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调度数据网相关技术探讨
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结构特性探讨

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结构特性探讨摘要:在当今电力系统中,电网安全运行的基础条件即为调度自动化系统,它是整个电力系统运行条件的核心部分。
调度自动化系统所得数据可以作为电力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基础依据,而自动化的通信网是属于计算机管理网的一部分。
下文中针对具体供电企业为例分析电力企业调度自动化系统及数据网络系统。
关键词:电力调度;数据网;结构特性引言随着国民经济水平高的快速发展,广大用电用户对电力供应的需求不断提高。
综合数据平台的建设是电力调度工作的重要革新,但在其建设和应用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比如系统存在较多的独立建设部门,系统建设难以达成一个统一的标准规范。
因此,有必要对电力调度综合数据平台的体系结构和相关技术进行探讨,促进平台体系结构优化与运行效率的提升。
1电力调度数据网需要遵循的原则在对电力调度数据网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以实时、安全和可靠作为核心原则。
想要最大限度提升电力调度数据网自身的安全性,首先需要工作人员将处于同一系统之中的不同业务进行隔离,不仅需要将控制生产与非控制生产的业务加以隔离,还需要强化部分关键性业务的隔离和防护。
另外,工作人员还需要通过分区的方式,强化针对电力调度数据网所开展安全防护工作的力度。
接下来,工作人员还需要对电力调度数据网所对应传输周期进行明确,只有以秒为单位的传输周期才能最大限度保证电力监控工作对实时性的要求。
基于此,工作人员需要以提升数据传输过程灵敏程度为目标,对优先级和延时加以设置。
最后,作为对电网在运行过程中所涉及一系列安全装置、继电保护等数据进行传输的部分,电力调度数据网对电网运行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意义,由此可以看出,对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行提升是非常有必要的。
2电力调度的综合数据平台体系结构分析综合数据平台的建设目的是为电力系统的持续、可靠运行提供保障,通过对数据的综合处理和高度共享,使电力系统拥有应对突发故障的能力,提高电力供应质量,从而满足用户的需要。
电力调度数据网安全技术及其应用

电力调度数据网安全技术及其应用摘要:目前应当保障电网系统的安全和稳定运行,这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以及稳定,关系到电能的安全供应,当前的时代背景之下,社会诸多领域对于电力需求量正在与日俱增,所以,更加需要进一步强化电力调度工作。
在电力调度工作过程当中也存在诸多的难题和挑战,要求积极应对。
本文主要是关于电力调度安全技术的研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电力调度;数据网;安全技术;应用自从党的十九大之后,政府和党对于电力行业的支持力度正在与日俱增,也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人力等等,致力于实现电力行业改革以及发展。
当前电力资源需求量正在日益增加,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电网产生各类不安全问题,同时也不难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用电需求。
电力调度数据网更加需要加强安全技术的广泛使用,这对于切实保障数据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电力行业得到更好更快发展。
1 影响电力调度数据网安全性的因素对于当前电力部门专用网络而言更加需要进一步强化调度工作。
其中,电力调度数据网主要作用就是针对电力资源进行合理科学控制和管理。
在目前,电力调度数据网络需要具备独立的网络设置,并且进行合理组网,同时,要求具备专用通道。
针对电力调度数据网络进行构建过程当中,要切实保障其可以和电力企业数据网络、外部公共网络实现相互隔离,这样才能够保障电力调度数据网络可靠性和安全性。
根据逻辑隔离可以将调度网络划分为,实时网络以及非实时网络两大部分,同时,实现分别连接,还可以将其分别接在骨干层、接入层以及核心层。
当前还依然存在着诸多方面外在因素会对于电力调度数据网络造成重大影响和威胁,不仅涉及到了外部的风险性因素,同时电力系统自身也存在着内部风险性因素。
既存在着网络性自身风险,同时也有工作人员在操作上不当所导致风险的问题[1]。
1.1操作不当引起的安全隐患针对电力调度数据网络而言,其主要是专门实施管理的一种数据网络。
实际操作和管理的过程当中还依然存在着较大隐患问题,这些安全隐患存在将势必会对于网络正常稳定的运行造成重大威胁。
电力调度数据网安全技术及其应用分析

电力调度数据网安全技术及其应用分析摘要:结合工作一年来在电力监控系统的工作经验,对电力调度数据网的维护和安全运行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措施,旨在促进安全技术在电力调度数据网中的应用,以提高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安全性。
关键词:电力;调度;数据网;安全1电力调度数据网接入设备的安全分析电力调度数据网是电力监控网络,为了让电力信息安全得到保障,国家电力部门已经对调度数据网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在专用通道上独立组网,从物理层面加强安全防护。
数据网被划分为实时子网以及非实时子网两种,形成了生产控制大区和信息管理大区。
对于电网而言,二次安全防护系统是稳定运行的基础,考虑到边界防护,需要向监控系统内部延伸。
防护体系主要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1.1 存在基础设施故障风险在基础物理设施中存在一定的故障风险,包括机房防水性能、门禁系统、电磁屏蔽系统等,如果性能不健全,很容易影响到调度数据网的安全运行。
且系统电源负载过高、路由器达不到冗余配置等问题,也都有可能造成系统瘫痪。
1.2 防护体系被动调度数据网仍然处于建设阶段,在变电站内部和调度过程中二次安全防护仍然需要隔离装置以及加密装置,防护工具缺少积极性。
