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
BiPAP无创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中的应用

【 要 】 目的 摘
观 察 BP P i 呼吸机 面罩正压 通气在 治疗 A
对 2 急 性 左 6例
疗后 , 缺氧状态得到改善 , 0 排 出,H值升高 , c: p 患者 的尿量才
明显增加 。血压下降 , 心率减慢 , 进一步降低 心肌耗氧量 , 症状 好转。为 了解 BP P无创正压通气对急性左心衰竭的作用 , iA 本 文分析总结应用常规治疗和联合 BP P治 疗急性左心衰竭的 iA
■ 嘧露目密厨
主要因素。左侧大脑半球 、 前部 、 大脑 中动脉供血区、 大脑皮质 损害更易引起认知功能障碍 , 尤其是左侧皮 质及丘脑 、 马的 海 梗死 ; 其次 , 与患者的职业 ,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 并发高血压 、 糖
尿 病 、 血 脂有 关 I 高 t ] 。
参考文献
[] Ptre C, od Kuz e .urn cnet i Mi giv 1 eesnR D o y R, rA,t1 r t o cpsn l c nt e aC e d o i ip i n[ .rhN uooy20 ,8 1 )18 — 9 2 m ar t】 c erl ,0 1 5 (2 :9 5 19 . me JA g
【 关键词 】BP P无创机械通气 左心衰竭 急性肺水肿 iA
低 氧 血 症
2 6例 , 中男 1 其 2例 , l , 女 4例 平均 年龄 6 6岁 , 因中原发性 病 高血压 1 4例 , 冠心病 1 例 , 1 急性心肌梗死 6例 , 风湿性心脏病
9例 , 扩张型心肌病 4例 , 心肌炎 1例 , 甲亢心 1 , 中高血 例 其
急性 左 心 衰 竭 是 心血 管疾 病 的常 见 急 重 症 , 迅 速 导 致严 常
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衰竭的处理:正性肌力药
5、去甲肾上腺素:不作为一线药物。如果正性肌力药仍然 不能将收缩压恢复>90mmHg,患者处于心源性休克状态时 就要使用。剂量0.2-1.0ug/(Kg.min)。洋地黄制剂:这类制 剂可轻微增加急性心衰患者心排血量和降低充盈压,仅用 于心室率快的心房颤动患者。
急性心衰竭的处理:无创通气 1适应症:每位心源性肺水肿和高血压急性左心衰患者应尽 早使用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以便改善呼吸窘迫症状和 相应的临床参数。可降低左心室后负荷改善左心室功能。 心源性休克和右心衰竭患者慎用。2禁忌症:无意识、严重 智力障碍或焦虑患者;进行性危及生命的低氧血症需要立 即气管插管的患者;严重阻塞性气道疾病的患者。3使用方 法:开始用5-7.5cmH2O的PEEP,逐渐滴定到临床有反应的 水平10cmH2O;吸入氧浓度>=0.40;持续时间通常为 30L/h直到患者气短和血氧饱和度得到改善。4不良反应: 右心衰竭严重恶化;高碳酸血症;焦虑;气胸;抽吸。
急性心衰竭的处理:正性肌力药
米力农PDE抑制药,可移植cAMP降解起到正性肌力和周围 血管扩张作用,同时增加心排血量和每搏量,而肺动脉压 力、肺毛细血管楔压、总外周及肺血管阻力下降。可按2572ug/Kg于10-20分钟内静推然后按0.375-0.75ug/(Kg.min) 速度静滴。冠心病患者慎用,因其可增加中期病死率。
急性心力衰竭的处理原则
1、慢性心衰失代偿:推荐袢利尿剂联合血管扩张药。肾功 能异常者可将利尿剂加量,伴低血压和器官低灌注体征时 用正性肌力药物。 2、肺水肿:吗啡用于肺水肿,尤其是有疼痛和焦虑伴随呼 吸困难的。血压正常或高于正常时使用血管扩张药,容量 超负荷或液体潴留的心衰患者用利尿药。伴低血压和器官 低灌注体征时用正性肌力药物。血氧饱和度低者用机械通 气和面罩吸氧改善。 3、高血压性心衰:推荐血管扩张药,但是必须监测血压。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和措施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急性心力衰竭概述 • 治疗原则 • 治疗措施 • 急性心力衰竭的预防和康复 • 急性心力衰竭的护理和管理 • 急性心力衰竭的预后和展望
