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氯化硅与有机硅说起(定稿)

合集下载

四氯化硅西门子法多晶硅生产工艺

四氯化硅西门子法多晶硅生产工艺

四氯化硅西门子法生产工艺四氯化硅西门子法生产工艺主要是以四氯化硅为原料,使用氢、锌等作为还原剂与四氯化硅发生反应,还原出高纯硅。

SiCl4的分子量为169.90,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有窒息气味,对皮肤有腐蚀,密度为1.50g/cm3。

熔点−70℃。

沸点57.6℃。

潮湿受气中水解生成硅酸和氯化氢,同时产生白烟。

溶于四氯化碳、四氯化钛、四氯化锡等有机溶剂。

能与水发生激烈的水解作用,也能与醇类起作用。

干燥空气中加热生成氧氯化硅。

与氢及其他还原剂作用生成三氯甲硅烷和其他氯代硅烷,与胺、氨迅速反应生成氮化硅聚合物,与醇反应生成硅酸酯类,与有机金属化合物(如锌、汞、钠)反应生成有机硅烷等。

由于STC原料获取较为便利,在多晶硅发展初期,部分机构和企业研究以SiCl4为原料生产多晶硅,使用Zn、Al、Ca、Mg或H2等还原四氯化硅,制取高纯多晶硅。

(1)锌还原四氯化硅使用锌还原四氯化硅的主要化学反应方式如下,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Si+2Cl2=SiCl4SiCl4+2Zn=Si+2ZnCl2ZnCl2=Zn+Cl2此种生产技术是利用Zn还原SiCl4,从而获得高纯多晶硅,生产过程主要分为3步。

1)工业粗硅氯化制备四氯化硅目前,SiCl4的工业制备方法,一般是采用直接氯化法,将工业粗硅在加热条件下直接与氯反应制得SiCl4。

工业上常用不锈钢(或石英)制的氯化炉,将硅铁装入氯化炉,从氯化炉底部通入氯气,加热至200℃~300℃时,就开始反应生成SiCl4,其化学反应为Si+2Cl2=SiCl4生成的SiCl4以气体状态从炉体上部转至冷凝器,冷却为液态后,再流入储料槽。

在生产中,一般将氯化温度控制在450℃~500℃,这样一方面可提高生产率,另一方面可保证质量。

因为温度低时不仅反应速度慢,而且有副产品Si2Cl6、Si3Cl8等生成,影响产品纯度,但若温度过高,硅铁中其他难挥发杂质氯化物也会随SiCl4一起挥发出来,影响SiCl4纯度。

