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比较通用结论
金银花不同部位营养成分分析

金银花不同部位营养成分分析李冬梅;夏日耀;杜莲朵;李文钻;罗秋水;熊建华【摘要】为分析金银花植物的营养特性,采摘金银花植物的花蕾、叶片、嫩茎和籽为原料,参照相关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并比较其常量营养素、活性成分、矿物质、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金银花各部位均含有丰富的营养,并各有特色,花蕾含有最高的粗蛋白、粗多糖、绿原酸、异绿原酸A、铁、钾、磷、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次高的灰分、粗脂肪、VC、钠、铜含量,4部位中营养最为丰富;叶片中含有最高的灰分、木犀草苷、VC、黄酮、锌、铜、钙、锰、镁含量,次高的粗蛋白、绿原酸、异绿原酸A、多酚、铁、钾、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营养不逊色于花蕾;茎和籽的营养成分稍低,但茎含有最高的钠、次高的黄酮、锌、锰,并且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量达到国家药典对金银花的含量标准,籽含有丰富的粗脂肪,可作为野生植物油料.【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8(039)018【总页数】5页(P190-194)【关键词】金银花;不同部位;营养成分;活性成分;分析【作者】李冬梅;夏日耀;杜莲朵;李文钻;罗秋水;熊建华【作者单位】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45;南昌市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45;江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西南昌330045;南昌市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西南昌330045【正文语种】中文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为忍冬科忍冬属多年生半常绿缠绕型藤本植物,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也是卫生部公布的食药两用植物,可加工为饮料等食品来食用,具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凉散风热、抗病毒、保肝利胆等多种功能,目前对金银花的利用和功能研究主要集中于花蕾[1-3],而叶片、嫩茎和籽的产量更高,资源更丰富,且富含绿原酸、黄酮等多酚类物质[4-5]却利用不多,本文测定并比较金银花不同部位(花蕾、叶片、茎、籽)的主要营养素、活性成分、无机元素和氨基酸含量。
金银花的鉴定

金银花的鉴定金银花,别名忍冬花,是常见的一种草本植物,在中医里也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在很多中药配方中都有金银花的身影。
但是由于其花形、花色、分布区域较广,所以在市面上流通的品种也比较多,而其药效的有效成分可能也有所不同。
因此,大家在鉴别金银花的真伪时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
一、外形特征 1.花冠金银花的花冠都是长管状花冠,花冠上近叶片有被毛,开放时较为平展,花冠上下均匀分布着5片花瓣,花冠的口部周围有明显的黑珍珠状推毛。
因为金银花比较常见,市面上坊间流通的金银花中也不乏有冒充者,通常来说花冠的形态是一条明显的鉴别标志。
如果购买者不确定自己所购买的金银花是否真品,可以在购买后仔细观察花冠的形态。
仔细观察花冠的形态会发现真品的花冠揭开来之后还是很明显的长条状,假品则稍微有些圆润。
2.茎及叶金银花的茎比较细长,多分支,在开花的时候也会贴着和攀附的物体向上攀爬。
根部有褐暗色的鳞片状茎皮。
“叶片深绿色常带紫色,形卵形、掌状3~7小裂片,叶边有钩状柔毛,掌状有5~7只小叶。
”。
3.花序金银花的花序不是单个花朵,而是聚伞花序,多数每个总状花序上有二个至多个聚伞花序,每个聚伞花序花多数6~10,黄白色,直立;外侧花的花柄长,中央花的花柄短。
二、性状鉴别 1.色泽金银花的花朵多为白色或淡黄色,同时具有浓重芳香。
而假冒金银花的品种颜色较深,往往偏向于黄色或灰绿色,且仅有淡淡的芳香味。
2.味道金银花的味道非常独特,能够辨别出来,金银花口感甘甜,还具有清凉的味道。
而假冒金银花的品种往往没有如此独特的风味。
3.药效正宗金银花还有明显的药效,比如可以治疗感冒、清热解毒等作用。
而假冒的金银花品种所含有效成分的比例不同,也有可能含有不同的化学成分,所以其药效也是不可靠的。
三、检验方法如果需要检验金银花的真伪,最好是去网上搜索,看看有没有可以参考的相关的实验方法。
一般来说,最常见的方法是对金银花的色泽、味道和药效进行观察,而可以通过比较,找出真品和假冒品之间的异同。
中药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和药理作用

