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轮机透平叶片蒸汽冷却技术现状

合集下载

燃气轮机产业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

燃气轮机产业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

燃气轮机产业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近年来,燃气轮机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对燃气轮机产业的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燃气轮机产业现状燃气轮机是一种高效能源转换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力、航空、石化等领域。

目前,全球燃气轮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稳步增长。

特别是在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增加的背景下,燃气轮机产业迎来了更多的商机。

燃气轮机在电力行业的应用日益广泛。

由于燃气轮机的高效、低排放等优势,许多国家选择将其作为电力供应的主要方式。

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具有启动快、占地面积小等特点,能够满足快速电力需求的同时,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航空领域对燃气轮机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对燃气轮机的性能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燃气轮机在航空领域的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飞机的运行效率,还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燃气轮机在石化行业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燃气轮机作为石化装置的动力来源,能够满足设备的高效运行需求。

燃气轮机在石化行业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二、燃气轮机技术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燃气轮机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以下是燃气轮机技术发展的几个趋势:燃气轮机的效率将进一步提高。

燃气轮机的效率取决于燃烧室的设计和燃料的利用率。

未来,燃气轮机将采用更先进的燃烧室设计和燃料混合技术,提高燃料的利用率,从而进一步提高燃气轮机的效率。

燃气轮机将更加环保。

燃气轮机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对环境造成污染。

未来,燃气轮机将采用更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量,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燃气轮机将实现更高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燃气轮机作为重要的能源装置,其可靠性和可用性对于各行业的生产运行至关重要。

未来,燃气轮机将采用更可靠的材料和结构设计,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可用性,降低故障率。

燃气轮机将实现智能化控制。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燃气轮机将实现智能化控制和监测。

燃气轮机透平导叶闭式蒸汽冷却研究

燃气轮机透平导叶闭式蒸汽冷却研究

燃气轮机透平导叶闭式蒸汽冷却研究燃气轮机广泛用于航空推进、地面工业发电等能源动力领域,在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中的作用日显重要。

透平进口温度的提高是改善燃气轮机热效率的有效手段,因受到部件材料高温性能的限制,研究和发展先进的燃气轮机冷却技术,降低高温部件工作温度是改进燃气轮机经济性与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透平叶片冷却技术作为燃气轮机的关键技术之一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多年来的实验及数值研究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就目前应用的空气冷却技术而言,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善,可使发动机涡轮进口温度达到1700℃以上,地面重型燃气轮机透平进口温度也达到1400℃左右。

然而随着透平进口温度的提高,用于冷却透平的空气用量也不断增加,对燃气轮机比功和循环效率带来不利影响,部分抵消了提高透平前燃气温度所带来的在效率方面的收益。

因此提出一种既能有效保护叶片又能不减少做功能力和循环效率的冷却技术尤为重要。

闭式蒸汽冷却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冷却概念,在地面发电用联合循环机组中已经得到应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联合循环中底层相对“较冷”的过热蒸汽直接冷却高温部件,通过闭式流路达到冷却的目的,吸收一定热量的蒸汽再进入底循环进行能量的回收。

与常规的空气冷却技术相比,选择蒸汽作为冷却工质,大幅度减少了从压气机的冷却抽气量,闭式流路消除了局部冷气掺混的损失,因此对整个循环系统的性能有较大的提高。

叶片闭式蒸汽冷却技术是目前工业燃气轮机最先进的冷却技术之一,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不多,可供借鉴的设计方法也较少。

本文依据成熟的气冷结构设计方法,对某型燃气轮机透平导叶气冷结构进行闭式蒸汽冷却改型设计,力图在相同的透平进口条件下,用闭式蒸汽冷却代替空气冷却,并满足冷却要求。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研究:1.利用具有实验数据的MarkⅡ叶型算例,对气热耦合CFD方法进行了验证,并研究了气热耦合数值计算中湍流模型、网格密度等因素对计算结果的影响。

GE—9FA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冷却技术分析

GE—9FA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冷却技术分析

GE—9FA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冷却技术分析燃气轮机在工作的过程中,燃烧室出口温度较高,超过透平叶片最大温度承受值,影响透平叶片的正常工作,如何进行透平叶片冷却至关重要。

