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测井(大庆油田电测井编写组)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6电缆地层测试.ppt

6电缆地层测试.ppt
(4)对不均质地层,可以测量地层垂直渗透率及水平渗透率; (5)油田开发过程是一个动态调整过程,为弥补油田产量的递
减,或为提高采油速度,或为改善水驱波及效率以提高采收 率,常需打一些加密调整井。 对于调整井,地层静压剖面实际上是油藏在某一部位的累积出 油剖面,地层静压大小可直观地反映储层动用程度,反映注 水见效情况,反映注入水水线在纵向上及横向上的推进情况, 可以为合理开发油田提供决策依据。
第一节 电缆地层测试器发展史
②可以通过对样品的分析给出地层流体样品的气 油比、含水率,测出地层流体样品API相对密 度;所装的最高温度计可给出取样点地层温度; 可计算出地层流体粘度、地层有效渗透率及地 层产率特征。
第一节 电缆地层测试器发展史
③仪器的液压系统动力源是钻井液柱静压,通过仪器内压 力倍增器增压,使液压系统产生高压。 ④所有的液压阀(包括推靠阀、取样阀、样品密封阀、倒 泄阀、平衡阀)都通过地面控制通电,将爆炸阀打开,而 实现液压控制。 ⑤压力计采用多圈式弹簧管压力传感器, 电位器与弹簧 管末端相联,输出电压信号, 因此测压精度低,约为 0.5%。
PF压力达到满泵压力 3500psi 后,可以在地面对可变压力 控制阀(VPC)和取样阀操作,进行地层流体的采样;
测试取样完成后,要将仪器的推靠器活塞回缩,液压动力 油腔产生泵回压力(PR),在 PR作用下推靠器活塞被缩 回,同时将VPC系统复位,为下一个测试点的测试做好准 备。
第一节 电缆地层测试器发展史
第一节年Schlumberger公司又推出组装式地层动态测试 (MDT-Modular Formation Dynamics Tester);
➢ 特点:可抽排泥浆滤液、有电阻率识别和光学识别、取 真样、多取样、有双封隔器、有三探测器、可自由组合, 有人称为压力成像系统,是第三代电缆地层测试器。

12章-介电测井

12章-介电测井

幅度衰减与相位变化
幅度衰减:远接收器与近接收器幅度比值A2/A1 。 相位移:远接收器中的波形与近接收器中的波形之间所测量 到的相位角的差值。
高频电磁波在地层中传播的过程中,由于几何扩散以及介质的介电损耗 (极化时原子、离子、分子发生位移时由磨擦等引起的损耗)与电导损 耗(由传导电流引起的损耗,与电导率和外加电场频率有关)电磁波的 幅度衰减、相位发生变化。
水层:两条曲线无幅度差;( 47MHz的值等于200MHz的值)
三、介电测井的解释
2.定量解释方法
(1)用介电常数与电导率 求含水饱和度
纵坐标为介电常数ε,
a
ε
横坐标为电导率σ(s/m),
图中的曲线号码为φSw, 根据纵、横坐标的交点即 可求出φSw
b
双频介电测井解释图版
a---200MHz介电常数ε、电导率σ、与φSw的关系曲线
Sw=100%
So=100%
ε
Φ, %
石灰岩饱和水和饱和油时介电常 数与孔隙度的关系曲线
岩石介电特性的频散效应: 当外加电场的频率不同时,即使对 同一块岩样测得的介电常数也不同, 即岩石介电特性的频散效应。
右图是某油田对岩石样品的测量结果: f = 25MHz 时: ε = 100.268(φSw)+ 4.81871 f = 60MHz 时: ε = 114.058(φSw)2+59.7746(φSw)+3.46502 f = 200MHz 时: ε = 49.0291(φSw)2+40.9059(φSw)+4.77706
b---200MHz介电常数ε、电导率σ、与φSw的关系曲线
三、介电测井的解释
2.定量解释方法
(2)用相位移求含水饱和度 Sw=[(1-Φ)Pma+ ΦPh-P] / [Φ(Ph-Pw)] 含泥质地层: Sw=[(1-Φ-Vsh)Pma+ ΦPh+VshPsh-P] / [Φ(Ph-Pw)]

