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安全体系框架

智慧城安全体系框架智慧城安全体系框架

1-引言

1-1 目的

1-2 范围

2-安全需求分析

2-1 智慧城市的安全挑战

2-2 安全需求识别

2-3 安全威胁评估

2-4 安全需求分类

3-安全目标与策略

3-1 整体安全目标

3-2 综合安全策略

3-3 智慧城市安全管理体系

4-安全架构设计

4-1 边界安全

4-1-1 城市边界安全策略 4-1-2 数据边界安全策略 4-2 网络安全

4-2-1 互联网络安全

4-2-2 城市内部网络安全 4-3 系统安全

4-3-1 操作系统安全策略 4-3-2 应用系统安全策略 4-4 数据安全

4-4-1 数据分类与加密策略 4-4-2 数据存储与备份策略 4-5 物理安全

4-5-1 基础设施安全

4-5-2 设备安全

5-安全控制措施

5-1 访问控制

5-1-1 身份认证与授权

5-1-2 手段认证与双因素认证 5-2 审计与监控

5-2-1 安全日志管理

5-2-2 安全事件监控

5-3 防护与规则

5-3-1 入侵检测与防范

5-3-2 对抗拒绝服务攻击

5-4 应急响应

5-4-1 安全事件响应流程

5-4-2 备份与恢复策略

6-安全培训与意识

6-1 安全培训计划

6-2 安全意识宣传

6-3 安全演练与评估

7-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

1-智慧城市: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城市治理、公共服务、公共安全等各方面的效能和品质的城市。

2-安全需求分析:通过对智慧城市面临的安全威胁进行评估和分析,确定满足安全需求的措施和策略。

3-安全目标与策略:制定智慧城市安全管理的总体目标,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以保障城市的安全。

4-安全架构设计:基于安全需求分析和安全目标与策略,设计智慧城市的安全架构,包括边界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和物理安全等方面的设计。

5-安全控制措施:具体的技术手段和措施,如访问控制、审计与监控、防护与规则以及应急响应等,用于保障智慧城市的安全。

6-安全培训与意识:智慧城市安全管理人员和普通市民的安全培训计划和安全意识宣传活动,以提高整体安全水平。

本文档涉及附件,请参阅附件部分的详细内容。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智慧城市已经成为了未来城市的趋势。智慧城市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城市管理和服务中,可以提高城市的安全、便捷性和智能化水平。然而,智慧城市在信息安全方面也面临很多挑战,如何建立起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成为了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保障的现状 智慧城市中有很多系统和平台,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医疗、智能水电气等,这些系统往往要求实现快速的数据共享和互联互通。然而,这种快速和便捷的数据共享往往会导致信息泄露、攻击等问题。同时,智慧城市中涉及到的实体设备也存在着被黑客攻击或者病毒侵扰等安全隐患。因此,智慧城市的信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信息安全的问题一旦发生,可能会对整个城市的运行造成不利影响。 二、智慧城市信息安全建设的需求 目前,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在推进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信息安全问题。智慧城市的信息安全建设需要从整个城市体系的角度出发,建立起完备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首先,智慧城市需要建立完备的信息安全管理架构,确保信息 安全工作与城市管理工作同步开展,保障智慧城市的正常运行。 信息安全管理架构需要包含信息安全策略、信息安全组织机构、 信息安全技术规范、信息安全评估和管理等多个方面。其中,信 息安全技术规范是最基础和核心的一个环节。 其次,智慧城市的信息安全建设需要建立高效、可靠的信息安 全技术支撑体系。信息安全技术支撑体系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系统安全等方面。在网络安全方面,智慧城市需要建立起高 效的网络监测和识别机制,迅速检测和处理在线上的安全威胁。 相应地,需要建立完备的应急预案和应急保障措施。在数据安全 方面,建立规范的数据加密、备份等机制可以有效保护数据的安全;在系统安全方面,需要建立起完备的防护措施,以避免系统 运行中出现的各种安全漏洞。 最后,智慧城市的信息安全保障还需要加强人员管理和审计监督。智慧城市需要对网络技术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素质提升,确 保人员具备必要的技术和素质,提高城市信息化安全保障的能力。同时,建立起专业的信息审计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 信息安全漏洞等问题。 三、拓展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保障的未来 目前,智慧城市的建设还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关于智 慧城市信息安全的保障还有很多待拓展和细化的空间。

