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认识到实践.ppt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4课件: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节人的认识从何而来(26页)

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4课件: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一节人的认识从何而来(26页)

思考1:结合课本知识思考,人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来源于哪里?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 础
思考2:所有的认识都是来自实践吗? 你是如何认识新冠病毒的?
注意区别:补充P50 来源:只有一个,实践 途径:两条,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医生和感染者的认识 未被感染者的认识
直接经验(途径1) 间接经验(途径2)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6.创客圈里有句名言:再好的创意如果不能转化成现实产品,那也是垃
C 圾。这种说法( )
A.否定了意识活动的能动性 B.忽视了人类思维的创造性
C.强调了实践的直接现实性 D.突出了运动的客观规律性
7.图中的画师借助哈哈镜观察创作对象,把现实中的“瘦子”画成了“胖子”。漫画 家用夸张的笔法表现了他对某些社会现象的看法,这给我们的认识论启示是
( )A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②认识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③认识是主体创造客体的过程 ④认识客体显现自身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素养达标
材料:成功的疫苗是遏制大流行病毒的终极利器。但疫苗研制不是“人定胜天”的 热血故事,而是“谋事在天”的反复尝试。18世纪末,英国医生詹纳发现,挤奶女工 感染牛痘后就不会再感染天花,由此猜测牛痘可能对天花有免疫作用。他从受感染 的挤奶女工手上取得牛痘脓液,接种在一个健康男孩身上,男孩染上了温和的牛痘, 但很快恢复了健康。再给男孩接种致命剂量的天花,男孩仍很健康——世界上第一 支疫苗就此诞生,詹纳也因此被誉为“疫苗之父”。目前,人类拥有成功的疫苗仅70 余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非公有制经济从“制度外”进入“制度内”,

实践的含义.ppt

实践的含义.ppt


的重要性。
A、直接经验(书本知识) B、间接经验(实践)
C、直接经验(实践)
D、间接经验(书本知识)
2、关于认识来源正确的说法是( C )
A、客观事物是人类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之一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认识的来源
说明以下句子体现的哲理:
1、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点子”是如何得来的?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践 决

认识是否有所提升?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源动力
认 识

如何使用研究成果?
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认 识

能保证 “点子”的正确吗?
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 的唯一标准
赖 于 实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
想一想:你所拥有的知识(认识)是如何得来的? 就此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1、实践的含义? 2、实践的主要形式? 3、实践的基本特征?
二、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2)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 发生的
1、天文学产生于 农业、畜牧业 的需要。
2、学习方法产生于 3、教学方法产生于 4、孙子兵法产生于
学习 教学 战争
的需要。 的需要。 的需要。
A、上游
古时候,河北沧州一 座年久失修的寺庙倒塌, 庙前一对石狮子滚落河 中。几十年后,人们重 修寺庙需要重新打捞石 狮子,但从何打捞却意 见不一,如果是你,你 会从哪打捞呢?
B、下游
C、原地
正确答案是:上游。
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 一标准

第四章 认识和实践

第四章  认识和实践

绝对真理
相对真理
二、谬误
1、谬误的定义 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错误认识,是 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歪曲的反映。 2、真理与谬误的关系:对立统一
认识
真理
互 相依赖
互为条件
谬误
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 B
a
C
c b
A
a
C
c a b
A
B
c
b
A
C
a2+b2=c2
a2+b2=c2
真理 谬误 真理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实践、认识、再实 践、再认识,这种形式 ,循环往复以至无穷, 而实践和认识之每循环 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 了高一级的程度。
第三节
真理
一、真理及其特点 二、谬误 三、真理的检验标准
一、真理及其特点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客观事 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 具客观性、价值性、绝对性、相对性。 正确反映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感性之中有理性, 理性之中有感性,人们不应当也不可
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相互渗透
F=GM1M2/R2
于源来 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有待于发展到
二、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从感性认识飞跃到理性认识,认识的过程还没有完成。 要实现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还需要理性认识再回到实 践中,实现认识过程的又一次重要的飞跃。
再次,实践的发展还不断促进着人类思维能力的发展
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人们在实践中得到的认识,究竟是否正确,是否是真 理,认识本身不能直接回答,客观事物也不能直接回 答,而只能靠实践来检验。

高中政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说课公开课精品PPT课件

高中政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说课公开课精品PPT课件

实践是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截止2014年10月26日,中国高铁总里程达 到
12000公里,约占世界高铁运营里程的50%,
稳居世界榜首。
中国是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 术
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 要回到实践中去
正确的认识,如果脱离实践, 不为实践服务,则失去实际意 义
主创新的信念,升华爱国主义情感;
4. 树立追求真理、科学探究、崇尚理性的精神,不迷信权
威,富有批判精神,培养独立自主、合作共赢的意识。
三维教学目标
说教学
1. 通过实验教学提出问题,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验,
尝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正确认识,积累生
活经验;
过程 2. 结合具体情景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引导学生
难点: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毛主席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 当今社会思想多元化,人们的价值取向也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缺乏科学的 价值评价标准。因此,本课的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确立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 性的唯一标准,通过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帮助学生树立追求真理、科学探究、 崇尚理性的精神,不迷信权威,富有批判精神,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能 力,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维教学目标
说教学
1. 体会和感悟实践的重要性,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和观念,
自觉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服务社会,努力取得改造
世界的有益成果;
情感、2. 重视认识的力量,增强在实践中不断获得认识并推动认
态度、 识向前发展的责任感;
价值 3. 感悟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带

