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体育的演变

合集下载

体育与健康概述

体育与健康概述

第一节 体育概述
四、体育与现代生活方式
体育在现代人类社会中蓬勃发展,成为不同人群和不同民族能普 遍接受的一种现代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现象,背后必定有其存在和发 展的客观社会原因。
(一)现代社会的劳动生产对体育的特殊需要 (二)体育观念的变化,促进体育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 (三)社会经济发展,促进体育与现代生活方式结合
上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健康概述
一、健康的基础知识
(一)健康的概念 什么是健康?首先我们应该明确的是健康是一个动态概念。健康是
我们人类和每一个个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出来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
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从而明确 地将人类的健康与生理的、心理的及社会的因素联系在一起,形成了 全新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健康模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一节 体育概述
三、体育的基本形态
体育形态是指体育实践的相对稳定形式或状态,又称体育形式。 从体育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来看,有古代体育、近代体育和现代 体育3大类。 从体育的不同活动主体、不同活动方式、不同活动目标来分类, 体育分学校体育、竟技体育和社会体育。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又进一步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应该 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智力健康、社会适应良好与道德健康。世 界卫生组织(WHO )曾经对人的健康标准从10个方面进行概括,如表 1-1所示。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健康概述
(二)亚健康 近年来国际医学界提出“亚健康”状态的新概念,这是指机体虽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第二节 健康概述
(三)现代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所谓现代生活方式,指的是人类社会进人工业文明以后所形成的、

体育概论之知识点总结

体育概论之知识点总结

体育概论之知识点总结一、体育的定义和特点1. 体育的定义体育是指人们根据特定的规则进行的身体活动,包括各种体育运动和比赛。

体育是一种综合性、群众性和竞技性的人类社会活动形式,是人们进行身体锻炼和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

2. 体育的特点(1)综合性:体育活动是多种运动项目的综合,包括体育运动和体育比赛等。

(2)群众性:体育活动是人们广泛参与的群众性活动,无论年龄、性别和职业,都可以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3)竞技性:体育活动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的竞技活动,强调技巧和力量的较量,在其中取得胜利是参与者的最终目标。

二、体育的发展历程1. 体育的起源体育活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最早的体育活动是一种原始的打斗运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体育活动逐渐演变出各种体育项目和比赛形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体育的发展历程(1)古代体育:古代体育活动以军事打斗和民族传统活动为主,如古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和古罗马的角斗比赛等。

(2)近代体育:随着工业革命和现代文明的发展,体育活动逐渐成为一种体系化和规范化的运动形式,涌现出各种新的体育项目和比赛形式。

(3)现代体育:在现代社会,体育活动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民健身的重要途径和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活动,受到了全球各国的重视和支持。

三、体育的社会功能1. 促进健康体育活动可以帮助人们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2. 培养品格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人们的自律性、毅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道德素质和品德修养。

3. 传播文化体育活动是一种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传承和弘扬民族、地域和国家的文化传统。

4. 促进团结体育活动可以促进社会地区和群体之间的交流互动,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

5. 塑造形象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国家形象和软实力,为国家、地区和城市争光、增光。

四、体育的现状和问题1. 体育的现状目前,全球范围内体育运动蓬勃发展,体育产业未来可期。

体育现象知识点总结

体育现象知识点总结

体育现象知识点总结体育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一部分,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古代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还是现代的全民健身运动,体育都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

在体育运动中出现的各种现象,都反映了人类对运动的追求和探索。

本文将重点总结体育现象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体育运动的世界。

第一部分:体育现象的分类体育现象可以分为许多不同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分类。

1. 竞技体育和休闲体育竞技体育是一种以竞赛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运动,通常需要运动员在比赛中努力争夺胜利。

而休闲体育则是一种以放松身心为主要目的的体育活动,不以比赛胜负为目的。

这两种体育现象有着各自独特的特点和规则。

2. 个人运动和团体运动个人运动是指只需要一个人参与的体育活动,比如游泳、跑步等;而团体运动是指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的体育活动,比如足球、篮球等。

