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精品课件

人物介绍
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 诸城)人。北宋画家,宋徽宗时供职 翰林图画院。善画风俗画,尤长于舟 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清 明上河图》是他的代表作。另作有 《金明池争标图》,亦为艺术杰作。
初读课文 认真听朗读,自由朗读课文,疏通生字
词。说一说:通过课文,你知道了哪些关于 《清明上河图》的知识?
chénɡ( 乘船 )
场面描写
乘 shènɡ(千乘之国)
场面描写:表现画面上街市热闹场景 的一个特写镜头,描绘了因人多而险些发 生“交通事故”,又及时得以制止的情形。 生动、细腻的语言栩栩如生的画面呈现了 出来。
张择端高超的画技:
➢ 画中人物众多,行业各异; ➢ 画中的街市热闹非凡,人物形态各异; ➢ 画中人物虽小但却清清楚楚,形象传神。
乘
A.惊扰 D.名扬中外
B.作坊 E.风貌
C.形态各异
_A__惊动扰乱。 _D__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形容名声很大。 _B__手工业工场。
_E__风格和面貌。
_C__指形状、神态各不相同。
热闹——_喧__闹_ 完整——_完__好_ 悠闲——_清__闲_
热闹——_冷__清_ 完整——_残__缺_ 悠闲——_忙__碌_
这幅画有什么历史价值呢?
《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 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通过图中人多、行业多,街市热闹非凡 的情景,我们可以了解到北宋时期整个古都 的风貌以及当时百姓生活的情景。
板书设计
一 简单介绍:年代 作者 内容 保存情况
幅
名
人多、行业多
传艺
扬 中 画面内容
省略
zuō(作坊) 作 zuò(作业) 街市热闹非凡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PPT课件

介绍了赵州桥的设计者 及建造时间。
画出赵州桥的坚固表现在哪里?说说这种 设计有什么好处。(串珠问题2)
这句话在本段中起什么作用?
赵州桥非常雄伟。
这句是本段的中心句,点明赵州桥“设计坚固” 的特点。后面介绍的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 形状特点等都是围绕本句展开的。
我会写
jiàng
石匠 匠
结构:左右 音序:J 部首:匚 组词:木匠 能工巧匠 造句:爷爷是一位远近闻名的老
石匠。
书写指导:注意书写顺序: 先写上横,再写斤字,最后 写竖折,竖和折都要长一些。
我会写
shè
设计 设
结构:左右 音序:S 部首:讠 组词:设想 想方设法 造句:这座大楼是姐姐亲手设计的。
这幅画有什么历史价值呢?
《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 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通过图中人多、行业多,街市热闹非凡 的情景,我们可以了解到北宋时期整个古都 的风貌以及当时百姓生活的情景。
板书设计
一 简单介绍:年代 作者 内容 保存情况
幅
名
人多、行业多
传艺
扬 中 画面内容
一一课时课时初读感知初读感知学习字词学习字词当堂检测当堂检测助读资料助读资料卢沟桥北京颐和园的彩虹桥北京的十七孔桥北京颐和园的玉带桥圆明园的会心桥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赵州桥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清 明 上 河 图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不朽 珍品,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属国宝级文 物,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画为绢本水墨 淡设色长卷,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 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卷有 五米多长,全图可分为三个部分:汴京郊外春 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
画出赵州桥的坚固表现在哪里?说说这种 设计有什么好处。(串珠问题2)
这句话在本段中起什么作用?
赵州桥非常雄伟。
这句是本段的中心句,点明赵州桥“设计坚固” 的特点。后面介绍的赵州桥的长度、宽度、建筑材料、 形状特点等都是围绕本句展开的。
我会写
jiàng
石匠 匠
结构:左右 音序:J 部首:匚 组词:木匠 能工巧匠 造句:爷爷是一位远近闻名的老
石匠。
书写指导:注意书写顺序: 先写上横,再写斤字,最后 写竖折,竖和折都要长一些。
我会写
shè
设计 设
结构:左右 音序:S 部首:讠 组词:设想 想方设法 造句:这座大楼是姐姐亲手设计的。
这幅画有什么历史价值呢?
