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题-2019

合集下载

2019年10月自考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年10月自考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474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比较多见于广域网、核心网络的拓扑结构是A.网状拓扑结构B.环形拓扑结构C.树型拓扑结构D.混合拓扑网状拓扑结构网络比较多见于广域网、核心网络等2. 大规模现代计算机网络结构中不包括的部分是A.接入网络B.网络核心C.主服务器D.网络边缘3.比较典型的分组交换设备是A.交换机和集线器B.路由器和交换机C.路由器和中继器D.中继器和集线器4.若物理链路长度D=500m,信号传播速度V=2500km/s,则所求传播时延为A.2*10−1s B.2*10-2sC.2*10−3s D.2*10−4s500m÷2500km/s5.如果将物理链路看作传播数据的管道,则用来表示一段链路可容纳的数据位数的概念是A.时延带宽积B.排队时延C.最大吞吐量D.链路带宽6.以下关于域名服务器说法错误的是A.每个域名服务器存储部分域名信息B.一个服务器负责管辖的范围叫区C.域名服务器的管辖范围以域为单位D.主机一般都会配置默认域名服务器服务器所负责管辖(或有权限)的范围叫做区(zone)。

各单位根据具体情况来划分自己管辖范围的区,在一个区中的所有节点必须是能够连通的,每一个区设置相应的权限域名服务器,用来保存该区中的所有主机到域名IP地址的映射。

DNS服务器的管辖范围不是以“域”为单位,而是以“区”为单位。

区是DNS服务器实际管理单位。

2019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网络(谢希仁)》考研强化冲刺题库

2019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网络(谢希仁)》考研强化冲刺题库

2019南京师范大学《计算机网络(谢希仁)》考研强
化冲刺题库
★资料内容:
《计算机网络(第六版,谢希仁)》强化冲刺题库,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题及答案。

