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起重机动态结构分析和研究
塔吊研究报告

塔吊研究报告塔吊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塔吊是一种用于重型建筑工程的起重机械,广泛应用于建筑工地和工业生产现场。
它具备起重能力大、工作范围广、操作灵活等特点,是现代建筑工地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
然而,由于塔吊在工作时所具备的巨大起重能力,一旦发生事故将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因此,对塔吊的研究和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二、研究目的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塔吊的研究,分析塔吊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提供有关知识和指导,促进塔吊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收集和阅读相关文献,了解塔吊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研究成果。
2. 实地考察:参观建筑工地和塔吊使用现场,观察和了解塔吊的实际工作情况和管理措施。
3. 数据分析: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得出结论。
四、研究内容1. 塔吊的分类和结构特点:介绍塔吊按结构分类的方法和各类塔吊的结构特点。
2. 塔吊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要点:详细描述塔吊的工作原理,并指出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
3. 塔吊的安全管理:介绍塔吊的安全管理措施,包括使用前的检查和维护、操作规范、安全防护设施等。
4. 塔吊事故案例分析:分析已发生的塔吊事故案例,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五、研究结论1. 塔吊在建筑工地和工业生产现场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2. 塔吊的安全管理至关重要,需要加强使用前的检查和维护、操作规范、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等措施。
3. 对于已发生的塔吊事故,需要深入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六、研究建议1. 加强对塔吊操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2. 定期检查和维护塔吊设备,确保其工作状态良好。
3. 加强对塔吊管理的监督,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七、参考文献[1] 张三. 塔吊安全管理研究[J]. 建筑工程,2021(1):10-15.[2] 李四. 塔吊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措施[J]. 工程建设,2021(2):30-35.。
基于ABAQUS的塔式起重机结构分析及试验验证

基于ABAQUS的塔式起重机结构分析及试验验证马灿;刘树林;温磊;黄腾辉【摘要】A finite element model was established for the tower crane to handle effectively the connection,constraint and load in the crane structure while seven typical working conditions were defined.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software ABAQUS was used to conduct static analysis for the whole structure and the stress detection.The results from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actual test data and the coincidence degree is good,which verifies the correctness and feasibility of the finite element analysis.Application of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can improve the design efficiency of the crane,and it also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development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serialization products.%对塔式起重机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对起重机结构中的连接、约束和载荷进行了有效处理,确定7种典型工况.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整机结构静力学分析,并进行应力检测.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际检测数据误差较小,吻合度较好,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的正确性和可行性.应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可以提高起重机的设计效率,也可为系列化产品的研发及优化提供参考.【期刊名称】《机械制造》【年(卷),期】2017(055)006【总页数】4页(P86-88,99)【关键词】塔式起重机;计算机;有限元【作者】马灿;刘树林;温磊;黄腾辉【作者单位】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长沙410100;徐工安全装备有限公司江苏徐州 221001;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300308;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长沙41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122;TH213.3塔式起重机是高层建筑、火电站、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工程机械,基于工作的特殊性,塔式起重机风险高,事故频发[1]。
塔式起重结构动态分析的两种有限元模型及比较

特性。
建 立该 塔 机 的 有 限 元 模 型 如 图 1所 示 ,使 用
S 8 AP 4有 限元 程 序 对 其 进 行 动 力 分 析 ,其 前 四 阶
进行 复 合运 动 时 ,结构 和 机构 将受 到 比静 载 大得 多 的动载 影 响 。一直 以来 ,人 们 对塔 机 的分 析仍 停 留 在静 力 分 析上 ,对 动载 效应 的考虑 主要 使 用 动载 系
出使用合 理的等效单元 代替复杂 的杆 系框架结构可 以大 大减 少单元 和 自由度 数 ,在使 计算 简化 的 同时保持 了 良 好 的分析精度 ,对 于同类型塔机 的动力分析具有很 好的参 考价值 。
关 键 词 :塔 式 起 重 机 动力分 析 有限元 模 型
塔 式起 重机 ( 以下 简称 塔 机 )是一 种 需要 经 常 启动 、制动 和作 复合 运 动 的机 械 。在启 动 、制 动 和
维普资讯
设 计 制 造
昭 岛 图垦观 绾 钧勖 嗣国 厨∞ 曰 圆 圈 四 雎囝
陆念 力 夏拥 军 刘 明 思
内容摘要 :本文分 别应用完整 的杆 系有限元模 型和 等效有 限元 模型对 塔式 起重 机结 构进 行 了动力 分析 ,指
力 特性 ,因此 对塔 机进 行 准确 的动力 分析 已成 为一 个 重要 的研 究 领域 。 目前 对塔 机进 行 动力 分 析有 多 种方 法 ,其 中以动 力有 限元 方 法 为佳 。但 因塔 机 单
角 钢 10x10×1 0 0 0 角钢 10 0 0 x10×1 0
平衡臂
主 弦杆
_
I
—
—
一 1
1
{
பைடு நூலகம்
j .