《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 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通过图中人多、行业多,街市热闹非凡 的情景,我们可以了解到北宋时期整个古都 的风貌以及当时百姓生活的情景。
板书设计
一 简单介绍:年代 作者 内容 保存情况
幅
名
人多、行业多
传艺
扬 中 画面内容
一一课时课时初读感知初读感知学习字词学习字词当堂检测当堂检测助读资料助读资料卢沟桥北京颐和园的彩虹桥北京的十七孔桥北京颐和园的玉带桥圆明园的会心桥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赵州桥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清 明 上 河 图
《清明上河图》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不朽 珍品,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属国宝级文 物,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画为绢本水墨 淡设色长卷,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 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面中。画卷有 五米多长,全图可分为三个部分:汴京郊外春 光、汴河场景、城内街市。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优秀课件

新知讲解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 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1寸=3.33厘米
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的 细致、精致
啊!
第四自然段
新知讲解
自由读第四自然段,思考: 这一自然段是写得是哪里的场景? 为什么要写这个场景呢?有什么作用呢?
新知讲解
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一个人骑着马,正往桥下 走。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撞上对面来的一乘轿子。就在这 个紧急时刻,那个骑马人一下子拽住了马笼头,这才没撞上 那乘轿子。不过,这么一来,倒把马右边的两头小毛驴吓得 又踢又跳。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 连忙回过头来赶小毛驴……你看,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 神啊!
名
人多、行业多
扬 中 画面内容
生动传神 传世杰作 艺术瑰宝
外
街市热闹非凡
的 画
历史价值:古都风貌
百姓生活
本文通过对《清明上河图》中人物、场 景等细节的介绍,诠释了其能够名扬中外的 原因,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 感情。
我国其他传世名画
顾恺之《洛神赋图》 阎立本《步辇图》
《唐宫仕女图》
韩滉《五牛图》
名称 作者 内容 画的历史 存放地点 价值
新知讲解
北宋时候,有位画家叫张择端。他画了一幅著名的画——《清明上 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这幅画有八九百年的历史, 早已名扬中外,现在完整的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
名称 作者 内容 画的历史 存放地点 价值
《清明上河图》 张择端
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 八九百年的历史 北京故宫博物院 名扬中外
新知讲解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 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 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 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 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 清楚楚。
12《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课件(共26张PPT)

三
生意人 道士
百
人物众多
六
十
官吏
行 读书人
三年级
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走在街上的, 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 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达。画面上的这 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 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风貌
多音字:
zuò
zuō
作
作业
作坊
lónɡ lǒnɡ
笼
shènɡ
乘 一乘轿子
乘车 都
dū dōu 首都 都是
近义词
悠闲—安闲 普通—平常 紧急—急迫 名扬中外—名满天下
反义词
热闹—冷清 普通—特别 清清楚楚— 模模糊糊
三年级
分段。
这篇课文一共有五个自然段。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主要写《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年代、 作者、大小、内容和保存情况等。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主要介绍画面上的内容。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主要写这幅画的历史价值。
D.当时的道路交通状况。
•历 经 风 雨 八 百 年,
繁 华 古 都 在 眼 前。 千 姿 百 态 众 生 相, 尽 在 绵 绵 画 中 间。 扬 名 海 外 震 国 威, 惊 世 绝 技 人 人 赞。 绝! 中 华 文 化 真 叫 绝!
谢 谢!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三年级
大家一定喜欢看漫画吧,今天我们也要看 一幅画,不过这幅画不是漫画,而是一幅 名扬中外的中国古代风俗画!
滕明道:我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
社会活动家,又是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 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也是国内 外闻名的收藏家。
小学语文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12课《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件(2023春)

语文 三年级 下册
12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世界上的画有很多,但是能称 得上“名扬中外”的作品是很少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欣赏 一幅真正名扬中外的画!
