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审计学课件第七章
自考本科审计学课件

第一节 审计准则概述
一、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
审计准则是用以规定审计人员应有的素质和专业资格, 规范和指导其执业行为,衡量和评价其工作质量的权 威性标准。
审计准则按规范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注册会计师执业 审计准则、政府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准则。
我国审计署于1983年加入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中 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于1997年5月加入国际会计师联合会。
证结论
重大错报提出鉴证结论
第三节 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一、鉴证业务概述
(三)鉴证业务的内容 新的执业准则将中国注册会计师的鉴证业务分为历史
财务信息审计业务、历史财务信息审阅业务和其他鉴 证业务三个大类。
注册会计师执行历史财务信息审计业务、历史财务信 息审阅业务和其他鉴证业务时,应当遵守鉴证业务基 本准则以及相关的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和其他鉴证业 务准则。其中,审计准则是整个业务准则体系的核心。
可能不存在责任方认定(公司管理层关于IT系 统可应用性、安全性、完整性和可维护性等方 面控制有效性的评价报告),或虽然存在,但 该认定无法为预期使用者获取;预期使用者只 能通过鉴证报告获取上述信息
鉴证对象信息,即所审核的预测 鉴证对象,即IT系统可应用性、安全性、完整
性财务信息
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控制的有效性
审计准则是衡量审计主体的尺度,而会计准则是衡量 审计客体的尺度。
会计准则
审计准则
经济业务
会计认定
审计再认定
财务报表
审计报告
会计认定与审计再认定
第一节 审计准则概述
八、审计准则与法律责任
审计准则为审计取信于社会提供了法律保证。审计准 则既对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出要求,同时也向社会 提供审计质量依据。
第七章审计业务流程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11
第一节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精选课件ppt
12
第一节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精选课件ppt
13
第二节 计划审计工作
精选课件ppt
14
第二节 计划审计工作
精选课件ppt
15
第二节 计划审计工作
精选课件ppt
16
第三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精选课件ppt
17
第三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精选课件ppt
35
第五节 针对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
精选课件ppt
36
第五节 针对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
精选课件ppt
37
第五节 针对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
精选课件ppt
38
第六节 实质性程序
精选课件ppt
39
第六节 实质性程序
精选课件ppt
40
第六节 实质性程序
精选课件ppt
第七章 项目审计流程
精选课件ppt
1
章节安排
❖第一节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第二节 计划审计工作 ❖第三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第四节 风险评估 ❖第五节 针对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审计程序 ❖第六节 实质性程序 ❖第七节 终结审计
精选课件ppt
2
会计报表审计
精选课件ppt
3
第一节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
精选课件ppt
58
精选课件ppt
59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精选课件ppt
60
41
第六节 实质性程序
精选课件ppt
42
第六节 实质性程序
第7章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审计学第三版教学课件

7.1 审计重要性
• 7.1.3 重要性水平的评估
• 2.评估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 (1)评估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时需考虑的因
素 • ①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性质及错报的可能性。 • ②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的重要性水平与财务报表层次重要
性水平的关系(一般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的 总和不能超过财务报表层次的重要性水平)。 • ③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受关注的程度。 • ④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审计成本的高低。 • (2)评估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认定层次重要性水平的方法 • ①单独评估法 • ②分配法 • 案例7-1:重要性水平的评估
• 注意:审计风险模型的这种运用延续整个审计过程。
• (2)在终结阶段,运用审计风险模型评估实际审计风险水平,并将实际审 计风险水平与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相比较,若前者高出后者,就需要重 新确定审计范围,调整审计程序,或者重新考虑准备发表的审计意见类型 。
2020/6/16
7.2 审计风险
• 7.2.2 审计风险模型
的基准,例如,总资产、净资产、销售收入、费用总额、毛利、净利润等 。通常,营业收入和总资产相对稳定、可预测且能够反映被审计单位正常 规模,注册会计师经常将其用作确定计划重要性水平的基准。 • (2)百分比的选择 • 在确定恰当的基准后,注册会计师通常运用职业判断合理选择百分比,据 以确定重要性水平。 • 注意:根据不同的基准计算出不同的重要性水平,所以,注册会计师应以 实现审计目标为宗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采用的基准和百分比,确定合 理的重要性水平。
50%×10%=5%
• 即:注册会计师对应收账款得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为5%。
【审计学(第四版)PPT】第7章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②将识别的风险与认定 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 域相联系
④考虑识别的风险导 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 错报的可能性
《审计学》——第七章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38
3.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总体应对措施
向项目组强调在收集和评 价审计证据的过程中保持 职业怀疑态度的必要性
分派更有经验或是具有特 殊技能的审计师,或利用 专家的工作
第一节 审计重要性
审计 重要性
一 审计重要性的概念 二 审计重要性的确定 三 审计重要性的运用
《审计学》——第七章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3
本节主要内容
1
审计重要性的定义和特征
2
审计重要性金额和性质的考虑
3
审计重要性水平的两个层次
4
制定审计计划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5
评价审计结果时对重要性的考虑
2020/6/16 Tuesday
《审计学》——第七章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11
(三)审计重要性水平的两个层次
财务报表层次的重 要性水平
账户余额或交易层 次的重要性水平
《审计学》——第七章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12
(四)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1 判断基础和确定依据 2 财务报表层次重要性水平的选取 3 财务报表尚未编制完成时重要性水平的确定
《审计学》——第七章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4
(一)审计重要性的定义
重要性并非审计 中特有的概念, 它是源于会计
中的重要性 概念。
如果一项错报单独或连同其他错 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 据财务报表做出的经济决策, 则该项错报就是重要的,
即当信息的错报可能 影响财务报表使用 者的决策或判断 时就是重要的。
审计学第七章审计证据

