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阅读情况调查研究
高中生在英语阅读中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与研究-以广西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外国语学较高中学生为例

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本文 的具体研究 目标如下: 1 了解 高 中 学 生 英 语 阅读 的 学 习状 态 ) 2 了解 高 中 学 生 阅 读 元认 知 策略 的使 用 情 况 )
( )调 查对 象 2
选 取 来 自桂 林 二 附 中学 的 高 一 、 高 二 、 高 三 学 生 作 为 被 试 ,统 一 在 规 定 的 1 钟 内完 成 了对 所有 问题 的 回 5分 答 。本 次调查 回收 3 0份 有效 问卷 ,随机选取 其 中 2 0 0 0 份 问卷 。 ( )调 查 方 法 3 问卷 参 照 了 C a t 分 的 四类 元 认 知 策 略 ,并 结合 hmo划 韩 程 峰 、刘 慧 君 等 人 设 计 的个 性化 问卷 ,共 设 置 了 2 道 5 题 目, 包 括 了 C a o 所 分 的 四 类 元 认 知 策 略 中 的三 类 , hm t 即 计划 策 略 、 监 控 策 略 、 评 价 策 略 。每 个 题 目 的选 项 共 有 五 个 , 从 1 5的选 项 也 分 别 代 表 了各 自的 分 值 ,从 到 1 5分 别 代 表 根 本 做 不 到 、 极 少 做 到 、 偶 尔 做 到 、经 到 常做 到、每次都能做到 。数值的高低反 映 了学生使用 元
高中生在英语阅读中元认知策略 使用情况的调查与研究
— —
以广西师范大学第二附属外 国语学较高中学生为例
口 单 文 韬
广 西 师 范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l 摘 要 l元 认 知 策 略 包 括 计 划 策 略 、监 控 策 略 、 评 价 策 略 。本 文 以 问卷 的形 式 , 采 用 取 平 均 值 的方 法 ,对 3 0 高 中 学 生英 语 阅读 中使 用 元 认 知 策 略 的 情 况 进 行 了调 查 ,从 计 划 、监 0名 控 、 评价 三个 方 向研 究 高 中 生使 用 元 认 知 策 略 的情 况 , 从 而得 到 三点 相 关 启 示 。 【 词 】 语 阅读 ;元 认 知 策 略 ;高 中学 生 关键 英 I 圈分 类号 】 3 9 【 献标 识码 】 f 章 编 号 】 096 6(021—140 H 1 文 A 文 10 .172 1)001—2
关于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河东区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报告河东区教育学会罗祎邱磊1.调查目的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
它不仅能够使人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能够使人明理,为人导航。
对广大学生来说读书更是获取信息的最基本的途径与最简便的方法。
通过读书不仅能够使青少年加深对教材的懂得,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而且也能够提高他们从不一致角度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对学生的现在与将来的学习与生活都会带来很大的益处。
因此,在学生中开展培养读书习惯,提高素养品味为目的的读书活动是一项功在当代,泽及子孙的社会公益事业。
为此,笔者对河东区十所中、小学校的800名学生进行了课外阅读现状的问卷调查,试图从问卷中熟悉到目前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并以此为切入点,探究更为符合学生心理的阅读材料、阅读方法,寻找更为有效的课外阅读途径,使学生更深层次地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调查的内容,对象与方法2.1调查的内容。
以“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为切入点,从课外阅读的兴趣与动机、阅读内容、阅读方式方法、阅读数量、时间、地点、环境及阅读卫生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问卷是由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专家设计,有很强的可行性、科学性与可信度。
2.2 调查的对象本次调查是以2005——2006 学年度上学期在校学习的河东区中小学生为对象的抽样调查。
抽取的十所学校,包含示范校、普通校及偏远校。
抽取的年级覆盖了小学,初、高中学段。
发放调查问卷828份,有效试卷800份,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表n=8002.3调查方法调查方法包含问卷法与数据统计法。
2.3.1问卷法采取不记名答卷的方法,使所有抽样的学生在答卷中消除了顾虑与心理负担,并给于充分重视与配合,这样使本次调查获得了比较可信的第一手资料,同时使其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较高的效度。