2 9
中药金银 花 的药用成分 和药 理作用
陈 明 光 刘 倩 ( 山东省枣庄市立第二医院 枣庄 2 7 7 1 0 0 )
摘要 : 目的: 分析 中药金银 花的药用成 分以及 临床 药理作用 。方法 : 查阅近 些年来 中药金银 花的研 究资料 , 并对其 药用成 分和药 理作用进行统计、 分析 。 结果 : 金银 花的药用成分主要有黄 酮类化合物、 挥发 油、 三萜皂类化合物 、 无机元素类 以及有机 酸类化合 物。 其药理作用主要 有解热、 抗 炎、 止血 、 抗病 毒、 保肝 、 利胆 、 抗菌等。 结论 : 目前 , 金银花 已在 多种 中药或 中西药制剂 当中得到广 泛 的应 用, 随着人们研 究的逐渐深入 , 金银花也将进一 步发挥 出更大的药用价值 。
关键词 : 金 银 花 药 用成 分 药理 作 用
中图分类号 : R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 5
文献标 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2 — 8 3 5 1 ( 2 0 1 3) 1 0 — 0 0 2 9 - 0 1
目前 , 许 多药物制剂 当中含有金银花 , 这是 由于金银花本 2 . 2 . 2止血 : 金银花 的混悬 液 、 炭水煎 液止 血作用非 常显 著 , 并 身含有许多药用 成分 ,对多种疾病都有显著 的治疗或辅助治 且在效果上混悬液要明显强于水煎液 的作用 。金银花 当中, 咖 疗效果 。本文就 金银花的主要药用成分 以及药理 作用进行简 啡酸和绿原酸是它能够进行止 血的主要药物基础。 单 的阐述。 2 . 2 - 3抗病毒 : 在金银花成分中, 绿原酸具有抗病毒 的药理作用 。 1资料与方法 经过研究人员的体外药效试验 , 绿原酸的抗病毒作用在呼吸道 1 . 1一般 资料 : 查 阅各 种中医医学典籍 以及 近些 年来各大代表 疾病 中最 为明显 , 尤其是对 萨科奇 B组 3 型病毒 、 合 包病 毒等 性 的有关 中药金银花的医学著作或 杂志。 的抑制作用显著。它的临床效果要优于病毒灵和双黄连粉针剂 。 1 . 2方法 : 通过 对草本考 证 、 品质研究 、 生 物学研究 、 化 学成分 2 . 2 . 4保肝、 利胆 : 在金银花中, 三萜皂苷成分具有显著 的保肝作 研究 、 药理研究等方法 的统计 和分析 , 研究 和讨 论 中药金银 花 用。 黄褐毛金银花中的总皂苷对 C O l 4 有着显著的x t , t  ̄、 抑制作用, 的主要药用成分和药理作用。 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病理损伤『 生 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 并有效 降低 2结 果 肝脏的坏死改变出现率和点状坏死数总和。 金银花药用成分当中 2 . 1 金银 花的药用成分 的绿原酸的利胆作用非常明显 , 能够提高大 鼠胆汁的分泌量。 2 . 1 . 1 黄酮类化合物: 忍冬苷和木犀草素这两种黄酮类化合物首先 2 . 2 . 5抗菌 : 在金银花中 , 绿原酸具有显著抗菌作用。经过研究 是 由日本的研究人员在金银花当中分离出来的。1 9 9 5年 , 我 国的 分析 , 金银花对人体 的体 内以及体外疾病具有 明显的抑菌 、 抗 高玉敏等人提取出了4类黄酮类化合物 : 金丝桃苷 、 木犀草素 一 菌效果 , 尤其 是对溶m性链 球菌 、 金黄色葡萄球菌 、 伤寒杆菌 、 7 - 0 一 B — D半乳糖苷 、 槲皮素一 3 — 0 一 B — D 一 葡萄糖苷 、 木犀草素一 7 一 肺炎杆菌 、 副伤寒杆菌 和霍乱杆 菌等具有 明显 的抑制作用 , 对 0 一 仅 一 D葡萄糖苷。1 9 9 6年 , 黄丽瑛等人再次提取出了 3类黄酮 脑膜炎双球菌 、 肺 炎球 菌 、 结核杆菌和绿脓杆菌等也具有 一定 类化合物 : - 7 三甲基黄酮 、 一 5 羟基一 3 ‘ , 4 ‘ 以及 C o r y m b o s i n 。 程度的抑 制作用 。 2 . 1 . 2 挥发油成分 : 挥发油是金银花 当中的一种非 常重要的药用 表 1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和药理作用分析 有效成分 , 其主要药用作用就是散热舒风。金银花的枝藤 、 枝干 药用成分 药理作用 和鲜花当中含有 丰富 的挥发油。 目前 , 人们通过采用气质联用 黄酮类化合物 解热 、 抗炎 方法已经分离的挥发油成分有 : 芳樟醇 、 肉豆蔻酸 、 亚麻酸 、 亚油 挥 发油成分 止 血 酸、 棕榈酸等。金银花 中挥发油 的主要药用成分是萜类化合物 , 三萜 皂类化合物 抗病毒 它主要包括两种类型 , 即倍倍半萜和单萜类 。金银花的鲜花和 无 机元素类 保肝 、 利胆 干花 中挥发油的成分存在较大的差 异 : 鲜花 中的挥发油成 分主 有机酸类化合物 抗菌 要是芳香醇 , 而干花 中的挥发油成分则主要是棕榈酸。 2 . 1 . 3三萜皂类化合物 : 陈敏等人在 1 9 9 0年 以及 1 9 9 4年 , 在金 3 结 论 金银花是我 国中医药学 中一种古老 的药用植物 , 具有 “ 药 银 花当中分别依次提取分离 出了 1 类三萜 皂苷 ( 含有 6 个 糖 之称 。它味甘 、 性寒 , 人心 、 肺、 胃经 , 具有 良好 的清 基) 以及 2类新型 的双 咖啡 酰基 奎尼酸酯化合物 。