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合集下载

浅谈基层乡镇产业转型升级

浅谈基层乡镇产业转型升级

政府主导 企业主体 项目带动——钙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与思考 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是各地区普遍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和难题。

产业转型升级,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

转型升级是经济规律使然,也是保持本地区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

钙产业是衢江区上方镇的传统支柱产业,在推动上方经济规模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等问题,钙类企业普遍面临着节能减排压力大、发展空间趋紧、市场竞争白热化等现实处境,谋求转型成为摆在党委政府和企业主面前必须解决的一个紧迫课题。

本文将以上方镇钙产业为例,就加快推进乡镇产业转型升级提出粗浅认识。

一、产业现状衢江区上方镇位于衢北地区,距衢州市区52公里,23省道绕镇而过,在建的杭新景高速公路在上方镇留有互通出口,交通便捷。

区域总面积158.5平方公里,总人口2.9万人,辖14个行政村。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产资源有:石灰石60亿吨(占衢州市的53.1%,是浙江省的30.8%)、方解石1000万吨、石煤9000万吨、玻璃用砂岩6000万吨、铅锌矿4万吨。

全镇现有工业企业362家,就业人数5373人, 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91亿元,实现利润4052万元,实交税金1573万元。

钙产品企业173家(轻质碳酸钙厂7家,活性轻质碳酸钙厂6家,重质碳酸钙厂37家,石灰窑88家,其他钙类企业35家),就业人数3335人,2011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87亿元,占全镇工业经济总量的68.71%,实现利润2551万元,实交税金570万元。

是一个典型的以钙产业为支柱的资源型产业乡镇。

目前,上方钙产业虽然拥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是粗放型、资源消耗型、环境污染型的发展,与全国钙产业发展的良好趋势相比较,和沿海发达地区的钙产业发展相对照,尚有较大的差距和不足。

存在十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产业建设规划滞后。

产业缺乏前瞻性、针对性和导向性的产业发展规划指导;二是地质勘探没有跟上。

浅谈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以贵州省榕江县为例

浅谈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以贵州省榕江县为例

第58卷 第4期 广 东 蚕 业 V ol.58,No.04 2024年4月GUANGDONG CANYE Apr . 2024·93·DOI :10.3969/j .issn .2095-1205.2024.04.30浅谈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实践——以贵州省榕江县为例杨小庆(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贵州贵阳 550025)摘 要 产业融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以贵州省榕江县为例,阐述了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积极意义,分析了榕江县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以期为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启示。

关键词 贵州;乡村产业;产业融合;融合发展;实践路径;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2095-1205(2024)04-93-03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农业农村现代化仍然是国家现代化的短板[1]。

这是对新时代“三农”形势的清醒认识,不管工业化、城镇化进展哪一步,“三农”的基础地位不会变,都始终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我国乡村振兴的五大总体战略目标,其中产业兴旺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1 贵州省榕江县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积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榕江县“村超”的火爆出圈,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增强了文化自信,而且拉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1.1 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物质文明的大发展,是精神文明的大发展。

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包括农村文化建设和农村思想建设。

浅谈世界经济

浅谈世界经济

浅谈世界经济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间经济交流的扩大,世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全人类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就世界经济的现状、主要挑战以及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1. 世界经济现状当前,世界经济呈现出多元化、互联互通的特点。

各国之间的贸易与投资合作不断增加,国际金融市场相互关联密切。

然而,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全球产能过剩、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抬头以及金融市场的波动等问题,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2. 世界经济的主要挑战(1)经济增长乏力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各国的产出增长速度普遍放缓。

这不仅对发展中国家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制约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债务危机和长期低利率政策,使得它们的经济增长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2)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思潮在一些国家重新兴起,给国际贸易造成了不确定性。

例如,美国采取的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对全球价值链产生了冲击,也引发了一系列贸易争端。

这对全球的贸易体系和经济合作构成了严重挑战。

(3)金融市场的波动国际金融市场的波动经常引发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

例如,2008年的次贷危机和2010年的欧债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剧烈震荡。

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和风险传染性是当前世界经济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

3. 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为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变革。

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正快速发展,对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推进,未来世界经济将进一步迈向数字化和智能化,传统产业将面临更加深刻的转型升级。

(2)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入推进为了共同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各国加强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

例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的成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等都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区域经济合作有望进一步加强,为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注入新的动力。

(3)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凸显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浅谈新常态下镇域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浅谈新常态下镇域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浅谈新常态下镇域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出路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各地区各行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镇域经济在新常态下面临着诸多困境,同时也有着许多出路。

