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水厂课程设计
邯郸市给水厂课程设计

邯郸市给水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给水厂的基本概念,包括水源、水质处理和供水系统。
2.使学生了解邯郸市给水厂的历史、现状及其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掌握与给水厂相关的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知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等方式,对给水厂进行深入了解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水资源保护、节约用水的意识,树立环保责任感。
2. 激发学生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兴趣,提高他们对社会发展的关注。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他们在合作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精神。
本课程针对邯郸市给水厂进行设计,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对水资源和城市基础设施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环保意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通过对课程目标的分解,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引入新课:通过讲解我国水资源现状,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问题,从而引出给水厂的重要性。
相关教材章节:第一章《水资源与人类社会》2. 理论知识:(1)水源的种类、分布及特点。
(2)给水厂的工艺流程及其作用。
(3)水质处理技术及其重要性。
相关教材章节:第二章《城市给水与排水》3. 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参观邯郸市给水厂,实地了解工艺流程。
(2)进行水质检测实验,掌握水质分析方法。
相关教材章节:第三章《水质监测与评价》4. 案例分析:(1)分析邯郸市给水厂在供水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探讨城市给水厂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措施。
相关教材章节:第四章《城市给水厂的管理与优化》5. 课堂讨论:针对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相关教材章节:第五章《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进行安排,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对教材章节的关联,确保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相符合,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
给水水厂课程设计完整版

给水厂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学院:环境学院专业:给水排水工程班级:1102班学号:201001133335学生姓名:xxxxx指导老师:xxxxx设计时间:2013.1.2~2013.1.9目录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要求 (3)1.1 设计任务及工作要求 (3)1.2 设计原始资料 (3)第二章总体设计 (5)2.1 资料分析与整理 (4)2.2 设计原则 (6)2.3厂址选择 (6)2.4 水厂工艺流程选择 (6)2.5 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7)第三章净水构筑物的计算 (13)3.1 设计水量 (13)3.2 设计配水井 (13)3.3 药剂投配设备设计 (13)3.4混合设施的设计 (14)3.5反应/絮凝设施的设计 (15)3.6平流沉淀池 (26)3.7普快滤池的设计 (27)3.8 清水池的计算 (29)3.9加氯间的设计计算 (32)第四章 .水厂的平面布置 (32)第五章各构筑物的附属装置及其工艺构造 (33)第六章.高程布置 (33)参考文献 (34)第一章设计任务及要求1.1 设计任务及工作要求1.1.1 设计题目城市给水处理厂方案设计1.1.2 本次课程设计(论文)应达到的目的1加深对《水质工程学Ⅰ》课程内容的理解与掌握;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提高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初步具有阅读中外文献的能力,技术经济比较和方案分析选择能力,理论分析与设计运算能力;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和工程制图及编写说明书的能力。
使学生受到专业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的初步训练,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系统训练打下基础。
1.1.3 设计任务完成给水处理厂方案设计,即在给出设计任务的基础上,完成所给资料的分析、整理,进行水厂选址,工艺流程选择,方案比较,构筑物的选型,水厂的平面和高程布置以及处理构筑物的初步设计等工作。
主要任务:完成城市给水处理厂方案设计。
徐州市给水厂课程设计

