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北福来厂铅锌矿床Pb同位素研究及地质意义_汤世凯
黔西北青山铅锌矿床构造控矿机理及其对深部找矿的启示

黔西北青山铅锌矿床构造控矿机理及其对深部找矿的启示宋丹辉;韩润生;王峰;王明志;何治;周威;罗达【期刊名称】《中国地质》【年(卷),期】2024(51)2【摘要】【研究目的】青山铅锌矿床地处扬子地块西南缘的黔西北矿集区威宁—水城成矿亚带中段,严格受构造控制,资源潜力巨大。
基于前期资料综合分析及野外地质调研,发现矿区构造成生发展过程和构造控矿机理不清、深部找矿勘查方向不明等问题制约了找矿突破。
【研究方法】本文应用矿田地质力学理论和方法,通过大比例尺构造剖面精测、不同方向控矿构造力学性质鉴定与不同期次、序次构造筛分,结合区域构造应力场变化特征,揭示了构造控矿机理。
【研究结果】自印支期以来,该区的主压应力方向主要历经了北东-南西向→北西-南东向→北东-南西向→近东西向的转变过程,依次形成了早北西构造带、北东构造带、晚北西构造带、南北构造带(构造体系)。
通过成矿构造解析及其与成矿关系讨论,厘定了北东构造带为该矿区的成矿构造体系,揭示了构造分级控矿规律:北西向威宁—水城断裂、威水背斜为矿区的一级控矿构造,控制了威宁—水城矿化带或矿田的展布;威宁—水城断裂扭动作用派生的北西向断裂F1、F2,控制了矿床(矿体群)的分布,为矿区的二级控矿构造;F1、F2断裂间的层间断裂破碎带,直接控制了矿体的形态和产状,为三级控矿构造;矿体旁侧的节理裂隙带控制矿脉,为四级控矿构造。
【结论】青山铅锌矿床构造分级控矿规律明显,主要受四个等级的控矿构造控制,并形成了与其相对应的4种矿化样式。
【总页数】27页(P399-425)【作者】宋丹辉;韩润生;王峰;王明志;何治;周威;罗达【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西南地质调查所;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红桥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相关文献】1.广西佛子冲铅锌矿床构造控矿特征与深部找矿潜力分析2.分析佛子冲铅锌矿床构造控矿特征与深部找矿潜力3.黔西北青山铅锌矿床主要控矿断裂构造岩-岩相分带模式4.黔西北乐开铅锌矿床构造地球化学研究及深部找矿预测5.滇东北毛坪富锗铅锌矿床构造控矿作用及深部找矿方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黔西北乐开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来自硫、铅同位素的证据

黔西北乐开铅锌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矿床成因:来自硫、铅同位素的证据肖宪国;李波;何志威;王景腾;魏庆喜;万新【期刊名称】《矿床地质》【年(卷),期】2022(41)4【摘要】赋存于泥盆系望城坡组白云岩中的乐开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川滇黔接壤铅锌矿集区,主要发育似层状矿体,具有典型的“逆(逆断裂)导-张(张断裂)运-岩(受断裂影响的碳酸盐岩破碎空间被碳质黏土岩圈闭形成的有利岩性组合)储”构造控矿模式。
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发育(网)脉状、角砾状、浸染状等构造与交代、充填、共边等结构,后生成矿特征明显。
硫化物δ^(34)S值为11.1‰~18.1‰(均值约14.7‰),明显高于幔源岩浆硫的δ^(34)S值,与泥盆纪同期海水硫酸盐的δ^(34)S值相近,显示硫化物中的还原硫可能是赋矿地层中的高溶解度硫酸盐热化学反应(TSR)的产物。
