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飞机研制阶段针对主要机载系统一级供应商的管理方法研究
民用客机机载软件构型管理活动方案研究

着需要在黑暗中摸索前行。
目前来看,它的盈利模式还不够清晰,在许多层面都还存在问题:1.签到难。
用户出于隐私的考虑而不愿意分享自己的地理位置。
因此,如何建立一个令用户信任的平台十分重要。
2.LBS功能的使用频率较低。
用户对于签到功能的兴趣有一定的保鲜期,不会长期以往只为签到而签到。
从易观国际的数据来看,有一半以上的用户都是偶尔才使用签到。
用户对于签到功能的兴趣也是有一定的保鲜期的,用户不会长期以往只为签到而签到。
3.应用平台同质化,用户分散。
目前的solomo平台提供的服务基本类似,而且由于这个领域的门槛较低,新进者很容易模仿,这使得大量的平台分散了用户的注意力。
4.求新不求准。
目前许多商家在SoLoMo营销上没有一个理性认识。
有的商家对SoLoMo不了解,不愿意冒险尝试;有的商家在进行SoLoMo营销的动因是盲目跟风。
普遍只是单纯的利用新技术,没有与自身品牌建设需要相结合。
总的来说,S o L o M o模式涉及的主体包括三方:商家、用户和S o L o M o服务提供方。
对于商家而言,SoLoMo营销只是手段,不能当做目的,应该结合LBS技术,通过Mobile这个终端与用户进行Social化的沟通,真正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与体验。
对于SoLoMo服务提供方而言,所做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新技术开发与应用,而应给商家提供个性化的、有效的营销渠道;另一方面,要提供用户真正需要的服务,找到用户和企业双赢的模式。
另外,对于同质化严重的问题,无论是广告公司还是商家,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差异化战略,深耕细作,增加用户粘性,培养用户忠诚。
Solomo的新“混搭”必然会为移动互联营销注入新鲜血液,但如何深入挖掘其营销价值、使其发挥新技术带来的革命性推动力,未来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移动互联行业瞬息万变,能否把握潮流、顺势而为,是企业进行有效营销的一个重要方面。
智能终端的不断普及,使移动互联应用服务渐渐渗透到人们的视野中。
面向民机总装的供应商产品交付数据管理技术研究

段 S S一 般 为 手 工 编 辑 , 程 发 生 更 改 后 , 部 分 信 息 P 工 这
缺 乏 与 工 程 数 据 源 、 BOM 等 的 联 动 关 系 。本 文 结 合 某 S 飞机 制造 公 司 供应 商 交 付产 品数 据 管理 的 实 际情 况 , 提 出了构 建 S BOM 的 方 法 , 并 基 于 XML ( e sbe eXtn il Mak p L ru g , 扩 展 标 记 语 言 ) 成 供 应 商 产 品 交 ru ag a e可 形 付 规 范 结构 化 管理 方 法 , 证 民机产 品在 工程 一 装 一 保 总 供 应 商 领 域 数 据 的一 致 性 。
供应 商 生产 的零 部件需 要满 足 的技术 要求 ,即供 应商 产 品 交 付 规 范 SS P ( u pir r d c Deiey S p l P o u t e l r v
Sa d r 。 两 部 分 数 据 内 容 存 在 内 在 关 联 性 , 现 阶 tn ad) 这 但
特 定 交 付 模 式 。 该 交 付 模 式 中 , 某 一 供 应 商 所 生 产 在 由 的 散 件 , 也 即 供 应 商 根 据 交 付 状 态 规 范 书 S S的 要 求 P
仅 仅 进 行 生 产 , 并 且 转 移 到 委 托 主 制 造 商 的 相 应 车 间
进 行 安 装 的 零 件 , 部 汇 总 在 一 起 单 独 交 付 , 非 随 同 全 而
主 制 造 商 形 成 其 工 程 数 据 源 之 后 ,需 要 向 供 应 商 传 递 的 信 息 主 要 有 两 部 分 :一 是 供 应 商 需 要 生 产 交 付
给 主 制 造 商 哪 些 零 部 件 , 即 供 应 商 交 付 物 料 清 单
民用航空机载设备的适航管理[五篇材料]
![民用航空机载设备的适航管理[五篇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cf6a052b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5.png)
民用航空机载设备的适航管理[五篇材料]第一篇:民用航空机载设备的适航管理民用航空机载设备的适航管理摘要:随着科学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民用航空机适航管理的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