徐州市给水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给水厂的基本概念、运行原理及工艺流程;2. 学生能够描述我国水资源状况、水厂分布特点及其对城市供水的重要性;3. 学生能够了解水厂水质检测标准及方法,掌握基本的水质评价技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给水厂运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2.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搜集等方法,提高探究性学习的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报告等形式,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研究成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水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2. 学生通过了解给水厂相关知识,认识到科技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贡献,激发对科学技术的热爱;3. 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从理论到实践,全面了解给水厂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结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课程设计注重实践性与探究性,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水资源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城市供水系统,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给水厂基本概念:水源、取水、净水、供水等环节;2. 水资源状况: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水资源利用与保护;3. 给水厂运行原理及工艺流程: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主要工艺;4. 水厂水质检测标准及方法: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检测方法;5. 水质评价方法:水质指数、水质级别划分;6. 给水厂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水源污染、设施老化、管理不当等;7. 实地考察:参观给水厂,了解实际运行情况;8. 探究性学习:分组讨论,分析给水厂工艺流程中的关键问题;9. 报告撰写: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关于给水厂的调查报告。
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第七章《生活中的水》相关内容,系统性地组织与安排。
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保护与给水厂运行中的实际问题。
给水厂课程设计小结

给水厂课程设计小结摘要:1.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2.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3.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4.课程设计的成果和反思正文:一、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给水厂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水处理工艺的原理、流程和实际应用,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给水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给水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本次给水厂课程设计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水质分析:包括原水水质分析、出水水质分析和水处理过程中水质变化分析。
2.水处理工艺:主要包括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单元操作,以及这些操作的组合工艺。
3.水处理设备:学生需要了解和选用各种水处理设备的规格、性能和适用范围。
4.工程设计:学生需要按照设计规范和要求,完成给水厂的工艺设计、设备选型、布局和工程概算等任务。
5.工程施工与管理:学生需要了解给水厂工程的施工方法和组织形式,以及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和维护要求。
三、课程设计的实施过程1.准备工作:学生需要进行充分的资料搜集和调查研究,了解给水厂工程的基本情况和设计要求。
2.设计过程:学生根据设计任务书和相关规范,进行工艺设计、设备选型和工程概算等工作。
3.成果展示:学生需要撰写课程设计报告,对设计成果进行详细阐述和展示。
4.答辩环节:学生需要对自己的设计成果进行答辩,回答老师和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以检验自己的设计能力和知识水平。
四、课程设计的成果和反思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可以完成一份完整的给水厂设计方案,提高自己的工程设计能力。
同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自身知识结构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习和实践提供方向。
给水水厂课程设计完整版

给水水厂课程设计完整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给水水厂的相关知识,让学生掌握给水处理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及运行管理,从而提高他们对给水工程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给水的基本概念、水源保护及水质标准;(2)掌握给水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3)熟悉给水厂的运行管理及水质监测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分析给水厂的运行状况,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2)具备给水处理工艺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水质采样、分析检测等;(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给水工程的设计和计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给水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2)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观念;(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思考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给水的基本概念:水源保护、水质标准、给水厂的组成及功能;2.