精选了2009-2015年的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统考真题,并进行了解答。

第二部分:课后习题及答案。

对教材各章节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解答。

通过做每一章节配套的课后习题,可以巩固各章节考察的知识点,加强理解与记忆。

第三部分:章节题库及答案。

根据教材各章节复习和考试的内容,精选与各部分内容相应的习题和名校真题,并进行解析。

第四部分:模拟卷及答案。

结合各大名校历年考研真题命题规律和教材内容而编写,用于模拟和自测。

此冲刺题库仙林南师大考研网发布。

2019年10月自考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历年真题

2019年10月自考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历年真题

全国201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4741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主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十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比较多见于广域网、核心网络的拓扑结构是A.网状拓扑结构B.环形拓扑结构C.树型拓扑结构D.混合拓扑结构2.大规模现代计算机网络结构中不包括的部分是A.接入网络B.网络核心C.主服务器D.网络边缘3.比较典型的分组交换设备是A.交换机和集线器B.路由器和交换机C.路由器和中继器D.中继器和集线器4.若物理链路长度D=500m,信号传播速度V=2500km/s,则所求传播时延为A.2*10-1 sB.2*10-2 sC.2*10-3 sD.2*10-3 s5.如果将物理链路看作传播数据的管道,则用来表示--段链路可容纳的数据位数的概念是A.时延带宽积B.排队时延C.最大吞吐量D.链路带宽6.以下关于域名服务器说法错误的是A.每个域名服务器存储部分域名信息B.一个服务器负责管辖的范围叫作区C.域名服务器的管辖范围以域为单位D. 主机一般都会配置默认域名服务器7.在Web应用中,寻址一个Web页或Web对象需要通过一个A.访问协议B. URL地址C.域名解析D.文件路径8.在典型的HTTP请求方法中,最常见的方法是A. HEADB. PUTC. POSTD. GET9.作为电子邮件应用客户端软件的用户代理不包括A. Apple MailB. MIMEC. Fox MailD. Outlook10.网络应用进程可以创建的面向传输层UDP接口的套接字是A.原始套接字B.接收数据套接字C.流式套接字D.数据报类型套接字11.11.以下设备的协议栈中有传输层协议的是A.主机B.交换机C.路由器D.集线器12.最简单的自动重传请求协议是A. UDP协议B. SR协议C. GBN协议D.停-等协议13.对于滑动窗口协议,与信道利用率有关的是A.发送与接收窗口的大小B.发送窗口的大小C.接收窗口要大于等于1D.接收窗口的大小14.已知TCP报文段的首部长度字段的值为15,则表示TCP报文段的首部和选项字段的最大长度分别为A.20字节和40字节B.32字节和64字节C.60字节和40字节D.60字节和80字节15.设甲乙双方采用GBN协议发送报文且甲已发送了0~7号报文段,当计时器超时时甲只收到0、1、4号报文段的确认,则甲需重发的报文段为A.2~7号报文段B.5~7号报文段C. 0~7号报文段D.2、3和5~7号报文段16.实现两个异地同构网络互连的典型技术是A.流量控制技术B.加密技术C.拥塞控制技术D.隧道技术.17.路由器的交换结构不包括A.基于内存交换B.基于端口交换C.基于总线交换D.基于网络交换18.已知IPv4 数据报第1个字节和数据报长度字段内容分别为十六进制数45H和3FCH,则该数据报封装的数据为A.1000字节B.1020 字节C.1024 字节D.1200 字节19.设子网212.121.0.0/24为C类地址网络,则超网212.121.0.0/22 中包含的C类地址网络和IP地址总数分别为A.2和1016B.12和1024C.4和1024D.4和101620.最具有代表性的分布式路由选择算法是A.求最短路径算法B.链路状态路由选择算法C.层次化路由算法D.距离向量路由选择算法21.在以下的差错控制方式中,只适用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系统的是A.检错重发B.检错丢弃C.前向纠错D. 反馈校验22.设生成多项式G(x)=X*+x2+X+1,则对位串100111011101进行CRC编码后的结果为A.1001110111011100B.1100C.1001110111010111D.101123.设有长度为1km,数据传输速率为10Mbps的以太网,信号传播速度为200m/μs,则求得MAC帧的最小帧长度为A.1024bitB. 512bitC.1000bitD.T 100bit24.若采用HDLC协议发送的数据为1011110010111110111100,则接收的实际数据应为A.101111101011111011111B.101111110111110111110C.10111110101111111110D.101111111111111110025.若采用4进制数字调制方式使数据传输速率达到4800bit/s,则码元速率应达到A.9600BaudB.4800BaudC.2400BaudD.1200Baud非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PPT课件_OK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PPT课件_OK
17
3.4 网络操作系统
2. 网络管理软件 网络管理软件用于监视和控制网络的运行。网络管理主要包
括自动监控设备和线路的情况、网络流量及拥挤的程度、 虚拟网络的配置和管理等。 3. 各种网络应用软件平台和应用软件 (1) 数据库管理系统 (2) 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软件 (3) 其他必要软件
18
3.4 网络操作系统
30
7.1 Internet的基本概念
• 浏览器(brower),万维网服务的客户端浏览程序,可以向万维网 服务器发送各种请求,并对服务器发来的,由HTML语言定义的 超文本信息和各种多媒体数据格式进行解释,显示和播放.
• 浏览器(Browser)与网页浏览 浏览器是指安装在计算机上,用来显示指定文件的程序,常 用的浏览器有微软的“Internet Explorer”和Netscape公司的 “Navigator”。
• 防火墙用于将Internet的子网和Internet的其他部分相隔离,以达 到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效果的软件和硬件设施.
31
7.1 Internet的基本概念
• 主页(homepage)通过万维网进行信息查询的起始信息 页,即常说的网络站点的WWW首页.
动态网页 动态网页是指使用虚拟现实模型语言(VRML)设计和编写的网 页,有时也称为动态HTML文件。这些网页文件的特点是: 当网页下载到浏览器后仍能随时变化,即,用户在浏览网页 (HTML)文件中所能够实现的一切,在网页下载后仍能再现、 重复。
计算机网络中有许多物理设备和各种传输介质,因此物理层 真正的作用是要尽可能地屏蔽掉各种媒体和设备的具体特性, 使得数据链路层感觉不到差异的存在。这样,数据链路层就可 以只考虑本层的协议和服务功能。
8

2019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

2019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

2019 年《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纲要第一章概括观点掌握:计算机网络、互连网、internet/Internet 。