此后 , 娄红 铺小神仙 ” 补虚疗 风以及 抗炎等方 面的功效 , 常用 于治疗温 病发 祥等人 、茅青 等人也分别在金银花 当中分 离提取 出了 3 种 三 热解 毒 、 热、 胀满下疾 、 热毒痈疡 以及肿瘤等疾病 。目前 , 金银花 已经应 萜皂类化合物 。 例如银翘散 、 银黄注 射液 、 2 . 1 . 4无机元素类 : 经过科研 人员 的研 究分析 , 在 中药金银 花当 用于多种 中药或 中西药制剂 当中 , 双黄连注射液等 。随着人们研究的逐渐深入 , 金银花将在抗病 中, 含有诸 多的无机类微量 元素 , 主要包括 有 : C u 、 F e 、 Z n 、 Mn 、 毒、 抗菌等临床领域中发挥 出更 大的药用价值。 T i 、 Mo 、 S r 、 N i 、 B a 、 V、 C a 、 C r 、 C o 、 L i 、 P b等等。 2 . 1 . 5有机酸类化合物 : 经过研究分析 , 在金银花当中含有多种有 参 考 文 献 1 ] 滕 红丽. 金银 花 药材 的综合研 究分析 [ J ] . 中药材 , 2 0 1 2 , 6 ( 9 ) : 机酸类化合物 , 主要包含咖啡酸 、 绿原酸 、 棕榈酸 、 异绿原酸等等, 【 44- 74 8. 这其中, 最主要的成分是绿 原酸类化合物。目前, 经过临床研究证 7 1 杨 鹏. 中药金银 花的药 用成分和 药理作 用【 J 】 . 中国社 区医师 明, 异绿原酸是一种混合物 , 而已经发现的异构体 目前 已有 7 种。 ( 医学 专 业 ) , 2 0 1 3 , 2 ( 2 4 ) : 2 4 9 — 2 5 0 . 2 . 2金银 花的药理作用 3 1 庞瑞. 金 银花有 效成分 的药理学研 究进展 f J 1 . 陕西 中 医学院 2 . 2 . 1 解热 、 抗炎: 金银花具有非 常显著 的解热 、 抗 炎 的药理 作 『 2 0 1 1 , 3 ( 1 4 ) : 2 7 7 — 2 7 9 . 用 。在 金银 花中提取出的药物成分对 由二 甲苯 、 角叉菜胶 、 蛋 学报 , 4 】 马永梅 , 李静 , 马蕾. 金银 花 药理 学研 究进展[ J ] . 内蒙古 中医 清等导 致的足水肿有着一定程度 的减轻抑 制作用 ,而它对急 【 药, 2 0 1 2 , 2 2 ( 8 ) : 1 0 5 — 1 0 6 . 性炎症 的药理作用能够 同皮炎平和地塞米松的作 用持平 。
金银花含有的药用成分和临床药理分析

金银花含有的药用成分和临床药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和药理作用,为金银花的正确使用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金银花的文献和理论研究,总结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和药理作用。
结果: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包括黄酮类、挥发油、三萜皂类、无机元素和有机酸等。
金银花的药理作用是清热消炎、止血、抗病毒、养肝护肝等。
结论:金银花药用成分丰富,药性强,值得进行应用。
关键词:金银花;药用成分;药理作用金银花本身含有多种药用成分,临床可发挥多种药理作用。
金银花味甘性寒,能清热解毒疏散风热,治疗发热、咽喉肿痛、消炎凝血、皮肤感染、痈疽疮疡等疾病,增强机体免疫力有一定疗效,但脾胃虚寒气虚者需要谨慎使用。
在临床药物中,很多制剂都含有金银花成分,本文分析了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和药理作用。
1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对中医著作进行查阅,分析中药金银花的文献和理论研究,以及期刊论著。
1.2方法对金银花的生物学研究、品质研究、药用成分、药理作用进行分析,观察中药金银花的药用成分、药理作用。
2结果2.1金银花药用成分金银花的药用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三萜皂类化合物、无机元素类、有机酸类化合物等。
2.1.1 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中的金银花和木犀草素首先是日本学者从金银花中提取的,随后中国研究人员从金银花中发现了4种黄酮类化合物。
一般采用溶剂萃取、超高压萃取、水提、醇提等方法进行提取,其中水提和醇提的回流时间、提取溶剂、温度等因素都会有一定的影响,超高压提取可以获得更高的提取率。
资料研究表明,木犀草素具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脊髓灰质炎病毒等作用,并抑制杜氏利什曼原虫的生长。
金丝桃具有明显的局部镇痛作用,比阿司匹林强,不会使患者产生依赖性,是临床上一种新的镇痛成分。
2.1.2 挥发油挥发油是金银花中最重要的药用成分之一。
常用于合成香精或香水,具有散风散热的药用功效。
金银花的藤、枝、花中含有最多的挥发油。
由于挥发油沸点低、亲油性、分子量相对较小,提取时可选择二氧化碳萃取或水蒸气蒸馏,提取时必须控制好温度,以保证金银花挥发油的提取率。
通用中药功效比较

常用中药功效比较1,麻黄与桂枝共同点:均有发汗解表的功效,都可用于风寒表证。
不同点:麻黄,以宣散为主,发汗力强。