油田地质图件绘制及运用

油田地质图件绘制及运用



第四系 新
上 第三系

生 第
三 界










全新统— 更新统
东台组
上新统—

盐城组
中新统

渐新统
代号
Q Ny2 Nyl
始 新 统
古 新 统
上 统
下统
三垛组 二 一 二
戴南组 一
四 三 阜宁组 二 一 二 泰州组 一 赤山组 浦口组 葛村组
E2s2 E2s1 E2d2
E2d1
Elf4 Elf3 E1f2 E1f1 K2t2 K2t1 K2c K2p K1g
E2d2-4
E2d2-5
E2d1-1
0 Rt 15
真152
50
E2s1-3
E2s1-4
E2s1-5 E2s1-6 E2s1-7 E2d2-1
E2d2-2
E2d2-3
E2d2-4
E2d2-5
E2d1-1
2500 2600 2700 2800
2400
2100 2200 2300
2000
-50 SP
0 Rt 15
黑色泥岩、泥页岩,一般有五个高电导层,
间夹砂岩,厚100—180m;泥岩、泥页岩具
特低电阻率,值一般0.5—1.5 Ω·m,单层曲
线呈“V”或“U”形;层位在戴一段上部。
E2d1
SP
3、阜四段低电阻率黑色泥岩、
闵1井
R05
R6
灰泥岩段——俗称“弹簧灰
泥岩段”:岩性由黑色软泥
1450
岩与灰泥岩近等厚互层组成,
E2d1-1

地球物理测井:第02章 电阻率测井

地球物理测井:第02章 电阻率测井

I
MN I
I
电位: MN ,则 AN / MN 1, UMN UM
Ra 4 AM AN UMN 4 AM UM
MN
I
I
电极互换原理:
保持电极系中各电极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只改变其功能(供电或 测量),则当测量条件不变时所测曲线完全相同,称为电极互换原理。
补充:理论计算一般用AMN;实际生产中小尺寸电极系用双极供电, 大尺寸电极系用单极供电减小干扰。
深:
Rd LL3
反映原状地层Rt
浅:
Rs LL3
反映侵入带Ri
(3)探测特性
➢ 纵向分辨率:主电流厚度(绝缘环中点O1O2间距),约0.2 m ➢ 探测半径:横向探测深度,深rd≈1.0 m,浅rs≈0.3 m
2021/7/3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3
A0:主电极(供主电流Io) A1、A2:屏蔽电极(供屏蔽电流Is,与Io同极性) M1、M1、M2、M2 :监督电极 B1、B2:回路电极; N:对比(参考)电极,无穷远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8
有关阿尔奇公式
➢ 意义:将孔隙度测井与电阻率测井联系起来,用于计算 流体饱和度,是测井定量解释油水层的基础。
➢ 适用条件:纯岩石(不含泥质)或含泥质很少的岩石。
➢ 用法:孔隙度测井 + 电阻率测井 + 阿尔奇公式,在水 层(电阻率测井得出R0)可求出Rw;在油层可求出其R0 并进而确定Sw。
电阻率或电导率都是描述物质导电性质的物理量,
电阻率:单位是欧姆米(Ωm),测井上用符号R表示;(Resistivity) 电导率:单位是姆欧/米( /m),标准单位是西门子/米(S/m),测
井上用符号σ表示。 (Conductivity)