张择端:北宋画家,字正道,东武 (今山东诸城)人。宋徽宗时供职翰 林图画院。专工界画宫室,尤擅绘舟 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存世 作品《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此画为绢本 长卷,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
初读课文
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想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学认字
拼音开关
zé
ɡōnɡ tān fàn
lì
张择端 故宫 摊贩 官吏
lǘ shènɡ
lónɡ lán
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
这幅画画了各种 人物、各种职业, 使我们看到了八九 百年前的古都风貌。
这篇课文和《赵州桥》在内容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开头和结尾介绍基本情 况,中间部分展开具体介绍。
中间部分每一自然段都 围绕一个意思展开描写。
中心句
③
招牌多
排比
人多 内容丰富,画技高超
小练笔 请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街市 热闹 清楚
外
古都风貌 生活情景
的 画
情景 传神
主题概括
本文介绍了 北宋 画家 张择端 的《清明 上河图》画面内容的描绘,展现了北宋时期的普 通百姓的生活画卷,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表达了作者 热爱祖国传统文化 的思想感情。
课堂演练
一、说说下面省略号表示什么。
1.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 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 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 读书人……( 列举的省略 )
12 *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世界上的画有很多,但是能称 得上“名扬中外”的作品是很少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欣赏 一幅真正名扬中外的画!
张择端:北宋画家,字正道,东武 (今山东诸城)人。宋徽宗时供职翰 林图画院。专工界画宫室,尤擅绘舟 车、市肆、桥梁、街道、城郭。存世 作品《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此画为绢本 长卷,纵24.8厘米,横528.7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有人称它为我国宋代的小百科全书。
初读课文
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 句子,想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学认字
拼音开关
zé
ɡōnɡ tān fàn
lì
张择端 故宫 摊贩 官吏
lǘ shènɡ
lónɡ lán
为什么《清明上河图》会名扬中外?
这幅画画了各种 人物、各种职业, 使我们看到了八九 百年前的古都风貌。
这篇课文和《赵州桥》在内容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开头和结尾介绍基本情 况,中间部分展开具体介绍。
中间部分每一自然段都 围绕一个意思展开描写。
中心句
③
招牌多
排比
人多 内容丰富,画技高超
小练笔 请用“有的……有的……有的……”造句。
街市 热闹 清楚
外
古都风貌 生活情景
的 画
情景 传神
主题概括
本文介绍了 北宋 画家 张择端 的《清明 上河图》画面内容的描绘,展现了北宋时期的普 通百姓的生活画卷,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表达了作者 热爱祖国传统文化 的思想感情。
课堂演练
一、说说下面省略号表示什么。
1.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 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 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 读书人……( 列举的省略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课件. 阿依努尔.r热合曼36页PPT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 《一幅名扬中 外的画课件. 阿依努尔.r热合曼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谢谢!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部编版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名师教学课件
推荐阅读
一幅名画的诞生
天空晴朗。在辽阔的伏尔加河上,有一艘货船,因为没有风,帆 没有张起来。岸上,一队穿着破烂的纤夫,迈着沉重的步子,踏着黄 沙,沿着河岸一步一步向前走。他们大多身子前倾,都在拼命使劲, 因为船上载着沉重的货物。
这是俄罗斯画家列宾的成名作品《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一八六八年的夏天,列宾是在彼得格勒度过的。一个星期日,同 学们约他坐轮船去游览涅瓦河。轮船跑得飞快,一会儿就出了城,展 现在他们面前的是豪华的别墅。忽然,迎面来了一只大木船,列宾发 现岸上有什么东西在蠕动……同学告诉他,那是拉船的纤夫。
理解词语
【名扬中外】 【形态各异】 【摊贩】 【溜达】 【风貌】
在中国和外国都很名气。
散步,闲走。 风格和面貌。
摆摊子做小买卖的人。 本课指画中在街上来往往的人的形状和样子 各不同。
检查自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 句子是否通顺。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本文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与画 中人物多、街市热闹以及桥北头的一个情景 三方面内容的描绘。
《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为什么能名扬中外呢?(核心问题)