适用于外感风寒,恶寒无汗的表实证。
并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
用于肺气壅揭之咳喘证及水肿。
桂枝,以温通为主,发汗力较缓,外感风寒,无论有汗的表虚证和无汗的表实证均可用。
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常用治寒凝血滞诸痛证,痰饮,蓄水证以及心悸脉结代等证。
2,苍耳子与辛夷共同点:质轻,性升浮。
解表力弱,善于通窍。
常相须为用,用治鼻渊头痛。
不同点:苍耳子祛风除湿,用于风湿痹痛,风疹瘙痒。
辛夷专治鼻渊(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治鼻渊头痛之要药。
3,桑叶与菊花共同点:均轻清发散,发散风热,平肝明目。
用于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以及肝经风热或肝火上炎之眩晕头痛,目赤昏花等证。
常相须为用以增强疗效。
不同点:桑叶清肺润肺力强。
常用于燥热伤肺之干咳少痰,兼凉血止血。
用于血热吐衄轻证。
菊花清肝平肝力优。
常用于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惊风,兼能清热解毒,用治疔疮肿毒。
4,柴胡与升麻共同点:均为发散风热药,具升阳举陷之功效。
用于外感风热表征及中气下陷之证。
不同点:柴胡退热作用较强,能和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为治少阳证要药。
并善于疏肝解郁,清胆截疟,用于肝气郁结之证及疟疾等。
升麻长于透疹,用于麻疹疹出不畅,并善于清热解毒,用于热毒所致的多种病症。
5,石膏与知母共同点:均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之功效。
用于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烦渴,汗出,脉洪大等肺胃气分实热证,以及肺热咳嗽等证,两味药常相须为用。
不同点:石膏辛甘大寒,重在清解,泻火力较强。
善清胃肺实热,故肺热咳嗽,胃火上炎,头痛,牙龈肿痛多用。
煅石膏还有收敛生肌之功,外用与疮疡溃而不敛,湿疹浸淫,水火烫伤等证。
知母苦甘性寒质润,重在清润,清热之中又善滋阴润燥,滋肺肾之阴而润肺除蒸,故多用于肺燥干咳,阴虚消渴,肠燥便秘以及肾阴不足之骨蒸潮热等证。
6,黄芩,黄连,黄柏共同点: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金银花药用成分及临床药理分析 王桂花

金银花药用成分及临床药理分析王桂花摘要:目的:分析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及临床药理作用。
方法:通过查阅相关的金银花资料,来分析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及临床药理作用。
结果:通过对金银花进行临床分析,可知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包括:有机酸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
金银花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病毒、抗氧化,保肝利胆,抗菌,消炎。
结论:金银花中含有药用成分,在临床上展现出了较强的药用价值,对提升疾病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金银花;药用成分;临床药理金银花在现代临床中又被称为忍冬花,属于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植物,具备药用功能的部位是带初开花的干燥花蕾,自身的药用成分及临床药理使用价值较高。
金银花的开花时间在夏天,花朵颜色会随着生长时间从白色转为黄色,最后变成黄白色。
现代医学对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及临床药理作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金银花在抗病毒及提高患者免疫力方面的药理价值较高,对提升疾病的预防及治理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1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通过在知网、万方及维普等数据库中搜集金银花药用成分及临床药理的相关文献,在图书馆搜集有关金银花的杂志、书籍、医学典籍、医学著作等,对本次所要研究的课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1.2 方法通过对这些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统一的整理及分类查阅的过程,了解到了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及临床药理作用,并通过草本考证、生物学研究及药用成分分析的形式,对搜集到的数据信息进行集中的统计分析处理,明确金银花要用成分及临床药理作用。