个人运动和团体运动各有其特点和魅力。

3. 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传统体育是指源自古代文明,并流传至今的体育运动,比如射箭、击剑等;而现代体育则是指在现代社会兴起并发展起来的体育运动,比如田径、体操等。

传统体育和现代体育都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部分:体育现象的发展历史体育现象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早期。

古代的体育现象主要以传统体育为主,如希腊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的射箭、印度的瑜伽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体育现象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兴起,并逐渐成为主流。

在现代体育的发展历程中,体育现象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里程碑事件。

比如1896年的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968年的墨西哥城奥运会上的美国短跑选手史密斯和卡洛斯的黑人权力运动抗议、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上的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抵制、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等。

这些事件都对体育现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推动,现代体育现象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例如,电子竞技在近年来迅速崛起,成为了一个全新的竞技体育现象。

我国学校体育的演变

我国学校体育的演变

我国学校体育的演变王兵体育教育二班 201005034054摘要:欧洲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奠定了现代教育的思想基础、由工业革命发端的一系列巨大社会变革,则产生了对体育,贴别是学校体育的显示需要和条件关键词:学校体育思想演变发展新趋势。

一、我国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1、体育教育思想的早期传播早在鸦片战争前就已经有外国传教士在中国兴办教会学校,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以后,教会学校的数量才有了较大发展,开设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学校也逐渐增多。

据资料记载: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狄考文1864年创办的山东登州文会馆是最早开设体操课程的教会学校。

在掀起的洋务运动中,陆续开办了一些新式的军事学堂和普通学堂。

除开设近代科学知识学科外,并设有体操课。

如北洋水师学堂的“学生入学,授以英国语言,翻译文法……推步、测量、驾驶诸学。

虑其或失文弱,授之枪,俾习步伐,树之桅,俾习升降,以升降娴其技艺,即以练其筋力”。

实际开设的体操课以兵式体操、普通体操和田径运动项目为主,有击剑、刺棍、木棒、拳击、哑铃、算术竞走、三足竞走、羹匙托物竞走、跳远、跳高、足球、爬桅、游泳、平台、木马、单杠、双杠及爬山等。

一般由30人左右组成一个班上课。

1878年在上海开办的正蒙书院“自甲申年(1884年)始,添课英法文,旁及应对进退洒扫与夫练习武之术,有击球、投沙囊、投壶、习射、蹴鞠、超距、八段锦诸课,分日轮流演习。

”由于洋务运动的主要局限于与军事有关的学堂、少数新军和军事工业中,因而它未能对中国教育产生更大的影响。

1894年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日深,终至激起戊戌之变。

康有为、梁启操、严复等人,疾呼变法维新,救亡保种。

严复在1895年1月发表的《原强》一文中,首倡体、智、德三育,称力、智、德三育为国家民族富强之基础,而民之手足体力尤为重要。

他大声疾呼:“今者论一国富强之效,而以其民之手足体力为之基。

……历考中西史传所垂,以至今世五洲五六十国之间,贫富强弱之异,莫不于此焉肇分。

我国体育休闲垂钓运动历史渊源的研究

我国体育休闲垂钓运动历史渊源的研究

我国体育休闲垂钓运动历史渊源的研究高玖灵【摘要】通过调查法及文献资料等方法对我国体育休闲垂钓发展及演变历史的研究.总结出我国体育休闲垂钓运动发展历史,且垂钓运动历数千年面不衰,日益为广大人民所喜爱体育项目.人们在体闲垂钓运动过程中享受着大自然风光及自然气息,同时培养高尚的垂钩情趣及获鱼的成就意,体育体闲垂钓是一项对人的身心健康非常有益体育项目.古代名人以诗歌及名人轶事记载了垂钩的美妙与价值.【期刊名称】《当代体育科技》【年(卷),期】2013(003)005【总页数】2页(P95-96)【关键词】体育休闲;体闲垂钓;身心健康;情趣爱好【作者】高玖灵【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体育系湖北武汉 4302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97中国体育背负过强国强种的重任,承载过民族复兴的期许,而当神圣的五环旗升起在神州大地之后,在中国登顶奥运会金牌榜之后,体育“为何而生”、“为谁而用”这样的本质问题开始真正浮出水面,面对社会的追问,浸润着更多人文关怀的运动休闲也许可以给出令大众满意的答案。