对于网络信息系统而言,隔离加密装置作为第一道防线尚难以满足智能电网安全防御的实际需要。
1.3 系统安全风险调度数据网的规模十分复杂,受到多种安全因素威胁。
其一,维护人员对于网络结构以及参数软件不够了解,维护期间难免出现操作不当的情况。
如果出现配置失误,短时间内很难发现,但是作为安全隐患长久地保存在系统中。
其二,设计期间没能对设备缺陷和漏洞进行全面研究,由于技术更新将导致系统不匹配,造成运行问题的出现。
1.4 存在内部或外部非法攻击调度数据网作为一个独立系统,绝大多数攻击来源于非法访问,外部非法访问导致网络资源以及设备不能正常使用,或者对自身权限出现擅自更改的情况,导致越权访问情况的发生。
数据网使用国际通用形式的网络协议进行通信,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不断提高终端交互,造成网络数据安全和速度可能受到木马和病毒的影响。
浅谈电力调度数据网及其维护

浅谈电力调度数据网及其维护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我国电力系统的功能逐渐完善,给人们的生活及工作带来极大便捷,同时,我国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电能的支持。
电力调度数据网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电力调度的自动化程度,同时,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调度数据网是电力系统未来发展的方向,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构建一套完整的数据管理系统,进而提高我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效率。
本文主要分析探讨了电力调度数据网及其维护方面的内容,以供参阅。
关键词:电力调度数据网;维护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数字化电网和智能化电网的发展也逐渐的增快,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建立了应用层面相对较为完善的能量管理系统,在此之后,数据传输网络这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逐渐的建立起了电力调度数据网,它为所应用领域的数据传输提供了非常安全可靠的平台。
1电力调度数据网建设的关键技术电力调度数据网的硬件设备技术与软件网络技术必须具备可靠性。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链路检测及保护技术。
在数据网的某一连接部位或节点发生故障时,对这些故障进行快速准确定位,从而避免数据丢包情况的出现,这就需要链路检测技术予以及时解决。
例如,双向转发检测,即BFD链路检测技术,它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数据丢包情况的发生。
②接入可靠性。
在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实际应用当中,双归属的接入方式无疑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二层数据网络的链路保护和检测当中,通常会将Monitorlink与Smartlink两者相结合来进行二层数据网络的部署,如此能够有效提高汇聚节点与接入节点之间的链路可靠性,进行毫秒级倒换,从而有效加快数据信息的传输。
③网关可靠性。
在电力调度的整个工作过程中,由于和电厂、变电站以及供电局等不同单位之间都有密切的信息沟通和联系,因此在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建设中网管的可靠性无疑非常重要。
④电力数据网的网络技术必须具备双平面的特性,这是为了增强电力调度网的业务保护与抗灾能力,并对繁重的数据信息业务实现有效分担。
电力调度数据网安全技术及其应用

电力调度数据网安全技术及其应用
电力调度数据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数据,包括电力负荷预测、电力市场运行、电网调度等方面的数据。
这些数据的安全性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电力调度数据的安全,需要采用一系列的网络安全技术及其应用。
采用加密技术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
建立安全的通信网络,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入侵和攻击系统。
还可以采用身份认证技术,对接入系统的用户进行身份验证,确保只有合法的人员才能访问和操作数据。
还可以采用访问控制技术,对不同的用户设置权限级别,确保用户只能访问其具备权限的数据。
采用数据备份技术,定期对电力调度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
采取灾备措施,建立冗余系统,确保在系统故障或者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恢复电力调度功能。
还应加强对于系统的监控和审计,通过日志记录、行为分析等手段,发现并及时应对异常行为和安全事件。
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对于安全事件及时进行响应,减小安全事件对系统造成的损失。
电力调度数据的安全是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重要任务。
通过采用加密、通信安全、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备份、灾备措施、监控审计等一系列网络安全技术及其应用,可以保障电力调度数据的安全,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
电力调度的自动化技术探讨

电力调度的自动化技术探讨电力调度是指根据电网负荷需求和发电设备运行情况,合理安排和调整电力发电和配送的工作,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一项重要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调度的自动化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和应用。