本文以GE-9FA燃气轮机为例,从其冷却系统组成及原理分析入手,探讨了透平叶片的冷却技术和冷却原理,并指出了其易出现的故障和故障原因,旨在进一步完善GE-9FA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冷却技术,促进其应用和发展。

标签:GE-9FA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冷却技术0 前言提升透平进口燃气温度对于提高燃气轮机性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这也对透平叶片的耐温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用透平叶片冷却技术来提升其换热效果是保证透平叶片在高温环境下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

GE公司9FA燃气轮机是国内联合循环机组新型燃机,其采用的透平叶片冷却技术较为先进,冷却效果良好,下面来进行具体分析。

1 GE-9FA燃气轮机透平冷却系统一般来说,保证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在高温环境下稳定运行的措施有三种,①提升叶片材料耐热性能,例如采取高耐热本体材料,或在叶片表面涂隔热涂层等;②设置超温保护系统来保护叶片,避免其受到高温损坏[1];③采取叶片冷却技术。

但需要注意的是,叶片材料性能提升毕竟有限,且超温保护系统也已经固化,这两种方式的潜力有限,而透平叶片冷却技术则有着较大发展空间。

在GE-9FA燃气轮机透平冷却系统中,利用压气机内的高压空气能够冷却透平转子、透平叶片及轮盘等相关部件。

其中末级排气冷却第1级静叶,16级抽气冷却沿程轮盘、第1级动叶和第2级动叶,第9级、13级抽气冷却第2级、第3级静叶。

对于第1级静叶来说,其冷却空气流动路径为:燃烧室火焰筒外环腔→前腔、后腔→叶片内部→冷却结构→燃气通道。

对于第2级静叶来说,其冷却空气主要有两股,两股冷气进入叶片路径为:①第一股冷气:前腔→套筒→前缘;②第二股冷气:后腔→套筒→后缘。

需要注意的是,第二股冷气经过后缘之后,一部分由后缘直接排出,另一部分则与冷气进入叶片,从底部排出,在整个排出的过程中对沿路各个部件进行冷却。

H型燃气轮机蒸汽冷却技术的开发及技术特点

H型燃气轮机蒸汽冷却技术的开发及技术特点

H型燃气轮机蒸汽冷却技术的开发及技术特点H型-蒸汽冷却片300 MW燃气轮机的开发是基于美国能源部“先进轮机系统计划”的要求而进行的,该计划共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循环选择”;第二阶段是“概念设计及项目开发”,于2000年完成;第三阶段是“电站商业运行展示阶段”。

其总体目标是展示燃气轮机联合循环60%的效率,低于10 mg/kg的NOx排放(以天然气为原料)以及减少10%的机组电力损耗,预计于2022~2022年投入商业运行。

GE 公司赢得了第二阶段蒸汽冷却燃气轮机的“概念设计及项目开发”的合同,负责第二个阶段的工作。

1 蒸汽冷却燃气轮机的发展现状GE公司没有参加美国能源部“先进轮机系统计划”的第一阶段(循环选择)。

GE公司参与了第二阶段蒸汽冷却燃气轮机“概念设计及项目开发”的工作。

50 Hz的MS9001H(以下的Fr9H同)燃气轮机以及60 Hz的MS7001H(以下的Fr7H同)燃气轮机全速空载试验已于1999年11月完成,GE公司已经着手准备分别在美国和英国进行“运行展示机组”的建设及运行试验工作,其中包括:(1)800 MW/Fr7H电站两套额定功率为400 MW的S107H(1台MS7001H燃机加1台汽轮机,下同)联合循环电站将安装在美国纽约,投资额估计为4亿美元。

(2)500 MW/Fr9H电站1套额定功率为480 MW的S109H(1台MS9001H燃机加1台汽轮机,下同)的联合循环电站将安装在英国南威尔士,作为热电联供机组,投资额约为5亿美元。

从1999年到准备全比例设计之前,GE公司进行了如下的工作:包括燃烧系统设计开发、材料开发、导热性试验、热涂层开发及元件刚性试验,以及缩小的Fr7H压气机的刚性试验以及正在进行的全比例火焰筒开发。