有机硅基本常识

有机硅基本常识

有机硅常识一、概述硅Si是地球上含量很丰富的元素,在表层占第二位25.8%,仅次于占第一位49.5%的氧O元素;提起金属硅的用途,大概人人耳尽能详,“硅谷”早已不是什么新名词,硅半导体材料催生了现代电子工业,乃至日新月异的IT产业,它的神奇魔力造就了“新经济”的滚滚浪潮;另外,以硅酸盐为基础的无机硅化合物岩石、沙砾、水晶等由于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取之不尽、用之方便,几千年来人们就利用其做成水泥、陶瓷、玻璃等制品为自己的生活服务;硅的无机化合物很早就用于生产陶瓷和玻璃等制品,而其有机化合物自然界并不存在,主要是靠人工合成获得,是在近50年才合成出来的;自40年代实现工业化以来,有机硅化合物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发展很快;有机硅又称硅酮或硅氧烷,是由硅氧互相交联而成的硅氧烷有机聚合物,具有耐寒、耐热、耐氧化、电绝缘等一般有机聚合物所不具备的优良特性,在这些有机硅的化合物中,聚硅氧烷由于其自身的特殊结构特点,应用领域尤为广泛;有机硅材料主要包括硅油、硅树脂、硅橡胶等,产品种类繁多,仅道康宁公司一家企业就拥有4000余种不同规格和型号的有机硅材料;目前,全球各种有机硅产品总消费量折成聚硅氧烷约65万吨,占全球各种合成树脂总产量1亿吨的0.65%,但有机硅产品的销售额却高达65亿美元,占全球合成树脂总销售额约800亿美元的7%;有机硅可广泛用于高级润滑油、绝缘油、胶粘剂、消泡剂、清漆、垫圈、密封件以及火箭和导弹零件等的生产;近年来,有机硅的应用范围已从军工、国防逐渐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如用于计算机、手机和各类电器键盘的导电按键,隐型眼镜,游泳镜和游泳帽,儿童用的奶嘴,高层建筑的玻璃幕墙的粘接剂,医用的人造器官,皮革、高级织物的整理剂,以及高级洗发水中的硅油柔顺剂都离不开有机硅,它已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化工新材料的佼佼者,其发展正可谓方兴未艾;鉴于有机硅的应用前景,在上世纪末,许多发达国家都把有机硅材料作为新世纪重点发展的新材料之一;有机硅本身不仅是一种新型材料,而且为相关工业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材料基础和技术保证,鉴于有机硅材料产品千变万化,具有“直接用量不大但用途广泛”的特点,因此获得了“科技发展催化剂”的美誉;有机硅行业除了少数上游的单体企业规模较大外,大量的是从事制品、添加剂生产的中小民营企业,相信随着我国主板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必将有充满勃勃生机的有机硅企业在未来市场上大显身手;二、有机硅主要产品及应用有机硅材料主要分为硅橡胶、硅油及二次加工品、硅树脂及硅烷偶联剂四大类产品;由于有机硅产品具有电气绝缘、耐辐射,阻燃、耐腐蚀、耐高低温、形态多样以及生理惰性等优良特性,被誉为“工业味精”,广泛应用于电子电气、建筑建材、纺织、轻工、医疗、机械、交通运输、塑料橡胶等各行业,并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化工新材料的佼佼者,其发展正可谓方兴未艾;目前,全球年生产能力超过120万吨,产品品种约有5000—10000种之多,市场总销售额约70亿美元;目前有机硅产品繁多,品种牌号多达万余种,常用的就有4000余种,大致可分为原料、中间体、产品及制品三大类:有机硅单体:主要指有机氯硅烷等合成有机硅高聚物的单体,如甲基氯硅烷、苯基氯硅烷、乙烯基氯硅烷等原料;有机硅中间体:主要指线状或环状体的硅氧烷低聚物,如六甲基二硅氧烷MM、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二甲基环硅氧烷混合物DMC等;有机硅产品及制品:由中间体通过聚合反应,并添加各类无机填料或改性助剂制得有机硅产品;主要有硅橡胶高温硫化硅橡胶和室温硫化硅橡胶、硅油及二次加工品、硅树脂及硅烷偶联剂四大类;硅橡胶再通过模压、挤出等硫化成型工艺,制得导电按键、密封圈、泳帽等最终直接用品;1、有机硅单体尽管有机硅品种繁多,但其起始生产原料仅限于为数不多的几种有机硅单体,其中占绝对量的是二甲基二氯硅烷,其次有苯基氯硅烷;此外,三甲基氯硅烷、乙基及丙基氯硅烷、乙烯基氯硅烷等等,也是生产某些品种不可或缺的原料;制备硅油、硅橡胶、硅树脂以及硅烷偶联剂的原料是各种有机硅单体,由几种基本单体可生产出成千种有机硅产品;有机硅单体主要有:甲基氯硅烷简称甲基单体、苯基氯硅烷简称苯基单体、甲基乙烯基氯硅烷、乙基三氯硅烷、丙基三氯硅烷、乙烯基三氯硅烷、γ-氯丙基三氯硅烷和氟硅单体等;其中甲基氯硅烷最重要,其用量占整个单体总量的90%以上,其次是苯基氯硅烷;有机氯硅烷甲基氯硅烷、苯基氯硅烷、乙烯基氯硅烷是整个有机硅工业的基础,而甲基氯硅烷则是有机硅工业的支柱;大部分有机硅聚合物是通过二甲基二氯硅烷为原料制得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础聚合物,再引入其他基团如苯基、乙烯基、氯苯基、氟烷基等,以适应特殊需要;甲基氯硅烷生产流程长、技术难度大,属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产业,所以国外各大公司都是基础厂规模化集中建设,而后加工产品则按用途、市场情况分散布点;任何