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论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与价值

论 马克思剩 余价值理论及其在 当代 中国 的发展 与价值
文I 韩美琳 , 熊英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楱 内容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在生产过程创 造 而被资本家无偿 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
的价值 ,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的体 现。 数量上来说 , 超过原有价值的余额就 是剩余价值 ; 从质量 上来说 , 剩余价 值是一 种物化了的劳动。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 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的, 在分析了商
是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理论的核心 内 容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为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并坚 持社会主义道路提供 了 重要 的理论依 据,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立足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分析, 探讨 了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的内涵和存在的必然性 进 而论 述
.
了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在我 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价值。 关键字: 剩余价值理论 ; 社会主义剩余价值 ; 市场经济
、 I
资本无偿 占有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 的事
实。
社会主 义剩余价值的内涵 社会主义剩余价值是在社会主义公有 制的基础上 , 劳动者创造的超过劳动者工资 的那部分价值 , 即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新价 值。 社会主义剩余价值体现了社会 主义社会 国家、 企业 、 个人的根本利益一致 的社会主 义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剩余价值以税收、 利 润等形式 由国家和企业统一支配, 用于全体 社会劳动者, 所以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的占有 者归根到底是全体社会劳动者。 社会主义生 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劳动者的需要, 社会主 义剩余价值取之于民 、 用之于民 , 也是为了 满足劳动者的需要。
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 自己的需要和为了这 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 他就什么也不做。 ” 剩
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历史命运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 主义 自身 的形成 和发展 过程就 充分 体现 出了 这一理论 的批判特性 和批判精 神。马克思 主义本 身就 是
在批判性论辩 中形成 和发展 的。马克思许 多论 著 的标题
马克思 主义的批判 精神和批 判思想 也主要 是在追 问资本 主义存在的合理性中凸显出来 。
当代 ,从批判理论 的视 阈来 解读 马克思 ,将 会进一 步深
化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 主义 本质 的理解 ,也将 为实
际 问题的解决提供重要的理论 指导和现实驱 动力 量。
题, 但却无不渗透 和体现 着批 者 ,而不是 理论 体系 的建构家 。马克思的 大部分思 想的形成 都是通 过各 种不 同的批判形式完成 的。这些批 判在马 克思思想 发展 的不
思对 资本 主义的批判 维度被 遮蔽 了。问题 的转 变开 始于
安东尼奥 ・ 拉布 里奥 拉 ,作为意大利的第一个 马克 思主义 者和第二国际著名 的理论家 ,他对历 史唯 物 主义学 说 的
名 字相关联 ,都带有 马克 思批判思想的酵母 。福柯认为 ,
支 配法 国乃 至当代 批判思 想 的三个 基本来 源 是尼 采 、弗
20 年 第 6期 09 ( 第 28期 ) 总 1
姓 论
THE NORTHERN 0RUM F
No 6.2 o . 09 T t o28 oa N . 1 l
【 马克思主 义与现代性 问题 】
马克 思社会批 判理论 的 历史 命运及 其 当代价 值
徐 丽 霞
( 广东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广东 佛 山 584 ) 20 1
这一理论 有助 于深化 对马克 思主 义理论本质和社会主 义本质的认识 ,有 助于深化人 类社会发展 与完善的动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及其当代价值探析

在《 关 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中,马克思首次提出 了辩证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的实践范畴。他认为 ,社会产生于
实 践又发展 于实践 ( 首先是物 质生产实践 ) ,并在 此基础上 从 自然界 中逐渐分化 出来 “ 真正 的人” ,“ 人本身就开始生产 自己的生活 资料 的时候 ,这一步是 由他们 的肉体组织所决定 的 ,他们就开始 把 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 ,随之 ,人与人之 间 、人 与 自然之 间、人与社会之 间等 的各种关系便应运而生 了。可 见 ,将 物质生产实践作 为马克思 主义发展观 的立足点 和出发点 ,首先 在于物质 生产 实践是人类社会得 以产 生、存
青年与社会
社科纵横
马克思主 义发展观及其 当代价值探析
赵 微
( 泸州 医学院思政部 ,四川 泸州 6 4 6 0 0 0 )
【 摘 要l 发展的实践需要发展的理学解读方式。科学发展观作为
中国特 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 系最新成果 ,作为指导 党和 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 器,其 最直接 、最重要 的理论依据就是 马克 思主义 关于发展 的世界观 和方法论 。文章对马克 思主义发展 观的理论来源和核心 内涵进行 了剖析 和挖掘 ,对于马克 思主 义发 展 观的 当代 价值特别是科 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的逻辑联 系进行 了思考和探 索。
、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的理论渊源
自人类超越 自然形成人类 社会 之后 ,人 与社会 的发展便 同 自然界的发展一起 成为发展 这个永恒 主题 的基本元 素。对 人 与社 会的考察 逐渐 进入 西方哲学 家的视野并 日益受 到高度 重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即是 马克思主义创 始人在批判继 承 前人成果基 础上关 于发展思想理论的集大成 者。
浅析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

浅析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摘要: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既肯定了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与特殊性,又为中国和俄国等东方国家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和前进的道路。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东方发展理论为基础,以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模式为例,试图从当代中国的发展成就及其与东方发展理论的相互作用来论证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东方社会卡夫丁峡谷改革开放马克思的一生都对东方社会的历史命运给予了特别的关注,而他在探索东方社会发展道路时,并不是把他关于西方社会发展的模式简单套用到东方社会发展之上,而是深入到东方社会内部,通过对东方社会独特的内部结构进行详尽分析来探索其发展道路的。
本文主要以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为例来论证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由来马恩的东方社会发展理论在理论界和学术界历来都存在争议。
如有学者在论及“跨越卡夫丁峡谷”即跨越论的思想时写道:“支持马克思这个‘设想’的政治理论框架,是他们一贯持有的世界革命论,而不是什么东方社会理论”1。
无疑是说,由于马恩认为只有在西方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背景下俄国才能走上“跨越”的道路,所以关于俄国以“农村公社”为出发点走向社会主义的“设想”是世界革命理论中的内容,不能认为他们提出了东方社会发展理论。
为此针对有些学者认为马恩没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观点,主要通过以下两点理由来加以反驳,以此论证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的存在。
理由一:马恩关于俄国走新式道路思想或者说是“跨越论”的设想,同他们关于世界革命的理论有联系,甚至可以说它收到世界革命理论框架的支持,但不能因此就否认它是一个理论。
因为任何理论都需要其它理论予以支持。
如我们说到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总体系支持着无产阶级专政或革命的理论,但不能因此就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或革命不是一个理论。