测井曲线ppt课件

测井曲线ppt课件
加合理的开发方案提供了依据。
随钻测井技术
要点一
总结词
随钻测井技术能够在钻井过程中实时获取测井数据,有助 于及时调整钻井参数和优化钻井方案。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随钻测井技术是一种将测井设备安装在钻头上的技术,能 够在钻井过程中实时获取地层的测井数据。这使得在钻井 过程中能够及时了解地层信息和调整钻井参数,提高了钻 井效率和成功率。同时,随钻测井技术还可以减少钻后测 井的时间和成本,为石油勘探和开发节省了资源。
地质构造识别
测井曲线可以反映地层的构造特征,如断层、褶皱等,有助于地质构造的识别和分类。
地质构造与油气关系
研究地质构造与油气的关系,有助于分析油气聚集的条件和规律,指导油气勘探和开发 。
05
测井曲线的发展趋势与展 望
高分辨率测井技术
总结词
高分辨率测井技术能够提供更精确的地层信息,有助于发现微小地质构造和地层变化。
类。
测井曲线解释实例
砂泥岩地层解释
针对砂泥岩地层的测井曲线,通 过分析曲线形态和参数提取,判 断地层的岩性、物性和含油性。
碳酸盐岩地层解释
针对碳酸盐岩地层的测井曲线,通 过分析曲线形态和参数提取,判断 地层的岩性、裂缝和溶洞等特征。
油气水层识别
利用测井曲线识别油气水层,结合 地质资料和生产动态信息,对油气 水层进行准确判断和评价。
沉积相分析
根据测井曲线反映出的地层结构和岩石物理性质,可以分析沉积相的类型和分布规律。
储层参数计算与流体性质分析
储层参数计算
利用测井曲线可以计算出储层的孔隙度 、渗透率等参数,为储层评价和开发方 案提供依据。
VS
流体性质分析
通过分析测井曲线特征,可以推断出地层 中流体的类型、性质和分布情况。

地球矿场物理(测井)复习总结(电法测井部分)

地球矿场物理(测井)复习总结(电法测井部分)

地球矿场物理(测井)复习总结(电法测井部分)第一篇:地球矿场物理(测井)复习总结(电法测井部分)1.自然电动势产生的主要机理?淡水泥浆沙泥岩刨面井,砂岩层和泥岩层井内自然电位的特点?答:井壁附近两种不同矿化度溶液接触产生电化学过程,结果产生电动势。

自然电动势主要由扩散电动势和扩散吸附电动势产生。

扩散电动势主要存在砂岩中满足渗透膜原理,扩散吸附电动势存在于泥岩中,主要是因为泥岩隔膜的阳离子交换作用。

在沙泥岩剖面中钻井,一般为淡水泥浆钻进(CW>Cmf),故在砂岩渗透层井段自然电位曲线出现明显的负异常,泥岩渗透层井段自然电位曲线出现明显的正异常。

2.如何确定自然点位测井曲线的泥岩基线?答:在实测的自然电位曲线中,由于泥岩或页岩层岩性稳定,在自然电位曲线上显示为一条电位不变的直线,将它作为自然电位的基线,这就是所谓的泥岩基线。

泥岩基线:均质、巨厚的泥岩层对应的自然电位曲线。

3.自然电位测井的影响因素?答:①CW和Cmf的比值(比值>1,负异常,比值<1,正异常)②地层水及泥浆滤液中含盐性质③岩性(泥质含量增加,SP曲线幅度降低)④地层温度(温度升高,Kda、Kd增加)SSP•rm⑤地层电阻率的影响(电阻率升高,SP幅度下降)∆Usp=⑥地层厚度的影响(厚度减小,SP幅度下降)rm+rsd+rsh⑦井径扩大和侵入的影响,(井眼越大,侵入越深,SP幅度越小)4.自然电位测井的主要应用?答:①划分渗透性层;②估计泥质含量;③确定地层水电阻率Rw;④判断水淹层。

5.描述岩石电阻率与孔隙度和饱和度的关系,并详细给出阿尔奇公式。

答:地层因数F=R0/RW=a/φm,R0为孔隙中100%含水的地层电阻率,RW为孔隙中所含地层水的电阻率,a为岩性比例(0.6~1.5),m为胶结指数(1.5~3),F只与岩石孔隙度、胶结情况有关,而与饱含在岩石中的地层水电阻率无关。

阿尔奇公式是地层电阻率因数F、孔隙度ψ、含水饱和度S和地层电阻率之间的经验关系式F=1ψm,F=ROR1, t=n RWRoSw式中:Rt 为地层电阻率;Ro为地层全含水时的电阻率层水电阻率;m为胶结指数;n为饱和度指数。

测井曲线解释 (2)

测井曲线解释 (2)