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关键在于单体技术的发展;有机硅工业的特点是集中的单体生产和分散的产品加工;因此,单体生产在有机硅工业中占重要的地位,单体的生产水平直接反映有机硅工业的发展水平;2、有机硅中间体有机硅单体通过水解或醇解以及裂解制得各种不同的有机硅中间体,有机硅中间体是合成硅橡胶、硅油、硅树脂的直接原料,包括六甲基二硅氧烷MM、六甲基环三硅氧烷D3、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二甲基环硅氧烷混合物DMC等线状或环状硅氧烷系列低聚物;3、硅橡胶硅橡胶是有机硅聚合物中的重要产品之一,在所有橡胶中,硅橡胶具有最广的工作温度范围–100~350℃,耐高低温性能优异;硅橡胶按其硫化机理可分为有机过氧化物引发自由基交联型热硫化型、缩聚反应型室温硫化型和加成反应型三大类;1热硫化型硅橡胶RTV:热硫化型硅橡胶又称高温硫化硅橡胶,凡分子量在50—80万之间的直链硅氧烷均属高温硫化硅橡胶,简称RTV;通常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主要原料在酸或碱的催化作用下开环聚合制得生胶,再通过采用氧化物作交联剂,并配合以各种添加剂如补强填料,热稳定剂,结构控制剂等,在炼胶机上混炼成均相混炼胶剂,然后采用模压、挤出、压延等方法高温硫化成各种橡胶制品;2室温硫化型硅橡胶LTV′S及加成反应型硅橡胶LSR:室温硫化型硅橡胶是指以较低分子量的活性直链聚有机硅氧烷为基础胶料,与交联剂、催化剂配合,不需要加热在常温下就能的硅橡胶,一般简称LTV′S;加成反应型硅橡胶是指在铂化合物的催化下发生加成反应,反应时不生成副产物的硅橡胶,通常由乙烯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硅树脂、低分子量的含氢硅油、铂催化剂、反应抑制剂等组成,也称为液体硅橡胶,一般简称LSR;由于加成反应型硅橡胶通常也在室温中温下硫化,所以一般也将其归入室温硫化型硅橡胶;本文将以上两种统称为室温硫化型硅橡胶;室温硫化型硅橡胶分子量较低一般为1~8万,通常为粘稠状液体;根据包装形式,可分为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和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前者是将基础胶料、填料、交联剂或催化剂在在无水条件下混合均匀,密封包装,遇大气中湿气即进行反应;后者是将基础胶料和交联剂或催化剂分开包装,使用时按一定配比混合就发生交联,与环境湿气无关;而按硫化机理,又可分为缩合型和加成型室温硫化型硅橡胶两类;4、硅油1硅油的分类:硅油是一类具有各种不同粘度,无毒、无嗅、无腐蚀,不易燃烧的聚硅氧烷液体油状物;其中,甲基硅油是硅油中最主要的品种,通过改变聚硅氧烷的聚合度及有机基的种类,或使聚硅氧烷与其他有机物共聚,可以制得具有防水、抗粘、脱模、消泡等基本特性的硅油;硅油的品种很多,大致可分为线形硅油及改性硅油两大类;2硅油制品及应用:硅油有许多特殊性能,如温粘系数小、耐高低温、抗氧化、闪点高、挥发性小、绝缘性好、表面张力小、对金属无腐蚀、无毒等;由于这些特性,硅油以应用在许多方面而具有卓越的效果;在各种硅油中,以甲基硅油应用得最广泛,是硅油中最重要的品种,其次是甲基苯基硅油;各种官能性硅油及改性硅油主要用于特殊目的;5、硅树脂(1)硅树脂的分类:硅树脂是以硅—氧—硅为主链,硅原子上联接有有机基的交联型的半无机高聚物;它是随着直接法生产有机硅单体的出现,于1943年中期,比硅油、硅橡胶早半年问世的一类品种;硅油是由多官能度的有机硅烷经水解缩聚而制成的,在加热或有催化剂存在下可进一步转变成三维结构的不溶不熔热固性树脂;2硅树脂的应用:硅树脂具有突出的耐候性,是任何一种有机树脂所望尘莫及的,即使在紫外线强烈照射下,硅树脂也耐泛黄;硅树脂还具有优异的介电性能,在广阔的温度、湿度及频率范围内保持稳定,以及耐氧化、耐电弧、耐辐照、防水、防烟雾、防霉菌等特性;6、硅烷偶联剂1硅烷偶联剂的概念:硅烷偶联剂的通式可以表示为:Y—R—SiX3,X和Y是两类反应特性不同的活性基团;其中,X易与无机物中的玻璃、陶土、二氧化硅、金属、金属氧化物等产生牢固的结合化学或物理的;而Y则易与有机物中的树脂、橡胶等产生良好的结合化学或物理的,正是由于其分子中同时存在亲有机和亲无机的两种功能团,因此,通过硅烷偶联剂就可以把有机材料和无机材料这两种性质差异很大的材料牢固粘合在一起偶联,从而获得满意的粘接;这就是硅烷偶联剂名称的由来;按连接在硅原子上可水解基团即X基团的数量不同,硅烷偶联剂可分为三官能型和二官能型两大类,近年来,还出现了官能团为聚合物的聚合物型硅烷偶联剂;在国外,由于硅烷偶联剂的生产主要为几家大公司所控制,为了形成垄断,各立牌号;因此,同一种产品,市场上可以出现几个牌号,名目繁多;目前,美国联合碳化公司UCC是世界上最大的硅烷偶联剂生产厂家,其所拥有的品种也最多;2硅烷偶联剂的应用硅烷偶联剂最早是作为玻璃纤维增强塑料的玻纤处理剂而开发的;由于硅烷偶联剂改善了玻纤与树脂之间的粘合,从而显着提高了增强塑料的机械性能;随着复合材料的迅速发展,硅烷偶联剂无论在品种或产量的发展速度也很快;近年来,利用硅烷偶联剂对某些材料引入特定功能性基团,可以改进材料的表面性质,获得防静电、防霉、防臭、防凝血和生理惰性等,成为硅烷偶联剂新用途的开端;正是由于许多重要应用领域的开发,硅烷偶联剂成为有机硅的一个重要分支;三、有机硅发展简史四、1、有机硅的定义五、凡是含Si—C键的化合物通称为有机硅化合物,习惯上也常