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整理与总结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急需扩大市场和原料产地。

●中国闭关锁国,对外关系逐渐紧张。

2.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

3.过程:●1840年6月,英军封锁珠江口,战争爆发。

●1842年,英军占领香港岛,逼近南京。

4.结果:签订《南京条约》。

●内容:割让香港岛、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五处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需经双方协议。

5.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背景:英法不满足既得利益,要求修约遭拒。

2.过程:●1856年10月,英法联军攻占广州。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逼近北京。

3.结果:签订《北京条约》等。

●内容: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等。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阶级矛盾尖锐。

2.过程:●1851年,洪秀全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1853年,攻占南京,改名天京,作为都城。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后期提出《资政新篇》。

3.结果: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4.意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4课: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2.代表人物:奕䜣、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3.口号:“自强”与“求富”。

4.主要内容: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兴办新式学堂等。

5.结果:甲午战争战败,标志洋务运动的破产。

6.评价: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1.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爆发。

●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等。

●签订《马关条约》。

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复习

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复习

八年级上册历史重点知识点总结复习
本文档总结了八年级上册历史课程的重点知识点,供同学们复使用。

第一章:我国古代文明的发展
- 夏、商、周三代的主要特点和变革
- 殷商王朝的衰亡与西周的兴起
- 周朝的政治制度和分封制度
第二章:我们的疆域与中华民族的形成
- 中国的主要地理环境特点
- 华夏族与中华民族的形成过程
- 中华民族对外关系的历史变迁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革
- 春秋时期的盛衰变革及其原因
- 战国时期的各国纷争和争霸
- 法家、儒家等学派的兴起和影响
第四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 秦朝的兴起和统一中国
- 秦始皇的治理措施和影响
- 秦灭六国后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第五章:探索与发明
- 科技发明的重要角色
- 古代中国在农业、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明和进步
- 对世界的影响与贡献
第六章:帝国的疆域拓展
-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发展
-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的重要意义
- 新中国的诞生和建设过程
这些重点知识点涵盖了八年级上册历史的核心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复习,加深对历史的了解和理解。

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已整理)

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已整理)

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已整理)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总结(已整理)一、原始社会与初级农耕社会(约公元前3000年前)1. 原始社会阶段- 原始人类的生活特点和主要活动- 人类社会的重要进步:制作和使用简单工具、使用生火技术- 原始社会的特点:原始共产主义、食物的采集与狩猎- 原始人类文化:口头传承、图画和符号2. 早期农耕社会- 农耕的发现和农业的起源- 农耕社会的特征:农业的兴起、定居生活和社会分工的出现- 农耕社会的发展:粗陶器、玉器的出现、人类定居和聚居地的产生- 农业文明的重要特征:氏族和家族、商业的起源、定居民族社会的自治二、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1. 早期古代文明- 文明的特征:城市、农业、手工业的兴起- 三大河流文明:黄河文明、长江文明、幼发拉底河文明- 各个河流文明的重要特点和发展成果2. 古代文明的交流与发展- 交流的方式:战争、贸易、移民- 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发展:中东地区的交流、地中海文明的形成、古代东西方交流的重要意义三、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和统一大一统的建立1. 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 奴隶社会的特征和基本矛盾- 奴隶社会政治制度的发展与演变2. 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 封建社会的特征和演变- 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郡县制、六部制、科举制度3. 大一统的建立- 秦始皇的统一战争和建立大一统的措施- 秦代的政治制度:郡县制为基础、行政区划体系的建立、被推崇的法家思想四、古代中国的科技和思想文化1. 科技的进步- 农业技术的发展和改进- 工艺技术的创新:铁器、纸张的发明2. 思想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儒家思想的兴起和影响- 道家和法家的思想特点- 古代医学、数学和历法的发展五、西方古代文明的源头和兴起1. 古希腊的伟大文明- 古希腊城邦文明的特点和影响- 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 古希腊哲学、科学和文学的成就2. 古罗马的辉煌文明-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和法治思想- 古罗马的科技成就和文化传承- 古罗马帝国和教的兴起以上是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能帮到你!。

【复习必备】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复习必备】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华民族的的抗争1、鸦片战争(1840.6—1842.8)⑴.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进入工业时代,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⑵.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的非法利益。

⑶.结果:1842年8月,中国战败签定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⑷.虎门销烟: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林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2、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⑴.背景:鸦片战争后,沿海经济遭到破坏,激化了本已很尖锐的社会矛盾。

⑵.爆发: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发起金田起义,号“太平天国”。

⑶.经过:1853年,太平军攻占南京,改南京为天京作为太平天国的都城;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构想了一个绝对公平,没有剥削的社会蓝图。

此制度反映了广大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愿望,但它充满幻想,无法实现;1856年,天京变乱是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转折点;1864年,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⑷.性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战争。

⑸.影响(评价):动摇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打击了外国侵略者,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

⑹.启示:单纯的农民抗争不能改变中国近代的命运。

3、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⑴.背景: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⑵.主凶:英、法;洗劫焚毁了圆明园(洗劫空前)。

