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新品种引种选育报告
种植金银花可行性报告

种植金银花可行性报告一、引言金银花(学名:Lonicera japonica Thunb.)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等药用价值。
本报告旨在评估种植金银花的可行性,并提供相关数据和建议,以匡助决策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二、市场需求分析金银花作为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金银花的市场需求量稳步增长,主要用于中药制剂、保健品和食品添加剂等领域。
目前,市场上金银花的价格相对较高,供不应求的状况较为普遍,因此,种植金银花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三、生态环境评估1. 适宜种植区域:金银花适宜生长于气候温和、湿润的地区,温度在15-30摄氏度之间,年降水量在800-1500毫米之间。
适宜的土壤类型为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或者砂质壤土。
2. 生长周期:金银花的生长周期为一年,普通在春季开始生长,夏季开花结果,秋季进入休眠期。
3. 生长条件:金银花对光照要求较高,适宜生长在充足的阳光下。
同时,金银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应性较强。
四、种植技术要点1. 土壤准备:选择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翻耕和松土,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2. 种植方法:金银花可通过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方式。
种子繁殖适合于大面积种植,而扦插繁殖适合于小规模种植和品种保持。
3. 植株管理:金银花生长期间需要适量的水分和养分供应,定期除草、病虫害防治以及适时修剪等措施有助于促进植株生长和提高产量。
4. 收获和加工:金银花的花朵开放后,适时进行采摘,并进行晾晒或者烘干处理,以保持其药用价值和质量。
五、经济效益评估1. 投资成本:种植金银花的投资成本主要包括土地租赁、种子或者苗木采购、施肥和农药等。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估算,种植1亩金银花的投资成本约为X万元。
2. 预期产量和收益:金银花的产量受种植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影响,普通每亩产量可达X千克。
根据市场行情,金银花的平均售价为每千克X万元,预期收益约为X万元。
3. 投资回收期:根据投资成本和预期收益,初步估算金银花种植的投资回收期为X年。
种植金银花可行性报告

种植金银花可行性报告一、引言金银花(学名:Lonicera japonica Thunb.)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清肺化痰、抗菌消炎等功效。
本报告旨在评估种植金银花的可行性,包括市场需求、种植技术、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分析。
二、市场需求分析1. 市场概况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金银花作为中药材在市场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主要用于制作中药饮片、药膏、口服液等产品。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提高,中药市场也不断扩大,金银花的市场需求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2. 市场竞争分析金银花的市场竞争主要来自于其他中药材,如银杏叶、连翘等。
然而,金银花由于其独特的功效和广泛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此外,金银花在国内外市场上的需求量大,供不应求的情况较为普遍。
三、种植技术分析1. 适宜种植区域金银花适宜生长于气候温和、光照充足、湿润的地区。
在我国,主要适宜种植金银花的地区有江苏、浙江、湖南等省份。
2. 栽培技术要点(1)土壤选择:金银花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在5.5-7之间。
(2)育苗和移栽:可采用播种和穴盆移栽两种方式进行。
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移栽时间一般在秋季。
(3)施肥管理:金银花生长期较长,需进行适量的追肥。
可使用有机肥和矿质肥进行施肥,施肥时间一般分为春季和秋季两次。
(4)病虫害防治:金银花容易受到蚜虫、红蜘蛛等害虫的侵害,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治。
四、经济效益分析1. 成本估算种植金银花的成本主要包括土地租赁费用、种苗费用、施肥费用、劳动力费用等。
根据实际情况,初步估算种植1亩金银花的成本约为5000元。
2. 收益预测金银花的市场价格较为稳定,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金银花的平均售价为每公斤100元。
以种植1亩金银花的产量为300公斤计算,预计收益为30000元。