给水处理工艺:预处理、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基本工艺及其组合;3.给水厂的运行管理:运行模式、水质监测与控制、设备维护与检修;4.给水工程设计计算:水量计算、工艺选择、设备选型及工程造价。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给水水厂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给水水厂的运行管理和设计计算;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实验技能;4.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给水工程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给水工程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动画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准备完善的实验设备,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活动;5.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信息。
南阳给水厂课程设计

南阳给水厂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给水厂的基本概念、组成及工作原理;2. 学生能够描述南阳给水厂的主要设施、工艺流程及其功能;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水资源现状,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南阳给水厂的工艺流程,提出优化建议;2. 学生能够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搜集等方式,提高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3.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树立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养成良好用水习惯;2. 学生能够关注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3. 学生能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活动课程,结合实地考察和课堂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学生特点:五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喜欢合作。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课堂导入:介绍我国水资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节约用水和给水厂的作用。
相关章节:《水资源与环境保护》第一章2. 给水厂基本概念与组成:- 给水厂的定义、分类及其功能;- 给水厂的主要设施及其作用。
相关章节:《水资源与环境保护》第二章3. 南阳给水厂工艺流程:- 沉淀、过滤、消毒等主要工艺环节;- 南阳给水厂的实际情况介绍。
相关章节:《水资源与环境保护》第三章4. 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参观南阳给水厂,了解实际工艺流程;- 观察给水厂设施,分析其工作原理。
相关章节:《水资源与环境保护》实践环节5. 小组讨论与报告:- 分组研究南阳给水厂的工艺流程,提出优化建议;- 撰写考察报告,分享学习成果。
相关章节:《水资源与环境保护》实践环节6. 总结与反思:-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给水厂课程设计

给水厂课程设计一、课程介绍本课程给出水厂的课程设计,对给水厂的运营与管理进行全面的理论讲解以及实操演练,给出水厂提供专业的服务。
课程内容涵盖了给水厂的分类、流程管理、水质检测、防腐管理、保养管理等内容。
二、课程目标1、深入了解给水厂的分类、原理,掌握给水工作的系统运作流程;2、掌握水质检测的方法与原理,懂得水质检测的操作技术;3、了解给水厂的防腐要求与管理措施,掌握给水厂的防腐保养管理;4、掌握水厂运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及技术,能够独立开展给水厂的运营管理工作。
三、课程内容1、给水厂分类、原理:给水厂的分类、构成,给水厂的水源、水工、储水等原理的介绍;2、给水工作流程:从给水的准备、检查、操作、测试等流程中,掌握给水工作的系统流程;3、水质检测:作为给水厂运行的基础,了解水质检测的方法与原理,掌握水质检测的操作技术;4、防腐管理:了解给水厂的防腐要求与管理措施,掌握给水厂的防腐保养管理。
5、水厂运营与管理:了解水厂运营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及技术,学习水厂运营管理的主要内容,掌握水厂运营与管理的系统性方法;6、实践演练:通过实操练习,加深对各知识点的理解,学习水厂运营管理的实操技能。
四、课程结构本课程包括理论学习与实践演练两大部分:理论学习:以给水厂的分类、原理、流程管理、水质检测、防腐管理、保养管理等为主线,展开理论讲解;实践演练:结合实际情况,定期开展实操练习,深入熟悉水厂运营与管理的技术要求,加强对给水厂运营管理技能的学习;五、课程时长本课程的学习时长为120小时,分为12模块、36课时:模块一:给水厂分类、原理,2课时;模块二:给水工作流程,2课时;模块三:水质检测,3课时;模块四:防腐管理,3课时;模块五:保养管理,3课时;模块六:水厂运营与管理,2课时;模块七:实践演练,14课时。
给水厂课程设计