简单交代了这幅画的创作年代、作者、 名字。“著名”开篇点题。 北宋时候,有位画家叫张择端。他画了 一幅著名的画——《清明上河图》。画的是 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这幅画有八九百 年多年的历史,早已名扬中外,现在完整地 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
后两句话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介绍了画 的时间,同时也点明了画的主要内容。
纤夫靠近了。天哪,为什么他们这样肮脏、这样褴褛呀!有些人 的裤子破了,就赤裸着大腿,拖着破布片往前走;他们的衬衣呀,简 直认不出是蓝布做的……每个人的脸都是阴沉沉的,流淌着亮晶晶的 汗珠;在乱蓬蓬的头发下面,流露出凝重的神情。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组20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习题课件1
20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又高又壮 又红又大
清明上河图
北宋
张择端
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风 当时普通百貌姓
•1、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2、一个人的知识如果只限于学校学习到的那一些,这个人的知识必然是十分贫乏的2021/10/132021/10/132021/10/1310/13/2021 1:24:00 AM •3、意志教育不是发扬个人盲目的意志,而是培养合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意志。 •4、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 •5、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6、我们要提出两条教育的诫律,一、“不要教过多的学科”;二、“凡是你所教的东西,要教得透彻”2021年10月2021/10/132021/10/132021/10/1310/13/2021 •7、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愉悦的,是教师的最高本领2021/10/132021/10/13October 13, 2021 •8、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2021/10/132021/10/132021/10/132021/10/13
Hale Waihona Puke 挑赶骑 推
店铺
人
形态各异
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打篮球,有的踢毽子, 有的拔河……大家玩得可高兴啦!
又高又壮 又红又大
清明上河图
北宋
张择端
八百年以前的古都风 当时普通百貌姓
•1、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2、一个人的知识如果只限于学校学习到的那一些,这个人的知识必然是十分贫乏的2021/10/132021/10/132021/10/1310/13/2021 1:24:00 AM •3、意志教育不是发扬个人盲目的意志,而是培养合于社会历史发展的意志。 •4、智力教育就是要扩大人的求知范围 •5、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6、我们要提出两条教育的诫律,一、“不要教过多的学科”;二、“凡是你所教的东西,要教得透彻”2021年10月2021/10/132021/10/132021/10/1310/13/2021 •7、能培养独创性和唤起对知识愉悦的,是教师的最高本领2021/10/132021/10/13October 13, 2021 •8、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2021/10/132021/10/132021/10/132021/10/13
Hale Waihona Puke 挑赶骑 推
店铺
人
形态各异
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打篮球,有的踢毽子, 有的拔河……大家玩得可高兴啦!
三年级下册语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部编版ppt教学课件
形态各异:指形状神态各不相同。
择 都 宫 摊 贩 二、阅读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来来往往”说明街上人多,很热闹。 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有的骑着马,有的挑着担,有的赶着毛驴,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悠闲地在街上溜 达。 宋徽宗时供职翰林图画院。 “……”表示在画中还有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这里没有写出来。
《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为什么能名扬中外呢?(核心问题)
态度不一 B.
课文中“桥北头”的场景非常生动,请你想象一下春天郊外的一个场景,写一段话,注意围绕一个意思写清楚。
本文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与画中人物多、街市热闹以及桥北头的一个情景三方面内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这幅名画的赞美和喜爱,也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
首先概括写了画面上人物多,然后运用排比的修辞具体写画面上都有哪 些人,主要是通过人物所从事的行业来表现的。“……”表示在画中还有 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这里没有写出来。突出人物之多的特点,从而看出 下了很大功夫。
本段的中心句
这句话通过介绍街上的各类店铺说明街市很热闹。句中的 “……””表示街市上还有许多各式各样的建筑这里没有 写,突出了街市的繁荣景象。
你从“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 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 清清楚楚。”读懂了什么?