3. 投资回报率分析根据上述成本和收益预测,计算种植金银花的投资回报率为(收益-成本)/成本 × 100%。
金银花在滴灌条件下的引种栽培

银 花 中 药材 的 市 场 需 求 不 断加 大 , 自然 生 长 的 金 银 花 已经 满 足 不 了 用 药 需 求 , 人 们 开 始 用 引种 栽 培 的 方 式 对 金 银 花进 行 大批 量 人 工 种 植 , 本 文 将 详 细 讨 论 滴 灌条 件 下金 银 花 的 引种 栽培 。
2 0 1 4 年第 2 期
现代 园艺
金银花在滴灌条件下的引种栽培
焦 阳
8 4 1 0 0 0 ) ( 库尔勒 市城 乡防护林 管理处 , 新 疆 库 尔勒
摘
要: 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 中药食 用药材 , 它的花蕾可以入 药, 具 有清热解毒 、 散 风消肿 的功效 。 近几年来随着金
关键 词 : 人 工金银 花种植 ; 引种栽培 ; 滴灌技 术; 管理方法
1 金银 花的 生长 习性特 征
金银 花 对外 部环 境 的适 应力 较 强 , 在气 候 环境 相 对恶 劣
生长 的过 程 中还应 该追加 3 ~ 4 次肥料 。 施 肥和追 加肥料 时要 在金银 花种植 区域 的周 围挖掘 一条 环形条 状 的沟渠 ,将有 机
2 . 5 病 害 病 虫防 治
2 金银花 的种 植栽培
2 . 1 金银 花栽植 小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库尔勒种植地区丘陵沟壑纵横交错 ,平均海拔都在 9 0 0 m
以上 ,土壤为第三纪风化剥蚀山地基岩基础上在发育过 程中 的
棕漠土, 漏水漏肥 , 缺乏有机质 , 含盐量高 , 在地表 2 0 e m以下, 普
金银花的叶片和枝条都有不同程度上的损害, 造成幼苗停止
生 长 直至死 亡 , 对 人 工 金银 花栽 培 种植 危 害甚 大 。针 对这 个 问题 ,金银 花 种植 管 理人 员 应该 采 用 吡蚜 酮农 药 1 8 0 0 倍 液
种植金银花可行性报告

种植金银花可行性报告一、引言金银花(学名:Lonicera japonica Thunb.)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抗菌抗病毒等药用价值。
本报告旨在评估种植金银花的可行性,包括市场需求、种植条件、技术要求、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分析。
二、市场需求分析金银花作为一种常用中药材,具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对传统中药材的需求逐渐增加。
金银花作为常见的中药材之一,其药用价值受到广泛认可,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尤其是金银花具有抗菌抗病毒的功效,对于预防和治疗呼吸道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疫情期间,金银花的需求更加旺盛。
三、种植条件评估1. 气候条件:金银花适宜生长于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中,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年降雨量在800mm~1500mm之间。
2. 土壤条件:金银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疏松、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为宜。
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均可种植,但需进行相应的调整。
3. 光照条件:金银花喜欢光照充足的环境,对光照要求较高,日照时间应达到10小时以上。
四、技术要求1. 种植方法:金银花可采用播种和插秧两种方式进行繁殖。
播种适用于大面积种植,插秧适用于小面积种植。
播种时,首先将种子进行浸泡处理,然后在育苗盘中进行育苗,待苗长到10~15厘米时,可移植到田地中。
插秧时,选取健壮的金银花苗,插入预先准备好的穴位中,并进行适当的浇水和施肥。
2. 病虫害防治:金银花容易受到蚜虫、红蜘蛛等害虫的侵扰,因此需要定期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可采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注意药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时机。
3. 灌溉管理:金银花对水分要求较高,特别是在干旱季节需要增加灌溉量。
要根据土壤湿度和气候条件进行合理的灌溉管理,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
五、经济效益分析金银花的种植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以每亩1000株金银花为例,根据市场行情,金银花的售价为每斤50元。
种植金银花可行性报告

种植金银花可行性报告一、引言金银花(学名:Lonicera japonica Thunb.)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本报告旨在评估种植金银花的可行性,并提供相关数据和建议,以帮助决策者做出明智的决策。
