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一)

合集下载

红色旅游的发展与规划

红色旅游的发展与规划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红色旅游的开发与规划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一、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 (1)二、红色旅游发展的现状和不足 (1)三、红色旅游产品的营销理念 (2)四、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的策略 (4)结束语 (5)红色旅游的发展与规划摘要: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

其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

丰富优质的旅游资源,将构成发展红色旅游的强大物质基础,正在成为人们参观游览的热点,将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红色旅游整合形象红色旅游产品营销发展和规划一、红色旅游资源的内涵最近十多年,红色旅游引起国内很多旅游学者的关注。

胡振民(2004年)给红色旅游这样的定义“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而田志民(2005年)则认为红色旅游“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

根据我所查找的资料以及所了解红色旅游知识,总结出红色旅游的内涵和外延:内涵,红色旅游是以革命老区和长征线路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缅怀学习、放松身心的主题性旅游活动;外延,红色旅游也是旅游,红色旅游活动也是旅游活动的一种,也是旅游活动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的完美统一的产物。

综合以上不同专家对于红色旅游的不同定义以及对红色旅游内涵和外延的认识,我认为,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也是旅游依存于红色旅游区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旅游与革命区域的有机结合。

中国红色旅游发展的研究文献综述

中国红色旅游发展的研究文献综述

中国红色旅游发展的研究文献综述叶月翠王晓琳2013-3-28 10:11:06 来源:《经济论坛》2012年第11期摘要:自国务院颁布《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以来,红色旅游受到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学术研究也广泛开展,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目前,国内关于红色旅游的学术研究主要包括红色旅游的发展现状和问题、对策和建议以及红色旅游的资源整合、产品和市场开发、区域合作等。

本文结合现有的学术研究,就上述方面展开综述,总结其研究成果,并进行相应评述。

关键词:红色旅游,发展,中国1999年,江西省首次提出“红色旅游”概念;2004年1月,由江西发起并联合七省市签订了共同发展红色旅游的《郑州宣言》;同年,国务院颁布《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社会各界对红色旅游的关注开始与日俱增,相关学术研究也逐渐升温,研究成果层出不穷。

目前,国内关于红色旅游的理论研究成果比较丰富,应用研究也日渐丰富,为红色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关于红色旅游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中国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全国有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有关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学术研究分为全国范围红色旅游研究和地方红色旅游研究,尤以后者较为丰富,侧重开发中出现的问题和相应对策,研究范围涵盖中国若干重要的红色旅游省份和城市,如湖南、山东、江西、陕西、临沂、韶山、南昌、长株潭、泛珠三角、“红三角”等省市和地区。

全国范围研究方面,随着红色旅游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深入开展,红色旅游市场需求逐渐向个性化、体验化和多样化方面发展(何烈孝等,2011)。

红色旅游迅速发展的同时,资源开发、产品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张颢(2007)认为当前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中普遍存在同质化严重、基础设施欠缺、整合力度不够、缺乏创新意识、从业人员素质偏低、发展不稳定等问题。

本溪市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本溪市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本溪市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关键词:红色旅游项目;红色旅游产业;对策研究红色旅游是革命传统教育观念和旅游产业观念与时俱进的结合,既是观念的创新,也是产业的创新,是我国旅游产业一个新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辽宁省已推出抗战之旅、缅怀之旅、励志之旅、寻根之旅、振兴之旅等五大系列“红色旅游”精品景点和线路。

本溪,作为东北抗联活动的重要区域,是民族英雄杨靖宇抗击日寇的主要战区,也是拥有17个国家A级旅游景区、近千个景点的城市,开展红色旅游线路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通过红色旅游带动本溪经济社会发展,这将极大拉动就业,推动本溪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从而为新一轮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做出贡献。

1本溪市红色旅游资源概述本溪市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2007年,本溪市发改委、本溪市旅游局共同编制完成了《本溪市2006——2022年红色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重点培育“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红色旅游区”和“抗联斗争红色旅游区”,推出了3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一系列“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本溪红色旅游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本溪市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旅游业景点有:东北抗联史实陈列馆: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小市镇滨河东岸,是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老秃顶子抗联遗址:位于辽宁东部桓仁、新宾两县交界处的八里甸子、木盂子、平顶山三个乡镇境内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中,是本溪市“重走抗联路”精品线路;西征会议遗址纪念碑,位于本溪满族自治县草河掌镇汤沟旅游风景区,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本溪烈士纪念馆,位于本溪市东郊青松岭,是本溪市最早的省部级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地;平顶山碉堡群,位于本溪市平顶山森林公园,是近代战争遗迹保存最完好的旅游景区。

2本溪开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的优势本溪开展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其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抗联资源丰富。