2 结果通过对金银花进行临床分析,可知金银花的药用成分包括:有机酸类化合物、萜类化合物、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
金银花的药理作用包括:抗病毒、抗氧化,保肝利胆,抗菌,消炎,如表1所示。
3.讨论3.1 金银花的药用成分3.1.1有机酸类化合物通过对金银花的药用成分进行分析,发现内部含有较多的有机酸类化合物,如绿原酸、咖啡酸、棕榈酸等,其中绿原酸在有机酸类化合物中占据主要位置。
2024年药材金银花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药材金银花市场前景分析引言金银花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其市场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药材金银花市场的现状进行概述,并分析其未来发展的前景。
1. 市场概况金银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药用功效。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关注增加,中药材市场逐渐兴起,金银花作为一种热门的中药材备受追捧。
市场上销售的金银花产品种类繁多,包括饮片、制剂和保健品等。
2. 市场发展趋势2.1 健康意识提升: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认识不断提高,对传统中药材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
金银花作为一种自然、绿色、安全的中药材,在满足人们健康需求的同时,也受到了市场的青睐。
2.2 市场竞争加剧:随着金银花市场的热度不断提升,各类产品供应商呈现爆发式增长。
于是,市场竞争也愈发激烈,只有提高产品质量、打造品牌形象,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2.3 技术驱动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金银花市场也面临技术驱动的创新机遇。
从金银花的种植、提取到加工,科技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3. 市场前景3.1 市场规模扩大: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中药材市场的兴起,金银花市场规模将会逐渐扩大。
预计在未来几年中,金银花市场的年度增长率将会保持在较高水平。
3.2 品牌建设的重要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强大的品牌形象至关重要。
通过品牌建设,企业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3.3 创新产品的推出:在市场竞争中,创新产品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通过投入研发,推出具有独特功能或特点的金银花产品,可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需求,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结论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不断提高,金银花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企业应该抓住市场机遇,加强品牌建设,推出创新产品,并利用科技手段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
金银花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金银花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了解金银花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生物活性。
3. 分析金银花提取液中活性成分的含量。
4. 评估金银花提取液的抗氧化性能。
二、实验原理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的功效。
金银花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如黄酮类、挥发油、有机酸等。
本实验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提取金银花中的活性成分,并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同时通过抗氧化实验评估其抗氧化性能。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金银花干花、无水乙醇、甲醇、氢氧化钠、磷酸氢二钠、抗坏血酸等。
2. 实验仪器:超声波提取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恒温水浴锅、移液器、试管等。