当一种体育活动可以被称为“休闲”时,它毫无疑问会对参与主体的感受给于最高的关注,而今天主体在活动中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则可以说是其最终任务。

当大众参与运动休闲活动时,所体验到的不仅仅是体育的健身价值、教育价值等,更重要的是运动带来的快乐感受,也正是这份快乐驱使着更多的人更持久的参与到运动中,可以说娱乐是休闲运动最基本的要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度工业化和科技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我国公众的休闲时间也将越来越多,休闲将成为我国社会生活的重要现象和问题。

如何让人类度过美好的休闲时光,这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不同学科的学者都积极参与到休闲的研究中。

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发现,体育与休闲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休闲体育这个概念的出现正说明了这一点。

休闲体育具有促进家庭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扩大人际交往的功能,对于个体而言,具有养生的功能,寓道于乐的功能,提高生命质量的功能等,从这些功能中,可以看出休闲体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体育史内容概括

体育史内容概括
第六章封建社会后期的体育第一节学校体育的变化第二节武艺的新发展与武术体系形成第三节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的发展第四节养生理论与养生术的发展从北宋到清末9601840880年间是我国古代体育演进的重要时期由于受当时政治经济的制约古代体育经历了一个由继承发展到逐步走向定型的过程
体育史学
绪论
体育史的研究对象、研究范围。学习体育史的目的意义。 学习、研究体育史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通过对体育史概念辨析,我们得出体育史是对体育这种综合
第六章 封建社会后期的体育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学校体育的变化 武艺的新发展与武术体系形成 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的发展 养生理论与养生术的发展
从北宋到清末(960~1840)880年间,是我国古代体育演
进的重要时期,由于受当时政治、经济的制约,古代体育经 历了一个由继承、发展到逐步走向定型的过程。 清代,我国传统体育某些项目日渐衰微,依旧沿习传统的 轨迹缓慢发展,从而丧失了向近代体育升华的时机。
第一章 原始社会时期的体育
第一节 体育的起源 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体育的起源。附 录:我国关于体育起源的争论。 第二节 萌芽状态的体育 原始教育中的体育因素。原始军事训练活动。原 始娱乐活动。原始医疗保健活动。原始体育的特点。
体育起源的8种理论 四种表现形式:原始军事、原始教育、原始娱乐、原始保健养生, 原始形态体育的3个特征:非独立性;平等性;地域性。 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具有灿烂文明的民族。灿烂的华夏文明孕育了质 朴的原始体育文化。上古先民凭着质朴、感性的思维方式精心孕育着体 育的萌芽。正是有了灿烂古代文明的孕育,中国古代体育的萌芽才能破 土而出。


的社会文化现象进行公正描述的科学。 在学科发展史中记住两个人物及著作:维特《体育史稿》 (1763-1836.)是体育史成为专门著作的创始人。郭希汾 编写的《中国体育史》,我国最早出版的体育史书籍。 体育现象的三个层面:(1)器物层面(物质形态层);(2) 制度层面(行为层面);(3)思想层面。 体育史研究领域大体可以分成这样几个方面:身体保养史; 身体发育史;运动形态史;运动技术史;运动训练史;运动 场地器材史;体育法制史;体育思想史等。 从体育史中接受更多的体育文化的熏陶。