本溪是抗联一军一师的根据地,是杨靖宇等抗联将领的战斗地,是抗联两次著名西征会议的召开地,是宋铁岩、李敏焕、隋相生等将士的牺牲地,是邓铁梅、苗可秀、黄拱宸抗日将领的出生地,这些宝贵历史资源为开展红色旅游提供有利的保障。

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发展问题与前景调查(doc 7页)完美版

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发展问题与前景调查(doc 7页)完美版

大悟县红色旅游资源优势及发展问题和前景调查法学院法学0903班朱宁近年来,我国红色旅游经过上下推动、不断发展,目前在全国呈现出星火燎原、方兴未艾之势。

作为革命老区的湖北省大悟县,革命遗迹众多,红色文化丰厚,旅游市场也是一片繁荣。

大悟县委、县政府把做大、做强红色旅游品牌项目作为发展旅游市场的首要任务,努力培植其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但是,红色旅游作为特殊的旅游品种,除拥有自身特性、特征、主题及目的外,其深度和规模开发也面临着具有自身特性的困难。

一.关于红色旅游(一).红色旅游的概念红色旅游是指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

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

其打造的红色旅游线路和经典景区,既可以观光赏景,也可以了解革命历史,增长革命斗争知识,学习革命斗争精神,培育新的时代精神,并使之成为一种文化。

(二).红色旅游的特性1.学习性红色旅游的学习性,主要是指以学习中国革命史为目的,以旅游为手段,学习和旅游互为表里。

这种学习应营造出自我启发的教育氛围,达到“游中学、学中游”,寓教于游、润心无声的境界。

中国人的旅游与学习总是紧密相连在一起,有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传统。

现在开展的红色旅游,是这个优良传统的发扬光大。

它完全可以归类于修学的大类,定位于朝觐“革命圣地”的专题旅游,列入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团工会组织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序列。

2.故事性故事性是相对说教性而言,反映出人们对历史吸引物的取舍观。

要让红色旅游健康发展,使之成为有强烈吸引力的、大众愿意自费购买的旅游产品,需要妥善处理红色教育与常规旅游的辩证关系,其中的关键是以小见大,以人说史。

历史典故往往形象、生动、有趣,容易让英雄走下圣坛,贴近群众和生活,产生亲和力。

我国国内红色旅游研究文献综述-旅游管理论文-管理学论文

我国国内红色旅游研究文献综述-旅游管理论文-管理学论文

我国国内红色旅游研究文献综述-旅游管理论文-管理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其寓教于游,是对传统教育方式的创新,能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党的十八大以来,公款旅游等不正之风明显遏制,国家层面上大力支持发展红色旅游业,鼓励国人走红色旅游路线,将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近年来,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游客约占国内旅游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随着红色旅游逐渐成为一股旅游热潮,全国许多地区正努力挖掘、开发自身的红色资源。

关键词:红色旅游;国内文献;研究;以红色旅游为关键词,在全球信息量最大、最具价值的中文数字图书馆网站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上可搜到相关文献1727篇,其按来源分类:学术期刊1395篇、特色期刊105篇、博士学位论文3篇、硕士学位论文178篇、重要会议论文31篇、国际会议论文3篇、重要报纸1篇。

从文献发表的研究时间上看,2004年是红色旅游研究发展的一个分水岭.04年之前关于红色旅游方面的研究文献很少,关于红色旅游的研究还处于萌芽状态, 2004之后,犹如火山喷发一般,关于红色旅游方面的研究文献呈现出了爆发式地增长[1].红色旅游的实践活动,其实可以追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人瞻仰圣地的那股潮流之中。

当时,这种特有的旅游活动就已经在人们内心深处建立了深刻的品牌形象。

之后,由于国家层面的引导,红色旅游业发展日新月异,中国有关行业及旅游学术界掀起了研究、学习、宣传、发展红色旅游的热潮。

02年红色旅游较早的研究者高舜礼归纳了红色旅游的理论概念,同时,他认为红色旅游除了增加阅历以外,还是一项具有振奋国人精神意义的特色活动。

2004年11月,常委、主管意识形态教育的同志,在河北考察工作时发表一篇对中国旅游学界产生深远影响的讲话,第一次出现中央和国家层面对红色旅游内涵作出的概念化、科学化的定义。