把那些通过氧、硫、氮等使有机基与硅原子相连接的化合物也当作有机硅化合物;其中,以硅氧键—Si—0—Si—为骨架组成的聚硅氧烷,是有机硅化合物中为数最多,研究最深、应用最广的一类,约占总用量的90%以上;六、由于有机硅兼备了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性能,因而具有耐高低温、电气绝缘、耐臭氧、耐辐射、难燃、憎水、耐服饰、无毒无味以及生理惰性等优异特性,广泛运用于电子电气、建筑、化工、纺织、轻工、医疗等各行业,应用有机硅的主要功能包括:密封、封装、粘合、润滑、涂层、层压、表面活性、脱膜、消泡、发泡、交联、防水、防潮、惰性填充等;并且随着有机硅数量和品种的持续增长,应用领域不断拓宽,形成化工新材料界独树一帜的重要产品体系,许多品种是其他化学品无法替代而又必不可少的;2、有机硅化学的发展历程3、①创始时期:1863年,法国科学家弗里得尔和克拉夫茨将四氯化硅和二乙基锌在封管中加热到160℃,合成了第一个含Si—C键的有机硅化合物——四乙基硅烷;此后,又合成了许多四乙基硅烷的衍生物;1863—1903年四十年间是有机硅化学的创始时期,习惯上称为第一期;4、②成长时期:从1904—1937年这一阶段,不但合成了许多有机硅简单化合物,而且也出现了环体和线形聚硅氧烷以—Si—0—Si—键为骨架的材料;在理论工作方面,已开始了不对称硅原子化合物的合成,为有机硅光活性异构物的研究创造了条件;这三十多年是有机硅化学的成长时期,习惯上称为第二期;5、③发展时期:美国康宁Corning玻璃厂化学家海德、通用电器公司的帕特诺得和罗乔,认识到有机硅高聚物很有应用前途,他们对合成高聚物的原料——有机硅单体的合成方法进行了积极改进使其走上的工业化的道路;特别是罗乔于1941年发明了“直接合成法”合成甲基氯硅烷,使有机硅的生产掀起了一场大革命,为有机硅化合物的大规模生产奠定了基础;进入四十年代,在一些主要国家进行工业化生产的同时,又发明了聚有机硅氧烷的平衡化反应,并建立了一整套近乎完善的工业化技术;各种性能优异的硅油、硅橡胶、硅树脂、偶联剂相继出现,大大加快了有机硅的发展,1938—1965年这一发展时期习惯称为第三期;6、④繁荣时期:自1966年至今,人们除了把已有成果巩固、发展、改进、利用外,又转向有机硅新领域进军,过去认为不可能合成的化合物,现在有的也可以合成出来了;近期发展的最快的一支,是硅——金属键化合物,特别是硅与过渡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更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各种发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机硅化学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因此从1966年以来,人们称为繁荣的第四期;3、有机硅工业发展状况科学发展促进了生产建设,生产部门反过来又对科研提出新要求;在工业上,特别在电器工业上需要耐热材料,但一般有机高聚物远远不能满足要求,人们早已知天然硅酸盐含有—Si—0—Si—键,但又因为是体型的结构,性脆;因此想到只要把硅原子上引入有机基团,即有可能变成线形结构或低度交联的高聚物,从而形成柔韧或弹性的材料,其应用范围就变得广泛了;从这个目的出发,开始了有机聚硅氧烷的研究;康宁玻璃厂化学家海德首先把有机硅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结合在一起,取得了有机硅高分子聚合反应的经验;之后,在他的指导下康宁玻璃厂生产了用于电绝缘玻璃布的有机硅树脂、涂料和浸渍剂;在1938—1941年期间,海德与其合作者又研制出了许多聚有机硅氧烷产品;与此同时,道化学DowChemical 公司也开始了聚有机硅氧烷的生产研制,于1942年建立了二甲基硅油和甲基苯基硅树脂中试装置;1943年道化学公司与康宁玻璃厂结合,成立了世界闻名的道康宁公司,并在当年建成了合成聚有机硅氧烷的Midland工厂,不久就研制出了DC4点火密封材料,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高空飞机上,后来该公司逐渐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专业生产有机硅产品的厂家之一;而近二十年来,有机硅的应用技术可以说达到了灿烂辉煌的景况,例如室温硫化硅橡胶和硅烷偶联剂用途的全面开发,生物和医用有机硅高聚物接二连三地涌现,新型高聚物层出不穷,现在,有机硅化合物还在继续向更广阔的领域伸展,许多过去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由于有机硅的作用,逐渐可以变为现实;四、有机硅生产工艺流程简介有机硅单体生产的原理并不复杂,生产有机硅单体的主要原材料是硅块、甲醇和氯化氢,目前世界上都是采用沸腾床反应器直接合成甲基氯硅烷单体,即硅粉与氯甲烷在催化剂作用下高温反应生成甲基氯硅烷混合物,经高效分馏获取目的馏分;有机硅单体通过水解或醇解以及裂解、缩聚制得各种不同的有机硅产品;产品主要以有机硅单体为原料,采用不同的聚合手段和工艺,添加各种填料如白碳黑等和助剂制得五、结束语从1997年的年产1万多吨,到“十二五”末达到约85万吨/年的规模,甲基氯硅烷的迅速发展,在我国众多合成材料的单体化合物中已列前茅;业内专家认为,未来5年,面临中国甲基氯硅烷的产能与多数国家并驾齐驱的现状,我国将加大有机硅产业的科技投入,适当控制产能,争取做强做大;。