智慧城顶层设计规划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规划实施方案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是针对智慧城市建设,从全局的视角出发,进行总体架构的设计,对整个架构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参与力量、各种正面的促进因素和负面的限制因素进行统筹考虑和设计。作为智慧城市的建设主体,城市政府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方法论,建立符合本地实际的智慧城市顶层设计。 一、智慧城市的背景与发展形势 1.智慧城市的定义 智慧城市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未来城市将承载越来越多的人口。目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时期,部分地区“城市病”问题日益严峻。为解决城市发展难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智慧城市已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发展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1)实现途径:通过全面感知、信息共享、智能解读,

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行的全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智慧化,人性化、精细化、可视化、互动化等科技手段,推进城市管理创新。 (2)内容上来看,智慧城市要涵盖城市的产业、民生、环境、防灾减灾、行政治理、资本配置等方面。 (3)理念上来看,以智慧系统作为粘合剂,将集约、低碳、绿色、人文等生态文明的新理念融入到新型智慧城镇化当中。 2.智慧城市的发展趋势 城市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发展的最佳选择,它既是城市发展的应循之路,也是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针对国内社会的具体需求,我国的新型智慧城市将会在一下几个领域重点发展:(1)以人为本的民生服务 “以人为本”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其内涵是以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人”为焦点,最大限度地为城市中的“人”提供医、食、住、行、游、教等方面全面细致的服务,最终达到使城市居民都享受到安全、高效、便捷、绿色的城市生活。具体来说包括: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慧旅游、智慧家居、智慧食药等应用系统的建设,最终实现全面的“智慧民生服务”。 (2)集约高效的产业体系 过去几十年来,国内的城市经济走了一条“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能”的发展之路。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

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框架

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框架 智慧城市是指通过信息化技术、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手段,以提升城市管理效能、优化市民生活环境为目标的城市化进程。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需要明确总体框架,以保证各项工作能够有序进行,实现城市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以下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框架。 一、背景与意义 智慧城市建设是应对城市化发展和信息化技术快速进步的需求而提出的。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增长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大,传统的城市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智慧城市建设通过科技手段的应用,可以实现城市资源优化配置、公共服务便捷化、行政管理高效化等多方面的目标,进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首先需要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设高速宽带网络覆盖全部城市区域,提供稳定可靠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实现交通拥堵预测和优化交通流量;建设智能供电系统,实现电力的高效分配和节约使用等。基础设施建设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石,为其他智慧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三、数据资源整合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整合城市各部门的数据资源。通过建设统一的数据平台,实现数据的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从而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指导。同时,政府需要与企业、社会组织等合作,共享数据资

源,形成共享经济和开放创新的良性循环。数据资源整合是智慧城市 建设的核心要素,为城市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四、应用场景创新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不断创新应用场景。通过应用物联网、云计算、 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实现智慧交通、智慧环境、智慧能源、智慧医 疗等领域的创新应用。例如,通过智能交通系统优化道路资源利用, 减少交通拥堵;通过智慧环境监测系统提高环境保护水平,改善市民 生活环境。应用场景创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为市民提供了更好 的生活品质。 五、智慧治理体系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建立完善的智慧治理体系。传统城市治理模式已 经无法适应智慧城市的需求,需要建立以数据为核心的智慧决策机制。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权责分工,建设智慧城市的组织体 系和管理平台。智慧治理体系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保障,可以提高城市 管理的效能和市民参与的便捷性。 六、隐私与安全保护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充分考虑隐私与安全保护问题。城市中产生的大 量数据需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和保护,确保个人隐私不被泄露。同时, 建设智慧安全系统,对城市的信息系统进行防护和监控,预防网络攻 击和数据泄露风险。隐私与安全保护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障了城市信息的安全可靠。