二、市场需求分析1. 金银花的药用价值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抗菌抗病毒等多种药用功效,广泛用于中药制剂、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等领域。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传统中药的认可,金银花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2. 市场前景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金银花及其相关产品的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预计未来几年,金银花市场将保持稳定增长,并有望进一步拓展到国际市场。
三、种植条件评估1. 气候条件金银花适应性强,对气候要求较宽松。
一般来说,适宜种植金银花的气候条件为年均温15-25摄氏度,年降水量800-1500毫米。
2. 土壤要求金银花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宜。
适宜的土壤pH值在6.5-7.5之间。
3. 种植面积评估根据市场需求和种植技术条件,合理规划种植面积是确保种植金银花项目成功的关键。
根据初步估计,种植面积应在100亩左右,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适当调整。
四、投资与收益分析1. 投资成本种植金银花项目的投资主要包括土地租赁、基础设施建设、种苗采购、施肥药物、劳动力等方面的费用。
根据初步估算,投资成本约为100万元。
2. 收益预测金银花的市场价格较为稳定,根据市场调研数据,金银花的出售价格为每公斤50-100元。
据此,预计每年可获得销售收入约为150万元。
考虑到运营成本和市场波动,预计每年可获得净利润约为50万元。
五、风险与对策1. 天气风险极端天气条件(如干旱、暴雨等)可能对金银花的生长和产量产生不利影响。
建议建立灌溉系统和防雨设施,以应对不利天气条件。
2. 病虫害风险金银花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特别是蚜虫、白粉病等。
建议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并选择抗病虫害品种进行种植。
六、市场营销策略1. 建立品牌形象通过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生产标准和加强品牌宣传等方式,树立金银花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竞争力。
种植金银花可行性报告

种植金银花可行性报告一、引言金银花(学名:Lonicera japonica Thunb.)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药用价值。
本报告旨在评估种植金银花的可行性,包括市场需求、种植技术、经济效益和风险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二、市场需求分析1. 金银花的药用价值金银花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
在中医药领域,金银花被广泛应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等疾病的治疗。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天然药材的需求增加,金银花的市场需求逐渐增加。
2. 金银花产品市场前景金银花不仅可以制成药材,还可以用于制作茶叶、保健品、化妆品等多种产品。
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金银花产品的市场需求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尤其是在健康养生和美容护肤领域,金银花产品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三、种植技术分析1. 适宜的种植环境金银花适应性强,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
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0-30摄氏度,相对湿度在60-80%之间。
土壤要求疏松、排水良好,pH值在5.5-7.5之间。
2. 种植方法和技术要点金银花可以通过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两种方式进行种植。
种子繁殖适用于大面积种植,而扦插繁殖适用于小规模种植和花卉盆栽。
在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健康的种苗、合理施肥、及时病虫害防治等。
四、经济效益分析1. 成本与收益金银花种植的成本主要包括土地租赁、种苗购置、劳动力、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
根据实际调研数据,金银花种植的平均成本为每亩5000元。
而金银花的市场价格为每公斤30-50元,平均亩产量为200公斤。
因此,金银花种植的收益较为可观。
2. 市场竞争和销售渠道金银花种植面临的主要竞争来自其他地区的种植者和进口产品。
为了提高竞争力,可以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开拓新的销售渠道、提供高品质的金银花产品等方式来吸引消费者。
五、风险分析1. 自然灾害风险金银花种植过程中,可能面临的自然灾害包括干旱、洪涝、冰雹等。
