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合集下载

会计制度发展简史(3篇)

会计制度发展简史(3篇)

第1篇一、引言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古代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演变。

会计制度作为会计实践的理论指导,也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本文将从古代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现代社会四个阶段,对会计制度的发展简史进行梳理。

二、古代社会1. 会计起源会计起源于原始社会末期,当时人们为了记录生产、分配和消费等经济活动,开始使用简单的符号和标记。

这些符号和标记逐渐演变为一种记录经济活动的工具,即原始会计。

2.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会计主要服务于国家管理和地主阶级的经济利益。

这一时期的会计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会计核算以实物计量为主,货币计量为辅。

(2)会计记录主要采用简记法,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会计科目体系。

(3)会计工作主要由官吏或家臣负责,缺乏独立的会计机构。

(4)会计制度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各地会计制度差异较大。

三、资本主义社会1. 会计制度的初步形成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使会计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这一时期的会计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会计核算从实物计量为主转向以货币计量为主。

(2)会计科目体系逐渐完善,形成了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五大类科目为基础的会计科目体系。

(3)会计工作逐渐从国家管理和地主阶级的经济利益中独立出来,形成了独立的会计行业。

(4)会计制度逐渐趋向统一和规范,各国纷纷制定会计准则和法规。

2. 会计制度的发展(1)20世纪初,西方会计制度开始向我国传入。

这一时期,我国会计制度主要借鉴了西方国家的经验,形成了以借贷记账法为主要特征的会计制度。

(2)20世纪5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会计制度也随之进行了改革。

这一时期,会计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以计划管理为中心,强调会计监督和核算。

(3)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会计制度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

这一时期,会计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以市场为导向,强调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会计的产生及发展史

会计的产生及发展史

会计的产生及发展史会计作为一门记录和整理经济交易的学科,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时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了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最早的简单记录到现代复杂的财务报表,会计已经成为现代商业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下是会计的产生及发展史的概述。

古代会计古代人类开始意识到记录和识别财务交易的重要性,最早的会计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到前2000年的古代文明时期。

在古代的巴比伦、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和古印度等文明中,商业交易的记录以及货币的流通都有相应的会计系统。

这些会计系统主要通过简单的方式记录经济活动,例如用记号记录财产的数量和价值。

古希腊和罗马时代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会计开始向更现代化的方式转变。

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会计有过一些贡献,他首次提出了“货币计量原则”,认为财务交易应该使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并记录交易的数量和金额。

古罗马时代的记载中也出现了一些会计方法和技术,例如“分录法”和“平衡账户”。

中世纪会计在中世纪的欧洲,由于封建制度的影响,会计的发展相对缓慢。

宗教机构开始出现一些复杂的财务交易,例如教堂的捐款和租金,因此会计师开始出现并逐渐形成了专业。

他们使用一些基本的会计原则,例如货币计量、费用确认和不同的账户类别。

现代会计现代会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意大利。

在这个时期,商业活动开始迅速发展,贸易和产业的规模也扩大,需要更复杂和精确的会计体系来应对。

意大利的商业和银行中心弗洛伦萨、威尼斯和热那亚崛起了一批专业会计师,他们开发出了一套基于“记账法”和“平衡原则”的现代会计方法。

这些方法被广泛采用,并通过殖民地和贸易网络传播到全球其他地区。

工业革命以后,会计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加。

工业革命带来了大规模的企业和金融机构,使得会计更加复杂,并引入了新的会计概念和技术。

例如,工厂成本核算、管理会计和预算编制等技术在这个时期发展起来,并成为现代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
赵丽生
会 计 是 随 着 社 会 生 产 的 发 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产生 和发展的。
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 就要进行生产活动,经济 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会计产生发展的脉络
按照历史阶段,会计可以划 分为:原始会计、古代会计、 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
按照会计产生发展的地域主 体,会计可以划分有:中式 会计和西式会计
(清·焦循《孟子正义》)
“自虞夏时,贡赋备矣。或言 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 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 会计也”。
(司马迁·《史记·夏本记》)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 薛者乎?”。
(《战国策·齐策》)
(四)会计机构的诞生
夏朝 商朝 西周
1、夏朝(BC2070-BC1600)
“夏后氏禹别九州,任土作贡, 成赋中邦”
(四)第一所会计学院
公元1581年,威尼斯“会计学 院”的建立,表明会计已作为 一门学科在学校里传授。随后, 借贷复式记帐法也相继传至其 他国家,得到世界各国会计学 者在理论上和技术上的不断发 展和完善,时至今日仍为世界 绝大多数国家所采用。
(五)由技术发展为科学
资本主义国家产业革命后,生产力 不断提高,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对 会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进 入二十世纪以来,由于现代化大企 业的迅速发展,使会计不但在技术 方面,而且在理论方面也大为丰富 起来,从而由一门应用技术发展成 为一门科学。
一、中式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原始的计量与记录行为 (二)会计的起源 (三)会计名词的出现 (四)会计机构的诞生 (五)会计信息载体的演变 (六)中国第一部会计专著 (七)四柱结算法 (八)龙门帐 (九)四脚帐
(一)原始的计量与记录行为