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阅读情况调查报告阅读情况调查报告在想要了解某一情况或某一事件时,我们通常要进行专项的调查,并最终写出有价值的调查报告。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调查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阅读情况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阅读情况调查报告1调查项目:大学生暑期阅读情况调查地点:福建龙岩调查时间:20xx年8月20日—8月30日调查对象:1、在读大学生2、书店工作人员3、教育局工作人员调查方法:调查问卷一、引言现在的社会,越来越走向了高速发展的势头,而伴随着高速发展的衍生品,很多人的时间越来越少,换句话说,很多人们自己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少了。
而作为新世纪青年的我们,在时间及其短缺的现在,怎样能保证我们对知识的涉猎水平,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作为充实自己知识水平的最初也是最有效的手段---阅读情况也就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对于学生来说,暑假是一段很美好的假期。
在这期间,大学生们是如何为自己“充血”,如何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的呢?对于教育工作者、出版社和书店而言,如何利用每年的暑假,因此,为了了解大学生暑假阅读情况,我做了关于这个问题的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周边地区发放调查问卷和网上发布问卷的形式。
据统计,共收到回执问卷125份,合格问卷88份。
1.1调查目的和任务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地不断更新。
网络阅读已进入了当代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电子读物已开始逐渐代替书籍,同时网络阅读日渐成为大学生们获取知识和放松心情的途径。
书籍阅读从传统获取知识途径到如今日趋被网络阅读代替。
其中,科技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然而,抛开现象,我们深入研究,我们又会发现了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为何现在的书籍阅读越来越来?人们越来越不喜爱读书?这次调查我们将带着这些疑问去追寻原因。
了解现今在校大学生读书偏好,阅读来源和动机,影响阅读的因素等。
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栋梁之才,理应不断充实自我的知识,提高自我修养,拓展自己的视野。
然而,如今的大学生的书籍阅读越来越少。
高中调查报告6篇

高中调查报告6篇高中调查报告篇1一、调查概况我于20__年9月份,对我实习的一所省重点中学的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
通过调查研究,对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准确地把握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动向,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堤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路子,堤供了客观依据。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一)具体目标1、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2、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3、当前中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二)调查方法学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观、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目的四个方面。
问卷调查在六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三、调查结果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中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一)中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组⒅析1、教育价值观调查显示,大部分中学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观。
74%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堤高自身素质,10%的学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大学,16%的中学生没有考虑。
调查还显示,中学生的教育价值观带有显著的经济社会特征。
他们认为,青年人的经济收入与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学生认为大学生挣钱多,25%的学生认为高中毕业生挣钱多,8%的学生认为初中毕业生挣钱多。
2、学习态度调查结果表明,67%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学生害怕学习。
这与他们“考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学生数战相当份额。
而且,我们在调查中还发现,90%的学生都有自己“最讨厌的课程”。
学生害怕学习或讨厌某些课程的根本原因,一是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二是与该课程的实用价值紧密相关。
