻璃保留在温室内,导致内部温度上升。
温室效应在保持地球适宜的温度环境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地球表面维持生命的重要条件之一。
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的平均温度将远低于现在,地表温度可能会下降到约-18℃,而不是现在的平均14℃,使得地球变得非常寒冷,生命也将难以存续。
温室效应的形成原因温室效应是大气中温室气体吸收地球辐射能量,并将部分热量重新辐射回地球表面所产生的。
这个过程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发生:1.太阳辐射进入地球太阳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
太阳辐射的能量以短波辐射(主要为可见光、紫外线和部分红外线)的形式穿透地球大气层,到达地表,地表吸收这些能量后,温度升高。
2.地球向外辐射热量地球表面在吸收太阳能量后,会以长波辐射(主要为红外辐射)的形式向外释放热量。
这些长波辐射本应部分向太空散发,降低地表温度。
3.温室气体吸收红外辐射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水汽、臭氧和氧化亚氮等)对红外辐射具有强烈的吸收能力。
当地球向外辐射红外能量时,温室气体会吸收部分能量,并将这些热量重新辐射回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下层,造成地球表面温度的升高。
4.热量被困在地球表面附近由于温室气体吸收并反射热量,地球的表面和大气底层保留了更多的热量。
这就是温室效应的过程,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和低层大气温度升高,维持了一个相对温暖的环境。
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温室气体是造成温室效应的关键因素,它们通过吸收和再辐射红外线,直接导致了温室效应。
主要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₂):二氧化碳是人类活动排放的最主要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的燃烧、森林砍伐以及工业过程。
它在大气中的比例较低,但其对温室效应的贡献非常显著。
甲烷(CH₄):甲烷的温室效应能力远远高于二氧化碳,其吸收热量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5倍左右。
温室效应的形成机理及对环境的影响

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中的一些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等)吸收太阳辐射并重新散发出来,使得地球表面温度上升的现象。
它是地球上自然界中一种正常的现象,也是地球上生命得以存在的必要条件之一。
但是,随着工业革命和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温室气体的排放也大大增加,从而导致了温室效应过度加剧,给地球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一、温室效应的形成机理温室效应是由地球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引起的。
当太阳辐射穿过地球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时,一部分能量被地表吸收,再以地表辐射的热红外辐射的形式向外辐射。
然而,地球表面向外辐射的热红外辐射中的一部分能量被大气中的水蒸汽、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等温室气体所吸收,使大气层中的温度升高。
这些温室气体的存在和作用使得地球表面温度得以维持在宜居的范围内。
二、对环境的影响1. 气候变暖温室效应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增加,使得地球整体气温上升。
气候变暖导致特殊天气频繁发生,例如干旱、洪涝、飓风等天气灾害,给人类、动植物和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2. 海平面上升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地冰川融化加快,导致海洋变暖和膨胀。
海平面上升将导致沿海地区的淹没,严重威胁沿海城市和人类的生存环境。
3. 生态平衡破坏温室气体的增加不仅对大气层造成影响,也会对地表水、陆地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生态平衡受到破坏,物种面临灭绝,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4. 经济损失由于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频发,农业、渔业、林业等生产活动受到严重影响,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对国家和社会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三、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1.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化石燃料的燃烧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的关键措施之一。
2. 提倡清洁能源清洁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途径。
积极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3. 推进能效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广节能技术和装备,促进建筑节能、工业节能和交通运输节能,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途径之一。
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以及措施

全球变暖的原因影响以及措施
原因:1、人口剧增因素。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4、土地遭侵蚀、沙化等破坏因素。
影响:1、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和地区被淹。
2、导致干旱、暴雨和洪涝等灾害事件增加。
措施:1、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2、植树造林,使森林在吸收、固定二氧化碳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1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和自然有关的现象,是由于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的生存。
另一方面,由于陆地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大陆气温升高,与海洋温差变小,进而造成了空气流动减慢,雾霾无法短时间被吹散,造成很多城市雾霾天气增多,影响人类健康。
汽车限行,暂停生产等措施只有短期和局部效果,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气候变暖和雾霾污染。
温室效应的原因危害及应对策略

• 7温室效应加剧对农业的影响及其对策 邢勇 • 8全球气候变暖与温室气体排放 李建基 • 9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的关系 程东来
(1)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保护臭氧层
(2)保护森林的对策方案:赶快停止对毫 无节制的森林破坏,另一方面实施大规模 的造林工作,努力促进森林再生
(3)汽车使用燃料状况的改善, 减少化石 燃料的消耗。
(4)改善其他各种场合的能源使用效率
(5) 对石化燃料的生产与消费,依比例交税
(6) 鼓励使用清洁能源作为当前的主要能源, 例如氢燃料,天然瓦斯,乙醇,太阳能等
(2)全球变暖导致臭氧浓度增加,低空中的臭氧是非 常危险的污染物,会破坏肺部组织,引发哮喘或其他肺 病
(3)全球变暖造成某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
温室效应的应对策略
碳循环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生物地化循环,它支 配着大部分陆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深刻影 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全球气候变化与 碳循环动态及其反馈效应密切相关。碳循环失 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因此, 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因素我们有以下措施:
(7)物种加速绝灭因素: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资 源,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目 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全球气候变暖又称温室效应,这种现象主要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
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而产生的。
2.具体原因:(1)工业生产中,大量利用煤作为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
量的二氧化碳。
(2)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等大量燃烧煤、石油等,排放二氧化碳。
(3)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减少了树木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3.产生后果:(1)两极地区的冰川大量融化,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沿
海低地的地区可能被淹没。
(2)旱涝等灾害性天气加剧。
4.解决措施:(1)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
(2)植树造林,
改善环境。
(3)低碳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1.全球气候变暖又称温室效应,这种现象主要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排
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而产生的。
2. 具体原因:(1)工业生产中,大量利用煤作为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
量的二氧化碳。
(2)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等大量燃烧煤、石油等,排放二氧化碳。
(3)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减少了树木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3. 产生后果:(1)两极地区的冰川大量融化,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沿
海低地的地区可能被淹没。
(2)旱涝等灾害性天气加剧。
4. 解决措施:(1)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
(2)植树造林,
改善环境。
(3)低碳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1.全球气候变暖又称温室效应,这种现象主要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排
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加而产生的。
2. 具体原因:(1)工业生产中,大量利用煤作为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
量的二氧化碳。
(2)交通工具、家庭炉灶等大量燃烧煤、石油等,排放二氧化碳。
(3)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减少了树木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3. 产生后果:(1)两极地区的冰川大量融化,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沿
海低地的地区可能被淹没。
(2)旱涝等灾害性天气加剧。
4. 解决措施:(1)开发新能源,减少矿物能源的使用。
(2)植树造林,
改善环境。
(3)低碳出行,减少汽车尾气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