会计发展史和中国会计发展历史

会计发展史和中国会计发展历史

会计发展史和中国会计发展历史会计作为一门管理工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会计的形式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以下是会计发展史的主要阶段:1.古代会计:古代会计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当时人们使用简单的记账工具,如记号、图形等来记录财务交易,以便进行财务管理。

在埃及、中国和巴比伦等地也出现了类似的记账方式。

2.中世纪会计:在中世纪,商业活动与财务交易的规模逐渐扩大,会计的功能也进一步强化。

在欧洲,商人们开始使用记账本和分录帐来记录交易,而不再依赖传统的简单记号。

此外,一些商人还开始编制财务报表以便监控企业的财务状况。

3.工业革命前的会计:工业革命前,随着商业活动和资本的增长,会计需求的扩大。

有限责任公司的兴起导致合资企业的会计问题变得更为复杂。

人们开始意识到需要更准确的财务信息来进行经营决策。

因此,会计知识和专业化管理逐渐成为商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4.现代会计:20世纪初,现代会计理论逐渐形成。

会计学科开始发展,出现了会计准则和规范的制定机构。

同时,会计技术的进步也极大地改变了会计的工作方式。

在电子计算机的出现后,会计变得更加自动化和高效。

中国的会计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1.古代会计:中国古代社会的会计记录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当时人们使用竹简等简单工具来记录财务交易。

在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一些重要的财务交易还会在青铜器上进行铭记,以便永久保存。

2.封建时期的会计:在封建时期,会计在官府税务和农田水利管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每个县级行政单位都设立了会计机构,负责监督和管理财务活动。

同时,会计的职位也逐渐成为一种封建官员的重要身份。

3.现代会计的发展:在20世纪初,中国开始引入西方会计理论和经验,促进了现代会计的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开放,会计理论和实践逐渐接轨国际标准。

中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机构也相继成立,如中国会计法规制定机构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等。

中国的五个现代会计制度(3篇)

中国的五个现代会计制度(3篇)

第1篇一、引言会计作为一门科学,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的经济活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制度也不断变革和完善。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会计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会计制度。

本文将从我国现代会计制度的发展历程出发,探讨其中五个主要的制度。

二、我国现代会计制度的发展历程1. 计划经济时期的会计制度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会计制度主要借鉴苏联模式,以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为主,强调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这一时期的会计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会计核算以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为准绳,企业会计核算标准相对统一。

(2)会计核算内容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

(3)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

2. 改革开放初期的会计制度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会计制度开始与国际接轨,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会计制度。

这一时期的会计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会计制度逐步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注重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2)会计核算方法逐步多元化,如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等。

(3)会计报表种类增多,如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

3. 新世纪以来的会计制度新世纪以来,我国会计制度进一步深化改革,不断完善。

这一时期的会计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会计制度更加注重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及时。

(2)会计准则体系不断完善,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

(3)会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会计信息化建设成为我国会计制度的重要发展方向。

三、我国现代会计制度的五个主要制度1. 企业会计准则制度企业会计准则制度是我国现代会计制度的核心,主要包括《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具体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1)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

(2)会计要素及其确认、计量和报告。

(3)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4)企业会计准则的适用范围和实施要求。

2. 会计核算制度会计核算制度是我国现代会计制度的基础,主要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的核算方法。

会计发展历程

会计发展历程

会计发展历程会计的概念是对会计本质的概括,虽然,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会计的本质认识有所不同,但是它丝毫不影响会计在现代经济社会的各行各业发辉着重要的作用。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与其生存环境息息相关,特定时期的会计发展水平是以该时期的社会经济环境为前提的。

会计总是与特定的经济环境相适应,并随着它的发展而发展。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管理需要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在社会生产中,会计一方面对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消耗量及劳动产品的数量进行记录、计算;另一方面则要对生产过程中的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分析、控制和审核,以促使人们节约劳动耗费,提高经济效益。

正是因为在社会生产中人们很早就注意到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客观上就需要有一种以经济数据的记录、计算、分析、控制、审核为中心的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是人类社会生产经营活动发展的产物。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都经历漫长的过程。

它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完善、提高的。

因此,会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会计的三个发展阶段1.古代会计的发展会计作为一项纪录、计算和考核收支的工作,无论在中国和外国都是在很早以前就出现了。

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前提,会计的产生于旧石器时代。

随之产生了结绳记事,刻木为记等最原始的会计行为。

但此时的会计记录方法集原始的会计、计算、统计以及其他行为于一身,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的会计。