调查结果显示,86%的学生对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实用性强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热情较高,而对学术性较强的历史、天文、生物、英语不感兴趣。
在学生讨厌的课程中,英语是初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有45%的学生认为“英语对于我们以后的生活己乎没有用处”。
中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

中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摘要】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好的书目和正确的阅读指导对健全中学生的心灵、提高中学生的素质有重大作用,它是强调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良好的课外阅读倾向无论是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和情感价值取向的形成,还是从学生开阔自身视野,获取及拓展知识来看,对学生的成长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通过调查当前中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成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关键词】中学英语;课外阅读;存在问题一、阅读的定义阅读是人类社会一项重要的活动,是随文字的产生而产生的。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1985:505)对阅读作了定义性的界说:“阅读是一种从印的和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
阅读也是一种基本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是由一系列的行为和过程构成的总合。
阅读是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由此获得重要信息,从而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由此可以看出,阅读是一种复杂的语言认知活动,也是一种复杂的心智和情感活动。
对于多数中国英语学习者来说,阅读是决定英语学习成败的关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调查研究来看,当前中学生课外阅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亟需引起重视。
(1)阅读取向不合理。
调查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课外阅读的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课外阅读对提高成绩没有明显的帮助,甚至认为会耽误文化课的学习,很多学生因此认为没有必要购买阅读课外读物,即使购买,也只是一些与考试有关的辅导资料、参考书或试题集锦等。
(2)阅读目标不明确。
调查统计:90%的中学生认为应该有课外阅读,66.72%的学生喜欢课外阅读,70%的同学认为课外阅读对学习有帮助,而能真正明确阅读目的的学生只有10%左右。
有的“想看啥,就看啥,和学习无关。
”有的说“腻了课本,找课外书调剂。
”(3)阅读策略不科学。
在阅读方法上,不少学生毫无策略可言。
在阅读中不能合理有效地运用精读、泛读、快读、慢读等方法,不动笔,不作笔记,不进行有意识的搜集、整理、消化,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英语课外阅读习惯及态度的调查研究——以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为例

英语课外阅读习惯及态度的调查研究——以基础教育阶段学生为例摘要:研究采用问卷法调查分析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的习惯及态度。
结果表明:大多数中学生几乎没有英语课外阅读的习惯,但他们总体对于英语课外兴趣阅读的态度却较为积极。
影响中学生英语课外阅读习惯和态度的最显著因素是能否接触到适合自己阅读能力而又感兴趣的阅读材料。
关键词:课外阅读;英语教学;阅读材料国内外大量研究从实证和理论方面都证实了大量阅读,即泛读是外语学习的有效手段。
英语教学中,泛读的主要体现方式是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亦称泛读,指课外自觉的阅读行为,目的是让学习者在其语言能力范围内接触大量可理解的语言材料。
”(韩宝成,2007)然而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泛读被严重忽视了,很少有学生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英语课外阅读,或者说他们缺乏独立课外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态度,探究制约学习者英语课外阅读频次的深层原因以及影响其阅读习惯和态度的诸多因素。
一、研究方法我们随机选取了陕西省宝鸡市某初级中学和某高级中学各一个班级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是基于Camiciottoli,B.C.(2001)的英语泛读问卷改编而来。
问卷共设计了19个问题,依次标记为Q1至Q19。
Q1和Q2是关于调查对象的一般信息。