互连网的构成:边沿部分、中心部分端系统的通讯方式: C/S方式、 P2P方式 P11电路互换、报文互换与分组互换的主要特色。

P17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P20网络协议三因素及其含义:语法、语义、同步 P29 五层协议系统结构: P31 图 1-18、P33 图 1-19第二章:物理层观点掌握:物理层的任务:P41通讯的三种基本方式:单工、半双工、双工P43传输媒体:指引型(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非指引型(无线电波)信道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波分复用和码分复用宽带接入技术: ADSL(鉴于模拟电话用户线的改造)(非对称的含义)、 HFC网(鉴于有线电视网开发)、 FTTx(光纤)技术课后习题 2-07、2-10、2-16第三章:数据链路层观点掌握:链路和数据链路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P71CRC差错检测技术原理P75PPP协议的特色。

P108局域网的特色与长处P82共享通讯媒体资源的两种方法P83CSMA/CD协议及其重点 P109VLAN:使用以太网互换机实现虚构局域网、 VLAN定义、 VLAN是一种服务,不是一种新式网络( P101)课后习题 3-07、3-08、3-20、3-27、3-33第四章:网络层观点掌握:网络层供给的两种服务IP 协议(重点)ARP协议观点及特色区分子网和结构超网(重点)ICMP 协议特色RIP协议(重点)OSPF、BGP协议基本特色IPv6 基本观点,过渡技术P176IP 多播基本观点和特色VPN和 NAT 基本观点课后习题: 4-09、4-10、4-17、4-37、4-41、4-64、4-66 第五章:运输层观点掌握: P242-244本章重点观点理解、计算、剖析: TCP与 UDP协议的特色、 TCP滑动窗口体制、 TCP 的流量控制、 TCP的拥堵控制、 TCP的连结收理(连结成立、连结开释)课后习题 5-12、5-14、5-23、5-24、5-39、 5-41、5-49、5-54、5-55 第六章:应用层观点掌握: P319-321本章重点观点,认识各应用层协议所使用的传输层服务( TCP/UDP)理解与应用: Telnet 协议、 FTP协议的基本特色, DNS协议、 HTTP协议的基来源理, socket 通讯中常用的系统调用( P310-311、图 6-31)附:常用缩略词解说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路接见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s 虚构私有网络MAC:Medium Access Control介质接见控制WWW :World Wide Web 万维网GPS: global positioning protocol 全世界定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互联网服务供给者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VLAN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虚构局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城域网WAN:wild area network 广域网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无线局域网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频分多路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时分多路复用OSI/RM: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连参照模型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 控制信息协议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内部网关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 ,网络互联协议PPP:Point-to-Point Protocol ,点到点协议SAP:Service Access Point,服务接见点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码FTTx: Fiber To The x光纤到 xFTTB:Fiber To The Building 光纤到大楼FTTH:Fiber To The Home 光纤到户FTTD:Fiber To The Desk 光纤到桌面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载波监听多点接入 / 碰撞检测考试说明:本次考试形式为闭卷(满分100 分);试卷题型包含: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剖析题、综合题。

2019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

2019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

2019年《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提纲第一章概述概念掌握:计算机网络、互连网、internet/Internet。

互连网的组成:边缘部分、核心部分端系统的通信方式:C/S方式、P2P方式P11电路交换、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的主要特点。

P17计算机网络的分类:P20网络协议三要素及其含义:语法、语义、同步P29五层协议体系结构:P31图1-18、P33图1-19第二章:物理层概念掌握:物理层的任务:P41通信的三种基本方式:单工、半双工、双工P43传输媒体:引导型(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非引导型(无线电波)信道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统计时分复用、波分复用和码分复用宽带接入技术:ADSL(基于模拟电话用户线的改造)(非对称的含义)、HFC网(基于有线电视网开发)、FTTx(光纤)技术课后习题2-07、2-10、2-16第三章:数据链路层概念掌握:链路和数据链路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P71CRC差错检测技术原理P75PPP协议的特点。