本文将对电力调度的自动化技术进行探讨,探索其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电力调度的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1.智能化调度系统传统的电力调度系统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和管理,存在着信息处理效率低、调度决策不够智能化等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智能化调度系统逐渐成为电力调度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调度系统基于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能够实时监测电网运行状态,预测负荷需求,优化发电机组组合,自动制定调度方案,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2.自动化调度设备电力调度涉及到大量的设备和设施,如发电机组、变电站、输电线路等,传统调度需要人工操作这些设备,效率低、安全隐患大。
自动化调度设备的发展逐渐改善了这一状况。
自动化调度设备利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和操作,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调度和管理,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虚拟电力调度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虚拟电力调度技术逐渐受到重视。
虚拟电力调度是指通过虚拟电力系统对实际电力系统进行模拟和优化调度,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
虚拟电力调度技术借助电力市场的机制,通过交易和协调电力资源,实现了电力系统的优化调度,为实际电力系统的调度提供了重要支撑。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调度系统将逐渐实现更加智能化的运行。
未来智能化调度系统将能够实现更加精准的负荷预测、更合理的发电机组调度、更灵活的负荷响应等功能,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未来,自动化调度设备将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自动化调度设备将加强与智能化调度系统的对接,实现更加智能化的远程监控和操作,提高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力调度数据网安全技术理念及前景展望

电力调度数据网安全技术理念及前景展望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升级,电力调度数据的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电力调度数据是指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包括系统状态数据、实时监测数据、负荷预测数据等。
这些数据对于电力调度运维、决策制定等具有重要意义,一旦被黑客攻击或泄露,将对电力系统运行和用户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保护电力调度数据的网络安全至关重要。
电力调度数据的网络安全技术理念是以信息安全为核心,采用多层次、多种类的安全防御措施,确保数据在存储、传输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要加强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包括建设安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病毒防护系统等,确保数据不受外部攻击的威胁。
要加强对数据的访问控制和权限管理,确保只有合法授权的人员才能访问和使用数据,防止非法的数据篡改和泄露。
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控和事件响应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置安全漏洞和威胁,缩小损失范围。
电力调度数据的网络安全技术在未来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方面,随着电力系统的升级和智能化发展,电力调度数据的规模和复杂性将进一步增加,对网络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一代通信技术的引入,如5G和物联网技术,将为电力调度数据的安全传输和管理提供更加可靠和高效的技术手段。
未来,可以通过加密技术、区块链技术、机器学习等研究领域的发展,进一步完善电力调度数据的网络安全技术,提高系统的抗攻击和抗干扰能力。
电力调度数据的网络安全技术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用户安全的重要手段,其发展前景看好。
在未来,需要加大对电力调度数据安全的投入和研究,加强各方之间的合作,共同应对网络安全挑战,为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和用户的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也需要不断推动网络安全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适应电力系统不断发展的需求,实现电力调度数据的安全与智能化的有机结合。
电力调度数据网解析

1 分析《呐喊》、《彷徨》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深刻批判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的总主题是反封建,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揭露批判极其深刻。