分析并试验了大规模应用蒸汽冷却技术的技术要求,其范围包括材料与蒸汽的兼容性问题、蒸汽清洁度的要求、蒸汽冷却转动部件的热传导问题、联合循环性能及系统启动要求等。

试析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技术分析

试析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技术分析

试析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技术分析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改革。

由于燃气轮机性能与环境温度联系密切,通过进气冷却技术能够有效的解决燃气轮机出力随着燃气进气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问题。

因此,选择何种进气冷却技术是保障燃气轮机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

本文将通过的对燃气轮机进气冷却设计参数进行分析,进而对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技术种类加以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燃气轮机;进气冷却;设计参数;技术分析引言科技的发展推动了燃气轮机的自动化程度的改进,从目前燃气轮机的发展现状来看,其在性能以及运行效率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基本上能适应自然环境的各种要求,从而达到良好的冷却效果,更好地满足广大用户的使用需求。

1.燃气轮机进气冷却设计参数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燃气轮机加装冷却系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进行燃气轮机进气冷却设计过程中,需要对燃气轮机的性能曲线、出力比率以及运行时数进行重点分析,同时也要对考虑空气流量以及环境温度对其的影响。

由于透平轴功率对燃气轮机出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在确定燃气轮机出力增加值的过程中,要对燃气轮机的透平处理进行充分考虑,并且还要与预期温度下燃气轮机的出力情况进行比较,在燃气轮机进气冷却函数一定的条件下,燃气轮机的冷却进气的容量增益值主要取决于其性能曲线的斜率,冷却进气容量增益值越陡,其增益值越多。

除此之外,周围的环境温度对燃气轮机的冷却装置的费用成本以及规模也有着较大的影响。

从目前燃气轮机的结构形式上看,大多数都是以潜热负荷为主要的负荷结构,在进行冷却结构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同时满足相对湿度以及干泡温度两项设计要求。

如果未能满足其中某一项要求,会发生余量过大现象发生。

通过调查研究不难发现,在湿度相对比较高的环境下,燃气轮机采用冷却的进气方式,能够增加其出力情况,这时空气流量与冷却程度成成正比关系,当二者之间的比值越低的情况下,冷却效果越好。

AE94.3A型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冷却系统介绍

AE94.3A型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冷却系统介绍

AE94.3A型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冷却系统介绍发布时间:2021-08-23T09:49:34.313Z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4月12期作者:姚国荣[导读] 提高燃气轮机透平进口温度是提高燃气轮机热效率的有效措施,而先进的透平叶片冷却技术是提高透平进口温度的有效措施之一姚国荣(广东大唐国际肇庆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广东肇庆 526000)摘要:提高燃气轮机透平进口温度是提高燃气轮机热效率的有效措施,而先进的透平叶片冷却技术是提高透平进口温度的有效措施之一。

本文介绍了燃气轮机透平叶片冷却的技术,阐明了燃机冷却空气系统在燃气轮机正常运行时的作用。

介绍了安萨尔多AE94.3A燃机运用的冷却技术,冷却空气系统组成、冷却空气的来源。

关键词:燃气轮机、AE94.3A、透平叶片冷却空气1前言某项目机组为安萨尔多AE94.3A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机组,采用分轴联合循环布置。

每套机组由一台燃气轮机、一台余热锅炉、一台蒸汽轮机、一台燃气轮机发电机、一台蒸汽轮机发电机组成。

燃气轮机由上海电气&安萨尔多公司联合设计制造,型号为AE94.3A,燃料为天然气,输出方式为冷端输出。

燃机由压气机、燃烧器、透平和有关辅助系统组成。

压气机采用轴流式,共 15 级,压比为 18.9,进口设有可调导叶(IGV),同时第一级静叶(CV1)可调,主要用于调节透平排气温度和防止压气机喘振。

透平为 4 级轴流式透平,由气缸和转子组成。

气缸为水平中分面式结构。

转子由透平轮盘、透平轴、工作叶片及联接件等组成。

透平的静叶、动叶由压气机抽气来冷却。

本文通过收集资料认真解读,简单介绍燃气轮机透平冷却空气系统,。

2燃机透平冷却技术介绍燃机透平入口初温对整套机组的热效率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燃气轮机技术的发展,透平入口温度已经可以达到1400℃甚至更高,但提高透平初温同时也会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