塔式起重机臂架的静动态分析及优化

塔机 结 构 的固有频率 相近 ,防止 发生 共振 现象 ] 。有 起重量 为 6 t 。该塔机 选用钢材 为 Q2 3 5 ,弹性模 量 E X
1 . 4 载荷的情况
塔机 的静力学分析 需要考虑 以下载荷 :
( 1 ) 自重 载荷 , 自重 惯性力的形式加在每个单元 上; ( 2 )起 升 载荷 ,起 升 载 荷按 照集 中载 荷 的形 式施
的弹性 三 维梁它们都各具 有特点,能满足不 同的分析要 加到吊臂 的下 弦上 ;
必 要进行模 态分析 ,模 态分析主要用于确定系统 的 自身 型 进行阶数 提取 。 。 ’ 。 了一种基于 ANS YS的建 模分析方 法 ,对其进行 静动分 结果表 明该臂架 的最 大应 力小于材料许用应 力,安 全余
塔 机 的工作高度为 4 1 m,臂长为 5 6 m,最大额定
塔 式起 重机 是各种工程建 筑 中最 主要 的施 工机械 , 求 。B E AM1 8 8单元 以 T i mo s h e n k o梁理论为基 础,其 臂架结 构 自重 在整机 中占有 较大 比重 ,是影响起 重能力 形函数 中挠度和截 面转动各 自独立插值 ,并考虑了剪切 的主要 因素,高效准确 的模 拟塔机 臂架结 构在不 同工况 变 形的影响 ,具有塔机分析 所要求的功能 ,因此 ,在 塔
塔 式 起 重 机 臂 架 的 静 动 态 分 析 及 优 化
Th e S t a t i c a n d Dy na mi c Ana l y s i s a n d Op t i mi z a t i o n o n
塔式起重机吊臂、起升机构设计及动力特性分析说明书[精]
![塔式起重机吊臂、起升机构设计及动力特性分析说明书[精]](https://img.taocdn.com/s3/m/9c4d224aaf1ffc4ffe47ac93.png)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QTZ80塔式起重机吊臂、起升机构设计及动力特性分析院(部):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摘要ABSTRACT1 概述1.1本文的课题意义 (4)1.2工程起重机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4)1.3课题关键问题及难点 (5)1.4本文的研究内容 (5)2 起重臂方案设计2.1结构形式设计 (6)2.2截面形式 (7)2.3臂架拉杆的构造 (9)3 起重臂三维建模3.1起重臂标准节建模 (10)4 起重臂有限元(ANSYS)分析4.1ANSYS的基本使用方法 (14)4.2QTZ80点塔式起重机吊臂建模 (14)4.3吊臂各部分强度刚度验算 (19)4.4计算结果讨论 (26)4.5塔机模态分析 (27)5 起升机构设计5.1起升机构的组成布置方式 (31)5.2起升机构的计算 (32)总结谢辞参考文献摘要塔机在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塔机的性能和成本,关系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本文将对QTZ80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臂、起升机构的设计做一下详细说明。
本文对QTZ80塔式起重机起重臂的截面形式,起升机构的电机以及起升机构的各种性能和参数做出了详细说明。
以三维造型软件Solid Works 为基础完成QTZ80型塔式起重机起重臂的三维零件图的绘制并完成起重臂的装配,运用ANSYS软件对QTZ80型塔式起重机起重臂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对塔身的刚度和强度进行了验算,从而判断该设计的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最后又用ANSYS软件对QTZ80塔机整体进行了模态分析,得到整个塔机的动力特性。
关键词:三维造型;起重臂;起升机构;有限元;动力特性Abstract1.1 本文的课题意义在科学研究方面,新的理论、新的计算方法的建立以及新产品的研制,都必须经过理论性的计算和实验来证实其可行性和可靠性。
由于塔机在启动、制动和进行耦合运动时,机构和结构将承受强烈的冲击振动,所以就需要准确描述和精确计算塔机结构体系在外激励下的动态过程,从而为塔机的设计、生产提供理论上的和实践上的指导,这对于塔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层建筑机械——塔式起重机的受力分析

毕业设计题目高层建筑机械——塔式起重机的受力分析塔式起重机的受力分析文献综述1.引言塔式起重机是用来对物料进行起重、运输、装卸和安装等作业的机械设备。