P108局域网的特点与优点P82共享通信媒体资源的两种方法P83CSMA/CD协议及其要点P109VLAN:使用以太网交换机实现虚拟局域网、VLAN定义、VLAN是一种服务,不是一种新型网络(P101)课后习题3-07、3-08、3-20、3-27、3-33第四章:网络层概念掌握:网络层提供的两种服务IP协议(重点)ARP协议概念及特点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重点)ICMP协议特点RIP协议(重点)OSPF、BGP协议基本特点IPv6基本概念,过渡技术P176IP多播基本概念和特点VPN和NAT基本概念课后习题:4-09、4-10、4-17、4-37、4-41、4-64、4-66第五章:运输层概念掌握:P242-244本章重点概念理解、计算、分析:TCP与UDP协议的特点、TCP滑动窗口机制、TCP的流量控制、TCP的拥塞控制、TCP的连接管理(连接建立、连接释放)课后习题5-12、5-14、5-23、5-24、5-39、5-41、5-49、5-54、5-55第六章:应用层概念掌握:P319-321本章重点概念,了解各应用层协议所使用的传输层服务(TCP/UDP)理解与应用:Telnet 协议、FTP协议的基本特点,DNS协议、HTTP协议的基本原理,socket通信中常用的系统调用(P310-311、图6-31)附:常用缩略词解释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异步传输模式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路访问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s虚拟私有网络MAC:Medium Access Control介质访问控制WWW :World Wide Web万维网GPS: global positioning protocol 全球定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互联网服务提供者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VLAN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城域网WAN:wild area network 广域网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无线局域网FDM: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频分多路复用TDM: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时分多路复用OSI/RM: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 国际标准化组织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消息协议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内部网关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互联协议PPP:Point-to-Point Protocol,点到点协议SAP:Service Access Point,服务访问点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码FTTx: Fiber To The x 光纤到xFTTB:Fiber To The Building 光纤到大楼FTTH:Fiber To The Home 光纤到户FTTD:Fiber To The Desk 光纤到桌面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载波监听多点接入/碰撞检测考试说明:本次考试形式为闭卷(满分100分);试卷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分析题、综合题。

2019年10月计算机网络原理自考真题及答案

2019年10月计算机网络原理自考真题及答案

2019年10月计算机网络原理自考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题目1:在计算机网络中,实现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转换的设备是()。

A. 交换机。

B. 路由器。

C. 调制解调器。

D. 中继器。

答案:C。

解析:调制解调器(Modem)的主要功能就是实现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

当计算机要通过电话线等模拟信道传输数据时,需要将数字信号调制为模拟信号发送出去,接收端再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解调为数字信号。

交换机主要用于连接多个设备,实现数据的转发;路由器用于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路由选择和数据转发;中继器主要用于放大和再生信号,以延长信号传输距离。

所以本题选C。

A. 语法、语义、同步。

B. 语法、语义、时序。

C. 语法、编码、时序。

D. 编码、语义、同步。

答案:B。

解析: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语法、语义和时序。

语法规定了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语义规定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做出的响应;时序(也称为同步)规定了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编码主要涉及信息的编码方式,不属于网络协议三要素,所以本题选B。

题目3:采用存储转发方式进行数据交换的是()。

A. 电路交换。

B. 报文交换。

C. 虚电路交换。

D. 信元交换。

答案:B。

解析:报文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方式。

在报文交换中,发送方将整个报文传送到相邻节点,该节点先将报文存储下来,等到有合适的输出线路时再将报文转发到下一个节点,依次类推,直到报文到达目的节点。

电路交换是在通信双方之间建立一条专用的物理通路,在整个通信过程中,该通路一直被占用;虚电路交换是在分组交换的基础上,将数据分组沿着预先建立的虚电路进行传输;信元交换是一种高速分组交换方式,以固定长度的信元为单位进行数据传输。

所以本题选B。

二、填空题。

题目4:计算机网络按照覆盖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______。

答案:广域网。

解析:计算机网络按照覆盖范围的大小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

卓顶精文2019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题库(包括答案)

卓顶精文2019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试题库(包括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测试题一、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网络操作系统的软件是(B)wareB.WWWC.LinuxD.Unix2.某一速率为100M的交换机有20个端口,则每个端口的传输速率为(A)A.100MB.10MC.5MD.2000M3.X.25协议采用的是(B)A.报文交换技术B.分组交换技术C.电路交换技术D.帧交换技术4.TCP/IP体系结构中的TCP协议所提供的服务是(C)A.链路层服务B.网络层服务C.传输层服务D.应用层服务5.以下各项中,属于虚电路操作特点的是(C)A.每个分组自身携带有足够的信息,它的传送是被单独处理的B.在整个传送过程中,不需建立虚电路C.使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目的系统D.网络节点要为每个分组做出路由选择6.信息和它在时域中的位置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信息只是按信头中的标志来区分,这种复用方式属于(C)A.频分多路复用B.波分多路复用C.异步时分多路复用D.同步时分多路复用7.CSMA/CD的代价是用于检测冲突所花费的时间。