学习者英语泛读的频度(Q11-Q13)和态度(Q14-Q19)为因变量,影响它们的因素为自变量:A.英语学习的年限(Q3,Q4)B.在过去的学习中你是否能找自己感兴趣(读得懂,喜欢读)的英语阅读材料(Q5)C.在过去的英语学习中,是否有老师鼓励你去花时间进行课外兴趣阅读(Q6)D.对自己英语阅读能力的自我评价(Q7,Q8)E.平时进行汉语兴趣阅读的频度(Q9,Q10)问卷发放以后,调查者首先向调查对象简要阐述了问卷中涉及相关概念,然后要求学生在20分钟以内完成问卷。
两个班级的学生无拒绝参与者,分别回收问卷54份、58份,排除其中缺失内容过多的无效问卷,有效问卷共为106份。
高中英语阅读使用现状

高中英语阅读策略使用现状研究[摘要]:在义务期英语教学中,教师总认为学生阅读能力低,英语阅读教学只局限在课堂单词、短语及难句的解释及记忆,而把阅读策略教学及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寄希望于高中阶段。
事实上,大部分高中的课堂是为高考服务。
学生为了多得分而读,教师为了学生提高分数而教。
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通过阅读策略教学提升高中学生英语阅读效率、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本课题是对营口开发区高中高一学生英语阅读策略使用情况的研究。
通过运用spss软件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高中生英语阅读策略的使用情况,探讨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引言为了使阅读教学更有针对性,我校英语课题组对本校高一学生进行英语阅读策略运用情况问卷调查,以了解高中生的英语阅读策略的使用情况与他们的阅读理解成绩的关系;通过比较优生与差生在英语阅读策略上的差异,试图找出提高中学生阅读理解水平的有效策略,为阅读策略训练提供具体的训练内容及教学策略。
二、研究过程1.调查研究的内容和目的(1)高中生使用英语阅读策略的总体现状如何?(2)阅读成绩高分组与低分组的学生在使用阅读策略上有什么差异?哪些策略对提高阅读成绩更有效?(3)教师应采取什么的教学策略?2.调查研究的对象本次调查随机选取本校高一级4个班200名学生作为调查被试,问卷调查在高一第二学期初进行,保证了调查结果的有效性。
3.问卷调查设计依据及内容学习策略研究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因此,把语言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交际策略,是大多数研究者比较容易接受的分类方法(程晓堂,郑敏,2002)。
笔者参照以上学习策略的分类框架和主要英语学习策略研究者o’malley and chamot(1990)和oxford(1990)所归纳分类的与阅读有关的策略,结合新《课标准》所要求掌握的阅读策略,自行编制了范围较大,内容较为完整的阅读策略调查问卷。
问卷内容由四部分:元认知策略(共21项),认知策略(共18项),情感策略(共7项),交际策略(共4项)共50个问题组成.4.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的变量有:阅读策略总体水平,英语阅读理解水平。
课外阅读的调查报告(通用7篇)

课外阅读的调查报告(通用7篇)课外阅读的调查报告(通用7篇)在不了解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时,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调查,并最终形成调查报告。
那么调查报告要注意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外阅读的调查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课外阅读的调查报告篇1为进一步了解我市学生阅读习惯、阅读内容、阅读方法,推进学生乃至全民阅读。
我在育我小学开展了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活动,在全校9个教学班,300余名学生中,共发放了《学生阅读调查问卷》200份,一至六年级各随机抽选了约2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卷100份,并协调各年级语文教师深入地分析和研究了相关问题。
一、调查实施(一)调查目的1、全面地了解本校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了解学生阅读的特点,包括学生阅读的兴趣、阅读习惯、学生阅读时间、各年级学生阅读阅读内容的选择、阅读方法等。
同时对学生课外读物的来源、购买能力,市面上图书价格进行了解。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智力”背景,促进其形成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使其个性健康发展。
但是一些学生和家长,甚至是部分非语文类老师对此的认识却并非这样。
从以上调查汇总表可以看出:高达22.5%的学生和家长对读课外书的态度不够支持,27.5%的家长认为读课外书会耽误孩子的成绩,只有21.6%的学生和家长认为读课外书是可以提高学习成绩。
可见,由于长年来推行应试教育的浓重阴影,使得被誉为人类进步的阶梯,开启智慧之门的课外阅读受到了如此无辜的“冷落”,使得期待点燃智慧火花的孩子竟然与“读书之乐”无缘。
这是这群孩子的悲哀,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2、根据阅读现状调查分析其产生原因。
3、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
这是本次调查采用的主要手段。
一至六年级各随机抽选了2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2、个别谈话。