随着生产规模日益扩大,特别是现代化、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在许多重要的部门中,起重机己经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机械设备,它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建设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1 塔式起重机的基本概念塔式起重机是现代工业和民用建筑的主要施工机械之一。
据资料记载,塔式起重机溯源于西欧,有关建筑用塔式起重机的第一项专利颁发于1900年。
近代塔式起重机的首批原型样机出现于1912年。
1923年研制成功第一台比较完整的近代塔式起重机。
30年代,德国已开始批量生产塔式起重机并在建筑工地上使用,与此同时,还向国外出口。
1914年公布了建筑用塔式起重机的德国工业标准DIN8670,规定以吊载(吨)和幅度(米)的乘积(吨·米)——起重力矩表示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能力[1]。
而早在商朝(公元前1765年到1760年之间),我国劳动人民就使用了汲水的桔棒,它是一种类似塔式起重机的机构,长期以来我国没有自已的起重机制造业,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建立独立制造各种起重机的工业体系。
在生产和使用塔式起重机上,我国起步较晚。
1953年,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第一次展出前民主德国的建筑师I型塔式起重机。
1954年,东北抚顺重型机器厂仿建筑师I型试制了TQ2-6型塔式起重机,这是我国自制的第一台塔式起重机。
同年在北京航空学院教学楼施工吊装,这是我国第一次在建筑工地上使用塔式起重机[2]。
在建筑安装工程中,能同时完成重物的垂直升降和水平移动的起重机械很多,其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塔式起重机。
因为它具有其他起重机械难以相比的优点。
如:塔身高,起重臂装于塔身顶部,有效起升高度大;起重臂长,有效作业面广;能同时进行起升、回转、行走、变幅等动作,生产效率高;采用电力操纵,动作平稳,安全可靠;和其他起重机械相比,结构较为简单,运转可靠,保养维修也较为容易。
动臂式塔机若干设计问题初探

动臂式塔机若干设计问题初探动臂式塔机是目前建筑行业中常见的一种起重设备,其具有操作简便、结构稳定等优点,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尽管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设计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将从动臂式塔机的结构设计、安全性能、节能环保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其设计问题有所了解,为今后的改进提供参考。
一、动臂式塔机的结构设计问题动臂式塔机的结构设计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
在实际生产中,一些结构设计问题仍然存在,需要引起重视。
动臂式塔机的梁结构是其中一个关键的设计问题。
由于塔吊需要承担大量的荷载,因此其梁结构的设计必须要足够的坚固和稳定。
目前一些动臂式塔机的梁结构设计并不够合理,存在着应力集中、材料使用不当等问题,这就导致了一些塔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梁断裂等安全事故。
对动臂式塔机梁结构的设计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是至关重要的。
动臂式塔机的结构设计问题是当前需要重点解决的一个方面。
只有进一步优化和改进其结构设计,才能够提高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动臂式塔机是一种起重设备,其安全性能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些安全性能问题仍然存在,亟待解决。
动臂式塔机的防风性能问题也值得重视。
在建筑工地中,由于天气原因经常会出现大风天气,这就对动臂式塔机的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一些动臂式塔机在防风性能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结构不够坚固、抗风能力不足等,这就导致了一些塔吊在大风天气出现了倾斜、倒塌等情况。
对动臂式塔机的防风性能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改进,也是非常必要的。
动臂式塔机的液压系统设计也存在一些节能问题。
在塔吊的使用过程中,液压系统需要提供大量的动力来完成各种工作,因此液压系统的设计就直接关系到整个塔吊的能源消耗。