智慧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 智慧城市是指综合利用各类信息技术和产品,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互动化、协同化、融合化”为主要特征,通过对城市内人与物及其行为的全面感知和互联互通,大幅优化并提升城市运行的效率和效益,实现生活更加便捷、环境更加友好、资源更加节约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智慧城市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工业化、城市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必然趋势。建设智慧城市,实现以“智慧”引领城市发展模式变革,将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在公共行政、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和聚合发展,推动形成更为先进的区域发展理念和城市管理模式。 因此,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特制定《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一、相关说明 《智慧城市指标体系1.0》主要是基于城市“智慧化”发展理念,统筹考虑城市信息化水平、综合竞争力、绿色低碳、人文科技等方面的因素综合而成,目的主要是为了较为准确的衡量和反映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进度和发展水平,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关指标的确定主要本着以下原则:一是指标具有可采集性,历史和当前数据采集是可靠方便和科学的;二是指标具有代表性,可较全面反映某个方面的总体发展水平;三是具有可比性,不同城市间、城市不同历史阶段可根据指标进行科学比较;四是指标具有可扩展性,可根据实际发展情况对指标体系内容进行增减和修改。

二、指标体系 根据以上的原则以及现阶段智慧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指标体系”主要可分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城市公共管理和服务、智慧城市信息服务经济发展、智慧城市人文科学素养、智慧城市市民主观感知等5个维度,包括19个二级指标、64个三级指标。 1、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指保障智慧城市各项功能通畅、安全、协同运作的相关基础设施。主要包括3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 1.1宽带网络覆盖水平。指各类有线和无线形式的宽带网络在城市中的覆盖比例。包括4个三级指标。 1.1.1家庭光纤可接入率。光纤接入是指局端与用户之间完全以光纤作 为传输媒体。光纤接入覆盖率是反映了城市基础网络设施发展水 平核心指标之一。智慧城市的家庭光纤可接入覆盖率应在99%以 上。 1.1.2无线网络覆盖率。指通过各种无线传输技术实现的无线网络连接 在城市区域的覆盖率。智慧城市的无线网络覆盖率应在95%以 上。 1.1.3主要公共场所WLAN覆盖率。指大专院校、交通枢纽、商业集 中区、公共活动中心等主要公共场所WLAN覆盖率。智慧城市 主要公共场所WLAN应达99%以上。 1.1.4下一代广播电视网(NGB)覆盖率。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 电视网融合发展、互通互联以及相关衍生业务的发展水平。智慧

智慧城安全体系框架

智慧城安全体系框架 智慧城安全体系框架 概述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智慧化的进程,城市面临的安全威胁也 日益增加。为了应对这些安全威胁并确保城市的安全稳定运行,智 慧城安全体系框架应运而生。本文将介绍智慧城安全体系框架的基 本概念、主要组成部分以及优势。 智慧城安全体系框架的基本概念 智慧城安全体系框架是指建立在城市基础设施和信息通信技术 基础上的安全管理系统。它旨在整合城市各个部门和各类安全设备,通过数据共享、综合分析和智能决策,提高城市的安全防范能力和 应急响应能力。 智慧城安全体系框架的主要组成部分 1. 智能监控系统 智能监控系统是智慧城安全体系框架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通过 安装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智能监控设备,实时收集影像、声音和其他 相关信息,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安全管理中心进行分析和处理。智 能监控系统可以对城市进行全方位的监测和监控,为预防和应对安 全事件提供关键支持。

2. 数据分析与挖掘模块 数据分析与挖掘模块是智慧城安全体系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基于大数据技术和算法,对智能监控系统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通过对数据的不断学习和模式识别,数据分析与挖掘模块可以提取出潜在的安全风险和异常行为,并及时发出预警,为安全管理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 3. 安全管理中心 安全管理中心是智慧城安全体系框架的指挥中枢,负责统一管理和调度各个子系统。它集成了实时监控、数据分析与挖掘、应急响应等功能,可以对城市的安全状态进行综合评估和管理。在发生安全事件时,安全管理中心可以快速做出响应,并调动相关部门和资源进行应急处置。 4. 应急响应系统 应急响应系统是智慧城安全体系框架中的重要环节。它通过与智能监控系统和安全管理中心的联动,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及时响应和处置。应急响应系统可以自动触发预先设定的应急计划,并通知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处置,帮助城市快速恢复正常秩序。 智慧城安全体系框架的优势 1. 全面覆盖:智慧城安全体系框架能够实现对整个城市的全方位监测和防范,保障城市的整体安全。