由此看来,否认马恩提出东方社会理论的观点有失偏颇。
理由二:恩格斯在1875《论俄国的社会问题》中论及俄国的农村公社正趋于解体时指出:“但是也不可否认有可能使这一社会形态转变为高级形式,只要它能够保留到条件已经成熟到可以这样做的时候,只要它显示相互能够在农民不再分开而是集体耕作的方式下向前发展。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35·,,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陈先达【内容提要】马克思和恩格斯学说中,凡属基本原理而不是个别论断或词句,都既属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时代,又同样属于当代,具有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学说,就其本质来说是一个整体,并不包括两个不同的部分,一部分属于当代,一部分属于非当代。
马克思主义是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的体系,它必须面对当代。
不具有当代价值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终结。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 解释学作者陈先达(1930-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北京 100872)。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历史人物,生命是有限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是特定时空的经典文本,写作年代是不变的。
但他们的生命价值和他们的思想能超越自己的时代,在于他们著作中所包含的基本原理。
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决不会把马克思和恩格斯文本中的每句话奉为金科玉律,也不会期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他们逝世后的一切新问题留下锦囊妙计。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从根本上说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当代价值,即它的真理性和有效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坚持和巩固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前进的根本保证。
”在当代,除马克思主义之外,没有哪种学说能对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从理论和方法上提供一个既具有科学性又能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体系。
一、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共同的马克思主义是严整的科学体系。
它的核心社会理念,是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它的核心理论,是对这个社会理念的具有严密性和完整性的科学论证。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不是基于道德原则,也不是基于信仰的宗教千年王国,而是由一系列基本原理的科学论证作为理论支撑的。
马克思社会空间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作者: 田毅鹏[1];张金荣[1]
作者机构: [1]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出版物刊名: 社会科学研究
页码: 14-19页
主题词: 马克思;社会空间理论;当代价值
摘要:在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体系中,空间虽然不是最为核心的概念,亦未做充分的展开研究,但马恩确曾对社会空间问题给予过特别的关注,并提出过一些极具穿透力的洞见。
20世纪下半叶,新马克思主义直面当代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在与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对话中努力实现社会理论的空间化转向,构建了以“空间生产”为核心的新的社会理论体系,为我们理解分析城乡关系、村落终结、郊区化等当代社会的复杂变迁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亦为当代社会科学研究的整合与交融构建了公共平台。
马克思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当代价值舒平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明了自然、社会和思维认识各方面的客观规律,阐明了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与具体实际的结合中,以震撼世界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证实了这些客观规律的运用对世界历史走向的改变,对人类社会进程的深刻影响。
但是,在今天面临着全球化、市场化和信息化发起的挑战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过时”和“失效”的叫嚣声中,人们面对挑战和叫嚣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困惑和不解。
因此,要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一、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涵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论。
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上,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的原理相加而成的;有学者干脆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主要或全部是指哲学原理。
关于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这些认识,尽管我们不能认为它是错误的,但至少是未能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特征,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在联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确实是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在马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列宁曾经说过:“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
”马克思学说的产生正是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极伟大的代表人物的学说的直接继续。
正因为如此,由马克思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优秀成果,克服了旧哲学中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局限性,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把唯物主义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由此而创立的唯物史观,第一次系统地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一般规律,把伟大的认识工具交给了人类,特别是交给了无产阶级和最广大的劳动群众。
马克思阶级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阶级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阶级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本把握和科学分析的重要工具。
它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出发,通过对阶级矛盾及其引发的社会变革进行深入剖析,为我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方法论指导。
既是对现实社会进行批判的基石,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本文将通过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的梳理和分析,探讨其在当代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最早是在《共产党宣言》中被阐述的。
马克思把社会分为两大基本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并指出历史发展的动力来自阶级矛盾的斗争。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出现了矛盾和矛盾的斗争,这就是阶级斗争。
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革命,才能实现阶级的消亡,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这一基本观点对20世纪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
马克思的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的认识和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在当今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马克思的阶级分析仍然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全球范围内的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社会阶层分化加剧,阶级矛盾与斗争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