多数作品描写了封建势力对人民压迫及制造的一系列人生悲剧,主人公主要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妇女。
小说既暴露了封建势力造成的人民物质上的“病苦”,更着重暴露了人们精神上的“病苦”,以惊醒“不幸的人们”起来摆脱封建思想道德的枷锁。
2 分析《呐喊》中的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 小说集《呐喊》中的阿Q、《故乡》中的闰土、《风波》中的七斤,是三种类型的农民形象。
他们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一、共同点:都受封建势力压迫剥削,却愚昧麻木不觉悟。
二、不同点,略 通过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小说揭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矛盾:农民被封建主义残酷压迫剥削,生活极其悲惨;农民精神上愚昧麻木,却没有改变自己悲惨境遇而奋斗的思想和行动。
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农民问题。
要改变农民悲惨的地位境遇和启发农民的思想觉悟,使农民从封建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进行反封建斗争。
3 简析《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及其思想意义 《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主要有《阿Q正传》的后半部,是侧面描写,写辛亥革命在未庄和县城的影响。
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对封建势力妥协,使封建势力摇身一变成为革命党,篡夺了革命胜利果实。
辛亥革命未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农民,未能注意启发农民民主主义觉悟。
4 分析评价《狂人日记》的思想艺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狂人日记》的思想是:“暴露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弊害”,揭露得异常深刻:揭露了礼教的“吃人”本质。
这是对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是对封建统治者以仁义道德“吃人”的中国几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
《狂人日记》思想上的深刻性和对民族现状和前途的“忧愤深广”的特色。
艺术形式上的主要特点: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结合。
运用日记体形式;以心理描写为主,是*变态的心理描写;简练的白话语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电力调度数据网相关技术探讨
电力调度数据网在整个电力系统运行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文章重点分析了电
力调度数据网的相关问题,并从技术的角度出发,对该数据网的基本内容做详细
的研究,希望能对相关人员的工作有所帮助。
标签:电力调度;数据网;MPLS CPN
Abstract: The power dispatching data network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whole power system.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issues of the power dispatching data network and starts from the technical
point of view. The basic content of the data network to do a detailed study, hoping to
help the work of relevant personnel.
Keywords: power dispatching; data network; MPLS CPN
前言
电力调度数据网是电力生产过程中完成信息实时传输的网络,在跨地域电力
数据网络通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满足当前电力生产过程对数据通信、
过程监测等工作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随着我国社会进一步发展,社会
生产对电网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深入了解电力调度数
据网络的基本内容,为进一步提高电网运行提供保障。
1 MPLS技术
MPLS技术是建立在开放通信网络上的,一种能够完成引导数据高速、高效
传输的网络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MPLS技术能够在无连接的网络体系中引入
连接模式,因此有助于改善传统的网络结构,并且能够兼容当前各种主流的网络
技术。因此在当前社会生产中应用该技术,多数学者认为MPLS技术能够构建
重叠模型,支持ATM与IP,能够显著增强流量工程、服务等级等各项针对性信
息处理工作的开展,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网络扩展性。
在电力调度数据网络中,MPLS技术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能够简化电力调
度数据网中的数据转发流程,通过简单的标记交换技术,取代了传统路由器中的
第三层查找功能,因此在技术应用上具有更加明显的先进性。同时,MPLS技术
在IP包装封之外还能添加固定长度的标记,并且这一标记在每一跳过程中都能
被交换成新的标记,所以MPLS在处理信息交流问题时具有更强大的信息处理
能力。
2 电力调度数据网的技术确定
2.1 确定技术体制
为了确保MPLS技术能在电力调度数据网上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就应该
确定技术体制,通过这种方法提高该技术的使用效率。有学者认为,在选择网络