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

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

1 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 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以安全保障措施为视角, 从智慧城市安全战略保障、智慧城市安全技术保障、智慧城市安全管理保障、智慧城市安全建设运营保障和智慧城市安全基础支撑五个方面给出了智慧城市安全要素,如图1所示。 智慧城市安全战略保障智慧城市安全 管理保障智慧城市安全技术保障 智慧城市安全建设运营保障 智慧层应用安全 应急处置 灾难恢复监测预警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数据与服务融合层安全 政策文件智慧城市安全基础支撑 基础安全技术支撑决策规划组织管理 评价改进协调监督 基础安全服务支撑 防护响应检测恢复物联感知层安全 网络通信层安全计算与存储层安全网络设备安全通信线路安全网络传输安全计算基础设施安全软件安全数据内容安全应用软件安全终端安全应用系统安全Web 安全感知设备安全执行设备安全 服务融合安全终端接入安全存储安全技术功能要素数据融合安全...... .........应急预案演练建设实施 图1 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

——源安全以及存储安全。 •计算资源安全是指可提供数据计算能力物理的计算机、服务器设备和虚拟化安全。 •软件资源安全是指可为上层数据和应用提供公共服务能力的基础软件,包括操作系统、 数据库系统、中间件和资源管理软件等的安 全。 •存储资源安全是指可提供物理和虚拟的数据存储和数据保护能力的服务器安全。 ——数据及服务融合层安全包含了数据内容安全、数据融合安全和服务融合安全。 •数据内容安全是指不同行业数据信息内容本身的安全。 •数据融合安全是指数据融合过程中从数据采集与汇聚、数据整合与处理、数据挖掘与分 析、数据管理与治理过程的安全。

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框架

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框架一、智慧城市的框架 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由一个数据支撑平台基础之上的 “ 11个智慧应用主题”构成。一个智慧城市支撑平台包括资料标准体系、数据交换系统、目录管理系统、三维GIS管理系统、信息安全体系和一个数据中心组成。11个智慧主题包括智慧政务、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水务、智慧城管、智慧园区、智慧边防、智慧农业、智慧旅游、智慧食药监、智慧市民卡等。 项目建设一期主要建设智慧水务、智慧园区、智慧社区、智慧城管、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边防(包含安全、指挥应急、边境防控)其余的为二期建设

图3.1智慧城市框架图 感知层 感知层是智慧城市区别于数字城市的重要特征之一, 是智 慧城市运行数据的主要来源。从技术角度来看,几种主要的 感知技术是对地观测感知技术、 RFID 射频识别技术、 WSN 无 线传感器技术和Zigbee 传感技术等。从感知数据来源来看, 信息服务 政府部门 企业 公众 信 息 服 务 第一批建设 智慧政务 智慧水务 智慧交通 智慧城管 智慧园区 智慧社区 智慧边防 第二批建设 智慧食药监 智慧市民卡 智慧农业 智慧旅游 其他 智慧金融 智慧医疗 智慧教育 智慧环保 智慧电网 智慧能源 « • • 数据支撑 平台 网络层 感知层 公共基础 设施 安全保障管理体系 政策标准保障体系

几种主要的感知手段是天上的卫星、空中的飞机以及地上、地下的各类传感器。 网络层 网络层是智慧城市赖以存在的基础,主要有移动通信网、互联网和物联网,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三网融合等网络。 公共设施 公共设施包括计算资源、网络资源、存储资源、安全设施等。 在1智慧城市建设中,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最新技术,公共设施可采用云计算模式或传统模式来构建。在云技术模 式下,利用虚拟化技术,将公共设施资源进行虚拟化处理, 形成一个虚拟化资源池;利用云服务技术,将虚拟资源根据业务需要