这是本调查采用的补充手段,针对某些尚需进一步了解与研究的问题有选择地与有关学生谈话,以获取典型案例或验证某种调查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 高中生自主阅读情况调查及分析 摘要:本课题以高中生课外阅读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资料查阅等研究方法的运用,对高中生的阅读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学生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突破瓶颈,更快、更有效地在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阅读水平,探究学生阅读方法不佳的原因,指导其掌握好阅读方法是本次调查研究的重点。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要“具有广泛的阅读兴趣,努力扩大阅读视野。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了准确、全面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我们对高一、高二不同层次的158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 一、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法 1.调查:调查时间:2014年6月。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形式,共收回有效问卷158张。 2.文献研究:采用了查阅报刊杂志等有关资料和上网查询等方法。通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合理阅读教学的建议。 二、调查结果归纳如下: (一)对课外阅读的认识 表(1)对课外书的理解 与学习无关 对学习有益 《大纲》要求的 其他 人 数 19 120 5 34 百分率 12.03% 75.95% 3.16% 21.52% 从表1可以看出认为课外书对学习有帮助的学生所占比例达到75%左右,还有接近25%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理解存在偏差。 表(2)是否喜欢阅读 非常喜欢 比较喜欢 一般 不喜欢 人 数 63 63 25 4 百分率 39.87% 39.87% 18.35% 2.53% 表(3)如何看待课外阅读 感兴趣时读 没兴趣时不读 有时间就读 没时间就不读 人 数 85 6 67 18 百分率 53.80% 3.80% 42.41% 1.14% 从表2、表3可以说明绝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但是阅读时凭一时的兴趣的占五成,受时间限制的占六成。 精品文档 . 由此可见,学生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存在不足。虽然大部分学生喜欢语文课,喜欢阅读,但受兴趣和时间的限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的随意性较大。 (二)阅读的目的或动机 表(4)阅读的目的 兴趣 获得有益的知识 提高语文水平 消遣 人 数 90 72 44 64 百分率 56.96% 45.57% 27.855 40.51% 获得为人处世的道理 没有目的 激励自己 其他 人 数 46 2 26 6 百分率 29.11% 1.27% 16.46% 3.80% 表4的有关数据表明,认为阅读能给自己带来益处的学生比较多,但凭兴趣占了一半,借读书消遣的占的比例达40%。 表(5)获取课外知识的方式 书籍 报刊杂志 网络 实践 电视 其他 人 数 112 98 64 31 76 22 百分率 70.89% 62.03% 40.51% 19.62% 48.10% 13.92% 从表5可以看出,靠阅读书籍、报刊是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主要方式。因此,有些学生阅读的目的虽是不明确,但书籍、报刊仍然是学生获取课外知识的主要方式。我们可以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上大有文章可做。 (三)阅读的习惯 表(6)看书的同时进行其他活动 吃东西 听音乐 看电视 不进行 人 数 56 84 7 59 百分率 35.44% 53.16% 4.43% 37.34% 在进行阅读的同时,有近60%的学生进行其他的活动,说明阅读时不是专心致志,而是心不在焉。 表(7)看书遇到困难解决的方式 查资料 请教 跳过 不看了 其他 人 数 58 51 77 15 17 百分率 36.71% 32.28% 48.73% 9.49% 10.76% 上表可以说明,有近70%的学生能够采取查资料、请教的方式解决遇到的困难,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采取放弃的态度,不求甚解,不想办法解决问题。 表(8)阅读一本好书后干什么 精品文档 . 说给别人听 做读书笔记 应用到习作中 看过就算了 人 数 97 38 63 34 百分率 61.39% 24.05% 39.87% 21.52% 表8可以表明近65%的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马上能够做读书笔记和应用到习作中。 表(9)读书时通常做的事情 浏览故事情节 摘抄好词好句 圈点批画 其他 人 数 100 45 43 21 百分率 63.27% 28.48% 27.22% 13.29% 在阅读的过程中有55%的学生进行摘抄和在书上圈点批画,有60%左右的学生只是追求故事情节,13%的学生是在泛泛而读,没有进行必要的摘抄或圈点批画。 由此可见,学生的阅读习惯不够好,具体体现:阅读不专心,不知道想方设法解决遇到的困难,不能够学以至用和做必要的摘抄或圈点批画。