硫化物铅同位素^(206)Pb/^(204)Pb值为18.400‰~18.767‰(均值为18.565‰);^(207)Pb/^(204)Pb值为15.660‰~16.058‰(均值为15.791‰);^(208)Pb/^(204)Pb值为38.580‰~39.432‰(均值为39.059‰),变化范围相对较大。
铅同位素的^(207)Pb/^(204)Pb-^(206)Pb/^(204)Pb图解与△γ-△β图解显示明显的壳源特征,同时暗示沉积岩石与基底岩石共同提供了成矿物质。
综合矿床地质、硫化物硫、铅同位素特征,笔者认为乐开铅锌矿床的成矿过程为盆地流体循环萃取沉积岩石与基底岩石的金属元素后形成含矿流体,含矿流体被深大断裂导入上覆沉积地层的特殊构造部位(被碳质黏土岩圈闭的碳酸盐岩破碎空间)时,富含的热量导致沉积盖层中硫酸盐发生热化学反应(TSR),生成大量的S^(2-),与含矿流体中的Pb^(2+)、Zn^(2+)、Fe^(2+)等金属阳离子结合成矿。
乐开铅锌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MVT型矿床类似,因此,乐开铅锌矿床属于MVT型铅锌矿床。
川滇黔地区MVT铅锌矿床分布_特征及成因

布于永善、 巧家及东川地 区。震旦系 中的大 型矿床 有巧家 茂 祖、 会东大梁子、 会理天宝山 , 中型矿床有永善金沙厂、 会泽五 星厂、 宁南银厂沟、 鲁甸乐红 , 小型矿床 5 处。 下寒武统梅 树村 组、 渔户 村组 主要 为白 云 岩、 含磷 白 云 岩、 白云岩夹燧石条带。该地层中分布的矿床规模一般不大 , 主要分布于永善、 东川地区 , 大多与震旦系矿体共生。 中泥 盆统曲靖 组和上泥盆 宰格组 , 主要为 碳酸盐岩台 地 潮坪相的稳定系列 内源干、 湿白云 岩、 灰岩及 碎屑岩 , 主要 分 布于昭通、 彝良、 鲁甸、 及昆明华宁等地 , 产出彝良毛坪中型铅 锌矿床 , 小型矿床 2 处。 下石 炭统摆佐 组主要为台 地边缘浅 滩相晶质白 云岩、 异 地碳酸盐 岩建 造 ( 赵准 , 1995) 。主 要分 布于 滇 东、 滇东 北 地 区。产出有会泽矿山厂、 麒麟厂大型矿床及小型矿床 8 处。 下二叠统栖霞茅口组也 是主要的赋矿层位 , 为浅海 _广 海 碳酸盐岩建造 , 产出罗平富乐厂中型矿床 , 小型矿床 3 处。 此外 , 中奥陶统宝塔组、 中上 奥陶统 大箐组、 中志 留统 石 门坎组等层位 , 都赋存有铅锌矿床 , 含矿层位均为碳酸盐岩。 2. 2 区域背景及控矿构造 M V T ( 密西西比河谷型 ) 矿床 是一类 主要 赋存于 白云 岩 中以铅锌为主要矿 产的后生热液矿床。在空间上基本分布于 古老克拉通的边缘 及内部 ( Brabbon et al. , 1992; Eisenlohr et al. , 1994; Ramboz et al. , 1988) 。川滇黔多金 属成矿区处 于 扬子地台西南 缘 , 为克 拉通 边缘 地带 , 这与 世界 其他 地区 的 M V T 铅锌矿床所处的地 质背景 相似。矿床 在构造 上主要 受 褶皱和断层的控制 , 主要分布于向斜和背斜的轴部、 翼部以及 断层的两侧部位 ( 图 1 、 表 1) 。 二级深大断裂 的交汇地段及区域性背斜的倾伏端控制矿 群或矿 田的分 布 , 例如 : 在宁南、 巧 家地区 的矿床 位于 SN 向 小江断裂和 NW 向则木河断裂的交 汇地带 ; 会泽矿 群位于 小 江断裂和 NE 向的威信_会泽断裂、 金牛厂断裂的交汇 地段 。 褶皱和断裂的复 合部 位 或构 造破 碎带 往往 是良 好的 定位 空 间。如天宝山矿床受控于天宝 山复式向 斜 SE 翼的 次一级 倾 伏背斜和 SN 向益门断裂派生的 NW W 向隐伏 断裂的复合 部 位 ( 王小春 , 1992) ; 金 沙厂 矿床位 于巧 家_莲峰 二级深 大断 裂 派生的金沙逆断层与金 盆短轴 背斜倾 伏端的 交汇处 , 矿化 在 背斜轴部和倾伏端最强 ; 茂租矿床位于巧家_莲 峰二级深大 断 裂派生的茂租断裂和甘 树林复 式向斜 的复合 部位 ; 大梁子 矿 床则位于断裂所 造成的 地堑式破 碎带中 ( 林 方成 , 1994) 。 层 间构造和断裂是有利的 储矿空 间 , 层 状矿体 是矿化 沿层间 滑 动、 层间虚脱和层间破碎带发育造成的 , 矿体形状基本上与地 层产状一致 ; 脉状矿体则是矿液沿次级断层充填交代而成 ( 刘 文周等 , 1994) 。 2. 3 矿体特征 铅锌矿体多呈脉状、 似层状、 透镜状、 扁豆状、 囊 状产于白