⑶.帮凶:美、俄;俄国割占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割地最多)。

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⑴.背景:明治维新后的日本积极对外扩张,企图获得更多资源和殖民地,实现称霸世界的梦想;⑵.经过:1894年7月25日,日本舰队突袭中国北洋舰队,黄海大战爆发,邓世昌殉国;辽东半岛之战,日本屠杀中国旅顺居民两万余人;威海卫之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1895年4月,中日签订《马关条约》。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完美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完美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完美版)第一单元人类社会史的起源- 人类的起源和迁徙- 原始社会的特点与发展- 原始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第二单元古代文明史- 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早期文明的特点和贡献- 三大古代文明的比较与交流第三单元中国古代史的起源- 夏、商、西周的兴起和发展-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演变- 周朝的衰亡和春秋时代的变革第四单元古代中国的秦、汉时期- 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的治理- 汉朝的兴起与发展- 汉朝的政治制度和疆域扩展第五单元古代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文化特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学发展第六单元唐朝与宋朝的政治统一- 唐朝的政治制度与经济繁荣- 唐诗宋词的盛行与文化繁荣- 宋朝的科技发展与文学艺术成就第七单元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与外交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与作用- 封建制度与皇帝的统治- 中国古代的外交制度与边疆守卫第八单元世界古代史中的其他文明- 埃及文明的兴起与发展- 印度文明的形成与特点- 希腊罗马文明的辉煌与贡献第九单元中世纪西方世界的政治制度与宗教改革- 封建制度与封建国家的形成- ___的兴起与中世纪的宗教改革- 西方世界政治制度的演变与特点第十单元总结与复- 人类社会史的演变与发展- 中国古代史的重要时期与事件- 世界古代文明的比较与交流总结:本学期的历史学习主要围绕人类社会史的起源和发展展开,探讨了中国古代史的重要时期和其他文明的发展情况。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制度、文化特点和社会变革,为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和培养历史素养奠定了基础。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1. 古埃及文明- 尼罗河的重要性- 法老制度- 金字塔的建造与意义2.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苏美尔人的贡献- 汉谟拉比法典- 巴比伦王国的兴衰3. 古代印度文明- 印度河流域文明- 种姓制度的形成- 佛教的诞生与传播4. 古代中国文明- 夏、商、周三代的更迭- 青铜器文化- 甲骨文的发现与研究二、希腊与罗马的古典文明1. 古希腊文明- 城邦制度- 斯巴达与雅典的对比- 希腊哲学与科学的发展2. 古罗马文明- 罗马共和国与帝国的转变- 罗马法律的影响- 基督教的兴起与罗马帝国的衰落三、中世纪的欧洲1.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封建社会的结构- 骑士文化- 教会的权力与影响2. 拜占庭帝国与东正教- 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东正教的形成与传播3. 伊斯兰文明的扩张- 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伊斯兰文化与科学的贡献四、中国的封建社会与变革1. 唐宋变革- 唐代的盛世与开放- 宋代的商业革命与科技发展2. 元朝的统一与多元文化- 蒙古族的统治- 元代的文化交流与融合3. 明清时期的政治与社会- 明清两代的政治制度- 科举制度的影响-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五、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1. 文艺复兴的兴起- 人文主义的兴起- 艺术与科学的革新2. 宗教改革的背景与影响- 马丁·路德与宗教改革- 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影响六、地理大发现与殖民扩张1. 地理大发现的意义- 新航路的开辟- 哥伦布与麦哲伦的贡献2. 欧洲的殖民扩张- 殖民地的建立与影响- 殖民主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七、工业革命与现代社会的开端1. 工业革命的过程与影响- 技术创新与生产力的提高 - 社会结构的变化与城市化2. 现代国家的形成- 民族国家的概念- 现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八、两次世界大战与国际关系1. 第一次世界大战- 战争的原因与过程- 凡尔赛和约与国际秩序2.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争的爆发与影响- 联合国的成立与冷战的开始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八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点概要,每个部分都需要进一步扩展和深入学习,以确保全面理解每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和影响。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梳理与总结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第1课鸦片战争1.林则徐虎门销烟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白银大量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腐蚀了清朝统治机构;严重摧残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也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时间:1839年6月3日--6月25日(6月3日国际禁烟日6月26日国际反毒日)过程:1839年6月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

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

影响: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P3青少年对毒品应持态度: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远离毒品,进行力所能及的宣传活动;依法律己,决不吸食、注射毒品;积极同各类毒品犯罪行为作斗争。

2.鸦片战争的爆发(道光帝)英国发动鸦片的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P1。

P1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时间:1840年6月-1842年P3结果: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其内容是:①.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②.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③.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P4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主观原因:清政府政治腐败;中国封建经济落后;中国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清朝统治集团军事指挥失当。

客观原因:英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本主义经济发达,力量雄厚,科技先进。

根本原因: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 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时间:1856.10-1860.10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概述
本文档总结了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复和巩固所学内容。

中国古代史
1. 夏、商、西周时期
- 出现和崛起的时间
- 社会经济特征
- 政治制度和制
- 文化特点
2. 春秋战国时期
- 社会变革与分裂
- 各国争霸与战争
- 孔子及儒家思想
3. 秦朝
- 统一中国
- 重要政策与制度
-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
4. 汉朝
- 西汉与东汉
- 丝绸之路开拓
- 社会制度与政策
世界古代史
1. 文明的发源地
- 尼罗河流域
- 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域- 黄河与长江流域
2. 古埃及文明
- 河流的作用与尼罗河文明
- 法老与金字塔
- 神话与宗教
3. 古希腊与罗马文明
- 希腊城市国家的兴起
-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衰落- 希腊与罗马的文化传播
亚洲古代文明
1. 印度古代文明
- 印度的地理特点与河流- 与的兴起
- 达摩与传播到中国
2. 古代阿拉伯帝国
- 阿拉伯半岛的地理特点- 阿拉伯帝国辉煌时期
- 阿拉伯数字与
3. 古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 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兴盛
- 对外交往与文化交流
- 中华文明的影响与贡献
以上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的重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

详细的内容请参阅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