技术中,应该确保其具有极强的可控制性与安全性,并且技术能够满足电力系统
相关业务的需求。结合MPLS技术的相关条件,决定采用IP业务形式。
根据IP业务的基本特征与MPLS技术的技术内容,决定采用IP+光纤的方
式,这是因为这种组合方式不需要直接支持IP,也不会像ATM网络那样需要在
IP通信环节做额外开销。因此这种组合方式能够显著增强交换机的运行效率,
并且能够保证成本,优化其数据业务的处理效果。
2.2 网络拓扑结构设计
基于MPLS的网络拓扑结构主要包括骨干层、核心层、接入层,其中核心
层主要包括国调、省调、各网调等环节,其节点是IP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骨
干层的核心节点是各省调;接入层的各个节点为变电站、直调发电厂等,整个电
网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根据图1的所介绍的拓扑结构可以发现,这一拓扑结构的核心是国调与网
调,其中国调的相关节点主要包括运营业务中心与互联网中心两方面;而相对于
网络数据流处理,其网调是依靠一个2×2mb的主电路实现与国调连接的,只有
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网络通信质量。
在该结构中,一旦出现网络通信中断的情况后,那么每个节点的业务都能通
过备用路由上传到国调中心,并且确保其不超过3条,这就实现了网络的低延时
处理。
2.3 MPLS VPN技术
MPLS VPN技术是MPLS技术在IP VPN网络中的进一步表达,能够在公共
网络平台上构建电力调度数据网VPN。与IP VPN技术相比,MPLS VPN技術在
安全性、业务拓展性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通过两级标记堆栈能够构建
完整的IP隧道,支持MPLS各项功能的落实。
与传统技术相比,MPLS VPN技术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为:(1)具有
一定的安全性与扩展性。MPLS VPN能为用户节点提供安全稳定的通道,因此能
保证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的信息传播质量。同时,MPLS VPN具有更便捷的新增节
点功能,从长远角度来看,随着我国电力工程项目的进一步开展,新的电力生产
单位必然会大量出现,MPLS VPN的这项功能适合我国未来建设的需求。(2)方
便管理。在采用MPLS VPN方法进行组网后,能够优化传统的数据网络结构,
并且在该技术的支持下,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广域网维护工作能够由专门的运营商
承担,用户只需要维护单一的设备即可,因此在管理上具有优势,对于复杂的电
力生产管理工作而言尤为适用。
3 其他技术支持
为了能让电力调度数据网的运行质量达到预期,除了要使用MPLS技术外,
其他的支持技术同样必不可少,本文考虑到电力调度数据网对网络的可靠性提出
了很高的要求,因此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了支持技术:3.1 设备技术
在电力调度数据网中,设备对于整个网络的影响最为明显,因此为了能切实
保证设备运行质量,在实践中可以采用以下技术:
(1)链路检测技术。当网络中的某一节点出现故障后,如何快速的将这个
信息传递到整个网络中而减少故障损失,成为电力调度数据管理人员研究的重点
内容。针对这一问题,链路检测技术应运而生,为了达到快速检测故障的目的,
在工作中可以采用BFD双向转发链路检测技术,通过将故障信息及时快速的发
送到远端检测设备中,让相关责任人能快速掌握故障问题。同时在检测到故障之
后,可以采用链路保护技术FRR技术(快速重启路由),让流量能在50ms内就
能被款到备份链路上,最大程度上避免丢包问题的发生。
(2)网关技术。对于电厂、供电局等电力调度数据网的用户而言,能够时
刻与上级单位保持联系成为电力数据网运行的基础。在一般情况下,电力系统中
的内部网络都会在主机内设置一跳相同的缺省路由,通过指向出口网,支持主机
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传输,这样一旦出现故障,那么主机与外部网络之间的交
流就会受到影响。针对这种问题,可以采用配置多个出口网关的方法来强化网络
的可靠性,例如可以采用虚拟路由冗余协议,该技术能够将多个独立的物理网关
虚拟成一个IP,这样一旦出现故障之后,就能通过该设备处理信息传输问题。
3.2 网络技术
根据上文介绍的网络拓扑结构,在网络技术研究中可以采用环网的方法来强
化电力调度数据网的运行水平。在技术应用中,电力调度数据网的光纤资源有限
经常会对广域网组网质量造成影响,最终降低了电力调度数据网的運行水平。针
对上述问题,在网络技术中应该做到:(1)在建网之前就做好详细的网络规划,
降低出现问题的风险;(2)在现有的光纤资源上构建完整的网络。
一般认为,环网是一种先对成熟的网络技术,并且还具有节省光纤资源的优
势。在出现网络运行故障之后,业务将会在环网上采用固定的方向,而且一旦出
现故障,业务将会迂回到反方向。在扁平化的网络体系中,核心层或者汇聚层经
常采用环网技术形式,这种网络形式有助于MPLS VPN的使用,因此能满足电
力调度数据网的应用要求。
4 结束语
文章从MPLS技术入手,对其技术内容进行分析。从各地区的应用情况来
看,MPLS技术能够满足电力调度数据网应用的要求,并且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能满足电力调度数据网运行的要求,所以应该在更多地区做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冯炜.简析电力调度数据网安全技术及其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7
(03):36.
[2]汤惠琼.智能化电力调度数据专网建设[J].通讯世界,2015(21):185-186.
[3]胡刚.电力调度数据网建设方案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4):
191.
[4]洪必海.电力调度数据网改造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3):199.
[5]吴浩辉.电力综合数据网综合监测系统部署[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
(30):199-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