四氯化硅和氢氟酸

四氯化硅和氢氟酸

四氯化硅和氢氟酸四氯化硅和氢氟酸这两种化学物质在工业和科研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它们在许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氯化硅是一种常用的原料,用于制备硅橡胶、硅树脂、硅油等产品,而氢氟酸则是一种常见的强酸,可用于腐蚀性清洗、金属表面处理等工艺。

本文将从四氯化硅和氢氟酸的性质、应用、反应机制等方面对这两种化学物质进行深入研究。

首先介绍四氯化硅的性质。

四氯化硅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它在常温下易挥发,遇湿气会放出有毒氯化氢气体。

四氯化硅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可与水、氧气等多种物质发生反应。

其分子结构为SiCl4,属于硅的卤化物。

四氯化硅在有机合成、聚硅氧烷制备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是制备硅材料的常用原料之一。

接下来探讨氢氟酸的性质。

氢氟酸是一种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是一种强酸。

氢氟酸可溶于水,生成氢离子和氟离子,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氢氟酸在清洗、酸洗、金属表面处理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由于其强酸性和腐蚀性,使用氢氟酸时需要注意安全,并避免与皮肤、眼睛等部位接触。

氢氟酸的分子式为HF,是氟的氢化物。

四氯化硅和氢氟酸之间存在着一些有趣的反应机制。

当四氯化硅与氢氟酸发生反应时,会生成氢氯酸和氯化硅烷。

这是一种放热反应,需要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以控制反应速度和产物选择。

氢氟酸对四氯化硅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可以将硅和氯结合在一起,形成氯化硅烷。

这种反应对于一些有机合成反应和材料制备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除了单独使用四氯化硅和氢氟酸外,它们还可以作为反应物参与到其他化学反应中。

以四氯化硅和氢氟酸为原料,可以制备硅酮及其衍生物。

硅酮是一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有机硅化合物,它具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在有机合成、医药化工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通过四氯化硅和氢氟酸的反应,可以制备出具有特定结构的硅酮化合物,为有机合成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此外,四氯化硅和氢氟酸还可以用于制备一些特殊材料。

例如,将四氯化硅和氢氟酸用于材料表面处理,可以使材料表面形成一层硅氟化物薄膜。

高一硅氯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高一硅氯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高一硅氯及其化合物知识点硅氯(SiCl4),又称四氯化硅,是一种无机化合物,由硅和氯元素组成。

在化学中,硅和氯是两种常见的元素,它们的化合物在工业和科学实验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逐步介绍高中化学中硅氯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点。

1.硅氯的基本性质硅氯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它的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但可以与许多有机溶剂相混溶。

硅氯是一种强氧化剂,与氢气反应会产生氯化氢气体,并释放大量热量。

2.硅氯的制备方法硅氯可以通过硅和氯气的直接反应制备。

具体的反应方程式如下:Si + 2Cl2 → SiCl43.硅氯的用途硅氯是许多化合物的重要原料。

它可以用于制备硅酸盐、有机硅化合物以及其他一些无机化合物。

硅氯还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制造、涂料、橡胶和塑料工业等领域。

4.硅氯化合物的种类除了硅氯,硅还可以形成其他一些化合物,比如三氯化硅(SiCl3),二氯化硅(SiCl2)和氯化硅(SiCl)。

这些化合物在化学反应和应用中有着不同的特性和用途。

5.硅氯化合物的反应性质硅氯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具有一定的活性。

例如,它们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硅酸,同时放出氯化氢气体: SiCl4 + 4H2O →Si(OH)4 + 4HCl6.硅氯化合物的应用硅氯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的合成反应中。

比如,它们可以用于合成有机硅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医药、农业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此外,硅氯化合物还被用于电子工业中的半导体材料制备。

7.硅氯化合物的安全注意事项硅氯化合物是强氧化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与皮肤接触以及吸入其蒸气。

在实验室环境中,应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并遵循正确的操作程序。

总结:硅氯及其化合物在高中化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通过了解硅氯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用途以及与其他化合物的反应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化合物。

同时,了解硅氯化合物的安全注意事项也是非常重要的。

四氯化硅和氢氟酸

四氯化硅和氢氟酸

四氯化硅和氢氟酸四氯化硅和氢氟酸是两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它们在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四氯化硅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SiCl4,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四氯化硅主要用于硅材料的制备和表面改性,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而氢氟酸则是一种强酸,具有腐蚀性,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

四氯化硅与氢氟酸的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可以产生硅氟化合物和氯化氢气体。

这个反应在化工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四氯化硅和氢氟酸反应是一种剧烈的反应,需要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才能得到理想的产物。

在实验室中,通常将四氯化硅缓慢地加入到冰冷的氢氟酸中,同时要避免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剧烈放热现象。

四氯化硅与氢氟酸的反应生成的产物主要是硅氟烷和氯化氢气体。

硅氟烷是一类重要的有机硅化合物,具有多种应用,如有机合成、表面活性剂等领域。

四氯化硅与氢氟酸的反应不仅在实验室中有重要的应用,也在工业生产中起着关键作用。

例如,在硅材料的制备过程中,四氯化硅与氢氟酸反应可以生成氟化硅和氯化氢气体,氟化硅是一种重要的原料,可用于制备硅材料。

在氟化硅的生产过程中,四氯化硅与氢氟酸的反应是一个关键步骤,需要严格控制反应条件,以确保产物的纯度和质量。

除了在硅材料的制备中,四氯化硅与氢氟酸的反应还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例如,在有机合成中,硅氟烷是一种重要的中间体,可以用于合成各种有机硅化合物。