01
急性心力衰竭概述
定义和分类
定义
急性心力衰竭是指心力衰竭的症 状突然发作或恶化,需要紧急治 疗。
分类
急性心力衰竭可分为急性左心衰 竭和急性右心衰竭,根据病因和 病理生理机制的不同,又可分为 收缩性心衰和舒张性心衰。
01
新型药物研究
目前正在进行多项针对急性心力衰竭的新型药物研究,包括针对神经内
分泌激素受体信号转导途径的药物、改善心肌能量代谢的药物等。
02 03
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
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是未来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另一种可能途径,目前 已有一些初步的研究在探索细胞和基因治疗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 用。
机械辅助装置
02
治疗原则
急性心力衰竭的一般治疗原则
01
02
03
患者体位调整
急性心力衰竭时,患者需 采取半卧位或端坐位,以 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 负担。
吸氧
给予高流量吸氧,以改善 缺氧状态,缓解呼吸困难 。
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通道建立
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及时 给予药物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原则
镇静剂应用
给予镇静剂,如吗啡,以 缓解患者紧张和焦虑,减 轻心脏负担。
建立患者档案,进行定期随访。
对疑似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及时诊 断和治疗。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 依从性。
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定期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及时调整药物 剂量。
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和治疗

• 当损伤较轻,形成的血栓为非闭塞性,以血小板 为主——白色血栓。
• 形成白色血栓时,冠脉血流没有完全中断,可以 冲击血栓而栓塞末梢小动脉,表现为UA或 NSTEMI。
溶栓治疗的绝对禁忌证
• 出血性脑卒中或随时可能发生的不明原因的脑 卒中
• 最近6个月内发生过缺血性脑卒中 • 中枢性神经系统损伤或肿瘤 • 近期有较大创伤或手术史或3周内有头颅损伤 • 1月内有消化道出血史 • 已知有凝血障碍的疾病 • 主动脉夹层瘤
溶栓治疗的相对禁忌证
• 最近6个月内有一过性缺血发作 • 正在接受口服抗凝药物治疗 • 妊娠或产后一周 • 不可压迫部位的穿刺 • 创伤性复苏 • 难治性高血压(收缩压>180mmHg) • 晚期肝脏疾病 • 感染性心内膜炎 • 消化性溃疡活动期
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和治疗
宁波开发区中心医院 杜学宏
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和治疗
• 急性心肌梗死(AMI)又叫心肌梗塞.是指心 肌的缺血性坏死,是心内科的重要急诊,属冠 心病的危重类型.近20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 随着基础研究深入.新型药物的开发,介入技 术的发展,以及大规模临床实验的循证医学 证据.AMI的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病死率 由30%→5%
