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通信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表教学内容
通信工程的课程

通信工程的课程
通信工程的课程通常涵盖以下内容:
1. 电磁场理论:介绍电磁场的基本概念、电磁波传播、电磁辐射等基础知识。
2. 信号与系统:介绍信号分析、连续与离散时间系统分析、信号处理等基本概念和方法。
3. 数字信号处理:介绍数字信号的采样、量化、编码和数字滤波等基本处理技术。
4. 通信原理:介绍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调制与解调技术、多路复用技术以及信道编码等内容。
5. 通信网络:介绍常见的通信网络结构、网络协议、路由选择、数据链路控制等内容。
6. 无线通信:介绍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调制与解调技术、多天线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等内容。
7. 光纤通信:介绍光纤传输的基本原理、光纤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分析、光纤传感等内容。
8. 卫星通信:介绍卫星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卫星轨道与频谱分配、卫星链路设计、地球站设计与协议等内容。
9. 多媒体通信:介绍多媒体数据的压缩技术、多媒体通信协议、多媒体应用等内容。
10. 网络安全与信息保护:介绍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网络攻
击与防御技术、数据加密与解密等内容。
此外,通信工程的课程还会涉及实验实习内容,学生将进行一系列实践操作,学习通信系统的设计、调试和性能评估等实际应用技能。
具体课程设置可能有所差异,根据学校和专业方向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通信专业主要课程

通信专业的主要课程涵盖了广泛的电信和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培养学生在通信工程、网络通信、无线通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以下是通信专业的主要课程,具体课程设置可能因学校和课程设置而有所不同:1. 电路原理与分析:学习基础的电路理论和分析方法,为后续通信系统的设计提供基础。
2. 信号与系统:研究信号的表示、处理和传输,为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3. 数字通信系统:学习数字通信原理,包括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关键技术。
4. 通信网络:深入了解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的结构、协议、性能分析等,包括局域网(LAN)、广域网(WAN)、互联网等。
5. 无线通信系统:学习无线通信技术,包括无线信道特性、调制解调、无线传感器网络等。
6. 移动通信系统:研究移动通信系统的原理和技术,包括蜂窝网络、移动通信协议等。
7. 光纤通信:学习光纤通信系统的原理,包括光纤的传输特性、光纤通信设备、光纤网络等。
8. 卫星通信:了解卫星通信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卫星轨道、信号传输、地球站的设计等。
9. 通信系统设计:进行实际的通信系统设计项目,包括系统规划、硬件和软件的开发、性能测试等。
10. 网络安全:学习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包括加密技术、防火墙、入侵检测等。
11. 大数据通信:研究大数据通信的相关技术,包括大数据的传输、存储和处理。
12. 通信工程实践:进行通信工程实践项目,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13. 项目管理:学习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对通信项目的组织和管理能力。
14. 物联网技术:学习物联网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技术,包括传感器网络、嵌入式系统等。
15. 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研究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基本概念、架构和应用,了解大规模计算和存储的技术。
16. 人工智能与通信:探讨人工智能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如自动化调度、智能网络优化等。
17. 通信系统优化与性能评估:学习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优化方法,了解如何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西南科技大学
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览表八、课程设置一览
专业代码:080604
专业代码:080604
专业代码:080604
专业代码:080604
专业代码:080604
专业代码:080604
专业代码:080604 专业名称:通信工程
个学分。
6注:全校统一开设素质选修课,本专业学生应跨学科选修其中的课程,获得至少.
十、辅修专业教学计划
辅修“通信工程”专业课程设置
必修辅修课程学分总计:19.5,选修辅修课程学分总计:36
本辅修专业课程设置的解释权在信息工程学院。
关于修读辅修专业的具体规定,请参见西南科技大学[2005]85号《西南科技大。
学辅修专业实施办法》。
通信工程专业的基本内容