黔西北仰天窝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2 0 1 6年 l O月
矽 j } I
电
Vo 1 . 3 0, NO . 5
Oc t ., 20 16
MI NERAL RES 0URCES AND GE0LOGY
黔 西 北仰 天 窝铅 锌 矿床 地质 特 征 及 找 矿 方 向探 讨
莫 光 员 , 谭 禹 , 张 宗 祥 , 刘 志 臣
( 1 . 贵 州 省 有 色 金 属 和 核 工 业 地 质勘 查 局 二 总 队 , 贵 州 六盘 水 2 . 贵州 省 地 矿 局 1 0 2地 质 大 队 , 贵州 遵义 5 6 3 0 0 3 ) 5 5 3 0 0 4
摘 要 : 仰 天 窝铅 锌 矿 床 的 产 出主要 受 N w 向的纵向 断裂控制 ; S N、 NNE向 的横 向 断 裂 多 对 矿 体 起 到 破 坏作 用 , 可能是使原生矿体破坏后再次富集 , 形成砂 矿体 、 氧 化 矿 体 的 主要 因素 之 一 。 石 炭 系 马 平 组
1 区域 成 矿 地 质 背 景
黔西 北仰 天窝 铅 锌矿 床 大 地 构造 位 置 位 于 扬 子 陆块 南部 被动 边缘 褶 冲 带之 六 盘 水 叠加 褶 皱 带 内的
2 矿床 地 质特 征
2 . 1 地 层 特 征
矿 区 出露 的地层 有石 炭 系大 埔 组 ( C d) 、 黄龙 组 ( C h ) 、 马平 组 ( C m) , 二 叠 系梁 山组 ( P z ) 、 栖 霞 组
( P q ) 和 第 四系 ( Q) 。地层 走 向 NW , 倾向 S W, 倾 角 6 8 。 ~8 8 。 , 局 部 倒 转 。 已发 现 的 6个 硫 化 铅 锌 矿 体
贵州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多金属矿层成矿物质来源的铅同位素示踪

贵州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多金属矿层成矿物质来源的铅同位素示踪贵州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多金属矿层是贵州省重要的矿床类型之一,其中包括铜、铅、锌、银等多种金属矿物。
为了研究这些矿床成矿物质来源,铅同位素示踪技术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该技术在贵州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多金属矿层中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铅同位素是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同位素之一,其中稳定同位素有204Pb、206Pb、207Pb和208Pb。
众所周知,铅同位素的比例与不同矿源的化学和地质特征有一定的关系。
由于地球各地区的岩石成因及环境条件不同,铅同位素的比例也会不同,这为研究地球物质的成因、运移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贵州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多金属矿层包括黄金山、葛长山、桃花山、胜金山等矿床。
这些矿床所处的地质环境复杂,其成矿物质来源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铅同位素示踪技术可以用于确定矿床成矿物质的来源及运移路径。
首先,通过矿床中铅同位素的比值,可以确定成矿物质的来源。