安全管理体系七大框架

安全管理体系七大框架 安全管理是为了保证企业内外环境的安全和稳定,使企业及其经营系统、技术系统、人员及管理系统都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化的、可量化的安全管理框架,用于识别和处理企业内外环境中的安全问题。它涉及机构设置、监督与管理、安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具有某一安全管理系统的具体技术指导、指引和实施方式。安全管理体系的七大框架可以帮助企业经营者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 第一,企业领导和参与。企业安全管理框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是企业经营者的参与。企业安全管理必须有一个重点领导者,他应该是一个有权领导安全管理的人物。领导者负责组织安全管理团队,确定安全管理工作的职责,制定安全管理策略,协调安全管理行动,审核安全管理活动等。另外,为了促进企业安全管理的有效实施,领导者应激励和鼓励各部门成员参与到安全管理活动中来。 第二,企业安全政策。企业安全政策是企业安全管理中定义与管理安全保证内容的重要文件。它主要包括安全管理责任分配、安全管理标准、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管理措施、安全管理绩效、安全管理开销和安全管理信息等。这些政策主要用于识别出管理安全的各种行动,并建立一个完整的安全管理系统,促进企业组织有效地实施安全管理。 第三,企业安全文化。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安全管理中培育和建立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环境。在企业组织中,安全文化以某种价

值观、态度和行为等方式表达,影响着企业管理者及其他员工。安全文化的核心是清晰的安全价值观,强调企业的安全责任,促进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在安全管理方面获得良好的表现。安全文化的培养对于建立安全管理体系至关重要,是促进安全管理的组织文化的重要驱动力。 第四,企业风险识别。企业风险识别是安全管理门派中的重要工具,是一个利用技术、工具和技术来识别企业内外环境中可能影响安全的因素或可能发生的风险的过程。风险分析十分复杂,涉及到特定环境下特定技术、流程、结构以及企业行为等多方面。它仅仅不是单独检查企业安全,而是以系统化的方式将各方面综合起来,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效率。 第五,安全管理机制。安全管理机制是指安全管理的内容和方式,包括技术安全管理、过程管理、控制环节管理和行为管理等。安全管理机制是一种集成系统,能够帮助企业进行全面的安全管理。它为企业提供了一套可衡量和验证的规则和技术,包括安全流程控制、资源管理、绩效管理、安全报警等。 第六,安全检测和策略实施。安全检测是为了确保企业安全管理机制的有效实施,应定期进行企业安全评估,以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纠正。安全评估应全面涵盖法律、技术、人力资源及管理等方面,并在安全检测中采用最新的工具和技术以确保获得最准确的结果。安全策略实施是根据检测结果对安全管理机制进行调整、改进和完善的过程。

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

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 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 1.概述 1.1 目的 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安全管理方案,以 确保智慧城市的安全性、可用性和韧性。本框架将包括各个环节的 安全需求和对应的安全解决方案,为各相关方提供指导并促进城市 的安全发展。 1.2 背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慧城市已经成为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重 要方向。然而,智慧城市面临着许多安全威胁和挑战,如网络攻击、数据泄露和基础设施漏洞等。因此,建立一个强大的智慧城市安全 体系对于保障城市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2.安全要求 2.1 数据安全要求 智慧城市中涉及大量的数据收集、处理和存储。为保护这些数 据的安全性,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具体要求包括:- 数据的机密性:确保数据只能被授权的个人或组织访问。

- 数据的完整性:防止数据被篡改或损坏。 - 数据的可用性:保证数据在需要时能够及时访问和使用。 2.2 系统安全要求 智慧城市的系统包括各种信息系统、通信网络和物联网设备。为确保这些系统的安全,需满足以下要求: - 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限制访问权限,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使用系统。 - 安全审计和监控:对系统和网络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事件。 - 应急响应:建立应急响应机制,应对突发的安全事件。 2.3 基础设施安全要求 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涉及供电、供水、交通等多个领域。为保障这些基础设施的安全,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 设备的物理安全:防止设备被非法拆卸、破坏或盗窃。 - 供电和网络的可靠性:确保供电和网络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 物理灾害的防范:采取措施防范地震、火灾、洪水等物理灾害对基础设施的影响。 3.安全解决方案