四、实验方法1. 金银花提取液的制备(1)将金银花干花用无水乙醇浸泡过夜,充分润湿。
(2)将润湿后的金银花干花置于超声波提取仪中,加入适量甲醇,提取30分钟。
(3)过滤提取液,得到金银花提取液。
2. 活性成分含量测定(1)以黄酮类化合物为标准品,绘制标准曲线。
(2)将金银花提取液进行适当稀释,测定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
(3)根据标准曲线计算金银花提取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
3. 抗氧化性能测定(1)以抗坏血酸为阳性对照,测定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2)将金银花提取液与一定浓度的DPPH自由基溶液混合,测定其在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
(3)根据吸光度变化计算金银花提取液的抗氧化能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金银花提取液的制备通过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成功提取了金银花中的活性成分,提取液颜色呈黄色,具有一定的澄清度。
2. 活性成分含量测定根据标准曲线计算,金银花提取液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为1.23 mg/mL。
3. 抗氧化性能测定金银花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强,IC50值为29.76 μg/mL,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
六、结论1. 本实验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成功提取了金银花中的活性成分,提取液颜色呈黄色,具有一定的澄清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文献综述金银花研究进展金银花,别名双花、二花、忍冬花、二宝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 Thunb )、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igLauca Miq )、华南忍冬(Loniceraconfusa DC.)和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styLa Rehd)的花蕾或初放的花。
金银花作为一种常用中药,在《名医别录》中被列为上品2005年以前颁布的药典将忍冬科植物忍冬、红腺忍冬、山银花和毛花柱忍冬统一作为金银花的药源收录,而2005版药典将原收录的金银花分为金银花(Flos Lonicerae japonicae )和山银花(Flos Lonicerae) 2个品种进行收录,金银花只收录了“忍冬”一个种,而把“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 Hand.-Mazz. )”、“红腺忍冬”、“华南忍冬(Loniceraconfusa DC.)”作为山银花的来源。
金银花外形呈棒状,上粗下细,长2-3.5cm外表淡黄色,久贮色深。
密生短柔毛及腺毛,下部有细小的花尊,黄绿色,先端5裂。
开放者,花冠筒状,顶端开裂成唇形;上唇4裂,下唇不裂。
筒内有雄蕊5枚,附于筒壁;雌蕊1枚,长于雄蕊,子房无色,气香,味淡,微苦。
花期5一7月,果期7一10月。
除金银花植物的花外,其叶、藤均可入药。
金银花植物种类繁多,全世界忍冬科植物约200种,我国有98种,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而以西南、华南种类最多,其中可供药用的达47种,所有这些种类可分为2类:道地药材和地方习用药材。
近30多年来,随着金银花需求越来越大,金银花在我国己进行广泛的人工栽培,栽培的主要地区有山东、河南、湖南、广西、贵州、重庆等省市区。
湖南是80年代初开始发展起来的新产区,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金银花产区之一。
各地栽培的品种主要有山东的忍冬(生产上俗称济银花)、河南的密银花、湖南的灰毡毛忍冬(俗称大叶山银花)。
近年来,各地药农和中药育种工作者,利用各地品种的优良性状进行杂交育种或充分利用自然变异材料,根据不同的需求,培育出许多性状优良的新品种,并进行无性快速繁殖扩大种植规模。
如湖南的“湘蕾”系列、山东的“亚特”系列、河南的树形金银花、广东和广西的盆栽金银花等都是非常有名的人工培育的新品种,并已进行大规模种植。
由于新品种具有许多明显的优良性状,在生产上得到迅速推广,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原有通过野生资源驯化的栽培品种将慢慢被新品种取代。
近年来,金银花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开发的产品越来越多,社会对它的需求总量越来越大。