本文将探讨新常态下镇域经济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一、困境1.资源约束在新常态下,资源约束变得尤为突出。

一方面,诸如土地、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供给受到了限制,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

特别是一些传统产业,其资源约束更加明显。

2.结构调整难度加大在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更加紧迫,但镇域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也就相应增大。

一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难度较大,而新兴产业的孵化和发展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验积累。

3.市场竞争激烈新常态下,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一些外部因素的干预和变化,使得镇域经济面临着与外部企业的竞争,市场份额的争夺愈发激烈。

4.政策支持不足新常态下,政策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一些传统的扶持政策已经不再适用,而新的政策支持又需要一定的调整和审慎考虑。

镇域经济的政策支持不足,使得一些企业难以获得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二、出路1.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新常态下,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

镇域经济可以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自身的技术含量和产品竞争力,从而在市场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2.优化产业结构结构调整是镇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优化产业结构,扶持新兴产业的发展,逐步淘汰一些落后的产能,是镇域经济应对新常态的重要举措。

3.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在新常态下,镇域经济可以通过加强产业协同发展,实现规模效益和资源共享,提高整体竞争力。

通过产业集聚和协同发展,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4.深化改革开放深化改革开放是解决新常态下镇域经济发展困境的关键。

通过改革,可以打破一些体制机制障碍,减少行政审批和管制,提高市场化程度,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5.加强政府支持政府在新常态下应加强对镇域经济的支持。

可以在财政、税收等政策上给予支持,鼓励企业创新和发展。

浅谈对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认识

浅谈对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认识赵惠香摘要:企业的转型升级是近年来比较热的话题,不管在什么时间,也不管在什么地点,总是时不时听到“转型升级”这个字眼,它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然而,什么是企业的转型升级?企业为什么要转型升级?企业要转型升级的方向?企业在转型升级中应注意哪些问题?防范哪些风险?等等这些问题,很多人都比较茫然,企业的转型升级是当今时代的产物,是社会对企业的迫切要求,是企业发展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

关键词:转型升级一、企业转型升级的概念企业的转型升级是制造商成功地从生产劳动密集型低价值产品向生产更高价值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经济角色转移过程。

企业的转型升级可以从转型和升级两个层面来理解。

转型,即企业在不同产业之间的转换和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转变。

升级,即企业提高迈向更具获利能力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的能力的过程,一般通过创新和整合来实现。

但不论从哪个层面来看,企业的转型升级都包括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价值状态向高技术水平、高附加价值状态演变的过程。

二、企业转型升级的背景1.国外环境变化促使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当前我国面临的总体政治经济形势十分严峻,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美国的四个显性霸权和一个隐形霸权的架构,主导了二战后整个世界秩序的形成。

任何国家只要不屈从与美国的主导,对任何一方面的霸权形成挑战,结果必然受到美国的打击。

而今天中国的崛起引起了美国的强烈关注,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和科技水平的提升,都对美国的霸主地位产生挑战。

美国一方面担心本土产品的销售及产业利润的下滑,另一方面担心中国会通过模仿,研究出先进产品背后的技术,从而实现技术进步,所以美国努力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对中国进行遏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出口领域;一是中国中国没有优势的进口和技术知识领域。

比如美国对中国实施惩罚性关税和限制芯片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的就是打击中国高端制造业。

目前中国的高端产品的生产也正是技术密集型经济领域的产品,比如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中国的华为公司已经处于全球领先水平,美国对华为公司的销售采取了强制性措施进行封杀。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问题

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问题

Forum学术论坛2342012年10月 浅谈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问题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冯荷英摘 要: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成为必然,我国的制造业有着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转型升级中亦存在着困难,可以从产业融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产品绿色制造、向制造服务业转型、集中投资无形资产等方面进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关键词:制造业 转型 升级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00(2012)10(c)-234-02制造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百姓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的主要内容。

我国经济已经高速发展30余年,对经济的结构进行必要的调整已是必然,加之全球经济危机和经济周期的影响,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转型迫在眉睫,尤其是制造业的转型更是刻不容缓。

1 中国制造业现状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这主要是工业特别是制造业的大力扩张拉动的,未来可以预见的几年,工业对我国GDP的贡献率还会上涨,工业在我国GDP中所占的比重将上升到接近50%,而制造业在工业领域中处于领军的地位,必将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

但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我们要认清目前我国的制造业所具有的优势和劣势,客观地评价我国制造业目前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制造业之所以能稳中有速的发展这么多年,其中必定有一些优势作为支持,具体来说有下面四方面:(1)我国制造业的劳动成本低。