文章对民用航空机初始适航管理的概念和民用航空机载设备的适航工作要求进行详细分析,探讨机载设备在初始适航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及方式方法,旨在为我国民用航空机载设备的适航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用航空机;机载设备;适航管理民用航空直接关系到选择民用航空出行民众的公共安全和公共利益,所以每个国家都对民用航空的管理非常的严格。
当今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民用航空通行的管理方式是以安全为中心的适航管理。
我国也依照国际惯例在民用航空管理中采用适航管理的制度。
这种适航管理制度是在参考美国管理制度上建立的一种适合本国国情的一种民用航空的适航管理制度。
其中民用飞机的组成部分包括发动机、机体、机载设备,这些民用飞机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应该适应民用航空适航管理的制度,并且在适航管理的具体要求中发挥其特定的适航功能。
其中,民用航空机载设备的适航管理方式和其他的航空产品有较大的不同。
一、初始适航管理概述适航部门在参照相关适航的标准和规范,对交付使用前的航空器进行设计和制造的型号进行审查,就是初始适航管理。
初始适航管理的目的是保证航空器和相关的航空器部件在适航部门规定的标准范围内进行设计和制造。
适航部门明确规定机载设备的初始适航性要由机载设备的研制单位承担主要责任。
其具体承担的责任有:机载设备设计符合性的实现责任、机载设备制造符合性的实现责任和符合性验证实施的责任。
并且在承担相关责任的基础上,向适航部门展示机载设备的适航性,最终保证设备维修的质量。
民众航空机的合格审定的分为五个流程,分别是:航空机世行概念的设计,确定航空机设计的要求,按照计划实施设计和设计的审核验证。
机载设备的研制单位要严格按照这五个实施步骤,针对适航部门的审查内容选择和分析适航技术的标准条款,并对选择的条款实施落实,控制机载设备设计的状态,最终获得适航证件。
ARJ21翔凤客机

ARJ21翔凤客机简介ARJ21民用客机是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研制的双发动机新支线客机。
ARJ21是英文名称“Advanced Regional Jet for the 21st Century”的缩写(ARJ全称为“Advanced Regional Jet”),意为21世纪新一代支线喷气式客机。
ARJ21民用客机是70~90座级的中、短航程涡扇发动机新支线客机,拥有基本型、加长型、货机和公务机等四种容量不同的机型。
ARJ21民用客机是中国第一次完全自主设计并制造的支线客机。
采用“异地设计、异地制造”的全新运作机制和管理模式。
机体各部分分别在国内四家飞机制造厂生产。
ARJ21项目研制采取广泛国际合作的模式。
采用了大量国际成熟先进技术和机载系统,发动机、航电、电源等系统全部通过竞标在全球范围内采购,其中有许多系统零部件、产品在中国生产制造。
ARJ21飞机项目2002年4月正式立项,2002年9月,成立了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以负责运作ARJ21项目。
起初该机型由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工程部总体设计。
2003年转至中国一航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负责初步设计和详细设计工作。
2003年12月ARJ21-700分别在成都、沈阳、西安和上海四家工厂同时开工进行零件制造。
2007年12月21日ARJ21-700在上海飞机制造厂总装下线。
而ARJ21民用新支线客机第一架首飞却因为某些原因比原计划拖延了9个月。
2008年5月1日,作为国家16项重大专项之一,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成立大飞机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研制中国民用大型客机的重任。
与此同时,ARJ21新支线民用客机和承担ARJ21项目的中航商用飞机有限公司划归新成立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所属。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以“主制造商-供应商”管理模式,以“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及技术管理方式,任命了项目“两总”(总指挥、总设计师)并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迅速推动ARJ21项目2008年11月28日--首架ARJ21-700飞机在上海飞机制造厂试飞首飞,首次飞行62分钟后降落,取得圆满成功!首飞完成后,随即进入试飞试验、适航取证等投入市场前的阶段。