在表面活性剂的制备中,硅氟烷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可以改善表面的性能和稳定性。

因此,四氯化硅与氢氟酸的反应对于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四氯化硅与氢氟酸反应的研究中,不仅要重视产物的分析和性质,还要深入研究反应机理。

四氯化硅与氢氟酸的反应是一种复杂的离子反应,涉及到多种反应中间体和过渡态。

通过对反应机理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反应的本质,为优化反应条件和提高反应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除了在实验室中进行四氯化硅与氢氟酸反应的研究,还可以借助计算化学的方法对反应进行模拟和预测。

有机硅化学反应PPT课件(2024版)

有机硅化学反应PPT课件(2024版)

2.1有机氯硅烷单体
有机氢硅烷:三氯氢硅
工业上三氯氢硅的制备主要采用干燥的氯化氢气体氯 化粗硅粉或者硅合金的方法,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Si + 3HCl = SiHCl3 (83%)+ H2 Si + 4HCl = SiCl4 (17%)+ 2H2 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且需要的反应温度较高,因此 反应时相当复杂的,除了生成三氯氢硅以外,还有四氯 化硅以及各种氯硅烷生成。
28
2.1有机氯硅烷单体
4. 再分配法(歧化法)
再分配法:连接于同一个或不同硅原子上的 基团相互交换,实现基团的再分配。 如:Me3SiCl+MeSiCl3 → 2Me2SiCl2
29
2.1有机氯硅烷单体
5. 直接法
1941年,罗乔(Rochow)首先提出了直接法 合成有机氯硅烷。
直接法:卤代烃与元素硅直接反应制取有机 卤硅烷的方法。
16
我国有机硅的发展
2013国内有机硅单体厂家年产能统计(2013-12-23 ) 【全球有机硅网讯】:
新安化工:30万吨/年(28) 浙江合盛:18万吨/年 山东东岳:20万吨/年 浙江中天:8万吨/年 浙江恒业成:25万吨/年 四川硅峰:3万吨/年 山东鲁西:6万吨/年 合计:221万吨/年
蓝星星火:20万吨/年 唐山三友:10万吨/年 江苏弘博:10万吨/年 张家港基地:40万吨/年 山东金岭:15万吨/年 山西三佳:8万吨/年 湖北兴发:8万吨/年
二甲基二氯硅烷的分子式:
(CH3)2SiCl2 (或Me2SiCl2) 分子量:129.06 沸点:70.2℃
熔点:-76℃
d420: 1.0637 nD20: 1.4055 毒性: LC50. 930ppm/4H

组分为三氯氢硅、四氯化硅、二氯二氢硅等。

组分为三氯氢硅、四氯化硅、二氯二氢硅等。

组分为三氯氢硅、四氯化硅、二氯二氢硅等。

这些化合物是硅的氯化物,具有不同的结构和性质。

下面将分别介绍它们的相关内容。

1.三氯氢硅:化学式为HSiCl3,是一种无色液体。

三氯氢硅具有较高
的沸点和熔点,可溶于有机溶剂,但不溶于水。

它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硅酸,同时还可以和醇类、醇酸类等多种有机化合物发生反应。

在有机合成和硅胶制备过程中,三氯氢硅被广泛应用。

2.四氯化硅:化学式为SiCl4,是一种无色液体。

四氯化硅是最常见和
最重要的硅氯化物之一,具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有机溶剂和水。

它可以作为硅的中间体在有机合成反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如用于有机硅材料的制备、催化剂的制备等。

此外,四氯化硅还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硅酸和氯化氢。

3.二氯二氢硅:化学式为H2SiCl2,是一种无色液体。

二氯二氢硅在常
温下是不稳定的,容易分解产生硅酸和氯化氢。

它可以作为硅的中间体在有机合成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如用于有机硅材料的制备、有机硅聚合物的合成等。

总的来说,三氯氢硅、四氯化硅和二氯二氢硅是硅的氯化物,它们在有机合成
和硅材料制备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这些化合物的研究和应用,可以进一步了解和开发硅化学的不同方向和应用。

盐酸和硅的反应方程式

盐酸和硅的反应方程式

盐酸和硅的反应方程式
盐酸和硅的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
Si + 4HCl → SiCl4 + 2H2
该反应是硅与盐酸之间的化学反应。

硅是一种非金属元素,而盐酸是一种无机酸。

在该反应中,硅与盐酸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和氢气。

盐酸溶液中的氯离子(Cl-)和硅表面的氢离子(H+)发生反应。

这个反应是一个酸碱反应,产生氯化硅和水:
Si + 4H+ → Si4+ + 4e-
4Cl- → 2Cl2 + 4e-
接着,氯化硅与剩余的盐酸继续反应生成四氯化硅:
Si4+ + 4Cl- → SiCl4
生成的氢离子与盐酸中的氯离子反应生成氢气和氯离子:
2H+ + 2Cl- → H2 + Cl2
盐酸和硅的反应方程式为Si + 4HCl → SiCl4 + 2H2。