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

城市休闲体育文化建设的研究
来的 。通过对城市休 闲体育文化发展 的现代社 会建制之 内在 机理的解释和分析 , 将有助于我们更加 自觉地推动城市休 闲体
了 日益 丰 富 的表 现 形 式 和存 在 形 态 , 不断 引导 和 改变 大 众 的 并
休闲生活意识和方式 。
22 公 共休 闲体 育 文化 服 务 体 系的政 府 供给 .
文 化是 时 代 发 展 的 产 物 , 在 一 定 程 度 上 反 映 着 时 代 的 它
特征, 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发展 。休闲体育文化是体 2 1 1 充分 满足 人 民群 众 的休 闲体 育 文 化 需求 。 .. 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它是指人们在工作 、 学习 、 劳动 、 家务 、
的关系 , 既有理性 的信仰的精神需要 , 有感 性的娱乐的精神 也 需要。满足广大人 民群众 的多样化需要是休 闲体育文化建设 题中之意 , 休闲体育文化的内容 、 结构 、 品位 以市场为中介紧紧
地与大众联系在一起 , 随之变化而变化。
2 12 促进 休 闲体 育 文 化 内容 的 大众 化 、 及 化 。 .. 普
度 , 述 城 市休 闲体 育 文 化在 现 代 社会 的组 织 结 构和 体 制 性 安 排 中是 以 怎样 的 方 式被 “ 产 ” 来 的 。通 论 生 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过对城 市休 闲体 育文化发展 的现代社会建制之 内在机理 的解释 和分析, 将有助 于我们 更加 自觉地推 动城
市休 闲体 育 文 化 的建 设 和 发展 。 关 键词 : 市 ; 闲体 育 ; 城 休 文化
中 图分 类 号 :8 G0 1 前 言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5— 26 2 1 )2一 o4— 10 05 (00 0 o 2 3

保龄球的历史和起源

保龄球的历史和起源

保龄球的历史和起源保龄球是一项源远流长的体育运动,起源于古代文明,并经过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

本文将带您一起回顾保龄球的历史,并探索其起源和演化过程。

古代起源保龄球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期,约公元前5200年左右。

考古学家在古埃及的一处坟墓中发现了一块木制的保龄球和若干个木制球瓶。

这些遗物表明古埃及人可能是最早进行保龄球游戏的民族之一。

文艺复兴时期的演化在欧洲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保龄球开始成为一种风靡的社交娱乐活动。

人们经常在街头巷尾摆放木制瓶子,然后用一个球去尝试击倒它们。

这种形式的保龄球于16世纪开始在英国广为流传,并成为贵族们的娱乐活动。

规则的确立到了19世纪初,保龄球逐渐正规化,并建立了一套专门的规则和标准。

在1837年,美国成立了第一个保龄球协会,并进行了一系列投球规则和场地要求的规定。

这个协会后来成为现今的美国保龄球协会(USBC)的前身。

现代保龄球的诞生20世纪初,保龄球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并且发生了一些重要的演化和创新。

最显著的突破之一就是引入了自动计分系统。

1930年代,保龄球场开始安装自动计分设备,这使得计分变得更加准确和便捷。

保龄球用途的扩展除了作为一项竞技体育运动,保龄球在现代还有更多的用途。

它成为了一种流行的休闲娱乐活动,许多人在业余时间选择去保龄球馆与朋友们共度时光。

此外,保龄球也被广泛应用于商业活动和慈善筹款活动中,它成为了一种可以团结人们、促进社交交流的社交媒介。

保龄球在全球范围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保龄球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展,形成了不同风格和变种。

美国一直是保龄球最盛行的国家之一,有许多著名的保龄球球手和比赛。

而在日本,保龄球也非常普及,形成了独特的保龄球文化,并举办了多个著名的国际比赛。

结语保龄球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古埃及到现代各地,它一直是一项深受人们喜爱的运动。

它的起源虽然不甚明确,但它通过演变和创新,成为了一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竞技体育运动和休闲娱乐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师范大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封面
课程名称:休闲体育论
开课时间: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学院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学科专业体育人文社会学
学号201620200245
姓名丁志强
学位类别全日制硕士
任课教师王斌
交稿日期2017年3月28日
成绩
评阅日期
评阅教师
签名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制
古代休闲体育的演变
中国古代休闲体育是古代体育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它与其他文化形态如宗教、军事和文艺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国古休闲体育与体育的其他一些形式共同萌芽于原始氏族社会,成形于奴隶社会,发展于封建社会。