基于IPT组织模式的民机研发阶段供应商管理浅析

基于IPT组织模式的民机研发阶段供应商管理浅析作者:郑吟箫来源:《科技视界》 2015年第25期郑吟箫(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上海 200000)【摘要】IPT组织模式是为了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而建立的跨职能团队。
IPT的建立降低了供应商管理职能的协调难度,但是也带来了供应商管理人员隶属不清、职业规划受限等问题。
建议IPT内的供应商管理人员加强同IPT及职能部门双方的联系;某些供应商管理职能集中由供应商管理部门统一规划;给IPT内供应商管理人员提供更多职业发展机会。
【关键词】IPT;供应商管理职能;优势及挑战;建议1什么是IPT产品开发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
如何对企业的产品开发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指导和协调不同组织及成员的各项活动,整合资源以促进更快完成共同的目标是建立IPT的目的。
所谓IPT(Integrated production team),在实际工作中又常被称作“联合攻关团队”、“并行工作团队”、“集成产品开发团队”等,是以任务为导向,具有明确交付物,由跨单位、跨部门的不同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联合组成工作团队。
IPT组织形式在民机主制造商行业中已广泛采用。
比如波音(Boeing)公司在波音777上全面应用并行工程的理念,成立了238个集成产品开发团队(IPT),有关产品开发过程中产生的所有问题都在IPT内部协商解决。
由于制造提前介入设计过程,减少了制造返工和工程更改的数量,提高了产品质量,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
该成功范例对于全球的航空制造企业都具有非常大的示范作用。
2 民机研发阶段供应商管理的职能在民机主制造商研发实践中,供应商管理的职能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
一是货源开发。
主要内容是搜集建立潜在供应商信息并建立潜在供应商信息库,为供应商选择提供数据。
二是供应商选择,包括信息征询书及招标书的编写、发放、回复评估,供应商商务评估及排序,合同谈判及签署等。
三是供应商工程管理。
民机机载软件配置管理技术研究.doc

民机机载软件配置管理技术研究作者:杨娟来源:《信息安全与技术》2012年第04期【摘要】软件配置管理作为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文章从民机机载软件的特点入手,提出了一套符合民机机载软件的配置管理流程,并与DO-178B中的配置管理活动进行了符合性对照,给相应民机机载软件的配置管理技术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配置管理;DO-178B ;民机;软件The Research of Civil Aircraft Airborne 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Yang Juan(Luoyang Institute of Electro-optical Device HenanLuoyang 471 009)【 Abstract 】 The importance of 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during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is realized by more and more people. This article star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ivil aircraft airborne software and raised a process of civil aircraft airborne 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and do the compliance control with the chapter 7 of DO-178B .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to the corresponding civil aircraft airborne software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technology.【 Keywords 】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DO-178B; civil aircraft airborne; software1 引言软件配置管理作为软件开发过程中一个重要过程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