• 而在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MI病 人及EKG正常或无特异性表现者无效
• 对ST段压低者,甚至有害。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 急性冠脉综合征
无ST段抬高 NSTEMI
ST段抬高
UA
NQMI
QMI
ACS的病理生理基础
• 一旦斑块破裂,便激活血小板和凝血系统,在破 裂斑块的基础上形成富含血小板的止血血栓。
急性心力衰竭指南

五、急性左心衰的监测方法
(一)无创性监测(Ⅰ类、B 级) (二)血流动力学监测 1、适应证:适用于血流动力学状态不稳定、病情严重且 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如伴肺水肿(或)心原性休克患者。 2、方法: (1)床边漂浮导管(Ⅰ类、B 级) (2)外周动脉插管(Ⅱa 类,B 级):可持续监测动脉血 压,还可抽取动脉血样标本检查; (3)肺动脉插管(Ⅱa 类,B 级):
2.急性大块肺栓塞伴急性右心衰竭
3.右侧心瓣膜病伴急性右心衰竭
急性心衰诊断和评估要点
◆应根据基础心血管疾病、诱因、临床表现(病史、症状和 体征)以及各种检查(心电图、胸部X 线检查、超声心动 图和BNP/NT-proBNP)作出急性心衰的诊断,并做临床评 估包括病情的分级、严重程度和预后。 ◆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急性左心衰竭所致的呼吸困难,系由肺 淤血所致,严重患者可出现急性肺水肿和心原性休克。 ◆BNP/NT-proBNP作为心衰的生物标志物,对急性左心衰竭 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肯定的价值,对患者的危险分层和预后 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急性左心衰竭病情严重程度分级有不同的方法。Killip 法适用于基础病因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Forrester 法 多用于心脏监护室、重症监护室及有血流动力学监测条件 的场合;临床程度分级则可于一般的门诊和住院患者。 ◆急性右心衰竭常见病因为右心室梗死和急性大块肺栓塞。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如突发的呼吸困难、低血压、颈静脉 怒张等,结合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以作出诊断
表1
急性心肌梗死的Killip 法分级
分级
症状与体征
I级 无心衰 II 级 有心衰,两肺中下部有湿罗音,占肺野下1/2,可 闻及奔马律, X 线胸片有肺淤血 III 级 严重心衰,有肺水肿,细湿罗音遍布两肺(超过 肺野下1/2) IV 级 心源性休克、低血压(收缩压< 90mmHg),紫绀、 出汗、少尿
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中的应用

6 8岁 。其 中 . 心病 1 冠 6例 ( 性 心 肌梗 死 8例 , 旧性 心 肌 急 陈
梗 死 6例 ,k绞 痛 2例 ) 高 血 压 性 心 脏病 8例 , 一 t , , 甲亢 性 心
脏病 3 , 例 风湿 性心 脏病 2例 , 症心 肌炎 3例 。 重
12入 选 标 准 .
与治 疗 前 比较 , < .5 00 P
应 用 于临 床 。在 呼 吸 疾病 中应 用 较 为普 及 ,我科 2 0 0 6年 1
况 明显 改 善 , 命体 征趋 于 稳 定 , 部 哕 音 消失 ; 生 肺 8例 患 者 因 各 种原 因不 能 耐受 改 为气 管插 管通 气 后好 转 。
表 1无创 面罩 通 气 治疗 前后 对 比
( E P) ~ m 2 保 证 潮 气 量 ( t8 1 /g 触 发 灵 敏 P E 3 8c H O, V ) - 2 ml , k
度 按各 自需 要 调节 。机 械 通气 前 常规 留置 胃管 , 通气 间歇 常 规 翻身 , 拍背 , 帮助 排痰 。 械通 气 治疗 期 间用 多参 数监 护 仪 机
13 监 测 指 标 .