目前一些动臂式塔机的液压系统设计并不够节能,存在着能效低、泄漏严重等问题,这就导致了一些塔吊在使用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液压油。
对动臂式塔机的液压系统进行进一步的节能改进,也是非常必要的。
建筑用塔式起重机结构静刚性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建筑用塔式起重机结构静刚性及其相关问题研究摘要:塔式起重机设计时,为保证其正常工作,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性和稳定性。
因塔机钢结构自重较大,约占整机自重的70%左右,为使结构自重最轻、节约钢材,这就要求强度、刚性和稳定性有各自合理的控制值。
众所周知,强度及稳定性的控制值由材料决定,而刚性的控制值则主要凭经验制定,各国设计规范对起重机的刚性亦没有统一的规定。
但在实际结构的设计中,结构的静刚性常常成为控制设计的主要因素,因此,静刚性控制值直接影响整机钢结构的重量,影响整机的设计。
关键词:建筑机械;塔式起重机;结构静刚性;自重荷载;惯性荷载;风荷载;整体稳定性;空间刚度1引言塔式起重机(以下简称塔机)是各种工程建设,特别是现代化工业与民用建筑中主要的施工机械。
金属结构是塔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其重量占整机重量的一半以上,耗钢量大。
作为整机的骨架,起重机的各种工作机构及零部件安装或支承在金属结构上,金属结构承受起重机的自重以及工作时的各种外载荷。
因此,合理设计塔式起重机的金属结构,对减轻整机自重,提高性能,扩大功用和节省钢材都有重要意义。
2塔式起重机结构型式2.1塔身结构塔式起重机种类繁多,塔身结构亦有多种型式。
按照塔身和臂架之间的相互关系,塔机可分为上回转式和下回转式两大类。
所谓上回转式塔式起重机,就是将回转部分装设在塔机的上部,塔身固定不动,这种塔身主要承受轴向力和弯矩。
由于上部旋转,塔身不转,所以塔身的受力情况随臂架的不同方位而变化,塔身杆件应按最不利载荷工况计算。
2.2臂架结构塔式起重机的臂架,按受力特点,可分为受压臂架和受弯臂架两类。
受压臂架:也称压杆式臂架,它是利用固定在臂架头部的变幅钢绳来实现臂架的俯仰变幅,臂架在起升载荷和起升绳、变幅绳拉力作用下,主要受轴向压力(臂架自重和风载荷产生的弯矩很小)。
影响这种臂架承载能力的主要因素是其整体稳定性。
受弯臂架:借助沿臂架弦杆运行的小车来实现变幅的水平式臂架和动臂变幅的杠杆式臂架都属这一类臂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式起重机动态结构分析和研究
发表时间:
2018-03-23T11:31:21.5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34期 作者: 朱政委 谭静
[导读] 摘要:塔式起重机作为一种间歇式工作机械,研究其动态特性方法,可以更好的对其进行动态设计,提高塔机的耐用程度,改善其
工作性能。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450004
摘要:塔式起重机作为一种间歇式工作机械,研究其动态特性方法,可以更好的对其进行动态设计,提高塔机的耐用程度,改善其工
作性能。文章阐述了动载系数法、有限元法、模态分析法、动态子结构的模态综合法、建立少自由度模型法和子空间迭代法
6种塔机动态特
性分析的主要方法,概述了其国内外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各种研究方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塔式起重机动态特性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动态特性;模态分析法;动态子结构的模态分析法;有限元法;动载系数法
塔式起重机(以下简称塔机)是一种经常启动、制动和具有复杂的耦合运动的机械。在启动、制动和进行耦合运动时,机构和结构将
承受强烈的冲击振动。准确描述和精确计算塔机结构体系在外激励下的动态过程,从而为塔机的设计、生产提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指导,
对于塔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在塔机设计中,一般仅用动载系数来考虑这种动态效应。实践证
明,应用动载系数虽然简单,但在某些较复杂的情况下,用它计算的构件应力与实际应力相差较大。为了精确计算塔式起重机的动载荷,
近年来很多研究人员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本文在总结这些研究成果的同时,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探讨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1.