纵观我国体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休闲体育作为人们的一种健身娱乐方式,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我国体育发展的主要形态。

在我国原始社会,载歌载舞是一种最直接、最简明的休闲方式,它是一种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被用来渲泄人们的感情。

春秋时期出现的消肿舞,商周时期的武舞、礼舞、野舞都是人们休闲生活方式的重要形式。

到秦汉时期出现“百戏”,野舞更为普及。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出现了民族大融合,促使了歌舞的多样化发展,其中胡舞、软舞和健舞为人们休闲娱乐的主要形式。

到了宋代,城市的发展促使“文舞”成为主流,歌舞与民间其它娱乐形式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舞种,如秧歌、高跷、狮舞等等[1]。

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育的形式越来越多,休闲体育由最初的增强体质、调节人的身心和提高人的生活质量逐渐转化为带有较强的竞技性的运动形式,如军事与武艺竞技、娱乐性竞技和其它民俗游乐竞技等形式。

在我国古代,保健养生一直是一种重要的休闲活动,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军事武艺方面,如:射箭,从商周时代开始,就部分脱离了单纯的军事,狩猎成了礼仪活动的重要部分;秦汉以后,射箭作为人们礼乐的内容得到普及,作为休闲狩猎活动也较为流行;宋元以后,随着竞赛性和娱乐性功能的逐渐增强,射箭日益成为人们休闲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元明时期,射箭作为休闲的娱乐方式时见诸于各类文物的描绘之中。

此外,中国历史上还流行过六博、双击、弹棋等棋戏。

在宋元以后,尤其是明清,游泳、龙舟、竞渡、滑雪、滑冰等已十分普遍。

在中国古代休闲体育中,民俗游乐活动占了很大的比例。

有适于文儒雅士的投壶、游山,适于大众的舞狮、斗兽、斗鸡、踩高跷、踢踺子、荡秋千,适于儿童的鞭陀螺、骑行马、滑板、跳绳。

简单的生活,使得人们有极高的兴趣去参加各种娱乐活动,并以此来丰富他们朴实的生活。

除了亲自参与大量娱乐活动外,欣赏休闲体育也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吕氏春秋分职篇》记着“今有召客者,洒醒共歌舞,鼓瑟吹竽。

明日不拜乐己者而拜主人,主人使之也”,表明早在战国时期的酒宴上,主人让娼优歌舞助兴已成为一种时尚。

两汉时期,百戏技艺得到了很快发展,比如倒立、柔术、逆行连倒、跳丸剑、耍坛、扛鼎、旋盘、顶竿、走绳等技艺[2]。

隋唐以后,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生活的逐渐丰富,尤其是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休闲形式呈现了多样化。

除了观看欣赏百戏艺术,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戏曲、乐舞也成为人们的主要休闲娱乐方式[3]。

宋元以后,出现了武艺打擂为主要形式的竞赛活动,形式内容多样。

北宋时期的汴梁、南宋的临安、元代的大都、明代的南京、清代的北京都是不同时期表演艺术的大都会,这必然为人们参与和观赏休闲娱乐活动创造了条件。

转到欧洲,古希腊文明对现代休闲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古希腊人对于人的身体之美与动作之灵活敏捷的崇尚从其雕塑中便可见一斑。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高度赞扬人们在闲暇时间的休闲活动,认为音乐和体育能使人受益匪浅;亚里士多德也表达了在人类追求美好生活中休闲所起的重要作用。

亚里士多德认为休闲不同于工作,它是幸福的必要条件。

通过对闲暇时间的合理运用,人们可以获得一种美学上、精神上的愉悦。

有学者认为,也正是为了使逝去的英雄们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古希腊人才在葬礼上举行体育比赛。