如何有效地为暴露在高温的燃机本体金属部件提供冷却也是一门重要的研究课题,世界各大燃气轮机生产商在这个课题上成功研究出先进、高效的冷却技术,结合抗高温材料,运用先进的冷却技术,保证了机组安全、高效地运行。

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 摘
要】 在本文 中,介绍 了中国的燃 气涡轮机 的发展 现状 ,
燃 气轮机入 口空气冷却的意思 ,介绍 了国内和 国外燃 气轮机入 口空 气冷却技 术的发展 ,分析的各种技术 的特性 ,及燃 气轮机 在中国的 发展 前景 。 【 关键 词 】 进 气冷却;燃气轮机 ; 发展 现状 ;前景分析
及出力与环境空气温度 之间的关系式 如下
P (% )= i I I . 1 7 2—0 . 7 4 4 8 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
采用废 热热管型溴化 锂吸收制冷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充分 利用 电厂的低 品位热量 ,热 效率高 ,运行可靠,操作和低维护成本 。
科 技 论 坛
燃气轮机进气冷却技术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鲁春 林
( 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苏里格燃气发 电有限责任公司 )
这种加热 的空气中的水分来蒸发吸热的方式来实现冷却的方法 被称为直接接触冷却 ,其 过程 中水 被连 续地 喷入 空气 ,使空气 的相 对湿度增加 ,当相对湿度达 到 1 0 0 %时,将停止蒸发吸热降温过程 。 这种方 式投 资少 ,设备简 单,维护 和运 营成本低 ,但 缺点是冷却后 的温度永远达不到环 境湿球温度 ,冷度 较低 ,受水的温度和环 境湿 度较大 的影响,通常用于高温,干燥的地方。 . 2 . 2 间接接触式 引言 工质 取 白天大气 的开放式循环 称为燃气轮 机 的热力循环 , 其功 目前经常使用的 间接接触式冷却方式有 ( 1 ) 吸收制冷冷却、( 2 ) 率好坏受 多种 因素影 响,特别大气条件的影响很大 。伴随着大气温 压缩制冷冷却 、( 3 )蓄冷冷却 。我们将分别介绍各 种冷却方式 度 的升高, 其输 出功率下 降, 热耗率也相应 增加 , 夏季 电厂处于用 电 2 . 2 . 1吸 收制冷 高峰季节,需要汽轮机满负荷运转 , 但燃气轮机 因气温升高, 出力下 利 用 电厂 发 电产生 的余热来 驱动制 冷这种方 式称 为机吸收制 降使调峰 的能力 受到影 响。夏 季是原料气充足的季节,然而进 口气 冷 ,这种方法通过表面式热交换器 交换热量来 降低燃气轮机进气温 流温度过高燃气轮机输 出功率下 降, 导致发 电量不足,效益下 降。 因 度, 以增加 出力 、提高效率 。该方式可 以利用低 品位热 能,且可充 此, 对燃气轮机进 口空气进 行冷 却, 是消除环 境温度升高的影响,提 分利用 电站余热, 目前具有发展较快、应用 较多的趋势 。 高燃气轮机性能 的有效办法 。 2 . 2 . 2压缩制冷 1就 目前燃 气轮机发电站的发展 压缩制冷采用压缩式制冷循环 ,消耗机械功 ( 电力) ,得 到的冷 源,所 以,在热交换器 中冷却燃气涡轮机压气机 的进气 。这种具有 在世界 范围内,燃机轮机 电厂已广泛使用,因为其热效率高 , 环保性能好 ,能快速启动和运动 灵活等 优点。全年新增装机容量在 系统简单,初始投资较低 ,低 的冷却温度等优点 ,但其缺点是 需要 世界上 , 超过 1 / 3 的燃气 一 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 燃气轮机发电在 电 消耗更多的电力。 有接近三分之一的输 出功用 于驱动制冷系统运转 , 力结构中 已成为一个重要的部分 ,在 美国是接近 1 / 2 自1 9 8 7年 以 使利用冷却进气带来的效益大大降低 ,所 以该方法应用较少 。 来 ,发 电燃气轮机动力 的年产量 已经超 过了数年生产功率的蒸汽涡 2 . 2 . 3蓄冷冷却 轮机发电 。 1 9 9 6 ,1 9 9 7年,美国净增装机容量约 4 1 0 0 t  ̄ / ,燃气轮 存储冷却基本上是压缩 制冷冷 却, 压缩式制冷消耗的机械 功( 能 机电1 5 0 0 t  ̄,占约 3 6 . 6 %。据不完全统计 ,我 国从 2 0 0 0 年至 2 0 0 4 量)是根据存储的冷却技术 。该技术利用在 电网低谷用 电高峰 电网 年的新建 电厂中 , 将天然气作为 发电动力 的发 电厂 占9 3 %。上世纪 之间的差异使用低成本的 电力驱动制冷机得到存储在存储设备 中的 8 0 年代 以来, 燃气轮机发 电技术在 中国快速发展 , 从3 0 0 M W至 1 9 9 9 冷,电网高峰期,制冷设备停止运行时 ,释放的存储设备存储冷冷 却燃气 轮机进气温度 ,增加产量,提高效率。因此,一方面可 以增 年安装容量 7 2 0 0 M W ,占 2 . 4 %。 加低谷 期的功耗,同时增加高峰发 电量 ,起到调整网络的负载的作 1 . 1燃气轮机 电站性能受外界大气温度影响 虽然燃气轮机及联合循环 电站有 很多优 势,在 国内和世界各地 用。由于储冷是用低价电,增加功率的 电网高峰期的高价 电从 电源 的,也得到 了快速发展 。根据燃气轮机 的工作特 性,它是一种定容 价差实现 了利润 翻番 的效果 装置 ,其性能与外界环境温度密切相关 。 大气温度升 高时,将会使 3 结论及情景分析 空气密度减小,进入压缩机的空气质量 下降,所 以,大气 温度升高 进气 冷却技术可 以提高燃气涡轮机的性能 ,相比新燃气轮机电 燃气涡轮 机的输出功率下降 : 也使 压缩机 的压缩 比降低 , 导致燃气涡 站投资要少得多。在 各种方式中,各机组要根据当地的天气数据 , 轮中的减 少的工 作量 : 升高的环境 温度也使压缩 机效率 也有下降。 我 进 气冷 却的温度 特性 ,燃料价格, 电价,资金,选择的合适的冷却 们 可 以根据 A l s t o m公司 的给 出的燃气涡轮发 电机组 的性 能和环境 方式。在 一般情 况下,电站的资金 短缺,且在炎热,干燥 的地 方, 温 度之间的关系的变化 在图 l 。从图 l可以得 出燃气轮机进气流量 可以考 虑使 用的直接接触 冷却,而 低品味的热量 可以利 用的电站 ,