信息安全技术智慧城安全体系框架.doc

《信息安全技术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 编制说明 标准编制组 2017年5月

一、标准工作概况 1.前言 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智慧城市的安全是智慧城市规划、建设、验收和运营有序运行的基础保障。智慧城市安全活动的实施需要以完整的安全体系框架为依据。本标准构建了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梳理了智慧城市安全角色以及智慧城市安全要素之间和角色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智慧城市安全总体要求和协调运行逻辑。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将有助于指导智慧城市安全的规划、建设、验收与运营,也有助于指导智慧城市安全建设相关方的安全活动,为智慧城市安全研究者提供标准参考。 2.任务来源 《信息安全技术智慧城市安全体系框架》是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6年下达的国家标准制定项目。本标准是在参考了国内外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信息通信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多个标准和参考文献,结合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活动和安全建设实践的基础上,由北京匡恩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天融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蓝盾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网络信息安全有限公司、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国信灵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赛博兴安科技有限公司、陕西信息化工程研究院、西安未来国际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知道创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山西百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陕西省网络与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北京京航计算通讯研究所、深信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奇安信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山谷网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爱立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安赛创想科技有限公司等二十多家单位联合自主编制而成。 3.编制背景 自2013年国家相继发布了三批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名单,目前全国已有500多智慧城市的试点城市。但在这些智慧城市试点建设过程中出现“重建设轻安全、重发展轻管理”的现象,缺少统一安全体系规划和部署,没有安全体系建设标准

智慧城市建设思路

一、智慧都市旳概念 从技术角度看,智慧都市包括四个层面,一是通过深层感知全方位地获取都市系统数据,二是通过广泛互联将孤立旳数据关联起来、把数据变成信息,三是通过高度共享、智能分析将信息变成知识,四是把知识与信息技术融合起来应用到各行各业形成智慧。 通过前端遍及都市旳传感器搜集数据,在将这些庞大旳数据汇总形成信息,通过智能分析、云计算等技术,从庞大旳数据中寻找出其间旳关联性,从而形成知识或有价值信息,最终运用这些知识和信息化手段让都市运行愈加高效便捷,最终形成智慧都市。 二、智慧都市建设旳目旳和架构设计 智慧都市旳建设目旳 从以上图表中看出,每个地方(国家、都市)旳智慧都市均有一种详细目旳和重点。针对我国旳智慧都市建设,同样需要明确一种目旳和重点,来规划都市建设。 智慧都市规划旳8条原则:

●根据都市宗旨定义都市模型; ●分析都市构造,制定行动计划; ●重新思索都市旳各个系统; ●提高都市服务旳经济性; ●让都市更具可持续发展空间,吸引长期投资; ●构建宜居都市,为民众增长公共活动空间; ●打破组织竖井,重构组织架构; ●与其他都市一起协作。 全国信标委于2023年2月至5月对我国开展智慧都市建设旳经典都市和企业进行了实地和问卷调研。调研内容包括目前我国智慧都市建设旳热点领域、推进要素、问题和挑战、建设重点、支撑技术、智慧都市中S O A 旳应用状况及原则化需求等内容。本次调研了28家顾客单位以及24家企业。 (1)智慧都市关注领域 智慧都市旳经典应用领域包括智慧医疗、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园区、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物流等。调研成果表明,企业和顾客目前最为关注旳三个智慧都市应用领域为: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公共服务。

智慧园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方案设计

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方案设计 1.1需求分析 1.1.1采购范围与基本要求 建立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的信息安全规划体系、信息安全组织体系、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安全服务管理体系,编写安全方案和管理制度,建设信息安全保护系统(包括路由器、防火墙、VPN)等。要求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达到第三级(见GB/T 22239-2008)。 1.1.2建设内容要求 (1)编写安全方案和管理制度 信息安全体系的建设,需要符合国家关于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标准要求,覆盖的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安全建设满足物理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传输安全、数据库安全、应用系统安全和管理安全体系,确保智慧园区项目系统的安全保密。 安全管理需求:自主访问控制、轻质访问控制、标记、身份鉴别、审计、数据完整性。 安全体系设计要求:根据安全体系规划,整个系统的安全体系建设内容包括物理安全、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传输安全、数据安全、应用系统安全、终端安全和管理安全等方面。 (2)信息安全保护系统:满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三级要求的连接云计算平台的信息安全保护系统,其设备为:

1.2设计方案 智慧园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全方位的,需要各方的积极配合以及各职能部门的相互协调。有必要建立或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和组织体系,完善安全运行管理机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分工,从技术、管理和法律等多方面保证智慧城市的正常运行。 1.2.1安全体系建设依据 根据公安部、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制定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等标准,“平台”的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达到第三级(见GB/T 22239-2008),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的信息安全产品,包括: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