通信工程专业的基本内容通信工程专业的基本内容通信工程专业培养具备电子通信、信号与信息处理、计算机通信、应用电子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电子通信与信息系统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电路理论与技术、通信系统理论与技术、信号处理理论与技术、信息处理理论与技术、信息理论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接受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通信工程专业主要课程电路理论与应用的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电磁场理论、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
通信工程专业就业方向就业去向:主要涉及通信运营商、现代通信设备制造企业、电子信息类技术研发的相关科研院所、高新技术科技产业公司、企事业单位等,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运营商,中兴、华为等设备制造商,还有一些外资企业。
就业类型:主要有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软件,一个是硬件。
软件如软件开发、网络的设计、应用软件的编译等等;硬件方面主要是去电子通信器件一类的公司。
就业岗位:主要有移动应用产品经理、增值产品开发工程师、数字信号处理工程师、通信技术工程师、有线传输工程师、无线通信工程师、电信交换工程师、数据通信工程师、移动通信工程师、电信网络工程师等岗位。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应用光学、光电子学及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特别是光机电算一体化产业)从事科学研究、教学、产品设计、生产技术或管理工作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光学、机械学、电子学及计算机科学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了解光电信息技术的前沿理论,把握当代光电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能力,接受现代光电信息技术的应用训练,掌握光电信息领域中光电仪器的设计及制造方法,具有在光电信息工程及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开发的基本能力。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

通信工程专业课程•相关推荐通信工程专业课程通信工程专业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信息论与编码原理、通信原理、电视原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天线与电波传播广播电视发送方向:数字电视技术、广播电视发送技术、数字广播技术移动通信方向:移动通信、现代交换技术、移动电视技术信息论与编码原理:本课程着重介绍信源的类型与特性、信源熵、信道容量、信息率失真函数等信息论的基本理论,以及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方法。
这些信息论与编码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不仅适用于通常意义的通信领域,如数字视音频处理和多媒体通信等,也适用于信息安全等计算机信息处理和管理等专门领域的需要。
通信原理:本课程以当前广泛应用的通信系统和代表发展趋势的通信技术为背景,系统介绍数字通信基本原理,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际知识。
课程第1-3章介绍通信基础知识,其中包括其它章节所需的随机信号与噪声分析的数学知识,第4-5章论述模拟信号数字化和数字基带传输系统基本原理,第6-7章阐述数字调制系统和最佳接收原理。
电视原理:“电视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原理与应用结合较紧密的课程,是从事广播电视、现代多媒体通信等领域专业技术人才必须具备的专业知识,是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重要的学科基础课程。
“电视原理”课程内容包括了传统的黑白电视、彩色电视传像和显示的基本原理。
教学内容体现了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结合,能及时反映电视技术最新的科技成果。
电磁场与电磁波: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为分析矢量场时必须掌握的基本数学内容;第二部分为静态场的学习,包括静电场、恒定电场以及恒定磁场,要求掌握它们的基本方程、基本定理以及公式,能够分析静电场的基本问题以及简单的工程应用;第三部分为时变电磁场以及电磁波的学习,要求掌握麦克斯韦方程组、波动方程,以及在、半和导波装置中电磁波的分析方法,侧重点在第三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一些必要的数学知识基础上,掌握电磁场的基本方程、基本定理和公式,加深对电磁场基本概念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决电磁场问题的能力。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

北京邮电大学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基本规格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通信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2.掌握光波、无线、多媒体等通信技术;3.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分析与设计方法;4.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5.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6.了解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主要课程电路理论与应用的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通信电子电路、无线通信方向系列课程、光通信方向系列课程、多媒体通信方向系列课程等。
四、学位课程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通信电子电路。
五、毕业最低学分及要求毕业最低学分160 学分,其中必修(含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学分为102。
学生从无线通信、光通信、多媒体通信三个模块方向中选一个方向主修,获得这个模块专业课程11 学分,并完成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共25 学分。
每个毕业生要修满22 学分的任意选修学分,包括文化素质类课程 6 学分(其中“两课”延伸课程2 学分)、专业选修课12 学分、公共选修课4 学分。
六、学制四年。
七、授予学位及要求工学学士学位。
学生必须满足宁波大学学士学位授予的相关条例。
八、各类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汇总表课程分类必修课选修课合计其中:实验、实习、实训、上机公共基础平台课学科基础平台课专业基础平台课小计专业方向模块课任意选修课小计公共基础平台课学科基础平台课专业基础平台课专业方向模块课小计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科通信工程