为了降低风险,可以采取灌溉设施建设、保险投保等措施。
金银花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金银花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金银花,学名忍冬藤,是一种常见的药用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其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并在现代医学中备受重视。
随着人们对天然药材需求的增加,金银花的种植项目备受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金银花种植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二、市场分析1. 金银花的市场需求金银花因其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抗炎等药用功效,在中药材市场上需求持续旺盛。
特别是在流感、感冒等疾病高发季节,金银花的销量明显增加。
2. 行业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对天然药材需求的增加,金银花市场前景广阔。
未来金银花及其深加工产品的销售额有望持续增长。
三、技术可行性分析1. 种植技术金银花的种植技术相对简单,适应性强,可在不同地区进行种植。
合理施肥、灌溉和病虫害防治是确保高产高质的关键。
2. 加工技术金银花的加工技术主要包括晾晒、炒制等步骤,加工工艺简单,但对操作者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四、成本与收益分析1. 投资成本金银花种植项目的投资主要包括土地租赁、种苗购置、施肥、灌溉设备等方面的成本。
2. 预期收益金银花的市场价高,一定规模的种植可带来可观的收益。
同时,金银花深加工品也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有望进一步提升项目的盈利能力。
五、风险分析金银花种植项目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波动风险、自然灾害风险以及病虫害风险。
合理的风险管理策略对项目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六、可行性评估综合考虑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成本与收益以及风险因素,金银花种植项目具备较高的可行性。
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科学合理地制定种植计划,严格控制成本,并及时应对各种风险,以确保项目取得成功。
七、结论金银花种植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
然而,项目实施过程中仍需谨慎评估各种风险因素,并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以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并取得成功。
种植金银花可行性报告

种植金银花可行性报告引言概述: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本篇文章将探讨种植金银花的可行性,并从五个大点进行阐述:市场需求、种植条件、种植技术、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正文内容:1. 市场需求1.1 金银花的药用价值: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热、抗病毒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等疾病的治疗。
1.2 市场需求量大: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和对传统中药的认可度提高,金银花的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
2. 种植条件2.1 适宜的气候条件:金银花适应性强,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但也能耐受寒冷和干旱。
2.2 适宜的土壤条件:金银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为宜。
3. 种植技术3.1 种植方法:金银花可以通过种子繁殖或者扦插繁殖。
种子繁殖适用于大面积种植,而扦插繁殖适用于小规模种植和保种。
3.2 病虫害防治:金银花容易受到蚜虫、螨虫等害虫的侵害,因此需要定期喷洒农药进行防治。
3.3 管理措施:金银花生长期较长,需要定期修剪、除草、施肥等管理措施来保证良好的生长状态。
4. 经济效益4.1 市场价格:金银花的市场价格相对稳定,且价格较高,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4.2 产量和收益:金银花的产量较高,且种植周期较短,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丰厚的收益。
4.3 市场前景:随着中药市场的不断发展,金银花的市场前景广阔,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5. 可持续发展5.1 环境友好:金银花种植过程中不需要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5.2 农民收入增加:金银花种植能够提供农民稳定的收入来源,促进农民增收。