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和训练,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四)阅读书籍的类别 表(10)喜欢看的书籍类别 科普类 故事类 动画、卡通类 文学类 学习辅导类 其他 人 数 53 92 41 76 19 34 百分率 33.54% 58.23% 25.95% 48.10% 12.03% 21.52% 表(11)课外经常阅读书籍的类别 文学 童话 历史 动漫 哲学 计算机 人 数 83 32 45 40 23 10 百分率 52.53% 20.25% 28.48% 25.32% 14.56% 6.33% 科普 文献资料 武侠 其他 名人传记 人 数 37 21 28 34 44 百分率 23.42% 13.30% 17.72% 21.52% 27.85% 从表10、表11可以看出,文学类书籍是学生主要的阅读方向,其次是故事类和科普类书籍,历史类、传记类作品也是学生重点阅读的内容,学习辅导类书籍学生关注程度不到15%。说明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比较丰富。 表(12)学生最喜欢的10本书(仅列出阅读最多的20本书籍)
书名 人数 书名 人数
《读者》 50 《福尔摩斯》 34 精品文档 . 《红楼梦》 45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36 《简爱》 35 《三国演义》 35 《青年文摘》 40 《水浒传》 35 《飘》 32 《傲慢与偏见》 30 《格林童话》 32 《哈利波特》 38 《堂吉诃德》 32 《西游记》 36 《老人与海》 29 《基督山伯爵》 37 《意林》 28 《易中天品三国》 15 《巴黎圣母院》 25 《茶花女》 14 在学生最喜欢的10书中,中外名著仍然是学生阅读的主体,同时,学生对重要的杂志也十分喜欢。说明学生的阅读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五)影响课外阅读的因素 表(13)课余时间喜欢的活动 看电视 听音乐 看书读报 游玩 体育运动 上网 其他 人 数 74 95 58 60 51 79 13 百分率 46.84% 60.13% 36.71% 37.97% 32.28% 50% 8.23% 从学生课外时间分配来看,看书读报的比例仅为36%左右,低于听音乐、上网和看电视。 表(14)看书时对环境的要求 安静 比较安静 吵闹 无所谓 人 数 69 49 7 45 百分率 43.67% 31.01% 4.43% 28.48% 学生看书对周围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大部分学生要求环境安静或比较安静。 表(15)一周内用于阅读的时间 1小时以下 1--3小时 3--5小时 5小时以上 人 数 36 72 23 25 百分率 22.78% 45.57% 14.56% 15.82% 表(16)每月平均读课外书的数量 1册以内 2册 3至4册 5册以上 人 数 77 45 19 12 百分率 48.73% 28.48% 12.03% 7.59% 表15、16的数据表明,学生的课余时间相对比较紧张,阅读时间相对较少,45%左右的学生每周阅读的时间为1——3小时,还有22%左右的学生每周阅读的时间不足一个小时;48%左右的学生每月阅读的课外书的数量为1册以内。 精品文档 . 表(17)自己拥有的课外书的数量 没有 1—20本 20--40本 40本以上 人 数 4 76 32 43 百分率 2.53% 48.10% 20.25% 27.22% 从表(17)可以看出学生大多数拥有的一定数量的书籍,但是只有近28%的学生拥有的书籍超过40本。 表(18)影响你课外阅读的人 同学 老师 新闻宣传者 家长 其他 人 数 79 33 42 29 64 百分率 50% 20.89% 26.58% 18.35% 40.51% 从表18可以看出,在课外阅读时,学生受同学和其他因素的影响比较大,而受老师影响的仅占20%左右,说明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没能注意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表(19)课外阅读书籍的来源 学校图书馆 自己购买 书屋租赁 向别人借 人 数 51 91 30 76 百分率 32.28% 57.59% 18.99% 48.10% 表(20)是否希望学校安排课外阅读时间 很希望 比较希望 随便 不需要 人 数 97 29 33 2 百分率 61.39% 18.35% 20.89% 1.27% 学生强烈要求学校安排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 由此可见,由于学业负担较重,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严重不足。同时,学生课外读物较少,大多数的同学是通过向别人借阅、自己购买等方式获得书籍。因此,学校应安排一定的课外阅读时间和增加图书的藏量。 三、存在问题 1.对课外阅读认识不足 从调查结果看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阅读,但对课外阅读的认识存在不足,受兴趣和时间的限制,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的随意性较大,凭一时的兴趣去读。 2. 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调查显示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体现:在进行阅读的同时,有近60%的学生进行其他的活动,阅读不专心;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采取放弃的态度,不求甚解,不想办法解决问题;在阅读的过程中有60%左右的学生只是追求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