这个反应是一种酸碱中和反应,产生四氯化硅和氢气。

四氯化硅是一种有机硅化合物,常用于制造硅橡胶和硅油等化学产品。

而氢气则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可用于制备氢气燃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四氯化硅与有机硅谈起
——有机硅工业能否消纳大量四氯化硅——
媒体报道有权威人士说用多晶硅副产的四氯化硅向有机硅产品方面发展,好像是给多晶硅产业指出一条光明之路,因为有机硅是目前国内发展的热点之一。

确实从四氯化硅或其酯化物正硅酸乙酯出发可以生产出有机硅产品,但是世界上大量生产的有机硅产品主要是用甲基氯硅烷为原料的。

一、早在19世纪四氯化硅就是有机硅的原料
19世纪中,英国化学家F. S. Kipping就是以四氯化硅作原料用格氏法(Grignard reaction)从事有机硅化合物的研究,发表过论文50多篇。

20世纪,前苏联以К.А.Андрианов为首的科学家们就是以格氏法用正硅酸乙酯作为原料之一、不用乙醚或四氢呋喃合成聚乙基硅氧烷,开发出一系列的乙基硅油、扩散泵油等。

中国第一个有机硅产品——耐500℃的有机硅高温漆也是用正硅酸乙酯作原料之一开
发成功的。

由于乙基硅油的润滑性能比甲基硅油好,我国航空润滑油就是用武汉化工研究所开发的、用格氏法合成的乙基硅油作为耐高温润滑油的基油,乙基硅油还用作纺织工业中的锭子油等。

但上述产品在国内的销售量不是很大,市场比较有限。

看来不能指望它能大规模消纳大量的四氯化硅。

二、四氯化硅与有机硅的近期情况
鉴于我国大力发展的太阳能电池的原料绝大多数是西门子法多晶硅。

听说,由此产生的数以万吨计的四氯化硅难以处理(中国2008年多晶硅的产量约4000吨)。

在当前节能减排,环境友好、绿色生产声中,如何处理好副产四氯化硅是当务之急。

今将看到的以四氯化硅为原料合成甲基氯硅烷的信息在此作一介绍:
甲基氯硅烷是有机硅工厂大量生产的产品,中国年产数十万吨,全世界年产量有200多万吨。

如果能将四氯化硅转化成有用的甲基氯硅烷应是比较理想的方案。

有一篇专利是将四氯化硅作原料设法转化成甲基氯硅烷。

方法是在管式反应器中用四氯化硅为原料与二氯硅烷、甲烷反应,以氩作载气,但所得的产物中大量的是没有转化的四氯化硅(65.68%),还有7.35%的三氯硅烷及少量的二氯硅烷,而生成的一甲基三氯硅烷却占24.4%。

由于工业上希望要的是其中的二甲基二氯硅烷,一甲基三氯硅烷是不受欢迎的组分。

如果能有大量的二甲基二氯硅烷生成,那么这将是一条很有实用价值的路线。

看来要达到比较理想的愿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四氯化硅转化成三氯硅烷
1、在淀积多晶硅时交替使用同一反应器将四氯化硅转化成三氯硅烷
有一篇专利的构思很巧妙,其特点在于:
(1)利用碳电极上淀积的多晶硅避免了碳电极与反应介质起化学反应生成杂质;
(2)利用温度很高的多晶硅使四氯化硅与氢转化成三氯硅烷;
(3)在同一个反应器里切换着进行三氯硅烷的淀积和四氯化硅的转化。

具体的是用三氯硅烷与氢淀积多晶硅到硅种棒的同时也有多晶硅淀积在碳质电极4上,起到电极与反应介质的隔绝作用,避免了氯硅烷与碳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甲基氯硅烷等杂
质。

等多晶硅长到一定厚度,就改通四氯化硅与氢气,利用淀积生成的多晶硅的高温,使四氯化硅与氢转化成三氯硅烷,而聚合物杂质沉积在温度比较低的喷嘴、钟罩等处,而不影响三氯硅烷的纯度。

例如:14m3反应室,100根面积1cm2长2m硅种棒,淀积50小时,直径达50mm,再切换成转化状态。

转化25小时,能生成纯净的三氯硅烷52000摩尔。

2、金属还原四氯化硅制多晶硅
国外早有将四氯化硅用钠或铝等金属还原的专利,其中用四氯化硅作原料以金属锌还原的工艺,在上一世纪50年代美国杜邦公司就开发成功。

近年来由于太阳能电池生产的需要,此工艺又引发人们兴趣,特别是日本有工业化生产的信息。

3、日本的锌还原路线的情况
2006年9月有报道日本チッソ有计划要与新日矿金属控股和东邦钛业共同签订工业规模生产太阳能电池用多晶硅的协议,用的是CSS(CHISSO Solar-grade Silicon的缩写)技术,即将硅先进行氯化生成四氯化硅,再将四氯化硅用金属锌还原成纯度达6N的多晶硅。