古代奥运会的举行便是通过展示身
体的健与美来取悦神灵的又一实例。

因此,古希腊人非常崇尚体育,重视休闲,他们认为休闲的意义在于对身心的发展,对精神的提升,它是参与,是学习。

近代欧洲休闲体育的演变——以英国为代表
英国最早的娱乐休闲可以追溯到前工业时期,即16、17世纪政府为公众提供的城市公园。

在17世纪时,英国农业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休闲与农业还没有明确的界限,很多休闲体育运动是在田间完成的。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开始有了诸如狩猎的公园。

1647年,代表少女、学徒的社会团体向政府提出了娱乐要求,政府因此增加了公园用地以满足人们休闲的要求。

工业化早期,开始出现多样化的休闲方式。

英国开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很多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开始了他们在城市的劳动生活,最明显的变化之一是每周只要工作六天,还有另外的假期,有受法律保护的收入。

与此同时,随之而来的是休闲人口的迅速增长和休闲空间的不足,尤其是当时的足球,仅限于男人之间的运动。

人们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后,趋向于选择多元化的休闲方式,开始青睐以前专属于贵族的休闲体育项目。

1833年,国会在选举时提出开放一些公共场所以供公众娱乐,但当时政府尚未考虑休闲政策。

1850-1914年,原为贵族专属的休闲运动开始大众化。

这一时期英国发展的关键就是改革,这时的英国成为了一个世界工厂,人们的薪资福利在政府立法和工会的保护下不断得到改善。

1860-1875年,基于英国世界贸易的往来,人们的收入增长33%,最初为贵族阶级专有的休闲运动开始慢慢向普通人过渡。

19世纪50年代,人们在每个星期六的下午都会进行各种娱乐运动。

随着新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人们的休闲时间越来越多,方式也逐渐多样化,尤其是铁路出现以后,这样一种快捷便宜的交通方式使得人们的休闲空间迅速扩大,交流机会也更多。

1847年,政府立法通过地方政府提供公共公园,1894年的地方规划和1906年的户外规划中都要求政府出资与规划提供室内室外运动设备和设施。

1911年的人口统计显示,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80%的人口居住在城镇中,因此中央政府鼓励各地方政府酌情开放公园、露天游泳池等。

1900年间游泳池超过200个,至1914年超过500个。

就在这一阶段,休闲体育产业化、商业化开始出现,足球联合会于1863年成立。

这期间最显著的特征是政府在发展休闲体育运动中积极的政策引导作用,一方面为城镇居民提供生活质量保障,另一方面也希望人们有强健的身体保护祖国,具体的执行由地方政府负责。

现代休闲体育
纵观休闲的起源与发展,不难发现体育作为休闲的一种形式是伴随着休闲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和繁荣的,而休闲从一开始就包含了运动的因素,因此体育是休闲的重要方式与途径。

休闲体育作为一种研究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叶在美国被提出来的,它的发展经历了从学校体育模式向社区体育模式转变的过程。

休闲体育早期的雏形是学校体育,主要指在学校中存在的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及体育比赛等。

随着社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除学校外,有更多的机构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广阔的体育运动空间。

由此,社区体育模式开始出现。

与学校体育相比,社区体育无论是从参与者还是活动内容都更加丰富与完善。

这一时期的休闲体育概念仍比较狭隘,特指为住在本社区的居民所提供的休闲体育服务。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伴随着休闲体育在世界各国的普及与快速发展,专家、学者们对于休闲体育的作用、意义研究不断深入,休闲体育逐渐发展为一门专门的学科。

不同于学校体育、职业体育与竞技体育,休闲体育更为强调人们不受地点、场所的限制,在闲暇时对体育活动的直接参与。

参考文献
[1]张桂央,洪源长,杨东著.中国技巧运动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0.
[2]陈镇华,陆恩淳,李世民.中国体操运动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1990.
[3]刘华平.21世纪初的中国休闲体育[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