来的经济社会巨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坚定自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PPT教学课件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PPT教学课件
2、点子大王有很多“点子”, 这些“点子”从何而来,为何而去?
这两个事例说明什么?
说明: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材料一:“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 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 子,亲口吃一吃”。——毛泽东
材料二:李时珍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 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入药麻 醉作用。
和传递军情。”这说明
(C )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
手段。
巩固练习 3、“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从认识论角度看,其哲学寓意是 B
() 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破坏生态环境 和工农业生产
A、农产品减少及其品质下降, B、减少渔业产量, C、使塑料等高分子聚合物加速老化
3、措施:全球合作保护 减少并禁止氟氯烃等物
1、概念:pH值小于5.6的雨水。
2、原因: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 3、分布:向 氧①大化北氮气美等中酸酸排雨性放区气二②体氧北。化欧硫酸和雨二区 4、危害:③我国西 南酸雨区
思 响社生气
?会态温
考 经环升
济境高
: 会、,
造干对 成湿各 什状地 么况区 影和的
为什么?
1、原因:人们使用冰箱、空调时释放出的氟氯烃
化合物,通过光化学反应大量消耗臭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2、危害:
A、增加皮肤癌,主要是黑色素癌;
1)危害人体健康 B、损害眼睛,增加白内障患者;
C、削弱免疫力,增加传染病患者;

(完整版)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完整版)第二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一)认识的本质
• 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 路线: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坚持从思 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 唯物认识路线:坚持反映论立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人的一切只是都是从后天接触实际中得来的。
• 唯心认识路线:否认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认为认识 先于物质,先于人的实践经验。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2019年4月18日
一、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的认识 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
(一)实践的本质
• 实践是感性的、对象性的物质活动,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并 鲜明的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艺术、教育等。
三种实践类型的关系
• 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构成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 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受物质
生产实践的制约并对其产生能动的反作用。 • 虚拟实践是实践活动的派生形式,具有相对独立性。
(四)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
•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毛泽东
为内容,因而是深刻的。
• 认识活动表现为无论在感性认识中还是在理性认识中,都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
(三)从认识到实践
• 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 • 重要性表现在: • 1.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第
一次飞跃,认识的结果仍然是观念的存在,把观念的存在转变成现实 的存在,必须经过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即是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优势理论实现 自身的过程。

什么是实践.ppt

什么是实践.ppt

• (2003年全国卷·论述).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7分)
• 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 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 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 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遨 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 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 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 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 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 A.具有不确定性
• B.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 C.是由认识工具决定的
• D.随着实践的深入而发展
• (2003年全国旧课程卷)艺术创作需要坚 实的生活积累,正如王夫之所说:“身之 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坎。”这表明 ()
• A.认识事物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 B.认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 C.认识来源于实践 • D.认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 (1)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变化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
• 〖答案〗:(1)从自然是神,到自然是人征服的对象,再到 自然是人的朋友,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了人的认识 是不断深化.发展的;认识发展的动力来源于实践,每一个阶段 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都基于当时改造自然的实践水平, 并随着实践的深入而不断深化。
•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 劳动,然后才能活动。这说明物质资料的 生产活动是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的
• A.唯一源泉 • B.基础 • C.全部内容 • D.最终目的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科 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ppt教学课件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ppt教学课件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2)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
认识的来源:实践 亲身实践
获得知识的 书本知识 途径
他人经验
直接经验 间接经验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1)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提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 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 础”这个道理的?
最新数据表明,2005 年度全球新增艾滋病 病毒感染者490万,其 中成人达到420万,艾 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 已达4030万,已死 2500万,仅在今年就 有310万人因艾滋病死 亡,相当于美国西雅 图整个城市的人口, 儿童死亡人数也突破 新高,达到57万。
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 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 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 后果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 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 后果严重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八十七条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 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 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 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 威尼斯)
吐鲁番
楼兰古城
玉门关
敦煌
秦陵兵马俑
大雁塔
真真假假
马可·波罗一行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了繁华的 楼兰城,见到了美丽的楼兰姑娘。
马可·波罗曾向元世祖忽必烈是这样描绘杭州 的:“陛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此 话不错。杭州,的确比天堂还要美。城内共 有160条大街,每条街有10 000所房屋,共计 有房屋160万所。城内河道纵横,有12 000座 桥梁。大桥的拱度可了不得,有好几层楼那 么高,莫说小船,大船从它下面驶过,连桅 杆也不必放下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