燃气轮机叶片冷却

燃气轮机叶片冷却
wwT wC cp(T3*T4*)cp(T2*T1*)
cpT3*[1(1)kk1]cpT1*[kk11]
三、当前燃气轮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提高效率问题
提高燃气温度是提高燃气轮机效率的主要手段
•研制高温材料:陶瓷叶片
•改进冷却技术
提高压比
•提高单级压比:采用跨声速级,压比可达1.5~2.0
•提高整机压比
图13 层板冷却结构及传热图
壁面通道冷却
图14 壁面通道冷却结构
壁面通道冷却是在气膜冷却和通道内强化换热的基础上增加了冲击冷却,也可以 说是在层板冷却的基础上去掉了扰流柱 强化换热,在工艺上比层板冷却简单,比 较容易实现。冲击孔和气膜孔的位置对壁面通道内流动结构影响显著,当有内部 横流存在时,壁面通道过长,会导致通道内部压力分布的不均匀从而使不同气膜 孔的出流量差别较大。甚至会发生燃气倒灌入通道内部。
01
掺入主流时引起紊流损失 冷却空气完成冷却任务后,还有剩余压力以便就地并入主流, 这样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利用了冷却空气中的压力和热量,但是当冷却空气掺入主流时 就会扰乱燃气主流线和参数,影响到透平的内效率。
02
可用热量损失 高温零件传出的热量,实际上来自工质,在工作膨胀过程中,传出热量 是很不利的,起了和再热相反的作用。如果这部分能量不加以利用,则会转变为损失。 如果冷却空气仍旧掺回燃气主流,则由于高势位热量变成了低势位热量,可利用的热 量仍要减少。 由于抽气冷却具有上述不利因素,因此在设计时应仔细考虑得失,尽量少抽气,少抽 压力较高的气,而且抽出的空气应尽量充分利用。
论热 何, 新目 冷端 液减 高型
和管 实的 验正 确常
保如 证何 动带 叶走
的前 概叶 念片 ,的
却部 能件 力的 也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研探索
知识创新
与。