我省是全国最大的金银花产区之一,主要栽培的品种有湘蕾金银花和灰毡毛忍冬,种植面积超过25万亩,年产量达3万吨,金银花产业己成为我省山区特色农业经济。
但是,随着2005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原来的金银花分为金银花和山银花两种品种后,只有忍冬的花蕾可作为药用金银花来源,而我省大规模种植的金银花只能作为山银花使用。
此外,目前国内作为药用金银花原料标准的都是金银花而非山银花。
因此,我省山银花的销售市场和药用的合法性将受到巨大的挑战,山银花的综合开发利用研究迫在眉睫。
因此,湘蕾金银花的药理性质,比较湘蕾金银花和金银花的药理作用,为山银花作为药用金银花及其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根据文献资料报道,我国有20余种忍冬科忍冬属植物的花蕾当金银花入药。
早期,以山东、河南生产的济银花、密银花产量最大。
近20多年来,灰毡毛忍冬由于大量的人工栽培,已逐渐成为市场上的主导品种,种植规模和产量最大,由于其绿原酸含量比济银花、密银花高,在中成药投料中已成为最主要的原料。
地处雪峰山的湖南省隆回县小沙江地区与毗邻的淑浦县龙庄湾地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金银花产地之一,并形成专业的金银花产品交易市场。
自1997年发现并选育出灰毡毛忍冬自然变异株—湘蕾金银花至今,湘蕾金银花栽培在湘、黔、鲁等省得到推广,年产干金银花达8000吨以上,为当地农民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1.1金银花化学成分金银花的化学成分分析表明,金银花含人体必须的30多种元素,其活性成分主要为有机酸类、黄酮类、三菇皂营类、挥发油及微量元素等。
1.1.1有机酸类有机酸类包括绿原酸、咖啡酸、肉豆范酸及棕搁酸等,其中绿原酸类化合物是金银花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绿原酸C,sH,909 (Chlorogenic acid)、异绿原酸(Isochlomgenic acid)和咖啡酸(Caffeic acid) 17,111,其中咖啡酸是绿原酸的水解产物。
异绿原酸为一混合物,有7种异构体,分别为4, 5一二咖啡酸酞奎尼酸、3,4一二咖啡酸酞奎尼酸、3, 5一二咖啡酸酞奎尼酸、1, 3一二咖啡酸酞奎尼酸、3一阿魏酞奎尼酸、4一阿魏酞奎尼酸、5一阿魏酞奎尼酸,而3, 5一二咖啡酸奎尼酸为其主要成分。
从金银花水溶性部分中经乙酞化得到绿原酸四乙酞化合物;从金银花氯仿萃取物中分离得到肉豆范酸与棕搁酸;从吊子银花乙酸乙醋萃取物中分离得到绿原酸。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忍冬不同部分绿原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忍冬各部位中都有一定的绿原酸,但含量高低不同,依次为花>叶>茎>根,叶中绿原酸的含量是花的69.6396。
金银花越冬老叶中绿原酸含量约为药用金银花的1.41倍、忍冬藤的9.08倍,表明金银花不仅是花可以作为药用,而且金银花的叶茎都可以充分的利用起来。
1.1.2黄酮类化合物从金银花中分离出4种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7-0- a -D-葡萄糖营,木犀草素一7-0- 0 -D一半乳糖营,棚皮素一3-0- 0 -D-葡萄糖昔及金丝桃营。
黄丽英等〔12,从金银花氯仿萃取物中又分离得到5-经基一3',4',7一三甲氧基黄酮。
对细毡毛忍冬花蕾进行研究,分离得到了木犀素.早期,以山东、河南生产的济银花、密银花产量最大。
近20多年来,灰毡毛忍冬由于大量的人工栽培,已逐渐成为市场上的主导品种,种植规模和产量最大,由于其绿原酸含量比济银花、密银花高,在中成药投料中已成为最主要的原料。
地处雪峰山的湖南省隆回县小沙江地区与毗邻的淑浦县龙庄湾地区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金银花产地之一,并形成专业的金银花产品交易市场。
自1997年发现并选育出灰毡毛忍冬自然变异株—湘蕾金银花至今,湘蕾金银花栽培在湘、黔、鲁等省得到推广,年产干金银花达8000吨以上,为当地农民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1.1.5微量元素金银花含微量元素共15种:Fe, Mn, Cu, Zn, Ti, Sr, Mo, Ba, Cr, Pb,V, Co, Li, Ca 等.1.2金银花的药理作用金银花为常见中药,其临床应用极为广泛,其主要作用有抗病原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作用、抗炎解热作用、保肝利胆、止血作用、抗生育作用、抗氧化作用、免疫调节作用、降血脂作用、中枢兴奋等作用。
1.2.1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金银花对多种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些病原菌包括引起中医热毒证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引起肠道急性热性感染的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志贺氏菌、福氏痢疾杆菌以及霍乱弧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结核杆菌等。