对于基带总线而言,最坏情况下用于检测一个冲突的时间等于任意两个站之间最大传播时延的(B)A.1倍B.2倍C.3倍D.4倍8.帧中继技术首先是淡化了交换设备上的层次概念,将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进行了融合,所以帧中继中只有(A)A.物理层和链路层B.物理层和网络层C.链路层和网络层D.网络层和传输层9.将一个局域网连入Internet,首选的设备是(A)A.路由器B.中继器C.网桥D.网关10.下列有关网络安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D)A.网络中的不安全因素主要来自网络外部,网络内部是安全区B.对Internet的威胁分故意危害和无意危害,其中无意危害构不成坏影响C.有害信息侵入是网络的一种不安全因素,而信息泄露不属于安全性范畴D.防火墙用来过滤外部的访问,也过滤内部对因特网的访问11.在开放的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中,把传输的比特流划分为帧的层次是(B)A.网络层B.数据链路层C.运输层D.分组层12.下列关于TCP/IP协议簇叙述错误的是(C)A.TCP/IP是Internet采用的协议标准,也是全世界采用的最广泛的工业标准B.实际上,TCP/IP是一个协议的系列,用于将各种计算机和数据通信设备组成实际的计算机网C.TCP/IP协议系列分成物理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等四个层次的结构D.TCP/IP协议系列分成网络接口、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等四个层次的结构13.管理计算机通信的规则称为(A)A.协议B.介质C.服务D.网络操作系统14.在OSI模型中,第N层和其上的N+1层的关系是(A)A.N层为N+1层服务B.N+1层将从N层接收的信息增加了一个头C.N层利用N+1层提供的服务D.N层对N+1层没有任何作用15.DNS是用来解析下列各项中的哪一项(B)A.IP地址和MAC地址B.用户名和IP地址C.TCP名字和地址D.主机名和传输层地址16.要控制网络上的广播风暴,可以采用哪个手段(A)A.用路由器将网络分段B.用网桥将网络分段C.将网络转接成10BaseTD.用网络分析仪跟踪正在发送广播信息的计算机17.第三层交换即相当于交换机与什么设备合二为一(D)A.交换机B.网桥C.中继器D.路由器18.请判断下列叙述中哪一个是正确的(C)A.时分多路复用是将物理信道的总带宽分割成若干个子信道,该物理信道同时传输各子信道的信号B.虚电路传输方式类似于邮政信箱服务,数据报服务类似于长途电话服务C.多路复用的方法中,从性质上来说,频分多路复用较适用于模拟信号传输,而时分多路复用较适用于数字信号传输D.即使采用数字通信方式,也还需要同模拟通信方式一样,必须使用调制解调器19.工作在大多数层和最高层的设备是(D)A.路由器B.网桥C.交换机D.网关20.域名由4个子域组成,其中哪个表示主机名(B)A.wwwB.njust21.OSI标准是由谁制订的(D)A.CCITTB.IEEEC.ECMAD.ISO22.以下选项中,具有抗干扰性强,保密性好的是(C)A.数字传输B.模拟传输C.数字数据D.模拟数据23.使用缺省的子网掩码,IP地址201.100.200.1的主机网络编号和主机编号分别是(C) A.201.0.0.0和100.200.1B.201.100.0.0和200.1C.201.100.200.0和1D.201.100.200.1和024.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是由什么服务器完成的(C) A.WINSB.DHCPC.DNSD.IIS25.在数据通信中,将数字信号变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称为(D)A.编码B.解码C.解调D.调制26.在10Base-T总线网中,计算机与集线器之间双绞线的最大长度是多少米(D)A.500B.185C.2.5D.10027.WindowsServer2019系统安装时,自动产生的管理员用户名是(C)A.guestB.IUSR_NTC.administratorD.everyone28.分布在一座大楼或一集中建筑群中的网络可称为(A)A.LANB.广域网C.公用网D.专用网29.C类地址的缺省子网掩码是(B)A.255.255.255.128B.255.255.255.0C.255.255.0.0D.255.0.0.030.在OSI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为上层用户提供共同的数据或信息语法表示转换,也可进行数据压缩和加密的层次为(C)A. 会话层B.网络层C.表示层D.运输层31.A类IP地址的主机标识域为(C)A.8位B.16位C.24位D.32位32.异步传输模式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什么技术的优点(D)A.电路交换B.报文交换C.报文交换和电路交换D.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33.对于交互通信来说,适合的技术是(C)A.电路交换技术B.报文交换技术C.分组交换技术D.无34.以太网传输技术的特点是(D)A.