民用飞机研发初期供应商选择的基本流程和主要评价标准

民用飞机研发初期供应商选择的基本流程和主要评价标准彭雄;李琳【摘要】民用飞机的研制,不仅要举全国之力,更要聚全球之智.面对来至全球,分别擅长各机体结构、机载系统、航空发动机、航空管路、标准件以及复合材料等领域的众多潜在供应商,制定合理的工作流程,按照既定标准进行评估排名,确定后期合作伙伴,是主制造商在项目起步阶段最重要的任务之一.这些评价标准主要包括:潜在供应商的综合实力、潜在供应商与我方历史合作情况、潜在供应商产品竞争力情况、潜在供应商本土化属性、潜在供应商的民族标签等.【期刊名称】《科技视界》【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2页(P25,59)【关键词】流程;标准【作者】彭雄;李琳【作者单位】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上海201210;中国商飞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上海201210【正文语种】中文由中国人自主研制的首架喷气式支线客机ARJ21飞机已经投入运营,正在积极推进的C919干线客机也将执行首飞。
这两个型号中,机体结构几乎都由国内供应商制造,而绝大多数的机载系统供应商都来自欧美。
由此可见,民用飞机研发,需要调动国内外诸多企业的资源。
在项目开始之初,基于各部段或系统的实际需求,采用合理的评价标准,执行统一的工作流程,选出后期能正式合作的供应商,是保证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民用飞机研发之初,供应商选择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在图1所示的工作流程图中,签署保密协议是开展后续信息交流的基础,是将货源企业转为潜在供应商的必要步骤;信息征询是向潜在供应商告知我方初步需求,然后根据潜在供应商回复文件的完整性、可行性、先进性和经济性等,进行第一轮评估筛选,确定可进入下一阶段工作的潜在供应商清单;持续时间可达数月的联合设计工作,是主制造商与潜在供应商联合确定系统架构和主要技术指标的过程,也是主制造商进一步评估潜在供应商实力的过程;能够获取邀标书的潜在供应商,是主制造商经过信息征询阶段的评估和联合工作阶段的考察,确认可以负责完成相关系统的企业;最后,通过评估潜在供应商对邀标书的回复,签订合同,即确定了最终的供应商名单。
免费飞机设计:某型飞机机载设备寿命控制方法研究

2.2.1 外场数据统计法 外场数据统计方法指的是用产品外场数据进
行统计计算确定产品首翻期(工作时间)或使用期 限(工作时间)的方法。统计方法除参考2.1.2规定 外,可采用如下方法。
(1)残存比率法 外场样品数n≥20,失效数≥6,并已知基本 可靠度或规定失效率时。 (2)平均秩次法 不满足残存比率法使用条件的外场数据,并 且已知基本可靠度或规定失效率时。 2.2.2 检查法 检查法是通过检查产品的征候,或测量产品 功能参数,确定产品寿命的一种方法。 (1)检查产品结果未发现泄露、锈蚀、磨损 等异常现象且产品功能参数满足技术规范要求,
进行监督和控制
* 隐蔽功能指的是产品功能的中断,不能由履行正常职责的空勤 组察觉;当需要备用产品工作时,功能是否良好不能由履行正常 职责的空勤组察觉。
2 确定寿命指标的途径和方法
2.1 厂内寿命试验法 2.1.1 被试样品的选择
(1)对在研产品应选用新品作为样品; (2)对已交付使用的产品,可选定检产品或 外场使用到一定寿命的产品(性能测验合格者)作 为样品; (3)被试样品数量一般不少于2台(套)。 2.1.2 数据处理 (1)工程经验法 在确定产品首翻期(工作时间)和使用期限 (工作时间)的寿命试验中,以出现引起产品翻修 耗损期内的损耗性和偶然性故障或不可修复产品 出现的失效为关联失效。 如果产品寿命试验到T时,全部产品均未出 现关联失效时可按式(1)估算产品首翻期(工作时 间)初始值或使用期限(工作时间)初始值T0。
Key words : airborne equipment ; maintenance support ; lifetime control