农业经济时代,会计记账方法中出现了为自然经济服务的单式簿记。

单式簿记不断向前发展,形成一个固定的、完善的会计方法体系,但单式簿记的整个方法体系仅适应反映自然经济,其自身缺乏科学的内在联系,而且当时的簿记缺乏理论指导,其知识的传授仅处在自然教育阶段。

据《周礼》记载,早在三千多年前就出现了“会计”这个词。

会计在当时的基本含义是“零星算之为计,总和算之为会”。

1.我国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1.我国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会计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

我国在远古时期曾出现过“绘图记事”、“刻记记事”和“结绳记事”等最简单的原始会计行为,并被认为是会计的起源。

西周王朝(大约公元前1100年~公兀前770年)是我国奴隶社会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当时已经出现了“会计”一词,其基本含义是:既有日常的零星核算,又有岁终的总合核算,通过日积、月累到岁终的核算,达到正确考核王朝财政经济收支的目的。

后来清朝学者焦循在《孟子正义》一书中将“会计”一词解释为:“零星算之为计,总合算之为会”。

即“会计”一词包括了日常的零星核算和定期的总括核算两层意思,基本上表达了会计在核算方面的主要特征。

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当会计成为国家行为的时候,“官厅会计”便应运而生。

为管理贡赋、徭役等征收与分配,西周王朝在官厅中专门设置了位高权重的管理全国钱粮、赋税和官厅财物收支的“司会”一职,设立了独立的会计部门,并与财物保管等业务部门之间有了比较明确的分工;会计与出纳也有了初步的分工。

此外,西周还规定了“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的会计检查制度。

其中的“参互”、“月要”和“岁会”,相当于当今的日报、月报和年报,初步形成了会计报表的雏形。

可见,我国会计在西周时代已有相当大的发展。

正如美国会计史学家查特菲尔德在其名著《会计思想史》一书中指出:“在内部控制、预算和审计程序等方面,周代在古代世界是无与伦比的”。

随着封建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会计技术方法也有了进步。

秦、汉时期广泛采用了以“入”、“出”为记账符号、以“入一出:余”(或“收一付=余”)为基本结算公式的简明会计记录法,用比较固定划一的会计记录格式,取代了文字叙述式的、烦琐的会计记录方法。

自西汉始,人们将会计记录与统计记录划分开来,把记录会计事项的简册称为“簿”、“簿书”或赘“计簿”,而把记录统计事项的简册称为“籍”。

自此,我国的会计账簿便有了较明确的命名。

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会计上的一个突出成就是创立并完善了科学的结算方法——“四柱结算法”,在会计账册与报表中并列四大要素(即四柱)——“管”、“新收”、“开除”、“实在”(其含义分别相。

会计制度发展历程

会计制度发展历程

会计制度发展历程会计制度是指上下级财政部、财税部门、金融监管机构等为了规范会计工作,加强会计信息披露、保护社会公众利益而制定的一套责任体系和规章制度。

会计制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古代社会,但现代会计制度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古代会计制度的形成。

在古代,人们开始进行部落的财产统计和记录,以追踪资源的使用情况。

古埃及是第一个系统地使用文字记录财务事务的文明,其会计制度主要用于管理国家的财政和贸易活动。

此外,古巴比伦、希腊、罗马等文明也有各自的会计制度,这为现代会计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二阶段是工商业的兴起和会计理论的形成。

在工商业逐渐兴起的社会背景下,会计的应用和需求进一步增加。

公元15世纪的意大利成为现代会计的发源地,通过在商业活动中应用双条目会计法和复式记账法,为后来的会计制度奠定了基础。

同时,一些会计理论家如梅奥和帕奇奥提出了许多会计理论和原则,进一步完善了会计制度。

第三阶段是现代会计制度的形成。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和大规模生产的兴起,会计制度的需求进一步增加。

在19世纪,国家开始对财务报表进行监管,要求企业公开披露财务信息。

同时,一些国家也建立了会计师制度,并设立了专门的会计师协会,要求会计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和考试,保证会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这一阶段的重要里程碑是美国于1930年代通过《证券交易法》和《公司法》等法律,建立了完善的会计制度和监管机构,成为现代会计制度的典范。

第四阶段是国际会计准则的推动。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加深,跨国公司和国际投资的增加,对会计制度的国际统一需求日益突出。

为此,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成立,并制定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成为全球企业财务报告的国际标准。

同时,各国也采纳了IFRS,并对国内会计制度进行了调整和改革,以适应国际会计准则的要求,实现信息的国际比较和投资的流动。

第五阶段是信息技术的应用和会计制度的升级。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会计制度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纸质会计制度,实现了会计信息的快速处理和传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