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不受CSMA/CD限制B.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受CSMA/CD限制C.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不受CSMA/CD限制D.不能同时发送和接收帧、受CSMA/CD限制N参考模型可分为物理层(A)A.MAC,LLC等三层B.LLC,MHS等三层C.MAC,FTAM等三层D.LLC,VT等三层36.在OSI的7层模型中,物理层是指(C)A.物理设备B.物理媒体C.物理连接D.物理信道37.在两个单独的网络上的工作用户,为了进行网间互连采用什么协议(B)A.X.21协议B.X.25协议C.X.75协议D.X.21bis协议38.网络服务质量的划分是根据什么为依据的(A)A.用户要求B.系统要求C.系统环境D.系统规定39.媒体访问控制方法,对网络特性起十分重要作用,它是(C)A.选择传输媒体的方法B.确定数据在媒体中传输方式的方法C.将传输媒体的频带有效地分配给网上各站点的方法D.数据链路操作方法40.下列媒体传输技术中属于无线媒体传输技术的是(D)A.光纤传输技术B.双绞传输技术C.同轴电缆传输技术D.红外线传输技术41.CPU可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C)A.硬盘B.软盘C.主存D.光盘42.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使用什么作为电子器件?(B)A.晶体管B.电子管C.大规模集成电路D.超大规模集成电路43.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设计思想是(C)A.存储数据并按地址顺序执行B.存储程序并按地址逆序执行C.存储程序并按地址顺序执行D.存储程序并乱序执行44.在主存和CPU之间增加cache存储器的目的是(C)A.增加内存容量B.提高内存的可靠性C.解决CPU与内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D.增加内存容量,同时加快存取速度45.X.25分组交换网采用的线路复用方式为(C)A.频分多路复用B.同步时分多路复用C.异步时分多路复用D.独占信道46.公共数据网一般都采用(A)A.分组交换B.报文交换C.电路交换D.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结合47.若两台主机在同一个子网中,则两台主机的IP地址分别与它们的子网掩码相“与”的结果一定(C)A. 为全0B.为全1C.相同D.不同48.采用IPV6规范,其IP地址的位数为(C)A.32位B.64位C.128位D.60位49.在TCP/IP环境下,网络层有一组协议将IP地址转换为相应物理网络地址,这组协议即是(A)A. ARPB.RARPC.ICMPD.FTP50.传输控制协议TCP在IP协议的基础上,提供端到端的可靠传输,它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C)A. 应用层B.会话层C.运输层D.网络层51.TCP/IP协议集中使客户可以灵活地向远地传输文件或从远地取文件的协议为(D)A.TelnetB.SNMPC.DNSD.FTP52.Intranet是当前计算机网络应用的新热点,由于它通常主要限于单位内部使用,所以它区别于Internet的最大特征之一是(D)A.开放性B.简易性C.经济性D.安全性53.在三种常用的数据交换技术中,线路利用率最低的是(A)A. 电路交换B.报文交换C.分组交换D.信元交换54.两台采用不同编码的计算机在同一网络上进行通信,则应在哪一层次进行编码转换(D)A. 链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表示层55.对传输层和传输层以上的协议进行转换的设备称为(C)A. 转发器B.路由器C.网关D.网桥56.传输层提供的通信是下列通信中的哪一种(B)A.节点-节点B.主机-主机C.进程-进程D.网络-网络57.用户计算机通过拨号上网,首先要连接到因特网的某个(A)A.ISPB.ICPC.WWW服务器D.Email服务器58.某计算机分配到的IP地址为132.2.2.2,该IP地址属于(B)A. A类B.B类C.C类D.D类59.Email地址格式为用户名@主机域名,通过下列哪一选项能把主机域名转换成IP地址(D)A.ARPB.URLC.RARPD.DNS60.在ATM网络中每个交换节点对数据传输(D)A.需进行流量和差错控制B.只进行流量控制不进行差错控制C.只进行差错控制不进行流量控制D.不进行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 湖北文理学院 一 1. 互联网具有的两个重要基本特点是什么?互联网从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划分成哪两大块?每一块的组成与作用是什么? 互联网具有两个重要基本特点:连通性和(资源)共享 互联网从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划分成: ⑴ 边缘部分: 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