某型飞机机载设备中寿命有限产品[1]数量众 多以及寿命的不统一,给飞机安全、任务的完成 以及维修保障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故需要对这 些有寿命要求的产品进行清理和研究,在分析它 们定延寿的途径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寿命控制 的建议和对策,以期减少人力物力的耗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用飞机研制阶段针对主要机载系统一级供应商的管理方法研究
作者:汪静雪
来源:《科技视界》2020年第17期
摘要
本文基于民用飞机供应商管理的复杂性,分析了在研制阶段对主要机载系统供应商实施有效管理的重要性,并指出在现阶段管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包括完善对一级供应商的绩效评价等四点改善建议。
关键词
民用飞机;研制阶段;供应商管理
中图分类号: F426.5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94/ki.issn2095-2457 . 2020 . 17 . 57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omplexity of the civil aircraft supplier management, to start with analyzing the importance of implement effective management to major airborne systems suppliers during development stage, followed by pointing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management activities, conclude by proposing four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which include to perfect suppli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Key Words
Civil Aircraft; Development Stage; Supplier Management
0 引言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用户需求的不断细化,新产品的研发制造过程逐渐趋向于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多种专业技术,单凭某个企业很难完成新产品完整生命周期环节的各项工作[2],此时,供应商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项目就属于这样的复杂型新产品,整个项目涉及供应商之多、交叉交付之复杂,为航空产业供应商管理提供了很好的
研究价值。
文章将首先给出一级供应商的定义,接着论述在大型客机项目中加强对一级供应商管理的重要性,并提出目前针对一级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方法,最后得出结论。
1 一级供应商的定义
对于供应商的分类有若干种,其中一种分类方法是根据供应商的层级关系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级供应商和次级供应商,一级供应商是指直接给主制造商供应产品的供应商,主要是提供重要结构件、机载设备与重要机载系统件的供应商。
而次级供应商指的是供应商的供应商,主要包括提供一般的零组件、电子仪表以及原材料等的供应商[3]。
2 对一级供应商的管理在大型客机项目研制阶段的重要性
针对项目不同阶段,对供应商的管理方法也有所不同,而对于大型客机项目,由于在研制阶段面临大量的节点压力、构型管理、局方检查等,将一级供应商纳入完善的管理体系尤为重要。
首先,在研制阶段对一级供应商进行有效管理有利于及时识别风险,并予以解决或形成应对策略,避免临近节点时的手忙脚乱。
其次,研制阶段对一级供应商在质量体系、构型管理、生产规范等方面进行时时监管,有利于主制造商把控产品生产流程,通过局方的制造符合性检查。
最后,从成本控制角度来看,通过深入了解和管控一级供应商,对于价值和供应难度较高的零部件供应商,有时主制造商可以利用其在产业里的规模及影响力等,直接和其次级供应商谈判,从而获得较低的供应价格,为后续批量生产阶段打下良好基础[4]。
3 目前针对一级供应商管理存在的问题
作为庞大的系统工程,大型客机项目的供应配套商数量非常巨大,目前国内的民机制造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已逐渐摸索出一套针对一级供应商的管理方法,然而管理力度目前还稍显不足,主要体现在:
3.1 设计制造流程把控不足