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使我们能够深入分析当代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参考。
只有正确认识当前的阶级状况,深入了解阶级矛盾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才能为现实的社会变革找到正确的路径和措施。
其次,马克思的阶级理论能够帮助我们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和不可避免的危机。
资本主义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和无限扩张的驱动力,但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使得社会分工的不平等日益加剧,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和社会的不稳定。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帮助我们认识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天然存在着矛盾和危机。
对于当前以利润追求为核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深化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的研究与理解,对于寻找并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他把人的全面发展确立为社会发
展的最高目标和价值标准,并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思想。这对于我们在
现代化的进程中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当代价值
马克思一个影响人类历史的思想巨人,他毕生都在关注和思考人类社会发展
问题,最终确立了社会发展理论,但它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随着实践的证明,
它的价值和影响逐渐被人们发现与认同,它深刻地影响了当代社会的发展,特别
是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个西方大国都在研究马克思主义,都在研究社会主义社
会。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作为一种实践哲学,其当代价值就在于能够分析和回答
发展中重大的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
发展的客观规律,阐述了这一规律的普遍性与各民族、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
性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一生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就是“发现了人类历
史的发展规律”。 人类社会是从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状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的变
革和发展;与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相适应。其中他强调物质资料的生产对人类
社会的发展具有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但同时又指出,经济状况不是唯一的决
定性作用,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
础发生作用。并指出了人类社会历史进程始终受客观规律的支配,但人们在客观
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发现、认识、掌握从而自觉地利用规律来达
到自己的目的。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既是客观的,又是具体的;社会历史进程要
受共同规律的影响制约,但具体的发展道路却是多种多样的。马克思从来没有把
它看做是所有国家和民族都必须照此序列经历的社会发展的唯一进程和必经阶
段,反而还明确指出不同国家、民族历史的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演进,可以采取不
同的形式,走不同的道路。
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在现代化进程中
当然具有带普遍规律性的原则、任务和要求,需要人们自觉遵循。不发达国家要
发展并不能完全摆脱西方国家,正确的态度和认识是,现代化进程有共同的规律
性,而现代化的道路是多样化的。各国、各民族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在遵循现代化
共同规律的前提下,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特点的现代化道路;而且还要重视和遵循
现代化进程中带规律性的特征、原则和要求,切不可过分强调本国的特殊性而违
背现代化进程的客观规律,离开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共同大道。
马克思深切地关注人的发展、全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
全人类的解放,作为自己毕生研究的主题和为之奋斗的最高目标,作为衡量社会
发展的最高价值标准。。在《共产党宣言》中,他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高度
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本质,指出“代替那存在着各种阶级以及阶级对立的
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一个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
体”。 马克思把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确立为社会发展的最高目标,是基于对人
类社会发展问题的理性思考和对“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这一人类历史发展趋
势的科学把握。到了共产主义阶段,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因资本主义私有制而出现
的异化现象,人类的共同利益才能真正实现,即每个人都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全人类彻底解放。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思想,还集中体现了马克思社会发
展理论的科学的价值取向。它一方面突出了人的价值,另一方面又强调了实现人
的价值的物质条件。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意义首先是体现在对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
正确揭示和把握上。它是建立在事实分析基础之上的,是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揭示
和科学 把握。正因为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是对历史长时段的揭示并是在长时段
中发生影响的,所以它不仅为分析以往历史的发展,而且对分析当代社会的发展
都具有理论基础的作用。其次是体现在马克思在考察社会发展问题时所具有的批
判精神上。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不是仅仅局限于解释世界,目的是要改变世界,
所以它对社会发展问题的研究,不是一般性的诠释、理解,而更重要的是突出批
判性的考察。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不仅具有深刻的批判精神,而且具有高度的
自我批判精神。
马克思在对社会发展宏观说明的同时,也并没有轻视对社会发展的微观分
析。二者相互依存,相得益彰。这样的研究方法不仅对于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是适
用的,而且对于研究任何社会都是有益的,如果只是孤立地进行,而不从更大的
视野、不从它与其他问题的联系来考察,那么对于具体问题也无法获得真正科学
的认识和理解。
从不同发展理论的比较中来看待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马克思社
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并不是自封的、自我认定的,而是在同其他发展理论的比
较中得以显现的。而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并不是自然显现出来的,而
是需要人们的自觉把握,所以我们要从问题出发来看待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
代价值。总的说来,尽管历史条件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但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
并没有失去其当代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克思被重新发现;随着问题研究的
逐步深入,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被重新得到关注和开掘。而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同,
并结合各个国家的国情不同,马克思发展理论也随之得到发展和变化。重视马克
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原则,而是需要将其落实到具体
的实践之中,以形成新的理论成果,引导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