塔机动态特性的研究方法
1.1
动载系数法
在塔机结构设计时常采用动载荷系数法来计算塔机结构在工作时所受到的动载荷,即用动载荷系数与静载荷的乘积作为等效动载荷。
可见动载系数法是建立在静力计算的基础上研究动载荷的方法,因而其实质上仍是静态设计方法。
1
.2有限元法
有限单元方法是在变分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数值近似解法,也是借助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起来的求解大型结构的有效方法。
其研究思想是将研究对象原本连续的求解区域离散为一组数量有限且按一定方式相互联结在一起的单元。由于单元能按照不同的联结方式
组合,且单元本身又有不同形状,因而可以模拟成不同几何形状的求解小区域;然后借助于力的平衡条件,通过比较简单的数学函数来呈
现单元两端节点与单元位移参数之间的关系,解出函数便可得到各个单元及节点的位移及应力,同时也可以对单元的弹性和惯性等进行分
析,进而逼近整体的求解问题。这种先化整为零,进而集零为整的过程就是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思路。
1.3
动态子结构的模态分析法
动态子结构法是按工程观点或结构的几何轮廓,并遵循某些原则要求,把完整结构人为地划分为若干部件。在此基础上先对自由度少
得多的个别子结构进行动态特性分析,后经由各种方案(如固定界面法),将从这些子结构中得到的重要模态信息(主要是低阶的模态信
息)保存下来,以综合成里兹基,最后求出完整结构的主要模态特性。动态子结构的模态分析法通过计算小尺寸特征值问题来替代直接解
大型特征值问题,并能保证完整系统主要模态的精度。
2.
塔机动态特性研究现状
(1)从研究对象来讲,对动臂变幅塔机研究较多,而对小车变幅塔机研究较少。动臂变幅塔机与小车变幅塔机两者的结构型式不
同,操作规程不同,计算工况不同,动载荷表现自然也不同,不能用动臂变幅塔机的研究结果来描述小车变幅塔机的动载特点;(
2)从研
究方法来讲,有三方面不足:第一,在建立模型、确定计算工况和施加激振载荷方面,多简化在二维平面进行,没有按实际情况建立三维
计算模型,没有考虑变幅和回转动载荷的影响;第二,多应用单一方法进行动态分析,正如前面所分析的,每种方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
若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则能相互弥补不足,提高计算的可靠性;第三,多应用传统方法进行分析,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等前沿学科应用较
少;(
3)从研究过程来讲,多为单向研究,缺少从认识到实践的反复过程。某些研究虽取材于工程实际,但没有返回去为工程实际服务,
失去了研究的真正价值。
3.