本科通信工程本科通信工程是指在工学领域中的一种专业学科,主要涉及通信技术、通信系统、无线电通信、网络通信、光通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本科通信工程的学生将学习电子技术、通信原理、数字电路、模拟电路、通信网络等专业知识,掌握通信系统设计与维护的能力。
通信工程专业通常包括以下课程:1.数学类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2.物理学类课程:大学物理、电磁场与电磁波、光学等;3.计算机类课程: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等;4.通信类课程: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网络技术、无线通信原理等。
通信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将具备以下能力:1. 掌握电子技术和通信原理,能够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机制。
2. 掌握常用的通信设备和工具,能够进行通信系统的安装、调试和维护。
3. 掌握通信网络的设计与管理,能够搭建和维护各种类型的通信网络。
4. 掌握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能够进行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5. 具备解决通信系统故障和故障排除的能力,能够迅速诊断和修复通信设备的故障。
通信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通常可从事以下职业:1. 通信系统工程师:负责通信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和维护工作。
2. 无线通信工程师:负责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优化和维护工作。
3. 通信网络工程师:负责通信网络的设计、搭建和维护工作。
4. 通信设备销售工程师:负责通信设备的销售和技术支持工作。
5. 电信运营商工作人员:在电信运营商从事通信网络建设、维护、管理和规划的相关工作。
总而言之,本科通信工程专业是培养具备通信技术和网络建设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的一门学科,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
通信工程大一课程表