我国的劳动力比较充裕,尤其是在浙江、广东一带人口密集区,这些劳动力中多是从农村走出来的高中生,素质也是可以的,这使得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领域比较有竞争力。

(2)我国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为企业的新产品开发等创造了条件,使企业可以更快地在国内市场积累经验,形成规模经济,为将来走向国际提供了基础。

(3)我国的制造业基础比较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30多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和国内的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促使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这为我国的制造业发展和转型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宏观环境。

浅谈消费结构优化与产业转型升级

浅谈消费结构优化与产业转型升级

浅谈消费结构优化与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消费升级、外贸转型、投资趋缓逐渐成为了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同时,在我国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创业、就业环境有所改善的背景下,消费结构转向了多元化与人性化。

本研究在全面探索消费结构优化对产业转型升级影响效果的同时,得出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对此,为在消费结构得到优化的背景下,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应选择促进消费结构升级的政策,以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

标签:消费结构;优化;产业;转型升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中,不同类型的消费群体所进行的消费行为涉及的消费资料比例关系为消费结构,且此消费材料主要表现为价值与实物两种形式。

另外,不同产业之间经济、技术的组成、联系模式为产业结构的本质。

由此可知,只有消费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转型处于和谐发展状态,才能够切实推动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模式直接决定产业结构与消费结构的关系,而二者之间不仅互为前提,还具有同一性,即产业结构的存在与升级为消费结构优化的物质基础,而消费结構的优化方向亦关系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方向。

所以,消费结构的优化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且二者之间的发展方向需保持一致,相互适应。

1、消费结构优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静态影响从静态角度分析消费结构优化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可知二者不仅相互联系,还存在着明显的独立性,但是消费结构优化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

同时,由于无论是在质量还是在数量方面,产业转型升级能够决定消费结构优化目标,因此,在特定时点上,消费结构优化与产业转型升级密不可分。

例如,在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初期阶段,受供给短缺市场状态、消费结构单一等因素的影响,所采用的经济体制为传统经济体制,且投资导向型为主要的生产类型。

另外,投资方向以增加投资、扩大积累作为依据,而忽视了市场需求的导向作用,使得生产经营将通过获得资源促进生产作为核心。

在此阶段,我国注重发展工业,并未彰显农业与轻工业在产业结构中的作用,第三产业更是处于零发展状态。

浅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

浅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

浅谈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调整思路【摘要】我国产业结构存在诸多问题,如资源消耗型产业过多、产业间互补性不足、产业技术水平待提升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和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来进行调整。

建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注重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需要我们认清问题和思考解决之道,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经济发展、资源消耗、互补性、技术水平、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转型、调整步伐、发展方向。

1. 引言1.1 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产业结构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方向和效益。

一个合理的产业结构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就业机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

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可以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还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还体现在国家整体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方面。

一个具有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产业结构能够更好地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提升国家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只有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我国经济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向更加繁荣和稳定的未来。

1.2 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现在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源消耗型产业过多。

我国传统产业主要以能源、矿产等资源为主要生产要素,这些产业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大量资源,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这种资源消耗型产业的结构使得我国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上存在着短板,亟待调整和改进。

产业间互补性不足。

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着许多单一、重复、低效的产业,缺乏产业间的互补性和协同发展。

这导致了产业之间竞争激烈、利润下降的局面,限制了整体产业结构的健康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审查大纲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编写内容要求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审查大纲一、概述
㈠矿区位置、隶属关系和企业性质。

如为改扩建矿山, 应说明矿山现状、
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㈡编制依据
(1简述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与有关方面对项目的意向性协议情况。

(2 列出开发利用方案编制所依据的主要基础性资料的名称。

如经储量管理部门认定的矿区地质勘探报告、选矿试验报告、加工利用试验报告、工程地质初评资料、矿区水文资料和供水资料等。

对改、扩建矿山应有生产实际资料, 如矿山总平面现状图、矿床开拓系统图、采场现状图和主要采选设备清单等。

二、矿产品需求现状和预测
㈠该矿产在国内需求情况和市场供应情况
1、矿产品现状及加工利用趋向。

2、国内近、远期的需求量及主要销向预测。

㈡产品价格分析
1、国内矿产品价格现状。

2、矿产品价格稳定性及变化趋势。

三、矿产资源概况
㈠矿区总体概况
1、矿区总体规划情况。

2、矿区矿产资源概况。

3、该设计与矿区总体开发的关系。

㈡该设计项目的资源概况
1、矿床地质及构造特征。

2、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