3讨 论
选 择 机械 通气 治 疗 急性 左 心衰 竭 , 尤其 是 重度 急性 左 心 衰 竭 治疗 的有益 作用 已得 到 了验 证 [ 机 械 通 气 的 治疗 表 现 1 1 ,
①监测患者一般情况 、 心率 、 心律 、 血压 、 呼吸及肺部体 征 。② 使 用 呼 吸机前 后 定 时行 血气 分 析检 查 , 根据 血 气 分析
能 取得 满 意疗 效 。
[ 词】 关键 急性 左心 衰竭 ; 无创 正压通 气 【 中图分类号】 5 16 R4. 【 文献标识码】C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原则和措施

(稳定后)
严重呼衰: 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
指征: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 PaO2≤60mmHg(大量吸纯氧时) PCO2>50mmHg
CRX:严重肺水肿(大白肺)
目的:肺泡通气和交换↑ →PaO2↑ PaCO2↓ (纠正呼衰) 使用PEEP(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能使PaO2↑ 吸痰方便,避免痰堵
Dop 3-5-10ug/kg/min ivgtt(血压偏低者)
NE 1-3-5-10ug/kg/min ivgtt(适合DOP仍不能维持 血压者)
喘啶 0.2mg ivgtt(慢)(适合于喘鸣者) 抗菌素(预防肺感染用) 血气分析,必要时纠代酸(NaHco3)
急救的疗效判断
1-2hrs内应排尿500-1000ml,不排尿不会好转
—
3B期
+
+
+
+
临床表现
(动脉供血不足+肺水肿)
端坐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
呼吸困难(混合型,心源性哮喘时呼气型)(R ↑> 30 次/分)
咳嗽、喘,咳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
生命体征:R ↑、HR ↑,BP ↑ 两肺:干、湿罗音或水泡音(吸气时为主)
心音低、心杂音(±)、脉细弱
皮肤湿、冷、可紫绀,尿少或无尿,烦燥不安 血气分析:PO2↓ PCO2↓(过度通气)or ↑(呼衰)
AHF的诱因
心肌梗死或缺血(小梗死大缺血,NSTEMI) 血压升高 快速Af者(舒张性心力衰竭和MS时) 容量过度(饮水过多,饮食过咸、尿量过少) 抑制心肌收缩力的药物(Ca+拮抗剂、BB和抗心律 失常药) 感染(肺炎、发烧等) 饮酒 内分泌疾病(DM、甲亢、甲低)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护理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无创呼吸护理作者:陈艳来源:《医学与法学·综合版》2013年第01期【摘要】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为在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时提高治疗、救治安全提供有利依据。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3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完整资料,均符合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诊断标准,对所有患者采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并予以系统性护理干预措施。
结果:患者均采用无创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在脱机情况下,患者仍无显著的呼吸困难状况,生命体征较为稳定,并且血氧饱和度达到并维护90%以上,即可转出心脏病监护病房。
除了3例患者鼻面部压迫性损伤以及9例患者出现腹胀情况外,其余患者皆未发生相关并发症结论:对无创呼吸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治疗后的相关并发病。
【关键词】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无创呼吸治疗;护理干预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是心血管疾病中常见的急症之一,各种器质性的心脏病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都会出现这一病症,当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发作时,会产生严重的呼吸困难和极度缺氧的现象,会直接的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1]。
在对此类病症患者进行抢救时,除了进行常规的治疗方法,如半卧式、端坐、面罩式氧气吸入或者是鼻导管氧气吸入等以外,早期的合理使用无创式呼吸机,使患者接受机械通气的治疗,也可以获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抢救的成功率[2]。
本文对无创式呼吸机在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方法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83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的完整资料,均符合急性左心功能衰竭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患者51例,女性患者32例,最小年龄为18岁,最大年龄为85岁,平均年龄为(53.09±6.28)岁。
其中缺血性心肌病7例,重症心肌炎9例,扩张型心肌病13例,风湿性心脏病联合瓣膜损害19例,心肌梗死、冠心病35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发表时间:2018-08-16T11:34:02.09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 作者: 杜道辉[导读] 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
杜道辉武汉市黄陂区中医院急诊科 湖北武汉 430300
摘要:目的: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0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02)、收缩压(SBP)、呼吸频率(R)及心率(HR)等等旨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a02、PaC02、SaO2、SBP、呼吸频率及心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可作为急诊抢救的优选方案。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竭;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Du Dao hui (emergency department,huangpi district hospital,wuhan,hubei,430300)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acuteleft heart failure. Methods:5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treatment is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control group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the observationgroup based on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given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reatment,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the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the arterial blood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02),arterial blood pressure(PaCO2),arterialblood oxygen