通信工程大一课程表【最新版】目录1.通信工程大一课程简介2.课程表的具体内容3.课程表的解析和分析4.课程表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影响正文一、通信工程大一课程简介通信工程是一门涉及电子、计算机、信息科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现代通信系统的设计、传输、接入、调度、控制和维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
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通信工程大一课程主要涉及基础理论和实践操作,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表的具体内容以下是通信工程大一课程表的具体内容:周一:1.高等数学2.线性代数3.英语周二:1.模拟电子技术2.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周三:1.信号与系统2.数字电子技术3.体育周四:1.通信原理2.计算机网络3.思想政治教育周五:1.微波技术与天线2.信息论与编码3.体育周六:1.工程制图2.通信工程实践三、课程表的解析和分析从课程表中可以看出,通信工程大一课程主要分为基础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课程两部分。
其中,基础理论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信息论与编码等,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实践操作课程如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微波技术与天线、工程制图和通信工程实践等,则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此外,课程表还涵盖了英语、体育、思想政治教育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课程表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影响通信工程大一课程表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学习课程表中的课程,学生可以全面了解通信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课程表中的实践操作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胜任相关领域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北邮通信工程本科专业课程表
序 号 课 程 名 称 页 码
1 SDH原理与应用 3
2 电子学导论 3
3 光纤通信 3
4 光纤通信网络 4
5 微波技术基础 4
6 DSP技术 4
7 MATLAB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 5
8 嵌入式操作系统 5
9 电磁场与电磁波 6
10 检测与估值理论 6
11 天线与电波传播 6
12 通信原理II 7
13 《通信原理II》课程设计 7
14 卫星通信 8
15 移动通信 8
16 数据结构 8
17 数据库应用技术 9
18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9
19 Java程序设计 9
20 Linux操作系统 10
21 计算机操作基础和程序设计 10
22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11
23 计算机网络 11
24 软件工程 12
25 多媒体计算机应用基础 12
26 离散数学 12
27 数字信号处理 13
28 数理方程 13
29 计算方法 13
30 人工智能引论 14
31 传感技术与应用 14
32 图像处理与图像通信 14
33 信息论基础 15
34 多媒体通信 15
35 语音信号处理 16
36 电视学基础 16
37 多媒体技术 16
38 智能信息安全 17
39 专业英语 17
40 数字图像处理 17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41 模式识别及应用 18
42 现代数字音频技术 18
43 《多媒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设计 18
44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 19
45 计算机网络 19
46 通信原理Ⅰ 19
47 数字通信 20
48 现代交换原理 20
49 《现代交换原理》课程设计 20
50 现代通信技术 21
51 现代通信网的监控与管理 21
52 自动控制原理 21
53 现代控制技术 22
54 通信网基础 22
55 数字通信课程设计 22
56 LSI/VLSI数字集成电路 23
57 电子电路基础
23
58
功率变换与控制技术 24
59 数字系统与逻辑设计
25
60 通信电力与环境监测
26
61 通信电子电路 26
62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 27
63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28
64 计算机实习 28
65 《数据库应用技术》课程设计 29
66 电磁场实验 29
67 电路综合实验 30
68 电子工艺实习 30
69 通信原理实验 30
70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 31
71 生物信息学基础 31
四、硕士课程设置:
类 别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时 学分 学期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学 公共必修课 512.**179 521.**082 514.**168 自然辩证法概论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英语 54 36 144 2 1 4 秋
春
秋/春
位 基础理论课 (至少选一门) 813.**028 513.**036 813.**056 823.**030 513.**130 513.**080 近世代数及其应用 概率论与随机过程 应用泛函分析 矩阵理论与方法 图论及其应用 科学计算与数值分析 60 60 60 60 60 60 3 3 3 3 3 3 秋
秋
秋
春
秋
秋
课 专业基础课 (至少选一门) 522.**160 522.**151 522.**074 822.**039 512.**038 信息论基础 现代信号处理(硕) 检测与估值理论 通信网理论基础 高等通信原理 40 40 40 40 40 2 2 2 2 2 春
春
春
春
秋
学 位 专 业 课 (至少选一门) 512.**087 522.**148 822.**054 822.**035 512.**099 522.**028 812.**004 宽带通信网 现代数字通信 信源编码 数字图象处理 人工智能与神经网络 多媒体技术 编码理论 40 40 40 40 40 40 40 2 2 2 2 2 2 2 秋
春
春
春
秋
春
秋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522.**170 522.**139 522.**163 522.**064 语声通信与处理 无线通信原理 选路与交换 互联网技术基础 40 40 40 40 2 2 2 2 春
春
春
秋
课 实 验 课 (至少选一门) 512.**001 512.**135 512.**136 522.**094 522.**009 822.**047 ASIC设计 微机实验(一) 微机实验(二) 面向对象技术与C++编程 Windows应用软件界面设计 现代软件工程实践 40 40 40 40 40 2 2 2 2 2 待定
秋
秋
秋
春
必 论文开题及阶段报告 1
修 前沿课题讲座 1 秋/春
环 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 1 秋/春
节 人文艺术类课 20 1 秋/春
选 修 课 在导师指导下跨专业选修,至少修选四
门课。
博士生
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
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1)、信号与信息处理(081002)
一. 研究方向
1. 统计通信理论与信息处理 2. 通信系统的理论与技术
3. 多媒体技术与信息系统 4. 信息网络的理论与技术
5. 通信软件 6. 图象处理与图象系统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7. 智能信息处理 8. 信号理论与编码理论
9. 通信中的信号与信息处理
二. 课程设置
类 别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程 学时 学分 学
期
学
位
课
公共必修课 813.**044 814.**006 现代科学技术与马克思主义 第一外国语 54 144 3 4 秋
秋/
春
基础理论课 (至少选一门) 813.**056 823.**038 823.**030 813.**015 813.**024 813.**017 813.**037 823.**060 应用泛函分析 随机过程论 矩阵理论与方法 高等数理方法 计算电磁学中的数值方法 近代物理学导论 算子理论 最优化理论与算法 60 60 60 60 60 60 60 60 3 3 3 3 3 3 3 3 秋
春
春
秋
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