例如,黄金山矿床中铅同位素以206Pb/204Pb比值为例,其比值在17.68-17.83之间,说明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自大陆地壳,与古老基底岩石成分相近。
而葛长山矿床中铅同位素比值为18.63-19.13,表明其成矿物质来自于地壳深部的源区,与古老基底岩石成分差异较大。
其次,通过铅同位素的时空变化可以确定成矿物质的运移路径。
例如,在胜金山矿床中,铅同位素比值变化规律明显,206Pb/204Pb从16.44到16.59,207Pb/204Pb从15.47到15.60,这表明矿床成矿物质可能来自于局部地壳的熔融过程。
而黄金山矿床中铅同位素比值变化较小,206Pb/204Pb从17.68到17.83,207Pb/204Pb从15.52到15.62,这表明该矿床成矿物质来自周边区域的元素固体溶解。
综合以上分析,贵州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多金属矿层的成矿物质来源较为复杂,包括大陆地壳、地壳深部、局部地壳的熔融过程等。
黔西北地区铅锌矿床控矿构造与成矿

1 区域 地 质 背 景
区 内基 底 为前 震 旦 系地 层 , 主要 分 布在矿 集 区外
分 出 4个 构 造 带 , 威 水断 陷盆 地 构 造 带 、 都 一蟒 即 垭 硐 断裂 构 造带 、 宁 一水城 紧 密褶 皱构 造 带 和银 厂坡 威
一
围 。 层主要 由石炭 系 、 叠 系和 三 叠系 等组 成 , 各 盖 二 在 背 斜轴 部有 零 星的 震旦 系 、 武 系 、 留系 、 盆 系地 寒 志 泥
2 1 威 水断 陷盆 地构 造带 . 威 水断 陷盆 地是 滇黔桂 裂谷 的一 部分 。 黔桂 裂 滇
谷 的边 界 是 由西 侧 的 小江 断裂 与 东侧 的垭 都 一蟒 硐 断 裂所 控 制 , 两大 区域 性 断裂 控 制 着裂 谷 的 发 生 、 发 展 和演 化 过 程 , 控 制 着裂 谷 内的 沉积 作 用 、 浆 活 并 岩
产 出呈 若 影若 离现 象 的辉绿 岩 体 。
2 控 矿 构 造 特 征
根 据 陈 毓 川 院士 等 L关 于 中 国 成 矿 区带 的 划 分 2 ] 方 案 , 区属 昭 通 一 六 盘 水 古 生 代 燕 山 期 P 、 n 本 bZ 、
Ag C 、 、 u Mn 皿级成 矿单 元 之赫 章 一威 宁 一水 城 P — b Z —Ag C n — u成 矿 带 和 黑 石 头 一盘 县 P — Z —Ag b n 成 矿带 。 本文 在此 基础 上 结合 黔西 北 构 造展 布特 征划
408) 1 0 3
(.有色金属矿 产地 质调查 中心, 1 北京 10 8 ; .贵 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 , 0 09 2 贵阳 5 0 0 ; 5 0 5 3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 院 , 长沙
黔西北铅锌成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黔西北铅锌成矿区地球化学特征
金中国;戴塔根
【期刊名称】《云南地质》
【年(卷),期】2006(25)4
【摘要】@@ 黔西北铅锌成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西南缘、康滇地轴东侧,是川、滇、黔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含矿层位为志留系韩家店组-二叠系茅口组,生物碎屑灰岩、白云岩、白云质灰岩是铅锌矿的主要赋矿围岩.构造以NW向和NE
向的紧密褶皱和逆冲断层发育为特征,铅锌矿沿垭都-紫云断裂构造带,威宁-水城紧
密褶皱构造带和银厂坡-云炉河断裂构造带的纵横断层交切部位及背斜倾伏端分布,呈陡脉状产出,常形成延深远大于延长,品位高,厚度大的特富(Pb+Zn>30×10-2)硫化矿体.岩浆活动相对弱,见有早二叠世晚期及晚二叠世早期的峨眉山玄武岩.