目录第一章设计基本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工程设计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设计规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基础资料及处理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 原水水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 地址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 气象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4 处理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水质分析及工艺流程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1 水厂选址的原则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4.2 水质特性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3 工艺流程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水厂构筑物设计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配水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I、课程设计(论文)题目:常德某开发区净水厂设计II、课程设计(论文)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一)工程概况1、城市概述该开发区是1992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的省级重点开发区,位于湖南省常德市西北部,距离市中心约25公里。
经过近十多年的艰苦创业,该开发区已经具备大规模开发建设的总体框架,形成了良性循环的软硬投资环境,吸引了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 目前该开发区已经成为湖南省及常德市对外开放的战略重心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由于该区内需水量较大,经有关部门与水利、环保等部门协商后,决定建一新水厂,从沅江取水。
该区近期水厂设计规模3万m3/d,远期5万m3/d。
2、气象水文地质资料(1)地理位置东径108°北纬27°(2)地形地貌城区地形平坦,其吴淞标高为32.0米。
(3)气象资料气温:历年最高气温 39 o C 历年最低气温 -5 o C常年平均气温 18 o C风向: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冰冻期: 5天,土壤冰冻深度: 0.1米(4)土壤地质资料土壤承载力 2.3 kg/cm2 浅层地下水离地面 1.5 米3、水源状况:①河流概述:水源水量丰富,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源水质标准,因河道航运繁忙,取水构筑物不得影响航运。
②河流特征:水位水面标高m 流量m3/s流速m/s设计频率%保证率%最高水位30.0 3800 3.0 2常水位28.0 3000 2.3最低水位25.0 2200 1.5 95③水质资料 编号项目单位分 析 结 果备 注最高最低 月平均 最高 月平均 最 低 1 水 温 ℃3032352 臭和味 少 许3 色 度少 许 4 浑浊度 毫克/升700 30 300 40 5 PH 7.2 6.37.06.86 细菌总数 个/毫升 320007 大肠菌群 个/升 1508 藻类 个/升 20009其他指标合 格(二)水处理用材料与药剂资料1. 混凝剂: 硫酸铝、三氯化铁、碱式氯化铝 原水浊度 <=100200300400 6008001000混凝剂 投加量(mg/L)硫酸铝 13.5 18.2 30.7 37.6 54.5 72.3 86.6 三氯化铁 12.0 14.6 21.5 28.4 32.8 37.7 42.8 碱式氯化铝10.012.817.422.026.828.532.12.混凝剂投加量参考值3.当地所产滤料: 石英砂、无烟煤、铁矿石等均有供应。
4.用于消毒的药剂: 液氯、漂白粉、臭氧、二氧化氯等均有供应,其他材料可按设计要求采购。
(二)设计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立完成下列成果):1.完成设计计算书一份,书写整齐并装订成册。
包括:计算依据的资料,各构筑物的计算,并附有草图。
2.绘制工艺流程图、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主要构筑物大样图各1张,图幅为2号。
要求布局合理、比例协调、线条粗细分明、字体工整,文字书写一律采用仿宋字,严格按制图标准作图。
III 、课程设计(论文)工作内容及完成时间:1.选择工艺流程,并进行方案比较2.选择构筑物的形式、并进行尺寸的计算3.绘制水厂的平面布置图和高程布置图完成时间:2014年5月26日―――2014年6月6日Ⅳ主要参考资料:《给水工程(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给水排水工程专业课程设计》,张志刚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工艺设计》,南国英张志刚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常用资料给水排水设计手册(3)城市给水给水排水设计手册(9)专用机械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1)常用设备给水排水设计手册(12)器材与装置城市给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城镇给水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 41—91风机和水泵调速手册给水厂设计说明书1 总论1.1设计任务及要求净水厂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加深理解所学专业理论,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初步能力,在设计、运算、绘图、查阅资料和设计手册以及使用设计规范等基本技能上得到初步训练和提高。
课程设计的内容是根据所给资料,设计一座城市净水厂,要求对主要处理构筑物的工艺尺寸进行计算,确定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最后绘出水厂平面布置图、高程布置图和某个单项处理构筑物(絮凝沉淀池、澄清池或滤池)的工艺设计图(达到初步设计的深度),并简要写出一份设计计算说明书。