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开发利用研究

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开发利用研究

作者简介 : 刘宏明(9 9 ) 男, 16一 , 硕士, 冈师范学院政法 学院讲师, 黄 大别山红色文化研 究 中心研 究员。
基金 项 目: 本文为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 究基地大别山红色文化研究 中心资助项 目的研究成果。
・令人感 到赏心悦 目
丰富的立体资源结构 。在新 的时代背景下 , 国都 在大力开 来新的春天。 全
发红色旅游文化 , 大别 山如何才能够顺应历史潮流 , 抓住机 ( ) 二 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可依托 的 自然环境 。
遇, 是我们需要共同探讨 的话题 。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别 山丰
大别 山是长江 、 淮河两大水 系的分水岭 。大别 山属于 山
大别 山是土地 革命 时期黄麻起义的所在地 , 也是大革命
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 四方面军的诞生地 : 在第二次 国内革命
战争时期 , 诞生 了多只红色武装部队 ; 日战争时期 , 抗 大别 山 是新 四军 的根 据地 ; 解放 战争时期 . 大别 山是 刘邓大军千里 跃进 、 揭开 中原逐鹿之战大幕 的目的地。l7 |6 J 删大别 山先后 出 ( p 现 了董必武 、 陈潭秋 、 张浩等等许 多著名的革命家 , 革命先烈 的光荣事迹仍 然流传至今 。因此 , 大别山被公认为是革命遗
湖 北 社 会 科 学 2 2年 第 5期 01
大别山红色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开发利用研究
刘宏 明
( 冈师范学 院 大别 山红色文化研究 中心 , 黄 湖北 黄冈 4 8 0 ) 30 0
摘要 : 大别山是 中国著名的革命根据地, 也是 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发 源地之 一, 它承载 了厚重的红 色文化 资源。
大别 山地 区的红 色文化 资源可以与 自然生态资源进行很好的组合 , 并通过加 强与周边地 区的合作 , 整合红 色资源,

长沙红色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开发建议

长沙红色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开发建议

长沙红色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开发建议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茗楠芗目录1.前言 (1)2.长沙“红色旅游”资源的特征分析 (2)3.长沙红色旅游资源的价值 (4)4.长沙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分析 (5)5.长沙“红色旅游”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6)6.长沙“红色旅游”发展的对策及开发建议 (9)7.结论 (11)参考文献 (12)长沙红色旅游资源的价值及开发建议[摘要]红色旅游资源是一种集政治教育、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价值和功能于一体的独特的综合性资源,本文通过对长沙红色旅游资源特征进行论述,进而挖掘出长沙红色旅游资源的价值。

结合开发条件并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长沙“红色旅游”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长沙“红色旅游”发展的对策及开发建议。

[关键词] 红色旅游资源;价值;开发条件;开发建议;长沙1.前言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红色旅游资源是开展红色旅游的载体,是一种集政治教育、经济发展、文化传播等价值和功能于一体的独特的综合性资源。

本次调查采用的是观察法与访谈法相结合的调查方式,访谈对象为游客、景点管理人员和社区居民。

2.长沙“红色旅游”资源的特点分析2.1 红色资源丰富长沙向来有“革命圣城”之称,革命英雄众多,革命历遗迹、文物资料丰富,据统计,长沙市共有93处红色旅游资源,其中伟人足迹26处,名人故居22处,工农革命热土26处,革命烈士纪念地19处。

例如,仅被开发和保护的革命遗址和纪念地等如下:长沙市红色旅游资源可分成两个大类。

一类是遗址。

其中包括:革命事件、活动遗址;名人故居;伟人活动地。

另一类是纪念场所。

具体被开发和保护的革命遗址和纪念场所如下:2.2长沙市红色资源质量好长沙旅游资源品质整体较高,其中刘少奇故居纪念馆、杨开慧故居纪念馆被列入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路线”。

山东省沂蒙革命老区乡村红色旅游区发展对策研究

山东省沂蒙革命老区乡村红色旅游区发展对策研究

山东省沂蒙革命老区乡村红色旅游区发展对策研究摘要:本文以山东省沂蒙革命老区乡村红色旅游区开发策略研究为目标,通过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等方式收集资料,分析沂蒙革命老区乡村红色旅游景区开发现状,找出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创新旅游项目,改善交通条件,强化区域合作,培养专业人才等开发策略。

为实现沂蒙革命老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建设性的意见,进一步优化其乡村红色旅游的服务质量水平,让红色旅游发挥物质和精神的双扶贫作用,有助于推进红色旅游事业健康稳步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开发策略一、沂蒙山乡村红色旅游景区开发现状沂蒙山地理位置优越,位于山东省中南部,是泰沂山脉的两个支系,包含沂山风景区、蒙山云蒙景区、蒙山龟蒙景区三个景区,核心景区面积148平方公里。

沂蒙山地处中纬度区,年平均气温13.3℃,属于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具有气候适宜,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等特点。

沂蒙山作为声名赫奕的人文圣地,区域面积广阔,旅游资源丰富,有蒙山、沂水等历史自然地理景观。

由于沂蒙革命老区独特的历史背景造就了其独特的精神内涵,是最为宝贵的主观资源。

乡村红色旅游具有极大发展前景,但是因为地理位置相对封闭,历史上经历过天灾人祸,起步较晚,整体来看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仍很突出。