“不到一寸”“黄豆那么大说明人非常小,可就是 这样小的人,作者也把他们画得“清清楚楚”,这说明 画家的绘画技巧十分高超。
作者为了写出“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不仅写各 种店铺,还重点运用排比写出了形态各异的人。学习 运用排比的方法写一段话,把一个意思说清楚。
溜达:散步;闲走。
形态各异:指形状神态各不相同。
部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12课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课件
( AB )(多选)
A. 这幅画让人们看到了八九百年前的古都风貌,看
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具有历史价值。
B. 它的构图方式巧妙,状物画人笔笔精致,具有极
高的艺术价值。
C. 这幅画画出了一场因为人多险些造成的“交通事
故”,别出心裁。
活动三
活动:借助课文中的插图,请你来介绍《清明上 河图》这幅名扬中外的画作,注意结合画作三个方面 的特点及其艺术成就来进行解说。
欣然怒放 苏醒 含笑一现 绽开
温度 湿度 气温 干燥 昆虫传播
(花的开放时间不同的原因) 火字旁,意思是干,水分少。 形近字:噪、躁、澡、操。
选自“课前预学单”第2题
将下列汉字依次填入句中的括号里,正确的一
项是( C )
天气( )热,外面( )声很大,
他显得有些暴(
)。 “噪声”泛指声音,而声音一般 是从口中发出来的,所以是口字旁。
作者写街上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和形态各 异的人来表现街市的热闹,特别是写形态各异 的人,用了5个“有的”,说明这些人真的是 各不相同。
活动二:仿照课文补充句子。 大课间,同学们走出教室,来到了操
场上。大家有的__跳__皮__筋___,有的___跑__步___, 有的__玩__一__二__三__木__头__人____,有的___跳__绳___, 还有的__打__乒__乓_球___,热闹极了!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名画,作者是北宋的 张择端。这幅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画里 面描写的人物众多,场景热闹,而且画面生动传神, 充满了动感,有极强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活动
板书设计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总体情况 画面内容 历史意义
人物众多 街市热闹 情景传神
A. 这幅画让人们看到了八九百年前的古都风貌,看
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具有历史价值。
B. 它的构图方式巧妙,状物画人笔笔精致,具有极
高的艺术价值。
C. 这幅画画出了一场因为人多险些造成的“交通事
故”,别出心裁。
活动三
活动:借助课文中的插图,请你来介绍《清明上 河图》这幅名扬中外的画作,注意结合画作三个方面 的特点及其艺术成就来进行解说。
欣然怒放 苏醒 含笑一现 绽开
温度 湿度 气温 干燥 昆虫传播
(花的开放时间不同的原因) 火字旁,意思是干,水分少。 形近字:噪、躁、澡、操。
选自“课前预学单”第2题
将下列汉字依次填入句中的括号里,正确的一
项是( C )
天气( )热,外面( )声很大,
他显得有些暴(
)。 “噪声”泛指声音,而声音一般 是从口中发出来的,所以是口字旁。
作者写街上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和形态各 异的人来表现街市的热闹,特别是写形态各异 的人,用了5个“有的”,说明这些人真的是 各不相同。
活动二:仿照课文补充句子。 大课间,同学们走出教室,来到了操
场上。大家有的__跳__皮__筋___,有的___跑__步___, 有的__玩__一__二__三__木__头__人____,有的___跳__绳___, 还有的__打__乒__乓_球___,热闹极了!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风俗名画,作者是北宋的 张择端。这幅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幅画里 面描写的人物众多,场景热闹,而且画面生动传神, 充满了动感,有极强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活动
板书设计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总体情况 画面内容 历史意义
人物众多 街市热闹 情景传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造句:敦煌的壁画人物形态各异。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辨析词语 功夫 工夫
相同点: 这两个词都有所占用的时间的意思。
“功夫”侧重指人做事所耗费的精力;“工夫” 不同点:
侧重所花费的时间。
造
1.这件事费了他很大功夫。 句: 2.一顿饭的工夫他就把作业写完了。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核心问题:
这幅画为什么能名扬中外呢? 串珠问题: 1.这幅画的名字是什么?谁画的? 2.这幅画的内容是什么?作者主要描绘了哪些内容? 3.这幅画具有什么样的历史价值?