用金银花提取液对不同血清型变形链球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显示最低抑菌浓度在25g-L-’以下者占所试菌株的87.5%,在50g-L''以下占95.8%,而且最低杀菌浓度一般明显高于最小抑菌浓度,因此该研究表明金银花提取液主要是抑菌作用,利用金银花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进行抑菌实验,结果表明金银花对这几种细菌均具有很好的抑菌作用。
用金银花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进行抑菌作用,研究表明金银花叶提取物也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金银花有抗病毒作用,水煎剂(1:20)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上,对流感病毒、孤儿病毒、疙疹病毒增多有抑制作用〔3010金银花水煎剂(含生药量1摊·L-1)在细胞外对柯萨奇病毒及埃柯病毒有很明显的抑制作用,用金银花对豚鼠巨细胞病毒进行体外实验,结果表明金银花具有一定的抗巨细胞病毒的作用。
复方金银花提取液在体外抑制HSV1的作用亦较好,效果优于无环鸟营和盐酸吗琳肌对金银花绿原酸进行体外抗病毒实验,研究表明绿原酸对常见呼吸道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金银花对皮肤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此外金银花对革兰阴性细菌内毒素有较强的拮抗作用。
关于金银花抑菌、抗病毒有效成分一般认为是绿原酸类化合物,金银花的抗菌活性水浸剂比煎剂作用强,煎剂经高压灭菌处理后抗菌活性降低。
显示,除绿原酸外还有其它抑菌成分存在。
此外,优化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来增强抗菌活性可能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而作为不可久煎的金银花其所含挥发性成分的作用也值得研究,如双花醇即有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而芳樟醇、香叶醇、a一松油醇等也具有明显抗菌抗病毒作用。
1.2.2抗炎及解热作用金银花具有明显抗炎作用。
注射给药时可明显抑制新鲜鸡蛋清、鹿角菜胶等所致大鼠脚踌水肿,明显抑制巴豆油性肉牙囊大鼠的炎性渗出和炎性增生,于体外还能抑制人的x 一球蛋白的热变性。
金银花注射液能使细菌内毒素致热的家兔降温。
金银花抗炎作用的有效成分尚不清楚,但从黄褐毛忍冬花中提取到的黄褐毛忍冬总皂贰Ful具有显著抗炎活性发现Lonicerosidea和Lonicerin两种单体的抗炎止痛作用。
对金银花解热、抗炎、免疫等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其水煎剂、口服液和注射液对角叉菜胶、三联菌苗致热有不同程度的退热作用,对蛋清、角叉菜胶、二甲苯所致水肿亦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另外还能明显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巨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并显著提高血清凝集毒物的抗体积数水平,从而证明其临床做为清热解毒剂治疗感染性疾病主要是通过调节肌体的免疫功能而实现的。
动物实验表明,金银花水提液能显著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使受损伤淋巴细胞接受抗原信息功能提高到正常水平,使受损伤淋巴细胞母细胞化反应恢复正常,还能显著增强IL2的产生,使受损淋巴细胞抗体产生能力显著增强1.2.3保肝利胆作用金银花所含多种绿原酸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利胆作用,可增进大鼠胆汁分泌。
动物实验表明,金银花中的三菇皂昔对CC从引起的小鼠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黄褐毛忍冬总皂普能显著抑制CC 14、对乙酞氨基酚及D一半乳糖胺所致肝中毒小鼠血清ALT的升高,同时降低肝脏甘油三醋含量,并明显减轻肝脏病理损伤的严重程度,使肝脏点状坏死数总和及坏死改变出现率明显降低。
而且金银花还能显著降低多种模型小鼠血清胆固醇(Tc)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提高高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HDLG)含量,保护胰腺p细胞及降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