5.3 保护传统中药资源:金银花的种植有助于保护传统中药资源,促进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种植金银花具有可行性,市场需求量大,种植条件适宜,种植技术成熟,经济效益可观,且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因此,选择种植金银花是一项具有潜力的农业产业,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中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银花新品种引种选育报告 摘要:对桂林市从湖南省引进的金银花品种湘蕾进行了田间生长状况调查,测定了湘蕾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湘蕾在桂林市生长良好,而且出现了一年开花2次的株系,叶片绿原酸含量也比较高。为桂林市下一步选择金银花快速生长材料、开展金银花丰花新品种选育、开辟绿原酸提取新途径、加快金银花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键词:金银花;品种;选育;绿原酸;桂林市 中图分类号:s567.7+9;s502.2;q946.82+7(673gl)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2-0374-04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在中医上为常用中药。近年来金银花栽培面积大幅增加,仅湖南省的金银花品种湘蕾(lonicera macranthoides hand.-mazz.cv. xianglei)的种植面积就超过了0.27万hm2,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1]。金银花主要的特征成分和有效成分是绿原酸[2],研究表明,绿原酸具有广泛的药理功效和生物活性,对人类的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和生殖系统等病症的预防具有不错的效果[3-6]。目前对绿原酸应用推广的研究正逐渐拓展至食品、保健和日用化工等多个领域[7],而关于金银花的绿原酸提取主要集中在花中绿原酸的含量上,很少涉及到植物的其他部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本地所产的金银花大多数在中药里归属山银花,金银花和山银花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8,9]。试验以从湖南省引种到桂林市的湘蕾(在中药里归属山银花)[10]为研究对象,试图从湘蕾的生长状况来了解桂林市的生态环境对发展湘蕾的影响,并从中选择表现优异的株系作为适合当地推广的金银花新品种候补对象,同时对湘蕾叶片中绿原酸含量进行了初探,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材料来自于桂林市下銮塘村金银花基地种植的湘蕾。仪器主要有carry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美国varian公司)、kq-500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dhg-9036a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仪器有限公司)。试剂(药品)主要有95%乙醇、绿原酸标准品(纯度≥97%,sigma公司),所用水为二次蒸馏水。其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1.2 田间生长调查 1.2.1 第一次筛选 2010年春季从湖南省引种到桂林市的湘蕾幼苗大约为12万株,栽培在下銮塘村金银花基地12个小区里,每个小区面积大约有2.27 hm2,株行距1.5 m × 1.5 m,12个小区合计27.00 hm2。移栽当时由于对种植环境的差异考虑不周,导致部分小区在2011年受旱或受涝,因此在初次筛选后,确定了长势良好的2个小区,大约有2万株。 1.2.2 第二次筛选 对入选的2个小区里的湘蕾植株进行第二次筛选,选取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健壮植株,田间按排行和株数进行编号,记录所调查的定点位置,结果入选的有600株。每间隔10 d测量1次所选植株的株高、新生侧枝的数目、树冠最大伸展直径,并对花簇进行初步采集,记录花簇数量。从2011年6月开始,每隔一定时间测定所选植株的生长状况;经过3次测定并整理有关数据,进一步确定出155株湘蕾植株。 1.2.3 第三次筛选 对复选的155株湘蕾植株在生长期继续跟踪调查,每间隔10 d测量1次植株的株高、新生侧枝的数目、树冠最大伸展直径,并对花簇进行采集,记录花簇数量,共进行3次。 1.3 叶片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1.3.1 绿原酸标准曲线的制作 准确称量干燥处理后的绿原酸标准品10.00 mg,置于50 ml容量瓶中,用70 %的乙醇定容至刻度,配成标准品溶液母液,以此标准液母液为基准。分别移取0.0、0.1、0.2、0.3、0.4、0.5、0.6、0.7、0.8 ml母液置于25 ml容量瓶中,并用70 %乙醇定容至刻度,然后用紫外分光光度计于波长330 nm处测定各浓度的吸光度。