第7章审计证据 一、证据的性质审计证据是审计师用来确定所审计信息是否按照既定标准表述的任何资料。
审计证据是审计成败的关键,审计实施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
审计证据既包括具有高度说服力的资料, 也包括说服力较弱的资料。
有时最重要的审计证据并不存在于会计记录中。
表7-1 法律案件、财务报表审计中的证据特征二、 审计证据决策使用何种审计程序针对特定程序选择多大的样本量从总体中选择哪些项目作为样本何时执行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是指在审计过程中针对所要获取的审计证据如何进行收集的详细指令。
例:取得10月份的现金支出日记账,从已核销支票中随机选取 40张支票作为样本,将样本支票上的收款人名称、金额和日期与现金支出日记账进行核对。
审计方案是指某一审计领域或整个审计的审计程序清单。
三、 证据的说服力1、 证据的适当性是对证据质量的度量,至证据在实现审计目标时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证据的适当性仅与选用的审计程序有关。
只有选用那些更具有相关性或者提供更可靠证据的审计程序才能提高审计证据的适当性。
相关性——与审计目标相关。
可靠性——证据可以信赖的程度。
*可靠性的影响因素1. 提供者的独立性——外部证据比内部证据可靠2. 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3. 审计师的直接了解4. 信息提供者的资格5. 客观程度一一主观证据提供者的资格6. 及时性2、 证据的充分性主要通过审计师选取的样本规模来衡量。
样本规模越大,充分性越强。
样本规模主要取决于审计师对错报的估计和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3、 样本的代表性问题表7-2 证据决策与说服力之间的关系1、 2、4、 直接证据比间接证据可靠四、审计证据的种类1. 实物检查一一对有形资产进行检查或盘点, 是验证资产存在(数量和规格)的直接手段2. 函证一一自于独立第三方对审计师要求回答的信息的准确性作出的书面答复。
靠性考虑,函证过程必须由审计师控制。
3. 文件检查一一检查被审计单位的凭证和记录,以证实财务报表包含或应包含的信息。
第七章-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PPT课件

审计程序的时间、性质和范围
性质:采用何种审计程序 时间:何时执行审计程序 范围:审计程序适用项目
影响因素: 审计目标、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审计工作效
率
(一)审计范围的一般概念
审计范围是指审计对象涉及的领域及内容。
反映经济活动的会计资料应是审计的大致范围
(二)会计报表审计范围
审计对象:被审计单位一定时期内会计报表所反 映的经济活动
审计目的:CPA在审计的基础上发表审计意见
凡与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有关、与注册会计师审 计意见有关的资料——均属于会计报表的审计范 围
判断依据
用来确定会计记录和其他资料中所包含信息是 否可靠性
用来确定相关信息、资料是否在会计报表得到 恰当的反映
考虑影响注册会计师形成审计结论的因素
第三节 财务报表循环
8.披露9.分类
三、项目审计目标
(以应收账款为例)
一般审计目标 ⒈总体合理性 ⒉真实性Validity ⒊完整性Completeness ⒋所有权Ownership ⒌估价Valuation ⒍截止Cutoff ⒎机械准确性 Mechanical accuracy ⒏披露Disclosure ⒐分类Classification
管理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认定
1.存在或发生: 2.完整性: 3.权利和义务: 4.估价或分摊: 5.披露与表达:
具体审计目标
1总体合理性。 2真实性─所列余额其实。 3完整性─发生的金额均已包括 4所有权─所列金额确属公司所有 5估价─所列金额均经正确估价和计量 6截止─接近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已记入适当的期间 7机械准确性 8披露─财务报表中适当地反映了账户余额和相应的披 露要求 9分类─所列金额的分类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