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 ⑵ 核心部分: 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2. 计算机网络按照作用范围可以分为哪几类?按照使用者可以分为哪几类? 计算机网络按照作用范围可以分为: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个人区域网 按照使用者可以分为:公用网、专用网

3. 时延指什么?时延由哪几部分组成? 时延是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时延是个很重要的性能指标,它有时也称为延迟或迟延。 时延组成: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4. 什么是网络协议?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什么? 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 其三要素为:语法: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响应 同步: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5. OSI/RM由哪几层组成?TCP/IP由哪几层组成?五层的体系结构中,每一层包含哪些协议? OSI/RM由七层组成: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TCP/IP由四层组成:网络接口层、网际层、运输层、应用层 .

. 2 五层中每一层包含的协议: 物理层:网络跳线 数据链路层:ARP、STP、VLAN 网络层:IP 运输层:TCP、UDP 应用层:HTTP、SMTP、DNS

6.主机A、B通过10Mbit/s的链路连接到交换机,每条链路的传播延迟均为20μs,交换机接收完一个分组35μs后转发该分组。现在A向B发送一个长度为10000bit的分组,请计算从A开始发送至B接收到该分组所需的总时间。

[10000/(10*10^6)]*10^6 + 20*2 + 35 = 1075μs。 二 1. 物理层接口的四个特性是什么? 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过程特性 2. 假定某信道受奈氏准则限制的最高码元速率为20000码元/秒,如果采用振幅调制,把码元的振幅划分为16个不同等级来传送,那么可以获得多高的数据率(bps)?(教材2-07) C=R*Log2(16)=20000b/s*4=80000b/s 3. 如果信道带宽4KHZ,信噪比为30dB,那么,此信息的极限信息传输速率是多少?(参见教材P46) 信噪比(dB) = 10*Log10(S/N) (dB)=30,(S/N)=1000 C=W*Log2(1+S/N)=4000* Log2(1001) 4. 当前计算机网络大多使用哪类双绞线? . . 3 5.光纤通信具有哪些特点?(P50) 传输频带宽、通信容量大。 传输损耗小,中继距离长,对远距离传输特别经济。 抗雷电和电磁干扰性能好。这在有大电流脉冲干扰的环境下尤为重要。 无串音干扰,保密性好,也不易被窃听或截取数据。 体积小,重量轻。这在现有电缆通道已拥堵不堪的情况下特别有利。 6.为什么要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几种? 为了通过共享信道、最大限度提高信道利用率。频分、时分、码分、波分。 通信信道带宽远远大于用户所需的带宽,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可以提高信道利用率,共享信道资源,降低网络成本 三 1. 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可以分为哪两种? 点对点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一的点对点通信方式。 广播信道:这种信道使用一对多的广播通信方式,因此过程比较复杂。

2.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是什么? 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

3.要发送的数据为11001101,CRC生成多项式为P(X)=X4+X+1,请求出CRC冗余码。 P=10011 110011010000/10011=11011011…1101 CRC冗余码为1101

4. PPP协议使用异步传输时,如何实现透明传输?PPP使用同步传输时,如何实现透明传输,并简单说明操作流程? 异步传输使用字节填充方法,同步传输使用零比特填充方法。 P79、P80

5. IEEE802委员会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哪两个子层? 二者在功能与作用上有什么区别? Logical Link Control(LLC)逻辑链路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媒体接入(访问)控制 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与传输媒体无关)和媒体接入控制(MAC)子层(与传输媒体有关)。但现在LLC子层已成为历史。 MAC子层:MAC子层的的主要功能为数据帧的封装/卸装,帧的寻址和识别,帧的接收与发送,链路的管理,帧的差错控制。 LLC子层:LLC子层的主要功能为传输可靠性保障和控制,数据包的分段与重组,数据包的顺序传输。