主要测井曲线及其含义主要测井曲线及其含义一、自然电位测井:测量在地层电化学作用下产生的电位。

自然电位极性的“正”、“负”以及幅度的大小与泥浆滤液电阻率Rmf和地层水电阻率Rw的关系一致。

Rmf≈Rw时,SP几乎是平直的;Rmf>Rw时SP为负异常;Rmf<Rw 时,SP在渗透层表现为正异常。

自然电位测井SP曲线的应用:①划分渗透性地层。

②判断岩性,进行地层对比。

③估计泥质含量。

④确定地层水电阻率。

⑤判断水淹层。

⑥沉积相研究。

自然电位正异常Rmf<Rw时,SP出现正异常。

淡水层Rw很大(浅部地层)咸水泥浆(相对与地层水电阻率而言)自然电位测井自然电位曲线与自然伽马、微电极曲线具有较好的对应性。

自然电位曲线在水淹层出现基线偏移二、普通视电阻率测井(R4、R2.5)普通视电阻率测井是研究各种介质中的电场分布的一种测井方法。

测量时先给介质通入电流造成人工电场,这个场的分布特点决定于周围介质的电阻率,因此,只要测出各种介质中的电场分布特点就可确定介质的电阻率。

视电阻率曲线的应用:①划分岩性剖面。

②求岩层的真电阻率。

③求岩层孔隙度。

④深度校正。

⑤地层对比。

电极系测井2.5米底部梯度电阻率进套管时有一屏蔽尖,它对应套管鞋深度;若套管下的较深,在测井图上可能无屏蔽尖,这时可用曲线回零时的半幅点向上推一个电极距的长度即可。

底部梯度电极系分层:顶:低点;底:高值。

三、微电极测井(ML)微电极测井是一种微电阻率测井方法。

其纵向分辨能力强,可直观地判断渗透层。

主要应用:①划分岩性剖面。

②确定岩层界面。

③确定含油砂岩的有效厚度。

④确定大井径井段。

⑤确定冲洗带电阻率Rxo及泥饼厚度hmc。

微电极确定油层有效厚度微电极测井微电极曲线应能反映出岩性变化,在淡水泥浆、井径规则的条件下,对于砂岩、泥质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微电极曲线的幅度及幅度差,应逐渐减小。

四、双感应测井感应测井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测量介质电导率的一种测井方法,感应测井得到一条介质电导率随井深变化的曲线就是感应测井曲线。

微电极测井

微电极测井
2)渗透性砂岩段数值中等,正幅度差(盐水泥浆除外) 3)致密地层曲线数值高,没有幅度差,或正、负不定 的幅度差。 4)除井眼垮塌和钻头直径超过微电极极板张开最大幅 度的井段外,曲线不得出现大段平直现象(泥浆值)。
a
11
微电极测井曲线的应用
(1)确定岩层界面,划分薄层和薄互层 因其纵向分辨能力较强,划分薄互层组和薄夹层比较可靠
a
返回13
微电极测井曲线的应用-续
(4)确定井径扩大井段 当井壁坍塌形成大洞穴或存在石灰岩大溶洞时,相应井
段中微电极系的极板悬空,视电阻率曲线幅度降低,其视 电阻率值和钻井液电阻率基本相同。Ra≈Rm
(5)确定冲洗带电阻率Rxo和泥饼厚度hmc Rxo在测井解释中是个重要的过渡性参数
测量要求: 微梯度和微电位同时测量 ——保持微电极系和井壁的接触
条件一致,保证电阻率差异的真实性
测量中,电极运动速度不宜过快——保证测量质量
a
6
常用测量方式:我国普遍采用微梯度和微电位两种电极系,
微梯度电极系A0.025M10.025M2的电极距为0.0375m ——探测范围只有4~6cm
微电位电极系A0.05M2的电极距为0.05m ——探测范围约为8~10cm
且幅度差的大小与泥饼和冲洗带电阻率比值Rmc/Rxo以
及泥饼的厚度有关,曲线幅度高低与岩性有关
非渗透层无幅度差,或为正负不变的小幅度差,砂泥岩剖面
中泥岩数值低,或幅度低,且无a 幅度差
9
垂直井径的径向距离 高侵剖面
侵入带径向电阻率分布示意图
低侵剖面
a
10
测量质量要求 1)泥岩段为低值、曲线重合;
主要测量井壁附近地层的电阻率。
测量时电极紧贴井壁以减少钻井液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