saturation(Sa02),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respiratory frequency(R)and heart rate(HR)and so onpurport. Results:the total therapeutic efficien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indexes ofPa02,PaC02,SaO2,SBP,respiratory frequency and heart rate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omparison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thetreatment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mplicated with acute left heart failure may be the preferred method of emergency rescue. [key word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cute left heart failure;Mechanical ventilation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其病情发展迅速且凶险,如治疗不及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部分患者可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通气功能往往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对急性呼吸衰竭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急诊治疗中辅以机械通气治疗,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重要作用。我科对收治的25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辅助机械通气治疗,并与常规治疗的25例患者做对比,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3例,女12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3.54±12.25)岁;其中12例患者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10例患者为前间壁心肌梗死,3例患者为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发病至就医时间为3—18h,平均(8.45±2.21)h。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48—77岁,平均年龄(54.28±13.87)岁;其中10例患者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8例患者为前间璧心肌梗死,7例患者为下壁合并右室心肌梗死;患者发病至就医时间为3—19h,平均(8.52±2.37)h。两组患者以上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迅速为其建立静脉通路,纠正电解质紊乱,连接心电监护,严密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并给予常规急诊抢救措施,具体包括高流量吸氧、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呋塞米)、强心剂(西地兰)、抗凝等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治疗,主要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W)的机械通气方式,并辅以呼气末正压通气方式,PEEP以4cmH20开始,最高值10cmH20,吸氧浓度保持在50%—100%,呼吸频率保持在15—25次/min,潮气量保持在6—8ml/kg。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0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02)、动脉血氧饱和度(Sa02)、收缩压(SBP)、呼吸频率(R)及心率(HR)等指标。疗效判定标准如下:患者血压、呼吸和心率等生命体征逐渐恢复到正常指标,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改善,动脉血气分析显示正常,双肺湿性啰音减步至肺野的一半以下判定为显效;患者生命体征、临床表现、动脉血气分析等有所改善,但改善情况不明显判定为有效;患者病情无改善或加重甚至死亡判定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中,显效12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对照组中,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临床相关观察指标比较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的Pa02分别为(79.84±5.52)mmHg、(85.75±4.78)mmHg;PaC02分别为(36.64±4.13)mmHg、(39.27±3.55)mmHg;Sa02分别为(90.12±3.34)%、(94.68±3.33)%;SBP分别为(138.76±8.24)mmHg、(113.87±7.64)
mmHg;呼吸频率分别为(24.88±2.21)次/min、(18.52±2.05)次/min;心率分别为(94.62±10.24)次/min、(83.36±10.59)次/min。即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以上指标更优,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持续性处于缺血缺氧状态,动脉血液灌注严重不足,影响患者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从而导致患者的左心功能受损并发展为心力衰竭;由于患者的左心功能受损,影响其血流动力学,会导致肺循环淤血、水肿,从而进一步加重患者的心力衰竭症状,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机制。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治疗关键在于纠正心衰,降低心脏负荷,临床给予患者吸氧、血管扩张剂、利尿剂、强心剂等基础治疗对于控制患者的病情有重要的作用。多项临床研究发现,治疗过程中,及早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机械通气治疗也尤为关键,其对于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提高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3]。辅助机械通气治疗迅速给予患者大量的氧气输入,可确保有充足的潮气量进入患者气管中,防止患者气道出现痉挛,加速患者肺部炎性渗出的吸收,使患者肺部水肿状态加以解除,促进患者呼吸功能的改善。同时,通过机械辅助通气可使患者的心肌缺氧状况改善,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本研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a02、PaC02、Sa02、SBP、呼吸频率及心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可作为急诊抢救的优选方案之一。
参考文献: [1]连献杰.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重症左心衰竭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2):53-54. [2]王小红.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7):125-126. [3]王理亚.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重症左心衰的临床疗效分析[J].临床研究,2016,24(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