6. 请简要说明CSMA/CD的工作机制。 简述:先听后发,边发边听,冲突停发,随机延迟后重发。 详述:发送前先监听,边发送边监听,一旦发现总线上出现了碰撞,就立即停止发送。然后按照退避算法等待一段随即时间后再次发送。 (1) 发前监听:在发送数据之前,首先监听总线; (2) 空闲发送:如果总线空闲,则将自己的数据发送到总线上去; . . 4 (3) 边发边听:一边发送数据,一边继续监听总线; (4) 冲突退避:如果发现自己发送的数据与其他人发送数据产生了冲突,立即停止发送,并发一个简短的阻塞信号;然后,随机退避一段时间后,再一次监听总线,准备下一次发送。 7. 请简要说明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机制。 以太网交换机(或透明网桥)是一种即插即用设备,其工作机制如下: (1) 通过自学习的方式,逐步建立起转发表。 透明网桥每收到一帧后,先进行自学习。查找转发表中与收到帧的源地址有无相匹配的项目。如没有,就在转发表中增加一个项目(源地址、进入的接口和时间)。如有,则把原来的项目进行更新。 (2) 对帧进行转发或丢弃处理。 查找转发表中与收到帧的目的地址有无相匹配的项目,如没有,则通过所有其他接口(但进入网桥的接口除外)进行转发。如有,则比较转发表中的接口是否与帧进入接口相同,如相同,丢弃此帧,如不同,则按转发表中的接口进行转发。

四 1. ARP协议的作用是什么?ARP协议何时被启用?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地址解析协议 ARP协议的作用是实现IP地址到物理地址之间的映射(或转换)。 当一个机器(主机或路由器)的IP地址需要找出其相应的硬件地址时ARP协议被启用。 2.请简要说明IP数据报中的首部检验和的计算方法,以及差错检测的机制。 3.IP数据报在什么情况下会分片?一般情况下,IP数据报可能会在何处分片?在何处进行分片重组? 什么是最大传送单元MTU?它和IP数据报首部中哪个字段有关系? 答: (1) MTU是指数据链路层的帧中的数据字段的最大长度。 (2) 它与IP数据报首部中的总长度字段有关。 (1) 数据报的长度超过要传入网络的MTU时,需要分片。 (2) 一般情况下,数据报分片在主机、路由器上进行;分片在目的主机上重新组装。 (3) 这样设计的好处: I. 可以避免反复地分片、组装。 II. 在中间路由器上进行分片的重装有难度,有时可能难以完成。因为每个分片会单独地进行路由选择与传输,每个分片传递的路径可能都不同,中间某路由器不一定能收到所有的分片。所以中间路由器进行分片的组装有难度。 .

. 5 4.A企业申请获得了一个C类网络202.100.34.0/24,现欲将之划分成4个子网,请完成以下工作: (1)如何进行子网划分? ①202.100.34.0/26 ②202.100.34.64/26 ③202.100.34.128/26 ④202.100.34.192/26 (2)给出每个子网的网络地址 ①202.100.34.0 ②202.100.34.64 ③202.100.34.128 ④202.100.34.192 (3)给出每个子网的IP地址范围,可用的IP地址范围。 ①子网IP地址范围 202.100.34.0 - 200.100.34.63 可用IP地址范围 202.100.34.1 -200.100.34.62 ②子网IP地址范围 202.100.34.64 – 200.100.34.127 可用IP地址范围 202.100.34.65 -200.100.34.126 ③子网IP地址范围 202.100.34.128 – 200.100.34.191 可用IP地址范围 202.100.34.129 -200.100.34.190 ④子网IP地址范围 202.100.34.192 – 200.100.34.255 可用IP地址范围 202.100.34.193 -200.100.34.254 (4)给出每个子网的子网掩码 255.255.255.192

5. ICMP协议主要功能有哪些? ICMP是“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的缩写。 ICMP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分组网间探测PING(Packet InterNet Groper),用来测试两台主机之间的连通性。另一个非常有用的应用是traceroute(这是是UNIX操作系统中名字),它用来跟踪一个分组从源点到终点的路径。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这个命令是tracert。 侦测远端主机是否存在、建立及维护路由资料、重导资料传送路径(ICMP重定向)、资料流量控制。 6. 互联网将路由选择协议分为哪两大类?各类分别有哪些路由选择协议? 内部网关协议IGP(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在一个自治系统内部使用的路由选择协议,而这与在互联网中其他自治系统选用什么路由选择协议无关。目前这类路由选择协议使用最多,如RIP和OSPF 外部网关协议EGP(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若源主机和目的主机处在不同的自治系统中(这两个自治系统可能使用不同的内部网关协议),当数据报传到一个自治系统的边界时,就需要使用一种协议将路由选择信息传递到另一个自治系统中。这样的协议就是外部网关协议EGP。目前使用最多的外部网关协议是BGP的版本4(BGP-4)。

7.网络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各个网络的IP地址是标准分类地址,如果当前各路由器都知道到达所有网络的路由,请给出路由器Router1的路由表(只需要写出目的网络地址,子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