此技术是チッソ与NEDO(新能源和工业技术开发组织)于2002~2005年共同开发的。

2007年1月报道了由3家公司组建成立的日本太阳能硅公司的信息,
他们使用的CSS技术,其过程分3步:
一是四氯化硅用金属锌还原,
SiCl4+2 Zn ――→ Si +2 ZnCl2
二是将生成的氯化锌电解成锌和氯:
ZnCl2――→Zn +Cl2
三是氯再与硅反应生成四氯化硅
Si +2Cl2――→SiCl4
从原子化学的观点,参与反应的只是硅、氯和锌,消耗的只是硅,参与反应的氯与锌进行电解回收循环使用的,没有需要处理的大量副产物。

有报道说该合资公司的规模比原计划有所提高:第一期的产能增至660t,2010年1500t,2012年3000t,2013年4500t,以后到1万吨。

他们认为质量达到8N~9N的低成本的工艺有竞争优势。

有报道另有一家称为Solar Silicon Technology的日本公司,他们用的是SST法,实际上也是与前述的JSS法差不多。

只是稍微详细一点叙述了他们的工艺:用纯度为98%、细度为100~200 μm的硅粉在流化床内与氯气反应成四氯化硅,之后进行精馏精制,将其他金属如铁、铝以及硼、三氯化磷等除去,得到4N以上的高纯四氯化硅。

然后用金属锌还原以得到6N的多晶硅.以反应温度、气体比例等条件控制硅的形状,是针状、球状或是粉末状。

说是SST法的反应时间快,不像西门子法要慢慢地长。

再有一点是称为SST法或CSS的金属锌还原四氯化硅的工艺不像西门子法会生成大量多种副产物,因此是不增加环境负荷,是成本低和比较节能的工艺。

由表可见,金属锌还原四氯化硅工艺与西门子法相比较电耗可降低一半,多晶硅生产中电力约占成本的20%。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在日本金属锌还原四氯化硅的路线已経成熟到能进行工业化生产阶段了。

我们国家也有这方面的研究,有学者说其中的难点氯化锌电解在实验室已经突破,这就有希望进一步进行工业化生产。

金属锌还原四氯化硅是比较安全、无副产、环保和能耗低、成本低的工艺,可以生产出符合太阳能电池使用的多晶硅,如果国内能将此工艺开发成功,则现阶段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三、新生代的太阳能电池的原料
近来,用改良西门子法以外的新路线以扩大太阳能电池原料的报道不绝于耳,报道比较多的是:
1、冶金级硅提纯为太阳能级的
在2006年,道康宁公司开发成功新的太阳能电池用的多晶硅,产品的牌号为PV 1101 SoG。

这种多晶硅是用冶金级硅为原料提纯的。

但报道中说PV 1101 SoG是供掺混到传统的多晶硅中的。

2、甲硅烷(SiH4)
甲硅烷是生产无定形薄膜太阳能电池板的关键组分,以甲硅烷为原料制作称为下一代电池的太阳能薄膜电池的报道比较多,因为这是整个生产过程消耗的能量比传统的西门子法为低,没有大量四氯化硅副产问题和腐蚀问题,且硅的用量少,故成本比较低廉,且能将衍射光转化成电能,故是开发的重点。

有报道说其年增长率可达20%。

尽管甲硅烷的爆炸极限比三氯氢硅要宽,但与西门子法相比,有一定优势,是很有前景的路线。

日本2010年需甲硅烷4100吨,三井和德山曹达在大阪建产能150吨的甲硅烷工厂。

德国赢创(Evonik)在日本四日市投资200亿日元(1.7亿美元)建甲硅烷工厂,副产四氯化硅制白炭黑工厂,2011年投产;挪威REC提供价值10亿美元的甲硅烷给用户。

韩国Sodiff 的产能目前是400吨,该公司有计划到2011年扩大到2400吨。

最近美国政府根据一项发展先进能源生产复苏的法案,宣布斥资23亿美元对列入48C 的183个先进能源生产项目给予税收减免的额度,其中就有道康宁公司要为太阳能用的甲硅烷新建一个装置,获得2730万美元税收减免,其60%的产品将用于供应太阳能光伏电池。

3、CIGS(铜-铟-镓-硒化物)
CIGS作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原料的报道也比较多,如美国发展先进能源生产复苏法案资助Stion公司获得3750万美元税收减免,将生产高效率(11%~12%+)玻璃基板CIGS 薄膜光伏组件,将有助于美国的太阳能工业。

4、镉-碲材料
获得美国政府1632万美元税收减免的First Solar公司,将扩建生产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装置,并采用镉-碲薄膜作为半导体材料。

与传统的结晶硅半导体材料相比,该半导体材料将太阳光转变成电力的效率更高。

另一获得1260万美元税收减免的Abound Solar公司,也是用镉-碲半导体技术生产光伏太阳能电池板,该公司将新建一条生产线以扩大工厂的产能。

5、其他
此外,还有色素增感、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以及为新生代太阳能电池原料配套的膜材料、特种涂料等化工材料以及寻找更廉价的原料路线,如用三氯硅烷制甲硅烷;二氧化硅制取多晶硅等等,不赘述了。

谢谢!
傅积赉(2010年4月13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