对于航空产品,既需要对产品的最终质量进行管理,更要控制产品研制过程的质量,也就是说,作为主制造商,既要对一级供应商的产品研制过程进行管理,也需要时时通过对一级供应商的管理来了解并掌握二级、三级供应商提供的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的研制、生产过程[1],特别是对于民机产业,对二级甚至三级供应商在设计图纸、制造工序等方面实施有效管控在应对CAAC或FAA的制造符合性检查上十分重要。
目前,国内的主制造商在这方面管理上仍显欠缺。
3.2 计划无法实时跟踪
研制过程中,主制造商面临的另一大难题,就是在制定或修改项目计划进度时,无法实时得到下游供应商真实的进度执行情况,这使得主制造商对于自身是否能按节点完成任务做不到心中有数,因此,上游企业在制定计划时只得暗自进行大量时间预留,给下游企业较短的时间来完成任务,以尽量减少由于下游企业拖延而导致的整体进度推迟[2]。
然而,这并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源,甚至,如果下游企业提前完成任务,大量的时间预留会产生仓储费等额外支出。
3.3 缺乏高效的沟通平台
目前,旨在与大型客机项目国内外供应商进行流畅的数据交换,主制造商推出的供应商门户网站已正式上线,该平台整合了以往几大数据交换平台,增进了用户体验,但由于该平台账户的申请方法及使用方法仍执行得不到位,导致并不是所有一级供应商都能高效地使用平台进行信息传输或工作协调。
3.4 缺乏完善的退出機制
缺乏对已参与型号研制的一级供应商的科学、完善的退出机制,会使得一些一级供应商缺乏危机感,导致主制造商对一级供应商的影响力减弱[4],表现在一级供应商对主制造商的要求或敦促反馈不积极等。
4 改善方法
4.1 用更科学的方法选择一级供应商
用更科学的方法选择更优秀的一级供应商是便于以后实施有效管理的基础。
由于供应商信息的获取不足,目前选择一级供应商大多利用成功经验法,即根据以往经验逐步积累,形成《合格供应商名录》,从中选取,而缺少一个和外部供应商进行平等互动沟通的平台。
因此,借助信息化手段,主制造商可以建立一个互动沟通的网络化平台,使得需求方可以在平台上发布需求信息,供应商也可以主动在平台上发布自身的能力信息、项目经验等,再利用智能化的手段进行筛选,这样可以为主制造商的决策者提供一个较好的选择范围[2]。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扩散,在互联网上发布分解后的需求并进行招标也是未来趋势之一。
4.2 基于平台形成一级供应商研制计划
建议进一步完善并敦促一级供应商利用现有平台,基于平台形成供应商研制计划。
首先,主制造商将WBS分解结果发布到平台,一级供应商均可以通过平台得到各自的WBS分解結果。
接着,由一级供应商主导,二、三级供应商将自身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节点上报给一级供应商,一级供应商再结合二、三级供应商的计划安排和自身工作计划安排制定本级的任务计划并通过平台上报主制造商[2]。
在这一过程中,要敦促一级供应商时时通过平台对计划进行更
新,保证主制造商可以直接通过平台实时了解一级供应商的计划变动情况,以便及时做出应对措施。
4.3 关注供应商的风险管理能力
在研制阶段,由于产品难度较大或跨国协同开发等原因,供应商时常面临很多不确定性风险,往往难以预测。
因此,更多地关注一级供应商的风险管理能力、风险应对能力必不可少。
甚至在供应商选择阶段和对供应商进行绩效评价时,应把供应商的计划执行力,包括计划执行状态、资源利用情况、冲突消解能力等列入筛选或考核条件[2]。
4.4 完善对一级供应商的绩效评价机制
目前,国内民机主制造商已摸索出一套针对一级供应商的绩效评价体系,并定期开展评价,然而缺乏相应的奖惩措施,会使得供应商对评价结果越来越掉以轻心,难以起到促使供应商进行持续改进的目的。
因此,制定针对一级供应商绩效评价结果的奖惩措施是完善绩效评价机制的必要步骤[4]。
5 结论
本文主要针对大型客机项目研制阶段对一级供应商管理出现的问题,结合文献资料及实际工作经验,提出改善措施,主要包括科学地进行供应商选择、充分利用沟通平台、关注供应商风险应对能力、完善对一级供应商的绩效评价机制等,旨在提升对主要机载系统一级供应商的管控能力,促进项目研制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常好丽,杨海成,何苗,候俊杰,汪艳兵.面向多级供应商的航天型号产品研制过程质量管理研究,制造业自动化,2009,31(1):p.24-28.
[2]王星汉.面向复杂产品开发的多级供应商协同项目管理研究,2010,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3]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供应商管理分析报告,2012,清华大学:北京.
[4]杨希.PC行业非直接采购二级供应商评价及动态管理,2014,上海交通大学: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