显然,燃气轮机透平进口温度已经
远远超过了金属材料所能承受的极限。

因此,对燃气轮机透平高温部件,尤其是透平叶片必须采用冷却技术,保证叶片本身温度低于材料的许可值而安全工作。

总结历年来燃气透平进口温度及材料的允许温度变化趋势。

燃气透平进口温度平均以每年20℃的速度增加,而金属耐热温度平均每年增加
8℃,其余的温升则得益于冷却技术的进步。

冷却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燃气透平进口初温和燃气轮机循环热效率,而且使叶片表面温度分布更加均匀,从而降低了叶片内部热应力,提高叶片寿命。

然而,随着燃气透平初温的提高,为了冷却高温部件,从压气机抽出的冷却空气量逐渐增加,这不仅消耗了压气机中的高压空气,而且冷空气在透平中与主流燃气的搀混也导致透平效率的下降,从而影响了整个系统的效率。

蒸汽的导热性能大于空气且热容较大,采用蒸汽冷却方式可以使需要的冷却剂流量大大减少,较好地弥补了空气冷却的缺点。

1蒸汽冷却技术的工业应用
目前,美国、德国和日本的一些燃气轮机生产厂家,如GE 、三菱等已经将蒸汽冷却技术投入实际生产,制造出进口温度更高的燃气轮机,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1.1美国GE 公司的H 系列燃机
H 系列燃气轮机包括50Hz 的MS9001H 燃气轮机和60Hz 的MS7001H 燃气轮机。

以MS9001H 为基础部件组成的STAG 109H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将成为有史以来效率最高的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其净效率达到60%,功率输出为480MW ,
而此前最高的联合循环效率仅为55%左右。

在冷却叶片设计方面:H 系列燃机采用了航空技术的4级
涡轮,要求对第1、2级喷嘴及动叶进行蒸汽冷却。

其中第1级使用单晶叶片,镍基合金并带有隔热涂层;第3级喷嘴及动叶是空气冷却;第4级不进行冷却。

1.2西门子先进的大功率燃气轮机
西门子W501G 机型253MW 是目前60Hz 功率最大、效率最高的商用燃气轮机之一。

其透平的进口温度达到1420℃,在简单循环下的效率为39%,联合循环的效率为58%。

第一台机组的运行小时己超过12500小时,有5台运行超过8000小时,总累计运行小时超过6.5万小时,己积累了在商业环境下的运行经验。

W501G 系列机组的可靠性是98.7%,设备可用率己超过95.7%。

初步统计,目前有约16台机组投入商业运行。

W501G 燃气轮机在较高负载运行期间,透平采用外置的闭环蒸汽冷却器;但是在启动和部分负载运行期间,使用空气冷却器。

较低负载期间的空气冷却器能力己足够,不需要依赖辅助蒸汽源。

在较高的燃气轮机负载下,热交换器冷却需要的蒸汽由蒸汽循环提供,温度较低的冷却蒸汽进入各热交换器的内壁冷却回路,通过冷却壁后,被加热的蒸汽收集在排出集管内,通过导管从燃机中输出,增大联合循环的高温再热蒸汽。

使用闭环蒸汽回路冷却器,即可以减少燃气轮机的压缩空气和NOx 的排放;又可以使蒸汽循环获得额外的热量,提高联合循环的性能。

1.3日本三菱公司的M701G2燃气轮机

Han JC,et al.Gas turbine heat transfer and cooling technology [M].New York:Taylor&Francis,2000.
New一generation gas turbines announced by GE Power Systems, Gas Turbine WorId,June1995,P.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