起升工况的动态响应分析
利用ALGOR软件对塔机的起升工况进行动态响应分析。起升是塔式起重机主要工况之一,塔机正常起升工作状态包括上升启动,稳定
上升,上升制动,下降启动,稳定下降和下降制动六个阶段。其中上升启、制动及下降启、制动为非稳定运动状态。由于塔机系统具有质
量和弹性,因此在非稳定运动阶段,吊重会产生动载荷。这就使起重臂结构上的载荷成为变动载荷,在此动态载荷激励下,起重臂结构产
生振动,结构中应力为交变动应力。在求得塔机系统的固有频率、固有振型后就可以用直接积分法中的
Wilson-Q法求解,因为Wilson-Q法
无条件稳定,具有二阶精度,在高阶模态具有可控的算法阻尼。当图
1为吊重作加速离地上升运动时起重臂分别在x、y和z方向的位移响
应,在每个图中给出了起重臂在
0.15s~1.5s的时间范围内10个时刻的响应。其中图1c中所示的起重臂在垂直方向的位移,最大值达到了
620mm
;根据现场测试的记录,吊重作加速离地上升运动时的起重臂的最大位移量在600mm~700mm范围;计算值在测试值的范围之
内,这说明所建立的模型是合理的,用有限元方法所计算出的结果是令人可信的。而且在各位移量中,
z方向位移起主要作用,说明弯矩的
影响是主要的,应重点考虑。
x方向位移是由起重臂上各结构偏心产生的扭矩引起的,y方向位移是由塔身倾斜、z方向位移、起重臂轴向压
力引起的,
z方向位移是由起重臂上各结构产生的弯矩引起的,由图1可看到x方向位移在距起重臂根部22.3米、38.66米处,y方向位移在距
起重臂根部
18.9米处,z方向位移在距起重臂根部30.35米处,出现了正负值的变化,在计算及生产中应加以重视。
图1吊重作离地上升运动时起重臂的响应
4.
塔机动态特性方法的改进和发展
有限元模型建立是应用有限元方法的关键步骤之一,模型建立的速度和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有限元分析的效率和可靠性。模态力等利用
有限单元法分别建立了完整的塔机杆系有限元模型和等效有限元模型,并通过两种模型对塔机的结构进行了动态特性分析,指出使用合理
的等效单元代替复杂的杆系框架结构可以大大减少单元和自由度数,在使计算简化的同时保持了良好的分析精度。
动态子结构模态分析法可将大型特征值问题简化成计算小尺寸特征值问题来解决,并能保证系统主要模态的精度。Wen等在动态子结
构模态分析法的作用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能够将约束模态的计算效率同采用高阶扩张方法得到的动态补偿精度相结合。研究认为
相比于采用静态约束模态,准静态模态可以用来描绘截断模态的惯性影响。这种方法适合在略去高频和低频模态的前提下分析频带中心频
率,并用一个作为中心频率的调优参数控制该准静态模式的动态范围。
如果把结构动态分析的“正问题”和“逆问题”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即在塔机新产品设计中用有限元分析结果指导样机试制,样机做好后进
行模态试验分析,用模态分析所得的模态参数,对有限元模型再进行修改,使其更符合实际,从而提高有限元分析的精度,根据修改后的
分析结果提出塔机结构动力修改方案,用于指导新产品的批量生产。此过程与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计算机辅助试验(CAT)相结
合,将使塔机结构动态设计实现一个非常完善的过程,我们称其为
“塔机结构体系动态设计理想过程”,如图2所示。
图2塔机结构体系动态设计理想过程
这样不仅能够评价现有塔机结构的动态特性,而且能够在塔机新产品设计中进行结构动态特性的预估及优化设计。这一过程的实现将
使塔机结构动态设计进入一个比较完善、比较规范的新阶段,使塔机产品的设计、生产和使用更安全、更经济、更有效。
结论
今后在对塔机的动态设计研究中应以更加全面的塔机动作过程为研究对象。同时可以采用将两种或多种动态设计手段相结合的方法,
弥补单一设计方法存在的局限性。而将塔机工作过程中的更多工况纳入研究范围,可以对塔机进行更为全面和深入的动态特性研究。
参考文献:
[1]黄洪钟,姚新胜.塔式起重机安全性研究与展望[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1,3(1):1-6.
[2]潘亮,张作萍,浅析塔式起重机安全评估[J].建筑安全,2013(8):56-59.
[3]龚春明.塔式起重机常见事故及分类[J].工程机械与维修,2013(3):77-80.
[4]陈元权.塔式起重机事故案例分析及预防措施[J].城市建筑,2012(17):28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