1.2基本资料 1.2.1水厂规模5万m 3/d(按近期3万m 3/d , 远期5万m 3/d 进行分期建设) 1.2.2原水水质资料①河流概述:水源水量丰富,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源水质标准,因河道航运繁忙,取水构筑物不得影响航运。
②河流特征:水位 水面标高m 流量 m 3/s 流速 m/s 设计频率% 保证率 % 最高水位 30.0 3800 3.0 2 常水位 28.0 3000 2.3 最低水位 25.022001.5951.2.3厂区地形地形比例1:500, 按平坦地形和平整后的设计地面高程32.00m 设计,水源取水口位于水厂东北方向150m ,水厂位于城市南面1km 。
1.2.4工程地质资料土壤地质资料 土壤承载力 2.3 kg/cm 2浅层地下水离地面 1.5 米1.2.5水文及水文地质资料编号项目单位分 析 结 果备 注最高最低 月平均 最高 月平均 最 低 1 水 温 ℃3032352臭和味少 许3 色 度少 许 4 浑浊度 毫克/升 700 30 300 40 5 PH 7.2 6.37.06.86 细菌总数 个/毫升 320007 大肠菌群 个/升 1508 藻类 个/升 20009其他指标合 格1.2.6气象资料(1)地理位置东径108° 北纬27°(2)地形地貌 城区地形平坦,其吴淞标高为32.0米。
(3)气象资料气温: 历年最高气温 39 oC 历年最低气温 -5 oC 常年平均气温 18 oC 风向: 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冰冻期: 5天, 土壤冰冻深度: 0.1米2总体设计2.1净水工艺流程的确定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88),原水水质符合地面水Ⅲ类水质标准,除浊度,色度和菌落总数偏高外,其余参数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的规定。
水厂以地表水作为水源,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原水混 合絮凝沉淀池滤 池混凝剂消毒剂清水池二级泵房用户图1 水处理工艺流程2.2处理构筑物及设备型式选择 2.2.1药剂溶解池设计药剂溶解池时,为便于投置药剂,溶解池的设计高度一般以在地平面以下或半地下为宜,池顶宜高出地面0.20m 左右,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操作条件。
溶解池的底坡不小于0.02,池底应有直径不小于100mm 的排渣管,池壁需设超高,防止搅拌溶液时溢出。
由于药液一般都具有腐蚀性,所以盛放药液的池子和管道及配件都应采取防腐措施。
溶解池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若其容量较小,可用耐酸陶土缸作溶解池。
投药设备采用计量泵投加的方式。
采用计量泵(柱塞泵或隔膜泵),不必另备计量设备,泵上有计量标志,可通过改变计量泵行程或变频调速改变药液投量,最适合用于混凝剂自动控制系统。
2.2.2混合设备使用管式混合器对药剂与水进行混合。
在混合方式上,由于混合池占地大,基建投资高;水泵混合设备复杂,管理麻烦,机械搅拌混合耗能大,管理复杂,相比之下,管式混合具有占地极小、投资省、设备简单、混合效果好和管理方便等优点而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2.2.3反应池反应作用在于使凝聚微粒通过絮凝形成具有良好沉淀性能的大的絮凝体。
目前国内使用较多的是各种形式的水力絮凝及其各种组合形式,主要有栅条絮凝、折板絮凝和波纹板絮凝。
这三种形式的絮凝池在大、中型水厂中均有使用,都具有絮凝效果好、水头损失小、絮凝时间短、投资小、便于管理等优点,并且都能达到良好的絮凝条件,从工程造价来说,栅条造价为折板的1/2,为波纹板的1/3,因此采用栅条絮凝。
2.2.4沉淀池原水经投药、混合与絮凝后,水中悬浮杂质已形成粗大的絮凝体,要在沉淀池中分离出来以完成澄清的作用。
设计采用斜管沉淀池,沉淀效率高、占地少。
相比之下,平流式沉淀池虽然具有适应性强、处理效果稳定和排泥效果好等特点,但是,平流式占地面积大。
而且斜管沉淀池因采用斜管组件,使沉淀效率大大提高,处理效果比平流沉淀池要好。
2.2.5滤池采用拥有成熟运转经验的普通快滤池。
它的优点是采用砂滤料,材料易得,价格便宜;采用大阻力配水系统,单池面积可较大;降速过滤,效果好。
虹吸滤池池深比普快滤池大,冲洗强度受其余几格滤池的过滤水量影响,冲洗效果不如普通快滤池稳定。
故而以普快滤池作为过滤处理构筑物。
2.2.6消毒方法水的消毒处理是生活饮用水处理工艺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其目的在于杀灭水中的有害病原微生物(病原菌、病毒等),防止水致传染病的危害。
采用被广泛应用的氯及氯化物消毒,氯消毒的加氯过程操作简单,价格较低,且在管网中有持续消毒杀菌作用。
虽然二氧化氯,消毒能力较氯强而且能在管网中保持很长时间,但是由于二氧化氯价格昂贵,且其主要原料亚氯酸钠易爆炸,国内目前在净水处理方面应用尚不多。
3混凝沉淀3.1 混凝剂投配设备的设计水质的混凝处理,是向水中加入混凝剂(或絮凝剂),通过混凝剂水解产物压缩胶体颗粒的扩散层,达到胶粒脱稳而相互聚结;或者通过混凝剂的水解和缩聚反应而形成的高聚物的强烈吸附架桥作用,使胶粒被吸附粘结。
混凝剂的投加分为干投法和湿投法两种,干投法指混凝剂为粉末固体直接投加,湿投法是将混凝剂配制成一定浓度溶液投加。
我国多采用后者,采用湿投法时,混凝处理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湿投法混凝处理工艺流程本应根据原水水质分析资料,用不同的药剂作混凝试验,并根据货源供应等条件,确定合理的混凝剂品种及投药量。
由于缺少必要的条件,所以参考相似水源有关水厂的药剂投加资料,如下表1所示。
混凝剂: 硫酸铝、三氯化铁、碱式氯化铝 原水浊度 <=100200300400 6008001000混凝剂 投加量(mg/L)硫酸铝 13.5 18.2 30.7 37.6 54.5 72.3 86.6 三氯化铁 12.0 14.6 21.5 28.4 32.8 37.7 42.8 碱式氯化铝10.012.817.422.026.828.532.1混凝剂投加量参考值当地所产滤料: 石英砂、无烟煤、铁矿石等均有供应。
用于消毒的药剂: 液氯、漂白粉、臭氧、二氧化氯等均有供应,其他材料可按设计要求采购。
聚合铝,包括聚合氯化铝(PAC )和聚合硫酸铝(PAS )等,具有混凝效果好、对人体健康无害、使用方便、货源充足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因而使用聚合铝作为水处理的混凝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