以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作出绿原酸的标准曲线[11,12]。 1.3.2 叶片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 对田间编号的湘蕾植株从其中选取生长具有优势且无病虫害的39株样株(分别是1-2、1-5、2-4、2-10、3-10、3-20、4-9、4-16、5-7、5-11、5-13、5-17、6-5、6-7、6-11、6-20、8-2、8-8、8-9、10-7、10-8、11-4、12-6、12-8、12-9、16-2、20-1、20-3、21-2、22-1、22-2、28-6、34-2、40-1、52-1、5001、5002、5003、5004),分别剪下其植株的老叶(二年生)、新叶(一年生)各10片,然后分别置于自制纸质封袋内贴签带回,立即用直径为6 mm的打孔器在叶脉两侧均匀取小圆片样材,每个样株新叶和老叶小圆片随机各取10片,3片为一组置于恒温鼓风干燥箱内60 ℃恒温干燥48 h,3次平行;干燥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然后称量每3片叶的重量。将干燥后的叶片按株号分别放入具塞试管中,加入75%乙醇10 ml,于60 ℃恒温水浴2 h,取出试管摇匀,吸取上清液4 ml,测定吸光度,3次平行。在标准曲线上查出对应的绿原酸含量。绿原酸的提取率=(3片叶的绿原酸含量/3片叶的重量)×100%。 2 结果及分析 2.1 湘蕾的生长状况 2.1.1 植株的生长 通过连续3次调查,在155株湘蕾植株中发现有56株在花的数量和植株的生长能力上占有优势,将其中在单项生长指标上领先的前10株分别列于表1、表2、表3中。其中,株高生长最快的植株为编号20-1,其日均生长高度为2.30 cm(表1);新生侧枝数最多的植株为1-5,其在3次测量中共新生出7个侧枝(表2);树冠直径扩展最快的植株为1-10,其日均树冠直径扩展为2.45 cm(表3)。通过对株高生长速度、新生侧枝数量、树冠直径扩展大小等3项指标的综合比较,发现4-2(日均生长高度2.25 cm,新生侧枝总数3支,日均树冠直径扩展1.70 cm)、20-1(日均生长高度2.30 cm,新生侧枝总数3支,日均树冠直径扩展1.40 cm)和23-1(日均生长高度1.90 cm,新生侧枝总数5支,日均树冠直径扩展1.60 cm)这3株植株在3项指标中都具有明显的综合优势,因此可以用于下一步探寻植株快速生长材料的研究。另外,具备2项生长指标领先的有4株,即编号为19-3、19-4、6-2、3-4的植株,它们的生长潜力也将继续发掘。 2.1.2 植株花簇调查 调查中发现,第一年引种到桂林市的湘蕾植株苗木成活率在90%,植株长势比较好的占总植株数的2/3,在这些长势较好的植株中大部分开花正常、数量较多;但是田间发现到11月份有21株又开了花(图1),而在传统上湘蕾每年春季只开一次花。这些秋季开花的植株有助于拓宽研究湘蕾花总产量的思路,为此从秋季开花的21株中选择花簇数领先的前10株列于表4。从表4可知,株号17-3、22-2、15-1的单株花簇数达到了20以上,8-2、10-2的单株花簇数也超过了15,是几个不错的、具有选种价值的丰花株系材料。 2.2 湘蕾叶片中绿原酸含量测定 2.2.1 绿原酸含量的标准曲线 试验测定并制作的绿原酸标准品标准曲线见图2,曲线方程: y=0.055 9 x+0.002 9,r2=0.999 4。 2.2.2 湘蕾老叶和新叶中绿原酸含量比较 对39个湘蕾样株的老叶和新叶叶样小圆片(直径6 mm)干重测定结果显示,老叶的小圆片干重为0.001 9~0.003 8 g,平均干重为0.003 3 g;新叶的小圆片干重为0.001 0~0.003 9 g,平均干重为0.002 5 g。对39个湘蕾样株的老叶和新叶叶样绿原酸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老叶叶样绿原酸含量为0.041 1~0.150 0 mg/ml,平均含量为0.065 2 mg/ml,绿原酸的提取率为1.058 0%~3.900 3%,其平均提取率为2.010 6%(表5);新叶叶样绿原酸含量为0.051 6~0.101 5 mg/ml,平均含量为0.051 6 mg/ml,绿原酸的提取率为1.109 5%~5.788 2%,其平均提取率为2.199 0%(表5)。其中34-2、5-11、8-9、22-2、5003、20-1、1-5、1-2等8株的绿原酸含量老叶、新叶均比较高。 3 小结 通过对湘蕾的植株生长高度、树冠直径扩展、新生侧枝数目3项生长指标调查发现,同时具备3项生长指标领先的有3株,即编号为4-2、20-1、23-1的植株;同时具备2项生长指标领先的有4株,即编号为19-3、19-4、6-2、3-4的植株。为了后续研究的便利,将它们暂定名为漓韵101~199品种系列,具体见表6;漓韵之意为桂林韵农生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选择之意。 在对湘蕾花簇的调查中发现了一年开2次花的21株植株,尤其是秋季花产量大的植株如17-3、22-2、15-1、8-2、10-2等可以作为今后选择丰花品种的株系材料。同样是为了后续研究的便利,将它们暂定名为漓韵201~299品种系列,具体见表6。 对湘蕾39株样株的叶片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结果显示,老叶绿原酸平均提取率为2.010 6%,新叶绿原酸平均提取率为2.199 0%。其中34-2、5-11、8-9、22-2、5003、20-1、1-5、1-2等8株的绿原酸含量比较高,这对于开辟绿原酸提取新途径提供了可行性。同样是为了后续研究的便利,将它们暂定名为漓韵301~399品种系列,具体见表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