临沂市一直以来积极打造的“亲情沂蒙、红色临沂”品牌之所以传播影响力不强,是因为缺乏明确的整合意识、科学的营销模式和专业的工作人员。

二、沂蒙山乡村红色旅游景区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一)同化现象严重,缺乏个性化同一个旅游景区中的各处景点往往互相影响,但凡有一个景点故步自封,整个景区的创新和变更意识就会大打折扣,极其容易陷入同质化漩涡。

一旦陷入同质化漩涡,景区之间的竞争力会愈发减弱,景区口碑受到重创的情况也时常发生。

因为想象力的禁锢和创新实操能力的限制,沂蒙山的部分旅游景点会仿照其他景区的成功发展道路,比如建设类似的纪念建筑和仿制已有的旅游产品,导致沂蒙山景区内部大范围效仿,完全缺乏当地的现代特色,反而丢失自己的独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研究(一)
摘要:在深入调查分析确山绿色与红色生态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明确确山县红绿旅游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目标和配置原则,运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重点研究两类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提出了确山县红绿旅游资源优化配置的总体构想。

关键词:红色旅游;优化配置;生态旅游;确山县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事迹和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旅游资源整合是指旅游资源的管理者和经营者根据区域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旅游市场供求情况,借助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把各种相关资源要素组合成为具有统一功能的整体,从而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市场价值最大化和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过程。

1确山县红色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
确山县位于河南省南部,淮河北岸,西依桐柏、伏牛两山余脉,东眺黄淮平原,地形复杂多样,旅游景观丰富。

确山县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现有红色旅游景区有竹沟、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旧址、刘店秋收起义旧址、孤山冲豫南抗日根据地旧址等4处。

风景名胜古迹众多,境内有薄山、乐山两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和金顶山省级森林公园风景区。

有千年古刹北泉寺。

1.1红色旅游资源
1.1.1“小延安”——竹沟
“小延安”——竹沟由中共中央中原局旧址、竹沟革命纪念馆和竹沟烈士陵园组成。

竹沟革命纪念馆位于确山县西30公里的竹沟镇延安街,占地5200平方米。

馆内有旧址房屋66间,竹沟革命史陈列大厅1座,收藏文物定级文物231件,其他实物、文献、图片等近千件。

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2002年分别被河南省委、省文物局等部门联合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

2005年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公布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为纪念被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竹沟惨案”而设立的“竹沟革命纪念碑”由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碑名。

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烈士建筑物保护单位,为河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小学德育教育基地”。

竹淘烈士陵园布置有“竹沟惨案”和“中原烽火”两大陈列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了当年革命前辈的丰功伟绩,成为河南省和济南军区党员干部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1.1.2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旧址
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是大革命时期,我党建立的全国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

旧址位于确山县城建设路北,明清建筑风格。

2000年被河南省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以旧址为依托,通过文物征集和布展工作,成立了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纪念馆,2005年对外开放。

1.1.3杨靖宇将军纪念馆
由江泽民同志题写馆名的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和杨靖宇故居位于古城乡李湾村,馆内陈列了上千件文物、文献和图片,纪念馆现已被省政府定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2风景旅游资源
1.2.1薄山湖风景名胜区
薄山风景区位于确山县城南18公里处,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107国道贯通南北,景区面积240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0%以上,湖面22平方公里。

景区内群峰叠翠,碧水千曲。

为首批国家级森林公园、水利风景区、风景名胜区。

素有“中原漓江”、“百里画廊”之美誉。

1.2.2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风景区
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风景区位于县城西北12公里,总面积6733公顷,主峰海拨813米,为驻马店第一峰。

四周群峰环绕,松涛盈耳。

东南有北泉寺景区,西南有塔儿景区,东北有玄都官景区。

值得一提的是,乐山历史上曾因“八宫”两观一拜台(官即斗母宫、玄都宫、南
海宫、五虚宫、紫霄宫、灵应宫、万寿官、玉真官,两观即群仙观、回龙观)而引起远近游人极大的兴致,参观游览者络绎不绝。

1.2.3金顶山风景区
金顶山风景区位于确山县蚁峰镇境内,距驻马店市、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20余公里,面积约71平方公里,境内大小山峰6座。

景区处暖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带,系河南省保护较好的省级森林公园,有“天然氧吧”、“绿色家园”之美誉。

1.2.4北泉寺
北泉寺位于县城西北7公里处,依山傍水,座北朝南,兴建于北齐,距今有1600多年的历史。

初名天宫,唐朝时改名资福禅寺,宋代又改为万寿禅寺。

北泉寺这座千年古刹据载唐、宋时期最为鼎盛,现存有颜真卿祠堂和大雄宝殿,千年银杏古木参天。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是北泉寺一年一度的古老庙会,方圆数百里商贾香客云集禅林,蔚为壮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