课文结构
一 幅 名 扬 中 外 的 画
简单介绍:画的年代、作者、名字、
大小、内容、保存情况等
人物 画面内容 街市 多 形态各异 古都风貌 艺术瑰宝
热闹非凡
桥北头的情景 生动、传神
生活情趣
历史价值:展现古都风貌、百姓生活
课文主旨
本文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与画面内容的 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这幅名画的赞美和喜爱,也表达 了作者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串珠问题:
1.这幅画的名字是什么?谁画的? 《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2.这幅画的内容是什么?作者主要描绘了哪些内容? 《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 作者主要抓住了画中人物多、街市热闹以及桥北头的
一个情景三方面来写的。
3.这幅画具有什么样的历史价值? 《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百年以前的古 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这里描写的是桥北头一个热闹的场景,因为人
太多而出现了一个小意外。作者用生动、细腻的语 言把画中景象呈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体会到画家 画工的精湛。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同学们刚才已经跟随老师走进文本,
初步理解了课文内容,让我们拿起金
钥匙开启智慧之门。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核心问题: 这幅画为什么能名扬中外呢?
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
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
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 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 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 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 4米,在
推荐阅读 中国石拱桥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 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 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 容为“长虹卧波”。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 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
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 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 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 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 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 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理解词语
惊扰:惊动扰乱。本课指小毛驴惊动扰乱了欣赏风景的人。 造句:池塘飞过的小鸟惊扰了水里嬉戏的鱼儿。 传神: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或物生动逼真。 造句:齐白石作家的画生动传神。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理解词语
名扬中外: 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气。
造句:景德镇的陶器名扬中外。 形态各异: 本课指画中在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的形状和样子各不相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主要写《清明上河图》的创
作年代、作者、大小、内容和保存情况等。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主要介绍画面上的内容。
第三部分(第5自然段):主要写这幅画的历史价值。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
一、这幅画比较长,长528厘米,高24.8厘米。二、
这幅画历经八百多年,依然保存完好。三、这幅画内容丰 富,描绘细致:人物众多,街上商铺林立,人来人往。四、
画家画工精湛,虽人物众多,内容繁杂,但画家画得非常
清楚、传神。五、画中表现的是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富有情趣。总之,这幅画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古都汴梁的风 貌,反映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20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初读 感知
深入 感悟
结构 主旨
课堂 拓展
当堂 检测
1.了解《清明上河图》的创作时间、作者及内容。
2.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光辉灿烂,激发民族自豪感。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重难点)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理解词语
撑船:用篙(ɡāo)抵住河底使船行进。
造句:老翁撑船载岸边的人过河。 作坊:本课指手工业工场。 造句:作坊用来加工产品。 悠闲:闲适自由。 造句:爷爷悠闲的躺在摇椅上。
里没有写出来。突出人物之多的特点。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 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 能看得清清楚楚。 “不到一寸”“黄豆那么大”说明人非常小,可 就是这样小的人,作者也把他们画得“清清楚楚”, 这说明画家的绘画技巧十分高超。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一个人骑着马,正往桥下走。 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碰上对面来的一乘(shènɡ)轿子。就在这个 紧急时刻,那个骑马人一下子拽(zhuài)住了马笼头,这才没碰上 那乘轿子。不过,这么一来,倒把马右边的两头小毛驴吓得又踢 又跳。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rǎo)了,连忙 回过头来赶小毛驴……。
撑(chēng)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
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tān)的,摊贩(fàn),有官 吏(lì)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首先概括写了画面上人物很多,然后运用排比的修辞 具体写画面上都有哪些人,主要是通过人物所从事的行业
来表现的。“……”表示在画中还有许多形形色色的人物这