【总页数】2页(P410-411)
【作者】金中国;戴塔根
【作者单位】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贵阳,550005;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长沙,41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
【相关文献】
1.浅析黔西北地区铅锌矿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罗应坤
2.黔西北铅锌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J], 王林江
3.EH4在黔西北洗线沟-蒋家湾子铅锌矿区找矿勘查中的应用 [J], 卢卯;杨朝贵;农观海;蒲庆隆;蔡国盛
4.黔西北典型铅锌矿区蔬菜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 [J], 周冉豪;孙大丽;陈淼;马先杰
5.黔西北纳雍枝铅锌矿床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牛春晖;邓明国;陈伟;黄长帅;贾祯;陈俞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铅锌矿床中的Cd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成因意义_朱传威

1
样品和方法
扬子地台西南缘是我国重要的低温成矿域 , 它 既是重要的 Au, Hg, Sb, As, Pb, Zn 和 Ag 多金属成矿 区 , 同时也是分散元素富集区 (涂光炽等 , 2004) . 其 中, 川滇黔地区分布着大量铅锌矿床, 如四川会东大 梁子铅锌矿、四川会理天宝山铅锌矿、云南会泽铅锌 矿、云南富源富乐铅锌矿、贵州水城杉树林铅锌矿、 贵州都匀牛角塘铅锌矿、贵州水城青山铅锌矿等, 这 些矿床除铅锌资源外, 也伴生有大量 Cd, Ge, In, Ga 和 Se 等分散元素. 本文所采集的样品主要来自上述 铅锌矿床 . 同时 , 作为中国最大的铅锌矿 , 也是全球 第四大的铅锌矿—云南兰坪金顶铅锌矿床 , 其中 伴生的 Cd, Ag, Tl 等储量达到大、中型规模, 也作为 本次研究的对象之一. 20 世纪 70 年代, Rosman 等(1976)利用双稀释剂 法测定了陨石样品中的 Cd 同位素组成. 然而, 由于 地球样品中 Cd 同位素的分馏较小, 质谱仪测定 Cd 同位素精度无法满足要求, 导致 Cd 同位素的研究一 直处于停滞状态. 近 10 年来, 随着高精度质谱仪的 出 现 , Cd 同 位 素 的 测 试 精 度 可 达 ±0.10‰ (δ114/110Cd)(Ripperger 等, 2007) , 完全满足了对自然 样品中 Cd 同位素的测试要求. 在测定地质样品中 Cd 同位素比值前必须对样品 进行分离和纯化操作, 以除去 106Pd 对 106Cd, 108Pd 对 108 Cd, 110Pd 对 110Cd, 112Sn 对 112Cd, 113In 对 113Cd, 114Sn 对 114Cd 和 116Sn 对 116Cd 以及其他基质的干扰. 目前, Cd 同位素的化学分离主要有两种: (1) 离子交换树脂 双柱法(Wombacher 等, 2003) , 此方法操作过程较为 繁琐; (2) 离子交换树脂单柱法(Christophe 等, 2005; Gao 等, 2008), 其操作过程简单, 被大多数实验室所 采用 . 我们在离子交换树脂单柱法的基础上作了一 些调整和改进 , 其中条件实验的详细情况及实验化 学分离效果见文献(张羽旭等,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